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品牌战略和财务选择: 以联想集团和IBM为例
LOGO 企业品牌战略和财务选择: 以联想集团 和 IBM为例
背景介绍 (-)产业背景 2005年正值全球化席卷各国经济之时,全球产业内部的分工与分化更加明 显。以PC行业为例,全球能够生产CPU的企业大致只有英特尔、AMD、IBM等 几家企业,且英特尔大有“独步天下”之势,而全球能够生产PC的企业可谓数 不胜数。全球PC行业的发展离不开英特尔这样的主角,但离开了任何一家充当 配角的PC整机生产企业,这个行业依然可以健康发展。 是否有能力创造出一种新的竞争模式与竞争要素也许是重归PC、拓展全球 经营的联想能否真正意义上战胜戴尔、惠普等企业,成为全球PC制造龙头企业 的关健。显然,依靠联想自身的实力、技术与资源根本不具有创造新的行业竞争 模式的能力,而且,处于生产层面的联想也并没有能力创造一种突破性变革技术, 进而改变整个理行业的发展方向
一、背景介绍 (一)产业背景 2005年正值全球化席卷各国经济之时,全球产业内部的分工与分化更加明 显。以PC行业为例,全球能够生产CPU的企业大致只有英特尔、AMD、IBM等 几家企业,且英特尔大有“独步天下”之势,而全球能够生产PC的企业可谓数 不胜数。全球PC行业的发展离不开英特尔这样的主角,但离开了任何一家充当 配角的PC整机生产企业,这个行业依然可以健康发展。 是否有能力创造出一种新的竞争模式与竞争要素也许是重归PC、拓展全球 经营的联想能否真正意义上战胜戴尔、惠普等企业,成为全球PC制造龙头企业 的关键。显然,依靠联想自身的实力、技术与资源根本不具有创造新的行业竞争 模式的能力,而且,处于生产层面的联想也并没有能力创造一种突破性变革技术, 进而改变整个IT行业的发展方向
背景介绍 (二)企业背景 ▲联想集团e。vo联想 1、1989-1993年创业阶段:1984年由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研究所投资二十 万元成立的;1989年正式命名为“联想集团公司”拥有北京联想和香港联想。 2、19942003年的PC阶段:1994年2月联想在香港挂牌上市;1997年北 京联想和香港联想合并为中国联想,柳传志为董事局主席兼总经理。同年以10% 的市场占有率居国内市场首位;2001年杨元庆出任联想总裁兼CEO。 3、2004年开始的全球化阶段:2004年,联想公司正式从“ egend”更名 为“ lenovo
一、背景介绍 (二)企业背景 ▲联想集团 1、1989-1993年创业阶段:1984年由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研究所投资二十 万元成立的;1989年正式命名为“联想集团公司”拥有北京联想和香港联想。 2、1994-2003年的PC阶段:1994年2月联想在香港挂牌上市;1997年北 京联想和香港联想合并为中国联想,柳传志为董事局主席兼总经理。同年以10% 的市场占有率居国内市场首位;2001年杨元庆出任联想总裁兼CEO。 3、2004年开始的全球化阶段:2004年,联想公司正式从“legend”更名 为“lenovo”
背景介绍 (二)企业背景 ▲IBM公司 IBM是“国际商业机器公司”的英文简称,1911年创立于美国,是全球的 信息技术和业务解决方案公司,她曾列为美国四大工业公司之一,被称为“蓝色 巨人”。 1981年,IBM开创了个人电脑市场,并成为行业领头羊。但随着戴尔和惠 普的崛起,IBM电脑PC销售额不断下滑,连年亏损,在1998年PC部门的亏损 额就已达到了992亿美元
一、背景介绍 (二)企业背景 ▲IBM公司 IBM是“国际商业机器公司”的英文简称,1911年创立于美国,是全球的 信息技术和业务解决方案公司,她曾列为美国四大工业公司之一,被称为“蓝色 巨人”。 1981年,IBM开创了个人电脑市场,并成为行业领头羊。但随着戴尔和惠 普的崛起,IBM电脑PC销售额不断下滑,连年亏损,在1998年PC部门的亏损 额就已达到了9.92亿美元
二、并购计划实施介绍 (一)并购前两家企业的市场及财务状况 ▲联想集团 战略进程 (1)1997年起,凭借向首次接触电脑的用户推出简便易用的廉价 电脑,一跃成为中国PC市场的领头羊。 (2)2001年,联想的股价从2000年3月每股175港元的高位,跌 至在3-4港元且长时间低位徘徊。 (3)2003年4月在全球范围内启用“ Lenovo”标志,用这个品牌 向欧洲和美国市场销售电脑
二、并购计划实施介绍 (一)并购前两家企业的市场及财务状况 ▲联想集团 战略进程 (1)1997年起,凭借向首次接触电脑的用户推出简便易用的廉价 电脑,一跃成为中国PC市场的领头羊。 (2)2001年,联想的股价从2000年3月每股17.5港元的高位,跌 至在3-4港元且长时间低位徘徊。 (3)2003年4月在全球范围内启用“Lenovo”标志,用这个品牌 向欧洲和美国市场销售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