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卫辉市第一中学2012届高三3月考试题 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 150分钟。试题答案请一律写在答题卷上。考试结束,只送交答题卷。 第丨卷(阅读题) 甲必考题 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论文、猪肉和知识分子 叶匡政 近几年,学术造假事件曝光不断。浙江大学相关负责人表示对“贺海波论文造假”一事 会严肃处理,并选择在“315″这个特殊的日子通报了处理结果:涉及造假的副教授贺海波 被开除出教师队伍。如今的媒体和艺术家对知识分子的现状也开始投入更多的关注。近日, 在北京首都剧场上演的热门话剧《操场》,由诗人邹静之编剧,关注的是大学教授的精神状 况,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 对学术造假事件的评论;可谓浩如烟海,但大多数人是拿学术评价体系或学术背后的利 益机制来说事的。或指责当下学术评价体系只看重论文数量,不注重论文质量;或指责目前 大学教授或学者之所以重视评估,是因为评估关系到切身利益;或指责院士、导师等人成了 学术“包工头”,将学术研究变成牟取个人暴利的工具。一份调查显示,有64.3%的学术 研究者用“严重”一词来形容当下的学术造假情况。 然而,这终究只是一些表面现象,本质却是一些知识分孑的精神出了问题,他们对知识 和真理丧失了基本的尊重。无论大学、研究机构,还是管理学术机构的部门,都把学者追求 真理看成上个世纪的已经过时的观念。一个追求与捍卫真理的学者,在过去是英雄,在今天 则可能成为人们眼中的傻瓜。有人给我们生活的这个时代取了一个很好听的名字—知识
河南省卫辉市第一中学 2012 届高三 3 月考试题 语 文 试 题 注意事项: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满分为 150 分,考试时间为 150 分钟。试题答案请一律写在答题卷上。考试结束,只送交答题卷。 第Ⅰ卷(阅读题)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 (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论文、猪肉和知识分子 叶匡政 近几年,学术造假事件曝光不断。浙江大学相关负责人表示对“贺海波论文造假”一事 会严肃处理,并选择在“3·15”这个特殊的日子通报了处理结果:涉及造假的副教授贺海波 被开除出教师队伍。如今的媒体和艺术家对知识分子的现状也开始投入更多的关注。近日, 在北京首都剧场上演的热门话剧《操场》,由诗人邹静之编剧,关注的是大学教授的精神状 况,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 对学术造假事件的评论;可谓浩如烟海,但大多数人是拿学术评价体系或学术背后的利 益机制来说事的。或指责当下学术评价体系只看重论文数量,不注重论文质量;或指责目前 大学教授或学者之所以重视评估,是因为评估关系到切身利益;或指责院士、导师等人成了 学术“包工头”,将学术研究变成牟取个人暴利的工具。一份调查显示,有 64.3%的学术 研究者用“严重”一词来形容当下的学术造假情况。 然而,这终究只是一些表面现象,本质却是一些知识分子的精神出了问题,他们对知识 和真理丧失了基本的尊重。无论大学、研究机构,还是管理学术机构的部门,都把学者追求 真理看成上个世纪的已经过时的观念。一个追求与捍卫真理的学者,在过去是英雄,在今天 则可能成为人们眼中的傻瓜。有人给我们生活的这个时代取了一个很好听的名字——知识
经济时代,言下之意是我们进入了一个知识必须服从经济的时代,知识假如不能成为我们获 利的工具,那么它就毫无意义 因为对知识抱着工具主义的态度,所以知识分子也成了小技术官僚的代名词。某些知识 分孑迫不及待地炮制一些毫无学术价值的论文,晋级也好加薪也好,都与此密切相关。实际 上,在他们看来,论文和肉贩眼中的猪肉并没有太大差别,论文就是自己人生的一部分,如 同猪肉是肉贩的人生的一部分—样。他们自甘堕落地把自己打扮成—个知识小贩,向各类研 究基金会和投资者叫卖自己的研究计划他们龟缩于公众视野之外成天奔波于各类研讨会, 操着枯燥乏味的话语讲—些毫无见解的大话、空话。他们按照利益机构的指令和时间表,定 时、定量地生产着对时代毫无意义、用处的学术观点。他们不是靠思想活着,而是靠不思想 活着。 某些知识分子生活的堕落早已不是什么新闻。正如邹静之在《操场》中所揭示的,他们 不仅丧失了独立的思考能力和对社会事务的关心能力,而且丧失了生活的能力、爱的能力, 更谈不上对真理的信奉与追求了。知识分子曾被人们看做知识的卫土、社会的良心;对真理 的热爱,曾是他们首要的美德,然而这种美德,在今天的知识分子中竟成了一种稀缺资源。 他们唯名利是图而进行的学术造假,不仅损害了知识分子的形象和权威,更贬低了知识和真 理在民众心中的影响和价值。 当知识分子以平庸、自大和墨守成规作为学术生活的准则,并失去了发现真相、捍卫真 理的欲望时,当知识沦落为机构或个人牟取利益的工具时,当我们对学术造假的批判不触及 知识分子整体的精神现状时,曝出再多的学术造假事件都是正常的。真理好比苹果,它的生 长不仅需要环境,也需要养料和时间。 (原文有删改) 1.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一项是() A.浙江大学选择在“3·15”这个特殊的日子通报“贺海波论文造假”事件的处理结 果,彰显了大学打击学术造假的力度和决心 B.对学术造假事件的评论可谓浩如烟海。调查显示,有64.3%的学术研究者用“严
经济时代,言下之意是我们进入了一个知识必须服从经济的时代,知识假如不能成为我们获 利的工具,那么它就毫无意义。 因为对知识抱着工具主义的态度,所以知识分子也成了小技术官僚的代名词。某些知识 分子迫不及待地炮制一些毫无学术价值的论文,晋级也好加薪也好,都与此密切相关。实际 上,在他们看来,论文和肉贩眼中的猪肉并没有太大差别,论文就是自己人生的一部分,如 同猪肉是肉贩的人生的一部分一样。他们自甘堕落地把自己打扮成一个知识小贩,向各类研 究基金会和投资者叫卖自己的研究计划。他们龟缩于公众视野之外,成天奔波于各类研讨会, 操着枯燥乏味的话语讲一些毫无见解的大话、空话。他们按照利益机构的指令和时间表,定 时、定量地生产着对时代毫无意义、用处的学术观点。他们不是靠思想活着,而是靠不思想 活着。 某些知识分子生活的堕落早已不是什么新闻。正如邹静之在《操场》中所揭示的,他们 不仅丧失了独立的思考能力和对社会事务的关心能力,而且丧失了生活的能力、爱的能力, 更谈不上对真理的信奉与追求了。知识分子曾被人们看做知识的卫士、社会的良心;对真理 的热爱,曾是他们首要的美德,然而这种美德,在今天的知识分子中竟成了一种稀缺资源。 他们唯名利是图而进行的学术造假,不仅损害了知识分子的形象和权威,更贬低了知识和真 理在民众心中的影响和价值。 当知识分子以平庸、自大和墨守成规作为学术生活的准则,并失去了发现真相、捍卫真 理的欲望时,当知识沦落为机构或个人牟取利益的工具时,当我们对学术造假的批判不触及 知识分子整体的精神现状时,曝出再多的学术造假事件都是正常的。真理好比苹果,它的生 长不仅需要环境,也需要养料和时间。 (原文有删改) 1.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浙江大学选择在“3·15”这个特殊的日子通报“贺海波论文造假”事件的处理结 果,彰显了大学打击学术造假的力度和决心。 B.对学术造假事件的评论可谓浩如烟海。调查显示,有 64.3%的学术研究者用“严
重”一词来形容当下的学术造假情况。 C.新闻媒体和艺术家尤其关注知识分子的生存现状,由诗人邹静之编写的反映大学教 授精神状况的话剧《操场》,近日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 当知识沦落为学术机构或个人牟取利益的工具时,曝出再多的学术造假事件都是正 常的 2.下列对某些知识分子的所作所为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某些知识分子自甘堕落,把自己打扮成一个知识小贩,向各类研究基金会和投资者 叫卖自己的研究计划 B.某些知识分子靠不思想活着,只是按照利益机构的指令和时间表,定时、定量地生 产着对时代毫无意义、用处的学术观点 C.某些知识分子不仅丧失了独立的思考能力和对社会事务的关心能力,而且丧失了生 活的能力、爱的能力,更丧失了信奉、追求真理的能力。 D.知识分子对知识抱着工具主义的态度,要么为了晋级加薪,要么为了担当小技术官 僚,总是迫不及待地炮制一些毫无学术价值的论文 3.下列对某些知识分子的“堕落”造成的影响的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A.某些知识分子的“堕落”损害了知识分子的形象和权威 B.某些知识分子的“堕落”会滋生各种学术造假事件。 C.某些知识分子无法抵挡物质利益的诱惑,把知识当成了获得利益的工具 D.某些知识分子的“堕落”贬低了知识和真理在民众心中的影响和价值。 、古代诗文阅读(36分) )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古弼,代人也。少忠谨,善骑射。初为猎郎,门下奏事,以敏正称。明元嘉其直而有用, 赐名曰笔。后改名弼 太武即位,以功拜立节将军。后征冯弘。弘将奔高丽,高丽救军至,弘乃随之,令妇人 被甲居中,其精卒及高丽陈于外。弼部将高苟子击贼军,弼酒醉,拔刀止之,故弘得东奔。 太武大怒,黜为广夏门卒。寻复为侍中,与尚书李顺使凉州。及议征凉州,弼与顺成言凉州 乏水草,不宜行,帝不从 弼虽事务殷凑,而读书不辍。 上谷人上书.言苑囿过度,人无田业,宜减太半,以赐贫者。弼入欲陈奏,遇帝与给事 中刘树棋,志不听事。弼侍坐良久,不获申闻。乃起,于帝前摔树头,掣下床,日:“朝廷 不理,实尔之罪!”帝失容,放棋曰:“不听奏事,过在朕。树何罪?置之!”弼具状以闻。帝 奇弼公直,皆可其奏,以与百姓。弼日:“为臣逞志于君前者,非无罪也。”乃诣公车,免冠
重”一词来形容当下的学术造假情况。 C.新闻媒体和艺术家尤其关注知识分子的生存现状,由诗人邹静之编写的反映大学教 授精神状况的话剧《操场》,近日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 D.当知识沦落为学术机构或个人牟取利益的工具时,曝出再多的学术造假事件都是正 常的。 2.下列对某些知识分子的所作所为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某些知识分子自甘堕落,把自己打扮成一个知识小贩,向各类研究基金会和投资者 叫卖自己的研究计划。 B.某些知识分子靠不思想活着,只是按照利益机构的指令和时间表,定时、定量地生 产着对时代毫无意义、用处的学术观点。 C.某些知识分子不仅丧失了独立的思考能力和对社会事务的关心能力,而且丧失了生 活的能力、爱的能力,更丧失了信奉、追求真理的能力。 D.知识分子对知识抱着工具主义的态度,要么为了晋级加薪,要么为了担当小技术官 僚,总是迫不及待地炮制一些毫无学术价值的论文。 3.下列对某些知识分子的“堕落”造成的影响的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 A.某些知识分子的“堕落”损害了知识分子的形象和权威。 B.某些知识分子的“堕落”会滋生各种学术造假事件。 C.某些知识分子无法抵挡物质利益的诱惑,把知识当成了获得利益的工具。 D.某些知识分子的“堕落”贬低了知识和真理在民众心中的影响和价值。 二、古代诗文阅读 (36 分) (一)文言文阅读 (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4—7 题。 古弼,代人也。少忠谨,善骑射。初为猎郎,门下奏事,以敏正称。明元嘉其直而有用, 赐名曰笔。后改名弼。 太武即位,以功拜立节将军。后征冯弘。弘将奔高丽,高丽救军至,弘乃随之,令妇人 被甲居中,其精卒及高丽陈.于外。弼部将高苟子击贼军,弼酒醉,拔刀止之,故弘得东奔。 太武大怒,黜为广夏门卒。寻复为侍中,与尚书李顺使凉州。及议征凉州,弼与顺成言凉州 乏水草,不宜行,帝不从。 弼虽事务殷.凑,而读书不辍。 上谷人上书.言苑囿过度,人无田业,宜减太半,以赐贫者。弼入欲陈奏,遇帝与给事 中刘树棋,志不听事。弼侍坐良久,不获申闻。乃起,于帝前摔树头,掣下床,曰:“朝廷 不理,实尔之罪!”帝失容,放棋曰:“不听奏事,过在朕。树何罪?置之!”弼具状以闻。帝 奇弼公直,皆可.其奏,以与百姓。弼曰:“为臣逞志于君前者,非无罪也。”乃诣公车,免冠
徒跣,自劾请罪。帝召之,谓曰:“卿其冠履。吾闻筑社之役,蹇而筑之,端冕而事之 神与之福。然则卿有何罪?自今以后,苟利社稷,益国便人者,虽复颠沛造次,卿则为之, 无所顾也。 太武大阅将校猎于河西。弼留守,诏以肥马给骑人,弼命给弱者。太武大怒曰:“尖头 奴,敢裁量朕也!”弼头尖,帝常名之曰“笔头″。属官惧诛。弼告之曰:“吾谓事君使田猎 不适盘游,其罪小也。不备不虞,其罪大也。今北狄孔炽,南虏未灭,狡焉之志,窥伺边境, 是吾忧也。故选肥马备军实,为不虞之远虑。苟使国家有利,吾宁避死乎?明主可以理干, 此自吾罪。”帝闻而叹曰:“有臣如此,国之宝也。”后车驾田于山北,获麋鹿数干头,诏尚 书发车牛五十乘运之。帝寻谓从者曰:“笔公必不与我,汝辈不如马运之速。”遂还。行百余 里而弼表至,日:“今秋谷悬黄,麻菽布野,猪鹿窃食,风波所耗,朝夕参倍。乞赐矜缓, 使得收载。”帝谓左右曰:“笔公果如朕卜,可谓社稷之臣。”(选自《北史》,有删改)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弼虽事务殷凑 殷:众多。B.其精卒及高丽陈兵于外陈:列阵。 C.不备不虞,其罪大也虞:料想。D.帝奇弼公直,皆可其奏可:可以。 5.下列各组句子中,全都直接表明古弼“刚正”的一组是()(3分) ①言苑囿过度,人无田业,宜减太半②乃起,于帝前摔树头,掣下床 ③乃诣公车,免冠徒跣,自劾请罪④然则卿有何罪 ⑤明主可以理干,此自吾罪 ⑥乞赐矜缓,使得收载 A.①③④ B.①⑤⑥ C.②③⑥ D.②④⑤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太武帝要去河西打猎,让古弼留守京城,并让古弼把肥壮的马送去供打猎用。而古 弼因为有属下的大力支持,尽送一些瘦弱的马去河西,连太武帝也奈何他不得。 B.太武帝和给事中刘树在下棋,正在兴头上,看到古弼进来了,太武帝就像没有看到 他一样不理他。 C.古弼的头长得尖尖的,像笔头一样,于是太武帝常常喊他为“笔头 D.太武帝给尚书下了一道命令,要他征发牛车五十辆去运麋鹿。送信的人去了不久 太武帝就醒悟了,这次肯定又要在古弼那里碰钉 7.把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上谷人上书,言苑囿过度,人无田业,宜减太半,以赐贫者。 译文 (2)不听奏事,过在朕。树何罪?置之!
徒跣,自劾请罪。帝召之,谓曰:“卿其冠履。吾闻筑社之役,蹇蹶而筑之,端冕而事之, 神与之福。然则卿有何罪?自今以后,苟利社稷,益国便人者,虽复颠沛造次,卿则为之, 无所顾也。” 太武大阅将校猎于河西。弼留守,诏以肥马给骑人,弼命给弱者。太武大怒曰:“尖头 奴,敢裁量朕也!”弼头尖,帝常名之曰“笔头”。属官惧诛。弼告之曰:“吾谓事君使田猎 不适盘游,其罪小也。不备不虞.,其罪大也。今北狄孔炽,南虏未灭,狡焉之志,窥伺边境, 是吾忧也。故选肥马备军实,为不虞之远虑。苟使国家有利,吾宁避死乎?明主可以理干, 此自吾罪。”帝闻而叹曰:“有臣如此,国之宝也。”后车驾田于山北,获麋鹿数千头,诏尚 书发车牛五十乘运之。帝寻谓从者曰:“笔公必不与我,汝辈不如马运之速。”遂还。行百余 里而弼表至,曰:“今秋谷悬黄,麻菽布野,猪鹿窃食,风波所耗,朝夕参倍。乞赐矜缓, 使得收载。”帝谓左右曰:“笔公果如朕卜,可谓社稷之臣。” (选自《北史》,有删改)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弼虽事务殷.凑 殷:众多。 B.其精卒及高丽陈.兵于外 陈:列阵。 C.不备不虞.,其罪大也 虞:料想。 D.帝奇弼公直,皆可.其奏 可:可以。 5.下列各组句子中,全都直接表明古弼“刚正”的一组是( )(3 分) ①言苑囿过度,人无田业,宜减太半 ②乃起,于帝前摔树头,掣下床 ③乃诣公车,免冠徒跣,自劾请罪 ④然则卿有何罪 ⑤明主可以理干,此自吾罪 ⑥乞赐矜缓,使得收载 A.①③④ B.①⑤⑥ C.②③⑥ D.②④⑤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太武帝要去河西打猎,让古弼留守京城,并让古弼把肥壮的马送去供打猎用。而古 弼因为有属下的大力支持,尽送一些瘦弱的马去河西,连太武帝也奈何他不得。 B.太武帝和给事中刘树在下棋,正在兴头上,看到古弼进来了,太武帝就像没有看到 他一样不理他。 C.古弼的头长得尖尖的,像笔头一样,于是太武帝常常喊他为“笔头”。 D.太武帝给尚书下了一道命令,要他征发牛车五十辆去运麋鹿。送信的人去了不久, 太武帝就醒悟了,这次肯定又要在古弼那里碰钉子。 7.把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上谷人上书,言苑囿过度,人无田业,宜减太半,以赐贫者。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不听奏事,过在朕。树何罪?置之!
译文: (二)古代诗歌的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11分) 楚江怀古 马戴 露气寒光集,微阳下楚丘。猿啼洞庭树,人在木兰舟。 广泽生明月,苍山夹乱流。云中君②不见,竟夕自悲秋 [注]①唐宣宗大中初年,诗人因直言,由山西太原幕府掌书记贬为龙阳(今湖南汉寿) 县尉,写下了《楚江怀古》三首,这是其中的第一首。②云中君:云神。“云中君”为 《楚辞九歌》篇名,此处指代诗人屈原。 8.“广泽生明月,苍山夹乱流”是晚唐诗中的名句,除“对仗”外,本句还运用了什么表现 手法?表达效果如何?请结合诗句加以赏析。(5分) 9.近代人愈睦云在《诗境浅说》中以“清微婉约”四字标举此诗的艺术风格,你认同吗? (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每空一分) 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原作《离骚》是缘于怨愤 杜甫则借慨叹诸葛亮壮志未酬以自况,“出师未捷身先死 让人震撼。 (2)《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写古代英雄叱咤风云、驰骋疆场的名句是 (3)关于“荆轲刺秦王”,历来颇有赞语,古人也有对此非议的,如宋朝的苏洵就这样 评论“刺秦事件”: 乙选考题 请考生在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题作答。注意: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 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一(4)题 腊梅花 汪曾祺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古代诗歌的阅读 (11 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 8--9 题。(11 分) 楚江怀古① 马戴 露气寒光集,微阳下楚丘。猿啼洞庭树,人在木兰舟。 广泽生明月,苍山夹乱流。云中君②不见,竟夕自悲秋。 [注]①唐宣宗大中初年,诗人因直言,由山西太原幕府掌书记贬为龙阳(今湖南汉寿) 县尉,写下了《楚江怀古》三首,这是其中的第一首。②云中君:云神。“云中君”为 《楚辞·九歌》篇名,此处指代诗人屈原。 8.“广泽生明月,苍山夹乱流”是晚唐诗中的名句,除“对仗”外,本句还运用了什么表现 手法?表达效果如何?请结合诗句加以赏析。(5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近代人愈睦云在《诗境浅说》中以“清微婉约”四字标举此诗的艺术风格,你认同吗? (6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名篇名句默写 (6 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 分,每空一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原作《离骚》是缘于怨愤; 杜甫则借慨叹诸葛亮壮志未酬以自况,“出师未捷身先死,_____________________” 让人震撼。 (2)《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写古代英雄叱咤风云、驰骋疆场的名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关于“荆轲刺秦王”,历来颇有赞语,古人也有对此非议的,如宋朝的苏洵就这样 评论“刺秦事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 选考题 请考生在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题作答。注意: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 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 (25 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腊 梅 花 汪曾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