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向往宁静与美 好的诗人毅然决然地把自己永远留在了寂寞的春天里,而我们依然在明媚的春光中幸福着, 想想挺惭愧的。我们能做的,也只有珍惜春光,珍视自然,珍爱生命。 一一选自2012年4月20日《辽宁日报》 22.文章以“春暖花开”为题有何妙处?(4分) 23.第④段写道“我猜想孟襄阳诗中的花应该是桃花,抑或杏花,与我家后园子那两株一样” 作者为什么这样猜想?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4分) 24.品读第⑤段画线句子,完成下面题目。(4分) (1)请从修辞角度作简要点评。 (2)作者为什么认为“桃花显得更加娇艳妩媚”? 25.品读第⑥段画线句子,思考:春暖花开“原本与我们并无瓜葛”,为什么我们还对它“情 不自禁地自作多情起来”?(3分) 26.本文引用(化用)了许多诗词,请你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这种写法的艺术表现力。(4 分) 【答案】(四)22.①“春暖花开”是个有温度的词,一读就让人觉得温暖而又欢欣,能激起 读者强烈的阅读兴趣。 ②“春暖花开”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是作者行文的线索 ③“春暖花开”是作者热爱生活、珍惜春光、珍视自然、珍爱生命的象征。(4分,答出二点 意思接近即可) 23.因为梅属于贵族,属于士大夫,不属于百姓。普通百姓爱的是能充饥的杏桃之类。孟浩然 是山水田园诗人,诗作内容大多是山水田园风光,所以作者这样猜想。(2分)体现了作者 对普通百姓生活状况的关心,对普通百姓生活质量低的不满。(2分,意思接近即可)
世界/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向往宁静与美 好的诗人毅然决然地把自己永远留在了寂寞的春天里,而我们依然在明媚的春光中幸福着, 想想挺惭愧的。我们能做的,也只有珍惜春光,珍视自然,珍爱生命。 ——选自 2012 年 4 月 20 日《辽宁日报》 22.文章以“春暖花开”为题有何妙处?(4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第④段写道“我猜想孟襄阳诗中的花应该是桃花,抑或杏花,与我家后园子那两株一样” 作者为什么这样猜想?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4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品读第⑤段画线句子,完成下面题目。(4 分) (1)请从修辞角度作简要点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为什么认为“桃花显得更加娇艳妩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品读第⑥段画线句子,思考:春暖花开“原本与我们并无瓜葛”,为什么我们还对它“情 不自禁地自作多情起来”?(3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本文引用(化用)了许多诗词,请你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这种写法的艺术表现力。(4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四)22.①“春暖花开”是个有温度的词,一读就让人觉得温暖而又欢欣,能激起 读者强烈的阅读兴趣。 ②“春暖花开”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是作者行文的线索。 ③“春暖花开”是作者热爱生活、珍惜春光、珍视自然、珍爱生命的象征。(4 分,答出二点 意思接近即可) 23.因为梅属于贵族,属于士大夫,不属于百姓。普通百姓爱的是能充饥的杏桃之类。孟浩然 是山水田园诗人,诗作内容大多是山水田园风光,所以作者这样猜想。(2 分) 体现了作者 对普通百姓生活状况的关心,对普通百姓生活质量低的不满。(2 分,意思接近即可)
24.(1)“桃叶舒展成绿箭”运用比喻修辞,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桃花初绽时桃叶的形态:“桃 花显得更加娇艳妩媚”运用拟人手法写出了桃花美丽动人的情态。借助两种修辞,表达了作 者的欢喜之情以及对春天、对生活的热爱。(2分) (2)因为桃花花和叶几乎同时与我们见面,提醒我们人应当谦逊。杏花先开花后长叶, 有卖弄之嫌。而作者不喜欢宏大与张扬,喜欢像桃花一样谦逊,所以作者将杏花、桃花进行 对比,用“更加娇艳妩媚”表明作者对桃花的喜爱。(2分) 25.虽然花儿不是为我们绽放,不需要我们赞美和过度的欣赏,好像与我们并无瓜葛。但爱美 之心人皆有之,追求美好事物、向往美好生活是人之常情,所以我们对它“又情不自禁地自 作多情起来”。(3分,言之成理、意思接近即可) 6.①要结合文章内容:(2分) ②引用(化用)诗词,丰富了文章内容,使文章生动形象,富有诗情画意,增强了文章的可 读性(审美性)。(2分,言之成理、意思接近即可) 【成都市,B卷三(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8-11题。(18分) 目送 龙应台 有些路啊,只能一个人走 一一题记 ①华安上小学第一天,我和他手牵着手,穿过好几条街,到维多利亚小学。九月初,家 家户户院子里的苹果和梨树都缀满了拳头大小的果子,枝丫因为负重而沉沉下垂,越出了树 篱。钩到过路行人的头发。 ②很多很多的孩子,在操场上等候上课的第一声铃响。小小的手,圈在爸爸的、妈妈的 手心里,怯怯的眼神,打量着周遭。他们是幼儿园的毕业生,但是他们还不知道一个定律: 件事情的毕业,永远是另一件事情的开启 ③铃声一响,顿时人影错杂,奔往不同方向,但是在那么多穿梭纷乱的人群里,我无比 清楚地看着自己孩子的背影—一就好像在一百个婴儿同时哭声大作时,你仍旧能够准确听出 自己那一个的位置。华安背着一个五颜六色的书包往前走,但是他不断地回头;[A]好像穿越 一条无边无际的时空长河,他的视线和我凝望的眼光隔空交会 ④我看着他瘦小的背影消失在门里 ⑤十六岁,他到美国做交换生一年。我送他到机场。告别时,照例拥抱,我的头只能贴 到他的胸口,好像抱住了长颈鹿的脚。他很明显地在勉强忍受母亲的深情 ⑥他在长长的行列里,等候护照检验:我就站在外面,用眼睛跟着他的背影一寸一寸往 前挪。终于轮到他,在海关窗口停留片刻,然后拿回护照,闪入一扇门,倏忽不见
24.(1)“桃叶舒展成绿箭”运用比喻修辞,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桃花初绽时桃叶的形态;“桃 花显得更加娇艳妩媚”运用拟人手法写出了桃花美丽动人的情态。借助两种修辞,表达了作 者的欢喜之情以及对春天、对生活的热爱。(2 分) (2)因为桃花花和叶几乎同时与我们见面,提醒我们人应当谦逊。杏花先开花后长叶, 有卖弄之嫌。而作者不喜欢宏大与张扬,喜欢像桃花一样谦逊,所以作者将杏花、桃花进行 对比,用“更加娇艳妩媚”表明作者对桃花的喜爱。(2 分) 25.虽然花儿不是为我们绽放,不需要我们赞美和过度的欣赏,好像与我们并无瓜葛。但爱美 之心人皆有之,追求美好事物、向往美好生活是人之常情,所以我们对它“又情不自禁地自 作多情起来”。(3 分,言之成理、意思接近即可) 26. ①要结合文章内容;(2 分) ②引用(化用)诗词,丰富了文章内容,使文章生动形象,富有诗情画意,增强了文章的可 读性(审美性)。(2 分,言之成理、意思接近即可) 【成都市,B 卷三(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 8-11 题。(18 分) 目 送 龙应台 有些路啊,只能一个人走。 ——题记 ①华安上小学第一天,我和他手牵着手,穿过好几条街,到维多利亚小学。九月初,家 家户户院子里的苹果和梨树都缀满了拳头大小的果子,枝丫因为负重而沉沉下垂,越出了树 篱。钩到过路行人的头发。 ②很多很多的孩子,在操场上等候上课的第一声铃响。小小的手,圈在爸爸的、妈妈的 手心里,怯怯的眼神,打量着周遭。他们是幼儿园的毕业生,但是他们还不知道一个定律: 一件事情的毕业,永远是另一件事情的开启。 ③铃声一响,顿时人影错杂,奔往不同方向,但是在那么多穿梭纷乱的人群里,我无比 清楚地看着自己孩子的背影——就好像在一百个婴儿同时哭声大作时,你仍旧能够准确听出 自己那一个的位置。华安背着一个五颜六色的书包往前走,但是他不断地回头;[A]好像穿越 一条无边无际的时空长河,他的视线和我凝望的眼光隔空交会。 ④我看着他瘦小的背影消失在门里。 ⑤十六岁,他到美国做交换生一年。我送他到机场。告别时,照例拥抱,我的头只能贴 到他的胸口,好像抱住了长颈鹿的脚。他很明显地在勉强忍受母亲的深情。 ⑥他在长长的行列里,等候护照检验;我就站在外面,用眼睛跟着他的背影一寸一寸往 前挪。终于轮到他,在海关窗口停留片刻,然后拿回护照,闪入一扇门,倏忽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