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3分)要点:首先指出人们总是身在福中不知福的现象,并用古人的话加 以佐证;然后提出知福才会感到幸福的观点;最后表明树立正确的幸福观才能 知福、惜福。(评分说明:每个要点1分,意思表达准确即可) 22.(2分)要点:居里夫人的话表明一个人有所追求、有所成就,就会幸福; 果戈里的话表明一个人为他人、为社会做出贡献,才是最大的幸福(评分说明: 每个作用1分,意思表达准确即可) 23.(3分)要点:人要获得幸福既要知福,又要惜福,更需造福。(评分说明: “知福”、“惜福”、“造福”三个要点每个要点1分,意思表达准确即可) 06[2014石景山一模](三)阅读《学会“放大美好”》,完成第19-21题。 (共8分) 学会“放大美好” 李隆汉 ①如今,流行这样一句口头禅:高官不如高薪,高薪不如高寿,高寿不如高兴 毫无疑问,这句口头禅的作者是位哲人,他懂得能否高兴,左右着一个人的生活 质量。若总是哭丧着脸捱过几十年,那么生命便如同一片荒凉的沙漠,要来何用? 只是,高兴不能伸手要,快乐不可向人讨,应该自己学会“放大美好”。“一件 事往往有许多方面,如果你总是往坏的方面去想,那就是自己虐待自己。所以不 管生活中遇到什么烦恼、挫折和打击,面对生活中的诸多不如意,都要学会‘放 大美好’,让自己的心境变得亮丽一些。只有这样,你才能过得比较高兴。”著 名武侠小说家古龙的这段话,告诉了我们寻找高兴的诀窍 ②“放大美好”,是一种生活的艺术。据传孔老夫子游泰山,见到一位名为荣启 的老者。此公衣衫褴褛,一根草绳胡乱缠在腰间,却且弹且唱,得意忘形。孔子 问老者为何这般高兴,荣启答道:“许多好事让我高兴哩!天下万物,惟人为贵, 我有幸为人,此是一乐。生而为人,男尊女卑,我有幸为男,此是二乐(此乐当 然是不对的)。众生芸芸,多少人尚在襁褓中便短命早夭,而我又有幸活到如此 高寿,此是三乐。”经多世事胸怀阔 这位老人尽管历尽生活的艰辛,但他仍然高高兴兴,这就是因为他学会了“放大 美好” ③与古人荣启相反,今天我们周围的一些人总在为一些小事牵肠挂肚,因几句闲 话耿耿于怀,愁绪纷沓,忧思丛生,好像他们就是这世上最不幸的人似的。如此 这般,其生活质量当然就难以恭维了。英国有句谚语:忧愁使猫丧生。英国人把 猫看得很神秘,认为猫有9条命,可仍经不起忧愁折磨,何况人乎!作为一个现 代人,如果对事理的感悟还不如2500年前的古人荣启,岂不赧然? ④境由心造。说到底,高兴不过是一种感受而已。同一件事,从这个方面看是灾 难,换一个角度变一种心态来看则未尝不值得高兴。“要是火柴在你的衣袋里燃 烧起来,那你应该高兴,多亏你的口袋不是火药库。要是你的手指扎了一根刺 那你应该高兴,多亏这根刺不是扎在眼睛里。”俄国著名小说家契诃夫的这段话 启迪人们,即使有一千个理由哭泣,也要找出一万个理由微笑。 ⑤上帝关闭了那扇门,必定会为我们敞开这扇窗。生活是美好的,只要我们懂得 珍惜这种美好,而且还善于“放大美好”,那么,我们头上的每片叶子都会有阳 光莅临,脚下的每寸土地都会有和谐生长。 (有删改)
21.(3 分)要点:首先指出人们总是身在福中不知福的现象,并用古人的话加 以佐证;然后提出知福才会感到幸福的观点;最后表明树立正确的幸福观才能 知福、惜福。(评分说明:每个要点 1 分,意思表达准确即可) 22.(2 分)要点:居里夫人的话表明一个人有所追求、有所成就,就会幸福; 果戈里的话表明一个人为他人、为社会做出贡献,才是最大的幸福(评分说明: 每个作用 1 分,意思表达准确即可) 23.(3 分)要点:人要获得幸福既要知福,又要惜福,更需造福。(评分说明: “知福”、“惜福”、“造福”三个要点每个要点 1 分,意思表达准确即可) 06 [2014 石景山一模] (三)阅读《学会“放大美好”》,完成第 19-21 题。 (共 8 分) 学会“放大美好” 李隆汉 ①如今,流行这样一句口头禅:高官不如高薪,高薪不如高寿,高寿不如高兴。 毫无疑问,这句口头禅的作者是位哲人,他懂得能否高兴,左右着一个人的生活 质量。若总是哭丧着脸捱过几十年,那么生命便如同一片荒凉的沙漠,要来何用? 只是,高兴不能伸手要,快乐不可向人讨,应该自己学会“放大美好”。“一件 事往往有许多方面,如果你总是往坏的方面去想,那就是自己虐待自己。所以不 管生活中遇到什么烦恼、挫折和打击,面对生活中的诸多不如意,都要学会‘放 大美好’,让自己的心境变得亮丽一些。只有这样,你才能过得比较高兴。”著 名武侠小说家古龙的这段话,告诉了我们寻找高兴的诀窍。 ②“放大美好”,是一种生活的艺术。据传孔老夫子游泰山,见到一位名为荣启 的老者。此公衣衫褴褛,一根草绳胡乱缠在腰间,却且弹且唱,得意忘形。孔子 问老者为何这般高兴,荣启答道:“许多好事让我高兴哩!天下万物,惟人为贵, 我有幸为人,此是一乐。生而为人,男尊女卑,我有幸为男,此是二乐(此乐当 然是不对的)。众生芸芸,多少人尚在襁褓中便短命早夭,而我又有幸活到如此 高寿,此是三乐。”经多世事胸怀阔, 。 这位老人尽管历尽生活的艰辛,但他仍然高高兴兴,这就是因为他学会了“放大 美好”。 ③与古人荣启相反,今天我们周围的一些人总在为一些小事牵肠挂肚,因几句闲 话耿耿于怀,愁绪纷沓,忧思丛生,好像他们就是这世上最不幸的人似的。如此 这般,其生活质量当然就难以恭维了。英国有句谚语:忧愁使猫丧生。英国人把 猫看得很神秘,认为猫有 9 条命,可仍经不起忧愁折磨,何况人乎!作为一个现 代人,如果对事理的感悟还不如 2500 年前的古人荣启,岂不赧然? ④境由心造。说到底,高兴不过是一种感受而已。同一件事,从这个方面看是灾 难,换一个角度变一种心态来看则未尝不值得高兴。“要是火柴在你的衣袋里燃 烧起来,那你应该高兴,多亏你的口袋不是火药库。要是你的手指扎了一根刺, 那你应该高兴,多亏这根刺不是扎在眼睛里。”俄国著名小说家契诃夫的这段话 启迪人们,即使有一千个理由哭泣,也要找出一万个理由微笑。 ⑤上帝关闭了那扇门,必定会为我们敞开这扇窗。生活是美好的,只要我们懂得 珍惜这种美好,而且还善于“放大美好”,那么,我们头上的每片叶子都会有阳 光莅临,脚下的每寸土地都会有和谐生长。 (有删改)
【注释】①赧然:形容难为情的样子。 19.作者为何提倡“放大美好”?(2分) 20.结合文章,概括“放大美好”的具体方法。(4分) 21.第②段横线处应填入的句子是(2分) A.阅尽人生快乐多 B.历尽艰辛快乐多 C.阅尽人生眼界 宽 D.历尽艰辛眼界宽 参考答案: 19.①“放大美好”才能过得高兴,②高兴能够提高生活质量。评分:共2分。 每个要点1分。 20.①胸怀开阔,发现生命中值得高兴的事情。②换一个角度变一种心态看待不 幸 评分:共4分。每个要点2分。 21.C评分:共2分。 07[2014门头沟一模](三)阅读《学会把自己“归零”》,完成第16-18 题。(共9分) 学会把自己“归零 人生,难免会有成功与失败、顺境与逆境。顺境时,把自己适时“归零”,可以 戒骄戒躁,消除“骄娇”二气,不把成功和顺境当“包袱”背起来;逆境时,固 然会失去很多,但能够在失去时勇于“归零”,才能重新面对自己,从头开始 积极奋斗。就像春节前的大扫除,把那些没用处的东西清除掉,把有用的珍品拂 拭干净,就可以窗明几净、心情舒畅地迎接新春。 其实,人生也像时钟一样,到了夜间子时就要“从零开始”,只有归零,才会有 新的周期与辉煌。著名作家刘震云也说过:“归零心态就是把自己心灵里的一切 清空,把已经拥有的一切剥除,一切归于零的心态。”实际上,无论何种境况, 能适时把自己“归零”,总是海阔天空,心胸豁达 南隐是一位禅师。一天,一位当地的名人特地来向他问禅,名人喋喋不休,南隐 则默默无语,只是以茶相待。他将茶水注入这位来宾的杯子,满了也不停下来, 而是继续往里面倒。眼睁睁看着茶水不停地溢出杯外,名人着急地说:“已经满 出来了,不要再倒了!”南隐说:“你就像这只杯子一样,里面装满了自己的看 法和想法。如果你不先把杯子空掉,叫我如何对你说禅呢?”名人恍然大悟。 越能够把自己“归零”的人反倒越不会“归零”,不断“归零”就是一种上升与 提髙,也是一种难得的积淀与涵养。攥紧巴掌,手里什么都没有;张开双手,就 会拥有整个世界。做人适时“归零”,当然不是妄自菲薄或消极避世,而是持有 人生的洒脱与从容,再去面对眼花缭乱的花花世界时,就会多一分明世的清醒, 多一分心态的淡泊 这是一种对工作、学习、生活、生命的放空,低头,吐故纳新。放得越空,拥有 越多。如果你不愿意放弃,就无法重塑,倒掉心中盛满的,才能让心灵甚至整个 生命重生。“此空为彼满”,放弃是为了更深一层的拥有,要有空杯心态,这样会 拥有的更多。 适时把自己“归零”,就会不断重新开始,永葆青春。人生最大的敌人莫过于自 己。一个人是否成功,大抵决定于在不断把自己“归零”的过程中战胜自己
【注释】①赧然:形容难为情的样子。 19.作者为何提倡“放大美好”?(2 分) 20.结合文章,概括“放大美好”的具体方法。(4 分) 21.第②段横线处应填入的句子是(2 分) A.阅尽人生快乐多 B.历尽艰辛快乐多 C.阅尽人生眼界 宽 D.历尽艰辛眼界宽 参考答案: 19.①“放大美好”才能过得高兴,②高兴能够提高生活质量。评分:共 2 分。 每个要点 1 分。 20.①胸怀开阔,发现生命中值得高兴的事情。②换一个角度变一种心态看待不 幸。 评分:共 4 分。每个要点 2 分。 21.C 评分:共 2 分。 07 [2014 门头沟一模] (三)阅读《学会把自己“归零”》,完成第 16—18 题。(共 9 分) 学会把自己“归零” 人生,难免会有成功与失败、顺境与逆境。顺境时,把自己适时“归零”,可以 戒骄戒躁,消除“骄娇”二气,不把成功和顺境当“包袱”背起来;逆境时,固 然会失去很多,但能够在失去时勇于“归零”,才能重新面对自己,从头开始, 积极奋斗。就像春节前的大扫除,把那些没用处的东西清除掉,把有用的珍品拂 拭干净,就可以窗明几净、心情舒畅地迎接新春。 其实,人生也像时钟一样,到了夜间子时就要“从零开始”,只有归零,才会有 新的周期与辉煌。著名作家刘震云也说过:“归零心态就是把自己心灵里的一切 清空,把已经拥有的一切剥除,一切归于零的心态。”实际上,无论何种境况, 能适时把自己“归零”,总是海阔天空,心胸豁达。 南隐是一位禅师。一天,一位当地的名人特地来向他问禅,名人喋喋不休,南隐 则默默无语,只是以茶相待。他将茶水注入这位来宾的杯子,满了也不停下来, 而是继续往里面倒。眼睁睁看着茶水不停地溢出杯外,名人着急地说:“已经满 出来了,不要再倒了!”南隐说:“你就像这只杯子一样,里面装满了自己的看 法和想法。如果你不先把杯子空掉,叫我如何对你说禅呢?”名人恍然大悟。 越能够把自己“归零”的人反倒越不会“归零”,不断“归零”就是一种上升与 提高,也是一种难得的积淀与涵养。攥紧巴掌,手里什么都没有;张开双手,就 会拥有整个世界。做人适时“归零”,当然不是妄自菲薄或消极避世,而是持有 人生的洒脱与从容,再去面对眼花缭乱的花花世界时,就会多一分明世的清醒, 多一分心态的淡泊。 这是一种对工作、学习、生活、生命的放空,低头,吐故纳新。放得越空,拥有 越多。如果你不愿意放弃,就无法重塑,倒掉心中盛满的,才能让心灵甚至整个 生命重生。“此空为彼满”,放弃是为了更深一层的拥有,要有空杯心态,这样会 拥有的更多。 适时把自己“归零”,就会不断重新开始,永葆青春。人生最大的敌人莫过于自 己。一个人是否成功,大抵决定于在不断把自己“归零”的过程中战胜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