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跨国并购对国有企业改组的意义,以及针对跨国并购行为的我国反垄断立 法问题,而从产业组织理论角度就跨因并购进入对产业市场结构影响的研究 还不多见
18 讨跨国并购对国有企业改组的意义,以及针对跨国并购行为的我国反垄断立 法问题,而从产业组织理论角度就跨国并购进入对产业市场结构影响的研究 还不多见
第二章市场结构与跨国公司的对外投资行为 第一节市场结构的种类及其性质分析 一、市场结构的种类及其现实性 市场结构,是指一定产业的厂商之间在数量、份额、规模上的关系,以 及由此决定的产业内部竞争与价格形成的市场组织特征,其核心内容是竞争 与垄断的关系。根据从事经济活动的市场组织要素及其对价格与产量的影响 程度,理论上一般可把市场结构划分为完全竞争、垄断竞争、寡头垄断和完 全垄断四种基本类型。这四种市场结构,从竞争到垄断,形成了一个依次递 进的系列谱(见图2-1)。 完全 完全 垄断 寡头 龙断 竞争 竞争 垄断 竞争 垄断 增强 增强 图21市场结构的种类 19
19 第二章 市场结构与跨国公司的对外投资行为 第一节 市场结构的种类及其性质分析 一、市场结构的种类及其现实性 市场结构,是指一定产业的厂商之间在数量、份额、规模上的关系,以 及由此决定的产业内部竞争与价格形成的市场组织特征,其核心内容是竞争 与垄断的关系。根据从事经济活动的市场组织要素及其对价格与产量的影响 程度,理论上一般可把市场结构划分为完全竞争、垄断竞争、寡头垄断和完 全垄断四种基本类型。这四种市场结构,从竞争到垄断,形成了一个依次递 进的系列谱(见图 2-1)。 竞争 垄断 增强 增强 图 2-1 市场结构的种类 完全 竞争 垄断 竞争 寡头 垄断 完全 垄断
传统的古典经济学认为,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是最有效率的。因为在完 全竞争市场上,其市场需求弹性是无限的,厂商作为价格接受者只是作产量 的选择来最大化自己的利润。当价格和产出量处于长期竞争均衡状态时,厂 商是在平均成本曲线的最低点进行生产,由此消费者购买产品的价格严格等 于生产该产品的边际成本,每个厂商的长期利润为零。在这种均衡状态下, 要改善任何一个人的福利状态而又不损害其他任何人的福利状态是不可能 的,社会资源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与完全竞争相对应,古典经济学认为完 全垄断是低效率的,垄断行业在价格高于边际成本的地方经营,而产量要比 完全竞争的产量低,造成社会福利的净损失。 正如任何事物都不是绝对的,现实中完全竞争和完全垄断的市场结构是 不存在的。因为完全竞争依赖于一系列严格限定条件:大量的卖者和买者都 充分了解产品的价格和质量,他们都能够无任何障碍地自由进入或退出市场, 被动地接受由市场决定的具有同质性和完全可分性产品的价格,且在这种市 场交易过程中不需要花费任何交易费用。然而,这些条件中的任何一个在现 实中都很难具备,更谈不上同时具备。因此,完全竞争的状态只是理论上的 抽象并作为评价市场效率的参照系。而完全垄断由于受反垄断法的限制,因 此也仅仅代表了一种倾向,现实世界是不允许其存在的。尽管某些公共生产 部门如电力、铁路等在政府的直接投资与管制下,形成了具有完全垄断性质 的自然垄断状态,但这种垄断是政府的人为行为,而非市场力量作用的结果。 20
20 传统的古典经济学认为,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是最有效率的。因为在完 全竞争市场上,其市场需求弹性是无限的,厂商作为价格接受者只是作产量 的选择来最大化自己的利润。当价格和产出量处于长期竞争均衡状态时,厂 商是在平均成本曲线的最低点进行生产,由此消费者购买产品的价格严格等 于生产该产品的边际成本,每个厂商的长期利润为零。在这种均衡状态下, 要改善任何一个人的福利状态而又不损害其他任何人的福利状态是不可能 的,社会资源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与完全竞争相对应,古典经济学认为完 全垄断是低效率的,垄断行业在价格高于边际成本的地方经营,而产量要比 完全竞争的产量低,造成社会福利的净损失。 正如任何事物都不是绝对的,现实中完全竞争和完全垄断的市场结构是 不存在的。因为完全竞争依赖于一系列严格限定条件:大量的卖者和买者都 充分了解产品的价格和质量,他们都能够无任何障碍地自由进入或退出市场, 被动地接受由市场决定的具有同质性和完全可分性产品的价格,且在这种市 场交易过程中不需要花费任何交易费用。然而,这些条件中的任何一个在现 实中都很难具备,更谈不上同时具备。因此,完全竞争的状态只是理论上的 抽象并作为评价市场效率的参照系。而完全垄断由于受反垄断法的限制,因 此也仅仅代表了一种倾向,现实世界是不允许其存在的。尽管某些公共生产 部门如电力、铁路等在政府的直接投资与管制下,形成了具有完全垄断性质 的自然垄断状态,但这种垄断是政府的人为行为,而非市场力量作用的结果
随着市场经济的完善和科技进步使替代品的生产从无到有,自然垄断行业的 存在也正在失去现实的合理性。 因此,抛弃抽象的非现实的可能性,市场组织所呈现的特征是界于竞争 与垄断之间的垄断竞争与寡头垄断的市场结构。这两种具有现实性的市场结 构,其性质是不同的。 当一个行业存在自由进入并且每家厂商面临的是向下倾斜的剩余需求曲 线时,这个行业就是垄晰竞争的行业。在垄断竞争的市场结构中,厂商 具有市场力量,有能力将价格提高到边际成本以上,然而它们创造的经 济利润为零。这样的市场结构结合了垄断(拥有市场力量)和竞争(经 济利润为零)的性质,因此呈现为垄断竞争的特征。在垄断竞争的市场 中,厂商具有市场力量的原因在于其生产产品的差别化。产品的差别化 包括纵向差别和横向差别°,由于这些差别的存在,使产品之间具有不完 全替代性,厂商便可以将价格提高到其竞争对手的产品价格以上,而不 会失去自己的消费者,然而,垄断竞争市场的进入壁垒较低,因此当剩 余需求使得厂商有利可图时,就有新的厂商进入,直到其利润为零。 在寡头垄断市场结构中,只有少数生产者能起支配作用,它们生产 或销售同质产品或差异产品,满足市场的基本需求,因此,每个厂商在 整个市场上都占有较大的市场份额,产业市场集中度较高,存在着明显 。产品的纵向差别是指不同产品具有不同的质量而形成的差异:而产品的横向差别是指 相同质量的产品因消费者的特定偏好而形成的差别。 21
21 随着市场经济的完善和科技进步使替代品的生产从无到有,自然垄断行业的 存在也正在失去现实的合理性。 因此,抛弃抽象的非现实的可能性,市场组织所呈现的特征是界于竞争 与垄断之间的垄断竞争与寡头垄断的市场结构。这两种具有现实性的市场结 构,其性质是不同的。 当一个行业存在自由进入并且每家厂商面临的是向下倾斜的剩余需求曲 线时,这个行业就是垄断竞争的行业。在垄断竞争的市场结构中,厂商 具有市场力量,有能力将价格提高到边际成本以上,然而它们创造的经 济利润为零。这样的市场结构结合了垄断(拥有市场力量)和竞争(经 济利润为零)的性质,因此呈现为垄断竞争的特征。在垄断竞争的市场 中,厂商具有市场力量的原因在于其生产产品的差别化。产品的差别化 包括纵向差别和横向差别,由于这些差别的存在,使产品之间具有不完 全替代性,厂商便可以将价格提高到其竞争对手的产品价格以上,而不 会失去自己的消费者,然而,垄断竞争市场的进入壁垒较低,因此当剩 余需求使得厂商有利可图时,就有新的厂商进入,直到其利润为零。 在寡头垄断市场结构中,只有少数生产者能起支配作用,它们生产 或销售同质产品或差异产品,满足市场的基本需求,因此,每个厂商在 整个市场上都占有较大的市场份额,产业市场集中度较高,存在着明显 产品的纵向差别是指不同产品具有不同的质量而形成的差异;而产品的横向差别是指 相同质量的产品因消费者的特定偏好而形成的差别
的进入壁垒。同时,寡头垄断市场上寡头之间具有相互依存的关系。由 于寡头垄断市场上少数生产者的势均力敌,因而当某个寡头厂商进行产 量和价格决策时,都会影响到整个市场而使其他寡头的利益也受到影响, 利益受到影响的其他寡头就会采取相应的对策措施:这些对策措施的实 施,反过来又会影响首先做出决策的寡头利益,其竞争的过程是一个动 态的博弈过程,博弈的结果不是使厂商利润为零,而是形成新的寡占均 衡状态。 不同性质特征的产业对市场结构的要求是不一样的,但当一国经济 发展到相当的水平,在一些产业特别是规模经济要求高、技术与资本密 集型的产业,寡头垄断的市场结构更具有普遍性。纵观经济经过高速增 长后进入稳步发展阶段国家的产业发展,每一个产业都有自己的领头羊, 这些领头企业的市场占有率从30%一90%不等,都对所在产业有一定的控 制力。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生产和资本的不断集中,即使是规模经济 要求不高、劳动密集型的产业,其实际规模也在不断扩大,产品的技术 含量也会大大增强,因此也有追求寡头垄断市场结构的强烈动向,由此 使得寡头垄断市场结构所存在的产业范围扩大,成为一种更为普遍的产 业市场结构。同时,从不完全竞争的市场环境分析,由于信息的不对称 和产品差异及交易成本的存在,产业中的各个厂商可能会在某个方面有 一定的优势,并为追求利润最大化而有不断扩大其优势的愿望。在这过 2
22 的进入壁垒。同时,寡头垄断市场上寡头之间具有相互依存的关系。由 于寡头垄断市场上少数生产者的势均力敌,因而当某个寡头厂商进行产 量和价格决策时,都会影响到整个市场而使其他寡头的利益也受到影响, 利益受到影响的其他寡头就会采取相应的对策措施;这些对策措施的实 施,反过来又会影响首先做出决策的寡头利益,其竞争的过程是一个动 态的博弈过程,博弈的结果不是使厂商利润为零,而是形成新的寡占均 衡状态。 不同性质特征的产业对市场结构的要求是不一样的,但当一国经济 发展到相当的水平,在一些产业特别是规模经济要求高、技术与资本密 集型的产业,寡头垄断的市场结构更具有普遍性。纵观经济经过高速增 长后进入稳步发展阶段国家的产业发展,每一个产业都有自己的领头羊, 这些领头企业的市场占有率从 30%—90%不等,都对所在产业有一定的控 制力。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生产和资本的不断集中,即使是规模经济 要求不高、劳动密集型的产业,其实际规模也在不断扩大,产品的技术 含量也会大大增强,因此也有追求寡头垄断市场结构的强烈动向,由此 使得寡头垄断市场结构所存在的产业范围扩大,成为一种更为普遍的产 业市场结构。同时,从不完全竞争的市场环境分析,由于信息的不对称 和产品差异及交易成本的存在,产业中的各个厂商可能会在某个方面有 一定的优势,并为追求利润最大化而有不断扩大其优势的愿望。在这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