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孤岛”时期的文学运动, 是抗战文艺运动的一个重要组成 部分。1938年1月,《文艺》杂 志创刊,历时一年。经常撰稿人 有王元化、林淡秋等,在反映抗 战动态的同时也转载一些有影响 的文章,如张天翼的《华威先生》 1938年间,在“孤島”发生了 场关于“鲁迅风”问题的论争 论争的结果是双方肯定鲁迅的风 格及鲁迅风杂文的战斗作用,随 后王任叔、唐弢、柯灵等人创办 了专登杂文的杂志《鲁迅风》 王任叔 在抗战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 上海 “孤岛 ”时期的文学运动, 是抗战文艺运动的一个重要组成 部分。1938 年 1月, 《文艺 》 杂 志创刊,历时一年。经常撰稿人 有王元化、林淡秋等,在反映抗 战动态的同时也转载一些有影响 的文章,如张天翼的 《华威先生 》 等。 ◼ 1938年间,在 “孤岛 ”发生了一 场关于 “鲁迅风 ”问题的论争。 论争的结果是双方肯定鲁迅的风 格及鲁迅风杂文的战斗作用,随 后王任叔、唐弢、柯灵等人创办 了专登杂文的杂志 《鲁迅风 》 , 在抗战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王任叔
戏剧活动是抗日救亡宣传 的一种有效方式。身处 “孤岛”的戏剧家组成职 业剧团和业余剧团,宣传 民族意识和爱国主义,歌 颂抗击外敌的民族英雄, 反对分裂势力。于伶的 《夜上海》、历史剧《大 明英烈传》,阿英的历史 剧《碧血花》、《海国英 雄》,曹禺的《原野》等 8 陆续上演,在观众中产生 了很大的影响。 于伶画像
◼ 戏剧活动是抗日救亡宣传 的一种有效方式。身处 “孤岛”的戏剧家组成职 业剧团和业余剧团,宣传 民族意识和爱国主义,歌 颂抗击外敌的民族英雄, 反对分裂势力。于伶的 《夜上海》、历史剧《 大 明英烈传 》,阿英的历史 剧 《碧血花 》 、 《海国英 雄 》,曹禺的 《原野 》 等 陆续上演,在观众中产生 了很大的影响。 于伶画像
沦陷区爱国的进步的文学 在日本帝国主义占领的沦陷区虽然 出现了大量L 大东 亚文学?相标榜的汉妊文学,但爱国 进的支学伤具有很大的影响 孤岛”时期成立的进步戏剧团 已不可能继续演剧 但他们通过 县它演剧团体保存自三的力量,以灵 运妙的方式出宁如《家》 风 雪夜归人》等剧作。 《万象》是上海沦唯时期很有影响的 杂志,表现出爱国的倾向。1943年夏 柯灵接编该杂志,对版面作了较大的 改变,先后发表了茅盾、阿英、丁玲 楼造捷等作家的作品报内地文 柯灵 艺界的 作用
三、沦陷区爱国的进步的文学 在日本帝国主义占领的沦陷区虽然 出现了大量以“和平文学” 、 “大东 亚文学”相标榜的汉奸文学,但爱国 的进步的文学仍具有很大的影响。原 在“孤岛”时期成立的进步戏剧团体 已不可能继续演剧活动,但他们通过 其它演剧团体保存自己的力量,以灵 活巧妙的方式演出了如《家》、《风 雪夜归人》等剧作。 《万象》是上海沦陷时期很有影响的 杂志,表现出爱国的倾向。1943年夏, 柯灵接编该杂志,对版面作了较大的 改变,先后发表了茅盾、阿英、丁玲、 楼适夷等作家的作品,报导了内地文 艺界的动态,发挥了很好的作用。 柯灵
师陀抗战时期住在上海,以芦梦等笔名发表了中长篇 小说《无望村的馆主》、《马兰》、《结婚》等,揭 露旧社会的黑暗,同时发表了不少短篇小说,均收于 《果园城中》,刻划地方的人物和风俗颇为生动 年作家徐光桑和徐开垒也有不少优秀的作品发表 ■在上海沦陷区新出现的当红女作家张爱玲,自1943年 始连续发表了许多小说和散文,后出版小说集《传奇》 和散文集《流言》。其中《金锁记》是最优秀的,表 现她捕促细节、刻划人物心理等方面的突出才能 稍后出现的钱钟书发表了长篇小说《围城》和一些短 篇小说、随笔等,显示了很好的文学功底和出色的幽 默才能
◼ 师陀抗战时期住在上海,以芦梦等笔名发表了中长篇 小说《无望村的馆主》、《马兰》、《结婚》等,揭 露旧社会的黑暗,同时发表了不少短篇小说,均收于 《果园城中》,刻划地方的人物和风俗颇为生动。青 年作家徐光桑和徐开垒也有不少优秀的作品发表。 ◼ 在上海沦陷区新出现的当红女作家张爱玲,自1943年 始连续发表了许多小说和散文,后出版小说集《传奇》 和散文集《流言》。其中《金锁记》是最优秀的,表 现她捕促细节、刻划人物心理等方面的突出才能。 ◼ 稍后出现的钱钟书发表了长篇小说《围城》和一些短 篇小说、随笔等,显示了很好的文学功底和出色的幽 默才能
四、“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 1938年3月27日,在武汉成立了“中华全国文 艺界抗敌协会”(简称“文协 选举老舍担 任总务部主任,出版《抗战文艺》,团结一切进 步的、抗日的文艺力量,掀起了抗日宣传、救亡 演剧活动的高潮。 1938年8月“文协”迁到重庆,继续号召作家 下乡、入伍”,推动作家为抗战服务,《抗战 文艺》也在重庆出版,直到抗战胜利。在这期间 重庆成了大后方的文艺中心。国民党政府撤消了 政治部第三厅,另组学术性机构文化工作委员会, 由郭沬若任主任,举行了多次文艺演讲会、文艺 晚会、诗歌座谈会,积极宣传团结抗日
四、“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 1938年3月27日,在武汉成立了“中华全国文 艺界抗敌协会”(简称“文协”),选举老舍担 任总务部主任,出版《抗战文艺》,团结一切进 步的、抗日的文艺力量,掀起了抗日宣传、救亡 演剧活动的高潮。 1938年8月“文协”迁到重庆,继续号召作家 “下乡、入伍”,推动作家为抗战服务,《抗战 文艺》也在重庆出版,直到抗战胜利。在这期间, 重庆成了大后方的文艺中心。国民党政府撤消了 政治部第三厅,另组学术性机构文化工作委员会, 由郭沫若任主任,举行了多次文艺演讲会、文艺 晚会、诗歌座谈会,积极宣传团结抗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