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日益泛化的威胁。 美国认为它在亚太的利益日益扩展,同时也认为在该地区受到的安全威胁也 越来越严重。美国认为亚太地区已经积聚了大量会导致未来出现不稳定甚至大规 模冲突的主要因素,它们包括 1,数以亿计的穆斯林人口,也是恐怖活动频繁的地区,当前已经成为美国 反恐战争的第二条战线, 2,世界上潜在的地区冲突在这里空前的集中,其中包括朝鲜半岛、台湾海 峡、南沙群岛等 3,是核国家最多的地区,而且在美国认为对它形成潜在核威胁的若干国家 中,有三个属亚太国家,即中国、俄罗斯和北朝鲜;另外这里还是大规模杀伤性 武器和导弹技术扩散比较严重的地区 4,是大国激烈竞争的地区,世界几个主要国家中有五个直接影响着该地区 的安全形势,它们是俄罗斯、中国、日本、印度和美国,其中中国正在迅速崛起 其发展必将对亚太地缘政治格局造成巨大和深刻的影响 5,亚太地区中等国家之间也存在程度不同的矛盾,那些矛盾也是导致冲突 和混乱的根源 6,亚太地区还是一些非传统安全威胁的孳生地,如贩毒、国际走私、非法 偷渡,等等。12 总之,基本不变的国家安全战略、在亚太不断扩展的战略利益和那里日益复 杂的安全形势等三个关键因素,构成了美国亚太安全战略的基本出发点。由于上 述各种因素的存在和发展,美国认为它如果不介入和主导亚太的安全事务,它的 战略利益将受到严重的损害。 美国亚太安全战略的目标与特征 美国亚太安全战略的未来发展必然是美国国家安全战略的合逻辑的延伸,反 映美国国家安全战略的主要特点;另一方面也必然有其针对亚太特殊环境的特殊 内容。 l,未来十五年美国亚太安全战略的实质和不变的目标,是取得对该地区的 领导权。 美国亚太安全战略的实质是凭借军事力量,争取对亚太事务的领导权。在美 国国家安全战略的推动下,在未来十五年将是美国在亚太地区进行全面军事扩张 的时期。这一扩张时期始于1999年,“911”恐怖袭击以后进入一个紧张的高潮 阶段。可以预见,今后一个时期里,扩张、干涉将成为美国亚太安全战略的主要 特点,而且美国对亚洲的关注明显超过了欧洲。 按照本文的定义,美国并不属于亚太地区的国家,而且不论是基于地理的 宗教的、文化的、甚或战略的等等那方面的原因,美国人长期以来对这个地区欠 缺对欧洲那种发自内心的关怀。从历史上看,与在西欧、西半球等地区不同,美 12参阅近些年来克林顿政府和布什政府公布的国家安全战略报告、国防报告等
6 3,日益泛化的威胁。 美国认为它在亚太的利益日益扩展,同时也认为在该地区受到的安全威胁也 越来越严重。美国认为亚太地区已经积聚了大量会导致未来出现不稳定甚至大规 模冲突的主要因素,它们包括: 1,数以亿计的穆斯林人口,也是恐怖活动频繁的地区,当前已经成为美国 反恐战争的第二条战线,; 2,世界上潜在的地区冲突在这里空前的集中,其中包括朝鲜半岛、台湾海 峡、南沙群岛等; 3,是核国家最多的地区,而且在美国认为对它形成潜在核威胁的若干国家 中,有三个属亚太国家,即中国、俄罗斯和北朝鲜;另外这里还是大规模杀伤性 武器和导弹技术扩散比较严重的地区; 4,是大国激烈竞争的地区,世界几个主要国家中有五个直接影响着该地区 的安全形势,它们是俄罗斯、中国、日本、印度和美国,其中中国正在迅速崛起, 其发展必将对亚太地缘政治格局造成巨大和深刻的影响; 5,亚太地区中等国家之间也存在程度不同的矛盾,那些矛盾也是导致冲突 和混乱的根源; 6,亚太地区还是一些非传统安全威胁的孳生地,如贩毒、国际走私、非法 偷渡,等等。12 总之,基本不变的国家安全战略、在亚太不断扩展的战略利益和那里日益复 杂的安全形势等三个关键因素,构成了美国亚太安全战略的基本出发点。由于上 述各种因素的存在和发展,美国认为它如果不介入和主导亚太的安全事务,它的 战略利益将受到严重的损害。 二,美国亚太安全战略的目标与特征 美国亚太安全战略的未来发展必然是美国国家安全战略的合逻辑的延伸,反 映美国国家安全战略的主要特点;另一方面也必然有其针对亚太特殊环境的特殊 内容。 1,未来十五年美国亚太安全战略的实质和不变的目标,是取得对该地区的 领导权。 美国亚太安全战略的实质是凭借军事力量,争取对亚太事务的领导权。在美 国国家安全战略的推动下,在未来十五年将是美国在亚太地区进行全面军事扩张 的时期。这一扩张时期始于 1999 年,“911”恐怖袭击以后进入一个紧张的高潮 阶段。可以预见,今后一个时期里,扩张、干涉将成为美国亚太安全战略的主要 特点,而且美国对亚洲的关注明显超过了欧洲。 按照本文的定义,美国并不属于亚太地区的国家,而且不论是基于地理的、 宗教的、文化的、甚或战略的等等那方面的原因,美国人长期以来对这个地区欠 缺对欧洲那种发自内心的关怀。从历史上看,与在西欧、西半球等地区不同,美 12 参阅近些年来克林顿政府和布什政府公布的国家安全战略报告、国防报告等
国从来没有掌握对亚太地区的主导权,冷战后它在这个地区的地位一度严重动 摇,其军事存在被严重削弱,军事力量不得不从许多国家或地区撤出。正是美国 在亚太地位的这种不稳定促使美国政府一再强调:“美国是一个太平洋国大家”, “我们不会放弃在亚洲的战略地位”。13 美国亚太安全战略未来必须解决的有三个问题 第一,美国在亚太的战略目标不是确保已经取得的领导地位(如在欧洲和西 半球),而是要取得它不曾获得的地位,而且当前的基础并不稳固 第二,美国在亚太的战略利益仍然在上升,今后可能还会加速发展,该地区 对美国将越来越重要。 第三,美国在亚太面临空前复杂和严峻的安全形势,它必须利用当前的战略 机遇期,为实现其战略目标采取积极和坚决行动,特别是军事行动。 2,确保和加强军事存在是美国亚太安全战略的核心 美国能否取得对亚太地区的领导权,核心的问题是否确保美国在亚太的军事 存在,特别是前沿(“前沿”是相对于“东亚滨海区而言)的军事存在。美国不 是亚太地区国家,同这一地区也没有历史和精神(文化、宗教等)的联系。如果 没有美国军事存在,就没有美国在亚太的重要地位,更不要说领导地位了。那时 美国人在这个地区充其量也就是商人、传教士,而这正是美国所不能接受的。不 论是从美国人的全球使命感,还是从已经形成并还在增加的各种利益考虑,美国 都不会甘心以一个平等的“外来户”身份,参与亚太地区事务。这一基本背景决 定了在未来十五年,美国仍然会将确保和加强军事存在作为战略的核心 3,从过去的调整看未来的趋势。 了解冷战后美国亚太安全战略的演变与发展,是评估未来美国亚太安全战略 发展趋势的基本依据之一。冷战后美国亚太安全战略经历了三个阶段,目前处在 第三个阶段的高潮期,即以反恐战争为主要表现形式的军事扩张时期。美国亚太 安全战略是围绕美国军事存在展开的,如以军事存在的变化为线索,可看到它呈 现出一条下滑然后恢复再到上升的曲线。 第一阶段是1990到1994年。随着冷战结束和苏联解体,美国政府曾经作出 裁减驻亚太美军的决定。另一方面,亚洲一些国家也要求关闭美军基地、撤出美 国的军事力量。当时美国在亚洲的军事力量呈现全面衰退的趋势。到1994年为 止,亚太美军削减四分之一多,即从13万5千减少到10万,其中包括从日本琉 球撤出3489人,从韩国撤出6500人,从菲律宾撤出所有部队14800人,以及其 他一些缩减;美军相继关闭了一些军事基地,如菲律宾的苏比克海军基地和克拉 克空军基地。14 第二阶段从1995到1997年。克林顿政府终止裁减驻亚太美军,决定将该地 区驻军维持在与欧洲同等的水平,即两个地区都保持10万驻军。到90年代末, 美国在亚太所谓前沿部署的军队集中在日本和韩国。驻日本美军包括45000人 包括第9战区司令部,一个特种作战营以及若干陆军后勤部队;空军有两个战斗 机联队,一个空运联队和第5航空队司令部:海军有一个航空母舰编队,一个两 U.S. Secretary of State Colin L. Powel's Remark at Asia Society Annual Dinner, New York, June 10, 2001 "A Strategic Frame Work for the Asia Pacific Rim, U.S. Department of Defense, 1992
7 国从来没有掌握对亚太地区的主导权,冷战后它在这个地区的地位一度严重动 摇,其军事存在被严重削弱,军事力量不得不从许多国家或地区撤出。正是美国 在亚太地位的这种不稳定促使美国政府一再强调:“美国是一个太平洋国大家”, “我们不会放弃在亚洲的战略地位”。13 美国亚太安全战略未来必须解决的有三个问题: 第一,美国在亚太的战略目标不是确保已经取得的领导地位(如在欧洲和西 半球),而是要取得它不曾获得的地位,而且当前的基础并不稳固。 第二,美国在亚太的战略利益仍然在上升,今后可能还会加速发展,该地区 对美国将越来越重要。 第三,美国在亚太面临空前复杂和严峻的安全形势,它必须利用当前的战略 机遇期,为实现其战略目标采取积极和坚决行动,特别是军事行动。 2,确保和加强军事存在是美国亚太安全战略的核心。 美国能否取得对亚太地区的领导权,核心的问题是否确保美国在亚太的军事 存在,特别是前沿(“前沿”是相对于“东亚滨海区而言)的军事存在。美国不 是亚太地区国家,同这一地区也没有历史和精神(文化、宗教等)的联系。如果 没有美国军事存在,就没有美国在亚太的重要地位,更不要说领导地位了。那时 美国人在这个地区充其量也就是商人、传教士,而这正是美国所不能接受的。不 论是从美国人的全球使命感,还是从已经形成并还在增加的各种利益考虑,美国 都不会甘心以一个平等的“外来户”身份,参与亚太地区事务。这一基本背景决 定了在未来十五年,美国仍然会将确保和加强军事存在作为战略的核心。 3,从过去的调整看未来的趋势。 了解冷战后美国亚太安全战略的演变与发展,是评估未来美国亚太安全战略 发展趋势的基本依据之一。冷战后美国亚太安全战略经历了三个阶段,目前处在 第三个阶段的高潮期,即以反恐战争为主要表现形式的军事扩张时期。美国亚太 安全战略是围绕美国军事存在展开的,如以军事存在的变化为线索,可看到它呈 现出一条下滑然后恢复再到上升的曲线。 第一阶段是 1990 到 1994 年。随着冷战结束和苏联解体,美国政府曾经作出 裁减驻亚太美军的决定。另一方面,亚洲一些国家也要求关闭美军基地、撤出美 国的军事力量。当时美国在亚洲的军事力量呈现全面衰退的趋势。到 1994 年为 止,亚太美军削减四分之一多,即从 13 万 5 千减少到 10 万,其中包括从日本琉 球撤出 3489 人,从韩国撤出 6500 人,从菲律宾撤出所有部队 14800 人,以及其 他一些缩减;美军相继关闭了一些军事基地,如菲律宾的苏比克海军基地和克拉 克空军基地。14 第二阶段从 1995 到 1997 年。克林顿政府终止裁减驻亚太美军,决定将该地 区驻军维持在与欧洲同等的水平,即两个地区都保持 10 万驻军。到 90 年代末, 美国在亚太所谓前沿部署的军队集中在日本和韩国。驻日本美军包括 45000 人, 包括第 9 战区司令部,一个特种作战营以及若干陆军后勤部队;空军有两个战斗 机联队,一个空运联队和第 5 航空队司令部;海军有一个航空母舰编队,一个两 13 U.S. Secretary of State Colin L. Powel’s Remark at Asia Society Annual Dinner, New York, June 10, 2001. 14 “A Strategic Frame Work for the Asia Pacific Rim”, U.S. Department of Defense, 1992
栖戒备大队,第七舰队司令部和海军陆战队第三远征部队司令部。驻韩国美军 37000人,包括第2步兵师和第八集团军司令部,空军两个战斗机联队和第七航 空队司令部,海军少量部队。属二线部署的军队主要集中在关岛、夏威夷等地。 这一阶段美国调整安全战略的关键,是根本扭转军事力量在亚太衰退的趋 势,确定保持美国在亚太的军事存在的战略核心地位。美国国防部1995年公布 的有关东亚一一太平洋地区安全战略报告特别强调长期保持美国在亚太军事存 在的目的和重要性,即依靠在前沿部署美国军事力量,增强美国对该地区事务的 影响力,保证对危机作出迅速和灵活的反应,阻止出现地区霸权主义。16 第三阶段从1998年开始至今。从1998年开始,美国再次调整亚太安全战略 这次调整的主要动力是克林顿政府第二任期调整美国的国家安全战略。从1998 年到2000年,美国政府相继公布了一系列有关国家安全战略的重要文件,包括 《新世纪国家安全战略》( National Security Strategy for the New Century, October 1,1998)、《美国的军事战略》(" Military Strategy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1999)、《亚洲2025年报告》(“Asia2025”,1999)。这些报告共同的重要内容之一, 就是在21世纪前15年的“战略机遇期”中,美国安全战略的重心应向亚太倾斜 (也被称为“战略东移”),加强美国的军事存在则是关键环节。在同一时期发表 的《东亚一一太平洋地区安全战略》(“ East Asia-Pacific Regional Security Strategy” 1998)、《四年防务评估报告》( Quadrennial Defense Review Report”,2001)等, 直接反映了美国亚太安全战略调整的影响 随着战略调整指导思想的形成,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军事活动明显升级。美国 国防部在2000年决定,在关岛部署B-2远程隐形轰炸机、核潜艇、大型两栖攻 击舰、AGM-86型巡航导弹等,加紧前沿部署战区导弹防御系统(TMD)。据统 计,2000年美军太平洋司令部同其辖区内的37个国家进行了各种类型和大小规 模不等的军事演习300多次,演习开始从双边向多边过渡。 布什政府与克林顿政府不同的是极大地增加了安全战略调整的强度,并加快 了速度。布什政府最近的安全战略报告声称:维持亚太地区的稳定与和平是非常 艰巨的任务,这里许多国家拥有大规模的军队却政局不稳定。特别是未来唯一可 能出现的与美国对抗的“有丰富资源的军事对手”,就可能出现在这个地区。布 什政府执政初期一度明确将“中国威胁”作为美国亚太战略调整的首要理由,这 在“911”事件后有所改变。 911”事件暂时延缓了美国战略调整的速度和今后一个时期美国在亚太的 军事行动的重点,但是美国安全战略向东倾斜和加强美国在亚太的军事力量这两 个方向性的因素,现在没有、将来也不会根本改变,除非出现导致全球地缘政治 的基本结构严重变化的大事件。当前可预见的能达到改变地缘政治基本结构的大 事件包括三类:其一,美国在打击伊拉克的战争遭受根本性的失败;其二,美国 遭受比911恐怖袭击更严重的非传统打击,导致美国真正将本土防务放在安全战 略的首位:其三,美国出现程度类似30年代的经济严重衰退 布什政府执政第一年,美国在亚太的大规模军事演习达到60多次,其规模 和频率都是冷战结束后未曾有过的。2002年春,美国与韩国举行了有史以来最 大规模的军事演习。根据布什政府最近的报告,美国计划将西太平洋的航空母舰 编队由两个增加到四个,今年即在关岛部署三艘攻击型核潜艇、B-52轰炸机等 ≥阅朱阳明主编:《亚太安全战略论》,军事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85 16 Eastern Asian-Pacific Regional Security Strategy, February, 199r $ 6Ii
8 栖戒备大队,第七舰队司令部和海军陆战队第三远征部队司令部。驻韩国美军 37000 人,包括第 2 步兵师和第八集团军司令部,空军两个战斗机联队和第七航 空队司令部,海军少量部队。属二线部署的军队主要集中在关岛、夏威夷等地。 15 这一阶段美国调整安全战略的关键,是根本扭转军事力量在亚太衰退的趋 势,确定保持美国在亚太的军事存在的战略核心地位。美国国防部 1995 年公布 的有关东亚——太平洋地区安全战略报告特别强调长期保持美国在亚太军事存 在的目的和重要性,即依靠在前沿部署美国军事力量,增强美国对该地区事务的 影响力,保证对危机作出迅速和灵活的反应,阻止出现地区霸权主义。16 第三阶段从 1998 年开始至今。从 1998 年开始,美国再次调整亚太安全战略。 这次调整的主要动力是克林顿政府第二任期调整美国的国家安全战略。从 1998 年到 2000 年,美国政府相继公布了一系列有关国家安全战略的重要文件,包括 《新世纪国家安全战略》(“National Security Strategy for the New Century”, October 1, 1998)、《美国的军事战略》(”Military Strategy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1999)、《亚洲 2025 年报告》(“Asia 2025”, 1999)。这些报告共同的重要内容之一, 就是在 21 世纪前 15 年的“战略机遇期”中,美国安全战略的重心应向亚太倾斜 (也被称为“战略东移”),加强美国的军事存在则是关键环节。在同一时期发表 的《东亚——太平洋地区安全战略》(“East Asia-Pacific Regional Security Strategy”, 1998)、《四年防务评估报告》(”Quadrennial Defense Review Report”, 2001)等, 直接反映了美国亚太安全战略调整的影响。 随着战略调整指导思想的形成,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军事活动明显升级。美国 国防部在 2000 年决定,在关岛部署 B-2 远程隐形轰炸机、核潜艇、大型两栖攻 击舰、AGM-86 型巡航导弹等,加紧前沿部署战区导弹防御系统(TMD)。据统 计,2000 年美军太平洋司令部同其辖区内的 37 个国家进行了各种类型和大小规 模不等的军事演习 300 多次,演习开始从双边向多边过渡。 布什政府与克林顿政府不同的是极大地增加了安全战略调整的强度,并加快 了速度。布什政府最近的安全战略报告声称:维持亚太地区的稳定与和平是非常 艰巨的任务,这里许多国家拥有大规模的军队却政局不稳定。特别是未来唯一可 能出现的与美国对抗的“有丰富资源的军事对手”,就可能出现在这个地区。布 什政府执政初期一度明确将“中国威胁”作为美国亚太战略调整的首要理由,这 在“911”事件后有所改变。 “911”事件暂时延缓了美国战略调整的速度和今后一个时期美国在亚太的 军事行动的重点,但是美国安全战略向东倾斜和加强美国在亚太的军事力量这两 个方向性的因素,现在没有、将来也不会根本改变,除非出现导致全球地缘政治 的基本结构严重变化的大事件。当前可预见的能达到改变地缘政治基本结构的大 事件包括三类:其一,美国在打击伊拉克的战争遭受根本性的失败;其二,美国 遭受比 911 恐怖袭击更严重的非传统打击,导致美国真正将本土防务放在安全战 略的首位;其三,美国出现程度类似 30 年代的经济严重衰退。 布什政府执政第一年,美国在亚太的大规模军事演习达到 60 多次,其规模 和频率都是冷战结束后未曾有过的。2002 年春,美国与韩国举行了有史以来最 大规模的军事演习。根据布什政府最近的报告,美国计划将西太平洋的航空母舰 编队由两个增加到四个,今年即在关岛部署三艘攻击型核潜艇、B-52 轰炸机等。 15参阅朱阳明主编:《亚太安全战略论》,军事科学出版社 2000 年版,第 85 一 86 页。 16 Eastern Asian-Pacific Regional Security Strategy, February, 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