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变化,那么必有某种东西能变却又不变。在事物表面的多样性背后必有一 个统一体,必有一个被表面的多样性所掩盖的“一”(Oneness)。否则,世界将不成其为 世界;而只是脱节的、不相关的碎片的组合。 那么,这种被持续变化的表象所掩盖的、统一的、永远不变的实体又是什么呢? 正如他之前的神话作者一样,泰利斯熟悉气、火、水以及土这四种元素。他推想万 13 物最终将被还原为这四者之一,但是哪一个呢? 在这四种元素中,水的变化形式最明显:河流聚成三角洲,水结为冰尔后又融化 为水,水还能变成蒸汽,蒸汽成气,气以风的形式煽起火。 那么,是水! 万物由水构成。 12◆1前苏格拉底哲学家
ci> 泰利斯的实际表达是:“万物的第一本原和基本特性是水。”[21 今天对这一明显错误的结论的珍视不在于其内容而在于其形式(声称“万物由水14 构成”和声称“万物由原子构成”,这两者之间并没有巨大的飞跃),在于隐藏在这一命 题背后的预想(即表象背后有能解释变化而本身保持不变的终极质料[an ultimate stuf]).就此看来,泰利斯可以被视为引人还原论(reductionism)方案的第一位哲学家。 还原论是一种解释的方法,它把我们在表面上所面对的对象视为某种实在,并且表明 该对象可以被还原到更为基本的那种实在,这种实在位于更深但也更不明显的分析 层面上。这种方案通常被视为现代科学的一个主要特性。 15 秦利斯◆13
阿那克西曼德 然而,泰利斯的同代人并不都赞同他的观点。例如,他的学生一同样来自米利 都城邦的阿那克西曼德(Anaximander,约前610一约前546)认为:如果万物都是水, 那么,在很久以前万物都应回归为水。阿那克西曼德质疑:水是如何变为其死敌一 火的呢?一种质是如何产 生出其对立面的呢?也就 是说,如果可见物真是水 运动的不同形态—如 冰和水蒸气,那么万物最 终将会稳定下来并返回 A 到基本的液态。亚里士多 德则这样解释阿那克西 曼德:如果最高实在“是 具体物,如水一类,其他 元素就被湮灭了。因为, 各种元素都与其他元素 之间具有对立性,如果其 中之一是无限制的话,那 其他元素如今便不复存 在了”。[3](注意:如果此 观点确实可以归于阿那 克西曼德,那么他是赞同 “退降原理”[entropy]的观 16 点的。据此观点,万物都有寻求均衡状态的倾向。) 阿那克西曼德认为,位于四元素背后的终极质料本身不可能是这四者中之 一,它只能是一种不可见的、非具体的、不确定的一个东西,他称之为无定 (Boundless)或无限(Unlimited)一希腊文为apeiron。它只能是无定、无限、非具体 的,因为任何一种具体的东西在具体存在(existence)上都与所有其他具体的东西 相对。(水不是火,反之,也不是气,如此等等。)而无定不与任何东西相对,因为其 14◆1前苏格拉底哲学家
本身就是万事万物。 阿那克西曼德似乎 将无定想象成被某种灾 难(宇宙大爆炸?)所打 断了的宇宙涡旋中的消 极原动力,它使这四种 元素从这种涡旋中分离 出来。从我们现在所能 见到的其著作的残篇来 看,阿那克西曼德认为: 事物由其产生,毁灭后必然复归于 它,因为按照时间的顺序,它们为其不正 义而受到惩罚且相互补偿。[4】 这句令人惊奇的话有许多可能的解释。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解释认为:你和我所认识 的全部世界是宇宙错误的产物。创造是非正 义的行为。但正义将会实现而世界终将被 17 毁,“实在”(things)将重归其无定本原,在旋涡中永远循环往复。这种解释之中所 包含的神话与理性成分一样多,它 展现了一种正义必胜的怪诞的乐观 我有些好消息,也有些 主义。 坏消息。好消息是世界将 不那么极端神秘的解释是:四 要终结… 元素一旦产生,它们就以相互对抗 的形式产生联系,但它们的彼此对 立在生态和谐中相互抵消。如果某 一元素一时占有优势地位(如洪荒 时期的水),那么它会通过之后的其 他元素的占据优势(如干旱时节的 阿那克西曼德·15
火)而被抵消。因此,无定的原初统一在对立方表面上的对抗中得以维持。无论如 何,正如亚里士多德所指出的那样,阿那克西曼德的apeiron(无定)是永生的、不灭 的,其质与神有关。[5]再者,我们也清楚,前苏格拉底哲学还没有完全与其宗教起源 18 相分离。 阿那克西美尼 阿那克西曼德的一些追随者们追问:“非具体的、不确定的一个东西”究竟比“什 么都没有”好多少呢?他们认为它好不到哪里去,而实际上它根本就什么都不是。他们 认识到ex nihilo nihil(无只能生出无),从而继续寻求神秘的基本质料。 下一位哲学家, 阿那克西美尼(Anaximenes,约前545年),认为万物的本原是气。 16◆1前苏格拉底哲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