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联写景精细,请简要分析。(3分) 答 (2)三、四两联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请简要分析。(3分) 答 四、(2015年高考湖北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劳停驿 欧阳修 孤舟转山曲,豁尔见平川 树杪帆初落,峰头月正圆。 荒烟几家聚,瘦野一刀田。 行客愁明发,惊滩鸟道前。 【注】此诗为欧阳修被贬峡州夷陵令时作。劳停驿,驿站名 (1)简要说明此诗前两联景物描写的时空变化。(4分) (2)简要分析第三联中“荒”“瘦”二字的妙处。(4分) 五、(2015年高考湖南卷)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题目。(8分) 君不见魏武草创争天禄,群雄睚眦相驰逐。 昼携壮士破坚阵,夜接词人赋华屋。 都邑缭绕西山阳,桑榆漫漫漳河曲。 城郭为虚①人改代,但有西园明月在。 邺傍高冢多贵臣,蛾眉曼睩共灰尘 试上铜台歌舞处,唯有秋风愁杀人。 (张说《鄴都引》,选自《全唐诗》)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选自普通高中语文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注】虚:废墟 (1)第二段诗句节选自唐代诗人张若虚的《 》。(2分) (2)请赏析两诗中划横线诗句所抒发的人生感悟的差异。(6分) 答 六、(2015年高考江苏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秋日题窦员外崇德里新居 刘禹锡 长爱街西风景闲,到君居处暂开颜。摇清光门外一渠水,秋色墙头数点山 疏种碧松通月朗,多栽红药待春还。摇莫言堆案无余地,认得诗人在此间 注:堆案,堆积案头,谓文书甚多。 (1)联系全诗,概括作者“开颜冶的原因。(4分) (2)简要赏析颔联、颈联的写景艺术。(4分) (3)尾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3分) 七、(2015年高考山东卷)阅读下面的宋词,回答问题。(8分) 卜算子 张元千
(1)第二联写景精细,请简要分析。(3 分) 答:__________ (2)三、四两联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请简要分析。(3 分) 答:____________ 四、(2015 年高考湖北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 分) 劳 停 驿 欧阳修 孤舟转山曲,豁尔见平川。 树杪帆初落,峰头月正圆。 荒烟几家聚,瘦野一刀田。 行客愁明发,惊滩鸟道前。 【注】此诗为欧阳修被贬峡州夷陵令时作。劳停驿,驿站名。 (1)简要说明此诗前两联景物描写的时空变化。(4 分) (2)简要分析第三联中“荒”“瘦”二字的妙处。(4 分) 五、(2015 年高考湖南卷)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题目。(8 分) 君不见魏武草创争天禄,群雄睚眦相驰逐。 昼携壮士破坚阵,夜接词人赋华屋。 都邑缭绕西山阳,桑榆漫漫漳河曲。 城郭为虚①人改代,但有西园明月在。 邺傍高冢多贵臣,蛾眉曼睩共灰尘。 试上铜台歌舞处,唯有秋风愁杀人。 (张说《鄴都引》,选自《全唐诗》)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选自普通高中语文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注】虚:废墟。 (1)第二段诗句节选自唐代诗人张若虚的《 》。(2 分) (2)请赏析两诗中划横线诗句所抒发的人生感悟的差异。(6 分) 答: 六、(2015 年高考江苏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秋日题窦员外崇德里新居 刘禹锡 长爱街西风景闲,到君居处暂开颜。摇清光门外一渠水,秋色墙头数点山。 疏种碧松通月朗,多栽红药待春还。摇莫言堆案无余地,认得诗人在此间。 注:堆案,堆积案头, 谓文书甚多。 (1)联系全诗,概括作者“开颜冶的原因。(4 分) (2)简要赏析颔联、颈联的写景艺术。(4 分) (3)尾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3 分) 七、(2015 年高考山东卷)阅读下面的宋词,回答问题。(8 分) 卜算子 张元千
风露湿行云,沙水迷归艇。卧看明河月满空,斗挂苍山顶。 万古只青天,多事悲人境。起舞闻鸡酒未醒,潮落秋江冷。 【注】张元千,宋代爱国词人 (1)请对上片前两句中的“湿”“迷”二字分别作简要赏析。(4分) 2)“起舞闻鸡酒未醒,潮落秋江冷”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做简要 分析(4分) 八、(2015年高考四川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夏日游山家同夏少府 骆宾王 返照下层岑,物外狎招寻。 兰径薰幽珮,槐庭落暗金。 谷静风声彻,山空月色深。 遣樊笼累,唯馀松桂心。 (1)请简要赏析“谷静风声彻,山空月色深 (2)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和志向?结合全诗简要分析。(5分) 九、(2015年髙考天津卷)阅读下面这首诗,按要求作答。(9分) 雨过至城中苏家 宋黄庭坚 飘然一雨洒青春,九陌净无车马尘 渐散紫烟笼帝阙,稍回晴日丽天津。 花飞衣袖红香湿,柳拂鞍鞯绿色匀 管领风光唯痛饮,都城谁是得闲人。 注此诗作于宋哲宗元祐元年(1086),黄庭坚时任秘书省校书郎,是年,长期贬 谪外放的苏轼被授予翰林学士、知制诰等要职。 (1)诗中描写了春雨后的哪些景象?(2分) (2)结合诗句说明颈联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4分) (3)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3分) 十、(2015年高考新课标1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 发临洮将赴北庭留别① 岑参 闻说轮台路②,连年见雪飞 春风不曾到,汉使亦应稀。 白草通疏勒,青山过武威。 勤王敢道迟,私向梦中归 【注】①临洮:在今甘肃临潭西。北庭:唐六都护府之一,治所为庭州(今新疆 吉木萨尔北。②轮台:庭州厲县.在今新鲁木齐。 8.与《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相比,本诗描写塞外景物的角度有何不同?诮简 要分析。(5分) 9.诗的尾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对全诗的情感抒发有怎样的作用? (6分) 十一、(2015年高考新课标2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 残春旅舍 韩偓① 旅舍残春宿雨晴,恍然心地忆咸京②
风露湿行云,沙水迷归艇。卧看明河月满空,斗挂苍山顶。 万古只青天,多事悲人境。起舞闻鸡酒未醒,潮落秋江冷。 【注】张元千,宋代爱国词人 (1)请对上片前两句中的“湿”“迷”二字分别作简要赏析。(4 分) (2)“起舞闻鸡酒未醒,潮落秋江冷”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做简要 分析(4 分) 八、(2015 年高考四川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 分) 夏日游山家同夏少府 骆宾王 返照下层岑,物外狎招寻。 兰径薰幽珮,槐庭落暗金。 谷静风声彻,山空月色深。 一遣樊笼累,唯馀松桂心。 (1)请简要赏析“谷静风声彻,山空月色深”。(3 分) (2)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和志向?结合全诗简要分析。(5 分) 九、(2015 年高考天津卷)阅读下面这首诗,按要求作答。(9 分) 雨过至城中苏家 宋 黄庭坚 飘然一雨洒青春,九陌净无车马尘。 渐散紫烟笼帝阙,稍回晴日丽天津。 花飞衣袖红香湿,柳拂鞍鞯绿色匀。 管领风光唯痛饮,都城谁是得闲人。 注此诗作于宋哲宗元祐元年(1086),黄庭坚时任秘书省校书郎,是年,长期贬 谪外放的苏轼被授予翰林学士、知制诰等要职。 (1)诗中描写了春雨后的哪些景象?(2 分) (2)结合诗句说明颈联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4 分) (3)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3 分) 十、(2015 年高考新课标 1 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 8——9 题。 发临洮将赴北庭留别① 岑参 闻说轮台路②,连年见雪飞。 春风不曾到,汉使亦应稀。 白草通疏勒,青山过武威。 勤王敢道迟,私向梦中归。 【注】①临洮:在今甘肃临潭西。北庭:唐六都护府之一,治所为庭州(今新疆 吉木萨尔北。②轮台:庭州厲县.在今新鲁木齐。 8.与《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相比,本诗描写塞外景物的角度有何不同?诮简 要分析。(5 分) 9.诗的尾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对全诗的情感抒发有怎样的作用? (6 分) 十一、(2015 年高考新课标 2 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 8~9 题。 残春旅舍 韩偓① 旅舍残春宿雨晴,恍然心地忆咸京②
树头蜂抱花须落,池面鱼吹柳絮行。 禅伏诗魔归净域,酒冲愁阵出奇兵。 两梁免被尘埃污③,拂拭朝簪待眼明④ 【注】①韩偓(约842923):字致尧,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这首诗是 作者流徙闽地时所作。②咸京:这里侑指都城长安。③梁:官帽上的横脊,古代 以梁的多少区分官阶。④朝簪:朝廷官员的冠饰。 8.古人认为这首诗的颔联“乃晚唐巧句”,请指出这一联巧在哪里,并简要赏 析。(5分) 9.这首诗的后两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6分) 十二、(2015年高考浙江卷)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21——22题。(7分) 木兰花慢 赠弹琵琶者 爱当垆年少,将雅调,寄幽情。尽百喙春和,群喧夜寂,老凤孤鸣。都来四条弦 里,有无穷、旧谱与新声。写出天然律吕,扫空眼底蓁筝 落红。天气暖犹轻。洗耳为渠听。想关塞风寒,浔阳月色,似醉还醒。轩窗静来 偏好,到曲终、怀抱转分明。相见今朝何处,语溪乍雨初晴。 注:律吕,此指乐律或音律。蓁,一种弦乐器,如筝。语溪,溪水名,在今浙 江桐乡。 21.下片“浔阳月色”语出白居易《琵琶行》,写出白诗中与此句匹配的相关 诗句。(2分) 22.分析上片与下片对琵琶演奏描写角度的差异。(5分 十三、(2015年高考重庆卷)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好事近 清黄之隽 高卧小船梢,仰看插江峰色。都被绿痕皴断,是丛篁幽石。天开十折 画屏风,遮住半江黑。仔细乱篙撑处,怕悬崖崩坼 (1)开头两句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情?“插”字有何表达效果?(4分) (2)末尾两句中的“悬崖”“崩坼”分别指什么?作者为何说“乱篙撑 处”“怕悬崖崩坼”? 十四、(2015年高考上海卷)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第13--15。(8分) 隐净山中大雨 (南宋)张孝祥 青峰度云气,幽壑舞回风。山神助我奇观,唤起碧霄①龙。电掣金蛇千丈,霆震 灵万叠,汹汹欲崩空。谁泻银河水,倾入宝莲宫。坐中客,凌积翠,看奔洪。 人间应失匕箸③,高处独从容。洗尽从来尘垢,润及无边焦槁,造物不言功。天 宇忽开霁,日在五云东。 【注】①碧霄:隐浄山有碧霄泉。②:龙,扬子鳄。③匕箸:羹匙和筷子。 13.这首词的词牌应是()。(1分) A.沁园春B。水调歌头C。雨霖铃D八声甘州 14.对上阕中的景色描写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青嶂”句写山中大雨来临之前风起云涌的情景, B.“山神”句用碧霄龙喻雨,展现山中奇特的景观 C.“电掣”句用金蛇、灵来比喻电闪雷鸣的景象。 D.“谁泻”句想象丰富,写出山中大雨的磅礴气势
树头蜂抱花须落,池面鱼吹柳絮行。 禅伏诗魔归净域,酒冲愁阵出奇兵。 两梁免被尘埃污③,拂拭朝簪待眼明④。 【注】①韩偓(约 842~923):字致尧,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这首诗是 作者流徙闽地时所作。②咸京:这里侑指都城长安。③梁:官帽上的横脊,古代 以梁的多少区分官阶。④朝簪:朝廷官员的冠饰。 8.古人认为这首诗的颔联“乃晚唐巧句”,请指出这一联巧在哪里,并简要赏 析。(5 分) 9.这首诗的后两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6 分) 十二、(2015 年高考浙江卷)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 21——22 题。(7 分) 木兰花慢 赠弹琵琶者 爱当垆年少,将雅调,寄幽情。尽百喙春和,群喧夜寂,老凤孤鸣。都来四条弦 里,有无穷、旧谱与新声。写出天然律吕,扫空眼底蓁筝。 落红。天气暖犹轻。洗耳为渠听。想关塞风寒,浔阳月色,似醉还醒。轩窗静来 偏好,到曲终、怀抱转分明。相见今朝何处,语溪乍雨初晴。 注:律吕,此指乐律或音律。蓁,一种弦乐器,如筝。 语溪,溪水名,在今浙 江桐乡。 21.下片“ 浔阳月色”语出白居易《琵琶行》,写出白诗中与此句匹配的相关 诗句。(2 分) (1) (2) 22.分析上片与下片对琵琶演奏描写角度的差异。(5 分) 十三、(2015 年高考重庆卷)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好事近 清 黄之隽 高卧小船梢,仰看插江峰色。都被绿痕皴断,是丛篁幽石。 天开十折 画屏风,遮住半江黑。仔细乱篙撑处,怕悬崖崩坼。 (1)开头两句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情?“插”字有何表达效果?(4 分) (2)末尾两句中的“悬崖”“崩坼”分别指什么?作者为何说“乱篙撑 处”“怕悬崖崩坼”? 十四、(2 015 年高考上海卷)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第 13---15。(8 分) 隐净山中大雨 (南宋)张孝祥 青峰度云气,幽壑舞回风。山神助我奇观,唤起碧霄①龙。电掣金蛇千丈,霆震 灵 万叠,汹汹欲崩空。谁泻银河水,倾入宝莲宫。坐中客,凌积翠,看奔洪。 人间应失匕箸③,高处独从容。洗尽从来尘垢,润及无边焦槁,造物不言功。天 宇忽开霁,日在五云东。 【注】①碧霄:隐净山有碧霄泉。②: 龙,扬子鳄。③匕箸:羹匙和筷子。 13.这首词的词牌应是( )。(1 分) A.沁园春 B。水调歌头 C。雨霖铃 D 八声甘州 14.对上阕中的景色描写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3 分) A.“青嶂”句写山中大雨来临之前风起云涌的情景。 B.“山神”句用碧霄龙喻雨,展现山中奇特的景观。 C.“电掣”句用金蛇、灵 来比喻电闪雷鸣的景象。 D.“谁泻”句想象丰富,写出山中大雨的磅礴气势
15.下阕画线句借雨写怀,生动形象,请加以赏析。(4分) 2017年名校模拟题及其答案 、(17届广西南宁高三二模)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小题 满庭芳·夏日溧水无想山作① 周邦彦 风老莺雏,雨肥梅子,午阴嘉树清圆。地卑山近,衣润费炉烟。人静乌鸢自乐, 小桥外、新渌溅溅②。凭阑久,黄芦苦竹,拟泛九江船 年年,如社燕③,飘流瀚海,来寄修椽。且莫思身外,长近尊前④。憔悴江南倦 客,不堪听、急管繁弦。歌筵畔,先安簟枕,容我醉时眠 【注】①此词乃作者被外放任溧水县令期间在无想山消夏时所作。②溅溅:流水 声。③社燕:即燕子,春社时飞来,秋社时飞走。④尊,通“樽”,酒杯 14.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风老莺雏”三句,写夏初风物,取景典型,饶有特点,给人成熟饱满之感。 B.乌鸢乐、溪水喧,作者笔下的景物蕴含活力,呈现出清新、自然、美好之态 C.“黄芦苦竹,拟泛九江船”句是说遍地黄芦苦竹,仿佛自己像遭贬的柳宗元 泛舟九江边。 D.“且莫思身外,长近尊前”句有暂时抛开个人荣辱,向酒杯中找寻寄托的意 味 E.“歌筵畔”三句,写在弦歌与美酒中意欲醉眠,表现出渴望归隐的决绝态度。 15.这首词的下片和晏殊《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的下片都写了“燕”, 请分析“燕”在这两首词中分别运用的表现手法及抒发的感情。 (17届河北保定高三三模)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春晚书山家屋壁 贯休 水香塘黑蒲森森,鸳鸯鸂鸘如家禽, 前村后垄桑柘深,东邻西舍无相侵 蚕娘洗茧前溪渌,牧童吹笛和衣浴。 山翁留我宿又宿,笑指西坡瓜豆熟。 【注】鸂: aichi水鸟名 14.下列选项中与诗歌内容不符的两项是 A.“东邻西舍无相侵”一句,写出了农家生活祥和宁静,没有恃强凌弱,尔虞 我诈、互相争夺等社会现象,寄托了诗人的理想和情趣 B.“蚕娘洗茧前溪绿”一句,通过描写“蚕娘”在渌溪边漂洗蚕茧的场景,既 写出了农家劳动的艰辛,也表现出“蚕娘”的辛勤和丰收的喜悦 C.尾联写山翁“留我宿又宿”“笑指”,是神态、动作、心理的描写,表现其 淳朴善良、殷勤好客的性格,并侧面烘托出“我”流连忘返的心情。 D.本诗末尾用一“熟”字状“西坡瓜豆”,绘出一片丰收在望的景象,回应上 文满塘黑压压的蒲与到处都是的桑柘,欣喜之情,溢于言表 15.本诗前三句描绘了怎样的景象?有什么作用? 三、(17届河南信阳高三二模)阅读下面这首清词,完成下面小题。 永遇乐·秋草 清·廷式①
15.下阕画线句借雨写怀,生动形象,请加以赏析。(4 分) 2017 年名校模拟题及其答案 一、(17 届广西南宁高三二模)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小题。 满庭芳•夏日溧水无想山作① 周邦彦 风老莺雏,雨肥梅子,午阴嘉树清圆。地卑山近,衣润费炉烟。人静乌鸢自乐, 小桥外、新渌溅溅②。凭阑久,黄芦苦竹,拟泛九江船。 年年,如社燕③,飘流瀚海,来寄修椽。且莫思身外,长近尊前④。憔悴江南倦 客,不堪听、急管繁弦。歌筵畔,先安簟枕,容我醉时眠。 【注】①此词乃作者被外放任溧水县令期间在无想山消夏时所作。②溅溅:流水 声。③社燕:即燕子,春社时飞来,秋社时飞走。④尊,通“樽”,酒杯。 14.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风老莺雏”三句,写夏初风物,取景典型,饶有特点,给人成熟饱满之感。 B.乌鸢乐、溪水喧,作者笔下的景物蕴含活力,呈现出清新、自然、美好之态。 C.“黄芦苦竹,拟泛九江船”句是说遍地黄芦苦竹,仿佛自己像遭贬的柳宗元 泛舟九江边。 D.“且莫思身外,长近尊前”句有暂时抛开个人荣辱,向酒杯中找寻寄托的意 味。 E.“歌筵畔”三句,写在弦歌与美酒中意欲醉眠,表现出渴望归隐的决绝态度。 15.这首词的下片和晏殊《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的下片都写了“燕”, 请分析“燕”在这两首词中分别运用的表现手法及抒发的感情。 二、(17 届河北保定高三三模)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春晚书山家屋壁 贯休 水香塘黑蒲森森,鸳鸯鸂鶒如家禽。 前村后垄桑柘深,东邻西舍无相侵。 蚕娘洗茧前溪渌,牧童吹笛和衣浴。 山翁留我宿又宿,笑指西坡瓜豆熟。 【注】鸂鶒:xīchì 水鸟名。 14.下列选项中与诗歌内容不符的两项是 A.“东邻西舍无相侵”一句,写出了农家生活祥和宁静,没有恃强凌弱,尔虞 我诈、互相争夺等社会现象,寄托了诗人的理想和情趣。 B.“蚕娘洗茧前溪绿”一句,通过描写“蚕娘”在渌溪边漂洗蚕茧的场景,既 写出了农家劳动的艰辛,也表现出“蚕娘”的辛勤和丰收的喜悦。 C.尾联写山翁“留我宿又宿”“笑指”,是神态、动作、心理的描写,表现其 淳朴善良、殷勤好客的性格,并侧面烘托出“我”流连忘返的心情。 D.本诗末尾用一“熟”字状“西坡瓜豆”,绘出一片丰收在望的景象,回应上 文满塘黑压压的蒲与到处都是的桑柘,欣喜之情,溢于言表。 15.本诗前三句描绘了怎样的景象?有什么作用? 三、(17 届河南信阳高三二模)阅读下面这首清词,完成下面小题。 永遇乐•秋草 清•文廷式①
落日幽州,凭高望处,秋思何限。候雁哀鸣,惊麇②昼窜,一片飞蓬卷。西风万 里,瑜沙越漠,先到斡难河畔。但苍然、平原目极,玉关消息初断。 千秋只有,明妃冢上,长是青青未染。闻道胡儿,祁连每过,泪落笳声怨。风霜 ,关河犹昔,汗马功名今贱。惊心是、南山射虎③,岁华易晚 】①文廷式(1856~1904),江西萍乡人。清末爱国词人、学者、思想家 光绪十六年(1890年〕榜眼。中日甲午战争,他力主抗击,上疏请罢慈禧生日 “庆典”,奏劾李鸿章“昏庸骄蹇、丧心误国”,终被革职驱逐出京。②麋,读 jun,獐子,鹿的一种。③南山射虎:《史记》载,李广出猎,看到草中石头, 以为是老虎,便抽箭射之。李广是汉朝名将,多年抗击匈奴,军功很大,却终身 没有封侯。 14.下列对这首词有关内容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落日”三句,写在落日余晖的映照下,词人登上幽州城头,满目所及,触 发了他绵绵无期、慷慨悲凉的秋思 B.词中提到的“幽州”“斡难河”“玉关’’“明妃冢”“祁连山”都远在边 塞,表现了作者对边塞生活的向往。 C.“千秋”三句是说,千百年来,在塞外,只有昭君坟头上的草是青的,以此 表达词人对宁边安土者的追思和敬仰。 D.“闻道”三句,写当年胡人每次从祁连山经过时,让人常常悲伤落泪,胡笳 声噎,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作者对当朝统治者不能御敌的不满。 E.词的上片主要写景,勾勒出苍凉、萧疏的边塞景象,景中含情;下片结句通 过写李广南山射虎时感慨时光流逝,透露出作者凄凉的心境。 15.这首词下片中从“风霜顿改,关河犹昔”到结尾,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情感? 请简要分析。 四、(17届黑龙江大庆市高三二模)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小题。 蝶恋花·豆蔻梢头春色浅 谢逸 豆蔻梢头春色浅。新试纱衣,拂袖东风软。红日三竿帘幕卷。画楼影里双飞燕。 拢鬓步摇青玉碾。缺样花枝,叶叶蜂儿颤。独倚阑干凝望远。一川烟草平如剪 【注释】 ①豆蔻:植物名,春日开花。诗词中常用以比喻少女。 ②步摇:古代妇女首饰。以下三句皆写妇女的首饰 ③烟草:形容草色如烟。 8.下列对诗歌的内容分析和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A.开篇“豆蔻梢头春色浅”,巧妙地隐括了杜牧《赠别》诗中句:“娉娉袅袅 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既明写春色尚浅的初春时节,又暗指正值豆蔻年华 的少女 B.第三句写和缓的春风徐徐拂动着薄薄纱衣的长袖,从服饰的描写中,使人想 见少女楚楚动人的身姿。 C.上片结尾一句,写生机勃勃的春燕楼阴中比翼双飞,轻盈自,这情景不由得 触动了少女的情怀。 D.结尾一句写女主人公所盼望的人终于出现,视野远处,只有“一川烟草平如 剪 E.此词以委婉含蓄的笔调,写女子面对春天的美丽景色,盛装打扮,倚栏眺远 的喜悦之情
落日幽州,凭高望处,秋思何限。候雁哀鸣,惊麇②昼窜,一片飞蓬卷。西风万 里,瑜沙越漠,先到斡难河畔。但苍然、平原目极,玉关消息初断。 千秋只有,明妃冢上,长是青青未染。闻道胡儿,祁连每过,泪落笳声怨。风霜 顿改,关河犹昔,汗马功名今贱。惊心是、南山射虎③,岁华易晚。 【注】①文廷式(1856~1904),江西萍乡人。清末爱国词人、学者、思想家。 光绪十六年(1890 年)榜眼。中日甲午战争,他力主抗击,上疏请罢慈禧生日 “庆典”,奏劾李鸿章“昏庸骄蹇、丧心误国”,终被革职驱逐出京。②麇,读 jūn,獐子,鹿的一种。③南山射虎:《史记》载,李广出猎,看到草中石头, 以为是老虎,便抽箭射之。李广是汉朝名将,多年抗击匈奴,军功很大,却终身 没有封侯。 14.下列对这首词有关内容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落日”三句,写在落日余晖的映照下,词人登上幽州城头,满目所及,触 发了他绵绵无期、慷慨悲凉的秋思。 B.词中提到的“幽州”“斡难河”“玉关’’“明妃冢”“祁连山”都远在边 塞,表现了作者对边塞生活的向往。 C.“千秋”三句是说,千百年来,在塞外,只有昭君坟头上的草是青的,以此 表达词人对宁边安土者的追思和敬仰。 D.“闻道”三句,写当年胡人每次从祁连山经过时,让人常常悲伤落泪,胡笳 声噎,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作者对当朝统治者不能御敌的不满。 E.词的上片主要写景,勾勒出苍凉、萧疏的边塞景象,景中含情;下片结句通 过写李广南山射虎时感慨时光流逝,透露出作者凄凉的心境。 15.这首词下片中从“风霜顿改,关河犹昔”到结尾,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情感? 请简要分析。 四、(17 届黑龙江大庆市高三二模)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小题。 蝶恋花•豆蔻梢头春色浅 谢逸 豆蔻梢头春色浅。新试纱衣,拂袖东风软。红日三竿帘幕卷。画楼影里双飞燕。 拢鬓步摇青玉碾。缺样花枝,叶叶蜂儿颤。独倚阑干凝望远。一川烟草平如剪。 【注释】 ①豆蔻:植物名,春日开花。诗词中常用以比喻少女。 ②步摇:古代妇女首饰。以下三句皆写妇女的首饰。 ③烟草:形容草色如烟。 8.下列对诗歌的内容分析和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A.开篇“豆蔻梢头春色浅”,巧妙地隐括了杜牧《赠别》诗中句:“娉娉袅袅 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既明写春色尚浅的初春时节,又暗指正值豆蔻年华 的少女。 B.第三句写和缓的春风徐徐拂动着薄薄纱衣的长袖,从服饰的描写中,使人想 见少女楚楚动人的身姿。 C.上片结尾一句,写生机勃勃的春燕楼阴中比翼双飞,轻盈自,这情景不由得 触动了少女的情怀。 D.结尾一句写女主人公所盼望的人终于出现,视野远处,只有“一川烟草平如 剪”。 E.此词以委婉含蓄的笔调,写女子面对春天的美丽景色,盛装打扮,倚栏眺远 的喜悦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