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构咸的世界 14 总之,物质主义,理念主义和行为主义的地缘理论都包含了有益的 内容,但这些理论又都具有片面性。我在本书中试图将这些理论融合起 来形成一种视角,强调不同地区秩序的不同制度形式所具有的重要意 义,指出这类制度形式塑造了政治实践、同时也被政治实践所塑造。6实 12 际上,其他一些有意义的政治现象,其概念的边界也是模糊不清的。维 特根斯坦(Wittgenstein)关于“游戏”的论述也适用于“地理”:我们设没有 明确界定的概念,我们只能使用熟悉的相似概念,这种相似概念是处于 一个事物的不同表现形式之间的东西。参地缘具有物质性和象征性两个 侧面,它在不同国家集团之间构建了跨问题领域的高度行为相互依存 状态。 我在本书中提出,地区由于诸多进程的作用而变得多孔化了,不同 地区有着十分不同的制度形式。有些地区具有支持美国权力和目标的 核心国家,有些地区没有这类国家,这也是因地区而异的。在美国占主 导地位的时代,这些地区因素对世界秩序产生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 全球化与国际化 当前世界政治中的地区主义有一个重要的特征,这就是地区多孔 化。新闻记者和政治家常常使用地区“集团”的概念。他们认为,传统的 国际政治仍在得以复制,只不过是在为数不多但幅员更大,权力更强的 地区之间展开。这是完全不符合事实的。全球化和国际化的进程使得 地区变得通透起来,并且,这种变化与美国帝权的权力和目标往往是一 致的。 自从冷战结束以来,全球化和国际化主导了公众的讨论和学者的研 究。虽然这两个术语往往混用,但我认为它们表达的意思是十分不同 的。我将全球化定义为超越空间和压缩时间的进程。全球化对于世界 政治来说具有全新的变革性作用。我将国际化定义为以领土为基础的 跨国界交换进程。国际化是国际范围内国家体系进化的基本延续。全 球化彰显了世界政治中新的行为体的兴起和新的关系的出现。国际化 图这一思堆方式很像以前解决多元主义和马克思主义之间学理争论的方式。当时的解 决方式最终引发了一连串高有成果的研究,内容是民主和资本主义的各种不同的制度秩序。 感湘帕特里克·靠油厄斯·杰克逊(Patrick Thaddeus Jackson)向我指出了这一点, Hirst and Thompson 1996.185,and alao 8-13. PDG
第一章世界政治中的美国权力 则表示原有行为体持续的重要性和原有关系的进一步加强。炒基于领土 15 的国际进程使得国家行为之间的差异得以继续存在:非领土的全球进程 则将国家之间的差异推向融合,同时也催生了许多为切实适应全球变化 而启动的地区进程。例如,在全球经济中,跨国公司削弱了国家的公共 政策,并往往将公司行为归拢到一个全球一致的完善标准上面。但是, 全球性的公司政策也引发了许多地方性的对应行动,有些支持全球性政 策,有些则是反对这类政策。在国际经济中情况就不一样了,政府政策 继续使国家经济努力适应采取不同战略的多国公司的运作模式。 13 全球化 冷战结束之后,美国成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全球化一度成为 记者、商业家和政治家描述世界政治时喜欢使用的词语。1971年,一个 储存了800种经济和商业刊物的大型国际数据库在其数据中没有一个 包含“全球"或“全球化”的文章题目。到了1995年,这类文章题目达到 了1200个。9《纽约时报》和《华盛顿邮报》上包含“全球化”一词的文 章在90年代后期“几乎是呈直线飘升的态势”。⑧专栏文章和新闻电讯 稿也在大谈特谈全球化带来的福气或是灾难。但是,如果将这种概念形 成过程中的变化简单地视为“全球化妄言"而不屑一顾,那就大错特错 了。这种世界范围内公共话语的全面变化,可能与当年创造“国际化” 一词具有同样重要的意义。据说,“倒际化"是边沁(Jeremy Bentham)在 18世纪后期发明的。 技术变化是在相互交错的社会和地理空间中发生的。全球化指的 是创造新的“跨国”空间,这正在侵蚀传统的、领土形式的社会和政治生 活。新的全球空间或是替代了旧的领土空间,或是与之共存。当今的生 活中出现了许多平常和不平常的事情。导弹可以在几分钟内摧毁地球 上任何一个地方。互联网在几秒种内就可以将世界各地的人连接在一 起。跨国公司的营销战略针对的是整个世界,工厂生产出来的部件被运 往全球各地进行装配,全球变暖影响所有在这个世界上生活的人,好莱 坞电影的生产和销售瞄准的也是全球各地的观众。 技术正在制造一场通讯革命,它大大加快了信息、工业产品和金融 Scholte 2000.49. 9 Reinicke1998,234n.20 H0 nwood2003,17. 5 Scholte 2000,43-44.Taylor 1995.1 PDG
地区构成的世界 16 资本的流通,从而缩小了空间、缩短了时间。对于越来越多的人来说,他 们之间的社会性互动越来越不受地理距离的限制。卫星技术,数字技术 和光纤技术的发展大大降低了交通运输的成本,使得人们之间的“联系” 更加紧密无间。一个称为里斯本集团的学术专家委员会以强烈的语言 表达了这种景象。他们说:第一、第二和第三世界之间人人皆知的差别 被消除了,“全球世界是根本性重组的必然结果。…全球化进程标志 着国家体系作为人类活动和互动的最高组织形式,正在开始消亡”。 全球化理论家收集的数据表明,变化是迅猛的。20世纪70年代早 14 期,国际相互依存程度开始接近19世纪后期的水平。从那时起,经济、 军事、技术,生态、文化、移民、政治等方面的交往都在迅速扩展。无论是 以绝对数字衡量,还是以与国内的流动速度相比,都反映了跨国交往的 高速增长。新兴技术也在迅速发展。例如,整个90年代,世界万维网的 使用率以两位数的高速度增长。在生产的全球化方面也发生了深刻的 变化,到90年代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准。这些宏观层面的趋势是由微观 方面的变革驱动的。查尔斯·奥曼(Charles Oman)认为,创造全球化的 是“诸如公司、银行、个人等个体行为体的行动。他们的行动通常是为了 追求利润,也往往是由竞争的压力推动的。因此,最好将全球化理解为 一种微观经济现象”。品 全球化创造了复杂的文化和社会分化,这是基于传统和领土的贫富 概念所无法解释的。国家之间和国家经济之间的传统交往方式发生了 变化,在世界中心地带出现了社会边缘化现象,而在边缘地带则出现了 财富高度聚集的现象。全球化促进了世界市民社会的兴起,标志是去领 土化进程的发展和新的政治行为体的出现。公司和非国家行为体在全 球范围内日益增长的权力是这一正在兴起的世界社会的显著特征。 全球化使得不同的公司和政府采用的标准趋于一致。这种标准一 致的做法不仅仅是因为市场压力,而且也是政治冲突和学习行为的结 果。进而,在经济和社会方面,全球化在世界不同地区产生的影响是非 常“不平衡”的,结果是有些标准得到一致的接受,而有些标准在不同地 区受到了不同的对待。 全球化理论家坚持认为,面对全球趋同和地区分异的挑战,国家权 力被削弱了。由于金融和技术领域形成了全球性网络,在税收、提供社 Group of Lisbon 1995.19. 530mn1999,38. PDG
第一幸世界政治中的美国权力 会保障,组织生产和贸易、控制媒体、护卫边界,对应非传统安全等诸多 17 方面,诸多围家的能力比以前更容易受到质疑。部分地是为了对应这些 变化,精英们设计了无数的国际和准政府安排,将全球范围内正在兴起 的杜会和专业共同体联系在一起。于是,世界政治原来是政府之间的协 商谈判,而现在成了公营部门和私营部门的混成治理体系。这样一来, “上层”的合法性被部分地弱化了,而来自“下层”的认同运动进一步加 大了这种弱化程度。与过去相比,政府现在对国家事务的控制能力诚弱 了。非国家行为体得到了更多的承认,在世界事务的治理之中发挥了日 益重要的作用。跨国社会运动方兴未艾:个人可以更加容易地得到信 息,因而也就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公司之间出现私下和半公半私的安 排一这些变化从根本上改变了国家的地位。主权并没有消失,但主权15 现在处于制度网络之中。正是这种制度网铬,以新的方式制约了国家的 行为,并使非国家行为体能够发挥作用。 跨国行为体的新的网络在过去几十年里迅速发展。有一份研究表 明,现在有3万5千个非政府组织(NGOs)在发展中国家开展活动。1万 5千多个非政府组织得到联合国经社理事会的承认,它们提供的援助超 过了整个联合国系统所提供的援助。它们还常常为发展中国家在当地 提供一些服务,这类服务本该是当地政府提供的,但是欧府却没有能力 做这些事情。&非盈利的进步通讯协会(Association for Progressive Com- munications)允许非政府组织以市内电话费的低费用使用互联网,为非政 府组织扩大影响开辟了新的渠道。全球性的社会运动使得人们可以与 欧美比较成熟、资金丰厚和了解煤体的集团直接联系。跨国社会运动的 发展已经在诸如环境、性别、常规武器控制等不同领城改变了国家的传 统外交方式。$ 全球化是复杂的现象,但并非必然是一个和平的过程。有效的市场 作用会削弱某些杜会关系及这些关系所依赖的制度的政治合法性。因 此,经济全球化造就了自身的反冲效应。集体暴力的性质发生了变化。 诚然,目前发生的许多暴力事件与国家和集团几百年来进行的传统战 争、种族灭绝和大规模屠杀等行动非常相似,但是,国家之间的战争明显 诚少,暴力呈现出新的形式,比如,高科技战争和非常规暴力。高科技战 争可以使美国几乎不受损失:而非常规暴力则可以使失败国家或激进集 4 Mathews1997,52-54 6 Brock and Albert 1995,268-270. PDG
地区构战的世界 18 团在军事和政治领域改变实力对比状态。非和平状态已经超越了新老 军事战争和国家安全的范畴。在当前的世界上,无法控制的风险不断威 胁着诸如食物、水、空气这些人类最基本的需求,因此,安全感依然脆弱, 很容易就会被推毁。 国际化 在国际性的世界上,国家主权不仅仅是一个区分国内和国外的领土 边界概念。主权也是在复杂的政治关系体系中讨价还价的工具。虽然 国际化并非一定减弱国家的权力,但是,国际化可以重新定义国家权力, 在连接国内和国外事务的领域尤其如此。国际化不仅仅是货物、服务和 人员流通不断增长的结果。对等流通创造了相互依存和相互受损的条 16 件:不对等流通形成了单方依赖和单方受损的可能。所以,国际化是一 个典型的政治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不同行为体都会试图利用不对等状 态产生的权力关系,谋求自己的利益。此外,不同政体对对方的国内发 展更为敏感。比如,在金融领域,国家利率的微小变化可能导致投机资 本的大量流动。再举一个例子,在人权问题上,国家政府越来越受到国 际标准的制约。 国际化表述的是一种过程,重申了非国家行为体作为国际体系中基 本行为体的地位。这种说法的基础可以被称为方法上的国家主义或民 族主义。国家维护主权,当涉及在无政府世界上保证生存的问题上尤其 如此。民族主义是集体身份的核心形式。一国的公司在国家的保护之 下开展跨国界的货物和服务贸易。经济流通和社会交流的增大导致国 内力量的重新结盟,加强了国内不同政策和做法,形成某种程度上的协 满一致。国际化过程不可能也并没有消除国家作为国际体系基本行为 体这一事实,政府仍然是搭建政治舞台的核心行为体。在这个政治舞台 上,出现了市场的国际化:不同的资本机制在国际经济领域竞争,设计不 同的方法对应相似的外部桃战。 许多统计数字表明,国际化是一个逐步加强的长期趋势,这种趋势 使得世界体系越来越开放。在过去30年里,世界贸易的增长速度是收 人增长的两倍,制成品贸易则增长了三倍。这些数字还可能低估了当 前的发展。非法领域的年贸易额(主要是毒品贸易)增长迅速。在20世 Milner and Keohane 1996,10-14.Gilpin 2000.21. PD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