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核期 中生点察业学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H学术期刊 中国料学引文数据库源刊 生态空间与生态用地国内研究进展 费建波,夏建国,胡佳,舒向阳,吴玺,李军 引用本文: 费建波,夏建国,胡佳,等.生态空间与生态用地国内研究进展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2019,27(11:1626-1636 在线阅读Ⅴiewonlinehttps://doi.org/10.13930cnkicea.190371 您可能感兴趣的其他文章 Articles you may be interested in 生态约束下的乡村旅游用地空间布局规划研究*-以福建省晋江市紫星村为例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16,244:544-55hps/ doi. org/10.13930 cnkicea1 y>cIty, FuiianProvince ndlavoutofruraltour 基于SD的耕地与生态用地联合调配策略仿真与优选——以天津市为例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2019273):391-404htps/ doi org/10.13930 cnki cea8007 system dyn Development of strategies for joint allocation of cultivated land and ecological land in Tianjin based 基于土地生态要素分区的坝上生态用地生态服务价值分析 Analysis of ecological service value of ecological land of Bashang area based on ecological factor division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18,266:903-915htps/ dolors10.13930/ enki. cea.171085 我国乡村生态系统的功能、问题及对策 Functions,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Chinas rural ecosystems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2019272:177-186htps/ dolor10.13930 i. enki. cea180582 河北典型样带土地利用生态安全格局研究 Ecological security pattern of land use in a typical transect of Hebei Province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2019,27(11:1767-1778htps/ Dolore/10.13930/ cnki cea.190247
生态空间与生态用地国内研究进展 费建波, 夏建国, 胡佳, 舒向阳, 吴玺, 李军 引用本文: 费建波, 夏建国, 胡佳, 等. 生态空间与生态用地国内研究进展[J].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2019, 27(11): 1626-1636. 在线阅读 View online: https://doi.org/10.13930/j.cnki.cjea.190371 您可能感兴趣的其他文章 Articles you may be interested in 生态约束下的乡村旅游用地空间布局规划研究*--以福建省晋江市紫星村为例 Landlayoutofruraltourismsitebasedonecologicalrestraint:Acasestudy ofZixingVillageinJinjiangCity,FujianProvince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6, 24(4): 544-552 https://doi.org/10.13930/j.cnki.cjea.151047 基于SD的耕地与生态用地联合调配策略仿真与优选——以天津市为例 Development of strategies for joint allocation of cultivated land and ecological land in Tianjin based on system dynamics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2019, 27(3): 391-404 https://doi.org/10.13930/j.cnki.cjea.180661 基于土地生态要素分区的坝上生态用地生态服务价值分析 Analysis of ecological service value of ecological land of Bashang area based on ecological factor division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8, 26(6): 903-915 https://doi.org/10.13930/j.cnki.cjea.171085 我国乡村生态系统的功能、问题及对策 Functions,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China's rural ecosystems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2019, 27(2): 177-186 https://doi.org/10.13930/j.cnki.cjea.180582 河北典型样带土地利用生态安全格局研究 Ecological security pattern of land use in a typical transect of Hebei Province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2019, 27(11): 1767-1778 https://doi.org/10.13930/j.cnki.cjea.190247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2019年11月第27卷第11期 Chinese Journal of Eco-Agriculture, Nov 2019, 27(11): 1626-1636 DOI: 10. 13930/j cnki. cjea. 190371 费建波,夏建国,胡佳,舒向阳,吴玺,李军.生态空间与生态用地国内研究进展[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2019, 27(11):1626-1636 FEI J B, XIAJG, HU J, SHU XY, WU X, LI J. Research progress of ecological space and ecological land in China[j]. Chinese Journal of Eco-Agriculture, 2019, 27(11): 1626-1636 生态空间与生态用地国内研究进展 费建波!,夏建国“,胡佳2,舒向阳,吴玺3,李军3 (1.四川农业大学资源学院成都611130,2.四川省广元市利州区农业局广元628000,3.四川省土地统征整理事务 中心成都610041) 摘要:生态空间和生态用地是构成国土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跨地理学、景观生态学、应用生态学等的交 研究领域,但当前国内对于两者的认识存在较大争议,在相关研究和使用中存在混淆或错误的情况。本文基 于国内相关文献的全面分析,界定了生态空间和生态用地的概念,辨析了两者之间的逻辑关系,并分别总结 了国内生态空间和生态用地研究进展和局限。目前,国内生态空间和生态用地的内涵认识还不统一、识别方 法和分类体系还不够完善;在研究区域上,均是重点关注城市地区;在研究方法上,均注重空间分析和优化模 型的使用,缺少心理感知与社会调查等多方法的应用,本文基于当前研究局限,结合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和乡 村振兴战略实施要求,提出应加强乡村地区生态空间和生态用地相关研究内容,建立以可持续发展和人类福 祉需求为核心,具有区域差别化的生态空间和生态用地识别方法、分类体系、评价体系和保护利用机制等应 成为研究重点 关键词:生态空间;生态用地;概念辨析;城市地区;乡村地区 中图分类号:Q149 文章编号:2096-6237(2019)11-1626-11 开放科学码(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Research progress of ecological space and ecological land in China FEI Jianbo, XIA Jianguo, HU Jia, SHU Xiangyang, WU Xi, LI Jun (1. College of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 Sichu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Chengdu 611130, China; 2. Agricultural Bureau of Lizhou District of Guangyuan City, Sichuan Province, Guangyuan 628000, China; 3. Center of Land Acquisition and Consolidation in Sichuan Province, Chengdu 610041, China) Abstract: Ecological space and ecological land are important components of land space and are interdisciplinary research topics in the domains of geography, landscape ecology, and applied ecology. However, in China, there is considerable contro- versy regarding the connotations of these two components, and there is both confusion and error in the relevant researches and its applications. Based on analysis of domestic literatures concerning ecological space and ecological land, this paper defined oth concepts, studied their logical relationship, and examined the research progresses and limitations of the two concepts. Currently, domestic researches on ecological space and ecological land suffered from the following problems: understanding of the connotations of the concepts was still not unified the identification methods and classification systems were still not pe ·四川省国土资源科研项目(KJ-2018-1,KJ-2019-1)资助 通信作者:夏建国,主要从事土壤资源与环境研究。Emal:xiajiang@126.com 费建波,主要从事土地资源管理研究。E-mail:fei37200l608bob@qcom 收稿日期:2019-05-16接受日期:2019-0723 This study was supported by the Project of Land and Resources Research of Sichuan Province(KJ-2018-1, KJ-2019-1). .*CorrespondingauthorE-mail:xiajianguo@126.com Received May 16, 2019; accepted Jul 23, 2019 http://www.ecoagri.ac.cn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2019 年 11 月 第 27 卷 第 11 期 Chinese Journal of Eco-Agriculture, Nov. 2019, 27(11): 16261636 * 四川省国土资源科研项目(KJ-2018-1, KJ-2019-1)资助 ** 通信作者: 夏建国, 主要从事土壤资源与环境研究。E-mail: xiajianguo@126.com 费建波, 主要从事土地资源管理研究。E-mail: fei.372001608.bob@qq.com 收稿日期: 2019-05-16 接受日期: 2019-07-23 * This study was supported by the Project of Land and Resources Research of Sichuan Province (KJ-2018-1, KJ-2019-1). ** Corresponding author, E-mail: xiajianguo@126.com Received May 16, 2019; accepted Jul. 23, 2019 http://www.ecoagri.ac.cn DOI: 10.13930/j.cnki.cjea.190371 费建波, 夏建国, 胡佳, 舒向阳, 吴玺, 李军. 生态空间与生态用地国内研究进展[J].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2019, 27(11): 16261636 FEI J B, XIA J G, HU J, SHU X Y, WU X, LI J. Research progress of ecological space and ecological land in China[J]. Chinese Journal of Eco-Agriculture, 2019, 27(11): 16261636 生态空间与生态用地国内研究进展* 费建波1 , 夏建国1**, 胡 佳2 , 舒向阳1 , 吴 玺3 , 李 军3 (1. 四川农业大学资源学院 成都 611130; 2. 四川省广元市利州区农业局 广元 628000; 3. 四川省土地统征整理事务 中心 成都 610041) 摘 要: 生态空间和生态用地是构成国土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跨地理学、景观生态学、应用生态学等的交 叉研究领域, 但当前国内对于两者的认识存在较大争议, 在相关研究和使用中存在混淆或错误的情况。本文基 于国内相关文献的全面分析, 界定了生态空间和生态用地的概念, 辨析了两者之间的逻辑关系, 并分别总结 了国内生态空间和生态用地研究进展和局限。目前, 国内生态空间和生态用地的内涵认识还不统一、识别方 法和分类体系还不够完善; 在研究区域上, 均是重点关注城市地区; 在研究方法上, 均注重空间分析和优化模 型的使用, 缺少心理感知与社会调查等多方法的应用。本文基于当前研究局限, 结合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和乡 村振兴战略实施要求, 提出应加强乡村地区生态空间和生态用地相关研究内容。建立以可持续发展和人类福 祉需求为核心, 具有区域差别化的生态空间和生态用地识别方法、分类体系、评价体系和保护利用机制等应 成为研究重点。 关键词: 生态空间; 生态用地; 概念辨析; 城市地区; 乡村地区 中图分类号: Q149 文章编号: 2096-6237(2019)11-1626-11 开放科学码(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Research progress of ecological space and ecological land in China* FEI Jianbo1 , XIA Jianguo1**, HU Jia2 , SHU Xiangyang1 , WU Xi3 , LI Jun3 (1. College of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 Sichu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Chengdu 611130, China; 2. Agricultural Bureau of Lizhou District of Guangyuan City, Sichuan Province, Guangyuan 628000, China; 3. Center of Land Acquisition and Consolidation in Sichuan Province, Chengdu 610041, China) Abstract: Ecological space and ecological land are important components of land space and are interdisciplinary research topics in the domains of geography, landscape ecology, and applied ecology. However, in China, there is considerable controversy regarding the connotations of these two components, and there is both confusion and error in the relevant researches and its applications. Based on analysis of domestic literatures concerning ecological space and ecological land, this paper defined both concepts, studied their logical relationship, and examined the research progresses and limitations of the two concepts. Currently, domestic researches on ecological space and ecological land suffered from the following problems: understanding of the connotations of the concepts was still not unified, the identification methods and classification systems were still not per-
第11期 费建波等:生态空间与生态用地国内研究进展 1627 fect. and the research focused on areas. The research method focused on the use of spatial analysis and optimization models, and the application of multiple methods, such as psychological perception and social investigation, was lacking. In the new era, along with the new requirements for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and a 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y, this paper proposed that future studies should focus on rural ecological space and ecological land. Researchers should concentrate on establishing an identification method, a classification system, an evaluation system, and a protection and utilization mecha- nism governed by the demands of science of sustainability and with human well-being at its core Keywords: Ecological space; Ecological land; Concept discrimination; Urban areas; Rural areas 快速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伴随着城乡人口流动生态空间识别与分类成为了研究热点 和经济社会发展要素的重组与交互作用。一方面 严格来说,国外并无生态用地一词。中国学者 城镇化发展过程中人类密集的经济社会活动给城市在20世纪90年代首次将生态要素的空间定位界定 区域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另一方面,乡村为生态用地。但在进入21世纪,众多学者才开始 人口流失,特别是青壮年劳动力的外出,农村出现重视生态用地的相关研究。同样,早期生态用地的 建设用地空置、耕地撂荒、田块破碎化和粗放经营研究主要集中在城市区域,以生态用地内涵揭示和 等问题,致使乡村生态景观格局呈现出凋敝、破碎分类为主要研究内容,后逐渐扩展到生态用地特征 的景象。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评价及演化机制、服务功能价值测算和生态用地 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需求量测算研究。近年来,大量学者基于生态用地 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要大力实施演变规律和驱动力分析,从省、市和县等不同尺度 乡村振兴战略。《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运用空间预测模型等方法开展了生态用地优化布局 2022年)》指出:“要严格保护生态空间,树立山水林方面的研究。值得注意的是,随着土地生态学研究 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理念,加强对自然生态内容的丰富和生态用地研究纵向深入,生态用地内 空间的整体保护,修复和改善乡村生态环境,提升涵揭示及分类再次成为当前研究热点 生态功能和服务价值”。乡村振兴和三生空间(生产 空间、生活空间和生态空间协调发展战略的实施。1生态空间与生态用地概念界定与辨析 对土地生态学的理论和政策研究提出了新的要求 1.1生态空间的概念界定 本文通过对国内生态空间和生态用地的概念辨析 生态空间概念的界定主要分为生态用地论和生 研究进展回顾、总结与对比分析,提出未来生态空态功能论2种观点。生态用地论强调生态空间是所 间和生态用地的研究方向,有利于提升土地生态学有绿色植被覆盖或者水体占有的土地类型,包括林 的研究理论,丰富地理学和生态学的研究内容,更地、园地、耕地、草地、湿地、未利用土地等。生 好地为区域生态空间和生态用地的规划与治理实践态功能论则强调生态空间是指具有自然属性、以发 提供参考和借鉴 挥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为主的国土空间,包括森林 生态空间一词始于18世纪60年代的欧洲地区,草原、湿地、河流等。其中,农用地是否作为生态 是伴随着工业化发展带来诸多城市问题而兴起的。空间存有较大的争议。有学者认为,农业生产用地 近年来,生态基础设施、区域绿地、生态廊道、生(如耕地、养殖水面)以经济产出为核心目的,不宜纳 境网络和环境廊道等概念相继涌现,掀起了生态空入生态空间范畴,另一些学者则认为对于生态系 间研究的浪潮。中国学者在20世纪90年代开始引统和生物生境保护具有重要作用的地区都可视为生 入生态空间的研究,早期主要是关注理论研究,研态空间,农用地在发挥生产功能同时,同样具有生 究对象则主要是在城镇区域,后逐渐与景观生态学态服务功能,应被纳入生态空间范畴。上述2类概 相结合,开展生态空间的景观评价、管理和生态规念的界定在内涵上并无本质区别,只是在范围界定 划研究間。到21世纪初,一些学者开始引入资源承上存在差异,是否以生态服务功能为主导是争议的 载力概念,研究自然资源生态空间占用问题凹。同时,焦点。笔者认为:生态空间是不能直接提供具有经 生态空间研究范围也从城市扩展到更大尺度的国家济价值的生态产品和服务,但承担着维护生命安 或区域,生态空间结枃演变机理、格局时空变化等全、确保生态系统稳定持续提供生态服务、保障社 内容逐渐成为研究热点。近年来,基于生态空间时会经济活动正常进行的国土空间,是一个空间范 空演变规律和动力机制分析的生态空间预测模拟、围。从学术研究的角度来看,农用地、养殖水域等 http://www.ecoagri.ac.cn
第 11 期 费建波等: 生态空间与生态用地国内研究进展 1627 http://www.ecoagri.ac.cn fect, and the research focused on urban areas. The research method focused on the use of spatial analysis and optimization models, and the application of multiple methods, such as psychological perception and social investigation, was lacking. In the new era, along with the new requirements for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and a 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y, this paper proposed that future studies should focus on rural ecological space and ecological land. Researchers should concentrate on establishing an identification method, a classification system, an evaluation system, and a protection and utilization mechanism governed by the demands of science of sustainability and with human well-being at its core. Keywords: Ecological space; Ecological land; Concept discrimination; Urban areas; Rural areas 快速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伴随着城乡人口流动 和经济社会发展要素的重组与交互作用。一方面, 城镇化发展过程中人类密集的经济社会活动给城市 区域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另一方面, 乡村 人口流失, 特别是青壮年劳动力的外出, 农村出现 建设用地空置、耕地撂荒、田块破碎化和粗放经营 等问题, 致使乡村生态景观格局呈现出凋敝、破碎 的景象。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 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 必须始终把解决好 “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 要大力实施 乡村振兴战略。《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 2022 年)》指出: “要严格保护生态空间, 树立山水林 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理念, 加强对自然生态 空间的整体保护, 修复和改善乡村生态环境, 提升 生态功能和服务价值”。乡村振兴和三生空间(生产 空间、生活空间和生态空间)协调发展战略的实施, 对土地生态学的理论和政策研究提出了新的要求。 本文通过对国内生态空间和生态用地的概念辨析、 研究进展回顾、总结与对比分析, 提出未来生态空 间和生态用地的研究方向, 有利于提升土地生态学 的研究理论, 丰富地理学和生态学的研究内容, 更 好地为区域生态空间和生态用地的规划与治理实践 提供参考和借鉴。 生态空间一词始于 18 世纪 60 年代的欧洲地区, 是伴随着工业化发展带来诸多城市问题而兴起的。 近年来, 生态基础设施、区域绿地、生态廊道、生 境网络和环境廊道等概念相继涌现, 掀起了生态空 间研究的浪潮。中国学者在 20 世纪 90 年代开始引 入生态空间的研究, 早期主要是关注理论研究, 研 究对象则主要是在城镇区域, 后逐渐与景观生态学 相结合, 开展生态空间的景观评价、管理和生态规 划研究[1]。到 21 世纪初, 一些学者开始引入资源承 载力概念, 研究自然资源生态空间占用问题[2]。同时, 生态空间研究范围也从城市扩展到更大尺度的国家 或区域, 生态空间结构演变机理、格局时空变化等 内容逐渐成为研究热点[3]。近年来, 基于生态空间时 空演变规律和动力机制分析的生态空间预测模拟、 生态空间识别与分类成为了研究热点。 严格来说, 国外并无生态用地一词。中国学者 在 20 世纪 90 年代首次将生态要素的空间定位界定 为生态用地[4]。但在进入 21 世纪, 众多学者才开始 重视生态用地的相关研究。同样, 早期生态用地的 研究主要集中在城市区域, 以生态用地内涵揭示和 分类为主要研究内容, 后逐渐扩展到生态用地特征 评价及演化机制[5]、服务功能价值测算和生态用地 需求量测算研究[6]。近年来, 大量学者基于生态用地 演变规律和驱动力分析, 从省、市和县等不同尺度, 运用空间预测模型等方法开展了生态用地优化布局 方面的研究。值得注意的是, 随着土地生态学研究 内容的丰富和生态用地研究纵向深入, 生态用地内 涵揭示及分类再次成为当前研究热点。 1 生态空间与生态用地概念界定与辨析 1.1 生态空间的概念界定 生态空间概念的界定主要分为生态用地论和生 态功能论 2 种观点。生态用地论强调生态空间是所 有绿色植被覆盖或者水体占有的土地类型, 包括林 地、园地、耕地、草地、湿地、未利用土地等。生 态功能论则强调生态空间是指具有自然属性、以发 挥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为主的国土空间, 包括森林、 草原、湿地、河流等。其中, 农用地是否作为生态 空间存有较大的争议。有学者认为, 农业生产用地 (如耕地、养殖水面)以经济产出为核心目的, 不宜纳 入生态空间范畴[7]; 另一些学者则认为对于生态系 统和生物生境保护具有重要作用的地区都可视为生 态空间, 农用地在发挥生产功能同时, 同样具有生 态服务功能, 应被纳入生态空间范畴。上述 2 类概 念的界定在内涵上并无本质区别, 只是在范围界定 上存在差异, 是否以生态服务功能为主导是争议的 焦点。笔者认为: 生态空间是不能直接提供具有经 济价值的生态产品和服务, 但承担着维护生命安 全、确保生态系统稳定持续提供生态服务、保障社 会经济活动正常进行的国土空间, 是一个空间范 围。从学术研究的角度来看, 农用地、养殖水域等
1628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2019 第27卷 所发挥的食物生产功能也是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之一,为:生态用地是维持区域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不 同样是为了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稳定,应该纳入生态可或缺的土地利用类型,从资源管理实践的角度来 空间的范畴。界定生态空间范围的目的是为了合理利看,生态用地应区别于生产用地和生活用地,并与 用和保护生态空间,不应一概而论地在所有生态空后两者共同组成闭合的区域国土空间,即三者之间 间范围内禁止人类活动。从人类福祉需求和科学管是相互独立的关系。基于文献分析,本文将生态用 理需要的角度出发,可以在生态空间划定的基础上,地界定为:以提供环境调节、生物支持等生态系统 进一步明确底线性、关键性生态空间的范围,依据服务和生态产品为主体功能的土地利用类型。包括 保护重要性程度来指导开展生态空间利用和管治活林地、园地、草地、水域、未利用地等土地利用类 动。基于文献分析,本文将生态空间界定为:自然型,常年或季节性撂荒的水田实际发挥着湿地的生 森林、草地、湿地、河流等)或半自然(农田、坑塘态功能、撂荒的旱地实际发挥着荒草地的生态功能, 等)的植被、水体及土壤等生态单元所占据的并为区因此撂荒地也应纳入生态用地范畴。 域提供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或产品的用地空间。包括林1.3生态空间与生态用地概念辨析 地、农用地、未利用地和水域等多种土地利用类型。 国内生态空间和生态用地概念的出现都是在20 该定义认为农用地是一种半自然的复合生态空间 世纪90年代,且最开始都是关注城市生态问题,由 1.2生态用地的概念界定 于研究起步较晚,对于两者内涵阐释和范围界定的 生态用地概念的界定主要分为2种观点:第1研究文献不多,因此,一些学者在开展生态空间和 种观点是泛生态功能论,认为凡是具有生态服务功生态用地相关研究时并不注重将两者进行区分。 能,对于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保护具有重要作用,生态空间和生态用地是完全区别而又相互关联的 地表无人工铺装、具有透水性的土地,都可划为生两个概念,当前对于两者之间的内涵联系在学术界 态用地,包括耕地、园地、林地、草地、水域等土存在较大争议。一种观点认为由生态用地所组成的 地利用类型。第2种观点是主体功能决定论,侧重空间范围就是生态空间,即生态用地范围是等同于 从土地主体功能角度来定义生态用地,认为土地是生态空间范围的。但在复杂的土地利用过程中上 个综合的功能整体,应以土地的主体功能来划分生态空间中往往还包含有生产生活用地,如谢花林 生态用地,生态功能是土地利用生产和生活功能实等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土地利用现状数据与该区 现的前提,对于以经济产出为核心目的的农业生产用域综合关键性生态空间范围进行叠加,结果显示, 地,如耕地、养殖水面等不应作为生态用地考虑9。仍有6%左右的建设用地是处于脆弱甚至极脆弱的生 总的来看,国内对于生态用地的界定未形成统一的态空间范围内。可以看出,生态用地只是生态空间组 认识,争议有三:1)生态用地是否应该在我国土地利成的主要部分,同时也从侧面反映出生态空间的保护 用分类系统中作为一种用地类型单列?2)生态用地与生态用地的利用还需要优化调整。另一种观点认为 应该包含哪些用地类型,具有部分生态功能的农用凡是具有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对区域生态系统安全具 地是否属于生态用地?3)生态系统脆弱以及生态敏有重要意义的土地类型都应视为生态用地,即生态 感性较高的土地是否属于生态用地范畴?。笔者认空间的范围小于广义的生态用地的范围(图1) Ecohogicaland 生态用地 生态空间 cological land Ecological space 图1生态空间与生态用地关系辨析图 Fig. 1 Diagram of relationship differentiation between ecological space and ecological land http://www.ecoagri.ac.cn
1628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2019 第 27 卷 http://www.ecoagri.ac.cn 所发挥的食物生产功能也是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之一, 同样是为了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稳定, 应该纳入生态 空间的范畴。界定生态空间范围的目的是为了合理利 用和保护生态空间, 不应一概而论地在所有生态空 间范围内禁止人类活动。从人类福祉需求和科学管 理需要的角度出发, 可以在生态空间划定的基础上, 进一步明确底线性、关键性生态空间的范围, 依据 保护重要性程度来指导开展生态空间利用和管治活 动。基于文献分析, 本文将生态空间界定为: 自然 (森林、草地、湿地、河流等)或半自然(农田、坑塘 等)的植被、水体及土壤等生态单元所占据的并为区 域提供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或产品的用地空间。包括林 地、农用地、未利用地和水域等多种土地利用类型。 该定义认为农用地是一种半自然的复合生态空间。 1.2 生态用地的概念界定 生态用地概念的界定主要分为 2 种观点: 第 1 种观点是泛生态功能论, 认为凡是具有生态服务功 能, 对于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保护具有重要作用, 地表无人工铺装、具有透水性的土地, 都可划为生 态用地, 包括耕地、园地、林地、草地、水域等土 地利用类型[8]。第 2 种观点是主体功能决定论, 侧重 从土地主体功能角度来定义生态用地, 认为土地是 一个综合的功能整体, 应以土地的主体功能来划分 生态用地, 生态功能是土地利用生产和生活功能实 现的前提, 对于以经济产出为核心目的的农业生产用 地, 如耕地、养殖水面等不应作为生态用地考虑[9]。 总的来看, 国内对于生态用地的界定未形成统一的 认识, 争议有三: 1)生态用地是否应该在我国土地利 用分类系统中作为一种用地类型单列? 2)生态用地 应该包含哪些用地类型, 具有部分生态功能的农用 地是否属于生态用地? 3)生态系统脆弱以及生态敏 感性较高的土地是否属于生态用地范畴?[10]。笔者认 为: 生态用地是维持区域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不 可或缺的土地利用类型, 从资源管理实践的角度来 看, 生态用地应区别于生产用地和生活用地, 并与 后两者共同组成闭合的区域国土空间, 即三者之间 是相互独立的关系。基于文献分析, 本文将生态用 地界定为: 以提供环境调节、生物支持等生态系统 服务和生态产品为主体功能的土地利用类型。包括 林地、园地、草地、水域、未利用地等土地利用类 型, 常年或季节性撂荒的水田实际发挥着湿地的生 态功能、撂荒的旱地实际发挥着荒草地的生态功能, 因此撂荒地也应纳入生态用地范畴。 1.3 生态空间与生态用地概念辨析 国内生态空间和生态用地概念的出现都是在 20 世纪 90 年代, 且最开始都是关注城市生态问题, 由 于研究起步较晚, 对于两者内涵阐释和范围界定的 研究文献不多, 因此, 一些学者在开展生态空间和 生态用地相关研究时并不注重将两者进行区分。但 生态空间和生态用地是完全区别而又相互关联的 两个概念, 当前对于两者之间的内涵联系在学术界 存在较大争议。一种观点认为由生态用地所组成的 空间范围就是生态空间, 即生态用地范围是等同于 生态空间范围的。但在复杂的土地利用过程中上, 生态空间中往往还包含有生产生活用地, 如谢花林 等[11]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土地利用现状数据与该区 域综合关键性生态空间范围进行叠加, 结果显示, 仍有 6%左右的建设用地是处于脆弱甚至极脆弱的生 态空间范围内。可以看出, 生态用地只是生态空间组 成的主要部分, 同时也从侧面反映出生态空间的保护 与生态用地的利用还需要优化调整。另一种观点认为 凡是具有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对区域生态系统安全具 有重要意义的土地类型都应视为生态用地[12], 即生态 空间的范围小于广义的生态用地的范围(图 1)。 图 1 生态空间与生态用地关系辨析图 Fig. 1 Diagram of relationship differentiation between ecological space and ecological land
第11期 费建波等:生态空间与生态用地国内研究进展 1629 为科学管理和合理利用生态用地,有效保护生献检索范围限定为中国知网核心期刊、 CSSCI来源 态空间,本研究在对两者进行概念界定的基础上,期刊、CSCD来源期刊、博硕士学位论文,输入“生 提出如图1的生态空间与生态用地逻辑关系图。认态空间”和“生态用地”主题词,分别检索到中文文献 为生态用地与生产生活用地是相互独立的用地分类,666篇和699篇,其中生态空间相关研究期刊论文 者共同组成区域“三生用地”,并以各自用地范围为396篇,博士论文62篇,硕士论文208篇,文献年份 主要组成部分,兼以其他用地空间分别组成生产、分布在1994-2019年;生态用地相关研究期刊论文 生活和生态空间,即“三生空间。生态空间与生产生392篇,博土论文51篇,硕士论文256篇,文献年份 活空间三者之间是可能存在交又重叠形成复合空间分布在19-2019年。国内生态空间和生态用地各 的,如常年种植的耕地以生产功能为主,属于生产年度发文情况详见图2。为准确分析两者的研究现 生态空间,季节性撂荒的耕地以生态功能为主,属状,通过对文献摘要进行人工辨别,按照主题相关 于生态生产空间;又如在广大的农村地区,由于缺 性剔除与两者无相关性的文献。借助 Citespace文献 乏统一的规划布局,仍然存在在生态敏感区修建生 产生活设施的情况,导致生态空间范围内出现生产 计量分析软件对文献关键词共现进行分析,初步判 生活用地的现象。总之,生态用地是生态空间组成 断研究的热点和重点,然后系统梳理文献的研究内 要素之一,与部分生产用地和生活用地共同组成生容、研究方法、研究结论,具体步骤为:1)阅读每篇 态空间的下垫面 文献,识别核心主题;2)采用逆向归类的方法,将文 献归类,直到所有文献归类完为止;3)在同一类别下 2研究方法及文献分析 对该簇文献关注的热点内容、基础理论、研究方法 2.1文献收集整理 研究结果进行整合和提炼。最后,综合国内研究现 本文对国内生态空间和生态用地相关文献进行状展望未来一段时期有关生态空间与生态用地的重 了全面梳理和分析,并着重对比两者研究差异。 点研究方向。 期刊论文 Journals 学位论文 Dissertations 总文献量 Literatures 19952000200520102015202020002002200420062008201020122014201620182020 年份Year 年份Year 图21990—2018年生态空间与生态用地研究发展趋势 Fig. 2 Development trends of ecological space and ecological land research in China from 1990 to 2018 2.2文献分析 生态敏感型、生态系统服务也是关注的重点内容; 由图3可知,国内生态空间研究对象比较繁杂,研究学科以空间规划、景观生态学和地理学为主。 除生态空间出现频率最多之外,三生空间、生态保其他关键词中,如生态文明等,代表了研究的经济 护红线、土地利用、国土空间和用途管制等词共现社会背景 次数较多,其次是生态文明、多规合一、空间优化、 中国生态用地研究对象同样比较繁杂,除生态 生态安全等词;研究区域上,主要是集中关注城市用地以外,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城市生态用地、最 生态空间,研究较多的地区是京津冀、长株潭等区小累计阻力模型、土地利用等词共现次数较多,此 域;研究内容上,以空间规划、空间优化和用途管制外还有GIS、景观安全格局、土地生态、生态功能 等词共现次数较多,其次是空间管治、适宜性评价、等;研究区域上,重点是关注城市生态用地,以长 空间重构等;研究视角上,生态空间常与三生空间、江流域中下游一带城市和北京、天津等地为热点区 生态保护红线、自然生态空间和国土空间共同作为域;研究内容上,以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测算、 研究对象被关注,土地利用、空间结构、景观格局、重要性评价为主,其次是生态用地规划、优化等;研 http://www.ecoagri.ac.cn
第 11 期 费建波等: 生态空间与生态用地国内研究进展 1629 http://www.ecoagri.ac.cn 为科学管理和合理利用生态用地, 有效保护生 态空间, 本研究在对两者进行概念界定的基础上, 提出如图 1 的生态空间与生态用地逻辑关系图。认 为生态用地与生产生活用地是相互独立的用地分类, 三者共同组成区域“三生用地”, 并以各自用地范围为 主要组成部分, 兼以其他用地空间分别组成生产、 生活和生态空间, 即“三生空间”。生态空间与生产生 活空间三者之间是可能存在交叉重叠形成复合空间 的, 如常年种植的耕地以生产功能为主, 属于生产 生态空间, 季节性撂荒的耕地以生态功能为主, 属 于生态生产空间; 又如在广大的农村地区, 由于缺 乏统一的规划布局, 仍然存在在生态敏感区修建生 产生活设施的情况, 导致生态空间范围内出现生产 生活用地的现象。总之, 生态用地是生态空间组成 要素之一, 与部分生产用地和生活用地共同组成生 态空间的下垫面。 2 研究方法及文献分析 2.1 文献收集整理 本文对国内生态空间和生态用地相关文献进行 了全面梳理和分析, 并着重对比两者研究差异。文 献检索范围限定为中国知网核心期刊、CSSCI 来源 期刊、CSCD 来源期刊、博硕士学位论文, 输入“生 态空间”和“生态用地”主题词, 分别检索到中文文献 666 篇和 699 篇, 其中生态空间相关研究期刊论文 396 篇, 博士论文 62 篇, 硕士论文 208 篇, 文献年份 分布在 1994—2019 年; 生态用地相关研究期刊论文 392 篇, 博士论文 51 篇, 硕士论文 256 篇, 文献年份 分布在 1996—2019 年。国内生态空间和生态用地各 年度发文情况详见图 2。为准确分析两者的研究现 状, 通过对文献摘要进行人工辨别, 按照主题相关 性剔除与两者无相关性的文献。借助 Citespace 文献 计量分析软件对文献关键词共现进行分析, 初步判 断研究的热点和重点, 然后系统梳理文献的研究内 容、研究方法、研究结论, 具体步骤为: 1)阅读每篇 文献, 识别核心主题; 2)采用逆向归类的方法, 将文 献归类, 直到所有文献归类完为止; 3)在同一类别下, 对该簇文献关注的热点内容、基础理论、研究方法、 研究结果进行整合和提炼。最后, 综合国内研究现 状展望未来一段时期有关生态空间与生态用地的重 点研究方向。 图 2 1990—2018 年生态空间与生态用地研究发展趋势 Fig. 2 Development trends of ecological space and ecological land research in China from 1990 to 2018 2.2 文献分析 由图 3 可知, 国内生态空间研究对象比较繁杂, 除生态空间出现频率最多之外, 三生空间、生态保 护红线、土地利用、国土空间和用途管制等词共现 次数较多, 其次是生态文明、多规合一、空间优化、 生态安全等词; 研究区域上, 主要是集中关注城市 生态空间, 研究较多的地区是京津冀、长株潭等区 域; 研究内容上, 以空间规划、空间优化和用途管制 等词共现次数较多, 其次是空间管治、适宜性评价、 空间重构等; 研究视角上, 生态空间常与三生空间、 生态保护红线、自然生态空间和国土空间共同作为 研究对象被关注, 土地利用、空间结构、景观格局、 生态敏感型、生态系统服务也是关注的重点内容; 研究学科以空间规划、景观生态学和地理学为主。 其他关键词中, 如生态文明等, 代表了研究的经济 社会背景。 中国生态用地研究对象同样比较繁杂, 除生态 用地以外,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城市生态用地、最 小累计阻力模型、土地利用等词共现次数较多, 此 外还有 GIS、景观安全格局、土地生态、生态功能 等; 研究区域上, 重点是关注城市生态用地, 以长 江流域中下游一带城市和北京、天津等地为热点区 域; 研究内容上, 以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测算、 重要性评价为主, 其次是生态用地规划、优化等; 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