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淄博桓台侯庄中学中考模拟题 、积累与运用(17分) 1.阅读文段,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2分) 每当夜间疲倦,正想偷lan()时,仰面在灯光中瞥()见他黑瘦的 面貌,似乎正要说出抑扬顿cuo()的话来,便使我忽又良心发现,而且增 加勇气了,于是点上一枝烟,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 痛疾的文字 鲁迅《藤野先生》) 2.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恰当的一项是()(2分) 登上这气势恢宏的三峡大坝,触摸它伟岸的躯体,聆听它沉雷般的心跳, 问苍茫大地,有哪一条江河_了如此深厚的文化?有哪一道大坝能 如此众多的智慧?有哪一座建筑能_如此壮美的崇高?有哪一项工程能 如此伟大的传奇? A.凝聚积淀写满见证B.积淀凝聚见证写满 C.写满见证凝聚积淀D.见证写满积淀凝聚 3.名句积累。(6分) 芳草萋萋鹦鹉洲。(崔颢《黄鹤楼》) (2)王维的《使至塞上》中 刻画了塞外奇特壮美的风光 3)《天净沙秋思》中写游子孤寂愁苦之情的名句是 (4)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5)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发出了“ 的呼喊,表现了他忧国忧民的情思。 6)你知道吗?从1995年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每年的4月23日确定为“世界 读书日”。请写出一句关于“读书”的名言佳句。(课内外不限 4.诸葛亮忠于蜀汉政权,足智多谋,在历史上享有盛名。请结合有关课文或课 外阅读,写出与他有关的4个成语或故事名称。(2分) 答:(1) (2) (3) 5.阅读下则消息,完成文后题目。(2分) 2006年3月中旬,英山县有关部门透露,首都北京将在中华世纪坛伫立 40位中华文化名人塑像,英山县历史名人毕升位列其中。毕升是中国古代四 大发明家之一,他创造发明活字印刷术,为人类文明作出了重大贡献。1990 年,在英山县草盘地镇五桂村发现了毕升的墓碑后,英山县召开了毕升文化 研究会10多次,建造了毕升纪念馆,编辑出版了《毕升研究文集》,创作 出版了8集电视连续剧《活字精神》,并且较好地传承打造出了毕升文化品 牌
山东淄博桓台侯庄中学中考模拟题 一、积累与运用(17 分) 1.阅读文段,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2 分) 每当夜间疲倦,正想偷 lǎn( )时,仰面在灯光中瞥.( )见他黑瘦的 面貌,似乎正要说出抑扬顿 cuò( )的话来,便使我忽又良心发现,而且增 加勇气了,于是点上一枝烟,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 ) 痛疾的文字。 (鲁迅《藤野先生》) 2.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恰当的一项是( )(2 分) 登上这气势恢宏的三峡大坝,触摸它伟岸的躯体,聆听它沉雷般的心跳, 问苍茫大地,有哪一条江河 了如此深厚的文化?有哪一道大坝能 如此众多的智慧?有哪一座建筑能 如此壮美的崇高?有哪一项工程能 如此伟大的传奇? A.凝聚 积淀 写满 见证 B.积淀 凝聚 见证 写满 C.写满 见证 凝聚 积淀 D.见证 写满 积淀 凝聚 3.名句积累。(6 分) (1) ,芳草萋萋鹦鹉洲。(崔颢《黄鹤楼》) (2)王维的《使至塞上》中“ , ”刻画了塞外奇特壮美的风光。 ⑶《天净沙 秋思》中写游子孤寂愁苦之情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⑷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 。 ⑸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发出了“ , ”的呼喊,表现了他忧国忧民的情思。 (6)你知道吗?从 1995 年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每年的 4 月 23 日确定为“世界 读书日”。请写出一句关于“读书”的名言佳句。(课内外不限) 4.诸葛亮忠于蜀汉政权,足智多谋,在历史上享有盛名。请结合有关课文或课 外阅读,写出与他有关的 4 个成语或故事名称。(2 分) 答:(1) (2) (3) (4) 5.阅读下则消息,完成文后题目。(2 分) 2006 年 3 月中旬,英山县有关部门透露,首都北京将在中华世纪坛伫立 40 位中华文化名人塑像,英山县历史名人毕升位列其中。毕升是中国古代四 大发明家之一,他创造发明活字印刷术,为人类文明作出了重大贡献。1990 年,在英山县草盘地镇五桂村发现了毕升的墓碑后,英山县召开了毕升文化 研究会 10 多次,建造了毕升纪念馆,编辑出版了《毕升研究文集》,创作 出版了 8 集电视连续剧《活字精神》,并且较好地传承打造出了毕升文化品 牌
概括消息的主要内容: 6.认真观察姓名《三代人赶集》的一组漫画,写出自己的探究结果。(3分) 囚无法显示链接的图像,该文区无法显示链接的图像 删除。请验证该链接是否指 重命名或删除。请验 向正确的文件和位置 该链接是否指向正确的 文件和位置 探究结果: 、古文阅读(26分 )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7、8题。(4分) 过零丁洋(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7.诗中以“风飘絮”、“雨打萍”的形象比喻,抒写了 悲哀;借 两个地名,暗示了形势的险恶和作者境况的危苦。(2分) 8.结合我国历代名人志士对待生死的价值观,举例谈谈你对“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理解。(2分) (二)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选段,完成19-22题。(15分) (甲)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 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 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谳多生怪 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乙)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怡然不动; 叔而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 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9、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不见曦月(xi) B.素湍绿潭(tuan)c.其岸势犬牙差互(cha) D.怡然不动(yi) 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①略无阙处②良多趣味』③亻叔而远逝』④斗折蛇行 11、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①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②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12、甲段中描写春冬之水的句子是: 乙段中对潭中鱼作了细致的描写,其作用是衬托潭水 的特点。乙 段中体现溪流曲折这一特点的句子是 (5分) 三)课外阅读(7分)魏文侯期猎 魏文侯①与虞人②期猎。是日,饮酒乐,天雨。文侯将出,左右曰:″今日饮
概括消息的主要内容: 6.认真观察姓名《三代人赶集》的一组漫画,写出自己的探究结果。(3 分) 探究结果: 二、古文阅读(26 分) (一)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 7、8 题。(4 分) 过零丁洋(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7.诗中以“风飘絮”、“雨打萍”的形象比喻,抒写了 的 悲哀;借 和 两个地名,暗示了形势的险恶和作者境况的危苦。(2 分) 8.结合我国历代名人志士对待生死的价值观,举例谈谈你对“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理解。(2 分) (二)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选段,完成 19-22 题。(15 分) (甲)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 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 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谳多生怪 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乙)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怡然不动; 叔而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 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9、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2 分) A.不见曦月(xī) B.素湍绿潭(tuān)c.其岸势犬牙差互(chā) D.怡然不动(yí) 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 分) ①略无阙.处 ②良.多趣味 ③亻叔而远逝. ④斗折蛇行.. 11、翻译下面的句子(4 分) ①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②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12、甲段中描写春冬之水的句子是: 乙段中对潭中鱼作了细致的描写,其作用是衬托潭水 的特点。乙 段中体现溪流曲折这一特点的句子是: 。(5 分) (三)课外阅读(7 分) 魏文侯期猎 魏文侯①与虞人②期猎。是日,饮酒乐,天雨。文侯将出,左右曰:"今日饮
酒乐,天又雨,公将焉之?"文侯曰:"吾与虞人期猎,虽乐,岂可不一会期哉? 乃往,身自罢之。 注释①魏文侯:战国时魏国国君,在诸侯中有美誉,曾任西门豹为螂守。②虞人: 掌管山泽的官 13解释文中加点词的含义。(4分 ①魏文侯与虞人期猎()②是日,饮酒乐,天雨( ③公将焉之 ④乃往,身自罢之() 14翻译下面的句子。(1分) 岂可不一会期哉? 15从一个角度概括这则寓言的思想意义。(2分) 三、阅读与欣赏(27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各题。(16分) 雨(冯剑华) 雨,应该是一个阴性名词,她,而不是他。雨,完完全全是女性化的 春三月的雨,是少女,正值豆蔻年华。 她文静、温柔、清新、羞涩。于人不觉间,她轻轻悄悄地走来,“随风潜入 夜,润物细无声”。她如纱如雾,如情似梦,沾衣不湿,拂面不寒。她的裙袂飘 过处,天地万物从沉沉昏睡中苏醒过来,种子发出嫩芽,竹林长出春笋,杨柳抽 出新枝,睡了一冬的小生灵也伸伸懒腰,走出深深的地穴。 春雨,把青春和生命赠给大地。 春雨,又是一个爱美的姑娘,一个极擅丹青的画师。她手执神奇的画笔,挥 洒出一个美丽的天地。 “梨花一枝春带雨”,何等脱俗;“杏花春雨江南”,何等淡雅;而“小楼 夜听风雨,深巷明朝卖杏花”,又是怎样的清幽。这全是春雨的手笔啊。 春雨,遍体芬芳的少女,爱美写美的画师 夏日的雨,是大嫂,她是个急性子,来也匆匆,去也匆匆,是个利索干净还 带着几分泼辣的中年妇女 比起春雨,夏日急雨少了几分温柔和文静,可你知道,她有那么多的事情要 做,她是一位多子的母亲。 江河湖海等待着她补充营养,以丰腴自己的身躯。被太阳烤得口干舌燥的大 地渴望着她的滋润。田野上的庄稼禾苗,山坡上的树木果林,像一群群嗷嗷待哺 的孩子,急盼着她的乳汁。年复一年地,她用自己充溢的乳汁喂饱了结实的髙粱 喂鼓了肥胖的豆荚,喂足了圆滚滚的西瓜,喂熟了沉甸甸的稻穗。有了她,才有 果实,才有收获,才有万种生物的生生不息。 夏日的雨,能干的大嫂,慷慨的母亲。 秋日的雨,是阅尽沧桑的老妇人。 她见过了许多,经过了许多,也做过了许多。她曾经年轻过,辉煌过。如今, 桃花梨花谢了,髙粱玉米收割了。她该做的要做的都已做过,便显得有几分落寞。 更有那喜欢悲秋的写出“冷雨敲窗”的诗句,发出“一场秋雨一场凉”的抱怨 可她是宽容的,豁达的。她知道,人们不会忘记她的过去,不会忘记她做过的 切
酒乐,天又雨,公将焉之?"文侯曰:"吾与虞人期猎,虽乐,岂可不一会期哉? "乃往,身自罢之。 注释①魏文侯:战国时魏国国君,在诸侯中有美誉,曾任西门豹为螂守。②虞人: 掌管山泽的官 13 解释文中加点词的含义。(4 分) ①魏文侯与虞人期.猎( ) ②是日,饮酒乐,天雨.( ) ③公将焉之.( ) ④乃往,身.自罢之( ) 14 翻译下面的句子。(1 分) 岂可不一会期哉? 15 从一个角度概括这则寓言的思想意义。(2 分) 三、阅读与欣赏(27 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各题。(16 分) 雨(冯剑华) 雨,应该是一个阴性名词,她,而不是他。雨,完完全全是女性化的。 春三月的雨,是少女,正值豆蔻年华。 她文静、温柔、清新、羞涩。于人不觉间,她轻轻悄悄地走来,“随风潜入 夜,润物细无声”。她如纱如雾,如情似梦,沾衣不湿,拂面不寒。她的裙袂飘 过处,天地万物从沉沉昏睡中苏醒过来,种子发出嫩芽,竹林长出春笋,杨柳抽 出新枝,睡了一冬的小生灵也伸伸懒腰,走出深深的地穴。 春雨,把青春和生命赠给大地。 春雨,又是一个爱美的姑娘,一个极擅丹青的画师。她手执神奇的画笔,挥 洒出一个美丽的天地。 “梨花一枝春带雨”,何等脱俗;“杏花春雨江南”,何等淡雅;而“小楼 一夜听风雨,深巷明朝卖杏花”,又是怎样的清幽。这全是春雨的手笔啊。 春雨,遍体芬芳的少女,爱美写美的画师。 夏日的雨,是大嫂,她是个急性子,来也匆匆,去也匆匆,是个利索干净还 带着几分泼辣的中年妇女。 比起春雨,夏日急雨少了几分温柔和文静,可你知道,她有那么多的事情要 做,她是一位多子的母亲。 江河湖海等待着她补充营养,以丰腴自己的身躯。被太阳烤得口干舌燥的大 地渴望着她的滋润。田野上的庄稼禾苗,山坡上的树木果林,像一群群嗷嗷待哺 的孩子,急盼着她的乳汁。年复一年地,她用自己充溢的乳汁喂饱了结实的高粱, 喂鼓了肥胖的豆荚,喂足了圆滚滚的西瓜,喂熟了沉甸甸的稻穗。有了她,才有 果实,才有收获,才有万种生物的生生不息。 夏日的雨,能干的大嫂,慷慨的母亲。 秋日的雨,是阅尽沧桑的老妇人。 她见过了许多,经过了许多,也做过了许多。她曾经年轻过,辉煌过。如今, 桃花梨花谢了,高粱玉米收割了。她该做的要做的都已做过,便显得有几分落寞。 更有那喜欢悲秋的写出“冷雨敲窗”的诗句,发出“一场秋雨一场凉”的抱怨。 可她是宽容的,豁达的。她知道,人们不会忘记她的过去,不会忘记她做过的一 切
她并不落寞,她正在描画“红于二月花”的霜叶,绘制出层林尽染、色彩绚 丽的秋之图。更何况,不久之后,又有三月春雨,少女般姗姗而来。 1.阅读全文;按要求填空。(4分) 作者把春雨比作少女,写出了她“文静、温柔、清新、羞涩”的性格特 征:把夏雨比作 ,写出了她 的性格特征;把秋雨比作 写出了她 的性格特征 2.春雨手执神奇的画笔,描绘出许多美丽的图画。请从文中找出其中的三幅。(3 分) (2) 3.仔细研读文章,回答下面问题。(6分) (1)作者为什么开篇强调“雨,应该是一个阴性名词,她,而不是他”?(3 分) 答 (2)为什么说秋天的雨“阅尽沧桑”“并不落寞”?(3分) 答 4.请从修辞、内容、情感三个方面对文中划线句作点赏析。(3分) (四)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各题。(11分) 奋斗的另一面 最后一课。 社会心理学教授在讲台上告诉他的学生们:“奋斗通常是指一种强硬的人生 态度,主张不屈不挠的,勇往直前。但事实上,人面对社会乃至整个自然界,是 极其渺小的,因此,不要因为年轻的激情而被‘奋斗’这个词误导。 学生们很惊奇,这样的话竟然由敬爱的导师讲出来,活像某个小品中的场景 教授显然看懂了台下的情绪,笑呵呵地说:“在我看来,奋斗包含两个层面 积极斗争和消极适应。请大家随我走一趟 数十号人来到教授家门前的草坪上,教授指着一棵老槐树说:“这里有一窝 蚂蚁,与我相伴多年。”学生们凑上前观看:树缝里有小洞,小蚂蚁们东奔西跑, 进进出出,很热)司。教授说:“近些日子,我常常想办法堵截它们,但未能取 胜。”学生们发现,树周围的缝、小洞大多被泥巴、木楔给封住了。“可它们总 是能从别处找到出路。”教授说,“我甚至动用樟脑丸、胶水,但是,它们都成 功地躲过了劫难。有一段时间,我发现它们唯一的进出口在树顶,这是很不方便 的;而一周后,我发现它们重新在树腰的空虚处开辟了一个新洞口
她并不落寞,她正在描画“红于二月花”的霜叶,绘制出层林尽染、色彩绚 丽的秋之图。更何况,不久之后,又有三月春雨,少女般姗姗而来。 1.阅读全文;按要求填空。(4 分) 作者把春雨比作少女,写出了她“文静、温柔、清新、羞涩”的性格特 征;把夏雨比作 ,写出了她 的性格特征;把秋雨比作 ,写出了她 的性格特征。 2.春雨手执神奇的画笔,描绘出许多美丽的图画。请从文中找出其中的三幅。(3 分) (1) (2) (3) 3.仔细研读文章,回答下面问题。(6 分) (1)作者为什么开篇强调“雨,应该是一个阴性名词,她,而不是他”?(3 分) 答: (2)为什么说秋天的雨“阅尽沧桑”“并不落寞”?(3 分) 答: 4.请从修辞、内容、情感三个方面对文中划线句作点赏析。(3 分) 答: (四)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各题。(11 分) 奋斗的另一面 最后一课。 社会心理学教授在讲台上告诉他的学生们:“奋斗通常是指一种强硬的人生 态度,主张不屈不挠的,勇往直前。但事实上,人面对社会乃至整个自然界,是 极其渺小的,因此,不要因为年轻的激情而被‘奋斗’这个词误导。” 学生们很惊奇,这样的话竟然由敬爱的导师讲出来,活像某个小品中的场景。 教授显然看懂了台下的情绪,笑呵呵地说:“在我看来,奋斗包含两个层面一一 积极斗争和消极适应。请大家随我走一趟。” 数十号人来到教授家门前的草坪上,教授指着一棵老槐树说:“这里有一窝 蚂蚁,与我相伴多年。”学生们凑上前观看:树缝里有小洞,小蚂蚁们东奔西跑, 进进出出,很热)司。教授说:“近些日子,我常常想办法堵截它们,但未能取 胜。”学生们发现,树周围的缝、小洞大多被泥巴、木楔给封住了。“可它们总 是能从别处找到出路。”教授说,“我甚至动用樟脑丸、胶水,但是,它们都成 功地躲过了劫难。有一段时间,我发现它们唯一的进出口在树顶,这是很不方便 的;而一周后,我发现它们重新在树腰的空虚处开辟了一个新洞口
学生们表示钦佩。教授说:“蚂蚁们的生存环境不比你们广阔,它们的备斗 舞台实在很狭窄,更重要的是,它们深深理解自己的力量。因此,它们没有与我 这个‘命运之神’对抗,而是忍让与适应。当它们知道自己无法改变洞口被堵死 这一事实时,它们就很快地适应了。而自然界中那些善于拼搏、厮杀的 狮子、老虎、熊,目前的生存境况大多岌岌可危,因为它们与蚂蚁相比,似乎不 太懂得奋斗的另一层力量一一适应 教授说:“适应环境本身就是奋斗的组成部分,只有在此基础上开辟战场去 对抗,生活才有胜算的光明。好了,祝你们奋斗成功。” 1.阅读全文,认真想想“奋斗的另一面”指的是什么?(2分) 答 .研读文中的划线句,想想教授说这句话起什么作用?(2分) 3.有人说,任何时候都应该积极抗争,不应该屈服退让。你同意这个观点吗? 请谈谈理由。(3分) 答 4.生活中有人正是因为读懂了“奋斗的另一面”的含义,才成就了一番事业, 请你列举两个事例。(4分) 写作(50分) 从下面两道作文题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文 题一:请以“我眼中的 为题写一篇文章。 题二:在水族大家族中,有一种有趣的现象。螃蟹是横着走路,河虾是倒着走路, 这种怪异的走路姿势引起了其它鱼类的非议 身体矫健的银鱼大声地嘲笑说:“螃蟹真笨呀,横着走路遇到障碍物不就过 不去了吗? 聪明的章鱼讥讽道:“河虾更蠢,向前走路多顺啊,可它偏偏倒着走,这岂 不是给自己的行动造成不便嘛。 螃蟹和河虾听了传言只是浅浅一笑。它们心里明白,选择什么样的前进方式 是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决定的 只要自己把握好方向和目标,横着走路或倒着走路,仍然是一种前进的姿势。 请认真阅读上面的材料,以“走自己的路”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学生们表示钦佩。教授说:“蚂蚁们的生存环境不比你们广阔,它们的备斗 舞台实在很狭窄,更重要的是,它们深深理解自己的力量。因此,它们没有与我 这个‘命运之神’对抗,而是忍让与适应。当它们知道自己无法改变洞口被堵死 这一事实时,它们就很快地适应了。而自然界中那些善于拼搏、厮杀的猛兽,如 狮子、老虎、熊,目前的生存境况大多岌岌可危,因为它们与蚂蚁相比,似乎不 太懂得奋斗的另一层力量——适应。” 教授说:“适应环境本身就是奋斗的组成部分,只有在此基础上开辟战场去 对抗,生活才有胜算的光明。好了,祝你们奋斗成功。” 1.阅读全文,认真想想“奋斗的另一面”指的是什么?(2 分) 答: 2.研读文中的划线句,想想教授说这句话起什么作用?(2 分) 答: 3.有人说,任何时候都应该积极抗争,不应该屈服退让。你同意这个观点吗? 请谈谈理由。(3 分) 答: 4.生活中有人正是因为读懂了“奋斗的另一面”的含义,才成就了一番事业, 请你列举两个事例。(4 分) 答: 三、写作(50 分) 从下面两道作文题中,任选一题 ....,按要求作文。 题一:请以“我眼中的 ”为题写一篇文章。 题二:在水族大家族中,有一种有趣的现象。螃蟹是横着走路,河虾是倒着走路, 这种怪异的走路姿势引起了其它鱼类的非议。 身体矫健的银鱼大声地嘲笑说:“螃蟹真笨呀,横着走路遇到障碍物不就过 不去了吗?” 聪明的章鱼讥讽道:“河虾更蠢,向前走路多顺啊,可它偏偏倒着走,这岂 不是给自己的行动造成不便嘛。” 螃蟹和河虾听了传言只是浅浅一笑。它们心里明白,选择什么样的前进方式 是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决定的。 只要自己把握好方向和目标,横着走路或倒着走路,仍然是一种前进的姿势。 请认真阅读上面的材料,以“走自己的路”为话题写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