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论的领域。虽然欲望关注的是他者,总是以一种恋物癖的方式,聚焦于特殊 的对象,例如乳房,屁股和阳具..·..但爱情关注的是他者的存在,这具备了 完全之存在的他者,便爆发成我因此被扰乱并被重塑的生命。 你是说,关于爱情,存在着极其矛盾的哲学解释吗? 原则上有三种解释。首先,是浪漫主义的解释,它关注相遇的迷狂。其次,是 我们在讨论交友网的约会中介时简要地提到的,以一种商业或法律的观念为基 础的解释,它强调爱情最终是一种契约。两个自由的个体之间的契约,他们想 必会宣称他们爱着对方,虽然他们从没忘记这种关系的必要的平等,互利互惠 的体制,等等。最后,是把爱情变成一种幻觉的怀疑主义的解释。我自己的哲 学观点试图表明,爱情不能被还原为这些理解中的任何一种,爱情是一种对真 理的要求。什么样的真理?你们会问。我所说的真理和某种十分确切的东西有 关:当一个人从两者而非一者的视角来体验世界的时候,他看到了一个什么样 的世界?当世界从差异而非同一的视角上得到体验、发展和生活的时候,它是 什么样的?这就是我所相信的爱情的样子。爱情是一个谋划,它在根本上包含 了所有方面的性欲,包含了一个孩子的诞生,但也包括一千种其他的事情,事 实上,是从我们的生命遭到差异视角的挑战的那一刻起的任何事情。 既然爱情,根据你的说法,是以差异为基础来体验世界的一种方式,那 么,你为什么不分 享列维纳斯的看法,即恋爱中的人在他或她所爱的人身上体验到的“不是 一种不同于其他 任何人的品质,而是差异的品质”?你为什么不接受爱情是一种对他者的 体验? 我想,理解这点是根本的,即世界在差异之基础上的建构,和差异的经验本 身,还是有很大的不同。列维纳斯的观点开始于对他者的脸的不可化约的经 验,一种根植于作为“全能之他者”的上帝的显现。对他性的体验是核心的, 因为那是道德的基石。在一种伟大的宗教传统中,爱情也变成了一种完美的道 德情操。在我看来,爱情本身没有什么特别“道德”的东西可言。我真地不喜 欢所有这些由爱情激发的神学沉思,尽管我知道它们对历史产生了重大影响。 我只能看见一(Oe)对于二(Two)的终极复仇。我相信,存在着一种同他者 的真实相遇,但一次相遇不是一种经验,而是一个依旧晦涩的事件,只能在真 实世界内部的诸多共鸣中找到现实。我同样无法将爱情视为一种“共融” (communion,.圣礼/圣餐)的经验,即为了他者而忘却自我的一种经验,那是 在这个世界上将我最终引向全能之他者的一种模式。在《浮士德》(Faust)的 结尾,歌德己经断言:“永恒的女性,引我们上升。”很抱歉,我觉得这个论 述相当可憎。爱情并不引我“上升”或“下沉。”爱情是一种存在的谋划:从 一个去中心化的视角,而不是生存或再次确证我自己之身份的纯粹冲动出发, 6
6 体论的领域。虽然欲望关注的是他者,总是以一种恋物癖的方式,聚焦于特殊 的对象,例如乳房,屁股和阳具......但爱情关注的是他者的存在,这具备了 完全之存在的他者,便爆发成我因此被扰乱并被重塑的生命。 你是说,关于爱情,存在着极其矛盾的哲学解释吗? 原则上有三种解释。首先,是浪漫主义的解释,它关注相遇的迷狂。其次,是 我们在讨论交友网的约会中介时简要地提到的,以一种商业或法律的观念为基 础的解释,它强调爱情最终是一种契约。两个自由的个体之间的契约,他们想 必会宣称他们爱着对方,虽然他们从没忘记这种关系的必要的平等,互利互惠 的体制,等等。最后,是把爱情变成一种幻觉的怀疑主义的解释。我自己的哲 学观点试图表明,爱情不能被还原为这些理解中的任何一种,爱情是一种对真 理的要求。什么样的真理?你们会问。我所说的真理和某种十分确切的东西有 关:当一个人从两者而非一者的视角来体验世界的时候,他看到了一个什么样 的世界?当世界从差异而非同一的视角上得到体验、发展和生活的时候,它是 什么样的?这就是我所相信的爱情的样子。爱情是一个谋划,它在根本上包含 了所有方面的性欲,包含了一个孩子的诞生,但也包括一千种其他的事情,事 实上,是从我们的生命遭到差异视角的挑战的那一刻起的任何事情。 既然爱情,根据你的说法,是以差异为基础来体验世界的一种方式,那 么,你为什么不分 享列维纳斯的看法,即恋爱中的人在他或她所爱的人身上体验到的“不是 一种不同于其他 任何人的品质,而是差异的品质”?你为什么不接受爱情是一种对他者的 体验? 我想,理解这点是根本的,即世界在差异之基础上的建构,和差异的经验本 身,还是有很大的不同。列维纳斯的观点开始于对他者的脸的不可化约的经 验,一种根植于作为“全能之他者”的上帝的显现。对他性的体验是核心的, 因为那是道德的基石。在一种伟大的宗教传统中,爱情也变成了一种完美的道 德情操。在我看来,爱情本身没有什么特别“道德”的东西可言。我真地不喜 欢所有这些由爱情激发的神学沉思,尽管我知道它们对历史产生了重大影响。 我只能看见一(One)对于二(Two)的终极复仇。我相信,存在着一种同他者 的真实相遇,但一次相遇不是一种经验,而是一个依旧晦涩的事件,只能在真 实世界内部的诸多共鸣中找到现实。我同样无法将爱情视为一种“共融” (communion,圣礼/圣餐)的经验,即为了他者而忘却自我的一种经验,那是 在这个世界上将我最终引向全能之他者的一种模式。在《浮士德》(Faust)的 结尾,歌德已经断言:“永恒的女性,引我们上升。”很抱歉,我觉得这个论 述相当可憎。爱情并不引我“上升”或“下沉。”爱情是一种存在的谋划:从 一个去中心化的视角,而不是生存或再次确证我自己之身份的纯粹冲动出发
来建构一个世界。 在这里,我把“建构”和“经验”对立起来。当我偎依在我所爱的女人的肩 头,并且看见了,比如说,暮色的安宁,山间的风景,黄绿交杂的田野,树木 的阴影,在篱墙背后一动不动的黑鼻子绵羊,即将在峻峭的山峰背后消失的太 阳时,我知道一一不是从她脸部的表情,而是从现实的世界内部一一我所爱的 女人正在看相同的世界,而这样的交汇就是世界的一部分,并且,在这一刻, 爱情恰恰建构了一种同一之差异的悖论。因而,爱情存在着,并承诺继续存 在。事实是她和我如今都融入了这个独特的主体,这个通过我们差异的棱镜来 观看世界之全景的爱情主体,由此,世界才被感知,被诞生,而不是简单地呈 现填补了我自身之凝视的东西。爱情总是在世界诞生之际到场的可能性。一个 孩子的诞生,如果是从爱情内部诞生,则是这种可能性的另一例子。 III爱情的建构 现在,让我们回到你自己的爱情观念上。我们已经提过,兰波想要重新发 明创造爱情。但 这种重新发明创造是从什么样的爱情观念开始的? 我想,我们应该从两个符合每个人经验的角度来理解这个问题。首先,爱情包 含了一种以两个人及其无限的主体性之间的纯粹差异为基础的分离或分裂。在 绝大多数的情形中,这种分裂是性差异。即便不是性差异,爱情依旧会确保两 种形象,两种不同的解释立场的相互对立。换言之,爱情包含了一种分离、失 位、差异化的原始因素。你得到了二(Two)。爱情包含二。 第二点是,恰恰因为爱情包含了一种分裂,所以,当这个二如其所是地当众显 现并以一种新的方式来经验世界的时候,它只能采取一种风险的或偶然的形 式。这就是我们所谓的“相遇”。爱情总是从一次相遇开始。我把一个事件 (event)的准形而上学地位赋予这种相遇,也就是某种并不进入事物的即刻秩 序的东西。在艺术或文学中有无数的例子描述了爱情的这样一个起点。许多故 事或小说特别关注的是二被划开的情形,两个爱人并不属于同一阶级、团体、 宗族或国家。《罗密欧和朱丽叶》(Romeo and Juliet)无疑是这种特殊分裂 的出色寓言,因为这个二属于敌对的阵营。我们不应该低估爱情所具有的斜切 那最强大之对立和根本之分离的力量。两种差异之间的相遇是一个事件,是偶 然的和令人不安的,《爱情的惊喜》(Love's Surprises),再一次是戏剧。 在这个事件的基础上,爱情可以开始并兴旺。它是首要的,绝对本质的时刻。 这种惊喜开动了一个进程,一种基本上是开始了解世界的经验。爱情不简单地 是关于两个人的相遇和他们对外界漠不关心的关系的:它是一种建构,一种被 7
7 来建构一个世界。 在这里,我把“建构”和“经验”对立起来。当我偎依在我所爱的女人的肩 头,并且看见了,比如说,暮色的安宁,山间的风景,黄绿交杂的田野,树木 的阴影,在篱墙背后一动不动的黑鼻子绵羊,即将在峻峭的山峰背后消失的太 阳时,我知道——不是从她脸部的表情,而是从现实的世界内部——我所爱的 女人正在看相同的世界,而这样的交汇就是世界的一部分,并且,在这一刻, 爱情恰恰建构了一种同一之差异的悖论。因而,爱情存在着,并承诺继续存 在。事实是她和我如今都融入了这个独特的主体,这个通过我们差异的棱镜来 观看世界之全景的爱情主体,由此,世界才被感知,被诞生,而不是简单地呈 现填补了我自身之凝视的东西。爱情总是在世界诞生之际到场的可能性。一个 孩子的诞生,如果是从爱情内部诞生,则是这种可能性的另一例子。 III 爱情的建构 现在,让我们回到你自己的爱情观念上。我们已经提过,兰波想要重新发 明创造爱情。但 这种重新发明创造是从什么样的爱情观念开始的? 我想,我们应该从两个符合每个人经验的角度来理解这个问题。首先,爱情包 含了一种以两个人及其无限的主体性之间的纯粹差异为基础的分离或分裂。在 绝大多数的情形中,这种分裂是性差异。即便不是性差异,爱情依旧会确保两 种形象,两种不同的解释立场的相互对立。换言之,爱情包含了一种分离、失 位、差异化的原始因素。你得到了二(Two)。爱情包含二。 第二点是,恰恰因为爱情包含了一种分裂,所以,当这个二如其所是地当众显 现并以一种新的方式来经验世界的时候,它只能采取一种风险的或偶然的形 式。这就是我们所谓的“相遇”。爱情总是从一次相遇开始。我把一个事件 (event)的准形而上学地位赋予这种相遇,也就是某种并不进入事物的即刻秩 序的东西。在艺术或文学中有无数的例子描述了爱情的这样一个起点。许多故 事或小说特别关注的是二被划开的情形,两个爱人并不属于同一阶级、团体、 宗族或国家。《罗密欧和朱丽叶》(Romeo and Juliet)无疑是这种特殊分裂 的出色寓言,因为这个二属于敌对的阵营。我们不应该低估爱情所具有的斜切 那最强大之对立和根本之分离的力量。两种差异之间的相遇是一个事件,是偶 然的和令人不安的,《爱情的惊喜》(Love's Surprises),再一次是戏剧。 在这个事件的基础上,爱情可以开始并兴旺。它是首要的,绝对本质的时刻。 这种惊喜开动了一个进程,一种基本上是开始了解世界的经验。爱情不简单地 是关于两个人的相遇和他们对外界漠不关心的关系的:它是一种建构,一种被
正被打制的生活,不再从一的角度,而是从二的角度。这就是我所谓的“二之 场景”(Two scene)。就个人而言,我总对持续和进展的问题感兴趣,而不只 是起点。 根据你的说法,爱情不能被限定为相遇,而是在时间中成形。为什么你排 斥对爱情的融合 解释? 我想许多人依旧坚持一种浪漫的爱情观,认为一次相遇通过某种方式吸收了爱 情。但爱情同时也在相遇,在一个外在于真实世界的神奇的时刻,被点燃,被 完成和消耗着。某种事情发生了,作为一个奇迹的本质,一种存在的强度, 次导致崩毁的相遇。当事情以这种方式发生的时候,我们目睹的就不是“二之 场景”,而是“一之场景”。这就是爱情的崩毁观念:两个爱人相遇,某种像 为了一的英雄主义行动的事情被做出来反抗世界。在浪漫主义的神话学中,我 们可以看到这个融合的时刻如何不时地导致了死亡。爱情与死亡之间存在着一 种紧密而深刻的关联,其巅峰无疑是瓦格纳的《特里斯坦和伊索尔德》 (Tristan and Isolde),因为爱情在不可言喻的、出乎意料的相遇时刻被消 耗了,之后便不再有可能回到一个对爱情关系保持永恒的世界。 我想,这就是我们需要质疑的一个根本的浪漫主义的解释。它在艺术上是极其 美妙的,但依我看,它在存在上是严重不足的。我相信我们应该把它接受为一 个强大的艺术神话,而不是一种真正的有关爱情的哲学。毕竟,爱情在世上发 生。它是一个不能用世界的规律来预测或计算的事件。没有什么可以让一个人 提前安排相遇一一交友网也不能,以及所有那些预备的长篇累牍的谎话!最 终,当你们亲自相见的时候,你们看见了对方,就是这样,并且难以控制!但 爱情不能被还原为初次的相遇,因为爱情是一种建构。在思考爱情的时候,谜 题是关于爱情的兴盛所需要的持续时间的。事实上,值得注意的不是那些开端 的迷狂。开端固然是迷狂的,但爱情首先是一种持续的建构。我们可以说,爱 情是一次顽强的冒险。危险是必要的,但坚韧同样必要。在第一个障碍,第一 次严重的分歧,第一次争吵的时候放弃,只会扭曲爱情。真正的爱情是持续 地,有时是痛苦地,战胜时间、空间和世界所施加的障碍。 这种建构是什么样的? 故事书在这方面完全沉默了,不是吗?故事的结尾说:“他们结婚并生了许多 孩子。”的确,没错,但爱情只是关于结婚的吗?关于生许多孩子的吗?这样 一种解释是相当肤浅和平庸的。认为爱情通过一个家庭世界的创造而得到唯一 的完满或实现的观念远不能让人满意。不是说家庭世界不是爱情的一部分一一 比如我就认为它是爱情的一部分一一而是说爱情不能被化约为家庭世界。我们 应该理解,一个孩子的诞生是爱情的一部分,但我们不应该就此得出结论,认 8
8 正被打制的生活,不再从一的角度,而是从二的角度。这就是我所谓的“二之 场景”(Two scene)。就个人而言,我总对持续和进展的问题感兴趣,而不只 是起点。 根据你的说法,爱情不能被限定为相遇,而是在时间中成形。为什么你排 斥对爱情的融合 解释? 我想许多人依旧坚持一种浪漫的爱情观,认为一次相遇通过某种方式吸收了爱 情。但爱情同时也在相遇,在一个外在于真实世界的神奇的时刻,被点燃,被 完成和消耗着。某种事情发生了,作为一个奇迹的本质,一种存在的强度,一 次导致崩毁的相遇。当事情以这种方式发生的时候,我们目睹的就不是“二之 场景”,而是“一之场景”。这就是爱情的崩毁观念:两个爱人相遇,某种像 为了一的英雄主义行动的事情被做出来反抗世界。在浪漫主义的神话学中,我 们可以看到这个融合的时刻如何不时地导致了死亡。爱情与死亡之间存在着一 种紧密而深刻的关联,其巅峰无疑是瓦格纳的《特里斯坦和伊索尔德》 (Tristan and Isolde),因为爱情在不可言喻的、出乎意料的相遇时刻被消 耗了,之后便不再有可能回到一个对爱情关系保持永恒的世界。 我想,这就是我们需要质疑的一个根本的浪漫主义的解释。它在艺术上是极其 美妙的,但依我看,它在存在上是严重不足的。我相信我们应该把它接受为一 个强大的艺术神话,而不是一种真正的有关爱情的哲学。毕竟,爱情在世上发 生。它是一个不能用世界的规律来预测或计算的事件。没有什么可以让一个人 提前安排相遇——交友网也不能,以及所有那些预备的长篇累牍的谎话!最 终,当你们亲自相见的时候,你们看见了对方,就是这样,并且难以控制!但 爱情不能被还原为初次的相遇,因为爱情是一种建构。在思考爱情的时候,谜 题是关于爱情的兴盛所需要的持续时间的。事实上,值得注意的不是那些开端 的迷狂。开端固然是迷狂的,但爱情首先是一种持续的建构。我们可以说,爱 情是一次顽强的冒险。危险是必要的,但坚韧同样必要。在第一个障碍,第一 次严重的分歧,第一次争吵的时候放弃,只会扭曲爱情。真正的爱情是持续 地,有时是痛苦地,战胜时间、空间和世界所施加的障碍。 这种建构是什么样的? 故事书在这方面完全沉默了,不是吗?故事的结尾说:“他们结婚并生了许多 孩子。”的确,没错,但爱情只是关于结婚的吗?关于生许多孩子的吗?这样 一种解释是相当肤浅和平庸的。认为爱情通过一个家庭世界的创造而得到唯一 的完满或实现的观念远不能让人满意。不是说家庭世界不是爱情的一部分—— 比如我就认为它是爱情的一部分——而是说爱情不能被化约为家庭世界。我们 应该理解,一个孩子的诞生是爱情的一部分,但我们不应该就此得出结论,认
为一个孩子的诞生就是爱情的完满了。我真地对爱情所忍耐的时间感兴趣。更 确切地说:通过“忍耐”,我们不仅应该明白爱情是持续的,爱情是永远的或 一如既往的。我们还不得不明白,爱情在生命中创造了一种持续的不同方式。 每个人的存在,一旦经受爱情的考验,就面临着一种新的体验时间的方式。当 然,如果我们附和诗人,那么,爱情同样是“忍耐的深沉欲望”。但不仅如 此,爱情也是对一种未知的持续的欲望。因为正如我们所知,爱情是对生命的 重新发明创造。重新创造爱情就是重现创造那种重新的创造。 在《条件》(Conditions)一书里,你质疑了许多由来已久的爱情观念, 尤其是爱情当中 的存在感是一种幻觉的想法,它是法国道德主义的厌世主义传统的一个核 心观点,根据这 种说法,爱情不过是“性现实借以表达自身的装饰性表面”,或者认为 “爱情在本质上是 欲望和性嫉妒”。你为什么批判这样的观点? 这种道德主义观念属于怀疑主义的传统。这种哲学宣称爱情并不真实地存在, 只是经过伪装的欲望而已。欲望才是唯一真实存在的东西。由此,爱情只是某 种想象力构造出来掩盖性欲的东西。这样的观点有很长的历史,它鼓动每个人 怀疑爱情。它同样属于安全第一的话语,因为它大体上是说:“听着,如果你 有性欲,满足它们。但没必要对你不得不爱某个人的想法入迷。忘掉那一切, 只做就是!”但如果那样,我会说,爱情在性现实的名义下,被破坏一一或被 解构了,如果你愿意这么叫的话。 在这方面,我想说一说我自己的经历。我想,和绝大多数别的人一样,我知道 性欲的驱力和持存。岁月没有让我忘记那一点。我也知道爱情将这种欲望的完 满铭刻在其自身发展的过程内。这是重要的,因为就像文学在很久以前说过的 那样,性欲的完满同样充当了那些少见的与身体完全相关的物质证据,表明爱 情不只是词语的一种纯粹的宣布。一次“我爱你”的宣布标志了相遇的行动, 它是核心的东西,构成了一个承诺。但交出你的身体,脱下你的衣服,在他人 面前赤裸,预演那些被神圣化的姿态,放弃一切的尴尬,尖叫,所有这种身体 的参与都是证据,表明了一种对爱情的屈服。这把爱情与友谊关键地区分了开 来。友谊不包含身体的接触,或任何身体快感的共鸣。所以,友谊是一种更加 理智的依恋,而怀疑激情的哲学家总会选择友谊。爱情,尤其是随着时间的流 逝,吸收了友谊的所有积极的方面,但爱情与他人存在的整体性相关,而身体 的屈服就成为了那种整体性的物质象征。人们会说:“这不对!在那里运作的 是欲望并且只有欲望。”我坚持认为,在一个自我宣布的爱情的框架内,这样 的宣布,即便仍是潜在的宣布,依旧是生产欲望之效果的东西,而不是欲望本 身。爱情通过渗透欲望而证明自身。继而,身体的仪式是词语的物质表述,它 传达了一个观念,即重新创造生命的承诺将得到实现,首先是在身体的意义 上。但即便是在最狂野的迷乱当中,爱人们也知道,爱情就在那里,仿佛他们 身体的守护天使,当他们在清晨醒来,当安宁落到他们的身体知道爱情已被宣 9
9 为一个孩子的诞生就是爱情的完满了。我真地对爱情所忍耐的时间感兴趣。更 确切地说:通过“忍耐”,我们不仅应该明白爱情是持续的,爱情是永远的或 一如既往的。我们还不得不明白,爱情在生命中创造了一种持续的不同方式。 每个人的存在,一旦经受爱情的考验,就面临着一种新的体验时间的方式。当 然,如果我们附和诗人,那么,爱情同样是“忍耐的深沉欲望”。但不仅如 此,爱情也是对一种未知的持续的欲望。因为正如我们所知,爱情是对生命的 重新发明创造。重新创造爱情就是重现创造那种重新的创造。 在《条件》(Conditions)一书里,你质疑了许多由来已久的爱情观念, 尤其是爱情当中 的存在感是一种幻觉的想法,它是法国道德主义的厌世主义传统的一个核 心观点,根据这 种说法,爱情不过是“性现实借以表达自身的装饰性表面”,或者认为 “爱情在本质上是 欲望和性嫉妒”。你为什么批判这样的观点? 这种道德主义观念属于怀疑主义的传统。这种哲学宣称爱情并不真实地存在, 只是经过伪装的欲望而已。欲望才是唯一真实存在的东西。由此,爱情只是某 种想象力构造出来掩盖性欲的东西。这样的观点有很长的历史,它鼓动每个人 怀疑爱情。它同样属于安全第一的话语,因为它大体上是说:“听着,如果你 有性欲,满足它们。但没必要对你不得不爱某个人的想法入迷。忘掉那一切, 只做就是!”但如果那样,我会说,爱情在性现实的名义下,被破坏——或被 解构了,如果你愿意这么叫的话。 在这方面,我想说一说我自己的经历。我想,和绝大多数别的人一样,我知道 性欲的驱力和持存。岁月没有让我忘记那一点。我也知道爱情将这种欲望的完 满铭刻在其自身发展的过程内。这是重要的,因为就像文学在很久以前说过的 那样,性欲的完满同样充当了那些少见的与身体完全相关的物质证据,表明爱 情不只是词语的一种纯粹的宣布。一次“我爱你”的宣布标志了相遇的行动, 它是核心的东西,构成了一个承诺。但交出你的身体,脱下你的衣服,在他人 面前赤裸,预演那些被神圣化的姿态,放弃一切的尴尬,尖叫,所有这种身体 的参与都是证据,表明了一种对爱情的屈服。这把爱情与友谊关键地区分了开 来。友谊不包含身体的接触,或任何身体快感的共鸣。所以,友谊是一种更加 理智的依恋,而怀疑激情的哲学家总会选择友谊。爱情,尤其是随着时间的流 逝,吸收了友谊的所有积极的方面,但爱情与他人存在的整体性相关,而身体 的屈服就成为了那种整体性的物质象征。人们会说:“这不对!在那里运作的 是欲望并且只有欲望。”我坚持认为,在一个自我宣布的爱情的框架内,这样 的宣布,即便仍是潜在的宣布,依旧是生产欲望之效果的东西,而不是欲望本 身。爱情通过渗透欲望而证明自身。继而,身体的仪式是词语的物质表述,它 传达了一个观念,即重新创造生命的承诺将得到实现,首先是在身体的意义 上。但即便是在最狂野的迷乱当中,爱人们也知道,爱情就在那里,仿佛他们 身体的守护天使,当他们在清晨醒来,当安宁落到他们的身体知道爱情已被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