东欧剧变的 很派与教训 刘祖熙主编
东欧剧变的 根源与教训 刘祖熙主编
东 欧 剧 变 的 根 源 与 教 训 刘 祖 熙 主 编
东欧剧变的根源与教训 序言 1989年秋冬发生的东欧政局的剧变,改变了战后世界政治的格 局,是当代世界历史的重大事件。五年来,国内外学者纷纷撰文著书, 从不同的立场评说东欧之变。有的西方政治家把它归结为“社会主义 的大失败”。我国少数学者则把它归咎于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战略 和东欧国家领导人的“叛变”。如何正确评价东欧之变?我们应当从东 欧之变中吸取哪些有益的历史教训。这些问题要求我国研究东欧问题 的学者、专家作出明确的回答。 社会主义终究要代替资本主义,正像资本主义已经代替封建主义 样,这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东欧剧变的原因不应 当从社会主义的根本制度中寻找,而应当从不符合东欧国家国情的苏 联模式中寻找。战后东欧历次危机无不由僵化的指令性计划经济体 制、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和党的决策的失误以及领导人的主观主义 唯意志论所引起。南斯拉夫模式走向另一个极端,由于权力过分分散, 国家失去宏观控制能力。实践证明,这种模式也是经不起历史考验的。 在强调上述内因的决定作用时,我们也不应低估外因的作用。不容讳 言,东欧剧变有苏联的背景,戈尔巴乔夫的“新思维”对东欧的剧变 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战略在东欧剧变中起 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东欧剧变有一个由渐变到突变、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只有对战 后45年东欧各国的经济和政治发展作系统、全面的研究,才能看清东
序 言 1 9 8 9 年 秋 冬 发 生 的 东 欧 政 局 的 剧 变 , 改 变 了 战 后 世 界 政 治 的 格 局 , 是 当 代 世 界 历 史 的 重 大 事 件 。 五 年 来 , 国 内 外 学 者 纷 纷 撰 文 著 书 , 从 不 同 的 立 场 评 说 东 欧 之 变 。 有 的 西 方 政 治 家 把 它 归 结 为 “ 社 会 主 义 的 大 失 败 ” 。 我 国 少 数 学 者 则 把 它 归 咎 于 西 方 国 家 的 “ 和 平 演 变 ” 战 略 和 东 欧 国 家 领 导 人 的 “ 叛 变 ” 。 如 何 正 确 评 价 东 欧 之 变 ? 我 们 应 当 从 东 欧 之 变 中 吸 取 哪 些 有 益 的 历 史 教 训 。 这 些 问 题 要 求 我 国 研 究 东 欧 问 题 的 学 者 、 专 家 作 出 明 确 的 回 答 。 社 会 主 义 终 究 要 代 替 资 本 主 义 , 正 像 资 本 主 义 已 经 代 替 封 建 主 义 一 样 , 这 是 不 以 人 们 的 意 志 为 转 移 的 客 观 规 律 。 东 欧 剧 变 的 原 因 不 应 当 从 社 会 主 义 的 根 本 制 度 中 寻 找 , 而 应 当 从 不 符 合 东 欧 国 家 国 情 的 苏 联 模 式 中 寻 找 。 战 后 东 欧 历 次 危 机 无 不 由 僵 化 的 指 令 性 计 划 经 济 体 制 、 高 度 集 中 的 政 治 体 制 和 党 的 决 策 的 失 误 以 及 领 导 人 的 主 观 主 义 、 唯 意 志 论 所 引 起 。 南 斯 拉 夫 模 式 走 向 另 一 个 极 端 , 由 于 权 力 过 分 分 散 , 国 家 失 去 宏 观 控 制 能 力 。 实 践 证 明 , 这 种 模 式 也 是 经 不 起 历 史 考 验 的 。 在 强 调 上 述 内 因 的 决 定 作 用 时 , 我 们 也 不 应 低 估 外 因 的 作 用 。 不 容 讳 言 , 东 欧 剧 变 有 苏 联 的 背 景 , 戈 尔 巴 乔 夫 的 “ 新 思 维 ” 对 东 欧 的 剧 变 起 了 推 波 助 澜 的 作 用 。 西 方 国 家 的 “ 和 平 演 变 ” 战 略 在 东 欧 剧 变 中 起 了 十 分 重 要 的 作 用 。 东 欧 剧 变 有 一 个 由 渐 变 到 突 变 、 由 量 变 到 质 变 的 过 程 。 只 有 对 战 后 4 5 年 东 欧 各 国 的 经 济 和 政 治 发 展 作 系 统 、 全 面 的 研 究 , 才 能 看 清 东 东 欧 剧 变 的 根 源 与 教 训 1
东欧剧变的根源与教训 欧演变的历史轨迹。有人说,共产党在东欧接管政权是苏联的“革命 输出”,是苏联战略利益的需要,所以,东欧危机的“原罪”始于1944 1945年。这是一种偏见。它抹煞了包括共产党人在内的东欧各国人 民在反法西斯民族解放战争中浴血奋战的功绩。从当代东欧史看 1944~1948年是政治经济发展良好的年代。东欧人民走在人民民主的 道路上,满怀爱国激情,迅速医治了战争创伤,恢复了国民经济,改 善了人民生活 东欧多数国家的危机渊源于1948年被迫接受苏联模式。1956年 的波兰和匈牙利事件是危机爆发的第一次信号。以1956年波匈事件 为契机,开始了一轮又一轮的东欧改革运动。但东欧的改革始终没有 摆脱改革一失败一一危机的怪圈。改革以失败而告终,最后导致政 权易手。改革失败的原因很多,有内部的和外部的,有主观的和客观 的;从深层次上说,囿于传统观念,未能彻底摆脱旧模式的框架,没 有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作为目标模式,是根本的原因所在。 东欧国家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的经验教训是多方面的,是极为深 刻的,正确吸取他们的经验教训,对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 大有裨益的 本书是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八五重点研究课题的一项成果,由 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东欧中亚所、中国社会科 学院世界历史所、外交部等的八名学者共同完成。书中的观点只是作 者们的一家之言,由于我们理论水平不高,占有资料不全,不妥和错 误之处,恳请学术界同仁和广大读者不吝批评指正
欧 演 变 的 历 史 轨 迹 。 有 人 说 , 共 产 党 在 东 欧 接 管 政 权 是 苏 联 的 “ 革 命 输 出 ” , 是 苏 联 战 略 利 益 的 需 要 , 所 以 , 东 欧 危 机 的 “ 原 罪 ” 始 于 1 9 4 4 ~ 1 9 4 5 年 。 这 是 一 种 偏 见 。 它 抹 煞 了 包 括 共 产 党 人 在 内 的 东 欧 各 国 人 民 在 反 法 西 斯 民 族 解 放 战 争 中 浴 血 奋 战 的 功 绩 。 从 当 代 东 欧 史 看 , 1 9 4 4 ~ 1 9 4 8 年 是 政 治 经 济 发 展 良 好 的 年 代 。 东 欧 人 民 走 在 人 民 民 主 的 道 路 上 , 满 怀 爱 国 激 情 , 迅 速 医 治 了 战 争 创 伤 , 恢 复 了 国 民 经 济 , 改 善 了 人 民 生 活 。 东 欧 多 数 国 家 的 危 机 渊 源 于 1 9 4 8 年 被 迫 接 受 苏 联 模 式 。 1 9 5 6 年 的 波 兰 和 匈 牙 利 事 件 是 危 机 爆 发 的 第 一 次 信 号 。 以 1 9 5 6 年 波 匈 事 件 为 契 机 , 开 始 了 一 轮 又 一 轮 的 东 欧 改 革 运 动 。 但 东 欧 的 改 革 始 终 没 有 摆 脱 改 革 — — 失 败 — — 危 机 的 怪 圈 。 改 革 以 失 败 而 告 终 , 最 后 导 致 政 权 易 手 。 改 革 失 败 的 原 因 很 多 , 有 内 部 的 和 外 部 的 , 有 主 观 的 和 客 观 的 ; 从 深 层 次 上 说 , 囿 于 传 统 观 念 , 未 能 彻 底 摆 脱 旧 模 式 的 框 架 , 没 有 把 建 立 社 会 主 义 市 场 经 济 作 为 目 标 模 式 , 是 根 本 的 原 因 所 在 。 东 欧 国 家 社 会 主 义 建 设 和 改 革 的 经 验 教 训 是 多 方 面 的 , 是 极 为 深 刻 的 , 正 确 吸 取 他 们 的 经 验 教 训 , 对 于 建 设 有 中 国 特 色 的 社 会 主 义 是 大 有 裨 益 的 。 本 书 是 国 家 哲 学 社 会 科 学 基 金 八 五 重 点 研 究 课 题 的 一 项 成 果 , 由 北 京 大 学 、 中 国 人 民 大 学 、 中 国 社 会 科 学 院 东 欧 中 亚 所 、 中 国 社 会 科 学 院 世 界 历 史 所 、 外 交 部 等 的 八 名 学 者 共 同 完 成 。 书 中 的 观 点 只 是 作 者 们 的 一 家 之 言 , 由 于 我 们 理 论 水 平 不 高 , 占 有 资 料 不 全 , 不 妥 和 错 误 之 处 , 恳 请 学 术 界 同 仁 和 广 大 读 者 不 吝 批 评 指 正 。 2 东 欧 剧 变 的 根 源 与 教 训
东欧剧变的根源与教训 目录 序言 第一编人民民主政权的建立和共产党执政地位的加强……(1) 第一章南斯拉夫反法西斯解放战争的胜利和中央 集权制度的建立……… 第一节法西斯国家的入侵和南共领导的武装抵抗运动 第二节新南斯拉夫国家的建立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9) 第三节战后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和经济体制的建立… (12) 第四节情报局事件…… 7) 第二章阿尔巴尼亚民族解放战争和人民民主政权的 建立 …(23) 第一节意大利法西斯入侵和阿尔巴尼亚共产党的建立……(23) 第二节人民民主政权的诞生和共产党执政地位的确立……(26) 第三节经济恢复时期的政策和措施…… 第四节阿尔巴尼亚共产党的党内斗争和阿南 阿苏关系 (33) 第三章波兰人民民主政权的建立和波兰统一工人党 的诞生 (42) 第一节波兰工人党的建立和党内关于人民民主与苏联 模式的争论 第二节人民民主政权的建立及其经济政策 节波兰工人党执政地位的加强… 节波兰统一工人党的建立和“大清洗 (58)
目 录 序 言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 第 一 编 人 民 民 主 政 权 的 建 立 和 共 产 党 执 政 地 位 的 加 强 … … … ( 1 ) 第 一 章 南 斯 拉 夫 反 法 西 斯 解 放 战 争 的 胜 利 和 中 央 集 权 制 度 的 建 立 … … … … … … … … … … … … … … ( 6 ) 第 一 节 法 西 斯 国 家 的 入 侵 和 南 共 领 导 的 武 装 抵 抗 运 动 … … … ( 6 ) 第 二 节 新 南 斯 拉 夫 国 家 的 建 立 和 反 法 西 斯 战 争 的 胜 利 … … … ( 9 ) 第 三 节 战 后 中 央 集 权 的 政 治 体 制 和 经 济 体 制 的 建 立 … … … … ( 1 2 ) 第 四 节 情 报 局 事 件 … … … … … … … … … … … … … … … … ( 1 7 ) 第 二 章 阿 尔 巴 尼 亚 民 族 解 放 战 争 和 人 民 民 主 政 权 的 建 立 … … … … … … … … … … … … … … … … … … … ( 2 3 ) 第 一 节 意 大 利 法 西 斯 入 侵 和 阿 尔 巴 尼 亚 共 产 党 的 建 立 … … … ( 2 3 ) 第 二 节 人 民 民 主 政 权 的 诞 生 和 共 产 党 执 政 地 位 的 确 立 … … … ( 2 6 ) 第 三 节 经 济 恢 复 时 期 的 政 策 和 措 施 … … … … … … … … … … ( 3 0 ) 第 四 节 阿 尔 巴 尼 亚 共 产 党 的 党 内 斗 争 和 阿 南 、 阿 苏 关 系 … … … … … … … … … … … … … … … … … ( 3 3 ) 第 三 章 波 兰 人 民 民 主 政 权 的 建 立 和 波 兰 统 一 工 人 党 的 诞 生 … … … … … … … … … … … … … … … … … … ( 4 2 ) 第 一 节 波 兰 工 人 党 的 建 立 和 党 内 关 于 人 民 民 主 与 苏 联 模 式 的 争 论 … … … … … … … … … … … … … … … … ( 4 2 ) 第 二 节 人 民 民 主 政 权 的 建 立 及 其 经 济 政 策 … … … … … … … ( 4 8 ) 第 三 节 波 兰 工 人 党 执 政 地 位 的 加 强 … … … … … … … … … … ( 5 6 ) 第 四 节 波 兰 统 一 工 人 党 的 建 立 和 “ 大 清 洗 ” … … … … … … ( 5 8 ) 东 欧 剧 变 的 根 源 与 教 训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