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7 THE TRAGEDY OF GREAT POWER POLITICS BY JOHN J.MEARSHETMER 大国政治的 悲剧 美约翰·米尔斯海默 著 E义桅唐小松 译 译 所 GROUP OF SHANGHAI
序 美国学者米尔斯海默的《大国政治的悲剧》是一部严肃的国 际关系理论专著,作为进攻性现实主义的代表作,它被认为是自 1979年华尔兹《国际政治理论》后现实主义又一里程神式的著 作,但往往被简单地视作对“中国成胁论”的阐释,这本身就是一 个悲剧。 米尔斯海默的理论落脚于应对欧亚大陆可能出现的地区 霸权对美国构成威胁这一美国式的经典命题。作者强调在21 世纪初,欧洲的德国和亚洲的中国可能对美国构成挑战,并提 出美国应该扮演“离岸平衡手”的角色。这只是其长期理论研 究的现实推测,并非专门针对中国。根据进攻性现实主义理 论,无论哪个国家在21世纪崛起,并且实力与美国族較相当, 都会对美国构成威胁;而在作者的分析中,中国恰巧是将在 21世纪崛起的国家、故而根据其理论逻辑,作老认为强大的 中国会对美国构成挑战。作者的结论只是其理论遂辑的自 然延伸,而非作者在主观上认为中国会成为一个对国际安全 构成威脚的国家,对此,希望读者以成熟、冷静的心态对待其 结论。 和美国国内政治一样,国际关系理论发展也具有某种“钟摆 效应”,往往在现实主义与自由主义两大学派之间谋取中庸之 ◆1·
道。冷战结束以后,国际关系学界对世界格局的看法一度为乐 观的自由主义所支配,世人也曾翘首以盼多极化局面的出现。 但近年来,现实主义却有卷土重来之势。首先是“一超独霸”的 观点盛极一时,一些大国争相讨好美国,奉行“跟着强者走”战略 (bandwagon).,而美国则积极推进精权战略。沃尔福思的“单极 稳定论“思想首先揭开其序幕,库伯的“新帝国论”更是大张旗鼓 地为帝国辩护。“一超独霸”的观点还远未偃旗息鼓,“9·11”事 件后,人们又开始为另一种新的发展趋势感到担忧,那就是,在 美国,现实主义又悄然被挂上阵,新版的现实主义越来越带有浓 重的保守性和“进攻性”(自由主义则被美国国务院规划室主任 哈斯发展为“整合论”)。它突出表现为“一超多强”论,特别强调 中美关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中美之间激烈的安全竞 争具有不可避免性,其理论基础就是本书要介绍的米尔斯海默 在其新著《大国政治的悲剧》一书中所阐述的“进攻性现实主义# 理论。1 与米尔斯海默于1990年发表在《大西洋月刊》上的文章的 “为什么我们会很快怀念冷战”一样,《大国政治的悲剧》对历史 的解释往往比对未来的预测更可信,诫如译者在评论中所指出 的,前者也有观念取材的问题。因此,我们对待此书,应以关注 其实证分析过程,丰富我们对国际关系理论本体论、认识论、方 法论、介值论的理解为根本,而不要局限或拘泥于其预测或某些 言论。我们将《大国政治的悲剧》一节介绍给国内读者,不仅是 希望国内学者能更多地接触国外国际关系理论研究动向,同时 也希望我们的学者和政策制定者们能够加深对那些可能影响美 国外交政策制定者的理论的了解,从而在制定我们自己的外交 政策时能够知己知彼。 此书的理论贡献包括:(1)继承和发展了现实主义。在第一 2
章中作者就开门见山地总结了现实主义的三大流派,即人性现 实主义、防御性现实主义、进攻性现实主义。(2)毫不掩饰地分 析了国际关系现实与理论的关系,尤其是对美国外交声行不一 现象的分析发人深省。(3)以军事与理论、历史与理论的完美结 合复兴了地缘政治理论。(4)以进攻性现实主义检验历史并验 证这一理论,丰富了我们对国际关系史的认识。(5)对“均势” (balancing)、“推卸责任”(buck-passing)、“联盟”(alliance))、“讹 诈”(blackmail)、“诱捕”(bait and bleed)、“坐观血腥厮杀” (bloodletting)、“绥靖”(appeasement)和“跟着强者走”(band- wagoning)等外交行为的研究,深化了传统联盟理论、均势理论 和战争理论。 虽然很难评估米尔斯海默的理论对包括美国国防部块策层 在内的美国保守势力有多大影响,但该书的出版恰逢“9·11”事 件后不久,其保守主义历史观及进攻性现实主义理论的许多方 面正好与国防部保守派占上风的布什政府外交理念指吻合。例 如,2001年《四年防务评估报告》(QDR)提出了基于能力而非意 图的成胁观,又比如对中国的防范等,但我们不应将米尔斯海默 的理论与布什政府“先发制人”战略等混为一淡,或者把进攻性 现实主义视为布什政府的指导思想(米尔斯海默甚至反对美国 武力“倒萨”,面主张对伊拉克实施“警惕的遏制”,同时主张“反 恐”应推行“痛得人心的战略”,反对“先发制人”的战路)。美国 的外交政策是各流派的折衷产物,基于美国国家利益及世界局 势的综合考虑,而非以一种思潮为主导,不变的只有美国国家利 益和维护美国蒲权地位的目标。正如译者指出的,本书是“为永 葆美国强权开药方”?。 但是,美国对外政策调整频紫,而外交理念相对固定,反 映了当权精英对世界的认识,改之不易,图此,我们要更加充 ◆3·
分地关注此书所阐明的进攻性现实主义理论及其所代表的美 国对外政策理念。在2002年4月8日的采访和对话中,米尔 斯海默更是明确提出联合日本、越南、韩国,印度、俄罗斯共同 逅制中国的观点。对于中国现在强调要做一个负责任的国 家、与周边国家建立友好合作关系以及实现地区共同稳定和 繁荣的问题,米尔斯海默的回答是:“那只是中国现在还没有 足够的发展和强大,所以中国需要这么做。如果将来中国强 大,一定会控制这些国家,限制它们的发展,这也符合中国的 利益。3因此,对米尔斯海默的思想的危害性和影响绝不可掉 以轻心。 世界是丰富多彩的,进次性现实主义国际关系理论抹杀国 家个性,忽视一国内政,不去了解领导人的意志与百姓所思所 想,只能是闭门造车。其所杜撰的“中国威胁论”不过是为美国 霸权的合法性寻找逻辑基础的现实举措,是自我实现的预言。 正如约瑟夫·奈所警告的:“如果你把中国视为成胁,它就会变 成威胁。”这种威脚当然是美国感觉的威胁,在实践中处处碰壁、 不攻自破。实践是最好的镜子,时间是藏好的裁判。江泽民同 志指出:“历史已反复表明,一个国家对于世界和平是否构成威 胁,不在于它的国力是否强大,而在于它奉行什么样的内少政 策。中国对内一心一意致力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改,对外坚持 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我们内外政策的根本原则决不 会改变。我们将一如既往地为维护地区与世界和平作出不懈的 努力。”4我们相信,强大的中国必将会为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作出 贡献。 时代在飞速发展,没有永恒的循环逻辑。历史上,欧洲一度 被认为是大国战争与和平的实验场,尽管有欧洲和谐时期,但 “均势一打破均势一新均势”这一战争与和平的逻辑交替,走不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