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一张处方开出之后未能产生预期的结果,人们就可以 认为这张处方开错了。然而有谁能表明处方开出之后是被真正 照办了?“国联并不是失败了,而是它从来就没有被尝试发挥作 用”,这是人们经常听到的说法,而且无可辩驳。即使从经验上 说,反驳可以成立,证明某一处方的有效性依然是个悬而未决的 问题。一个病人在生病期间服用了十种药物,仍然不知道究竞是 哪一种药治好了他的病。确定赞誉谁通常比指责谁更困难。如 果历史研究能够证明,在A国,国民财富的增加通常在增加关税 之后实现,那么在某些观察者看来,这似乎证明高关税是财富的 一个来源;但另一些人则认为这两者都取决于第三个因素;甚至 还会有人认为这两者之间毫无关系。经验主义的研究方法尽管 必要,却不充分。没有相应的分析,一些事件的相互关系就毫无 意义,至少不能被认为说明了任何东西。 如果不存在解决处方检验问题的经验主义的方法,那么存 在着什么方法呢?从逻辑上说,离开分析,处方就不可能存在。 每一个旨在争取世界更加和平的处方,同国际关系的三种基本 概念中的一种或某几种有关。了解每种概念的分析可增加接受 或拒绝处方的可能性。(1)一个基于有错误的分析的处方很难取 得预想的结果。认为按规定的方法改造人即能促进和平的假设, 取决于下述进一步的假设,即:关于国际关系的第一种基本概念 在某种形式上是正确的。而后一个假设应在第一个假设作出之 前作过核查。(2)一个处方若与它的分析之间不存在逻辑联系则 是不能被接受的。技术高超的阑尾切除手术,对于一个扁桃腺感 染病人是无补于事的。如果国家间的暴力由人类之恶行所致,那 末着眼于国家内部的改革不会有多大效果;如果国家间的暴力 是国际无政府状态的产物,着眼于改造人也几乎不可能有什么 成效。一个人的预测会和另一个人的处方混淆。如果基本概念 ·12…
本身的正确性能被证实,处方同概念的关键联系就可被用来核 查处方的正确性。然而,还有一个使事情复杂化的因素。要准确 了解国际关系,也许需要把三种基本概念作某种程度的结合,而 不仅是其中任何一种。我们也许并不处于那种只需考虑对付扁 桃腺或阑尾炎的局面。两个部分都可能受感染,切除其中任何一 个都会使病人送命。换言之,要了解任何根源的可能结果,取决 于对这个根源同其他根源之间关系的了解。不同根源之间可能 的相互联系使估价各种处方的长处更加困难。 评价优劣的标准是什么?如果我们再次考虑那种认为“坏” 国家导致战争,“好”国家将会和平相处,因此必须使各国符合一 种规定的模式的观点,那么,要评价这样一系列主张的优点就需 要回答下列问题:(1)最后一个主张是否可行,如果可行,怎样实 施?(2)在处方和基本概念之间有无逻辑联系?换句话说,处方 是否对准了所确定的病源?(3)基本概念是否适当?抑或分析 家只抓住了最突出的或他认为最易控制的根源而忽视了其他同 样重要甚至更重要的根源?(4)实施这一处方的尝试将如何影 响其他目标?提出最后这一个问题是必要的,因为即使对最具 和平倾向的人和国家来说,和平也不是唯-一的目标。臂如,有人 会把世界政府与永久和平视为同义语。也有人相信,一个世界国 家会成为一种世界暴政,因此他们宁可要一个永存着战争危险 的民族国家体系,而不要一个存在着永久和平希望的世界国家。 我们将试着首先通过对各个基本概念作一批判性的思考, 然后考虑各概念之间的联系,从而使上述问题的回答容易一些。 书中第二、四、六章将主要从传统的政治哲学角度分别对第一、 二、三种基本概念作基本的阐述;第三、五、七章将进一步依次说 明和举例说明各个概念。第八章既是一篇论述各概念之间联系 的短文,也是一个结论。 13
第二章第一种基本概念 国际冲突与人类行为 欺诈生战争 —孔子 按照国际关系的第一种基本概念来看,战争的最重要根源 在于人性和人类行为:自私导致战争,误向的进取冲动导致战 争,愚蠢也导致战争。其他的根源是次要的,而且必须根据上述 因素加以解释。如果说上述各点是战争的首要原因的话,那么, 要消除战争就必须启发和提高人类的良知,或保证其社会心理 的再调整。从孔子到当代一些和平主义者这许多人类事务的严 肃研究者,他们的著作都着重分析了战争起因和医治办法,这些 内容也成了许多现代行为主义科学家研究的主题。① 正如某些例子所表明的那样,同第一种基本概念分析有关 的诸种处方,在内容方面并无必要一致。亨利·沃兹沃思·朗费 罗②参观了斯普林菲尔德③的武器库之后感触很深,他用诗般 的语句写下了如下的想法: ①详见本书第三章。 ②亨利·沃兹祆思·朗费罗(1807一1882):十九世纪美国著名诗人,代表作有: 《夜繽》《歌谣及其他》等。—一译者 ③斯普林菲尔德:地名,美国马萨诸塞州的一个重要古城。一译者 。14
一半是使世界充满恐惧的权力, 一半是充斥着营地和庭院的财富。 若能将人的思想从错误中挽回, 军火或要塞,还要它们有什么用。 字里行间包含着这样的观点:只要人民知道哪些是正确的政策, 他们就会坚持加以采用。人民生性是善良的,虽然眼下他们的轻 信或许会使他们追随错误的领导。既然把现时的困难归咎于知 识的欠缺,教育便成为治疗战争的一帖良药。这一观点已普遍为 ·人们所接受。在三十年代从事著述的和平主义者贝弗利·尼科 尔斯认为,如果诺曼·安吉尔①“能被任命掌管世界教育,战争便 会像晨露那样,在一代人中消失”。②1920年在公谊会教友的一 次会议上,与会者认为不能仅仅依赖智力发展,他们呼吁世界人 民用牺性精神、合作和信任来代替追求私利。③差不多同时,伯 特兰·罗素用几乎同样的语调指出,占有欲的本能的衰退是实现 和平的一个先决条件。④在其他学者看来,增加和平的机会与其 说是需要改变这种“本能”,还不如说是需要把现时耗于毁灭性 战争的精力引导开去。如果人们可以做别的事情而不是进行战 争的话,他们便会完全停止战斗。阿里斯托芬就是这样认为的。 如果雅典的妇女们对她们的丈夫或情人不那么顺从的话,男人 们就不得不在床第之乐和使人振奋的战场之间作出选择。阿里 斯托芬认为,他对雅典男人和女人的了解,足以使此结果成为预 料中的必然结局。威廉·詹姆斯也持这样的看法。在他看来,战 ①诺曼·安吉尔(1873一1967):英国著名经济学家、国际和平主义者,曾于1933 年获诺贝尔和平奖,其代表作是《伟大的幻想》(1910年)。一译者 ②尼科尔斯:《灾难将临》,第164页。 ③赫斯特:《和平与战争中的公谊会教徒》,第521一525页。 ④罗素:《政治理想》,第42页。这一观点在罗素的许多关于国际关系的论著中 以不同形式反复出现。 ·15·
争源于人的好战本性,而这一本性又是悠久传统的产物。人的本 性无法改变,其劲头也无法抑制,但可以被引导。詹姆斯建议,作 为代替服兵役的另一条出路,可征集世界青年去煤矿,去船队, 去造摩天大楼和筑路,或去洗碗碟和衣裳。尽管詹姆斯对何种引 导方法为好的估价不及阿里斯托芬现实,意图也没有那么认真, 但他提出的处方同阿里斯托芬的处方显然属于同一类型。① 处方虽各种各样,但有一点是共同的,即认为要建立一个更 为和平的世界,必须改造人,既改变其道德-知识观,也改变其社 会心理行为。然而人们可能同意第一种关于战争根源的基本概 念分析而不承认有可能在实际上消除战争。在接受第一种基本 概念对战争阐释的人中间,有乐观主义者,也有悲观主义者。前 者认为进步的巨大可能性使战争在下一代人消亡之前便可终 止,后者认为即使我们可能因战争而都死去,战争仍会不断发 生。“乐观主义”和“悲观主义”是一对微妙的词,但暂时还找不到 更好的同义词。如果仅仅按期望来对它们下定义(它们同一般的 用法一致),那么要把某个人归入其中哪一种都是困难的,如果 不是做不到的话。乐观主义和悲观主义有程度上的不同,同一个 人对某些事乐观,对另外一些事却悲观。乐观和悲观的哲学含义 则是比较清楚的,也是更有用处的。在哲学上,悲观主义就是这 样一种信念:即认为现实是有缺陷的,在前一章中引用的密尔顿 和马尔萨斯的论述中就有这种思想。也许邪恶势力暂时能受到 一定的制约,但由于经常意识到基本缺陷所造成的破坏性影响, 而使人们不能指望会产生全面的和永久的良好结果。②而乐观 主义者却相信,现实是美好的,社会基本上是和谐的。折磨人类 的困难是表面的和暂时的。由于历史是一个个瞬间的连结,困难 ①威廉·詹姆斯:“战争的道义对等物”,见《回忆与研究》,第262一272、290页。 ②摩根索:《国际纵横策论》,第7一8页。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