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之的和老舍的 《国家至上》(四幕 剧)、阳翰笙的《天 国春秋》(六幕历史 剧)沙汀的《在其香 居茶馆里》(短篇小 说)、老舍的《剑北 篇》(长诗),分别 发表在重庆复刊后的 N 《抗战文艺》和《七 月》上。郭沫若的 《屈原》演出产生了 重大的影响。 CCTV/com 《屈原》剧照
宋之的和老舍的 《国家至上》(四幕 剧)、阳翰笙的 《 天 国春秋 》(六幕历史 剧)沙汀的 《在其香 居茶馆里 》(短篇小 说)、老舍的 《剑北 篇 》(长诗),分别 发表在重庆复刊后的 《抗战文艺》和《七 月》上。郭沫若的 《屈原》演出产生了 重大的影响。 《屈原 》剧照
以《七月》为中心形成的七月诗派,团结 在胡风的周围,1945年以后作品大多发表 在《希望》、《泥土》、《呼吸》等刊物 上,是—个活动贯穿整个抗日战争和解放 战争的很有影响文学流派。 这一流派的诗人都怀有强烈的民族感情和 要求政治民主、民族复兴的愿望,关注现 实斗争。诗作于较为广阔的现实生活,诗 歌形象大多与祖国、尤其是与北方的山 土地、母亲、农民和士兵相联系,抒情诗 多具深厚的政治色彩,形成质朴、粗犷而 富有激情的诗风,对于推动中国自由体新 诗的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
以《七月》为中心形成的七月诗派,团结 在胡风的周围,1945年以后作品大多发表 在《希望》、《泥土》、《呼吸》等刊物 上,是一个活动贯穿整个抗日战争和解放 战争的很有影响文学流派。 这一流派的诗人都怀有强烈的民族感情和 要求政治民主、民族复兴的愿望,关注现 实斗争。诗作于较为广阔的现实生活,诗 歌形象大多与祖国、尤其是与北方的山川 土地、母亲、农民和士兵相联系,抒情诗 多具深厚的政治色彩,形成质朴、粗犷而 富有激情的诗风,对于推动中国自由体新 诗的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
从1938年10月武汉沦陷到1944 年12月桂林失守段时间内 番撲藉里个玩售僵楼与交场 刊、出版活动 林文化城”之誉。 十分活跃,有“桂 其中,司马文森主编的《文艺生 活》、王 志 孔雀 夏行的剧本 去西斯细菌 的长篇小说 淘金记》…艾芜的长篇小说《整 在桂林攴花城”的顛刊 乍品都发表
从1938年10月武汉沦陷到1944 年12月桂林失守这一段时间内, 大批文艺界人士汇集桂林,人数与 重庆不相上下,抗日宣传与文学期 刊、出版活动都十分活跃,有“桂 林文化城”之誉。 其中,司马文森主编的《文艺生 活》、王鲁彦主编的《文艺杂志》、 邵荃麟主编的《文化杂志》、夏衍 与聂绀弩主编的《野草》等,都是 很有影响的。郭沫若的历史剧《高 渐离》、《孔雀胆》,夏衍的剧本 《法西斯细菌》,沙汀的长篇小说 《淘金记》,艾芜的长篇小说《故 乡》、《山野》等著名作品都发表 在“桂林文化城”的期刊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