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物,于是8卦重合为64卦。由8卦而64卦,是人们的认识 由抽象上升到具体的过程。64个六画卦所代表的驾物性质 比8个三画卦更加具体,所取的象也更加稳定。三训卦乾的 性质是健,六画卦是重乾,乾而又航,其性质是至健。三丽卦 就的取可以是天是马是父等等。六画卦的取象比三画卦 乾具体、确定,据孔子《象传》“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和《序卦传》“有天地然后万物生焉”的说法,我们知道六雨 卦乾的是天。天是最大的阳物,最大约健。六逦卦乾具 有同天一样的性质:纯阳至健。《周易》64卦以乾卦居首, 这一占不简单,反映殷周之际人们观念上的一大变化。殷人 重母统.所以殷易《归费》首坤次乾,周人重父统,所以 《周易》首乾次坤。周代的几乎所有的制度都反映着首乾次 坤的观念。《周易》把乾坤两卦放在64卦之首,与周人的自 然哲学贤密相关。《周易》的作者认为天地是万物的木原, 天地之间唯有万物而已。而“易与天地准,故能弥纶天地之 道”,又“与天地相似,”“范围天地之化而不过,曲成万物 而不遗”,易之为书广大悉备,“有天道焉,有地道焉,有 人道焉”。《易》是天地及天地生成万物的蓦,天地及天 地生成万物是《易》的原本。天地之道全东《易》的范围之中乾 垆奐天地。天地在万物之先,改乾坤居64邦之首。64卦万 物,枚屯滎诸卦列乾坤之后。《易纬·乾凿度》说乾坤是 「阴褓之根本,万物之祖宗”,是谟得极正硝的,与《系辞 传》所说“乾坤其易之门”,“乾坤其易之缊”,意义完仝 致。我们研究《周易》应特别重视乾卦及坤卦,要道它 们是64卦之中的两卦,有它们自身的意义,又不可忘记它们 是6A卦的祖宗,64卦的根木。 乾,元享利贞。 上而的三是卦的符号,用文字表达就是乾。卦的符号 非常重要,如果只有文字没有符号,那末《易》也就不成其为
易了。一卦的思想意义全由一卦由六个卦画组成的符号表现 进来。但光有符号没有文字名称也不行,所以在有了卦的 符号之后,又有了卦的名称,同时也有了卦辞。8个三画的 符号和64个六画的符号是谁画的谁重的,古人有许多互相 矛盾的说法,都不能令人信服。我们今天只能说它们产生于 遥远的古代,产生于原始社会。的文字名称和卦辞出于谁 之手,古人说是文王作的,证据不充分。但是很可能产生于 殷周∠际。总之,不管卦的符号是谁画定的,卧名和卦辞是 谁与定的,它们产生的时代相距甚远,当无疑问。 “元亨利贞”四个字系于卦之下,调之卦辞。卦也散 彖,所以孔子解释卦辞的文字叫《彖传》。彖是断的意思, 断即判断、括。彖辞用尽可能简炼的语言戳括一卦的卦 义。很多卦的象辞用象表达,如坤卦卦辞“元亨利牝马之贞” 取牝马为象表达卦义,乾卦卦辞的“元享利贞”四字 表面上没有取象,用的是比较铀象的概念。乾卦取象于犬, 但不是取象于天的形体,是取象于天的性质;天的性质用一 个字慨括,就是使。乾就是。健是什么?健是天体有规律 地运转,永不停息,什么力量鄰不筢阻止它,改变它。卦辞用 “元亨利贞”四个字释健之义。“元享利贞”就是键。合言之 是健,分言之是元亨利贞。古人释“元亨利贞”为春夏秋 冬,是有道理的。春夏秋冬是天体运转的明显标忐,古人从 春夏砍冬的交迭变更屮看到天的运动变化,看到天行,。 《论语》记孔子说的“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蒜,天 何占哉!”恰是此义。足春夏秋冬不日“春夏秋冬”而日 元♀利贞”,因为若曰“夏狄冬”就把健的特点说死 了,而“元亨利贞”既可以指自然界的春夏秋冬,也可捨人 事上的问题,比如人的仁义礼智叫德,以及其它其有乾意 义的事物。总之“元享利贞”四字灵活的,它可以因时刽 宜地适应一切具有乾键意义的人、事、物。如果说“元亨利
贞”指春夏秋冬言,那末元就是春,一岁的开始,万物生 发;亨就是夏,万物成长;利就是秋,万物成熟;页就是 冬,万物收藏。若以人的修德而论,元相当于仁,享相当于 礼,利相当于义,贞相当于智。“元亨利贞”四字是四个独 立的意义,但紧密相联系而不可或缺。四个字合起来才有 的意义。别的卦的卦辞有的言“元亨利贞”,但有增字,有的 言“元亨利”而无贞,有的言“亨利贞”而不言元,有的只 言“元亨”,不宦利贞,有的只言“利贞”,不言元亨。多 字或少一字,都不浑全,不浑全就没有乾健的意义。只有 乾卦纯乾纯刚至使,方可以“元亨利贞”四字当之。 初九,澄龙勿用。 “初九”是爻题,即乾卦第一爻的名称。“潜龙勿用刃 是乾卦第一爻的爻辞。爻辞解释一爻的爻义。64卦的爻辞古 人或说文王作或说周公作,究系谁作,现在已无法确定,不 过如果说爻辞与卦辞非出一人之手,但产生的时间相距不远, 都在殷周际,可能近于事实。“初九”二字包含二义,初 是位,九是爻。初忌卦之第一位,九是爻中之阳爻。初九, 阳爻居初位。画卦时六爻自下向上画,故卦之六爻自下上 依次称作初、二、三、四五、上。篛一爻称初,第六爻 当称终;第六爻称上,第一爻应当称下。当称终面言立,当 称下而亡沏,这是过了表达第一爻与六爻的关系有终贻 之义又有上下之义而采取約互文相通的办法。第一爻言初, 则第六爻有终义,两爻是终始的关系。第六爻言上,则第一 爻有下义,两爻是上下的关系。若第一爻言初,第六爻言之 或第六爻ⅱ上,第一爻言下,则只能表达两爻的终始线上下 种关系。阳爻为什么用九表示,这是根嬷法来的。人们 为了求得一卦,需要行筮。筮的时候用49根蓍草,经辽少 二,挂一、揲四、归奇四个步溧,最后得出或七或八或九或 六冯个数中的一个。七、九是奇数即阳数,若待七或得九
就画一个阳爻。六、八是偶数即阴数,若得六或八,就画 个阴爻。(篮法详见本书《系辞传上》解)。《周易》192个阳 爻皆书九而不书七,192个阴爻皆书六而不书八,这是因为 九、六变,七八不变,而《周易》占变爻的缘故。据说比 《周易》更古老的《连山》、《归藏》二易占不变爻,可能 它们的阳爻阴爻用七,八表示而不用九、六。乾卦取天象, 而乾之六爻取龙象,与《说卦传》以乾为天,以震为龙的说 法不合,这样的情况在64卦中还有很多,委实令人困惑不 解,于是汉人创为互体、纳甲、爻辰、五行、飞伏诸法,傅 会穿凿,妄加解释,其说虽详,不通还是不通。这个问题被 魏人王弼讲明白了。王弼说;“义苟应健,何必乾乃为马 爻苟合顺,何必坤乃为牛η。只要能把乾健、地顺的意义表 达出来,取什么象是灵活的,不必拘泥。卦代表时代,乾卦 这个时代具有健即元亨利贞的特点,所以取象天。爻代表一 个时代中的一个阶段。爻是变化的,动态的。乾卦六爻从不 断变化亦即动态中反映乾健的特点,它需要有升有降,有上 有下,有大有小,有潜有见,有跃有飞,需要灵活多变。什 么东西能够如此呢?马不能,天更不能。能够如此的只有 龙。龙木不存在,它是人们想出来,实际上见不到,因而 是高贵无比的动物,用它作乾六爻的象,再合适不过。 “初九潜龙勿用”,潜,藏。勿用,无所粒行,无所作 为。乾之初九,阳而处卦之下,正是阳道将萌而未萌的时 候,犹如龙在潜伏之中,不能动也不宜动。人处在乾初九的 时候,需晦养以待时,勿有所施行,勿有所作为。 九二,见龙在田,见大人。 见、现。田,地上。卦有天地人三才,五、上为天道, 三、四为人道,初、二为地道。二在地道之上,地道之上就 是田,故九二称“见龙在田”。“见龙在田”,龙已出潜离 隐,出现在地上,到了该发挥作用,有所施行的时候了。就
自然界说,这就是阳气萌发已升至地上,万物即将复甦。就 人事说,九二刚得中,有大人之象。《易》中大人皆指德 位兼具的人。九二虽非君位而有君德,而且乾卦不象别的卦 那样,往往一爻取一象,一爻代表一人!乾卦诸爻共一象, 从潜龙到亢龙,都是那一条龙。它们代表的人也是一个,从 “勿用”到“有侮”,都是一个人在不同时间里的不同境遇 和表现。这龙是高贵的动物,这人不是凡人,现在又居中, 所以称大人。这位有大德的大人既已H世,其恩惠必将泽及 于天下,天下人都高兴见到它,故日“利见大人。 九三,君子终日驼乾,夕惕若,厉,无咎。 以阳居三,故称九三。九三居不得中,故不称大人。但 是阳爻居阳位得正,故称君子。爻有阴阳,位也有阴阳 初、三、五是奇数,奇数展阳,位。二、四是偶数,偶数 属阴,是阴位。阳爻居阳位,阴爻居阴位,为正。阳爻居阴 位,阴爻居阳位为不正。得正好,不得正不好。六爻中初与 上属于无位之地,不论正不正的问题。二与五都居中,居中 比得正重要,居中又得正最好,纵然不得正,因为居中也可 视作得正。一卦之中得正不得正关系最为重大的是三,四两 爻。九三以阳居阳得正,这一点很箕要,使它能够“终日乾 乾,夕惕若,厉,无咎”。“终日乾乾η,终日戒慎恐惧, 自强不息。“夕惕若”,即使到了晚上,还是心怀忧惕,不 敢有一点的松懈。若,语辞。厉,危厉。九三在下卦之上, 是多凶的危厉之地,本来要有过咎,由于它刚建得正,能 够“终日乾乾,夕惕若”,有咎可以转变为无咎。 四,成跃在渊,无咎。 阳爻居四,故日九四。四迫近君位五,是多惧之地, 九是阳爻而居阴位,尤须小心谨慎,不可轻举妄动,时可进 则进,时不可进则退,进退依时而定,故有龙或跃或在渊之 象。“或”是不定之辞。跃是跳跃。跳跃不同于飞,飞是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