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正文(讲授概要与教学过程设计)目的教法时间注解授课内容引言部分:启发式复习上节课,师生互动5分钟引入本次课互动式基本部分:90分钟第一节注射给药15分钟注射给药、皮肤给一、给药部位与吸收途径10分钟药、直肠给药部分1.掌握各种血静脉注射(intravenousinjection)内容在药剂学中已管外注射给药二、影响注射给药吸收的因素5分钟讲授法、有一些介绍,提问的吸收过程及讨论法和讲解结合,师生影响吸收的因第二节皮肤给药互动10分钟素;掌握影响一、皮肤的结构与药物的转运5分钟药物肺部吸收二、影响药物经皮渗透的因素5分钟的因素;掌握离子导入技术(lontophoresis)案例式药物经皮肤和黏膜吸收的途第三节黏膜给药50分钟径和影响吸收一、口腔给药10分钟的因素。二、鼻腔给药10分钟2.熟悉皮肤、直三、肺部给药10分钟肠、阴道、鼻四、阴道给药10分钟腔、口腔和眼五、直肠给药10分钟黏膜的结构和生理特性。互动式第四节眼部给药(ophthalmicdrugdelivery)15分钟案例式一、眼的结构与生理5分钟二、药物吸收途径5分钟三、影响眼部吸收的因素5分钟结束部分:总结、强调重5分钟点、布置作业和思考题、提示下次课内容
教 案 正 文(讲授概要与教学过程设计) 授 课 内 容 目的 教法 时间 注解 引言部分: 基本部分: 第一节 注射给药 一、给药部位与吸收途径 静脉注射(intravenous injection) 二、影响注射给药吸收的因素 第二节 皮肤给药 一、皮肤的结构与药物的转运 二、影响药物经皮渗透的因素 离子导入技术(Iontophoresis) 第三节 黏膜给药 一、口腔给药 二、鼻腔给药 三、肺部给药 四、阴道给药 五、直肠给药 第四节 眼部给药(ophthalmic drug delivery) 一、眼的结构与生理 二、药物吸收途径 三、影响眼部吸收的因素 结束部分: 复习上节课, 引入本次课 1. 掌握各种血 管外注射给药 的吸收过程及 影响吸收的因 素;掌握影响 药物肺部吸收 的因素;掌握 药物经皮肤和 黏膜吸收的途 径和影响吸收 的因素。 2.熟悉皮肤、直 肠、阴道、鼻 腔、口腔和眼 黏膜的结构和 生理特性。 总结、强调重 点、布置作业 和思考题、提 示下次课内容 启发式 互动式 讲授法、 讨论法 案例式 互动式 案例式 5 分钟 90 分钟 15 分钟 10 分钟 5 分钟 10 分钟 5 分钟 5 分钟 50 分钟 10 分钟 10 分钟 10 分钟 10 分钟 10 分钟 15 分钟 5 分钟 5 分钟 5 分钟 5 分钟 师生互动 注射给药、皮肤给 药、直肠给药部分 内容在药剂学中已 有一些介绍,提问 和讲解结合,师生 互动
教案附页教师参考:印晓星,杨帆.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案例版).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年1.2.王广基药物代谢动力学,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年3.曾苏.药物代谢.浙江: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年4.屠锡德.生物药剂学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8年教学5.杨秀伟,郝美荣,服部征雄.中药成分代谢分析.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3参考资料6.崔福德药剂学(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年学生参考:专业书籍:屠锡德.生物药剂学.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8年陈西敬。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进展,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8年专业期刊:药学学报;中国药学杂志:药物分析杂志有关网址:http://www.dxy.cn/;http://epub.cnki.net/grid2008/index.htm思考题:1.吸入给药、皮肤给药、直肠及鼻腔黏膜给药有何特点?适于哪些药物的吸收?2.比较各种非血管内注射给药吸收的快慢及影响药物吸收的因素?作业:思考题与1.没有首过作用的给药途径有作业2.黄体酮在家免体内不同途径给药后的生物利用度为鼻腔88.4%直肠58.5%阴道46.6%口服9.5%,试解释原因。3、预习第四章其它说明教学效果与课后分析说明:1、教案首页和附页不限于一页,每栏均可拉宽,但基本格式与所列条目不能更改或遗漏。2、教案正文的条目允许增加,但不能减少。栏间距可视实际情况加以调整。3、所有教案均应以此为框架组织编写。4、中括号【】内的文字均为对相应栏目的要求、解释及说明
教 案 附 页 说明:1、教案首页和附页不限于一页,每栏均可拉宽,但基本格式与所列条目不能更改或遗漏。 2、教案正文的条目允许增加,但不能减少。栏间距可视实际情况加以调整。 3、所有教案均应以此为框架组织编写。 4、中括号【】内的文字均为对相应栏目的要求、解释及说明。 教学 参考资料 教师参考: 1. 印晓星, 杨帆. 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案例版).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年 2. 王广基. 药物代谢动力学.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 年 3. 曾苏. 药物代谢. 浙江: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 年 4. 屠锡德. 生物药剂学. 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8 年 5. 杨秀伟, 郝美荣, 服部征雄. 中药成分代谢分析. 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03 6. 崔福德. 药剂学(第 6 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年 学生参考: 专业书籍:屠锡德. 生物药剂学. 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8 年 陈西敬. 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进展.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8 年 专业期刊:药学学报;中国药学杂志;药物分析杂志 有关网址:http://www.dxy.cn/;http://epub.cnki.net/grid2008/index.htm 思考题与 作业 思考题: 1. 吸入给药、皮肤给药、直肠及鼻腔黏膜给药有何特点?适于哪些药物的吸收? 2. 比较各种非血管内注射给药吸收的快慢及影响药物吸收的因素? 作 业: 1. 没有首过作用的给药途径有_、_、_、_、 _。 2. 黄体酮在家兔体内不同途径给药后的生物利用度为:鼻腔 88.4%,直肠 58.5%,阴道 46.6%, 口服 9.5%,试解释原因。 3、预习第四章 其它说明 教 学 效 果 与 课 后 分 析
教案首页中文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课程名称英文Biopharmaceutics andPharmacokinetics授课对象20一级药学专业本科层次课时2学时授课周节上课教室第大节第3教学周周1授课章节第四章药物分布教学目标:1.掌握药物分布过程及其影响因素;掌握表观分布容积的重要意义2.熟悉药物从血液、组织间隙和消化道向淋巴系统的转运过程以及主要影响因素。教学目标3.了解淋巴系统的基本结构;了解脑内转运、胎盘内转运、红细胞内分布和脂肪组织内分布的与要求主要影响因素。教学要求:药物分布过程及其影响因素。教学重点:教学重点药物分布过程及其影响因素与难点教学难点:表观分布容积概念及影响分布的因素:血浆蛋白结合率【教学方法】讲授法;互动式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幻灯与手段教材与教材: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第4版),刘建平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年8月教具教具:课件分布(distribution);蓄积(accumulation);表观分布容积(apparentvolumeofdistribution);专业词汇药物-蛋白结合(drug-proteinbinding);血脑屏障(blood-brainbarrier)引言部分:5分钟基本部分:90分钟第一节概述.20分钟.3分钟一、组织分布与药效..2分钟二、 组织分布与化学结构..5分钟三、组织分布与蓄积..教学内容与四、表观分布容积..10分钟时间分配第二节影响分布的因素..40分钟体内循环与血管通透性的影响..5分钟.15分钟二、 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的能力三、药物理化性质与透过生物膜的能力..5分钟.四、药物与组织的亲和力.5分钟.10分钟五、药物相互作用对分布的影响,第三节淋巴系统转运10分钟
教 案 首 页 课程名称 中 文 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 英 文 Biopharmaceutics and Pharmacokinetics 授课对象 20 级 药学 专业 本科 层次 课 时 2 学时 授课周节 第 3 教学周 周 1 第 大节 上课教室 授课章节 第四章 药物分布 教学目标 与要求 教学目标: 1.掌握药物分布过程及其影响因素;掌握表观分布容积的重要意义。 2.熟悉药物从血液、组织间隙和消化道向淋巴系统的转运过程以及主要影响因素。 3.了解淋巴系统的基本结构;了解脑内转运、胎盘内转运、红细胞内分布和脂肪组织内分布的 主要影响因素。 教学要求: 药物分布过程及其影响因素。 教学重点 与难点 教学重点: 药物分布过程及其影响因素 教学难点:表观分布容积概念及影响分布的因素:血浆蛋白结合率 教学方法 与手段 【教学方法】讲授法;互动式 【教学手段】幻灯 教材与 教具 教材: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第 4 版),刘建平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 年 8 月 教具:课件 专业词汇 分布(distribution);蓄积(accumulation);表观分布容积(apparent volume of distribution); 药物 - 蛋白结合(drug-protein binding);血脑屏障(blood-brain barrier) 教学内容 与 时间分配 引言部分: 5 分钟 基本部分: 90 分钟 第一节 概述.20 分钟 一、组织分布与药效.3 分钟 二、组织分布与化学结构.2 分钟 三、组织分布与蓄积.5 分钟 四、表观分布容积.10 分钟 第二节 影响分布的因素.40 分钟 一、体内循环与血管通透性的影响.5 分钟 二、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的能力.15 分钟 三、药物理化性质与透过生物膜的能力.5 分钟 四、药物与组织的亲和力.5 分钟 五、药物相互作用对分布的影响.10 分钟 第三节 淋巴系统转运.10 分钟
.2分钟淋巴系统结构二、药物从血液向淋巴系统的转运过程..5分钟三、药物从组织间隙向淋巴系统的转运....2分钟四、药物从消化道向淋巴系统的转运..1分钟第四节脑内分布....10分钟.3分钟一、血脑屏障概念.5分钟二、药物从血液向中枢神经系统的转运...三、从中枢神经系统向血液的排出,..2分钟.10分钟第六节胎儿内分布....3分钟一、胎盘构造与胎儿的血液循环...5分钟二、胎盘内转运.2分钟三、胎儿体内分布..5分钟结束部分:明确本次课学习重点
一、淋巴系统结构.2 分钟 二、药物从血液向淋巴系统的转运过程.5 分钟 三、药物从组织间隙向淋巴系统的转运.2 分钟 四、药物从消化道向淋巴系统的转运.1 分钟 第四节 脑内分布.10 分钟 一、血脑屏障概念.3 分钟 二、药物从血液向中枢神经系统的转运.5 分钟 三、从中枢神经系统向血液的排出.2 分钟 第六节 胎儿内分布.10 分钟 一、胎盘构造与胎儿的血液循环.3 分钟 二、胎盘内转运.5 分钟 三、胎儿体内分布.2 分钟 结束部分:明确本次课学习重点 5 分钟
教案正文(讲授概要与教学过程设计)目的教法时间注解授课内容引言部分:启发式5分钟复习上节课,师生互动引入本次课互动式90分钟基本部分:20分钟第一节概述3分钟一、组织分布(distribution)与药效2分钟1.掌握药物分二、组织分布与化学结构5分钟布过程及其影三、组织分布与蓄积(accumulation)讲授法、10分钟讨论表观分布容积响因素;掌握四、表观分布容积(apparentvolumeof讨论法与临床用药意义表观分布容积distribution)的重要意义。第二节影响分布的因素40分钟2.熟悉药物从一、体内循环与血管通透性的影响5分钟血液、组织间案例式10分钟二、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的能力隙和消化道向影响分布的剂型因药物-蛋白结合(drug-proteinbinding)淋巴系统的转5分钟素:微粒给药系统三、药物理化性质与透过生物膜的能力5分钟由第八节移至此处运过程以及主四、药物与组织的亲和力10分钟讲解我要影响因素。五、药物相互作用对分布的影响10分钟3.了解淋巴系第三节淋巴系统转运2分钟复习,提问统的基本结一、淋巴系统结构5分钟构;了解脑内二、药物从血液向淋巴系统的转运过程2分钟转运、胎盘内三、药物从组织间隙向淋巴系统的转运1分钟转运、红细胞四、药物从消化道向淋巴系统的转运互动式内分布和脂肪案例式10分钟第四节脑内分布组织内分布的3分钟主要影响因一、血脑屏障(blood-brainbarrier)5分钟素。二、药物从血液向中枢神经系统的转运2分钟红细胞内分布、脂三、从中枢神经系统向血液的排出肪组织内分布及药第六节胎儿内分布10分钟物的体内分布与制国一、胎盘构造与胎儿的血液循环3分钟剂设计几句话提二、胎盘内转运5分钟示,有兴趣同学课三、胎儿体内分布2分钟下自学。5分钟结束部分:总结、强调重点、布置作业和思考题、提示下次课内容
教 案 正 文(讲授概要与教学过程设计) 授 课 内 容 目的 教法 时间 注解 引言部分: 基本部分: 第一节 概述 一、组织分布(distribution)与药效 二、组织分布与化学结构 三、组织分布与蓄积(accumulation) 四 、 表 观 分 布 容 积 ( apparent volume of distribution) 第二节 影响分布的因素 一、体内循环与血管通透性的影响 二、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的能力 药物 - 蛋白结合(drug-protein binding) 三、药物理化性质与透过生物膜的能力 四、药物与组织的亲和力 五、药物相互作用对分布的影响 第三节 淋巴系统转运 一、淋巴系统结构 二、药物从血液向淋巴系统的转运过程 三、药物从组织间隙向淋巴系统的转运 四、药物从消化道向淋巴系统的转运 第四节 脑内分布 一、血脑屏障(blood-brain barrier) 二、药物从血液向中枢神经系统的转运 三、从中枢神经系统向血液的排出 第六节 胎儿内分布 一、胎盘构造与胎儿的血液循环 二、胎盘内转运 三、胎儿体内分布 结束部分: 复习上节课, 引入本次课 1. 掌握药物分 布过程及其影 响因素;掌握 表观分布容积 的重要意义。 2. 熟悉药物从 血液、组织间 隙和消化道向 淋巴系统的转 运过程以及主 要影响因素。 3. 了解淋巴系 统的基本结 构;了解脑内 转运、胎盘内 转运、红细胞 内分布和脂肪 组织内分布的 主要影响因 素。 总结、强调重 点、布置作业 和思考题、提 示下次课内容 启发式 互动式 讲授法、 讨论法 案例式 互动式 案例式 5 分钟 90 分钟 20 分钟 3 分钟 2 分钟 5 分钟 10 分钟 40 分钟 5 分钟 10 分钟 5 分钟 5 分钟 10 分钟 10 分钟 2 分钟 5 分钟 2 分钟 1 分钟 10 分钟 3 分钟 5 分钟 2 分钟 10 分钟 3 分钟 5 分钟 2 分钟 5 分钟 师生互动 讨论表观分布容积 与临床用药意义 影响分布的剂型因 素:微粒给药系统 由第八节移至此处 讲解 复习,提问 红细胞内分布、脂 肪组织内分布及药 物的体内分布与制 剂设计 几 句 话 提 示,有兴趣同学课 下自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