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衬托:另一类是布置具体的生活环境。背景布是丰富多彩的,是决定人体画效果的重要 因素。选用背景布应注意: 1.背景布不宜选用过于艳丽的布。背景布总是处于主体形的背面,起衬托作用,过分艳 丽则向前面跑,喧宾夺主,不易形成视觉上的整体效应。· 2.不宜用金、银纤维织成的有闪光效果的布。过多的高光点、面在背景上跳跃,也将使 背景前抢,破坏整体关系的和谐。 3.选用布的色相调子要明确。红调、绿调、蓝调、黄调皆由背景布而定。由几块深浅不 同的黄色0形成一种节奏感。由冷色块背景布向暖色块背景布的渐次变化也能形成节奏感。 应避免由于背景色块冷暖大小过于均衡,而导致主体色调不鲜明的状况。 4.不同质地的布料的运用。在总体色调的统制下,不同质地的布,亦能起到丰富画面的 作用。 5,布纹皱折的有效利用,对画面的结构和节奏感均起重要作用。 (一)具体生活环境背吾 在教室的有限空间里,安排一定的生活环境是受很多限制的,其背景的有效部分往往 只在于道具的摆设。比如安排一个农妇沐浴的场面,澡盆、水桶、浴巾等可以找到,而墙壁、 窗户等则相去甚远。因此在进行这一类人体写生时,往往需要启迪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让学 生能将教室的墙面改画成他记忆中的农家居室的墙壁。这类写生亦可让学生借助照片和速 写等资料完成。这类人体写生大体可在下述一些题材中进行:①沐浴类;②梳妆类;③休闲 类;④田园牧歌类:⑤体力劳动类:⑥体育竞技类等。图12一9,《夏夜》,人体的大部分经 过写生完成,环境通过照片资料完成。 (二)想象背景 在高年级的人体教学中,我们可着眼于启迪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可以有少量作业不安排 任何背景,让学生发挥想象力去处理背景。各人有各人的生活经验,我们应鼓励学生的想象 力并帮助他们将想象变成画面的审美因素。教师指导得法,将会有丰富生动的教学效果。 模特儿这时已成为学生创作活动的母题,学生作业将不再是于人一面了。 四、人体写生的动作设计 人类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在为了生存,发展而进行的各种斗争、劳作、娱乐的活动 中,不断地完善了自身的形体,使自身的形体与大自然能处于和谐的节奏之中。获得了现今 有别于任何其他动物的“高贵而优雅的肉体”以及多功能的复杂的动作。人体艺术的基本任 务就在于,将人类智慧支配下的各种活动选取部分具有审美意义的动作,通过绘画的媒材, 物化成艺术作品,并反作用于人类的精神生活。人体艺术的动作设计,仅仅在于选取人类日 常活动中的适合于绘画的某种动态的瞬间,并保持其动态的长久性,别无其他。 人的日常活动动态大体是站、坐、躺、卧、蹬、跪的静态动作和这些静态动作的变 换过程中出现的动作连续状态。人类剧烈和急速的运动虽在艺术作品中也屡见不鲜,但在人 体写生中则因其难度过大,无法实施,而加以回避。 人体教学中,模特儿动作的安排一般应考虑到下述基本原则: 1.动作的安排均须具有审美意义,自然、协调、体现节奏感。站姿人体,要考虑 到头、胸、臀三大体块的互动关系,动态线与垂直线的互相关系,各部分肌肉的紧张与松 弛的对应关系等。总之,动态要杜绝僵直,“动态宁过而勿不及”的说法是有利于体现动态 的生命感的。 2.动作的安排须考虑到有利于显示模特儿本身的形体特征。如男性肌肉的力量感在 动作设计中应予以充分的考虑:身材优美的模特儿应在站姿动作中体现其优势:身材矮胖的 6 This document is produced by trial version of Print2Flash.Visit www.print2flash.com for more information
This document is produced by trial version of Print2Flash. Visit www.print2flash.com for more information
人则可通过动作的摆设使其体型更具有个性。 3.动态的难度不宜过大,否则模特儿过于劳累,动作的稳定难以持久。在进行油画 人体教学时,人体教室中必须有骨架解剖模型、解剖挂图等教学设施,以便于学生随时研 究绘画中出现的解剖学上的问题。每个学生应当备有解剖学的参考书以及速写本,以便教师 在辅导中示范,学生自己进行不同角度的速写。这样可以加深对形的感受。 人体色彩 人体的色彩极其丰富,大自然缤纷的色彩在人体上都可以找得到。由于民族和地域的差 异,人类肤色的差异是显而易见的,即是同一人种,由于生活环境、工作条件的不同,肤色 也会有明显的差异。如常在海上作业的渔民与城市工厂的工人肤色显然不同。同一人种同 样的生活环境也有因遗传因子的变异而带来的肤色的不同。同一个人,身体的不同部位的肤 色也有明显变化。加之光源色、环境色的影响,所以,在艺术作品中人体的肤色是十分丰富 的色彩总和。难怪英国美术史论家肯尼思·克拉克在他的《人体艺术论》一书中说过这样一 段话:“狄德罗说过:‘成百上千的画家连肉都没有感受就离世而去了。’实际是数以干位画 家(我还想多加一些)都已感觉到了肉,但却无法将这种肉感表现出来。颜色既非白色亦非 桃红色,虽然堪称柔滑细腻而又具有变幻莫测的感触的:虽然吸收了光却也返照出光:虽然 纤细却富有弹性;姿色倾城却昙花一现;天生丽质和哀伤之情相互交织…这些千姿百态 的实际存在一一对于仅仅以粘粘的颜料和涂抹这种颜料的笔为手段的画家来说,如此难以解 决的问题无疑是前所未有的。而且恐怕只有三个人确实游到了能够解决这一问题的彼岸,他 们是提香、鲁本斯、雷诺阿。”虽则人体绘画中肤色、质感的表现有其相当的难度,然而并 非无规律可循。达到解决这一问题的彼岸的我们相信绝不止上面提到的3位大师。 (一)色彩的大关系的涂绘 在画室里进行的人体绘画课题,人体总是置于一定的环境中,不论是背景布衬托下的人 体还是具体的生活环境中的人体,与背景环境总存在着一定的色彩和空间关系。这种对比关 系根据执教者的设计,可以是对比度很强的画面,亦可以是对比度较弱、画面朦胧感较强 的画面:可以是对比色的关系,亦可以是类似色的关系。总之,这种大的关系决定了画面的 大调子。 (二)色彩的微差 在常人的眼中,一个人皮肤白晰或黝黑,似乎从头至脚都是如此,而事实上人体的各部 分均存在色彩的微差。从上而下,头部、颈部、胸部、腰部、大腿、小腿、脚存在着色彩的 渐变、差异,这种差异的原因一部分是由于裸露和非裸露之故,一部分是微血管在皮下的分 布状态所至,还有受光多少不一等。我们敏锐的视觉可以感受到这种区别,我们要通过比较 达到相对准确地把握肤色的微差并表现之。图12一18中,各部分肌肤色彩的微差就把握得 相当精彩。 (三)形色合一的深入塑造 “有形无色的油画是素描,有色无形的油画不是画”。色彩的表情作用是通过形的控制 而发挥效应的,画面上的颜色只有放在它所在的空间位置上才起作用。表现实体形和表现空 间形都是在造型。人体上色彩由暗部向明部的转化,转折面上色彩冷暖的把握,肌体的起伏 与凹凸结构的互相连接,骨头的具体形的塑造,肤色晶莹的质地,肌体柔软的弹性体块,皮 下血脉的分布等等,都是我们在处理形色关系时要考虑的。总之,人体的生命状态全靠调 色板上的若干种颜色的调配并在画面上作形色合一的深刻塑造。 (四)色彩的生命线一一冷暖对比 色彩的冷暖关系是贯串始终的生命线。人体肌肤的生命感,正是通过动态和肌肤色彩的 This document is produced by trial version of Print2Flash.Visit www.print2flash.com for more information
This document is produced by trial version of Print2Flash. Visit www.print2flash.com for more inform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