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联合大学教案药学院教学部门:教研室:药物制剂学科李小娜教师姓名:教授专业技术职称:课程名称: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授课学期:2014~2015学年秋季学期
河北联合大学 教 案 教 学 部 门 : 药学院 教研室 : 药物制剂学科 教 师 姓 名 : 李小娜 专业技术职称 : 教授 课 程 名 称 : 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 授 课 学 期 :2014~ 2015 学年秋季学期
教案首页中文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课程名称英文Biopharmaceuticsand Pharmacokinetics授课对象层次20一级药学专业课时2学时授课周节上课教室第大节第1教学周周1第一章生物药剂学概述授课章节第二章口服药物的吸收第一节药物的膜转运与胃肠道吸收教学目标:1.掌握生物药剂学概念与研究内容。掌握药物通过生物膜的转运机制。教学目标2.熟悉剂型因素与生物因素的含义。与要求3.了解生物药剂学研究在新药开发中的作用。了解生物膜的结构和功能。教学要求:需熟悉的前期课程:药剂学、人体解剖与生理学、生物化学等。教学重点:教学重点1.生物药剂学的定义与药物的体内过程与难点2.药物通过生物膜的转运机制教学难点:生物药剂学的新方法和新技术【教学方法】讲授法;互动式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幻灯与手段教材与教材: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第4版),刘建平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年8月教具教具:课件生物药剂学(Biopharmaceutics);药物动力学(Pharmacokinetics);吸收(Absorption);专业词汇分布(Distribution);代谢(Metabolism);排泄(Excretion);药物转运器(Transporters)5分钟引言部分:本课程的特点和学习方法90分钟基本部分:50分钟第一章生物药剂学概述..20分钟一、生物药剂学的定义...5分钟1. 发展.教学内容....5分钟2.研究生物药剂学的目的.与3. 剂型因素,...7分钟时间分配....3分钟4.生物因素..5分钟二、生物药剂学的地位和作用...15分钟三、 生物药剂学的发展.7分钟1.细胞培养模型....8分钟2.微透析技术..10分钟四、实验方法
教 案 首 页 课程名称 中 文 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 英 文 Biopharmaceutics and Pharmacokinetics 授课对象 20 级 药学 专业 层次 课 时 2 学时 授课周节 第 1 教学周 周 1 第 大节 上课教室 授课章节 第一章 生物药剂学概述 第二章 口服药物的吸收 第一节 药物的膜转运与胃肠道吸收 教学目标 与要求 教学目标: 1.掌握生物药剂学概念与研究内容。掌握药物通过生物膜的转运机制。 2.熟悉剂型因素与生物因素的含义。 3.了解生物药剂学研究在新药开发中的作用。了解生物膜的结构和功能。 教学要求: 需熟悉的前期课程:药剂学、人体解剖与生理学、生物化学等。 教学重点 与难点 教学重点: 1.生物药剂学的定义与药物的体内过程 2. 药物通过生物膜的转运机制 教学难点:生物药剂学的新方法和新技术 教学方法 与手段 【教学方法】讲授法;互动式 【教学手段】幻灯 教材与 教具 教材: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第 4 版),刘建平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 年 8 月 教具:课件 专业词汇 生物药剂学(Biopharmaceutics);药物动力学(Pharmacokinetics);吸收(Absorption); 分布 (Distribution) ;代谢 (Metabolism);排泄 (Excretion) ;药物转运器(Transporters) 教学内容 与 时间分配 引言部分: 本课程的特点和学习方法 5 分钟 基本部分: 90 分钟 第一章 生物药剂学概述 50 分钟 一、生物药剂学的定义.20 分钟 1. 发展.5 分钟 2. 研究生物药剂学的目的.5 分钟 3. 剂型因素.7 分钟 4. 生物因素.3 分钟 二、生物药剂学的地位和作用.5 分钟 三、生物药剂学的发展.15 分钟 1. 细胞培养模型.7 分钟 2. 微透析技术.8 分钟 四、实验方法.10 分钟
第二章口服药物的吸收40分钟第一节药物的膜转运与胃肠道吸收..5分钟一、生物膜的结构与功能二、药物转运机制...15分钟..5分钟1.被动转运....8分钟2.载体媒介转运3.膜动转运..2分钟..10分钟三、药物转运器(Transporters)..10分钟四、胃肠道结构与功能5分钟结束部分:明确本次课学习重点
第二章 口服药物的吸收 第一节 药物的膜转运与胃肠道吸收 40 分钟 一、生物膜的结构与功能.5 分钟 二、药物转运机制.15 分钟 1. 被动转运.5 分钟 2. 载体媒介转运.8 分钟 3. 膜动转运.2 分钟 三、药物转运器(Transporters).10 分钟 四、胃肠道结构与功能.10 分钟 结束部分:明确本次课学习重点 5 分钟
教案正文(讲授概要与教学过程设计)目的教法时间注解授课内容引言部分:启发式本课程的特点5分钟师生互动,药剂学、生物药剂学(Biopharmaceutics)和药物动力学互动式人体解剖与生理和学习方法学、生物化学等学(Pharmacokinetics)引入、相关学科科研究内容基本部分:90分钟1.掌握生物药第一章生物药剂学概述50分钟剂学概念与研一、 生物药剂学的定义20分钟究内容。ADME过程吸收(Absorption):分布(Distribution)2.熟悉剂型因代谢(Metabolism):排泄(Excretion)素与生物因素与药物动力学一起1.发展5分钟的含义。介绍2.研究生物药剂学的目的5分钟举例3.了解生物药案例式3.剂型因素剂学研究在新7分钟4.生物因素药开发中的作3分钟用。二、生物药剂学的研究内容热点与方向5分钟三、生物药剂学的发展15分钟1.细胞培养模型7分钟2.微透析技术8分钟补充内容四、实验方法10分钟第二章口服药物的吸收掌握药物互动式L第一节药物的膜转运与胃肠道吸收通过生物膜的40分钟案例式一、生物膜的结构与功能转运机制。讲解与师生互动结5分钟二、药物转运机制P.了解生物合15分钟膜的结构和功1.被动转运5分钟能。2.载体媒介转运8分钟3.膜动转运2分钟补充PepT1内容三、药物转运器(Transporters)10分钟四、胃肠道结构与功能10分钟总结、强调重点、布置作业结束部分:和思考题、提5分钟示下次课内容
教 案 正 文(讲授概要与教学过程设计) 授 课 内 容 目的 教法 时间 注解 引言部分: 生物药剂学(Biopharmaceutics)和药物动力学 (Pharmacokinetics)引入、相关学科 基本部分: 第一章 生物药剂学概述 一、生物药剂学的定义 吸收(Absorption);分布(Distribution) ; 代谢(Metabolism);排泄(Excretion) 1. 发展 2. 研究生物药剂学的目的 3. 剂型因素 4. 生物因素 二、生物药剂学的研究内容 三、生物药剂学的发展 1. 细胞培养模型 2. 微透析技术 四、实验方法 第二章 口服药物的吸收 第一节 药物的膜转运与胃肠道吸收 一、生物膜的结构与功能 二、药物转运机制 1. 被动转运 2. 载体媒介转运 3. 膜动转运 三、药物转运器(Transporters) 四、胃肠道结构与功能 结束部分: 本课程的特点 和学习方法 1. 掌握生物药 剂学概念与研 究内容。 2. 熟悉剂型因 素与生物因素 的含义。 3. 了解生物药 剂学研究在新 药开发中的作 用。 1. 掌握药物 通 过 生物 膜 的 转运机制。 2. 了解生物 膜 的 结构 和 功 能。 总结、强调重 点、布置作业 和思考题、提 示下次课内容 启发式 互动式 案例式 互动式 案例式 5 分钟 90 分钟 50 分钟 20 分钟 5 分钟 5 分钟 7 分钟 3 分钟 5 分钟 15 分钟 7 分钟 8 分钟 10 分钟 40 分钟 5 分钟 15 分钟 5 分钟 8 分钟 2 分钟 10 分钟 10 分钟 5 分钟 师生互动,药剂学、 人 体 解 剖 与 生 理 学、生物化学等学 科研究内容 ADME 过程 与药物动力学一起 介绍 举例 热点与方向 补充内容 讲解与师生互动结 合 补充 PepT1 内容
教案附页教师参考:印晓星,杨帆.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案例版).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年1.2.王广基.药物代谢动力学,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年3.屠锡德、生物药剂学.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8年教学4.崔福德.药剂学(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年参考资料学生参考:专业书籍:屠锡德生物药剂学,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8年陈西敬,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进展,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8年专业期刊:药学学报;中国药学杂志;药物分析杂志有关网址:http:/www.dxy.cn/;http://epub.cnki.net/grid2008/index.htm思考题:1.何为生物药剂学?研究它有什么意义?2.何为剂型因素和生物因素?3.何为药物在体内的处置与消除?思考题与4.生物膜的结构和特点?药物转运有几种,各有何特点?作业作业:1、生物药剂学、剂型因素和生物因素的概念2、列表对比几种药物转运机制特点3、预习第二章第二节其它说明教学效果与课后分析说明:1、教案首页和附页不限于一页,每栏均可拉宽,但基本格式与所列条目不能更改或遗漏。2、教案正文的条目允许增加,但不能减少。栏间距可视实际情况加以调整。3、所有教案均应以此为框架组织编写。4、中括号【】内的文字均为对相应栏目的要求、解释及说明
教 案 附 页 说明:1、教案首页和附页不限于一页,每栏均可拉宽,但基本格式与所列条目不能更改或遗漏。 2、教案正文的条目允许增加,但不能减少。栏间距可视实际情况加以调整。 3、所有教案均应以此为框架组织编写。 4、中括号【】内的文字均为对相应栏目的要求、解释及说明。 教学 参考资料 教师参考: 1. 印晓星, 杨帆. 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案例版).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年 2. 王广基. 药物代谢动力学.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 年 3. 屠锡德. 生物药剂学. 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8 年 4. 崔福德. 药剂学(第 6 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年 学生参考: 专业书籍:屠锡德. 生物药剂学. 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8 年 陈西敬. 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进展.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8 年 专业期刊:药学学报;中国药学杂志;药物分析杂志 有关网址:http://www.dxy.cn/;http://epub.cnki.net/grid2008/index.htm 思考题与 作业 思考题: 1. 何为生物药剂学?研究它有什么意义? 2. 何为剂型因素和生物因素? 3. 何为药物在体内的处置与消除? 4. 生物膜的结构和特点?药物转运有几种,各有何特点? 作 业: 1、生物药剂学、剂型因素和生物因素的概念 2、列表对比几种药物转运机制特点 3、预习第二章第二节 其它说明 教 学 效 果 与 课 后 分 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