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程,总结并应用前面各章介绍的各种方法。 主要教学环节的组织:以学生的交流、讨论和实验为主。教师结合“图书销售管理系统” 讲解数据库应用系统开发的步骤,并布置开发任务,提出基本要求,组织学生分组完成一个 小型的数据库应用系统的开发 思考题:参考教材本章后的习题。 四、教学基本要求 课堂教学以案例为中心展开,教师通过案例分析,将软件的知识点恰当地融入案 例的分析和制作过程中。教师在案例教学中必须给出案例目的、完成案例需要的知识点和完 成的详细步骤,并且穿插介绍技巧、要点和重点。同时教师向学生提供与教学案例相对应的 习题作为巩固练习之用,使学生通过贴近实际学习和工作的案例掌握各种软件的应用。从而 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但能掌握独立的知识点,而且具备综合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 力。 本课程充分利用网络教学平台资源辅助教学。网络教学平台需提供:视频教学与练习、 多媒体视频教学课件下载、电子教案下载、练习下载、等级考试试题下载、答疑等教学内容。 实验教学时数应与课堂教学时数相当,教师需提供丰富的综合实验内容,以配合课堂教 学 五、教学方法 在教学中,采用“案例驱动”的教学方法,将教条式的“菜单”学习,变为生动实用的 案例学习。教师通过丰富的教学内容和充足的实例,将计算机应用基础的知识点恰当地融入 案例的分析和制作过程中,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但能掌握独立的知识点,而且具备了综合 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为学生提供了多媒体视频教学课件、电子教案、视频练习演示系统、网上答疑系统、网 上自测系统。网上自主学习给不同层次学生提供了形式多样的教学资源,兼顾了边远地区学 生计算机水平较差的情况,有利于学生自学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教学采用教师大班多媒体课堂教学、实验员小班上机实践指导、讲座性的补习教学与学 生网上自主学习多种方式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将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转变为以教师为 引导的,学生自主学习为主的教学模式。教师把主要精力放在教学生学习方法上来,把教学 16
16 过程,总结并应用前面各章介绍的各种方法。 主要教学环节的组织:以学生的交流、讨论和实验为主。教师结合“图书销售管理系统” 讲解数据库应用系统开发的步骤,并布置开发任务,提出基本要求,组织学生分组完成一个 小型的数据库应用系统的开发。 思考题:参考教材本章后的习题。 四、教学基本要求 课堂教学以案例为中心展开,教师通过案例分析,将软件的知识点恰当地融入案 例的分析和制作过程中。教师在案例教学中必须给出案例目的、完成案例需要的知识点和完 成的详细步骤,并且穿插介绍技巧、要点和重点。同时教师向学生提供与教学案例相对应的 习题作为巩固练习之用,使学生通过贴近实际学习和工作的案例掌握各种软件的应用。从而 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但能掌握独立的知识点,而且具备综合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 力。 本课程充分利用网络教学平台资源辅助教学。网络教学平台需提供:视频教学与练习、 多媒体视频教学课件下载、电子教案下载、练习下载、等级考试试题下载、答疑等教学内容。 实验教学时数应与课堂教学时数相当,教师需提供丰富的综合实验内容,以配合课堂教 学。 五、教学方法 在教学中,采用“案例驱动”的教学方法,将教条式的“菜单”学习,变为生动实用的 案例学习。教师通过丰富的教学内容和充足的实例,将计算机应用基础的知识点恰当地融入 案例的分析和制作过程中,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但能掌握独立的知识点,而且具备了综合 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为学生提供了多媒体视频教学课件、电子教案、视频练习演示系统、网上答疑系统、网 上自测系统。网上自主学习给不同层次学生提供了形式多样的教学资源,兼顾了边远地区学 生计算机水平较差的情况,有利于学生自学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教学采用教师大班多媒体课堂教学、实验员小班上机实践指导、讲座性的补习教学与学 生网上自主学习多种方式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将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转变为以教师为 引导的,学生自主学习为主的教学模式。教师把主要精力放在教学生学习方法上来,把教学
重点放在培养学生分析问趣、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精神上。 借助自主开发的计算机应用基础网上无纸化考试系统,实现知识点分模块考核。通过改 革考试手段,督促学生加强课余时间的自主学习达到了学习内容及早消化,教学计划得以顺 利实施的目的。 六、教材及参考书 教材: 《Access数据库实用教程》,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社,朱翠娥,2011年2月 参考书: 计算机应用基础项家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大学计算机文化基础李秀清华大学出版社 七、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与分工 本课程的后续课程为《程序设计语言》。 八、学时分配 章课程内容 学时 1 数据库应用基础知识 22 2 应用系统的数据存储—表 66 3 应用系统的数据重组 一查询 8/8 4 开发用户界面一窗体 66 5 开发用户报表 44 6 Internet//Intranet数据发布 22 7 宏 22 8 Access的编程 -VBA模块 22 9 数据安全 22 10 开发图书销售管理系统 22 主撰人:裴仁林 审核人:陈庆海 分管教学院长:沙荣方 2011年10月25日
17 重点放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精神上。 借助自主开发的计算机应用基础网上无纸化考试系统,实现知识点分模块考核。通过改 革考试手段,督促学生加强课余时间的自主学习达到了学习内容及早消化,教学计划得以顺 利实施的目的。 六、教材及参考书 教材: 《Access 数据库实用教程》,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社,朱翠娥,2011 年 2 月 参考书: 计算机应用基础 项家祥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大学计算机文化基础 李秀 清华大学出版社 七、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与分工 本课程的后续课程为《程序设计语言》。 八、学时分配 章 课程内容 学时 1 数据库应用基础知识 2/2 2 应用系统的数据存储——表 6/6 3 应用系统的数据重组——查询 8/8 4 开发用户界面——窗体 6/6 5 开发用户报表 4/4 6 Internet/Intranet 数据发布 2/2 7 宏 2/2 8 Access 的编程——VBA 模块 2/2 9 数据安全 2/2 10 开发图书销售管理系统 2/2 主撰人:裴仁林 审核人:陈庆海 分管教学院长:沙荣方 2011 年 10 月 25 日
《数据结构A》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中文/英文):数据结构A/Data StructureA 课程编号:5201009 学分:4 学时:总学时64 学时分配:(讲授学时:48 实验学时:16) 开设学期:第3学期 授课对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课程级别: 课程负责人:于庆梅 教学团队: 一、课程性质与目的 本课程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必修课,开设本门课程的目的在于使学生了解数据结 构内在的逻辑关系及它们在计算机中的存储表示,结合各种典型事例说明它们在解决应用问 题时的动态行为和各种必要的操作,为学生今后在软件开发方面打好基础。 二、课程简介 课程内容包括软件设计中常用的数据结构及其运算,是软件开发应用人员必备的知识。 其中线性表、栈、队列等几种基本的数据结构及其存储结构和运算与实现是重点内容。而复 杂数据结构的运算方法是其中的难点。课程中还介绍软件设计中常用的几种查找和排序算 法,以及递归技术等,在介绍各项内容的同时,还涉及到算法设计与分析的基本技术和面向 对象程序设计的理论与技术等内容。全面地掌握计算机软件开发领域的有关原理、框架和技 术,深入分析C+语言、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数据结构的表达和实现,把软件的开发维护活 动标准化,工程化。 三、教学内容 第1章数据结构概论(4学时) 第2章线性表(4学时) 第3章栈和队列(6学时) 第4章数组、串与广义表(4学时) 第5章树6学时) 第6章集合与字典(4学时) 18
18 《数据结构 A》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中文/英文):数据结构 A / Data Structure A 课程编号:5201009 学分:4 学 时:总学时 64 学时分配:(讲授学时:48 实验学时:16) 开设学期:第 3 学期 授课对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课程级别: 课程负责人:于庆梅 教学团队: 一、课程性质与目的 本课程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必修课,开设本门课程的目的在于使学生了解数据结 构内在的逻辑关系及它们在计算机中的存储表示,结合各种典型事例说明它们在解决应用问 题时的动态行为和各种必要的操作,为学生今后在软件开发方面打好基础。 二、课程简介 课程内容包括软件设计中常用的数据结构及其运算,是软件开发应用人员必备的知识。 其中线性表、栈、队列等几种基本的数据结构及其存储结构和运算与实现是重点内容。而复 杂数据结构的运算方法是其中的难点。课程中还介绍软件设计中常用的几种查找和排序算 法,以及递归技术等,在介绍各项内容的同时,还涉及到算法设计与分析的基本技术和面向 对象程序设计的理论与技术等内容。全面地掌握计算机软件开发领域的有关原理、框架和技 术,深入分析 C++语言、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数据结构的表达和实现,把软件的开发维护活 动标准化,工程化。 三、教学内容 第 1 章数据结构概论(4 学时) 第 2 章线性表(4 学时) 第 3 章栈和队列(6 学时) 第 4 章数组、串与广义表(4 学时) 第 5 章树(6 学时) 第 6 章集合与字典(4 学时)
第7章搜索结构(4学时) 第8章图(6学时) 第9章排序6学时) 第10章文件、外部排序与搜索(4学时) 实验教学内容概祝:数据结构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课程,通过实验教学,可加深学生对 理论知识的理解,达到理论指导实践,实践加深理解理论的效果。在64学时中,安排16 学时进行实验教学,通过实验,达到理论与实践应用相结合。 实验报告要求:每次实验上交一次实验报告 主要仪器设备:P心机、C+语言开发平台 实验指导书名称:《数据结构》 实验项目一览表 实验 实验 每组 序号 实验项目名称 内容提要 类型 要求 人数 顺序线性表 线性表顺序存储 2 验证型 必须完成 链式线性表 线性表的链式存储 验证型必须完成 1 栈 栈的基本算法实现 验证型必须完成】 4 队列 队列的基本算法实现 2 验证型 必须完成 二叉树的遍历 二叉树的遍历算法实现 验证型必须完成 1 6 Huffman树 Huffman树的建立算法实现 2 验证型必须完成 1 7 查找 查找算法实现 2 验证型必须完成 8排序 排序算法实现 2 验证型必须完成1 四、教学基本要求 教师在课堂上应对数据结构的基本概念、规律、原理和方法进行必要的讲授,并详细讲 授每章的重点、难点内容:讲授中应注意理论联系实际,通过必要的案例展示、讨论,启迪 学生的思维,加深学生对有关概念、理论等内容的理解,并应采用多媒体及网络课堂辅助教 学,加大课堂授课的知识含量。 五、教学方法 本课程采用的教学媒体主要有:文字教材(包括主教材和学习指导书)、课件(包括主 讲老师对全书的系统讲授,还有重要内容的文字提示与电子教学幻灯片)以及网络课堂
19 第 7 章搜索结构(4 学时) 第 8 章图(6 学时) 第 9 章排序(6 学时) 第 10 章 文件、外部排序与搜索(4 学时) 实验教学内容概况:数据结构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课程,通过实验教学,可加深学生对 理论知识的理解,达到理论指导实践,实践加深理解理论的效果。在 64 学时中,安排 16 学时进行实验教学,通过实验,达到理论与实践应用相结合。 实验报告要求:每次实验上交一次实验报告 主要仪器设备:PC 机、C++语言开发平台 实验指导书名称:《数据结构》 实验项目一览表 序号 实验项目名称 内容提要 学 时 实验 类型 实验 要求 每组 人数 1 .顺序线性表 线性表顺序存储 2 验证型 必须完成 1 2 链式线性表 线性表的链式存储 2 验证型 必须完成 1 3 栈 栈的基本算法实现 2 验证型 必须完成 1 4 队列 队列的基本算法实现 2 验证型 必须完成 1 5 二叉树的遍历 二叉树的遍历算法实现 2 验证型 必须完成 1 6 Huffman 树 Huffman 树的建立算法实现 2 验证型 必须完成 1 7 查找 查找算法实现 2 验证型 必须完成 1 8 排序 排序算法实现 2 验证型 必须完成 1 四、教学基本要求 教师在课堂上应对数据结构的基本概念、规律、原理和方法进行必要的讲授,并详细讲 授每章的重点、难点内容;讲授中应注意理论联系实际,通过必要的案例展示、讨论,启迪 学生的思维,加深学生对有关概念、理论等内容的理解,并应采用多媒体及网络课堂辅助教 学,加大课堂授课的知识含量。 五、教学方法 本课程采用的教学媒体主要有:文字教材(包括主教材和学习指导书)、课件(包括主 讲老师对全书的系统讲授,还有重要内容的文字提示与电子教学幻灯片)以及网络课堂
考试主要采用闭卷方式,考试范围应涵盖所有讲授及自学的内容,考试内容应能客观反 映出学生对本门课程主要概念的记忆、掌握程度,对有关理论的理解、掌握及综合运用能力。 总评成绩:平时作业占30%、闭卷考试占70%。 六、参考教材和阅读书目 1、参考教材: 《数据结构(用面向对象方法与C+十描述)》殷人昆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9 月第二版 2、阅读书目: 1)《数据结构》一21世纪大学计算机基础规划教材,严蔚敏主编,清华大学出版 社,2002年9月第一版 2)《C+面向对象程序设计》任哲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2003年6月第一版,2004 年6月第二版 七、先修课程 1.离散数学 2.程序设计语言 3.计算机导论 主撰人:于庆梅 审核人:骆解民 分管教学院长:沙荣方 2011年6月25日 20
20 考试主要采用闭卷方式,考试范围应涵盖所有讲授及自学的内容,考试内容应能客观反 映出学生对本门课程主要概念的记忆、掌握程度,对有关理论的理解、掌握及综合运用能力。 总评成绩:平时作业占 30%、闭卷考试占 70%。 六、参考教材和阅读书目 1、参考教材: 《数据结构(用面向对象方法与 C++描述)》殷人昆主编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7 年 9 月第二版 2、阅读书目: 1)《数据结构》——21 世纪大学计算机基础规划教材,严蔚敏 主编,清华大学出版 社,2002 年 9 月第一版 2) 《C++面向对象程序设计》任哲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2003 年 6 月第一版,2004 年 6 月第二版 七、先修课程 1.离散数学 2.程序设计语言 3. 计算机导论 主撰人:于庆梅 审核人:骆解民 分管教学院长:沙荣方 2011 年 6 月 25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