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在印度,出现了甘地领导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这 料些民族解放运动对凡尔赛体系形成了猛烈的冲击 a奴死 凡尔赛体系虽然暂时缓和了帝国主义战胜国之间的矛盾, 但它没有也不可能消除它们之间的根本矛盾列强对霸权的争 夺,也在不断地削弱凡尔赛体系。美国没有参加国际联盟,但 仍然在欧洲事务中发挥重要作用,并在亚洲和太平洋地区同日 本展开争夺。 五四运动时期的上海街头 随着各种矛盾的发展,由《凡尔赛和约》等条约构筑的凡 尔赛体系,从一开始就受到冲击与挑战。 【学思之窗】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担任协约国联军总司令、巴黎和会期 间任法国军事顾问的福照元帅,在听到《凡尔赛和约》莶订的消 息时,曾经预言:“这不是和平,这是20年的休战。 想一想。如何分析凡尔赛体系的实质和不稳定性? 印度民族独立运动领导人甘地 (1869—1948) 国际联盟的建立 建立国际联盟是1919年巴黎和会的一项重要议题。但在巴黎和会上,列强从自己的利 益出发,提出了不同主张。 【历史纵横】 列强关于国际联盟问题的不同主张 美国要求和会先讨论建立国联问题,英法主张光讨论对德和约,后来决定成立以威尔逊为主席 的委员会、负責起草国联盟约。美国主张国联盟约应该作为和约的成部分,国联盟约因此被列入 《凡尔赛和约》等条约。法国主张建立一支由国联调遣的国际部队,英国担心法国将在其中起主导 作用,美国也不冏意,法国的建议没有实现。日本提出要把种族平等原则写入盟约,以排除外国对 日本移民的限制,遭到美、澳、新等国家的反对 尽管存在不少分歧,巴黎和会还是在一些重大问题上取得一致的意见。这些内容被列入 国联盟约中: 维护和平”的原则。国联盟约规定,国联的宗旨是“促进国际合作”,保证“和平与安 全”,承担“不从事战争之义务”。盟约规定,为了维持和平,必须把各会员国的军备裁减到 32第二单元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
最低限度”,并由国联行政院拟定裁军计划,由各国政府实施。 实行“集体安全”。对于违反盟约而从事战争者,应视为对所有国联会员国的战争行 为。其他会员应当立即与它断绝商业上或财政上的关系;国联行政院应负责向有关政府建议 出动军队,以维护盟约。 对战败国殖民地的“委任统治”。这些殖民地不能仍由旧主统治,为了当地人民的“福 利”,应由国联委托某些“先进国家”对这些地方进行统治。 【资料回放】 凡任何战争或战争之威胁,不论其直接或间接涉及联盟任何会員国,皆为有关联盟全体之事, 联盟应采取措施,以保持各国间之和平… 联盟会员国约定倘联盟会員国间发生争端、势将决裂者,应将此事提交仲我…… 国际联盟盟约 由于在主要问题上取得了一致,国联盟约于1919年4月 28日通过,后来,国联盟约被列入对德、奥、匈、保各个和 约之中,成为这些和约的第一部分。国联的主要机构是大会 行政院和秘书处。国联总部设在日内瓦。国联正式成立时,会 员国只有23个,到1920年11月,增加到42个,包括各战胜 国及一些中立国。苏俄和战败国最初都被排斥在国联之外。以 日内瓦万国宫 后会员国数量有所增加。 国际联盟总部曾设于此 美国总统威尔逊本是国联的发起人和积极的鼓吹者,但 是美国国内存在着强大的孤立主义势力,他们反对美国卷人西 半球以外的事务中去,由他们控制的参议院拒不批准《凡尔赛 和约》。结果,美国没有加入国联,国联被英法所控制。 保探究学门③结 自我测评 问答题 1,协约国同奥地利、保加利亚、匈牙利、土耳其签订的和约与对德和约有何相似之处? 2.凡尔赛体系的实质是什么?它为什么不能保持国际秩序的长期稳定? 第2课凡尔赛体系与国际联盟|33
二、学习延伸 阅读与思考 材料一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德国和日本的新领导人决意修改第 次世界大战的领土和鈞、并有办法、有决心这样做。他们大规模重整军备的计划和惊人的侵略行径急 剧地改变了势力均衡。较弱的意大利不再是徒劳无益地企图向现状挑战的唯一的修正主义国家;第三帝 国和日本帝国也给修正主义运动増添了力量,导致了一个全新的力量布局。由于英国、法国及其欧洲大 陆盟国坚持维护现状,德国、意大利、日本努力要求改变现状,因五年计划而变得强大的苏联起着日益 重要的作用。 材料二一位美国历史学家保罗·肯尼迪在其著名的《大国的兴衰》一书中写道:“绝大多数德国人 都是修正主义者,只是表现形式不冏而已。赔款、波兰走廊(穿过西普鲁士的狭隘的出海口,糯条约划 归波兰),对于武装部队的限制以及把讲德语的地区从祖国划分出去等做法,是不会被永远忍受下去的。” 请结合上述材料,说明其中的“修正主义”指什么?德国成为“修正主义”的历史原因与日本,意 大利是否相同?为什么? 34|第二单元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
第3课华盛顿会议 2每1 1919年的巴黎和会调整了帝国主义国家在欧洲、非洲和中东地区的关系,并就东亚和太平洋 地区的间题做出了一些决定,但还有许多重大问题尚未解决。一次大战以后,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的 国际关系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第一次世界大战前,这里曾是英、俄、法、德、美、日争夺的焦 点,战后德国战败,退出这一地区的角逐,法国暂时对亚太地区无力顾及。于是,美、英、日三国 成为这一地区的竞争主角,新矛盾和新问题出现。 【探究的主要问题】 【重要概念】 O为什么要召开华盛顿会议? ○《四国条约》 O华盛顿会议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五国条约》 O如何评价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 《九国公约》 O中日关于山东问题的条约 列强在亚太地区的争夺 美国在巴黎和会上没有取得自己想要取得的东西,最终 没有加入国际联盟,便把注意力集中到与自己的利益息息相关 的东亚和太平洋地区。而日本利用一次大战的天赐良机,扩充 了它在这一地区的实力,对美英构成威胁。限制日本扩张,成 为美国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美、英、日三国也希望限制 海军军备竞赛。此外,东亚问题的关键是中国问题。平息中国 华盛顿会议会场 人民的反帝怒潮,维护列强在中国的利益,也成为紧迫的问题。面对这些问题,美国倡议召 开国际会议进行讨论。 【历史纵横】 英日同盟的由来 英日同盟缔结于日俄战争前的1902年,1911年续订,1921年期满。这項条约原来的目的是英 日在亚太地区对付策、德。在依国十月革命胜利、德国战败以后,英日同盟如果继续保持下去,就 会成为对付美国称霸东亚、太平洋地区的重大障碍。美国希望能早日结来这个同盟。1921年,在 英帝国会议上,自治领澳大利亚、新西兰要求续订此同盟,而加拿大、南非联邦反对。在参加华盛 顿会议前,英国仍对此犹豫不决。 第3课华盛顿会议35
1921年11月12日,美、英、日、法、意、葡、荷、比、中九国在华盛顿召开会议,会 中,美、英、日、法四国签订了《关于太平洋区域岛屿属地和领地的条约》,简称《四国条 约》。该条约规定,缔约国互相尊重它们在太平洋区域内岛屿属地和领地的权利;在上述权 利遭受任何国家侵略威胁时,缔结国应进行协商,以便联合或单独地采取应对措施;条约生 效后,英日同盟应予终止。通过《四国条约》,美国成功地拆散了英日同盟,消除了它在亚 太地区争霸的一个障碍。英国虽然暂时在表面上维护了与美日的关系,但随着英日矛盾的不 断激化和英国在亚太地区实力的相对下降,英国只能选择对日本的妥协政策。《四国条约》对 日本具有双重影响:日本对废除英日同盟感到惋惜。但《四国条约》使日本第一次处于同欧 美列强平等的地位,它在太平洋地区的权益得到其他国家的正式承认。 海军军备的重新安排 华盛顿会议的第二个重要议题是限制海军军备问题。各国都希望限制别国,壮大自己。 经过近三个月的争论,1922年2月,美、英、日、法、意五国签署了《关于限制海军军备条 约》,即《五国条约》。条约规定五国主力舰总吨位的比例和各国航空母舰的总吨位限额。但 对巡洋舰、潜水艇等舰只的规模和数量未做任何限制。 【兵器博物馆】 《五国条约》规定的主力舰和航空母舰总吨位的限额 主力舰 航空母舰 52.5万吨 13.5万吨 5 英 52.5万吨 13.5万吨 日 31.5万吨 8.1万吨 航空母舰 17.5万吨 6万吨 意 17.5万吨 6万吨 《五国条约》是世界现代史上大国之间签订的第一个裁军 协议。它是美国外交的胜利。它不仅使英国承认美英海军力量 战列舰 处于同等地位,而且限制了日本海军的扩张。但美英在海军基 地方面对日本做出的让步,使美英丧失了在靠近日本的水域拥 有有效的作战基地的可能性,日本得以实际占有相对的优势。 《五国条约》只是暂时缓解了列强在海军军备竞赛上的争夺, 并不能真正消除列强之间的矛盾和斗争。在妥协的背后,孕育 巡洋舰 着新的冲突 【资料回放】 第十一条各缔约国保讧不取得、不建造和不定造在主力舰和航空母舰以外、标准排水量超过 万吨的战平舰。 《五国条约》 36第二单元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