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淸荣峻茂, 良多趣 节选自郦道元《三峡》) [乙]二十三日,过巫山凝真观,谒妙用真人祠①。真人即世所谓巫山神女也。祠正对 巫山,峰峦上入霄汉,山脚直插江中。议者谓太 与②皆无此奇。然十二峰者不可 悉见 所见八九峰,惟神女峰最为纤丽奇峭。……是日,天宇晴霁,四顾无纤翳③,惟神女峰 上有白云数片,如鸾鹤翔舞徘徊,久之不散,亦可异也 (节选自陆游《入蜀记》) [注释]①祠:供奉祖宗、鬼神或先贤的处所。②太、华、衡、庐:泰山、华山、衡山、 庐山。③翳:遮盖,这里指云。 6.解释下面句中加点字的意思。(2分) ①沿溯阻绝 ②或王命急宣。或 ③不以疾也。疾 ④然十二峰者不可悉见。悉: 7.用现代汉语说说下面句子。(4分) ①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②议者谓太、华、衡、庐,皆无此奇 8.[甲][乙]两文都写到“山”,两文段所写的“山”各有着怎样的特点?(4分) [甲][乙]两文段所抒发的思想感情基本相同,这是一种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6.①断②有时③快④全,都(2分,每解释对两个得1分) 7.①水清,树荣,山高,草盛,趣味无穷②议论的人说泰山、华山、衡山、庐山都没有这 种奇异的景象。(4分,每句2分,不要求文字一致,意思正确,无语病即可) 8.[甲]文段写群山具有连绵不断、雄奇险拔、遮天蔽日的特点。[乙]文段描绘的巫山及 其神女峰具有高、奇、秀等特点。(4分,各2分) 9.对祖国壮丽山川的热爱与赞美之情。(3分,只答出“热爱”或只答出“赞美”一方面内 容的得2分) 2010年山东聊城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一10题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 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 则有心旷神怡,宠辱皆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 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 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5解释下加点的词.(2分) ①沙鸥翔集
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 良多趣味。 (节选自郦道元《三峡》) [乙] 二十三日,过巫山凝真观,谒妙用真人祠①。真人即世所谓巫山神女也。祠正对 巫山,峰峦上入霄汉,山脚直插江中。议者谓太、华、衡、庐②皆无此奇。然十二峰者不可 悉见。 所见八九峰,惟神女峰最为纤丽奇峭。……是日,天宇晴霁,四顾无纤翳③,惟神女峰 上有白云数片,如鸾鹤翔舞徘徊,久之不散,亦可异也。 (节选自陆游《入蜀记》) [注释] ①祠;供奉祖宗、鬼神或先贤的处所。②太、华、衡、庐:泰山、华山、衡山、 庐山。③翳:遮盖,这里指云。 6.解释下面句中加点字的意思。(2 分) ①沿溯阻绝.。 绝: ②或.王命急宣。 或: ③不以疾.也。 疾: ④然十二峰者不可悉.见。悉: 7.用现代汉语说说下面句子。(4 分) ①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②议者谓太、华、衡、庐,皆无此奇。 8.[甲] [乙]两文都写到“山”,两文段所写的“山”各有着怎样的特点?(4 分) 9.[甲] [乙]两文段所抒发的思想感情基本相同,这是一种怎样的思想感情?(3 分) 6. ①断②有时③快④全,都(2 分,每解释对两个得 1 分) 7. ①水清,树荣,山高,草盛,趣味无穷②议论的人说泰山、华山、衡山、庐山都没有这 种奇异的景象。(4 分,每句 2 分,不要求文字一致,意思正确,无语病即可) 8.[甲]文段写群山具有连绵不断、雄奇险拔、遮天蔽日的特点。[乙]文段描绘的巫山及 其神女峰具有高、奇、秀等特点。(4 分,各 2 分) 9.对祖国壮丽山川的热爱与赞美之情。(3 分,只答出“热爱”或只答出“赞美”一方面内 容的得 2 分) 2010 年山东聊城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5 一 10 题 (一)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 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 则有心旷神怡,宠辱皆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来源: Z , xx ,k. Com ]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 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 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5 解释下加点的词.(2 分) ①沙鸥翔集
②不以物喜 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7“其喜洋洋者矣”是一种‘乐”,“后天下之乐而乐”也是一种‘乐’.两种“乐” 有何不同?(2分) (二) 宋人或得宝,献诸子罕,子罕不受。献玉者日:“以示玉人,玉人以为宝也,故敢献之。” 子罕日:“我以不贪为宝,尔以玉为宝.若以与我,皆丧宝也,不若人有其宝 8.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 A.宋人或得宝 或遇其叱咄 B.献诸子罕 投诸渤海之尾 C.故敢献之 温故而知新 D.玉人以为宝也 不足为外人道也 9.翻泽下面的句子。(2分) 若以与我.皆丧宝也.不若人有其宝。 10.谈谈你时“宝”的认识。(2分) 2010年四川成都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6题。(9分,每小题3分)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 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 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为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 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 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 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节选自陶渊明《桃花源记》) 4.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阡陌交通 交通:交错相通 B.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延:邀请 C.不足为外人道也 足:值得
②不以物喜 6 翻译下面的句子。(2 分)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7 “其喜洋洋者矣”是一种‘乐”, “后天下之乐而乐”也是一种‘乐’.两种“乐” 有何不同?( 2 分) (二) 宋人或得宝,献诸子罕,子罕不受。献玉者日:“以示玉人,玉人以为宝也,故敢献之。” 子罕日:“我以不贪为宝,尔以玉为宝.若以与我,皆丧宝也,不若人有其宝。 8 .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 分) A.宋人或得宝 或遇其叱咄 B.献诸子罕 投诸渤海之尾 C.故敢献之 温故而知新 D.玉人以为宝也 不足为外人道也 9 .翻泽下面的句子。(2 分) 若以与我.皆丧宝也.不若人有其宝。 10 .谈谈你时“宝”的认识。(2 分) 2010 年四川成都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4~6 题。(9 分,每小题 3 分)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 夹岸数百步,中无 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 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为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 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 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 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节选自陶渊明《桃花源记》) 4.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阡陌交通.. 交通:交错相通 B.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延:邀请 C.不足.为外人道也 足: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