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不同代谢类型运动项目疲劳时的 代谢特点 1.无氧运动疲劳的代谢特点: 无氧代谢运动所引起的疲劳主要与磷酸原消 耗、乳酸生成和积累有关。在运动至力竭时,磷 酸肌酸浓度接近耗尽,ATP浓度下降量可多达开始 量的30%-40%;血乳酸浓度明显增高。以不同时 间作一次性运动达到疲劳时,检测到血乳酸最高 值为18毫摩尔/升左右。此外,血氨浓度上升也 是引起短时间、大强度运动性疲劳的因素。 2.有氧运动疲劳的代谢特点: 有氧代谢运动的疲劳与肌糖原大量消耗、血 糖浓度下降、体温升高和脱水、无机盐丢失有关
表,13不同代谢类型运动疲劳的代谢特点 磷酸原一 糖酵解一有 疲劳因素磷酸原型 糖酵解型 糖酵解型 有氧代谢型 氧代谢型 AIP下降% 30w40 20-30 30 不变 CP下降% 90以上 90 75-90 50 乳酸积累 少 中 最多 较多 少 肌pH值下降少 较少 6.6 6.6 少 肌糖原消耗 少 的 75%~90% 以上 肌内离子变化一 Ca2+下降Ca+下降K+下降、离子紊乱 Na·上升
第四节运动性疲劳的产生机理 ·自从19世纪80年代莫索开始研究疲劳以 来,人们对运动性疲劳产生的机理提出 多种假说,最具代表性的有以下几种: (一)“衰竭学说” (二)“堵塞学说” (三)“内环境稳定性失调学说” (四)“保护性抑制学说” (五)“突变理论
(一)“衰渴学说 ·观,点:能源物质的耗竭 ·依据:长时间运动产生疲劳的同时常伴有血糖浓度 降低,而补充糖后工作能力有一定程度的提高现象 7.40 1020 速度 7.35 16 pH 7 7.30 乳酸 7.25- 6 ATP 2 2 7.20- 1 .0 I 准备活动 20 60 80 CP贮备 下度与运动度的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