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 资本主义的起源 一比较经济史研究 厉以宁著 7 商务印书 馆 em白 、O
序 言 资本主义的起源问题.世界上已经讨论很久,有关的著作可谓 汁牛充栋,但仍然是众说纷红,莫表一是。中国的资本主义萌芽问 题,也有过持久热烈的讨论,学者们对之付出了目大的劳动与热 情,以至有人称之为资本主义萌芽的情结。由于问题得不到解决, 所以近仟来热情似乎有所减退,研究者」见稀少。这些现象说明, 要推进资本丰义起源问题的研究,必须要有理论创新。衍以宁教 授的这部《资本主义的起源-·一比较经济史研究》,就是有关这个 问题的一部创新之作,读罢令人耳目一新,有茅塞倾开之感。 这部著作以总揽世界资本主义发展史的眼光,应用比较研究 的方法,以坚实其体的实证研究为基础,构筑成了宏大的资"本主义 起源的理论体系。作者把资本主义的起源划分为两种类型,一种 是原生型的资本主义,西饮国家大体上属之·另一种是非原生型的 资本主义,木和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的一些后发的资本主义国 家属之。为什么有这两种产生资本主义的不同方式,那就要追踪 到它们的封建社会的不同体制。一种是州性体制,这个社会中等 级制和身份制严格,社会流动不易,看似稳固,但应变能力很差,所 以一击即䙌:另-…种是弹性体制,该社会中缺乏严格的等级制和身 份制,纵向和横向上社会流动都可进行,权力结构可以变化,权力 的行使方式也灵活多样.所以这种社会的应变能力很强·遇到危机 可以自我调整,从而长期存活下来。而在刚性体制中,权力结构固
2资本主义的起源 定,权力行使方式也僵化而不会改变。由此各权力之间出现了究 隙,使于体制外的异已力量滋生成长,再发展壮大形成体制外的权 力中心,与体制内的权力中心发生冲突,最终导致封建社会的崩溃 和资本主义社会的诞生,所以说,只有在西欧刚性体制的封建社 会屮,才有可能产生原生型的资本主义, 历以宁教授的这部著作.中心是在分析原生型的资本主义的 产生过程。他认为西欧刚性体制的封建社会中,城市是它的体制 外权力巾心,市心即是体制外的异己力量,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 城市和市民的力量不断发展壮大,和封建领主、王权等发生了神 突。作者从经济、政治、思想意识诸方面详细分析了冲突各方复杂 的关系,前进与后退,压迫与计:步,冲突与妥协,限制与支持等等, 说明作用于历史前进的力量是多方面的,历史的前进过程不是一 条直线,而是充满了曲折和反复。例如在第三章中,分析了教会、 城市、行会、王权对封建社会中的取利行为、商品货币关系的态度。 教会从教义上反对高利贷,同时这也是为了私利,因为寺院不是自 然人,可以更有空间放款取息。城市是丁商业中心,应该支持上商 业的发展,可是为了城市政治、经济、社会的稳定.它又采取了限制 工商业发展的政策。这种限制政策实行-·段时间以后,又会遇到 新的矛盾而使城巾陷入两难境地,必须改弦更张。这些分析都是 十分精彩的。 厉以宁教授既是经济史专家,又是经济理论的专家,所以他的 这部著作,和我国般治经济史而不熟悉经济理论的学者有所不 同,他能娴熟地应用各种经济学的理论分析问题,如马克思主义、 制度学派,增长理论、交易成本理论,产权理论等等。但他作为经 济史的专家,又严格地从历史事实出发,用历史事实来纠正理论的
序高3 不适应之处。这两点构成本仿的-大特色。例如,西欧的航运业 为什么发展得很快呢,当然有环境的因素(河流纵横且海岸线 长),有技术因茶(造船业发达),也有制度因茶.就是制度创新… 股份制的推行,金融业的较早介入,形成了风险共担、利润共享的 原侧.因而促进了航运业的发展。又如,西欧为什么会出现统一市 场呢.可用交易成本理论来圳以解释。要促进经济增长,就要降低 交易成本,在当时西欧的条件下,技术没有多大进步,降低交易成 本的一个有效办法就是大市场规模,封建割据限制了市场的扩 大,因此有关的体制外权力中心、体制外异己力量就促进王权的成 长,促进全国统一市场的形成,以达到发展经济的目的。可是,厉 以宁教授并不认同诺思所说的西欧资本主义兴起中人口因素和产 权的重要作用,指出对产权的保护,只有在资产阶级取得政权以 后,甚至是取得政权以后很久才可以实现。因此如果离开对封 建社会州性体制的研究,体制外异已力量和体制外权力中心的研 究,是不可能说明西欧资本主义的户:生的。他还在有关印度经济 史的讨论中,不同意马克思的关于殖民主义的双重使命的提法,认 为这和印度历史的实际不符。指出英国在印度破坏封建制度的使 命远远没有完成,到1947年印度独立时还没有完成。至于建设的 使命,实际「:是不存在的,因此也就谈不上什么完成不完成的问 题。英国在那里实行的只是建设英国殖民地的使命,而不是在印 度建立资本主义制度的使命。 厉以宁教授这本书的基本构架,是封建社会的刚性体制和弹 性体制,体制外权力中心和体制外异己力量等,由此构筑成了其巍 城的大厦。可是作为一名经济史学家,他并不是拿这个模武去到 处套用,而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指出了各个国家资本主义发的
4资本主义的起源 不同道路。西欧各国虽然同属原生型资本主义,但又可组分为荷、 英、法德、意、此两类,两类巾各国也并不相同,各其特色。意大 利妞然资本主义关系产生很其,但后来体制外的权力巾心转化为 体制内的权力中心,冉圳上许多外力的作用,使得它的资本主义直 到1870年后方才建立。德国资本主义的兴起以普鲁士为中心,这 里作为体制外权力中心的城市长期:服于王权,农村的封建势力 是靠自上而下的改革废除的,但是它利用了:发优势,所以很快发 展起资本主义。对一些非原生型资本主义的分析尤其真知灼见, 如他指出朝鲜是弹性体制,又孤上内忧外患,所以直到二次大战以 后美军占领下韩国资本主义才得以发展;H本是刚性体制,可是缺 乏体制外的权力中心和异己力量,再加上所处的国际环境,所以也 不能成为原什:型的资本主义国家。它是通过自上而下的改革走向 资本主义的,1于其过渡的推动力量是由体制内转向体制外的、所 以使得其封建势力残余严重存在。对于中国的资本主义产生问 题,厉以宁的分析更是自成一家,别开生面。他指出中国自宋代起 即建立起弹性体制的封建社会,而月后来更为完善。明清时期是 产:生了资本主义的因素,可是并不能岸致资本主义的建立。但中 同社会最终仍会变化,即使没有发生鸦片战争.西方资本主义的影 响也会在中国逐渐发牛作用·使中闲社会发生变化,只是这种变化 肯定十分缓慢,如果没有巨大的震荡,中国是产生不了体制外的异 已力量,从而也不可能过渡到资本主义。辛亥革命后发生的资本 主义经济和之前的资本主义因素并没有很多联系。中国是在特定 的历史条件下,通过一系列斗争,走上了一条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 道路。这些分析,体现出厉以宁教授的-·种历史观,即历史的发展 规律是多线的,不能制足适履,套用统一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