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 语文模拟试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8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考试结東 后,将本试卷和答题纸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 答题前,考生在答题纸上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座号和准 考证号填写在答题纸和试卷规定的位置上 2.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 ,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第Ⅱ卷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 应的位置,不能写在试卷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能使 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第Ⅱ卷第六题为选做题,考生必须从所给(一)(二)两题中仼选一题作答,不能全选。 第I卷(选择题,共36分) 、(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字形与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眼睑(jian)逾期角(jue)力 风升水起着(zhuo手成春 B.戏谑(xue)噪动戕( qiang)害孩提时代分(fen)内工作 C.标识(zhi)果脯按捺(na) 权宜之计无耻谰(1dn)言 D.翘(qido)首海啸粘(nian)贴指手画脚浑(hun)浑噩噩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坚决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国务院常务会议的声音刚刚传出,人们猜测已 久的二套房贷新政随即出台 B.气象专家表示,预计今明两天南方部分地区的降雨依然较强,需加强防范城镇积涝, 山洪、山体滑坡和泥石流等灾害。 C.连日来,有关这8位中国维和警察的消息,一直牵动着中国人民的心,也让人们开始 关心和了解这个特殊而神秘的群体:中国维和警察 D.4月9日至11日,博鳌亚洲论坛2010年年会在中国海南博鳌举行,本届年会主题为
2010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 语文模拟试题 本试卷分第 I 卷和第 II 卷两部分,共 8 页。满分 15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考试结束 后,将本试卷和答题纸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在答题纸上务必用直径 0.5 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座号和准 考证号填写在答题纸和试卷规定的位置上。 2.第 I 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 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第 II 卷必须用 0.5 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 应的位置,不能写在试卷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能使 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第 II 卷第六题为选做题,考生必须从所给(一)(二)两题中任选一题作答,不能全选。 第 I 卷(选择题,共 36 分) 一、(15 分,每小题 3 分) 1.下列词语中,字形与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眼睑.(jiǎn) 逾期 角.(jué)力 风升水起 着.(zhuó)手成春 B.戏谑.(xuè) 噪动 戕.(qiāng)害 孩提时代 分.(fèn)内工作 C.标识.(zhì) 果脯 按捺.(nà) 权宜之计 无耻谰.(lán)言 D.翘.(qiáo)首 海啸 粘(nián)贴 指手画脚 浑.(hún)浑噩噩 2.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坚决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国务院常务会议的声音刚刚传出,人们猜测已 久的二套房贷新政随即出台。 B.气象专家表示,预计今明两天南方部分地区的降雨依然较强,需加强防范城镇积涝, 山洪、山体滑坡和泥石流等灾害。 C.连日来,有关这 8 位中国维和警察的消息,一直牵动着中国人民的心,也让人们开始 关心和了解这个特殊而神秘的群体:中国维和警察。 D.4 月 9 日至 11 日,博鳌亚洲论坛 2010 年年会在中国海南博鳌举行,本届年会主题为
《绿色复苏:亚洲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选择》。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世博会是创造精神最集中的空间,在家门口举办的世博会能使我们的青少年受 到创造性理念的早期教育 ②这家商厦的值班人员未经领导同意 脱岗,以致没有及时发现火情,延误了 扑救火灾的最佳时机 ③中国冰壶队要想在加拿大夺取第一枚冬奧会金牌,_成为中国体育史上第 取冬奥会集体项目金牌的队伍,真的很难。 A.激励私自进而B.激发擅自进而 C.激发私自从而D.激励擅自从而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世博会,将世界的目光集聚到了上海,所有人都为这次盛会欢欣鼓舞,跃跃欲试。海 归也不例外,他们积极地融入其中,为世博会尽自己的绵薄之力 B.俗话说得好:知错就改不算错,犯而不校错中错。我是你的朋友,你做错了事可以对 我说,让藏在心灵深处的心事,也出来晒晒太阳 C.银河人才网高级职业顾问李汶娟指出:大学生开始职业生涯规划时要瞻前顾后,要从 个人兴趣、个人特质及专业特点出发,并不是证书多了就业之路就宽了。 D.电暖器、饮水机等这些半大不小的物件有的商场不给送货,许多顾客表示,谁送货就 买谁的。看来,给这些商品送货,不仅是良好服务的体现,更成为潜在商机。 5.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火车票实名制不仅能在一定程度上杜绝票贩子,更能有利于维护公民乘坐火车的权利, 改变当前火车票销售过程中的不公平现象 B.全国总工会4月5日决定紧急拨款200万元,用于对在王家岭“3·28”特大透水事 故中遇难矿工及其家属的慰问。 C.一路“高歌猛进”的房价牵动着每一个购房者的神经,也受到了中央的关注,自今年 年初以来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抑制房价过快上涨,防范金融风险。 D.政治分析师亚采克说,坠机灾难影响深远,它将对选举产生巨大影响,现阶段难以详 细评说,但选举结果可能出人意料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中国古代的礼乐文明
《绿色复苏:亚洲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选择》。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世博会是 创造精神最集中的空间,在家门口举办的世博会能使我们的青少年受 到创造性理念的早期教育。 ②这家商厦的值班人员未经领导同意, 脱岗,以致没有及时发现火情,延误了 扑救火灾的最佳时机。 ③中国冰壶队要想在加拿大夺取第一枚冬奥会金牌, 成为中国体育史上第一支夺 取冬奥会集体项目金牌的队伍,真的很难。 A.激励 私自 进而 B.激发 擅自 进而 C.激发 私自 从而 D.激励 擅自 从而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世博会,将世界的目光集聚到了上海,所有人都为这次盛会欢欣鼓舞,跃跃欲试 ....。海 归也不例外,他们积极地融入其中,为世博会尽自己的绵薄之力。 B.俗话说得好:知错就改不算错,犯而不校 ....错中错。我是你的朋友,你做错了事可以对 我说,让藏在心灵深处的心事,也出来晒晒太阳! C.银河人才网高级职业顾问李汶娟指出:大学生开始职业生涯规划时要瞻前顾后 ....,要从 个人兴趣、个人特质及专业特点出发,并不是证书多了就业之路就宽了。 D.电暖器、饮水机等这些半大不小 ....的物件有的商场不给送货,许多顾客表示,谁送货就 买谁的。看来,给这些商品送货,不仅是良好服务的体现,更成为潜在商机。 5.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火车票实名制不仅能在一定程度上杜绝票贩子,更能有利于维护公民乘坐火车的权利, 改变当前火车票销售过程中的不公平现象。 B.全国总工会 4 月 5 日决定紧急拨款 200 万元,用于对在王家岭“3·28”特大透水事 故中遇难矿工及其家属的慰问。 C.一路“高歌猛进”的房价牵动着每一个购房者的神经,也受到了中央的关注,自今年 年初以来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抑制房价过快上涨,防范金融风险。 D.政治分析师亚采克说,坠机灾难影响深远,它将对选举产生巨大影响,现阶段难以详 细评说,但选举结果可能出人意料。 二、(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6~8 题。 中国古代的礼乐文明
早在夏商周时期,古代先贤就通过制礼作乐,形成了一套颇为完善的礼乐制度,并推广 为道德伦理上的礼乐教化,用以维护社会秩序上的人伦和谐。 中国古代的“礼”和“乐”起源于远古的原始崇拜。《礼记》曰:“夫礼之初,始诸饮食, 其燔黍捭豚,污尊而抔饮,蒉桴而土鼓。”其贡献的礼品、击土鼓而作乐,便是最早的礼乐 仪式。到了传说中的五帝时期,虽然帝王的领袖地位和递相禅让产生了“礼″的意识,但是 礼的制度还未产生。到了夏朝,由于“天下为家,各亲其亲”,于是“大人世及以为礼”,“礼 义以为纪”,礼仪制度才逐渐健建立起来。但夏礼因文字记载和考古材料的缺乏,已难知其详。 商礼由于殷墟考古的大量发现,以及《史记》有较多的记载,则已彰彰可考。到了周代,礼 制集前代之大成,逐渐完备和成熟起来,因为这时不仅形成了系统的礼乐制度,而且赋予礼 乐以丰富的人文内涵。“乐”在周之前也已有不少歌舞产生。到了周代,“乐”的内容不断丰 富,形成了相应的制度,设置了专门的机构来规范和管理乐舞 在礼乐文明形成的过程中,周公是一个重要的人物。他制礼作乐,不仅将远古至殷商的 礼乐加以改造和发展,形成系统化的典章制度和行为规范,而且注入“德”的因素,使其具 有道德伦理的深刻内涵。孔子是发展中国古代礼乐文明的另一个重要人物。他继承、推广和 宣扬礼乐文明,整理、传播了记载古代礼乐文明的儒家经典“六经″,并且,他以礼乐为解 说对象,着力彰显礼乐文明的精义,强调礼乐文明的人伦教化和治世功能。 “礼″是人性的基础。《礼记》日:“鹦鹉能言,不离飞鸟;猩猩能言,不离禽兽。今人 而无礼,虽能言,不亦禽兽之心乎?…是故圣人作,为礼以教人,使人以有礼,知自别于 禽兽。”“礼”是人类文明社会最主要的特征之一,是区别人与动物、文明与野蛮的标准。礼 使人明确自己在社会中的位置,懂得尊敬和谦让;使人区别事物或行为的是非,懂得什么是 该做和不该做的。“礼″也是一种道德规范,引导人们向善和自律。孔子曰:“道之以政,齐 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因此,礼乐文明更强调通过礼教 使社会规则内化为人的内心尺度,通过让他们知礼、守礼,达到社会和谐的境界 乐”的社会作用重在和谐精神。《礼记》曰:“故乐者,审一以定和,以和合父子君臣、 附亲万民也。是先王立乐之方也。”“乐”是协调世间万物的纲纪,它的作用是使人们各安其 位,和谐相处。“乐”也有陶冶情操,移冈易俗的功用。《孝经》说:“移风易俗,莫善于乐
早在夏商周时期,古代先贤就通过制礼作乐,形成了一套颇为完善的礼乐制度,并推广 为道德伦理上的礼乐教化,用以维护社会秩序上的人伦和谐。 中国古代的“礼”和“乐”起源于远古的原始崇拜。《礼记》曰:“夫礼之初,始诸饮食, 其燔黍捭豚,污尊而抔饮,蒉桴而土鼓。”其贡献的礼品、击土鼓而作乐,便是最早的礼乐 仪式。到了传说中的五帝时期,虽然帝王的领袖地位和递相禅让产生了“礼”的意识,但是 礼的制度还未产生。到了夏朝,由于“天下为家,各亲其亲”,于是“大人世及以为礼”,“礼 义以为纪”,礼仪制度才逐渐建立起来。但夏礼因文字记载和考古材料的缺乏,已难知其详。 商礼由于殷墟考古的大量发现,以及《史记》有较多的记载,则已彰彰可考。到了周代,礼 制集前代之大成,逐渐完备和成熟起来,因为这时不仅形成了系统的礼乐制度,而且赋予礼 乐以丰富的人文内涵。“乐”在周之前也已有不少歌舞产生。到了周代,“乐”的内容不断丰 富,形成了相应的制度,设置了专门的机构来规范和管理乐舞。 在礼乐文明形成的过程中,周公是一个重要的人物。他制礼作乐,不仅将远古至殷商的 礼乐加以改造和发展,形成系统化的典章制度和行为规范,而且注入“德”的因素,使其具 有道德伦理的深刻内涵。孔子是发展中国古代礼乐文明的另一个重要人物。他继承、推广和 宣扬礼乐文明,整理、传播了记载古代礼乐文明的儒家经典“六经”,并且,他以礼乐为解 说对象,着力彰显礼乐文明的精义,强调礼乐文明的人伦教化和治世功能。 “礼”是人性的基础。《礼记》曰:“鹦鹉能言,不离飞鸟;猩猩能言,不离禽兽。今人 而无礼,虽能言,不亦禽兽之心乎?……是故圣人作,为礼以教人,使人以有礼,知自别于 禽兽。”“礼”是人类文明社会最主要的特征之一,是区别人与动物、文明与野蛮的标准。礼 使人明确自己在社会中的位置,懂得尊敬和谦让;使人区别事物或行为的是非,懂得什么是 该做和不该做的。“礼”也是一种道德规范,引导人们向善和自律。孔子曰:“道之以政,齐 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因此,礼乐文明更强调通过礼教, 使社会规则内化为人的内心尺度,通过让他们知礼、守礼,达到社会和谐的境界。 “乐”的社会作用重在和谐精神。《礼记》曰:“故乐者,审一以定和,以和合父子君臣、 附亲万民也。是先王立乐之方也。”“乐”是协调世间万物的纲纪,它的作用是使人们各安其 位,和谐相处。“乐”也有陶冶情操,移风易俗的功用。《孝经》说:“移风易俗,莫善于乐
即乐教有陶冶心性,使人快乐安宁,生命长久之功。因此,孔子要求人们要听雅乐,远淫音。 乐者,天地之和也。礼者,天地秩序也。”秩序与和谐是礼乐文明的主旨。“乐者为同, 礼者为异。”是说乐的作用在于协调上下,礼的作用在于区别次序。然而,礼和乐虽有形式、 功用上的不同,但却是相辅相成的。在远古传统中,礼即人文,是涵盖一切,包括乐在内的。 到了周代,礼、乐虽各有制度,但是乐毕竟仍是礼制的一个方面,乐的“和”也是为实现礼 而辅助、服从于礼的。乐之“和”能够弥合礼之“分″所造成的心理差距。孔子等儒家常将 礼”“乐”相提并论,就是因二者之结合,能起到平衡与调和的作用。 先秦礼乐文明经历代沿革,具体内容有变而主旨不变。摒弃旧礼中的贵贱之分,汲取礼 乐文明的秩序、和谐理念,对于中国,对于世界,都具有现实意义。 (选自《光明日报》2010年5月6日,有删改) 6.下列有关“礼”的发展的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古代先贤为了维护社会秩序上的人伦和谐制礼作乐,逐步形成了一套礼乐制度,并推 广为道德伦理上的礼乐教化 B.中国古代的礼乐文明是在周代开始完备、成熟起来的,其原因就是当时产生了大量的 礼乐歌舞形式。 C.周公是礼乐文明形成过程中的重要人物,他继承了殷商的礼乐形式,并注入了“德” 的因素,使其有较大的发展。 D.先秦的礼乐文明经历代继承发扬和变革发展,其内容不断丰富,秩序与和谐的内在思 想也在与时俱进。 7.下列各项对“礼”与“乐”的相关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礼”是人性的基础,是区别人与动物、文明与野蛮的标准,它能引导人们向善和自 律;“乐”是协调世间万物的纲纪,它能陶冶情操,移风易俗 B.“礼”的作用在于使人明确在社会中的地位和关系:“乐”的作用在于使人们各安其位, 和谐相处 C.在远古传统中,“礼”“乐”并存,涵盖了一切:自从周代以后,“乐”便成为礼制的 一个重要方面 D.由于“礼”“乐”的结合,能够起到平衡与调和的作用,所以孔子常常将礼、乐两个 方面相提并论。 8.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我国的礼乐文明源远流长,早在远古时期就已经有了礼乐仪式 B.夏朝时期,“礼”的意识开始苏醒,礼仪制度就开始初步建立
即乐教有陶冶心性,使人快乐安宁,生命长久之功。因此,孔子要求人们要听雅乐,远淫音。 “乐者,天地之和也。礼者,天地秩序也。”秩序与和谐是礼乐文明的主旨。“乐者为同, 礼者为异。”是说乐的作用在于协调上下,礼的作用在于区别次序。然而,礼和乐虽有形式、 功用上的不同,但却是相辅相成的。在远古传统中,礼即人文,是涵盖一切,包括乐在内的。 到了周代,礼、乐虽各有制度,但是乐毕竟仍是礼制的一个方面,乐的“和”也是为实现礼 而辅助、服从于礼的。乐之“和”能够弥合礼之“分”所造成的心理差距。孔子等儒家常将 “礼”“乐”相提并论,就是因二者之结合,能起到平衡与调和的作用。 先秦礼乐文明经历代沿革,具体内容有变而主旨不变。摒弃旧礼中的贵贱之分,汲取礼 乐文明的秩序、和谐理念,对于中国,对于世界,都具有现实意义。 (选自《光明日报》2010 年 5 月 6 日,有删改) 6.下列有关“礼”的发展的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古代先贤为了维护社会秩序上的人伦和谐制礼作乐,逐步形成了一套礼乐制度,并推 广为道德伦理上的礼乐教化。 B.中国古代的礼乐文明是在周代开始完备、成熟起来的,其原因就是当时产生了大量的 礼乐歌舞形式。 C.周公是礼乐文明形成过程中的重要人物,他继承了殷商的礼乐形式,并注入了“德” 的因素,使其有较大的发展。 D.先秦的礼乐文明经历代继承发扬和变革发展,其内容不断丰富,秩序与和谐的内在思 想也在与时俱进。 7.下列各项对“礼”与“乐”的相关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礼”是人性的基础,是区别人与动物、文明与野蛮的标准,它能引导人们向善和自 律;“乐”是协调世间万物的纲纪,它能陶冶情操,移风易俗。 B.“礼”的作用在于使人明确在社会中的地位和关系;“乐”的作用在于使人们各安其位, 和谐相处。 C.在远古传统中,“礼”“乐”并存,涵盖了一切;自从周代以后,“乐”便成为礼制的 一个重要方面。 D.由于“礼”“乐”的结合,能够起到平衡与调和的作用,所以孔子常常将礼、乐两个 方面相提并论。 8.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我国的礼乐文明源远流长,早在远古时期就已经有了礼乐仪式。 B.夏朝时期,“礼”的意识开始苏醒,礼仪制度就开始初步建立
C.孔子不仅整理、传播了儒家经典“六经”,还强调礼乐文明的人伦教化和治世功能 D.礼乐文明强调通过礼教,让人们知礼、守礼,达到社会和谐的境界。 三、(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太公望,东夷之土也,欲定一世而无其主。闻文王贤,故钓于渭以观之。 伍子胥欲见吴王而不得,客有言之于王子光者,见之而恶其貌,不听其说而辞之。客请 之王子光,王子光日:“其貌适吾所甚恶也。”客以闻伍子胥,伍子胥日:“此易故也。愿令 王子居于堂上,重帷而见其手,请因说之。”王子许。伍子胥说之半,王子光举帷,搏其手 而与之坐;说毕,王子光大说。伍子胥以为有吴国者,必王子光也,退而耕于野。七年,王 子光代吴王僚为王。任子胥,子胥乃修法制,下贤良,选练士,习战斗。六年,然后大胜楚 于柏举。九战九胜,追北干里。昭王出奔随,遂有郢。亲射王宫,鞭荆平之坟三百。乡之耕 非忘其父之雠也,待时也 墨者有田鸠,欲见秦惠王,留秦三年而弗得见。客有言之于楚王者,往见楚王。楚王说 之,与将军之节以如秦。至,因见惠王。告人曰:"“之秦之道,乃之楚乎?″固有近之而远 远之而近者。时亦然。有汤武之贤,而无桀纣之时,不成;有桀纣之时,而无汤武之贤,亦 不成。圣人之见时,若步之与影不可离。 故有道之士未遇时,隐匿分窜,勤以待时。时至,有从布衣而为天子者,有从干乘而得 天下者,有从卑贱而佐三王者,有从匹夫而报万乘者。故圣人之所贵,唯时也。水冻方固, 后稷不种,后稷之种必待春。故人虽智而不遇时,无功。方叶之茂美,终日采之而不知;秋 霜既下,众林皆羸。事之难易,不在小大,务在知时。 饥马盈厩,嗅③然,未见刍也;饥狗盈窖,嗅然,未见骨也。见骨与刍,动不可禁。乱 世之民,嗅然,未见贤者也;见贤人,则往不可止。往者非其形心之谓乎?齐以东帝困于天 下,而鲁取徐州;邯郸以寿陵困于万民,而卫取茧氏。以鲁卫之细,而皆得志于大国,遇其
C.孔子不仅整理、传播了儒家经典“六经”,还强调礼乐文明的人伦教化和治世功能。 D.礼乐文明强调通过礼教,让人们知礼、守礼,达到社会和谐的境界。 三、(12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9~12 题。 太公望,东夷之士也,欲定一世而无其主。闻文王贤,故钓于渭以观之。 伍子胥欲见吴王而不得,客有言之于王子光者,见之而恶其貌,不听其说而辞之。客请 之王子光,王子光曰:“其貌适.吾所甚恶也。”客以闻伍子胥,伍子胥曰:“此易故也。愿令 王子居于堂上,重帷而见其手,请因.说之。”王子许。伍子胥说之半,王子光举帷,搏.其手 而与之坐;说毕,王子光大说。伍子胥以.为有吴国者,必王子光也,退而耕于野。七年,王 子光代吴王僚为王。任子胥,子胥乃.修法制,下贤良,选练士,习战斗。六年,然后大胜楚 于柏举。九战九胜,追北千里。昭王出奔随,遂有郢。亲射王宫,鞭荆平之坟三百。乡之耕, 非忘其父之雠也,待时也。 墨者有田鸠,欲见秦惠王,留秦三年而弗得见。客有言之于楚王者,往见楚王。楚王说 之,与将军之节.以如秦。至,因见惠王。告人曰:“之.秦之道,乃之楚乎?”固有近之而远、 远之而近者。时亦然。有汤武之贤,而无桀纣之时,不成;有桀纣之时,而无汤武之贤,亦 不成。圣人之见时,若步之与影不可离。 故有道之士未遇时,隐匿分窜,勤以待时。时至,有从布衣而为天子者,有从千乘而得 天下者,有从卑贱而佐三王者,有从匹夫而报万乘者。故圣人之所贵.,唯时也。水冻方固, 后稷不种,后稷之种必待春。故人虽智而不遇时,无功。方叶之茂美,终日采之而不知;秋 霜既下,众林皆羸。事之难易,不在小大,务在知时。 饥马盈厩,嗼①然,未见刍也;饥狗盈窖,嗼然,未见骨也。见骨与刍,动不可禁。乱 世之民,嗼然,未见贤者也;见贤人,则往不可止。往者非其形心之谓乎?齐以东帝困于.天 下,而鲁取徐州;邯郸以寿陵困于万民,而卫取茧氏。以鲁卫之细,而皆得志于大国,遇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