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 (七)可比性原则 可比性原则要求企业的会计核算按照规定的会计处理方法进行,会计指标 应当口径一致,相互可比。可比性原则主要解决的是企业之间横向比较。 (八)重要性原则 重要性原则要求企业“在会计核算过程中,对于交易或事项应当区别其重 要程度,采取不同的核算方式。 (九)权责发生制原则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企业的会计处理“应当以权责发生制为基 础”、“收入与其相关的成本、费用应当相互配比”。即凡是当期已经实现的 收入和已经发生或应当负担的费用,不论款项是否收付,都应当做为当期的收 入和费用;凡是不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即使款项已在当期收付,也不应当 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 与权责发生制相对应的另一种确认基础是收付实现制。它是以收入或支付 现金作为确认收入和费用的依据,凡是收到了现金的期间作为收入实现的期间 凡是支付了现金的期间作为费用发生的期间。目前我国的行政单位采用收付实 现制,事业单位除经营业务采用权责发生制外,其他业务也采用收付实现制
21 (七)可比性原则 可比性原则要求企业的会计核算按照规定的会计处理方法进行,会计指标 应当口径一致,相互可比。可比性原则主要解决的是企业之间横向比较。 (八)重要性原则 重要性原则要求企业“在会计核算过程中,对于交易或事项应当区别其重 要程度,采取不同的核算方式。 (九)权责发生制原则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企业的会计处理“应当以权责发生制为基 础” 、 “收入与其相关的成本、费用应当相互配比”。即凡是当期已经实现的 收入和已经发生或应当负担的费用,不论款项是否收付,都应当做为当期的收 入和费用;凡是不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即使款项已在当期收付,也不应当 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 与权责发生制相对应的另一种确认基础是收付实现制。它是以收入或支付 现金作为确认收入和费用的依据,凡是收到了现金的期间作为收入实现的期间, 凡是支付了现金的期间作为费用发生的期间。目前我国的行政单位采用收付实 现制,事业单位除经营业务采用权责发生制外,其他业务也采用收付实现制。 二、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
二、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 (十)配比原则 配比原则是指企业进行会计核算时,收入与其成本、费用应当相互 配比,同一期间内的各项收入与其相关成本、费用,应当在该会计期间 内确认。 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时,必然要考虑在会计核算工作中坚持配比原 则包括两方面含义:一是因果配比,将其收入与其对应的成本相配比; 二是时间配比,将某一时期的收入与同时期的费用相配比,如,将当期 的收入与管理费用、财务费用等期间费用相配比等。 (十一)历史成本原则 历史成本原则是指企业的各项财产在取得时应当按照实际成本计量 其后,各项财产如果发生减值,应当按照规定计提相应的减值准备。除 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的统一会计制度另有规定外,企业一律不得自行 调整其账面价值。 22
22 (十)配比原则 配比原则是指企业进行会计核算时,收入与其成本、费用应当相互 配比,同一期间内的各项收入与其相关成本、费用,应当在该会计期间 内确认。 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时,必然要考虑在会计核算工作中坚持配比原 则包括两方面含义:一是因果配比,将其收入与其对应的成本相配比; 二是时间配比,将某一时期的收入与同时期的费用相配比,如,将当期 的收入与管理费用、财务费用等期间费用相配比等。 (十一)历史成本原则 历史成本原则是指企业的各项财产在取得时应当按照实际成本计量。 其后,各项财产如果发生减值,应当按照规定计提相应的减值准备。除 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的统一会计制度另有规定外,企业一律不得自行 调整其账面价值。 二、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
二、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 (十二)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 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原则,要求企业的会计核算应当合 理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的界限。如果支出所带来的经济效益 只与本会计年度有关,则该项支出即为收益性支出。如果支出所带来 的经济效益不仅与本年度有关,而且与几个年度都有关,则该项支出 即为资本性支出。 (十三)谨慎性原则 谨慎性原则要求企业进行会计核算时,对尚未取得的收益,不得 估计入账,对可能发生的费用、损失要合理核算并按国家规定估计入 账,但不得虚列支出,隐匿收入。谨慎性原则要求,在会计事项处理 中确认可能发生的损失,少估或不估可能获得的收益,以免企业出现 虚增资产和虚盈实亏的现象
23 (十二)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 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原则,要求企业的会计核算应当合 理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的界限。如果支出所带来的经济效益 只与本会计年度有关,则该项支出即为收益性支出。如果支出所带来 的经济效益不仅与本年度有关,而且与几个年度都有关,则该项支出 即为资本性支出。 (十三)谨慎性原则 谨慎性原则要求企业进行会计核算时,对尚未取得的收益,不得 估计入账,对可能发生的费用、损失要合理核算并按国家规定估计入 账,但不得虚列支出,隐匿收入。谨慎性原则要求,在会计事项处理 中确认可能发生的损失,少估或不估可能获得的收益,以免企业出现 虚增资产和虚盈实亏的现象。 二、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
第二章:会计要囊和会计等式 24
24 第二章:会计要素和会计等式
第一节会计概述 25
25 第一节 会计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