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华十校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调研考试 高二语文试卷(B卷) 注意:本试卷共四大题,24小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所有答案均按规定写在 答题纸上 语言文字运用(共24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札记(zha) 和稀泥(huo)彭殇( shang)捧袂(mei) B.框架( kuang)倔脾气(jue)谂知(shen)栏楯(shin) C.殒身(yin) 剥花生(bao)龟兹(qiu)挣揣( chuai) D.婆娑(suo)脖颈儿(ing)床蓐(ru)倜傥(ti)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徇私斑斓 笔勾销以身殉职 B.安祥燥热名噪一时耳熟能详 C.赝品婉约义愤填膺战略步署 犄角谛听沆瀣一气融汇贯通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因为没有四肢的阻碍,蛇反而可以深入别的动物无法涉足的领域 B.我们甚至彼此并不知晓,每个人如何终身隐秘地镌刻着各自记忆的斑纹, 爱与恨的斑纹 C.默默之中,苦难磨钝了多少桀骜锋利的心灵,悲剧毀灭了多少人生失意 的英雄。 D.铜胎和色料膨胀率不相同,要是色料面积占得过宽,烧过以后冷却时就 会爆裂而功亏一篑。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安迪,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知识分子落入这样一个充斥暴力的环境里,不磨砺各 种苦痛和欺辱是令人难以置信的。 B.高中生的写作要有社会性,我们固然要关注社会上的重大事件,表现重大的社会 主题,但更要注意从身边的普通人和日常生活入手 C.塔可夫斯基认为《哈姆雷特》是“所有艺术中最伟大的天才之作,就感召、崇高 和简朴而言,相比之下没有别的剧本可与《哈姆雷特》比肩
金华十校 2015—2016 学年第一学期调研考试 高二语文试卷(B 卷) 注意:本试卷共四大题,24 小题,满分 150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所有答案均按规定写在 答题纸上。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 24 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 3 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札.记(zhā) 和.稀泥(huò) 彭殇.(shāng) 捧袂.(mèi) B.框.架(kuāng) 倔.脾气(juè) 谂.知(shěn) 栏楯.(shǔn) C.殒.身(yǔn) 剥.花生(bāo) 龟.兹(qiū) 挣揣.(chuài) D.婆娑.(suō) 脖颈.儿(jĭng) 床蓐.(rù) 倜.傥(tì)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徇私 斑斓 一笔勾销 以身殉职 B.安祥 燥热 名噪一时 耳熟能详 C.赝品 婉约 义愤填膺 战略步署 D.犄角 谛听 沆瀣一气 融汇贯通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因为没有四肢的阻碍,蛇反而..可以深入别的动物无法涉足的领域。 B.我们甚至彼此并不知晓,每个人如何终身隐秘地镌刻..着各自记忆的斑纹, 爱与恨的斑纹。 C.默默之中,苦难磨钝了多少桀骜锋利 ....的心灵,悲剧毁灭了多少人生失意 的英雄。 D.铜胎和色料膨胀率不相同,要是色料面积占得过宽,烧过以后冷却时就 会爆裂而功亏一篑 ....。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安迪,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知识分子落入这样一个充斥暴力的环境里,不磨砺各 种苦痛和欺辱是令人难以置信的。 B.高中生的写作要有社会性,我们固然要关注社会上的重大事件,表现重大的社会 主题,但更要注意从身边的普通人和日常生活入手。 C.塔可夫斯基认为《哈姆雷特》是“所有艺术中最伟大的天才之作,就感召、崇高 和简朴而言,相比之下没有别的剧本可与《哈姆雷特》比肩
D.把像啄木鸟的脚、尾、嘴及舌,如此巧妙地适应于捉取树皮下昆虫,仅仅归因于 外界的条件是不合理的。 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中横线处的语句,最合适的排列顺序是(只填序号,3分) 窗子在园林建筑艺术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窗子不单是为了透气,也是为了能够望 出去,▲,_▲, ▲;而且同 个窗子,从不同的角度看出去,景色都不同。这样,画的境界就无限增多了。 ①窗外的竹子或青山,就是一幅画 ②使我们获得美的感受 ③望到一个新的境界 ④经过窗子的框框望去 ⑤有了窗子,内外就发生了交流 6.请依据下面散曲中划线句子所描写的内容,写一段描写性文字。要求运用比 喻、拟人的修辞手法,字数60左右。(5分) 天净沙秋 元白朴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鴉。一点飞鸿影下。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7.用一句话准确、简明地概括下面文段中作者的观点。(不超过20个字,4分) 对于基督教和穆斯林我了解得很浅薄,对此我是外行,而且评价宗教本身比较危险,所 以我不评价。我只想说现代文明如何对待不同文化的问题。有人要尊重蒙面,尊重对妇女的 禁锢,尊重他们对世俗化现代文明的抵触。要让我说,文化多元主义已经走上了逻辑的死胡 同。如果文化行为之间没有好坏可言,如果宽容的文化和不宽容的文化一样好,那么他们又 为什么大声疾呼要宽容?如果连不宽容也要宽容,那么宽容和不宽容又有什么区别?自由是 有底线的,那就是绝不容忍对个体自由的侵害。而那些人要尊重什么?尊重一个群体里强者 对弱者的压迫。要宽容什么?宽容一个群体里多数对少数的伤害 二、现代文阅读(共28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一)阅读下面文字,完成8-10题。(9分) 悬飞着,像一面松木色的古琴,风抚响弦样的羽轴,发出低缓而沉着的声音。豹子从慵 懒的走动中爆发了闪电速度,鹰在平静的翱翔中保持着强悍力量。鹰极具有象征意义,不仅 只非凡的力量与孤独的勇气,还有更多的东西体现于不可言说之中。我觉得它凝聚着某种远 远超拨于现实背景之上的英雄主义
D.把像啄木鸟的脚、尾、嘴及舌,如此巧妙地适应于捉取树皮下昆虫,仅仅归因于 外界的条件是不合理的。 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中横线处的语句,最合适的排列顺序是(只填序号,3 分) 窗子在园林建筑艺术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窗子不单是为了透气,也是为了能够望 出去, ▲ , ▲ , ▲ , ▲ , ▲ ;而且同一 个窗子,从不同的角度看出去,景色都不同。这样,画的境界就无限增多了。 ①窗外的竹子或青山,就是一幅画 ②使我们获得美的感受 ③望到一个新的境界 ④经过窗子的框框望去 ⑤有了窗子,内外就发生了交流 6.请依据下面散曲中划线句子所描写的内容,写一段描写性文字。要求运用比 喻、拟人的修辞手法,字数 60 左右。(5 分) 天净沙 秋 元 白朴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7.用一句话准确、简明地概括下面文段中作者的观点。(不超过 20 个字,4 分) 对于基督教和穆斯林我了解得很浅薄,对此我是外行,而且评价宗教本身比较危险,所 以我不评价。我只想说现代文明如何对待不同文化的问题。有人要尊重蒙面,尊重对妇女的 禁锢,尊重他们对世俗化现代文明的抵触。要让我说,文化多元主义已经走上了逻辑的死胡 同。如果文化行为之间没有好坏可言,如果宽容的文化和不宽容的文化一样好,那么他们又 为什么大声疾呼要宽容?如果连不宽容也要宽容,那么宽容和不宽容又有什么区别?自由是 有底线的,那就是绝不容忍对个体自由的侵害。而那些人要尊重什么?尊重一个群体里强者 对弱者的压迫。要宽容什么?宽容一个群体里多数对少数的伤害。 二、现代文阅读(共 28 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 3 分) (一)阅读下面文字,完成 8—10 题。(9 分) 悬飞着,像一面松木色的古琴,风抚响弦样的羽轴,发出低缓而沉着的声音。豹子从慵 懒的走动中爆发了闪电速度,鹰在平静的翱翔中保持着强悍力量。鹰极具有象征意义,不仅 只非凡的力量与孤独的勇气,还有更多的东西体现于不可言说之中。我觉得它凝聚着某种远 远超拨于现实背景之上的英雄主义
它们实在太难看了,要想让人相信它们的长相不是出于上帝刻意的惩罚是困难的。除了 丑陋的相貌,还要加上粗鄙的生理习性一一秃鹫是著名的食腐动物。不断亲吻死神的遗物, 它的嘴只用于接触尸体。腐肉滑过秃鹫腥臭的口腔,污秽的血使它的羽毛更脏。秃鹫总是成 群集合在死尸旁边,就像坏人般撮合在一起。 其实,粗略地看去,禿鹫长得颇有几分像鹰,但两者的风范多么迴异啊!哪只秃鹫能像 鹰那么超拨,哪只鹰能允许自己堕落成秃鹫这样?世界是以对称的方针设计的,黑在白的对 面,正义在邪恶的对面,每一高尚都有对应之下的卑鄙。甚至物种的安排也借鉴了这个原则 我们会发现一些奇异的对称:鹰和鹫,狗和狼,蝴蝶和蛾子,青蛙和蟾蜍……这是怎样蓄意 的技巧,在相似中制造最大的对比?什么样细节的渐变,更改了最终的性质?对垒着、冲突 着,衬比之下彰显出一方的美德,谁不幸地被压在背面?与前者相比,体现在后者身上的是 丑态的外表、粗糙的工艺以及恶劣的名声,它们仿佛是对前者极具讽刺效果的失败仿制。也 许,它们是被废弃的粗坯,在此实验基础上,造物主确定了更出色的形象方案。但它们依然 被保留下来,因为正面常常不是被建立而是被烘托出来的,因为高耸的塔尖需要宽绰的底座 也许上苍觉得只有在对称之中,才能体现世界的平衡之美,他认为这是公正的一一然而这只 是鹰的公正,而不是秃鹫的。 我们有否可能克服众多障碍,去认识秃鹫的美德呢?每当发现食物,它会在高空旋转自 己的身体,以通知远处的同伴——一从中我们看到一种合作友爱的精神。就像是巨大的抹布, 秃鹫弄脏了自己的身体和名声,却以辛苦卑贱的清洁工作,维护了草原的整洁一一从中我们 看到一种忘我奉献的品德。作为食肉动物,吃腐质意味着不杀生,它宁可放弃鲜美的嫩肉, 为难自己的胃口,而放给别人一条生路一一从中我们看到慈悲的心肠。调整一个角度,两极 对峙的判断竟可以互换,相距最远的,可能却是血缘最近的—一我们该如徊去理解这玄妙的 辨正 我往前凑了一步,眯起眼睛看着秃鹫:难道,难道这个穿着又脏又旧衣裳,秃顶又驼背 的家伙,其实是《巴黎圣母院》中的敲钟人,那个面丑心善的卡西莫多? (选自周晓枫《鸟群》) 8.“这只是鹰的公正,而不是秃鹫的”,对此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鹫有着诸如合作友爱、清洁草原、慈悲心肠等许多的美德,却被人们所忽视:而鹰的 缺点人们却视而不见,这是对鹫的不公正。 B.上苍觉得只有在对称之中,才能体现世界的平衡之美,但却把丑的一切都加给了秃
…… 它们实在太难看了,要想让人相信它们的长相不是出于上帝刻意的惩罚是困难的。除了 丑陋的相貌,还要加上粗鄙的生理习性──秃鹫是著名的食腐动物。不断亲吻死神的遗物, 它的嘴只用于接触尸体。腐肉滑过秃鹫腥臭的口腔,污秽的血使它的羽毛更脏。秃鹫总是成 群集合在死尸旁边,就像坏人般撮合在一起。 其实,粗略地看去,秃鹫长得颇有几分像鹰,但两者的风范多么迥异啊!哪只秃鹫能像 鹰那么超拨,哪只鹰能允许自己堕落成秃鹫这样?世界是以对称的方针设计的,黑在白的对 面,正义在邪恶的对面,每一高尚都有对应之下的卑鄙。甚至物种的安排也借鉴了这个原则, 我们会发现一些奇异的对称:鹰和鹫,狗和狼,蝴蝶和蛾子,青蛙和蟾蜍…… 这是怎样蓄意 的技巧,在相似中制造最大的对比?什么样细节的渐变,更改了最终的性质?对垒着、冲突 着,衬比之下彰显出一方的美德,谁不幸地被压在背面?与前者相比,体现在后者身上的是 丑态的外表、粗糙的工艺以及恶劣的名声,它们仿佛是对前者极具讽刺效果的失败仿制。也 许,它们是被废弃的粗坯,在此实验基础上,造物主确定了更出色的形象方案。但它们依然 被保留下来,因为正面常常不是被建立而是被烘托出来的,因为高耸的塔尖需要宽绰的底座。 也许上苍觉得只有在对称之中,才能体现世界的平衡之美,他认为这是公正的──然而这只 是鹰的公正,而不是秃鹫的。 我们有否可能克服众多障碍,去认识秃鹫的美德呢?每当发现食物,它会在高空旋转自 己的身体,以通知远处的同伴──从中我们看到一种合作友爱的精神。就像是巨大的抹布, 秃鹫弄脏了自己的身体和名声,却以辛苦卑贱的清洁工作,维护了草原的整洁──从中我们 看到一种忘我奉献的品德。作为食肉动物,吃腐质意味着不杀生,它宁可放弃鲜美的嫩肉, 为难自己的胃口,而放给别人一条生路──从中我们看到慈悲的心肠。调整一个角度,两极 对峙的判断竟可以互换,相距最远的,可能却是血缘最近的──我们该如何去理解这玄妙的 辨正? 我往前凑了一步,眯起眼睛看着秃鹫:难道,难道这个穿着又脏又旧衣裳,秃顶又驼背 的家伙,其实是《巴黎圣母院》中的敲钟人,那个面丑心善的卡西莫多? (选自周晓枫《鸟群》) 8.“这只是鹰的公正,而不是秃鹫的”,对此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鹫有着诸如合作友爱、清洁草原、慈悲心肠等许多的美德,却被人们所忽视;而鹰的 缺点人们却视而不见,这是对鹫的不公正。 B.上苍觉得只有在对称之中,才能体现世界的平衡之美,但却把丑的一切都加给了秃
鹫,美的一切全给了鹰 ℃.鹫既然是造物主废弃的粗坯,从公正的角度来说就应该毁掉,而不应该保留下来作 为一个反面形象烘托鹰的超拔风范 D.鹰和鹫,对垒着、冲突着,衬比之下彰显出一方的美德,鹫不幸地被压在背 面,这对鹫来说上苍已经失去了公正 9.下列对文本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采用了文艺性的笔调来说明秃鹫,介绍科普知识的同时,在自然、文化和人生之 间,又挖掘出了复杂的、富于智慧意义的联系。 B.自然界的很多动物都有着相似的外表,但是由于外表和习性等细节的渐变,从而形 成了鲜明的对比,导致了性质的不同 C.禿鹫是著名的食腐动物,加上相貌奇丑,一直以来,我们都非常厌恶它,要认识秃 鹫的美德,人们就必须克服心理障碍 D.只要我们辩证地去看待自然,就能发现美掩盖下的丑和丑陋外表下的美,比 如鹰的孤傲和杀生的残酷,秃鹫奉献、合作的美德。 10.作者说,“调整一个角度,两极对峙的判断竟可以互换,相距最远的,可能却是血缘最 近的——我们该如何去理解这玄妙的辨正”,你如何理解这玄妙的辨证?请举出文中的 三个事例加以简单阐述。(3分) (二)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1-14题。(19分) 天地狼心 郭耕 ①荒野中,一只狼仰天长啸,嚎叫之声由高到低,在带着伤感的颤音中结束。我感觉到 歌手齐秦的《狼》之语境非常贴切:“我是一匹来自北方的狼,走在无垠的旷野中,凄厉的 北风吹过,漫漫的黄沙掠过…”只要有狼出没的地方,谁也无法扼制这被大地伦理学家利 奧波德称为“荒野之魂”的狼嚎。 ②事实上,狼嚎叫的目的是相互联络,一个倍加冷落的长叫,也许,意味着这是一只思 乡的孤狼:一个底气十足的狂吼,也许是警告另一群狼,不要接近自己的领地;有时,狼通 过嚎叫,聚众猎食:有时,则是呼朋唤友,要开 PARTY。当一狼开叫后,其他成员便会随声附 和,至少是夫唱妇随
鹫,美的一切全给了鹰。 C.鹫既然是造物主废弃的粗坯,从公正的角度来说就应该毁掉,而不应该保留下来作 为一个反面形象烘托鹰的超拔风范。 D.鹰和鹫,对垒着、冲突着,衬比之下彰显出一方的美德,鹫不幸地被压在背 面,这对鹫来说上苍已经失去了公正。 9.下列对文本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采用了文艺性的笔调来说明秃鹫,介绍科普知识的同时,在自然、文化和人生之 间,又挖掘出了复杂的、富于智慧意义的联系。 B.自然界的很多动物都有着相似的外表,但是由于外表和习性等细节的渐变,从而形 成了鲜明的对比,导致了性质的不同。 C.秃鹫是著名的食腐动物,加上相貌奇丑,一直以来,我们都非常厌恶它,要认识秃 鹫的美德,人们就必须克服心理障碍。 D.只要我们辩证地去看待自然,就能发现美掩盖下的丑和丑陋外表下的美,比 如鹰的孤傲和杀生的残酷,秃鹫奉献、合作的美德。 10.作者说,“调整一个角度,两极对峙的判断竟可以互换,相距最远的,可能却是血缘最 近的──我们该如何去理解这玄妙的辨正”,你如何理解这玄妙的辨证?请举出文中的 三个事例加以简单阐述。(3 分) (二)阅读下面文字,完成 11—14 题。(19 分) 天地狼心 郭耕 ①荒野中,一只狼仰天长啸,嚎叫之声由高到低,在带着伤感的颤音中结束。我感觉到 歌手齐秦的《狼》之语境非常贴切:“我是一匹来自北方的狼,走在无垠的旷野中,凄厉的 北风吹过,漫漫的黄沙掠过……”只要有狼出没的地方,谁也无法扼制这被大地伦理学家利 奥波德称为“荒野之魂”的狼嚎。 ②事实上,狼嚎叫的目的是相互联络,一个倍加冷落的长叫,也许,意味着这是一只思 乡的孤狼;一个底气十足的狂吼,也许是警告另一群狼,不要接近自己的领地;有时,狼通 过嚎叫,聚众猎食;有时,则是呼朋唤友,要开 PARTY。当一狼开叫后,其他成员便会随声附 和,至少是夫唱妇随
③当然,不是狼而被称为狼的动物,也不乏其例。如非洲鬣狗被称为土狼:亚洲小熊猫 被称为九节狼:鼬科中的黄鼬被称为黄鼠狼:澳洲一种有袋类肉食动物被称为袋狼。其实, 这些都不是狼,只是人们习俗上的一种情感转移,我们总习惯把某某家伙称为狼,如把贪大 之人称为野心狼,把负心之人称为白眼狼。为什么呢?原来,世界上没有什么动物能像狼这 样被人误解和危言耸听地夸大,形象扭曲并无缘无故地害怕。 ④无论是唬人的童话,还是恐怖的传说,甚至老奶奶的催眠曲,都无一例外地把狼渲染 得凶神恶煞,幼儿园阿姨讲的带着头巾的狼外婆形象,至少还在我的脑海中作怪。只要一想 起动画片中狼的满口尖牙和毛乎乎的爪子,小孩子就有点儿毛骨悚然,这在东方西方都是 样 ⑤天地良心,我都替狼喊冤叫屈, ⑥多年来,我们对狼的可怕渲染,纯属无稽之谈。如果不是被逼杀得走投无路或者有病 狼是不会主动攻击人类的。相反,人却一直对狼大肆猎杀、荼毒、套捕。狼的桀骜不驯,智 慧坚忍,又常常令人无奈,便编出许多诬蔑之辞,什么披着羊皮的狼、狼子野心、狼心狗肺, 试想,就凭狼的强悍,狗的忠贞,若能达到“狼心狗肺”的标准,岂不都成了侠义之士?我 们常常把不良行为喻为“禽兽不如”,我看,倒是我们该扪心自问:我们滥杀无辜的行为, 是不是有点“不如禽兽”? ⑦在自然界中,对狼生存的最大威胁,除了屠杀,就是环境改变。当人类开拓、移居到 原本有狼的荒野时,狼的厄运便来临了。因为,人类要发展畜牧业,狼的食物是草食动物, 农夫和牧人便会与狼为敌,着手除狼。 ⑧狼是一种随遇而安的动物,从赤道到极地,从湿地到高山,从森林到荒漠,从草地到 苔原,几乎没有不能生存的地方,也不拒绝任何可食之物:小型哺乳类、鸟类、鱼类、两栖 类、爬行类,甚至野果,但它们也敢问鼎大型动物,如野羊、驯鹿、马鹿、驼鹿。对不同动 物,狼的狩猎策略是不一样的。对大群驯鹿,可能要追踪很久,直至确认羸弱个体,方才下 手,以节约体能:野羊经常向高高的悬崖逃跑,但聪明的狼会派出“奇兵”,出其不意地从 山岩上方出现:麝牛遇狼,会列阵自保,狼攻击麝牛的唯一办法是对单个的掉队者下手;当 捕食体型比自身大许多的动物时,前后夹击,毕竟“狼多力量大”。一群狼通常为六只左右, 均有血缘关系,有严格的等级行为,首领昂首翘尾,下级则俯首夹尾,序位分明。冲锋陷阵 时,头狼总是身先士卒,享用猎物时,当然也是同样。 ⑨狼群中的各位都对小狼感兴趣,也都会在双亲不在时照顾小狼。每当大狼狩猎归来, 小狼会蜂拥而上,嘀嘀咕咕,摆动小尾,热情地舔舐大狼的脸,大狼会将已经咽到肚子里的
③当然,不是狼而被称为狼的动物,也不乏其例。如非洲鬣狗被称为土狼;亚洲小熊猫 被称为九节狼;鼬科中的黄鼬被称为黄鼠狼;澳洲一种有袋类肉食动物被称为袋狼。其实, 这些都不是狼,只是人们习俗上的一种情感转移,我们总习惯把某某家伙称为狼,如把贪大 之人称为野心狼,把负心之人称为白眼狼。为什么呢?原来,世界上没有什么动物能像狼这 样被人误解和危言耸听地夸大,形象扭曲并无缘无故地害怕。 ④无论是唬人的童话,还是恐怖的传说,甚至老奶奶的催眠曲,都无一例外地把狼渲染 得凶神恶煞,幼儿园阿姨讲的带着头巾的狼外婆形象,至少还在我的脑海中作怪。只要一想 起动画片中狼的满口尖牙和毛乎乎的爪子,小孩子就有点儿毛骨悚然,这在东方西方都是一 样。 ⑤天地良心,我都替狼喊冤叫屈。 ⑥多年来,我们对狼的可怕渲染,纯属无稽之谈。如果不是被逼杀得走投无路或者有病, 狼是不会主动攻击人类的。相反,人却一直对狼大肆猎杀、荼毒、套捕。狼的桀骜不驯,智 慧坚忍,又常常令人无奈,便编出许多诬蔑之辞,什么披着羊皮的狼、狼子野心、狼心狗肺, 试想,就凭狼的强悍,狗的忠贞,若能达到“狼心狗肺”的标准,岂不都成了侠义之士?我 们常常把不良行为喻为“禽兽不如”,我看,倒是我们该扪心自问:我们滥杀无辜的行为, 是不是有点“不如禽兽”? ⑦在自然界中,对狼生存的最大威胁,除了屠杀,就是环境改变。当人类开拓、移居到 原本有狼的荒野时,狼的厄运便来临了。因为,人类要发展畜牧业,狼的食物是草食动物, 农夫和牧人便会与狼为敌,着手除狼。 ⑧狼是一种随遇而安的动物,从赤道到极地,从湿地到高山,从森林到荒漠,从草地到 苔原,几乎没有不能生存的地方,也不拒绝任何可食之物:小型哺乳类、鸟类、鱼类、两栖 类、爬行类,甚至野果,但它们也敢问鼎大型动物,如野羊、驯鹿、马鹿、驼鹿。对不同动 物,狼的狩猎策略是不一样的。对大群驯鹿,可能要追踪很久,直至确认羸弱个体,方才下 手,以节约体能;野羊经常向高高的悬崖逃跑,但聪明的狼会派出“奇兵”,出其不意地从 山岩上方出现;麝牛遇狼,会列阵自保,狼攻击麝牛的唯一办法是对单个的掉队者下手;当 捕食体型比自身大许多的动物时,前后夹击,毕竟“狼多力量大”。一群狼通常为六只左右, 均有血缘关系,有严格的等级行为,首领昂首翘尾,下级则俯首夹尾,序位分明。冲锋陷阵 时,头狼总是身先士卒,享用猎物时,当然也是同样。 ⑨狼群中的各位都对小狼感兴趣,也都会在双亲不在时照顾小狼。每当大狼狩猎归来, 小狼会蜂拥而上,嘀嘀咕咕,摆动小尾,热情地舔舐大狼的脸,大狼会将已经咽到肚子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