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学》 教学大纲 安徽大学商学院 二O一二年五月
《审计学》 教学大纲 安徽大学商学院 二○一二年五月
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要求 课程性质:《审计学》课程是会计专业高等教有的专业主干课程。《审计学》以会计、审计工作 为逻辑起点,以为审计活动的规律和技术方法为讲授对象,是集理论性与应用性为一体的学科。 目的、任务:本课程的教学目的与任务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力求使学生了解审计这一职能在 市场经济中的作用,理解并熟记审计基础知识,基本原理中的重要概念和范睛,树立特定的审计观 念,掌握市计的基本方法和审计程序,具备运用审计的理论解决实务操作中的问题技能,以锻炼和 提高学生的运用,分析和判断能力,从而胜任财务会计和审计工作。 教学要求:学习本课程的要求是学习者应具备一定的初、中级会计学、成本会计学等知识,此 外还应财务管理、管理学、经济法学和统计学等工商管理类的基础知识,因此本课程应开设在会计 专业三或四年级。 先修课程要求:初级会计学、中级会计学,高级会计学、成本会计学、经济法学、统计学、财 务管理。 本课程计划学时:72学时 学分:4学分。 选用教材:《审计学》,韩晓梅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和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 考核方法:期末为考试课 1、本课程的最终总成绩由两部分构成,期末考试成绩(闭卷和开卷)和平时成绩,分别为80% 和20%: 2、平时成绩主要考虑期中考试和考勤状况 教学进程安排表:见下页
1 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要求 课程性质:《审计学》课程是会计专业高等教育的专业主干课程。《审计学》以会计、审计工作 为逻辑起点,以为审计活动的规律和技术方法为讲授对象,是集理论性与应用性为一体的学科。 目的、任务:本课程的教学目的与任务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力求使学生了解审计这一职能在 市场经济中的作用,理解并熟记审计基础知识,基本原理中的重要概念和范畴,树立特定的审计观 念,掌握审计的基本方法和审计程序,具备运用审计的理论解决实务操作中的问题技能,以锻炼和 提高学生的运用,分析和判断能力,从而胜任财务会计和审计工作。 教学要求:学习本课程的要求是学习者应具备一定的初、中级会计学、成本会计学等知识,此 外还应财务管理、管理学、经济法学和统计学等工商管理类的基础知识,因此本课程应开设在会计 专业三或四年级。 先修课程要求:初级会计学、中级会计学,高级会计学、成本会计学、经济法学、统计学、财 务管理。 本课程计划学时:72 学时 学分:4 学分。 选用教材: 《审计学》,韩晓梅主编, 清华大学出版社和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 考核方法:期末为考试课 1、本课程的最终总成绩由两部分构成,期末考试成绩(闭卷和开卷)和平时成绩,分别为 80% 和 20%; 2、平时成绩主要考虑期中考试和考勤状况 教学进程安排表:见下页
教学进程安排表 周次学时数 教学主要内容 散学环节备注 导入案 第一章审计概述 第一节注册会计 师宙计的产生与发 国南 1 讲课 审计模式的演变 第二章注册会计师职业 导入案 第一节注册会计师 例二: 第二节会计师事务所 2 第三节行业组织 讲课 安然公 司审 第五节注册会计 案例 第三章注册会计师审计的制度环境 导入案 第一节公司治理与审计委员会 例三: 第二节内部审计 小王在 3 第四节与注册会计师审计相关的法律法规 讲课 会计师 第四章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 事务所 第一节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概述 工作的 第二节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基本原则、概念框架等 遭遇 第五章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 导入案 第一节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概述 例五: 第二节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的成因 第三节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的种类 德·斯 第四节注册会计师避免法律责任的措施 讲课 特公司 4 第大章审计业务的承接 第一节审计业务约定书 5 2 第二节前后任注册会计师的沟通 讲课 第七章计划审计工作 导入案 第一节重要性与审计风险 例五: 关于审 6 第二节考虑利用其他实体的工作 讲课 三节编制审计计划 2
2 教学进程安排表 周次 学时数 教学主要内容 教学环节 备注 1 4 第一章 审计概述 第一节 注册会计师审计的产生与发展 第二节 注册会计师审计的目标及其与其他审计的关系 第三节 审计模式的演变 讲课 导入案 例一: 英国南 海股份 公司审 计案例 2 4 第二章 注册会计师职业 第一节 注册会计师 第二节 会计师事务所 第三节 行业组织 第四节 注册会计师的行业管理 第五节 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 讲课 导入案 例二: 安然公 司审计 案例 3 4 第三章 注册会计师审计的制度环境 第一节 公司治理与审计委员会 第二节 内部审计 第四节 与注册会计师审计相关的法律法规 第四章 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 第一节 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概述 第二节 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基本原则、概念框架等 讲课 导入案 例三: 小王在 会计师 事务所 工作的 遭遇 4 4 第五章 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 第一节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概述 第二节 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的成因 第三节 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的种类 第四节 注册会计师避免法律责任的措施 讲课 导入案 例五: 弗 雷 德·斯 特公司 ( 厄 特 马斯公 司 ) 审 计案例 5 2 第六章 审计业务的承接 第一节 审计业务约定书 第二节 前后任注册会计师的沟通 讲课 6 4 第七章 计划审计工作 第一节 重要性与审计风险 第二节 考虑利用其他实体的工作 第三节 编制审计计划 讲课 导入案 例五: 关于审 计计划 的两则 案例分
导入案 例六: 第四节审计证据与审计程序 “琼民 > 第五节审计工作底稿 讲课 源”公 司市计 第八章风险评估与风险应对 8 4 第一节风险评估概述 第二节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风险 讲课 9 4 节评估重大错报风险 讲课 导入案 第九,童内部控制 10 一节内部控制的基本理论 第二节销售循环的控制测试 讲课 品科特 公司审 计案例 第三节采购循环的控制测试 导入案 第三节存货、薪酬及其循环的控制测试 例八或 第四节第五节审计抽样及其在控制测试中的应用 九:目 4 讲课 2 4 第十章实质性程序 节财务报表认定 讲课 “审计 第二节货币资金审计 之星 13 4 第三节应收及预付款项审计 讲课 作 “审计 第四节存货审计 第五节非流动性资产审计 讲课 之星” 软件操 作 3
3 析 7 4 第四节 审计证据与审计程序 第五节 审计工作底稿 讲课 导入案 例六: “琼民 源”公 司审计 案例 8 4 第八章 风险评估与风险应对 第一节 风险评估概述 第二节 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风险 讲课 9 4 第三节 评估重大错报风险 第四节 风险应对 讲课 10 4 第九章 内部控制 第一节 内部控制的基本理论 第二节 销售循环的控制测试 讲课 导入案 例七: J.B 利 品科特 公司审 计案例 11 4 第三节 采购循环的控制测试 第三节 存货、薪酬及其循环的控制测试 第四节 第五节 审计抽样及其在控制测试中的应用 讲课 导入案 例八或 九:巨 人零售 公司审 计案例 12 4 第十章 实质性程序 第一节 财务报表认定 讲课 13 4 第二节 货币资金审计 第三节 应收及预付款项审计 讲课 “审计 之星” 软件操 作 14 4 第四节 存货审计 第五节 非流动性资产审计 讲课 “审计 之星” 软件操 作
第六节负债及所有者权益审计 15 4 第七节其他账户审计 讲课 第八节审计抽样在实质性程序中的应用 第十一章终结审计 16 第一节特殊项目审计 4 第二节获取管理层声明 讲课 第三节执行收尾程序 第十二章审计报告 导入案 第一节审计报告概述 例十: 第二节非标准审计报告 渝针 17 4 讲课 白公 司审计 案例 18 第三节对特殊目的审计业务出具审计报告 讲课 总复习 第一章审计概述 一、学习的目的 通过本章的学习,通过本章的学习,应当了解审计产生的动因的概念:注册会计师审计的产生 及发展过程:审计的定义与目标:了解注册会计师审计与政府审计和内部审计的区别等。 本章计划4学时。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注册会计师审计的产生与发展 一、审计产生的动因 (一)受托责任论 基本观点:审计起源的前提条件是受托责任关系的存在 4
4 15 4 第六节 负债及所有者权益审计 第七节 其他账户审计 第八节 审计抽样在实质性程序中的应用 讲课 16 4 第十一章 终结审计 第一节 特殊项目审计 第二节 获取管理层声明 第三节 执行收尾程序 讲课 17 4 第十二章 审计报告 第一节 审计报告概述 第二节 非标准审计报告 讲课 导入案 例十: “渝钛 白”公 司审计 案例 18 4 第三节 对特殊目的审计业务出具审计报告 讲课 总复习 第一章 审计概述 一、学习的目的 通过本章的学习,通过本章的学习,应当了解审计产生的动因的概念;注册会计师审计的产生 及发展过程;审计的定义与目标;了解注册会计师审计与政府审计和内部审计的区别等。 本章计划 4 学时。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 注册会计师审计的产生与发展 一、审计产生的动因 (一)受托责任论 基本观点: 审计起源的前提条件是受托责任关系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