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润邦重工股份有限公司2018年年度报告全文 计)以上,无害化处理处置率达到100% 现阶段,我国污泥处理细分领域尚处于起步阶段,真正意义上的市场竞争尚未形成,参与企业一般为具有污水处理技术和管 理经验的企业。随着污泥处理的受关注度日渐提升,以及国家产业政策的持续扶持,污泥处理业务将建立起与社会经济发展 相适应的竞争格局,具有污泥处理成功经验的企业,以及技术、模式、管理能力领先的企业,有望占据较大的市场份额。 (2)危废处置行业 危废行业的发展与政策高度相关,近年来,新的危废相关政策出台和完善进一步倒逼危废产生企业规范危废处置,从而扩大 了危废处置市场需求,促进危废处置行业的发展和壮大。近年来相关政策完善的方向主要有三个:完善危废的认定和识别 完善危废处置企业的资质认证、危废处置技术规范完善。2016年的新版《国家危险废物名录》将危险废物分为46个大类,新 增了117种危废种类,使得危废种类增至479种,并将16种危废列入了豁免清单,并将医疗废品纳入危废名单。新版危废名录 将使得危废处置行业的发展更加科学、准确。 2013年6月,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关于办理环境污染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 释》),《解释》首次明确提岀环境污染犯罪的认定细节,加大了对环境污染犯罪惩治力度,大量释放了环境污染治理的市 场需求。2015年实施的《新环保法》更是首次在立法层面确立了“保护环境是国家的基本国策”,在政府责任、违法排污惩罚 力度、信息公开等方面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无疑也会对环保行业的市场需求有重大的刺激作用,扩大危废处置的市场规模。 2016年11月,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了修订后的《解释》,进一步加大环境司法保护力度 与上述立法层面对环境保护提出的一系列高标准要求相配合,政府部门也着手大力扶持环境保护产业,给予多方面、多层次 的政策倾斜。一方面,国务院于2013年底将重大危废经营资质审批从环境部下放至省级环境主管部门,大大加快了大型无害 化项目核准和建设进度。另一方面,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和国家发改委颁布的《关于公布环境保护节能节水项目企业所得 税优惠目录(试行)的通知》(财税[2009]166号)规定从事危废处置业务享受企业所得税“三免三减半”优惠 综上,在立法完善、执法从严的背景下,在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及政策呵护下,危废处置行业将迎来黄金发展期。根据国家 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14年-2018年)》,2017年全国共产生工业危废6,93689万吨,比2016年增长了2973%:综合利用 量为4,04342万吨,比2016年增长了43.20%:处置量为2,55156万吨,比2016年增长了5890%:危废的产生量、综合利用量 和处置量均保持了较高的增长速度。2015年至2017年,全国工业危废处置量复合年均增长率高达4743% 山东、江苏和湖南作为我国化工行业分布的主要省份,2015年至2017年危险废物产生量稳居于全国前三。根据国家统计局《中 国统计年鉴(2018年)》,2017年山东、江苏和湖南三个省份危废产生量合计2,80704万吨,占当年全国危废产生量的比重 为40.47%。《江苏省环境基础设施三年建设方案(2018-2020年)》中提出了危险废物利用处置目标:到2020年,各设区 市和重点地区危险废物处置能力与产生种类、数量基本匹配,处置设施布局趋于合理,处置能力不足问题得到有效缓解,全 省基本建立起较为完善的危险废物处置体系。其中,工业危险废物集中处置能力较2017年新增85万吨,年总处置能力达到18 万吨以上 3、船舶船舶配套装备行业 2018年船舶工业迎来了全面对外开放和高质量发展的新机遇。在全行业共同努力下,我国船舶工业呈现出三大造船指标保持 领先、骨干船企竞争力不断提高、过剩产能有效压减、船舶修理业运行良好、新型海工装备快速发展、船配产品研发不断取 得新突破的良好局面。但受世界经济和航运市场复苏动能减弱、新船市场深度调整的影响,融资难、盈利难、接单难等深层 次问题仍然存在,船舶工业面临的形势依然严峻。2018年,全国造船完工3458万载重吨,同比下降14%:承接新船订单3667 万载重吨,同比增长8.7%:12月底,手持船舶订单8931万载重吨,同比增长24%。全国完工出口船3164万载重吨,同比下 降136%;承接出口船订单3205万载重吨,同比增长139%;12月底,手持出口船订单7957万载重吨,同比增长1.1%。出口 船舶分别占全国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手持订单量的91.5%、874%和89.1%。预计2019年,全球新造船市场面临的环境 依旧错综复杂,机遇与挑战并存。近年来船队增速持续低于海运贸易增速,全球航运市场进入缓慢复苏状态,这为新造船市 场走出低谷创造了条件;叠加国际环保新规即将进入密集生效期,部分老旧船舶大概率因经济性较差被迫提前拆解,有望给 造船企业带来订单。综合各方专家研究结果,初步预计2019年全球新船成交量在7000万载重吨左右:造船完工量在9000万载 重吨左右:年底手持订单量可望保持在1.8亿载重吨的水平。2019年,我国造船完工量约3500万载重吨,新接订单量约3000 万载重吨,年底手持订单约8500万载重吨。(摘自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2018年船舶工业经济运行分析) 4、海洋工程装备行业 公司海洋工程装备业务主要产品包括各类海洋工程装备及其配套装备,如海洋风电安装作业平台、海洋风电运维船、海洋风 chin乡 www.cninfocom.cn
江苏润邦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2018 年年度报告全文 26 计)以上,无害化处理处置率达到100%。 现阶段,我国污泥处理细分领域尚处于起步阶段,真正意义上的市场竞争尚未形成,参与企业一般为具有污水处理技术和管 理经验的企业。随着污泥处理的受关注度日渐提升,以及国家产业政策的持续扶持,污泥处理业务将建立起与社会经济发展 相适应的竞争格局,具有污泥处理成功经验的企业,以及技术、模式、管理能力领先的企业,有望占据较大的市场份额。 (2)危废处置行业 危废行业的发展与政策高度相关,近年来,新的危废相关政策出台和完善进一步倒逼危废产生企业规范危废处置,从而扩大 了危废处置市场需求,促进危废处置行业的发展和壮大。近年来相关政策完善的方向主要有三个:完善危废的认定和识别、 完善危废处置企业的资质认证、危废处置技术规范完善。2016年的新版《国家危险废物名录》将危险废物分为46个大类,新 增了117种危废种类,使得危废种类增至479种,并将16种危废列入了豁免清单,并将医疗废品纳入危废名单。新版危废名录 将使得危废处置行业的发展更加科学、准确。 2013年6月,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关于办理环境污染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 释》),《解释》首次明确提出环境污染犯罪的认定细节,加大了对环境污染犯罪惩治力度,大量释放了环境污染治理的市 场需求。2015年实施的《新环保法》更是首次在立法层面确立了“保护环境是国家的基本国策”,在政府责任、违法排污惩罚 力度、信息公开等方面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无疑也会对环保行业的市场需求有重大的刺激作用,扩大危废处置的市场规模。 2016年11月,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了修订后的《解释》,进一步加大环境司法保护力度。 与上述立法层面对环境保护提出的一系列高标准要求相配合,政府部门也着手大力扶持环境保护产业,给予多方面、多层次 的政策倾斜。一方面,国务院于2013年底将重大危废经营资质审批从环境部下放至省级环境主管部门,大大加快了大型无害 化项目核准和建设进度。另一方面,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和国家发改委颁布的《关于公布环境保护节能节水项目企业所得 税优惠目录(试行)的通知》(财税[2009]166号)规定从事危废处置业务享受企业所得税“三免三减半”优惠。 综上,在立法完善、执法从严的背景下,在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及政策呵护下,危废处置行业将迎来黄金发展期。根据国家 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14年-2018年)》,2017年全国共产生工业危废6,936.89万吨,比2016年增长了29.73%;综合利用 量为4,043.42万吨,比2016年增长了43.20%;处置量为2,551.56万吨,比2016年增长了58.90%;危废的产生量、综合利用量 和处置量均保持了较高的增长速度。2015年至2017年,全国工业危废处置量复合年均增长率高达47.43%。 山东、江苏和湖南作为我国化工行业分布的主要省份,2015年至2017年危险废物产生量稳居于全国前三。根据国家统计局《中 国统计年鉴(2018年)》,2017年山东、江苏和湖南三个省份危废产生量合计2,807.04万吨,占当年全国危废产生量的比重 为40.47%。《江苏省环境基础设施三年建设方案(2018-2020年)》中提出了危险废物利用处置目标:到2020年,各设区 市和重点地区危险废物处置能力与产生种类、数量基本匹配,处置设施布局趋于合理,处置能力不足问题得到有效缓解,全 省基本建立起较为完善的危险废物处置体系。其中,工业危险废物集中处置能力较2017年新增85万吨,年总处置能力达到180 万吨以上。 3、船舶/船舶配套装备行业 2018年船舶工业迎来了全面对外开放和高质量发展的新机遇。在全行业共同努力下,我国船舶工业呈现出三大造船指标保持 领先、骨干船企竞争力不断提高、过剩产能有效压减、船舶修理业运行良好、新型海工装备快速发展、船配产品研发不断取 得新突破的良好局面。但受世界经济和航运市场复苏动能减弱、新船市场深度调整的影响,融资难、盈利难、接单难等深层 次问题仍然存在,船舶工业面临的形势依然严峻。2018年,全国造船完工3458万载重吨,同比下降14%;承接新船订单3667 万载重吨,同比增长8.7%;12月底,手持船舶订单8931万载重吨,同比增长2.4%。全国完工出口船3164万载重吨,同比下 降13.6%;承接出口船订单3205万载重吨,同比增长13.9%;12月底,手持出口船订单7957万载重吨,同比增长1.1%。出口 船舶分别占全国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手持订单量的91.5%、87.4%和89.1%。预计2019年,全球新造船市场面临的环境 依旧错综复杂,机遇与挑战并存。近年来船队增速持续低于海运贸易增速,全球航运市场进入缓慢复苏状态,这为新造船市 场走出低谷创造了条件;叠加国际环保新规即将进入密集生效期,部分老旧船舶大概率因经济性较差被迫提前拆解,有望给 造船企业带来订单。综合各方专家研究结果,初步预计2019年全球新船成交量在7000万载重吨左右;造船完工量在9000万载 重吨左右;年底手持订单量可望保持在1.8亿载重吨的水平。2019年,我国造船完工量约3500万载重吨,新接订单量约3000 万载重吨,年底手持订单约8500万载重吨。(摘自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2018年船舶工业经济运行分析) 4、海洋工程装备行业 公司海洋工程装备业务主要产品包括各类海洋工程装备及其配套装备,如海洋风电安装作业平台、海洋风电运维船、海洋风
江苏润邦重工股份有限公司2018年年度报告全文 电钢结构等,并积极推进海洋牧场方面的相关装备产品业务 作为全球清洁能源的新竞争场,海上风电有望带动我国形成万亿元级规模的海洋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在加强国内外科技 合作、加大科技攻关力度的基础上,中国企业有望在抗台风型海上风电机组领域实现领先,使之成为“中国制造”新名片。据 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海上风电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规划分析报告》数据显示,目前英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海上风电市场, 装机容量约占全球的36%其次是德国,约占29%。我国拥有丰富的海上风电资源。我国5米到25米水深线以内近海区域、海 平面以上50米高度风电可装机容量约2亿千瓦,70米以上可装机容量约5亿千瓦。近年来,我国海上风电发展同样迅猛,截至 2016年,全国海上风电装机总量已占全球总量的11%,跃居全球第三位。目前国内的海上风电机组装机容量多为5兆瓦到7 兆瓦,是陆上风电机组的15倍到2倍,正在研制的新一代产品装机容量将达到9至12兆瓦,是陆上风电机组的4倍,而风轮直 径超过200米、扫风面积超过3万平方米的超大型风电机组也在构想中。2017年以来,东部沿海省市进一步“加码”海上风电产 业。广东在新修编的海上风电发展规划中明确,将在全省加快规划布局23个海上风电场;山东则新规划鲁北、长岛等六个百 万千瓦级海上风电场;江苏则明确重点推进连云港、盐城等地海上风电场的规模化开发。在我国的海上风电产业版图中,广 东支撑起了半壁江山。广东省珠海市桂山海上风电项目地处伶仃洋海域,是广东首个海上风电示范项目。目前,首批3台风 机已投入运行,到2018年底,总装机容量100兆瓦的海上风电机组将全面建成投产,届时不仅可以填补海域内多个海岛的居 用电缺口,还有望将电能回送陆地,助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海上风电产业的发展,有望带动形成总规模达到万亿元的海 洋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链 近年来,国家对发展海洋牧场作出一系列部署安排。农业农村部启动了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建设,组织编制发展规划、管 理规范、技术标准。目前,全国已建成海洋牧场233个。据专家测算,通过贝藻类増殖养殖,每年可以固碳19.4万吨、消氮 1.7万吨、减磷1690吨,生态效益超过600亿元。越来越多的海洋牧场从单纯养鱼延伸到放鱼、钓鱼、赏鱼、加工一条龙,“ 条鱼”产生了“多条鱼”的价值,实现了海洋经济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广东决定用10年时间,省财政投入5亿元,市、县财政投 入3亿元,在全省近岸海域建设50座生态和准生态型人工鱼礁:浙江不断创新金融支持方式,推动海洋牧场养殖主体逐步纳 入水产养殖互助保险试点范围,为养殖户量身定制投保方案:山东烟台将海洋牧场建设纳入农业用水、用地、税收等优惠政 策范围,近3年全市累计投入财政资金10亿多元,带动社会投资100多亿元,海洋牧场综合收入达300多亿元。海洋牧场的建 设将为海工装备市场带来相关需求与机遇 (二)公司未来发展战略 结合国家政策、市场需求及公司自身经营管理经验并经审慎硏究后,公司制定了产业转型升级的战略发展目标,即:持续夯 实高端装备业务,通过不断深入推进自主研发和技术创新,打造战略产品和核心产品,通过战略合作及商业模式创新,持续 提升公司在高端装备业务领域的核心竞争力:同时,紧跟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充分借助资本市场平台,抓住外延式发展的 契机,大力拓展节能环保产业作为公司的第二主业,积极推进公司战略转型,努力打造高端装备板块与节能环保板块“双轮 驱动”的高效发展模式。 三)公司下一年度的经营计划 1、加快推进企业战略转型的步伐。以润禾环境为平台,通过多种方式持续推进公司在危废及医废处理处置、污泥处理处置 等节能环保产业细分领域的业务布局,同时加快公司高端装备业务板块的产业转型升级,通过自主创新不断做大做强 2、加大市场营销力度。进一步加大市场营销力度,通过强化销售管理工作、扩充营销团队、拓展新的销售区域等方式,努 力提升销售规模,同时进一步优化和完善销售激励机制,微发销售团队活力,通过多种途径引进更多销售人才。加大对新项 目、新产品的宣传和推介力度,提高在相关细分市场的知名度和竞争优势。 3、强化设计研发,打造战略产品。全力推进公司品牌设计研发,培养具有竞争力的战略产品,加大对研发的投入及专业人 才的招聘和培养,建立健全硏发设计体系;持续提升产品的稳定性、可靠性,打造智能化、环境友好型的新概念产品;持续 通过本地化及效率提升和设计改善、新技术的应用,确保公司产品的市场竞争优势:;加强对外技术交流和合作,对新技术 新产品、新工艺保持密切关注 4、在全球范围内继续完善和推进公司销售网络和售后服务网络的建设,同时积极开展全球采购,进一步推进公司的国际化 进程,将“杰马/ GENMA”、“KoCH打造成为国际化知名品牌。通过对相关目标市场的调研,继续在全球市场范围内推进营 销网络和售后服务网络的建设,同时加强对国际化专业人才的培养和招聘工作。 5、增强企业完美履约意识,进一步提升客户满意度。通过进一步加强项目管理和提高技术实力,加强对订单的技术评审和 风险控制,提高合同履约质量,保证各项合同得以顺利履约,不断提升客户满意度 chin乡 www.cninfocom.cn
江苏润邦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2018 年年度报告全文 27 电钢结构等,并积极推进海洋牧场方面的相关装备产品业务。 作为全球清洁能源的新竞争场,海上风电有望带动我国形成万亿元级规模的海洋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在加强国内外科技 合作、加大科技攻关力度的基础上,中国企业有望在抗台风型海上风电机组领域实现领先,使之成为“中国制造”新名片。据 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海上风电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规划分析报告》数据显示,目前英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海上风电市场, 装机容量约占全球的36%;其次是德国,约占29%。我国拥有丰富的海上风电资源。我国5米到25米水深线以内近海区域、海 平面以上50米高度风电可装机容量约2亿千瓦,70米以上可装机容量约5亿千瓦。近年来,我国海上风电发展同样迅猛,截至 2016年,全国海上风电装机总量已占全球总量的11%,跃居全球第三位。目前国内的海上风电机组装机容量多为5兆瓦到7 兆瓦,是陆上风电机组的1.5倍到2倍,正在研制的新一代产品装机容量将达到9至12兆瓦,是陆上风电机组的4倍,而风轮直 径超过200米、扫风面积超过3万平方米的超大型风电机组也在构想中。2017年以来,东部沿海省市进一步“加码”海上风电产 业。广东在新修编的海上风电发展规划中明确,将在全省加快规划布局23个海上风电场;山东则新规划鲁北、长岛等六个百 万千瓦级海上风电场;江苏则明确重点推进连云港、盐城等地海上风电场的规模化开发。在我国的海上风电产业版图中,广 东支撑起了半壁江山。广东省珠海市桂山海上风电项目地处伶仃洋海域,是广东首个海上风电示范项目。目前,首批3台风 机已投入运行,到2018年底,总装机容量100兆瓦的海上风电机组将全面建成投产,届时不仅可以填补海域内多个海岛的居 民用电缺口,还有望将电能回送陆地,助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海上风电产业的发展,有望带动形成总规模达到万亿元的海 洋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链。 近年来,国家对发展海洋牧场作出一系列部署安排。农业农村部启动了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建设,组织编制发展规划、管 理规范、技术标准。目前,全国已建成海洋牧场233个。据专家测算,通过贝藻类增殖养殖,每年可以固碳19.4万吨、消氮 1.7万吨、减磷1690吨,生态效益超过600亿元。越来越多的海洋牧场从单纯养鱼延伸到放鱼、钓鱼、赏鱼、加工一条龙,“一 条鱼”产生了“多条鱼”的价值,实现了海洋经济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广东决定用10年时间,省财政投入5亿元,市、县财政投 入3亿元,在全省近岸海域建设50座生态和准生态型人工鱼礁;浙江不断创新金融支持方式,推动海洋牧场养殖主体逐步纳 入水产养殖互助保险试点范围,为养殖户量身定制投保方案;山东烟台将海洋牧场建设纳入农业用水、用地、税收等优惠政 策范围,近3年全市累计投入财政资金10亿多元,带动社会投资100多亿元,海洋牧场综合收入达300多亿元。海洋牧场的建 设将为海工装备市场带来相关需求与机遇。 (二)公司未来发展战略 结合国家政策、市场需求及公司自身经营管理经验并经审慎研究后,公司制定了产业转型升级的战略发展目标,即:持续夯 实高端装备业务,通过不断深入推进自主研发和技术创新,打造战略产品和核心产品,通过战略合作及商业模式创新,持续 提升公司在高端装备业务领域的核心竞争力;同时,紧跟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充分借助资本市场平台,抓住外延式发展的 契机,大力拓展节能环保产业作为公司的第二主业,积极推进公司战略转型,努力打造高端装备板块与节能环保板块“双轮 驱动”的高效发展模式。 (三)公司下一年度的经营计划 1、加快推进企业战略转型的步伐。以润禾环境为平台,通过多种方式持续推进公司在危废及医废处理处置、污泥处理处置 等节能环保产业细分领域的业务布局,同时加快公司高端装备业务板块的产业转型升级,通过自主创新不断做大做强。 2、加大市场营销力度。进一步加大市场营销力度,通过强化销售管理工作、扩充营销团队、拓展新的销售区域等方式,努 力提升销售规模,同时进一步优化和完善销售激励机制,激发销售团队活力,通过多种途径引进更多销售人才。加大对新项 目、新产品的宣传和推介力度,提高在相关细分市场的知名度和竞争优势。 3、强化设计研发,打造战略产品。全力推进公司品牌设计研发,培养具有竞争力的战略产品,加大对研发的投入及专业人 才的招聘和培养,建立健全研发设计体系;持续提升产品的稳定性、可靠性,打造智能化、环境友好型的新概念产品;持续 通过本地化及效率提升和设计改善、新技术的应用,确保公司产品的市场竞争优势;加强对外技术交流和合作,对新技术、 新产品、新工艺保持密切关注。 4、在全球范围内继续完善和推进公司销售网络和售后服务网络的建设,同时积极开展全球采购,进一步推进公司的国际化 进程,将“杰马/GENMA”、“KOCH”打造成为国际化知名品牌。通过对相关目标市场的调研,继续在全球市场范围内推进营 销网络和售后服务网络的建设,同时加强对国际化专业人才的培养和招聘工作。 5、增强企业完美履约意识,进一步提升客户满意度。通过进一步加强项目管理和提高技术实力,加强对订单的技术评审和 风险控制,提高合同履约质量,保证各项合同得以顺利履约,不断提升客户满意度
江苏润邦重工股份有限公司2018年年度报告全文 6、继续调整优化公司组织管理架枃。通过梳理业务流程,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继续优化公司组织管理架枃,提高管理效 率,降低人力成本,将有效的人力资源聚焦到公司的设计硏发、市场销售和项目管理等重点环节。 7、加强成本管控,控制各项成本支岀。加强和细化定额管理、预算管理,开展企业各类内部节能降耗活动,有效管控企丶 经营中的各项成本和费用。充分发挥技术创新对企业降本增效的作用,进一步整合供应商资源、推进物资集中采购,努力降 低企业整体采购成本 8、推进智能化制造,打造智慧工厂。通过加强技术研发投入和对智能技术及人才的引进,努力提高公司智能化制造的自动 化水平,逐步打造智慧工 四)公司可能面临的经营风险 1、宏观经济环境恶化的风险 目前世界经济复苏缓慢,一些发达国家的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有所抬头,国际贸易争端日益加剧,影响经济未来发展的不确定 性因素仍较多,从而使得未来公司所处的发展环境更为复杂。公司产品以外销为主,如果未来全球宏观经济环境进一步恶化, 将可能导致国际市场需求萎缩或出口难度加大,公司未来存在因宏观经济环境恶化所带来的业务下滑风险 2、市场竞争风险 随着新技术、新产品的不断开发和运用,如果公司不能有效地强化产品研发和技术升级、提升自身的市场竞争优势,导致公 司产品不能很好地满足用户需求、市场竞争力薄弱,则有可能使得公司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处于不利的地位,面临 市场竞争风险 3、合同履约风险 公司部分产品订单单体价值量大,履约周期长,客户预付款比例较低,大部分款项需在产品交付时才能收回,如果未来客户 信用、市场环境等因素发生变化,导致客户不按合同完全履约,或者因公司能力不足、经营失误等因素导致公司不能完全按 照合同要求履行合同如期保质交付产品,都将可能给公司带来因合同不能完全履约或者履约失败所产生的损失(索赔、罚款 弃单等) 4、海洋工程装备业务继续亏损的风险 尽管公司目前正积极拓展海上风电产业链、特种大型钢结构等业务,努力消化公司海工业务板块的现有产能,但仍存在公司 海工业务现有产能短时间内难以充分消化,公司海洋工程装备业务存在继续亏损的可能性 5、应收账款不能如期收回的风险 受国内外经济环境影响,同时随着公司业务的发展,未来公司可能存在应收账款逐步增加,且不能按时收回并发生坏账损失 的风险,从而给公司带来损失。同时,如果应收账款占比较大也会占用公司较多资金,降低资金使用效率 6、流动资金不足的风险 未来随着公司外延式发展的不断推进,新增投资标的和新的业务模式可能对公司流动资金的需求更大,如果相关投资项目投 资回收周期较长,产生投资收益较慢,甚至发生投资损失,将可能导致占用公司较多资金。如果相关新的业务或业务模式需 要公司垫付较多的资金,也可能导致公司流动资金不足,从而使得公司经营陷入困境 7、汇率波动风险 公司外销占比较大,部分重大合同以外币计价和结算,虽然公司已通过购买远期结售汇、签订人民币合同等措施来减少汇率 波动所带来的损失,未来仍可能会存在因汇率波动给公司带来人民币收入减少的风险。同时如果人民币进一步升值,将导致 公司产品出口成本上升,给公司的产品竞争力带来一定的压力,并对公司的经营业绩产生一定的影响 8、成本进一步上升、利润空间下降的风险 随着人力成本、部分原材料成本的上升,而且未来仍存在进一步上升的可能,部分业务产能未能得到充分利用,进而导致公 司经营成本进一步增加,从而使得公司的产品利润下降,公司盈利能力减弱 9、业务整合风险 今后公司将积极利用资本市场,通过参股、并购重组等多种方式不断推进外延式发展,提升公司业务规模和盈利能力。但相 关标的公司所从事的业务、经营模式、管理方法及专业技能要求等可能与公司存在着较大的不同,对相关标的公司的投后整 合也对公司的管理水平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如果公司管理制度不完善,管理体系不能正常运作、效率低下,或者与投资标的 相关方管理协作缺乏配合,公司不能实施有效的并购后整合,将可能对公司开展业务和提高经营业绩产生不利影响 10、商誉减值风险 chin乡 www.cninfocom.cn
江苏润邦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2018 年年度报告全文 28 6、继续调整优化公司组织管理架构。通过梳理业务流程,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继续优化公司组织管理架构,提高管理效 率,降低人力成本,将有效的人力资源聚焦到公司的设计研发、市场销售和项目管理等重点环节。 7、加强成本管控,控制各项成本支出。加强和细化定额管理、预算管理,开展企业各类内部节能降耗活动,有效管控企业 经营中的各项成本和费用。充分发挥技术创新对企业降本增效的作用,进一步整合供应商资源、推进物资集中采购,努力降 低企业整体采购成本。 8、推进智能化制造,打造智慧工厂。通过加强技术研发投入和对智能技术及人才的引进,努力提高公司智能化制造的自动 化水平,逐步打造智慧工厂。 (四)公司可能面临的经营风险 1、宏观经济环境恶化的风险 目前世界经济复苏缓慢,一些发达国家的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有所抬头,国际贸易争端日益加剧,影响经济未来发展的不确定 性因素仍较多,从而使得未来公司所处的发展环境更为复杂。公司产品以外销为主,如果未来全球宏观经济环境进一步恶化, 将可能导致国际市场需求萎缩或出口难度加大,公司未来存在因宏观经济环境恶化所带来的业务下滑风险。 2、市场竞争风险 随着新技术、新产品的不断开发和运用,如果公司不能有效地强化产品研发和技术升级、提升自身的市场竞争优势,导致公 司产品不能很好地满足用户需求、市场竞争力薄弱,则有可能使得公司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处于不利的地位,面临 市场竞争风险。 3、合同履约风险 公司部分产品订单单体价值量大,履约周期长,客户预付款比例较低,大部分款项需在产品交付时才能收回,如果未来客户 信用、市场环境等因素发生变化,导致客户不按合同完全履约,或者因公司能力不足、经营失误等因素导致公司不能完全按 照合同要求履行合同如期保质交付产品,都将可能给公司带来因合同不能完全履约或者履约失败所产生的损失(索赔、罚款、 弃单等)。 4、海洋工程装备业务继续亏损的风险 尽管公司目前正积极拓展海上风电产业链、特种大型钢结构等业务,努力消化公司海工业务板块的现有产能,但仍存在公司 海工业务现有产能短时间内难以充分消化,公司海洋工程装备业务存在继续亏损的可能性。 5、应收账款不能如期收回的风险 受国内外经济环境影响,同时随着公司业务的发展,未来公司可能存在应收账款逐步增加,且不能按时收回并发生坏账损失 的风险,从而给公司带来损失。同时,如果应收账款占比较大也会占用公司较多资金,降低资金使用效率。 6、流动资金不足的风险 未来随着公司外延式发展的不断推进,新增投资标的和新的业务模式可能对公司流动资金的需求更大,如果相关投资项目投 资回收周期较长,产生投资收益较慢,甚至发生投资损失,将可能导致占用公司较多资金。如果相关新的业务或业务模式需 要公司垫付较多的资金,也可能导致公司流动资金不足,从而使得公司经营陷入困境。 7、汇率波动风险 公司外销占比较大,部分重大合同以外币计价和结算,虽然公司已通过购买远期结售汇、签订人民币合同等措施来减少汇率 波动所带来的损失,未来仍可能会存在因汇率波动给公司带来人民币收入减少的风险。同时如果人民币进一步升值,将导致 公司产品出口成本上升,给公司的产品竞争力带来一定的压力,并对公司的经营业绩产生一定的影响。 8、成本进一步上升、利润空间下降的风险 随着人力成本、部分原材料成本的上升,而且未来仍存在进一步上升的可能,部分业务产能未能得到充分利用,进而导致公 司经营成本进一步增加,从而使得公司的产品利润下降,公司盈利能力减弱。 9、业务整合风险 今后公司将积极利用资本市场,通过参股、并购重组等多种方式不断推进外延式发展,提升公司业务规模和盈利能力。但相 关标的公司所从事的业务、经营模式、管理方法及专业技能要求等可能与公司存在着较大的不同,对相关标的公司的投后整 合也对公司的管理水平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如果公司管理制度不完善,管理体系不能正常运作、效率低下,或者与投资标的 相关方管理协作缺乏配合,公司不能实施有效的并购后整合,将可能对公司开展业务和提高经营业绩产生不利影响。 10、商誉减值风险
江苏润邦重工股份有限公司2018年年度报告全文 鉴于公司一直在通过股权转让等方式对相关标的开展并购活动,推进公司战略转型升级。今后公司仍将继续寻找合适的投资 标的予以收购,以利用好资本市场平台,推动公司发展。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等相关规定,若标的资产在未来经营中实现的收 益未达预期,收购标的资产所形成的商誉将存在较高的减值风险,从而影响公司损益,可能对公司业绩造成不利影响。报告 期末,公公司商誉为127,290,563.50元,占公司净资产的505%。2018年度,公司已根据相关规定对商誉进行了减值测试并 提了相关商誉减值。 11、并购失败风险 随着公司战略转型的不断推进,公司将通过参股、并购重组等多种方式不断推进外延式发展,存在因资本市场环境、监管政 策变化、资金问题、并购标的业绩波动、交易双方谈判失败等因素所导致的并购失败风险。同时,对于成功并购的标的,如 并购标的不能达成相关业绩承诺,同样也会公司业绩造成不利影响。 十、接待调研、沟通、采访等活动 1、报告期内接待调研、沟通、采访等活动登记表 √适用口不适用 接待时间 接待方式接待对象类型 调研的基本情况索引 详见2018年5月21日公司在投资者关系互动平台 208年05月18日 实地调研机构 (http://irm.cninfo.com.cn/ssessgs/s002483/index.html上披露的 《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未提供资料 详见2018年3月16日公司在投资者关系互动平 2018年03月15日 实地调研机构 (htp/ /irm cninfo. com. cn/ssessgs/S00483 ndex htm)上披露的 《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未提供资料。 chin乡 www.cninfocom.cn
江苏润邦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2018 年年度报告全文 29 鉴于公司一直在通过股权转让等方式对相关标的开展并购活动,推进公司战略转型升级。今后公司仍将继续寻找合适的投资 标的予以收购,以利用好资本市场平台,推动公司发展。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等相关规定,若标的资产在未来经营中实现的收 益未达预期,收购标的资产所形成的商誉将存在较高的减值风险,从而影响公司损益,可能对公司业绩造成不利影响。报告 期末,公公司商誉为127,290,563.50元,占公司净资产的5.05%。2018年度,公司已根据相关规定对商誉进行了减值测试并计 提了相关商誉减值。 11、并购失败风险 随着公司战略转型的不断推进,公司将通过参股、并购重组等多种方式不断推进外延式发展,存在因资本市场环境、监管政 策变化、资金问题、并购标的业绩波动、交易双方谈判失败等因素所导致的并购失败风险。同时,对于成功并购的标的,如 并购标的不能达成相关业绩承诺,同样也会公司业绩造成不利影响。 十、接待调研、沟通、采访等活动 1、报告期内接待调研、沟通、采访等活动登记表 √ 适用 □ 不适用 接待时间 接待方式 接待对象类型 调研的基本情况索引 2018 年 05 月 18 日 实地调研 机构 详 见 2018 年 5 月 21 日公司在投资者关系互动平台 (http://irm.cninfo.com.cn/ssessgs/S002483/index.html)上披露的 《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未提供资料。 2018 年 03 月 15 日 实地调研 机构 详 见 2018 年 3 月 16 日公司在投资者关系互动平台 (http://irm.cninfo.com.cn/ssessgs/S002483/index.html)上披露的 《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未提供资料
江苏润邦重工股份有限公司2018年年度报告全文 第五节重要事项 公司普通股利润分配及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情况 报告期内普通股利润分配政策,特别是现金分红政策的制定、执行或调整情况 适用口不适用 公司于2018年5月18日召开的2017年度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了《关于公司2017年度利润分配的议案》,以公司2017年12 月31日总股本67,244.776万股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现0.50元(含税),不转增,不送股。本次权益分派的实 施以2018年6月21为股权登记日、2018年6月22日为除权除息日。报告期内,公司现金分红政策的制定和执行情况符合《公司 章程》的规定及股东大会决议的要求,独立董事发表了有关独立意见,充分保护了中小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现金分红政策的专项说明 是否符合公司章程的规定或股东大会决议的要求 红标准和比例是否明确和清晰: 关的决策程序和机制是否完备 独立董事是否履职尽责并发挥了应有的作用: 中小股东是否有充分表达意见和诉求的机会,其合法权益是 否得到了充分保护 金分红政策进行调整或变更的,条件及程序是否合规、透 不适用 公司近3年(包括本报告期)的普通股股利分配方案(预案)、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方案(预案)情况 1、公司2018年度利润分配预案 以2018年12月31日公司总股本672,447,760股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现0.50元(含税),不转增,不送股。 2、公司2017年度利润分配方案 以2017年12月31日公司总股本672,447,760股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现0.50元(含税),不转增,不送股 3、公司2016年度利润分配及资本公积转增股本方案 以2016年12月31日公司总股本420,279,850股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股利1元(含税),共计派发现金股利 42.027,98500元,不送红股:同时进行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向全体股东每10股转增6股,资本公积转增股本总金额为 252,167,910.00元。资本公积金转增实施后公司总股本增加至672,447,760股。 公司近三年(包括本报告期)普通股现金分红情况表 单位 现金分红金额 以其他方式现 现金分红总额 分红年度合并 (含其他方 报表中归属于 占合并报表中以其他方式|金分红金额占 现金分红总额式)占合并报 分红年度现金分红金额 归属于上市公(如回购股合并报表中归 上市公司普通 (含其他方表中归属于上 (含税 股股东的净利 司普通股股东份)现金分红属于上市公司 式) 市公司普通股 的净利润的比的金额普通股股东的 润 股东的净利润 率 净利润的比例 chin乡 www.cninfocom.cn
江苏润邦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2018 年年度报告全文 30 第五节 重要事项 一、公司普通股利润分配及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情况 报告期内普通股利润分配政策,特别是现金分红政策的制定、执行或调整情况 √ 适用 □ 不适用 公司于2018年5月18日召开的2017年度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了《关于公司2017年度利润分配的议案》,以公司 2017 年 12 月 31 日总股本 67,244.776 万股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 股派现 0.50 元(含税),不转增,不送股。本次权益分派的实 施以2018年6月21为股权登记日、2018年6月22日为除权除息日。报告期内,公司现金分红政策的制定和执行情况符合《公司 章程》的规定及股东大会决议的要求,独立董事发表了有关独立意见,充分保护了中小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现金分红政策的专项说明 是否符合公司章程的规定或股东大会决议的要求: 是 分红标准和比例是否明确和清晰: 是 相关的决策程序和机制是否完备: 是 独立董事是否履职尽责并发挥了应有的作用: 是 中小股东是否有充分表达意见和诉求的机会,其合法权益是 否得到了充分保护: 是 现金分红政策进行调整或变更的,条件及程序是否合规、透 明: 不适用 公司近 3 年(包括本报告期)的普通股股利分配方案(预案)、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方案(预案)情况 1、公司2018年度利润分配预案 以2018年12月31日公司总股本672,447,760股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现0.50元(含税),不转增,不送股。 2、公司2017年度利润分配方案 以2017年12月31日公司总股本672,447,760股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现0.50元(含税),不转增,不送股。 3、公司2016年度利润分配及资本公积转增股本方案 以2016年12月31日公司总股本420,279,850股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股利1元(含税),共计派发现金股利 42,027,985.00元,不送红股;同时进行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向全体股东每10股转增6股,资本公积转增股本总金额为 252,167,910.00元。资本公积金转增实施后公司总股本增加至672,447,760股。 公司近三年(包括本报告期)普通股现金分红情况表 单位:元 分红年度 现金分红金额 (含税) 分红年度合并 报表中归属于 上市公司普通 股股东的净利 润 现金分红金额 占合并报表中 归属于上市公 司普通股股东 的净利润的比 率 以其他方式 (如回购股 份)现金分红 的金额 以其他方式现 金分红金额占 合并报表中归 属于上市公司 普通股股东的 净利润的比例 现金分红总额 (含其他方 式) 现金分红总额 (含其他方 式)占合并报 表中归属于上 市公司普通股 股东的净利润 的比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