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全国各地中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散文阅读 【湛江市,二(二)】一个馒头 ①十三岁那年,我顺利地考进离家二十多里的县三中,成了母亲最大的骄傲。那时,父 亲还是大山里的一名伐木工,为节约开支,他数年难得一次省亲,贫寒的家境使母亲也愈发 省吃俭用艰苦度日。 ②那是一个霪雨霏霏的深秋的一天,当父亲兴冲冲地踏进院坝时,母亲的眼眶一下就湿 润了。接过父亲的行囊,母亲就发现了那个白面做成的馒头。 ③这是父亲路上吃剩下的干粮。对于当时以玉米、红薯为主食的我家来说,白面馒头无 疑是一种奢侈的享受。母亲走进灶屋,在点燃茅草给父亲烧洗脸水的同时,将蒸笼也放在了 锅上…看着锅上四溢的热气,母亲喜盈盈地从房里拿出几块干净的纱布,里三层外三层地 包好那香气扑鼻的馒头,小心翼翼地揣进怀里,头顶一块蓝花布就向二十里外的县城走来 ④走到学校,已是下午。整齐的校舍、琅琅的读书声使大字不识的母亲顿生敬畏。蹑手 蹑脚,屏息而行,母亲沿着每一间教室寻找心爱的儿子。几乎走遍了整个学校,她终于看见 了正在上课的我。许是怕老师呵斥,母亲哈着腰,从窗户上露出半个脑袋,一边用手向我比 划,眼睛又怯怯地瞅着老师。半个脑袋、奇怪的手势和母亲颇为滑稽的眼神立即吸引了同学 们好奇的目光。 ⑤就这样在窗口呆了好一会儿,在老师背过身写板书之际,母亲突然做出了一个令人震 惊的动作。她直起身,从怀中掏出那个雪白纱布紧裹的馒头,从窗外迅速向我掷来。“咚!” 因用力过猛,馒头掠过我的头顶砸在了前面同学的课桌上,随后又一骨碌滚在了地上。当沾 满尘土的纱布一层层散开,那个干干净净的馒头呈现在同学们的眼前时,教室里哄然而起的 笑声瞬间刺痛了我的耳膜 ⑥面对老师严肃的询问,母亲慌张地说:“我,我来给娃送个馒头。”在我那些生活颇 为优裕的城里同学听来,这样的回答无疑是一种荒谬的笑料一一走几十里路就为送一个馒 头?着着他们前仰后合地笑个不停,憨厚的母亲全然不知所以,竟还怀着敬意频频向她心目 中的“秀才”们点头。母亲补丁缀补丁的衣服、头上已歪斜的蓝花布和这种尴尬的神态再次 掀起了他们的笑浪……在这一阵紧似一阵的笑声中,我的自尊被践踏得支离破碎。 ⑦拾起馒头,我快步走出教室,拉起母亲就向操场走去。此时,我丝毫没有感到馒头上 尚存的体温,没有注意到每间教室窗下湿漉漉的泥脚印,更没有看到母亲眼中那慈爱的目光! 站在操场边,我气急败坏而又语无伦次地向母亲大喊大叫:“哪个要你到学校来?哪个要吃 你的臭馒头?看看你这一身泥,活像戏台上的小丑,真是丢人现眼!”说着,我奋力一抡胳 那个尚热的白面馒头画了一道美丽的弧线,飞出了学校的围墙 ⑧母亲没有说一句话,慈爱的笑容僵硬在她满是皱纹的脸上。母亲嘴角抖了半晌,却终
2012 年全国各地中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散文阅读 【湛江市,二(二)】一个馒头 ①十三岁那年,我顺利地考进离家二十多里的县三中,成了母亲最大的骄傲。那时,父 亲还是大山里的一名伐木工,为节约开支,他数年难得一次省亲,贫寒的家境使母亲也愈发 省吃俭用艰苦度日。 ②那是一个霪雨霏霏的深秋的一天,当父亲兴冲冲地踏进院坝时,母亲的眼眶一下就湿 润了。接过父亲的行囊,母亲就发现了那个白面做成的馒头。 ③这是父亲路上吃剩下的干粮。对于当时以玉米、红薯为主食的我家来说,白面馒头无 疑是一种奢侈的享受。母亲走进灶屋,在点燃茅草给父亲烧洗脸水的同时,将蒸笼也放在了 锅上……看着锅上四溢的热气,母亲喜盈盈地从房里拿出几块干净的纱布,里三层外三层地 包好那香气扑鼻的馒头,小心翼翼地揣进怀里,头顶一块蓝花布就向二十里外的县城走来。 ④走到学校,已是下午。整齐的校舍、琅琅的读书声使大字不识的母亲顿生敬畏。蹑手 蹑脚,屏息而行,母亲沿着每一间教室寻找心爱的儿子。几乎走遍了整个学校,她终于看见 了正在上课的我。许是怕老师呵斥,母亲哈着腰,从窗户上露出半个脑袋,一边用手向我比 划,眼睛又怯怯地瞅着老师。半个脑袋、奇怪的手势和母亲颇为滑稽的眼神立即吸引了同学 们好奇的目光。 ⑤就这样在窗口呆了好一会儿,在老师背过身写板书之际,母亲突然做出了一个令人震 惊的动作。她直起身,从怀中掏出那个雪白纱布紧裹的馒头,从窗外迅速向我掷来。“咚!” 因用力过猛,馒头掠过我的头顶砸在了前面同学的课桌上,随后又一骨碌滚在了地上。当沾 满尘土的纱布一层层散开,那个干干净净的馒头呈现在同学们的眼前时,教室里哄然而起的 笑声瞬间刺痛了我的耳膜。 ⑥面对老师严肃的询问,母亲慌张地说:“我,我来给娃送个馒头。”在我那些生活颇 为优裕的城里同学听来,这样的回答无疑是一种荒谬的笑料——走几十里路就为送一个馒 头?着着他们前仰后合地笑个不停,憨厚的母亲全然不知所以,竟还怀着敬意频频向她心目 中的“秀才”们点头。母亲补丁缀补丁的衣服、头上已歪斜的蓝花布和这种尴尬的神态再次 掀起了他们的笑浪……在这一阵紧似一阵的笑声中,我的自尊被践踏得支离破碎。 ⑦拾起馒头,我快步走出教室,拉起母亲就向操场走去。此时,我丝毫没有感到馒头上 尚存的体温,没有注意到每间教室窗下湿漉漉的泥脚印,更没有看到母亲眼中那慈爱的目光! 站在操场边,我气急败坏而又语无伦次地向母亲大喊大叫:“哪个要你到学校来?哪个要吃 你的臭馒头?看看你这一身泥,活像戏台上的小丑,真是丢人现眼!”说着,我奋力一抡胳 膊,那个尚热的白面馒头画了一道美丽的弧线,飞出了学校的围墙。 ⑧母亲没有说一句话,慈爱的笑容僵硬在她满是皱纹的脸上。母亲嘴角抖了半晌,却终
归没有吐出半个字来。最后,她缓缓转过身,一溜一滑地向校外走去。不知何时又下起了雨, 濛濛烟雨中,母亲低着头,背脊佝偻如弓,随着蹒跚的步伐,那块歪斜的蓝花头布飘悠着, 渐渐湿润了我的视线… ⑨至今我也不知道,母亲怀揣着馒头是怎样一步一滑走到学校的,当年我无情扔掉的那 个馒头到底对母亲造成了多大的伤害,但我知道在回家的路上,有两条小溪、三道山梁和二 十里曲曲弯弯的泥泞山道… (作者:黄斌,原文有改动) 11.标题“一个馒头”在文中有哪些作用?(4分) (1)“一个馒头”是全文的线索,贯穿全文。或全文围绕“一个馒头”展开,推动故事情 况的发展。(2)设置悬念,吸引读者,引起阅读兴趣。(3)点明中心,突出母亲爱儿子的 纯朴感情。(答对一点得2分,答对两点得4分) 12.文章②⑧两段都写到了“雨”,这样写有什么好处?(4分) (1)第②段写雨,交代事情发生的时间、环境,写母亲冒雨送馒头给我,突出了母亲对我 的疼爱:成为下文写母亲为“我”送馒头受伤害作铺垫。(2分)(2)第⑧段写母亲在雨 中离开,渲染了一种伤感的气氛:烘托“我”和母亲悲伤的情感:和第②段写雨相照应。(答 出两点即可得2分) 13.文章围绕“一个馒头”叙述了哪几件事,请简要概括(4分) (1)父亲带回一个白面馒头,母亲发现了馒头:(2)母亲冒雨送馒头给我:(答到“蒸馒 头”“包馒头”“掷馒头”“捡馒头”可得1分)(3)我扔了馒头。(答对一点得2分, 答对两点得3分,答对三点得4分) 14.本文人物描写很精彩,下面两个句子分别运用了什么描写手法,请简要分析(4分) (1)里三层外三层地包好那香气扑鼻的馒头,小心翼翼地揣进怀里 2)母亲低着头,背脊佝偻如弓,随着蹒跚的步伐,那块歪斜的蓝花头布飘悠着。 (1)动作描写,(1分)写出了母亲对这个来之不易的白馒头的珍惜,成“里三层,外三 层”说明母亲对馒头珍惜,格外小心细致,“小心翼翼”突出母亲希望儿子能吃上热馒头的 小心谨慎的心理。(1分)(2)肖像(外貌)和动作描写。(答对其中一种即可得1分) 写出了母亲年老,一路上的劳累和因“我”扔掉馒头,对她的爱不理解而季度伤心。(1分) 15.文章的“母亲”是个怎样的人?母亲离开时,“我”渐渐湿润了视线,此刻“我”的内 心是怎样的?请结合文章的内容,展开你的想象,描写出此时“我”的心理。(4分) (1)爱自己的孩子、节俭、憨厚、朴实、善良。(答对“爱自己的孩子”和其它任意一点, 即可得2分)(2)答题要点:表达出道歉:学会理解母爱:学会感恩,用实际感动回报母 亲。(2分)(能紧扣文章,答到两点,意思大致相同即可,认识深刻,表达流畅,可适当 加2分。)参考答案:啊!母亲,我知道错了,你就原谅我把!可是我可不了口向你道歉啊! 母亲,对不起,那馒头是家中的奢侈品,你舍不得吃而留给了我,我怎么这样伤你的心呢?
归没有吐出半个字来。最后,她缓缓转过身,一溜一滑地向校外走去。不知何时又下起了雨, 濛濛烟雨中,母亲低着头,背脊佝偻如弓,随着蹒跚的步伐,那块歪斜的蓝花头布飘悠着, 渐渐湿润了我的视线…… ⑨至今我也不知道,母亲怀揣着馒头是怎样一步一滑走到学校的,当年我无情扔掉的那 个馒头到底对母亲造成了多大的伤害,但我知道在回家的路上,有两条小溪、三道山梁和二 十里曲曲弯弯的泥泞山道…… (作者:黄斌,原文有改动) 11.标题“一个馒头”在文中有哪些作用?(4 分) (1)“一个馒头”是全文的线索,贯穿全文。或全文围绕“一个馒头”展开,推动故事情 况的发展。(2)设置悬念,吸引读者,引起阅读兴趣。(3)点明中心,突出母亲爱儿子的 纯朴感情。(答对一点得 2 分,答对两点得 4 分) 12.文章②⑧两段都写到了“雨”,这样写有什么好处?(4 分) (1)第②段写雨,交代事情发生的时间、环境,写母亲冒雨送馒头给我,突出了母亲对我 的疼爱;成为下文写母亲为“我”送馒头受伤害作铺垫。(2 分)(2)第⑧段写母亲在雨 中离开,渲染了一种伤感的气氛;烘托“我”和母亲悲伤的情感;和第②段写雨相照应。(答 出两点即可得 2 分) 13.文章围绕“一个馒头”叙述了哪几件事,请简要概括(4 分) (1)父亲带回一个白面馒头,母亲发现了馒头;(2)母亲冒雨送馒头给我;(答到“蒸馒 头”“包馒头”“掷馒头”“捡馒头”可得 1 分)(3)我扔了馒头。(答对一点得 2 分, 答对两点得 3 分,答对三点得 4 分) 14.本文人物描写很精彩,下面两个句子分别运用了什么描写手法,请简要分析(4 分) (1)里三层外三层地包好那香气扑鼻的馒头,小心翼翼地揣进怀里。 (2)母亲低着头,背脊佝偻如弓,随着蹒跚的步伐,那块歪斜的蓝花头布飘悠着。 (1)动作描写,(1 分)写出了母亲对这个来之不易的白馒头的珍惜,成“里三层,外三 层”说明母亲对馒头珍惜,格外小心细致,“小心翼翼”突出母亲希望儿子能吃上热馒头的 小心谨慎的心理。(1 分)(2)肖像(外貌)和动作描写。(答对其中一种即可得 1 分) 写出了母亲年老,一路上的劳累和因“我”扔掉馒头,对她的爱不理解而季度伤心。(1 分) 15.文章的“母亲”是个怎样的人?母亲离开时,“我”渐渐湿润了视线,此刻“我”的内 心是怎样的?请结合文章的内容,展开你的想象,描写出此时“我”的心理。(4 分) (1)爱自己的孩子、节俭、憨厚、朴实、善良。(答对“爱自己的孩子”和其它任意一点, 即可得 2 分)(2)答题要点:表达出道歉:学会理解母爱;学会感恩,用实际感动回报母 亲。(2 分)(能紧扣文章,答到两点,意思大致相同即可,认识深刻,表达流畅,可适当 加 2 分。)参考答案:啊!母亲,我知道错了,你就原谅我把!可是我可不了口向你道歉啊! 母亲,对不起,那馒头是家中的奢侈品,你舍不得吃而留给了我,我怎么这样伤你的心呢?
不行,我一定要好好学习,以后用十倍的努力报答你,可怜天下父母心,母亲啊!路难走 您要小心 (考生“现代文阅读”部分的得分在加分后不得超过38分) 【漳州市,四】阅读下文,完成15-19题。(20分) 鼓浪屿的快镜头 舒婷 我住在鼓浪屿岛中心,辐射到海边的小路有无数条,我每天习惯地从体育场伊始,经港 仔后浴场,顺着新建的环岛路,直奔渡口,大约60分钟,从不觉得枯燥与单调。石头、树 木、建筑物,每天都在增加或删减细节给我看。 最先吸引我的总是植物日新月异的表情和层出不穷的花招。扶桑虽然粗枝大叶,单瓣的 伞状花冠却开得细嫩如绢;复瓣的扶桑则沉沉垂下,不胜隔夜的露珠之重。①攀篱翻墙的喇 叭花,广播的是小草小花小道消息。菠萝蜜把肥嘟嘟果实掖在胳肢窝里,像一只只刺猬抱附 在巨大的树干上 石坡上高踞着一所欧式旧宅,宽敞的长廊环绕,屋顶却四处见光。爬山虎穿门入户,芦 苇耀武扬威招摇在窗棂间。荒园深处,野鹧鸪的啼声颤悠悠地拽过柠檬桉银色的枝条,弹岀 抑扬顿挫的尾声。唯昂然屹立的花岗岩石柱,与时光抗衡,毫不退让,犹保持昔日荣光 有一天发现这所房子的屋顶修缮好了,红色的砖墙恢复了娇艳的肤色:再一天就看到窗 帘在重新刷白的百叶窗后面温柔地低垂。围墙缺口已规划成典雅气派的大理石门廊。沿着石 坡,三角梅、扶桑、一品红正当令。②尤其正楼两侧的花甬里,忽然金灿灿开出一片阳光 分野趣 是都市人阔别好几辈子的油菜花 眼看着一栋破败的大房子,一天天抖擞丰满而且充满人情味,便即兴编排出一些聊斋情 节琼瑶故事来自娱自乐 傍晚了,游客们散尽,一天的油水十分丰厚。一群群偷嘴的小麻雀从洗碗槽飞起,见我 并无谴责呵斥之意,遂又拉帮结伙回到泔水桶讨食。它们想必忘记了收割后,阳光晒得热腾 腾的泥香扑鼻的大田,以及田中央孤零零的,憨态可掬的稻草人。 桄榔树下一对老两口相偕坐在石椅上看日落,浪花偶尔溅到老汉的胡子上,旁边老妻就 伸出袖管帮他揩一下。默想自己若老了,可有与丈夫互相扶持来这儿闲度时光的福分?赶紧 把旁边一张空椅的落叶扫了扫,拇指在椅背摁一虚印,为10年后订座。 接着立刻想到要活过这十年,须加紧锻炼,保养各器官的正常运作。伸胳膊蹬腿,前俯 后仰,腰背像缺油的轴承咯吱咯吱响:双肩乱动,看上去似跳迪斯科或草裙舞。又根据《健
不行,我一定要好好学习,以后用十倍的努力报答你,可怜天下父母心,母亲啊!路难走, 您要小心。 (考生“现代文阅读”部分的得分在加分后不得超过 38 分) 【漳州市,四】阅读下文,完成 15-19 题。(20 分) 鼓浪屿的快镜头 舒婷 我住在鼓浪屿岛中心,辐射到海边的小路有无数条,我每天习惯地从体育场伊始,经港 仔后浴场,顺着新建的环岛路,直奔渡口,大约 60 分钟,从不觉得枯燥与单调。石头、树 木、建筑物,每天都在增加或删减细节给我看。 最先吸引我的总是植物日新月异的表情和层出不穷的花招。扶桑虽然粗枝大叶,单瓣的 伞状花冠却开得细嫩如绢;复瓣的扶桑则沉沉垂下,不胜隔夜的露珠之重。①攀篱翻墙的喇 叭花,广播的是小草小花小道消息。菠萝蜜把肥嘟嘟果实掖在胳肢窝里,像一只只刺猬抱附 在巨大的树干上。 石坡上高踞着一所欧式旧宅,宽敞的长廊环绕,屋顶却四处见光。爬山虎穿门入户,芦 苇耀武扬威招摇在窗棂间。荒园深处,野鹧鸪的啼声颤悠悠地拽过柠檬桉银色的枝条,弹出 抑扬顿挫的尾声。唯昂然屹立的花岗岩石柱,与时光抗衡,毫不退让,犹保持昔日荣光。 有一天发现这所房子的屋顶修缮好了,红色的砖墙恢复了娇艳的肤色;再一天就看到窗 帘在重新刷白的百叶窗后面温柔地低垂。围墙缺口已规划成典雅气派的大理石门廊。沿着石 坡,三角梅、扶桑、一品红正当令。②尤其正楼两侧的花甬里,忽然金灿灿开出一片阳光三 分野趣,哟,是都市人阔别好几辈子的油菜花。 眼看着一栋破败的大房子,一天天抖擞丰满而且充满人情味,便即兴编排出一些聊斋情 节琼瑶故事来自娱自乐。 傍晚了,游客们散尽,一天的油水十分丰厚。一群群偷嘴的小麻雀从洗碗槽飞起,见我 并无谴责呵斥之意,遂又拉帮结伙回到泔水桶讨食。它们想必忘记了收割后,阳光晒得热腾 腾的泥香扑鼻的大田,以及田中央孤零零的,憨态可掬的稻草人。 桄榔树下一对老两口相偕坐在石椅上看日落,浪花偶尔溅到老汉的胡子上,旁边老妻就 伸出袖管帮他揩一下。默想自己若老了,可有与丈夫互相扶持来这儿闲度时光的福分?赶紧 把旁边一张空椅的落叶扫了扫,拇指在椅背摁一虚印,为 10 年后订座。 接着立刻想到要活过这十年,须加紧锻炼,保养各器官的正常运作。伸胳膊蹬腿,前俯 后仰,腰背像缺油的轴承咯吱咯吱响;双肩乱动,看上去似跳迪斯科或草裙舞。又根据《健
康文摘》介绍,拣一段平坦直溜的柏油路面,倒退疾走。走到老两口身边,见他们的笑纹加 深,大有赞赏之意,不觉把步子提得更加轻捷雄壮,心中配以进行曲。 当我如此贪得无厌,将风景一一攫入心扉,敢情我自己也成了他人眼中的晨景? (选自作家出版社《真水无香》,作者舒婷,有改动) 15.本文是作者捕捉到的一组“鼓浪屿的快镜头”,分别描写了形态各异的植物、 。(3分) 16.本文倒数第二段的首句是一个过渡句,它是如何衔接上下文的?(3分) 17.揣摩文中两处画线的句子,回答问题。 (1)第①句说喇叭花“攀篱翻墙”,“广播的是小道消息”,这样写有什么作用?(3分) (2)第②句改成“尤其正楼两侧的花甬里,忽然开出金灿灿的油菜花”好不好?为什么(3 分) 18.作者习惯每天从鼓浪屿岛中心走到海边,一路上大约用时60分钟,为什么“从不觉得枯 燥与单调”?作者的所见所感给了你什么启示?(4分) 19.本文中舒婷的语言表达很有特色,请你任选一句加以赏析。(4分) 【答案】四、(20分) 15.(6分)石坡上的欧式旧宅一群群偷嘴的小麻雀一对看日落的老两口(各2分,意 思对即可) 16.(3分)写作者由老两口安度晚年的温馨画面,联想到10年后的自己,(2分)于是立 刻加紧锻炼,为健康生活做准备。(1分)(意思对即可) 17.(5分)(1)采用拟人的手法,(1分)生动地表现出喇叭花调皮、热心、可爱的情态 (1分)(2)不好,(1分)改后的句子虽然简洁,但无法表达作者独特的情感体验:油菜 花开,别有野趣,带来一片春光,令久居都市的人们欣喜不已。(2分)(意思对即可) 18.(6分)一路上各种景致变化纷繁,让作者百看不厌。(2分)这些景致触动着作者,让
康文摘》介绍,拣一段平坦直溜的柏油路面,倒退疾走。走到老两口身边,见他们的笑纹加 深,大有赞赏之意,不觉把步子提得更加轻捷雄壮,心中配以进行曲。 当我如此贪得无厌,将风景一一攫入心扉,敢情我自己也成了他人眼中的晨景? (选自作家出版社《真水无香》,作者舒婷,有改动) 15.本文是作者捕捉到的一组“鼓浪屿的快镜头”,分别描写了形态各异的植物、 、 和 。(3 分) 16.本文倒数第二段的首句是一个过渡句,它是如何衔接上下文的?(3 分) 17.揣摩文中两处画线的句子,回答问题。 (1)第①句说喇叭花“攀篱翻墙”,“广播的是小道消息”,这样写有什么作用?(3 分) (2)第②句改成“尤其正楼两侧的花甬里,忽然开出金灿灿的油菜花”好不好?为什么(3 分) 18.作者习惯每天从鼓浪屿岛中心走到海边,一路上大约用时 60 分钟,为什么“从不觉得枯 燥与单调”?作者的所见所感给了你什么启示?(4 分) 19.本文中舒婷的语言表达很有特色,请你任选一句加以赏析。(4 分) 【答案】四、(20 分) 15.(6 分)石坡上的欧式旧宅 一群群偷嘴的小麻雀 一对看日落的老两口(各 2 分,意 思对即可) 16.(3 分)写作者由老两口安度晚年的温馨画面,联想到 10 年后的自己,(2 分)于是立 刻加紧锻炼,为健康生活做准备。(1 分)(意思对即可) 17.(5 分)(1)采用拟人的手法,(1 分)生动地表现出喇叭花调皮、热心、可爱的情态。 (1 分)(2)不好,(1 分)改后的句子虽然简洁,但无法表达作者独特的情感体验:油菜 花开,别有野趣,带来一片春光,令久居都市的人们欣喜不已。(2 分)(意思对即可) 18.(6 分)一路上各种景致变化纷繁,让作者百看不厌。(2 分)这些景致触动着作者,让
作者欣喜、感动,深受启发。(2分)启示:生活中处处充满美(美就在身边):热爱生活, 欣赏生活;用心发现(感受)生活中的美。(2分,答出一点即可) 19.言之有理即可酌情给分 【昭通市,三(四)】阅读下面选文,完成第18~22小题。(14分 零下三十度的温暖 包利民 ①那是记忆中最冷的一个冬天,最初的时候雪少,干冷干冷的,连我们在这地方长大的 人都有些受不了。而且,那时候我刚刚经历了一场挫折,仿佛看透了世态炎凉,所以愈发地 觉得从心里往外的寒冷。 ②闲得无聊,也是为了躲避伤痛和失望,我决定去乡下的老叔家。老叔一直和我很谈得 来,他由于种种原因,大学没有读完就回乡务农,可从没见过他露出过落寞的神情,相反却 生活得有滋有味。在老叔那里,受他的情绪感染,我的心情也许会好些。那时老叔正赶着马 车给镇上拉煤,每天都忙得团团转。于是我决定第二天和他一起去干活,也许劳累也可以使 人忘掉很多事 ③没想到当天夜里下了这个冬天最大的一场雪,早起一看,那雪足有一尺多厚,大风呼 寒气逼人。我和老叔赶着马车出发了。煤场距镇上十多公里,那里荒无人烟,很是偏僻 虽然出发前我们已经全副武装,厚厚的棉衣棉裤棉鞋,大狗皮帽子,毛围脖,只露出一双眼 睛,可坐在马车上,我还是冻得眼睛生疼。老叔的鞭子打着响亮的哨子,说:“今天零下三 十度,最冷的一天让你赶上了!”我眯着眼睛,看着白茫茫的雪野,冻得说不出话来。 ④装完车,身上的汗便多了起来,竟是丝毫感觉不出冷了。休息片刻,马车开始向镇上 奔去。风一吹,浑身的汗顿时变凉,接着便是彻骨的冷。那马身上一层细细的白霜,口鼻间 突突地吐着大团的白气。我和老叔的帽子上围脖上也是白糊糊一片霜,风像细刀一样钻进身 体,连打寒战的力气都没有了。中途路过一个小村子,远远地看见一个人站在村口的路边 待马车行近,看清那是一个四十多岁的妇女,手里拿着笤帚和一只编织袋。老叔忽然用力一 甩鞭子,收回时鞭杆杄戳到煤上,立时一团冻在一起的煤滚下车去。 ⑤走出很远,不经意回头,见那女人正捡着马车一路颠簸下来的煤,装进编织袋里。又 拉了两车煤,每次经过那个村子,那女人都等在那里捡煤,而老叔也总是故意弄掉些煤。终 于我忍不住问他为什么,老叔说:“你老婶的弟弟住在这个屯儿,他跟我说起过这个女的。 这女的家里很困难,男人死得早,为了供儿子上大学,把地都卖出去了。自己家的那点儿口 粮田,到秋天割下来的柴禾还不够平时做饭用的,她家冬天连炉子都不点,屋里冷得直挂霜
作者欣喜、感动,深受启发。(2 分)启示:生活中处处充满美(美就在身边);热爱生活, 欣赏生活;用心发现(感受)生活中的美。(2 分,答出一点即可) 19.言之有理即可酌情给分 【昭通市,三(四)】阅读下面选文,完成第 18~22 小题。(14 分) 零下三十度的温暖 包利民 ①那是记忆中最冷的一个冬天,最初的时候雪少,干冷干冷的,连我们在这地方长大的 人都有些受不了。而且,那时候我刚刚经历了一场挫折,仿佛看透了世态炎凉,所以愈发地 觉得从心里往外的寒冷。 ②闲得无聊,也是为了躲避伤痛和失望,我决定去乡下的老叔家。老叔一直和我很谈得 来,他由于种种原因,大学没有读完就回乡务农,可从没见过他露出过落寞的神情,相反却 生活得有滋有味。在老叔那里,受他的情绪感染,我的心情也许会好些。那时老叔正赶着马 车给镇上拉煤,每天都忙得团团转。于是我决定第二天和他一起去干活,也许劳累也可以使 人忘掉很多事。 ③没想到当天夜里下了这个冬天最大的一场雪,早起一看,那雪足有一尺多厚,大风呼 啸,寒气逼人。我和老叔赶着马车出发了。煤场距镇上十多公里,那里荒无人烟,很是偏僻。 虽然出发前我们已经全副武装,厚厚的棉衣棉裤棉鞋,大狗皮帽子,毛围脖,只露出一双眼 睛,可坐在马车上,我还是冻得眼睛生疼。老叔的鞭子打着响亮的哨子,说:“今天零下三 十度,最冷的一天让你赶上了!”我眯着眼睛,看着白茫茫的雪野,冻得说不出话来。 ④装完车,身上的汗便多了起来,竟是丝毫感觉不出冷了。休息片刻,马车开始向镇上 奔去。风一吹,浑身的汗顿时变凉,接着便是彻骨的冷。那马身上一层细细的白霜,口鼻间 突突地吐着大团的白气。我和老叔的帽子上围脖上也是白糊糊一片霜,风像细刀一样钻进身 体,连打寒战的力气都没有了。中途路过一个小村子,远远地看见一个人站在村口的路边。 待马车行近,看清那是一个四十多岁的妇女,手里拿着笤帚和一只编织袋。老叔忽然用力一 甩鞭子,收回时鞭杆戳到煤上,立时一团冻在一起的煤滚下车去。 ⑤走出很远,不经意回头,见那女人正捡着马车一路颠簸下来的煤,装进编织袋里。又 拉了两车煤,每次经过那个村子,那女人都等在那里捡煤,而老叔也总是故意弄掉些煤。终 于我忍不住问他为什么,老叔说:“你老婶的弟弟住在这个屯儿,他跟我说起过这个女的。 这女的家里很困难,男人死得早,为了供儿子上大学,把地都卖出去了。自己家的那点儿口 粮田,到秋天割下来的柴禾还不够平时做饭用的,她家冬天连炉子都不点,屋里冷得直挂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