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水三中上学期阶段性检测 高三语文 2012、10、7 本试卷分为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9页。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 分钟。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座号、准考证号 填写在答题卡和试题卷规定的位置上 2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 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第Ⅱ卷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各题目指定 区域内相应的位置,不能写在试题卷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 写上新的答案;不能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 效 第丨卷(选择题共36分) (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主角/角斗隽永/隽秀婀娜押解/浑身解数 B.绽放/破绽弹劾/弹冠相庆间隙/间不容发 C.度量/忖度抹布/拐弯抹角游说/说一不二 D.朝晖/朝觐纰缪/未雨绸缪削减/削足适履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一组是 A.漱口 国藉 雄赳赳 源远流长 B.斑斓 沉湎 金钢钻 插科打诨 C.诠释 掂量 荧光屏 鸠占鹊巢 D.宣泄 竣工 家具店 委屈求全 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①兴隆塔以悠久的历史、丰富的文物珍藏、丰厚的文化 以及极高的科学 艺术价值而闻名。 ②记者在北京博士后研究员 会上看到,卫生、交通等领域对高层次人才 的需求很迫切。 ③北大在长期发展和斗争的 中形成的光荣传统和优良学风,生动地体现 了中国人民自强不息、开拓进取的民族精神。 A.积聚引见里程 B.积聚引荐历程 C.积淀引荐历程 D.积淀引见里程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为了在《百家讲坛》讲述《清十二帝疑案》,阎崇年翻阅了大量历史资料,精 心研究,可谓沙里淘金,最终赢得了观众的认可。 B.经过一个多月的相处,张教官对同事感叹道:“刚入狱的小刘其实心地非常善 良,为人处市非常仗义,真是孺子可教。” C.初春的篝火晩会上,大家陶醉在春意阑珊的氛围中,有的唱歌,有的跳舞
沂水三中上学期阶段性检测 高三语文 2012、10、7 本试卷分为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 9 页。满分 150 分。考试用时 150 分钟。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 0.5 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座号、准考证号 填写在答题卡和试题卷规定的位置上。 2.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 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第Ⅱ卷必须用 0.5 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各题目指定 区域内相应的位置,不能写在试题卷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 写上新的答案;不能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 效。 第Ⅰ卷(选择题共 36 分) 一.(15 分,每小题 3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主角./角.斗 隽.永/隽.秀婀娜 押解./浑身解.数 B.绽.放/破绽. 弹.劾/弹.冠相庆 间.隙/间.不容发 C.度.量/忖度. 抹.布/拐弯抹.角 游说./说.一不二 D.朝.晖/朝.觐 纰缪./未雨绸缪. 削.减/削.足适履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一组是 A.漱口 国藉 雄赳赳 源远流长 B.斑斓 沉湎 金钢钻 插科打诨 C.诠释 掂量 荧光屏 鸠占鹊巢 D.宣泄 竣工 家具店 委屈求全 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组是(3 分)( ) ①兴隆塔以悠久的历史、丰富的文物珍藏、丰厚的文化________以及极高的科学 艺术价值而闻名。 ②记者在北京博士后研究员________会上看到,卫生、交通等领域对高层次人才 的需求很迫切。 ③北大在长期发展和斗争的________中形成的光荣传统和优良学风,生动地体现 了中国人民自强不息、开拓进取的民族精神。 A.积聚 引见 里程 B.积聚 引荐 历程 C.积淀 引荐 历程 D.积淀 引见 里程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为了在《百家讲坛》讲述《清十二帝疑案》,阎崇年翻阅了大量历史资料,精 心研究,可谓沙里淘金 ....,最终赢得了观众的认可。 B.经过一个多月的相处,张教官对同事感叹道:“刚入狱的小刘其实心地非常善 良,为人处市非常仗义,真是孺子可教 ....。” C.初春的篝火晚会上,大家陶醉在春意阑珊 ....的氛围中,有的唱歌,有的跳舞
有的畅淡着自己的理想…乐围绕在每个人的身边 D.名人故居纳入文物保护序列需要综合考虑建筑本身和名人影响等因素,眼下 的当务之急是制定名人故居保护办法,合理确定名人故居标准。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在印度、日本等国纷纷表示将力争增强本国文化的国际地位之后,如何 进一步提高中国文化的影响力成了中国学者研讨的中心问题。 B.据统计,近年来全国各地发生的多起较大道路交通事故的原因多是驾驶 人酒驾、超速、超载等不文明驾驶行为所导致的 C.从医学角度看,早餐在供应血糖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不吃或少吃早餐, 会使血糖不断下降,造成思维减慢、出现低血糖休克,甚至精神不振 D.“低碳”一一这个原本有些陌生与拗口的词开始走进公众生活,“我为 全球减斤碳”的号召得到大众的积级响应,“低碳生活”有望成为新的时尚流行 全球。 (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活得丰富比活得正确更重要 陈亚军 西方传统哲学家认为,活得丰富和活得正确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追求。说 个人活得丰富,是说这个人阅历丰富,在生活经验方面有深厚的积累;说一个 人活得正确,是说这个人的生活符合一个原则或标准。“正确”.这个词预设了原 则,隐含了标准。它们处于他的实践生活之外,否则就不能成为原则或标准。正 确与否是由外在于自己的标准来决定的 希腊哲学家有这样的思路只要我们还沉浸在经验世界中还受着感性经验、 情感欲望的支配,我们就无从懂得如何正确地生活。只有符合理性所发现或发明 的普遍原则的生活才是正确的生活,才能为生活找到一个可靠的根基。但令人遗 憾的是,这种意义上的活得正确只能是一种无法实现的奢望.用一种凌驾于具体 生活之上的普遍原则来指导人们如何生活,这条路注定是无法走通的,我们只能 从我们的生活之中而不是生活之外,去寻找生活的意义和正确的标准。 在儿时的心目中,凡事总有个对错。后来发现事情并不那么简单,生活中充 满了太多的灰色的模糊地带,常常面临着两难,没有一个大写的原则,能真正为 我们指点迷津。我们必须也只能在具体的境况中,自己为自己做出选择,并承担 选择的责任 不容讳言.活得越丰富,昭示着跟头摔得越多,痛苦也越多。这正是许多人 向往活得正确的原因之一。但这里有两点值得一说:第一,痛苦和快乐一样,是 生命不可或缺的一环。当下的痛苦构成了整个生命的—个层面生命由此而厚重 让人回味无穷。第二,没有痛苦的生活也就没有快乐的感受.当痛苦、挫折消失 了的时候,也正是空虚和无聊开始的时候。人的生命意义,就是在克服生活障碍 中显示出来的。 因害怕犯错误而在生活面前停滞不前的人,既丧失了自我也丧失了世 界。人是活在不同的世界中的,生活的丰富造就了世界的丰富。世界不是静止的, 而是动态的;随着戎们和它打交道的深入、广泛,它向我们敞开了不同内容。世 界是什么,没有一个固定的答案,取决于我们和它交往的程度。敢于生活,敢于 追求丰富的生活,才能拥有一个丰富的世界
有的畅淡着自己的理想……欢乐围绕在每个人的身边。 D.名人故居纳入文物保护序列需要综合考虑建筑本身和名人影响等因素,眼下 的当务之急 ....是制定名人故居保护办法,合理确定名人故居标准。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在印度、日本等国纷纷表示将力争增强本国文化的国际地位之后,如何 进一步提高中国文化的影响力成了中国学者研讨的中心问题。 B.据统计,近年来全国各地发生的多起较大道路交通事故的原因多是驾驶 人酒驾、超速、超载等不文明驾驶行为所导致的。 C.从医学角度看,早餐在供应血糖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不吃或少吃早餐, 会使血糖不断下降,造成思维减慢、出现低血糖休克,甚至精神不振。 D.“低碳”——这个原本有些陌生与拗口的词开始走进公众生活,“我为 全球减斤碳”的号召得到大众的积级响应,“低碳生活”有望成为新的时尚流行 全球。 二、(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6~8 题。 活得丰富比活得正确更重要 陈亚军 西方传统哲学家认为,活得丰富和活得正确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追求。说 一个人活得丰富,是说这个人阅历丰富,在生活经验方面有深厚的积累;说一个 人活得正确,是说这个人的生活符合一个原则或标准。“正确”.这个词预设了原 则,隐含了标准。它们处于他的实践生活之外,否则就不能成为原则或标准。正 确与否是由外在于自己的标准来决定的。 希腊哲学家有这样的思路:只要我们还沉浸在经验世界中,还受着感性经验、 情感欲望的支配,我们就无从懂得如何正确地生活。只有符合理性所发现或发明 的普遍原则的生活才是正确的生活,才能为生活找到一个可靠的根基。但令人遗 憾的是,这种意义上的活得正确只能是一种无法实现的奢望.用一种凌驾于具体 生活之上的普遍原则来指导人们如何生活,这条路注定是无法走通的,我们只能 从我们的生活之中而不是生活之外,去寻找生活的意义和正确的标准。 在儿时的心目中,凡事总有个对错。后来发现事情并不那么简单,生活中充 满了太多的灰色的模糊地带,常常面临着两难,没有一个大写的原则,能真正为 我们指点迷津。我们必须也只能在具体的境况中,自己为自己做出选择,并承担 选择的责任。 不容讳言.活得越丰富,昭示着跟头摔得越多,痛苦也越多。这正是许多人 向往活得正确的原因之一。但这里有两点值得一说:第一,痛苦和快乐一样,是 生命不可或缺的一环。当下的痛苦构成了整个生命的一个层面,生命由此而厚重, 让人回味无穷。第二,没有痛苦的生活也就没有快乐的感受.当痛苦、挫折消失 了的时候,也正是空虚和无聊开始的时候。人的生命意义,就是在克服生活障碍 中显示出来的。 一个因害怕犯错误而在生活面前停滞不前的人,既丧失了自我也丧失了世 界。人是活在不同的世界中的,生活的丰富造就了世界的丰富。世界不是静止的, 而是动态的;随着戎们和它打交道的深入、广泛,它向我们敞开了不同内容。世 界是什么,没有一个固定的答案,取决于我们和它交往的程度。敢于生活,敢于 追求丰富的生活,才能拥有一个丰富的世界
但说活得丰富比活得正确更重要是不是意味着活得正确与不正确无关紧要 呢 我们必须承认,我们不可能接受怎么都行。每一个社会,都在长期的生活实 践中形成了一套价值观、思维方式等,这是一套正确生活的标准。但这套标准是 可以改变也一定在改变着的。既然它是生活的产物,那么随着生活的展开,它必 定会不断地被人们修改着。我们每个人的每个行动,都在为什么是正确什么是不 正确进行着注释,正是在我们的有声和无声的赞同、反对中,正确性的标准或得 到延续或被修正 个成熟社会的成熟公民,应该秉持这样一种生活态度:一方面是对既有规 则的遵守,不因为它缺乏先验的特性就减弱对它的权威性的尊重;另一方面是对 它的反讽或批判,在生活中保持—种怀疑的精神,一旦具有充分的理由,就敢于 对它加以否定或修改 总之,不论是正确性标准的形成,还是正确性标准的修正,都离不开生活实 践的丰富性。 (文字有删改) 6.下列关于“活得丰富”和“活得正确”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活得丰富”’对于西方传统哲学家来说,是指这个人有丰富的阅历,在 生活经验方面有深厚的积累。 B.“活得正确”对于西方传统哲学家来说,是说这个人的生活符合一个外在 于生活实践的原则或标准 C.“活得丰富”要求我们在生活中保持一种反讽或批判的态度,敢于对现存 标准加以否定或修改。 D.“活得正确”是“活得丰富”的前提,只有活得正确,生活才能丰富而多 彩 7.以下说法不能支持“活得丰富比活得正确更重要”的一项是 生活中充满了灰色的模糊地带,常令人面临两难境地,而并没有一个明 确的原则能真正为我们指点迷津。 B.痛苦和快乐一样,是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无痛苦便无所谓快乐,无 快乐也就无所谓痛苦 C.追求一种具体生活之上的普遍原则很容易,所以很多人选择“活得正确” 而放弃“活得丰富”。 D.不论是正确性标准的形成,还是正确性标准的修正,都离不开生活实践 的丰富性,二者密切相关 8.下列说法符合作者观点的一项是 A.用一种符合理性所发现或发明的普遍原则指导的生活才是正确的生活, 才能为生活找到一个可靠根基 B.生活中个体的人,追求“活得丰富”并不意味着对“活得正确”的放弃, 仍应体现出对既有规则的尊重 C.成熟社会的成熟公民不必刻意选择生活,“活得丰富”与“活得正确”是 自然而然形成的结果 D.“活得丰富”和“活得正确”有主次之分,前者容易追求到,后者不易追 求到,所以说前者重要。 三、(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9~12题
但说活得丰富比活得正确更重要是不是意味着活得正确与不正确无关紧要 呢? 我们必须承认,我们不可能接受怎么都行。每一个社会,都在长期的生活实 践中形成了一套价值观、思维方式等,这是一套正确生活的标准。但这套标准是 可以改变也一定在改变着的。既然它是生活的产物,那么随着生活的展开,它必 定会不断地被人们修改着。我们每个人的每个行动,都在为什么是正确什么是不 正确进行着注释,正是在我们的有声和无声的赞同、反对中,正确性的标准或得 到延续或被修正。 一个成熟社会的成熟公民,应该秉持这样一种生活态度:一方面是对既有规 则的遵守,不因为它缺乏先验的特性就减弱对它的权威性的尊重;另一方面是对 它的反讽或批判,在生活中保持一种怀疑的精神,一旦具有充分的理由,就敢于 对它加以否定或修改。 总之,不论是正确性标准的形成,还是正确性标准的修正,都离不开生活实 践的丰富性。 (文字有删改) 6.下列关于“活得丰富”和“活得正确”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活得丰富’’对于西方传统哲学家来说,是指这个人有丰富的阅历,在 生活经验方面有深厚的积累。 B.“活得正确”对于西方传统哲学家来说,是说这个人的生活符合一个外在 于生活实践的原则或标准。 C.“活得丰富”要求我们在生活中保持一种反讽或批判的态度,敢于对现存 标准加以否定或修改。 D.“活得正确”是“活得丰富”的前提,只有活得正确,生活才能丰富而多 彩。 7.以下说法不能支持“活得丰富比活得正确更重要”的一项是 A.生活中充满了灰色的模糊地带,常令人面临两难境地,而并没有一个明 确的原则能真正为我们指点迷津。 B.痛苦和快乐一样,是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无痛苦便无所谓快乐,无 快乐也就无所谓痛苦。 C.追求一种具体生活之上的普遍原则很容易,所以很多人选择“活得正确” 而放弃“活得丰富”。 D.不论是正确性标准的形成,还是正确性标准的修正,都离不开生活实践 的丰富性,二者密切相关。 8.下列说法符合作者观点的一项是 A.用一种符合理性所发现或发明的普遍原则指导的生活才是正确的生活, 才能为生活找到一个可靠根基。 B.生活中个体的人,追求“活得丰富”并不意味着对“活得正确”的放弃, 仍应体现出对既有规则的尊重。 C.成熟社会的成熟公民不必刻意选择生活,“活得丰富”与“活得正确”是 自然而然形成的结果。 D.“活得丰富”和“活得正确”有主次之分,前者容易追求到,后者不易追 求到,所以说前者重要。 三、(12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 9~12 题
海塘记 王安石 自云柯而南,至于某,有堤若干尺,截然令海水之潮汐不得冒其旁田者,知 县事谢君为之也。始堤之成,谢君以书属予记其成之始,日:“使来者有考焉 得卒任完之以不隳。”谢君者,阳夏人也,字师厚,景初其名也。其先以文学称 天下,而连世为贵人,至君遂以文学世其家。其为县,不以材自负而忽其民之急。 方作堤时,岁丁亥十一月也,能亲以身当风霜氛雾之毒,以勉民作而除其灾,又 能令其民翕然皆劝趋之,而忘其役之劳,遂不逾时,以有成功。其仁民之心,效 见于事如此,亦可以已,而犹自以为未也,又思有以告后之人,令嗣续而完之 以永其存。善夫!仁人长虑却顾图民之灾,如此其至,其不可以无传。而后之君 子考其传,得其所以为,其亦不可以无思。 而异时予尝以事至余姚,而君过予,与予从容言天下之事。君曰:“道以闳 大隐密,圣人之所独鼓万物以然而皆莫知其所以然者,盖有所难知也。其治政教 令施为之详,凡与人共,而尤丁宁以急者,其易知较然者也。通途川,治田桑, 为之堤防沟浍渠川,以御水旱之灾;而兴学校,属其民人相与习礼乐其中,以化 服之,此其尤丁宁以急,而较然易知者也。今世吏者,其愚也固不知所为,而其 所谓能者,务出奇为声威,以惊世震俗,至或尽其力以事刀笔簿书之间而已,而 反以谓古所为尤丁宁以急者,吾不暇以为,吾曾为之,而曾不足以为之,万有 人为之,且不足以名于世而见其材。嘻!其可叹也。夫为天下国家且百年,而胜 残去杀之效,则犹未也,其不出于此乎?”予良以其言为然。既而闻君之为其县 至则为桥于江,治学者以教养县人之子弟,既而又有堤之役,于是又信其言之行 而不予欺也已。为之书其堤事,因并书其言终始而存之,以告后之人。庆历八年 七月日记。 9.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截然令海水之潮汐不得冒其旁田者冒:淹没,漫溢 B.至君遂以文学世其家 世:继承 C.其易知较然者也 较:比较。 D.而胜残去杀之效 胜:克制 10.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 A.①始堤之成 ②填然鼓之,兵刃既接 B.①而犹自以为未也②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C.①其不出于此乎 ②其孰能讥之乎 D.①以告后之人 ②木欣欣以向荣 11.下面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其中全部体现谢君“仁民之心”的一组是 ①其为县,不以材自负而忽其民之急 ②能亲以身当风霜氛雾之毒,以勉民作而除其灾 ③而犹自以为未也,又思有以告后之人 ④圣人之所独鼓万物以然而皆莫知其所以然者,盖有所难知也 ⑤万有一人为之,且不足以名于世而见其材 ⑥至则为桥于江,治学者以教养县人之子弟 A.①③④B.①②⑥ C.②④⑤ D.②③⑤ 12.下列有关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赞赏谢景初一心为百姓办实事的行为,后来又听到他对天下事的议
海塘记 王安石 自云柯而南,至于某,有堤若干尺,截然令海水之潮汐不得冒.其旁田者,知 县事谢君为之也。始堤之.成,谢君以书属予记其成之始,曰:“使来者有考焉, 得卒任完之以不隳。”谢君者,阳夏人也,字师厚,景初其名也。其先以文学称 天下,而连世为贵人,至君遂以文学世.其家。其为县,不以材自负而忽其民之急。 方作堤时,岁丁亥十一月也,能亲以身当风霜氛雾之毒,以勉民作而除其灾,又 能令其民翕然皆劝趋之,而忘其役之劳,遂不逾时,以有成功。其仁民之心,效 见于事如此,亦可以已,而.犹自以为未也,又思有以告后之人,令嗣续而完之, 以永其存。善夫!仁人长虑却顾图民之灾,如此其至,其不可以无传。而后之君 子考其传,得其所以为,其亦不可以无思。 而异时予尝以事至余姚,而君过予,与予从容言天下之事。君曰:“道以闳 大隐密,圣人之所独鼓万物以然而皆莫知其所以然者,盖有所难知也。其治政教 令施为之详,凡与人共,而尤丁宁以急者,其易知较.然者也。通途川,治田桑, 为之堤防沟浍渠川,以御水旱之灾;而兴学校,属其民人相与习礼乐其中,以化 服之,此其尤丁宁以急,而较然易知者也。今世吏者,其愚也固不知所为,而其 所谓能者,务出奇为声威,以惊世震俗,至或尽其力以事刀笔簿书之间而已,而 反以谓古所为尤丁宁以急者,吾不暇以为,吾曾为之,而曾不足以为之,万有一 人为之,且不足以名于世而见其材。嘻!其可叹也。夫为天下国家且百年,而胜. 残去杀之效,则犹未也,其.不出于此乎?”予良以其言为然。既而闻君之为其县, 至则为桥于江,治学者以教养县人之子弟,既而又有堤之役,于是又信其言之行 而不予欺也已。为之书其堤事,因并书其言终始而存之,以.告后之人。庆历八年 七月日记。 9.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截然令海水之潮汐不得冒.其旁田者 冒:淹没,漫溢。 B.至君遂以文学世.其家 世:继承。 C.其易知较.然者也 较:比较。 D.而胜.残去杀之效 胜:克制。 10.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 A.①始堤之.成 ②填然鼓之.,兵刃既接 B.①而.犹自以为未也 ②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C.①其.不出于此乎 ②其.孰能讥之乎 D.①以.告后之人 ②木欣欣以.向荣 11.下面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其中全部体现谢君“仁民之心”的一组是 ①其为县,不以材自负而忽其民之急 ②能亲以身当风霜氛雾之毒,以勉民作而除其灾 ③而犹自以为未也,又思有以告后之人 ④圣人之所独鼓万物以然而皆莫知其所以然者,盖有所难知也 ⑤万有一人为之,且不足以名于世而见其材 ⑥至则为桥于江,治学者以教养县人之子弟 A.①③④ B.①②⑥ C.②④⑤ D.②③⑤ 12.下列有关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赞赏谢景初一心为百姓办实事的行为,后来又听到他对天下事的议
论,就为他记下了修堤坝的事,同时也可资后人借鉴和思考。 B.谢景初具有实干精神,身先士卒,与百姓同甘共苦,组织、带领民众修筑 拦海堤坝,充分体现了他急民之困的为官之道。 C.文章综合运用记叙、议论的手法,在交代写作缘由、肯定谢景初言行的同 时,也从侧面反映了作者自身的为政理念 D.谢景初批判了当世官吏哗众取宠之风,反对沉迷刀笔簿书之行,认为宋代 近百年间教化不行的原因就在于官吏缺乏惠民思想 第|卷(共114分)S239 四、(24分)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谢君以书属予记其成之始,曰:“使来者有考焉,得卒任完之以不隳 (5分) (2)其为县,不以材自负而忽其民之急。(3分) (3)予良以其言为然。(2分) 14.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8分) 送韩十四江东觐省① 杜甫 兵戈不见老莱衣②,叹息人间万事非 我已无家寻弟妹,君今何处访庭闱? 黄牛峡θ静滩声转,白马江寒树影稀。 此别应须各努力,故乡犹恐未同归。 【注】①这首诗是诗人在成都白马江畔送韩十四去江东探亲时写的。②老莱衣 相传为春秋时隐士,七十岁还常常穿上彩衣,模仿儿童,使双亲欢娱。③黄牛峡: 位于宜昌之西。 (1)请从表达技巧的角度对颈联进行赏析。(4分) (2)这首诗情感丰富,请作分析。(4分) 1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个小题)(6分) (1)独学而无友 (《礼记》) 亦余心之所善兮, 。(屈原《离骚》) (2) 依依墟里烟。(陶渊明《归园田居》) 呦呦鹿鸣 。(曹操《短歌行》) (3)不见复关, 。(《诗经·氓》) 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 。”(《论语·为政》 (4)总角之宴, (《诗经·卫风·氓》) 君子坦荡荡, 。(《论语·述而》 五、(12分) 6.简要概括下面一则新闻的主要内容。(15个字以内)(4分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最近,冰岛的电台和电视台,都在持续不断 地滚动播报着有关该国卡特拉大火山的活动情况。当地火山专家预测,从种种迹 象来看,这座火山将在近期进行一次剧烈喷发,规模为世纪之最 身在冰岛的华人王华胜在冰岛已经生活了二十多年,在他看来,这次火山喷
论,就为他记下了修堤坝的事,同时也可资后人借鉴和思考。 B.谢景初具有实干精神,身先士卒,与百姓同甘共苦,组织、带领民众修筑 拦海堤坝,充分体现了他急民之困的为官之道。 C.文章综合运用记叙、议论的手法,在交代写作缘由、肯定谢景初言行的同 时,也从侧面反映了作者自身的为政理念。 D.谢景初批判了当世官吏哗众取宠之风,反对沉迷刀笔簿书之行,认为宋代 近百年间教化不行的原因就在于官吏缺乏惠民思想。 第 II 卷(共 114 分)S239 四、(24 分)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谢君以书属予记其成之始,曰:“使来者有考焉,得卒任完之以不隳。” (5 分) (2)其为县,不以材自负而忽其民之急。(3 分) (3)予良以其言为然。(2 分) 14.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8 分) 送韩十四江东觐省① 杜甫 兵戈不见老莱衣②,叹息人间万事非。 我已无家寻弟妹,君今何处访庭闱? 黄牛峡③静滩声转,白马江寒树影稀。 此别应须各努力,故乡犹恐未同归。 【注】①这首诗是诗人在成都白马江畔送韩十四去江东探亲时写的。②老莱衣: 相传为春秋时隐士,七十岁还常常穿上彩衣,模仿儿童,使双亲欢娱。③黄牛峡: 位于宜昌之西。 (1)请从表达技巧的角度对颈联进行赏析。(4 分) (2)这首诗情感丰富,请作分析。(4 分) 1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 3 个小题)(6 分) (1)独学而无友, 。(《礼记》) 亦余心之所善兮,__________________。(屈原《离骚》) (2)_________________,依依墟里烟。(陶渊明《归园田居》) 呦呦鹿鸣,_________________。(曹操《短歌行》) (3)不见复关, __________________。(《诗经·氓》) 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_________________。”(《论语•为政》 (4)总角之宴,__________________。(《诗经·卫风·氓》) 君子坦荡荡,__________________。(《论语•述而》 五、(12 分) 16.简要概括下面一则新闻的主要内容。(15 个字以内)(4 分)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最近,冰岛的电台和电视台,都在持续不断 地滚动播报着有关该国卡特拉大火山的活动情况。当地火山专家预测,从种种迹 象来看,这座火山将在近期进行一次剧烈喷发,规模为世纪之最。 身在冰岛的华人王华胜在冰岛已经生活了二十多年,在他看来,这次火山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