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号:09300160047姓名:林国栋 性的难题 德国古典哲学社会所面对的资本主义社会的根本性的难题是:我们似乎从自然当中被解 放出来,其实我们依然被束缚在所谓的第二自然( second nature)当中。(卢卡奇所谓的第 二自然无非是说在当下的资本主义社会当中,我们用我们的实际的生产过程造出了自然一样 的物的新的世界)。我们依然是被裹挟于其中的其他的材料。换言之,卢卡奇认为从康德开 始,整个的德国古典哲学回应的是:虽然生活被交到了现代人的手中,但是现代人又用自己 的手最后又造出来一个新的的世界(自然),在这个新的世界中,人依然不是生活的主人 人依然只是被命令被生活所安排的材料。一一这就是第二自然的难题。 这个第二自然的难题同卢卡奇所讲述的“物化现象”的问题是遥相呼应的,卢卡奇说 德国古典哲学会把这样的一个问题从哲学的方式提炼出来。(哲学的力量:同样是一个问题 卢卡奇把它用哲学方法提炼出来是物化现象,德国古典哲学用哲学提炼的时候则有其独特的 提炼方式。从哲学的角度对这样现实生活当中的难题进行提炼、进行理解的时候,他把这个 问题理解为:“面对着整个的现代的理性主义事业的根本性的难题” 这个难题就是所谓的“非理性内容”的难题。) 在现代社会,人被从各种各样的传统关系中解放出来之后,人以为自己是生活的主宰, 人以为生活被交到了自己的手里,但是“我”凭什么去安排自己的生活? (回答是)凭 靠“理性”。于是整个现代(近代)晢学和前近代晢学、同传统哲学的分野就亮了出来: 整个 modern philosophy是一种“理性主义的哲学”( philosophy of rationalism), 换言之,它要“理性”成为生活的唯一的原则。它要将生活中的一切都融化为、消解为理性 的内容。在这样的一个现代人的视野当中,我们所遇到的最根本的问题就是生活当中是不是 所有的一切都可以被人的理性加以安排? 这样的一个“非理性的内容问题”就成为整个的现代哲学必须回答的问题,从康德开始, 他就把这个问题自觉地提了出来,因为在早期近代,这个问题是不被承认的(绝不承认生活 当中还有不被理性消化的东西,理性就是一切,凡是不能被理性消化的,就是不存在的)。 康德所要面对的是:人用自己的手造出来了这个不为自己所主宰的世界——“第二自然” 换言之,这个世界不是彻底地被我的理性所融化和消解的。康徳间:要解决这样的一个问题 最根本的道路是什么?(我们的理性还能够去融化和消解所有这些内容?)在这个意义之上, 整个德国古典哲学的最根本的核心线索是:形式和内容之间的关系问题。也就是说,从康 德的批判哲学开始,我们就要老老实实对待生活。一方面,生活的的确确被交到了我们的手 21/141 ■外马克恳虫义(中文娇穑)一
学号:09300160047 姓名:林国栋 21 / 141 —国外马克思主义(中文讲稿)— 性的难题。 德国古典哲学社会所面对的资本主义社会的根本性的难题是:我们似乎从自然当中被解 放出来,其实我们依然被束缚在所谓的第二自然(second nature)当中。(卢卡奇所谓的第 二自然无非是说在当下的资本主义社会当中,我们用我们的实际的生产过程造出了自然一样 的物的新的世界)。我们依然是被裹挟于其中的其他的材料。换言之,卢卡奇认为从康德开 始,整个的德国古典哲学回应的是:虽然生活被交到了现代人的手中,但是现代人又用自己 的手最后又造出来一个新的的世界(自然),在这个新的世界中,人依然不是生活的主人, 人依然只是被命令被生活所安排的材料。——这就是第二自然的难题。 这个第二自然的难题同卢卡奇所讲述的“物化现象”的问题是遥相呼应的,卢卡奇说, 德国古典哲学会把这样的一个问题从哲学的方式提炼出来。(哲学的力量:同样是一个问题, 卢卡奇把它用哲学方法提炼出来是物化现象,德国古典哲学用哲学提炼的时候则有其独特的 提炼方式。从哲学的角度对这样现实生活当中的难题进行提炼、进行理解的时候,他把这个 问题理解为:“面对着整个的现代的理性主义事业的根本性的难题” ——这个难题就是所谓的“非理性内容”的难题。) 在现代社会,人被从各种各样的传统关系中解放出来之后,人以为自己是生活的主宰, 人以为生活被交到了自己的手里,但是“我”凭什么去安排自己的生活?——(回答是)凭 靠“理性”。于是整个现代(近代)哲学和前近代哲学、同传统哲学的分野就亮了出来: ——整个 modern philosophy 是一种“理性主义的哲学”(philosophy of rationalism), 换言之,它要“理性”成为生活的唯一的原则。它要将生活中的一切都融化为、消解为理性 的内容。在这样的一个现代人的视野当中,我们所遇到的最根本的问题就是生活当中是不是 所有的一切都可以被人的理性加以安排? 这样的一个“非理性的内容问题”就成为整个的现代哲学必须回答的问题,从康德开始, 他就把这个问题自觉地提了出来,因为在早期近代,这个问题是不被承认的(绝不承认生活 当中还有不被理性消化的东西,理性就是一切,凡是不能被理性消化的,就是不存在的)。 康德所要面对的是:人用自己的手造出来了这个不为自己所主宰的世界——“第二自然”。 换言之,这个世界不是彻底地被我的理性所融化和消解的。康德问:要解决这样的一个问题, 最根本的道路是什么?(我们的理性还能够去融化和消解所有这些内容?)在这个意义之上, 整个德国古典哲学的最根本的核心线索是:形式和内容之间的关系问题。也就是说,从康 德的批判哲学开始,我们就要老老实实对待生活。一方面,生活的的确确被交到了我们的手
学号:09300160047姓名:林国栋 里,另一方面,似乎的确有很多内容还没有属于我们。因此,这个由我们造出来的世界,其 实无法由我们来驾驭的。为了能够驾驭这个世界,为了能够在这个世界上真正成为这个世界 的主人,我们就要发问:这些还没有被我们的理性照亮的内容能不能最终被照亮?我们的理 性和这些没有被理性把握的内容之间的关系究竟是什么?在这个意义之上,德国古典哲学 核心线索成为形式和内容之间关系的问题 以上就是卢卡奇所解释的资产阶级社会难题之下的德国古典哲学 2、(然后我们来探索)卢卡奇怎样把它具体地落实到对康德和黑格尔的解读当中 (1)、康德: 在康德的这个环节之上,他告诉我们两点 第一点、康德的哲学是对这样的一个问题的直接回答,而这一点集中地体现在其“物自 体”的概念当中; (通常的哲学史的课程上讲述康德的“物自体”意味着为理性划界、从而为信仰留下空 间。)卢卡奇在这里关注的不是哲学和信仰的分界问题。卢卡奇承认康德的“物自体”的概 念问题的确代表着为理性划界,但是这个“和理性划界”不简单地是同宗教抢地盘的问题, 意味着,这样的“物自体”告诉我们:我们的理性根本没有能力去把握全部生活。生活当 中就是有一些内容是人必须接受的,没有能力去消化它的。是( given to us),是必须被接 受的。这个是物自体概念当中的一个维度一一“内容的给定性”。人的理性可以去照亮经验 的世界,人是没有能力对经验世界当中所有的杂多的内容进行融化和分解。在这样的意义之 上,这样的一个经验的世界,它依然是不被“你”驾驭的。“你”在这个世界当中感觉到依 然是受制于必然性的,而不是“自由”的。这样的“物自体的概念为理性划界”是在生活当 中我们正遭遇到的难题,而不是简答的哲学和宗教之争。这个划界带来了另外一个更加根本 性的问题。 (因为生活当中的的大量的内容,实际上是完全超出我们理性的掌控之外的,所以,我 们的理性所把握住的这样的一种生活,只能够是部分性的、局部性的。我们凭靠理性根本就 没有能力和这个生活本身直接发生关系。)所以,作为总体的生活,跟“我们”之间相隔着 无穷的距离。因而康德在其《纯粹理性批判》的最后一个部分,讲述辩证法的难题的时候, 告诉我们,这个最根本的难题是:我们根本没有能力去和作为总体的生活本身发生关系。灵 魂的问题、上帝的问题,所有的这些,在总体上去领会生活的概念都是人的理性没有能力去 22/141 ■外马克恳虫义(中文娇穑)一
学号:09300160047 姓名:林国栋 22 / 141 —国外马克思主义(中文讲稿)— 里,另一方面,似乎的确有很多内容还没有属于我们。因此,这个由我们造出来的世界,其 实无法由我们来驾驭的。为了能够驾驭这个世界,为了能够在这个世界上真正成为这个世界 的主人,我们就要发问:这些还没有被我们的理性照亮的内容能不能最终被照亮?我们的理 性和这些没有被理性把握的内容之间的关系究竟是什么?在这个意义之上,德国古典哲学的 核心线索成为形式和内容之间关系的问题。 以上就是卢卡奇所解释的资产阶级社会难题之下的德国古典哲学。 2、(然后我们来探索)卢卡奇怎样把它具体地落实到对康德和黑格尔的解读当中: (1)、康德: 在康德的这个环节之上,他告诉我们两点: 第一点、康德的哲学是对这样的一个问题的直接回答,而这一点集中地体现在其“物自 体”的概念当中; (通常的哲学史的课程上讲述康德的“物自体”意味着为理性划界、从而为信仰留下空 间。)卢卡奇在这里关注的不是哲学和信仰的分界问题。卢卡奇承认康德的“物自体”的概 念问题的确代表着为理性划界,但是这个“和理性划界”不简单地是同宗教抢地盘的问题, 意味着,这样的“物自体”告诉我们:我们的理性根本没有能力去把握全部生活。生活当 中就是有一些内容是人必须接受的,没有能力去消化它的。是(given to us),是必须被接 受的。这个是物自体概念当中的一个维度——“内容的给定性”。人的理性可以去照亮经验 的世界,人是没有能力对经验世界当中所有的杂多的内容进行融化和分解。在这样的意义之 上,这样的一个经验的世界,它依然是不被“你”驾驭的。“你”在这个世界当中感觉到依 然是受制于必然性的,而不是“自由”的。这样的“物自体的概念为理性划界”是在生活当 中我们正遭遇到的难题,而不是简答的哲学和宗教之争。这个划界带来了另外一个更加根本 性的问题。 (因为生活当中的的大量的内容,实际上是完全超出我们理性的掌控之外的,所以,我 们的理性所把握住的这样的一种生活,只能够是部分性的、局部性的。我们凭靠理性根本就 没有能力和这个生活本身直接发生关系。)所以,作为总体的生活,跟“我们”之间相隔着 无穷的距离。因而康德在其《纯粹理性批判》的最后一个部分,讲述辩证法的难题的时候, 告诉我们,这个最根本的难题是:我们根本没有能力去和作为总体的生活本身发生关系。灵 魂的问题、上帝的问题,所有的这些,在总体上去领会生活的概念都是人的理性没有能力去
学号:09300160047姓名:林国栋 驾驭的。 这一点告诉我们,康德的“物自体”概念已经清清楚楚地表明,整个的德国古典哲学从 这个时候开始,要回应生活的难题本身了一一人的理性其实没有能力去完全去掌控生活当中 的内容的问题。它是一个内容的问题,同时也是一个“总体性”的问题。这二点从来是内在 关联在一起的。 (卢卡奇认为,康德哲学在提出问题的同时,也带出了解决问题的道路。这个解决问题 的出路究竟在哪里?一—这是方面是卢卡奇对于康德的非常独特的解读,同别人非常不同, 在这一点上他同恩斯特·布洛赫在《乌托邦的精神》当中对康德的解读遥相呼应。他们看似 是非常黑格尔主义的,但是他要把黑格尔主义的这样的一个思路顺延到康德那里,这是他们 对于德国古典哲学的解读。他强调,在康德的哲学当中,出路已经出现,就是所谓的实践的 道路。) 第二点、实践的道路( practice);(康德的三大批判: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和 判断力批判,在卢卡奇看来,三大批判当中,真正重要的是“实践理性批判”,因为实践理 性批判当中,康德已经企图去摸索真正解决内容问题的那条道路一一这条道路是实践的道 路。那么这条实践道路的具体含义是什么呢?) 实践道路的具体含义就是:必须能够把实践接下来—怎么样才能够达到本体界,把 内容接下来?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人和生活打交道的时候,人关于生活的所认出来的所有的 东西:人的概念、人给出的形式,它必须是直接地源自生活本身的,而不是人的纯粹的分析 性的概念。 所以在实践这样的一条道路之上,最根本的规定性就是我们的形式、我们的概念本身 它源自于内容(所以我们必须硬生生地同生活打交道,这就是实践。我们在硬生生地同生活 打交道的过程当中,我们才能真正领会生活的新的、质的特性。而不是先有自己的成见、先 有自己的一套看法,然后再面对世界,世界的一切都收归在自己以前有的一套理论当中,然 后觉得自己的理论无所不能。这就叫“理论的态度”,实践的态度同其刚好相反,实践的态 度相信,生活本身是敞开的,我们必须去硬碰硬地同它打交道,在这个过程当中,形式它不 是原先在推论就已经现在我们的理性当中了,形式是源自于生活的。) 卢卡奇很清楚,康德根本没有能力坚守这条道路,因为其毕竟走的是先验哲学的道路。 因为康德没有能力坚守这条道路,所以真正在卢卡奇看来,真正能够真正在这条道路上继续 前行的经过了中间的费希特和席勒的中介之后,最终,德国古典哲学的最高成就的代表者是 23/141 ■外马克恳虫义(中文娇穑)一
学号:09300160047 姓名:林国栋 23 / 141 —国外马克思主义(中文讲稿)— 驾驭的。 这一点告诉我们,康德的“物自体”概念已经清清楚楚地表明,整个的德国古典哲学从 这个时候开始,要回应生活的难题本身了——人的理性其实没有能力去完全去掌控生活当中 的内容的问题。它是一个内容的问题,同时也是一个“总体性”的问题。这二点从来是内在 关联在一起的。 (卢卡奇认为,康德哲学在提出问题的同时,也带出了解决问题的道路。这个解决问题 的出路究竟在哪里?——这是方面是卢卡奇对于康德的非常独特的解读,同别人非常不同, 在这一点上他同恩斯特·布洛赫在《乌托邦的精神》当中对康德的解读遥相呼应。他们看似 是非常黑格尔主义的,但是他要把黑格尔主义的这样的一个思路顺延到康德那里,这是他们 对于德国古典哲学的解读。他强调,在康德的哲学当中,出路已经出现,就是所谓的实践的 道路。) 第二点、实践的道路(practice);(康德的三大批判: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和 判断力批判,在卢卡奇看来,三大批判当中,真正重要的是“实践理性批判”,因为实践理 性批判当中,康德已经企图去摸索真正解决内容问题的那条道路——这条道路是实践的道 路。那么这条实践道路的具体含义是什么呢?) 实践道路的具体含义就是:必须能够把实践接下来——怎么样才能够达到本体界,把 内容接下来?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人和生活打交道的时候,人关于生活的所认出来的所有的 东西:人的概念、人给出的形式,它必须是直接地源自生活本身的,而不是人的纯粹的分析 性的概念。 所以在实践这样的一条道路之上,最根本的规定性就是我们的形式、我们的概念本身 它源自于内容(所以我们必须硬生生地同生活打交道,这就是实践。我们在硬生生地同生活 打交道的过程当中,我们才能真正领会生活的新的、质的特性。而不是先有自己的成见、先 有自己的一套看法,然后再面对世界,世界的一切都收归在自己以前有的一套理论当中,然 后觉得自己的理论无所不能。这就叫“理论的态度”,实践的态度同其刚好相反,实践的态 度相信,生活本身是敞开的,我们必须去硬碰硬地同它打交道,在这个过程当中,形式它不 是原先在推论就已经现在我们的理性当中了,形式是源自于生活的。) 卢卡奇很清楚,康德根本没有能力坚守这条道路,因为其毕竟走的是先验哲学的道路。 因为康德没有能力坚守这条道路,所以真正在卢卡奇看来,真正能够真正在这条道路上继续 前行的经过了中间的费希特和席勒的中介之后,最终,德国古典哲学的最高成就的代表者是
学号:09300160047姓名:林国栋 黑格尔。 (2)黑格尔 关于黑格尔,其同样的是强调这样的两个方面 第一点,卢卡奇告诉我们,由康德就已经提示到的这条“实践的道路”,在黑格尔那里 就被实实在在地落实为“关于内容的辫证法。(这一点同后来的布洛赫遥相呼应。) 当卢卡特别强调这个“辩证法”可以触及内容的时候,他们共同用的一个非常看重的概 念是在黑格尔那里明确被提出来的“具体”的这个概念。所以黑格尔反复强调,形式和内容 之间的这样的一个关系是一种“具体的统一”。他的逻辑学是由具体的概念所构成的逻辑学 卢卡奇就抓住( concreteness)这一点(具体性),然后他说黑格尔的辩证法,或者说体现于 黑格尔的与具体的概念为内容的崭新的逻辑( new logic)当中的那样一个辩证法,是强调这 个概念它必须是源自于内容的。因为概念是源自于内容的,所以概念是有内容的具体的概念。 在这个意义之上,这样的一种逻辑所表达的辩证法是“关于内容的辩证法”。如此一来,所 涉及到的另外一个根本性的问题就是怎么样去理解“我们是生活的主体?”。(我们说整个的 问题,资本主义社会的最根本的难题是生活一方面被交给了我们,一方面我们没有能力去承 担这个生活的重任。然后在这个背景之下,才有了所有的难题。)现在德国古典哲学要想帮 我们承担生活的重任,无非是让我们重新成为生活的主体,让我们重新成为生活的主人(the master)。要让我们自己成为自己的生活的主人,不要过奴隶的生活。那么这样的一个主体, 他究竟何以可能?在这个具体的辩证法的道路之上,当黑格尔的辩证法被解读为是关于内容 的辩证法之后,卢卡奇反复强调我们怎么样去理解他。我们去理解他的最根本的一点是人之 为主体不在于人事先已经掌控了一切,而在于人在和这个世界时时发生关系的过程当中, 能够拥抱世界,获得内容。在这个意义之上,这样的一条关于内容的辫证法的道路是“实 体即主体”的道路,是成就主体的道略。(这是卢卡奇在解释内容的辩证法的时候,特别重 要的一个方面。一定要明白的是这样一个关于内容的辩证法它讲的不简单的是我们怎么样地 获得一个有一个概念,它要强调的是:人之为生活的主体,是在和生活发生关系的过程当中 把对象这个环节接纳下来,然后使得对象成为“我”的对象。在这个意义之上,“我”才能 成为有具体内容的主体。这是卢卡奇去解释黑格尔的关于内容的辩证法的时候,特别彰显的 实体即主体”的原则。<这是在阅读这一部分需要特别关注的>) (在黑格尔这一环节当中,除了强调内容的辩证法之外,还要强调,这样一条“实体即 24/141 ■外马克恳虫义(中文娇穑)一
学号:09300160047 姓名:林国栋 24 / 141 —国外马克思主义(中文讲稿)— 黑格尔。 (2)黑格尔 关于黑格尔,其同样的是强调这样的两个方面。 第一点,卢卡奇告诉我们,由康德就已经提示到的这条“实践的道路”,在黑格尔那里 就被实实在在地落实为“关于内容的辩证法”。(这一点同后来的布洛赫遥相呼应。) 当卢卡特别强调这个“辩证法”可以触及内容的时候,他们共同用的一个非常看重的概 念是在黑格尔那里明确被提出来的“具体”的这个概念。所以黑格尔反复强调,形式和内容 之间的这样的一个关系是一种“具体的统一”。他的逻辑学是由具体的概念所构成的逻辑学。 卢卡奇就抓住(concreteness)这一点(具体性),然后他说黑格尔的辩证法,或者说体现于 黑格尔的与具体的概念为内容的崭新的逻辑(new logic)当中的那样一个辩证法,是强调这 个概念它必须是源自于内容的。因为概念是源自于内容的,所以概念是有内容的具体的概念。 在这个意义之上,这样的一种逻辑所表达的辩证法是“关于内容的辩证法”。如此一来,所 涉及到的另外一个根本性的问题就是怎么样去理解“我们是生活的主体?”。(我们说整个的 问题,资本主义社会的最根本的难题是生活一方面被交给了我们,一方面我们没有能力去承 担这个生活的重任。然后在这个背景之下,才有了所有的难题。)现在德国古典哲学要想帮 我们承担生活的重任,无非是让我们重新成为生活的主体,让我们重新成为生活的主人(the master)。要让我们自己成为自己的生活的主人,不要过奴隶的生活。那么这样的一个主体, 他究竟何以可能?在这个具体的辩证法的道路之上,当黑格尔的辩证法被解读为是关于内容 的辩证法之后,卢卡奇反复强调我们怎么样去理解他。我们去理解他的最根本的一点是人之 为主体不在于人事先已经掌控了一切,而在于人在和这个世界时时发生关系的过程当中, 能够拥抱世界,获得内容。在这个意义之上,这样的一条关于内容的辩证法的道路是“实 体即主体”的道路,是成就主体的道路。(这是卢卡奇在解释内容的辩证法的时候,特别重 要的一个方面。一定要明白的是这样一个关于内容的辩证法它讲的不简单的是我们怎么样地 获得一个有一个概念,它要强调的是:人之为生活的主体,是在和生活发生关系的过程当中, 把对象这个环节接纳下来,然后使得对象成为“我”的对象。在这个意义之上,“我”才能 成为有具体内容的主体。这是卢卡奇去解释黑格尔的关于内容的辩证法的时候,特别彰显的 “实体即主体”的原则。<这是在阅读这一部分需要特别关注的>) (在黑格尔这一环节当中,除了强调内容的辩证法之外,还要强调,这样一条“实体即
学号:09300160047姓名:林国栋 主体”的道路,是一条关于历史的总体性的道路。)这是一条历史的道路,但是这个历史它 永远有着总体性的维度。这是卢卡奇在黑格尔哲学当中所解读出来的另外一个重要的维度 而这个维度,和他接下来自己去讲述无产阶级立场的时候直接相关。(这条历史的道路很好 理解:这样一种人实实在在去对待生活提交给我们的一个又一个现实的难题,当然是在历史 过程中的一个又一个突破。只有在这个突破当中,才会有人对内容的不断的获得。)卢卡奇 要进一步强调的是,并不是一步又一步的进展就叫历史(这个是黑格尔历史哲学的最关键的 个方面),历史之为历史不是一个又一个时间阶段的积累,这不叫历史。真正的我们要想 能够进入历史,重要的是在每一个现实的、新兴的难题面前,都可以把这个难题纳入到对生 活的总体性理解当中。所以在每一个当下都必须有总体性向度。去理解历史的生成的时候, 所遭遇到的每一个新的难题,要想真正能够被拿下,一定是最终能够把这样一个新的难题其 来龙去脉全部掌控然后让他成为你对生活的理解的一个新的步骤。在这个意义之上,你才能 够成为所谓的“历史的主人”、“生活的主人”,否则只能不断“追梦”( adventure),但是这 些所有的“梦”都是散落的碎片,这些散落的碎片看似是我们生活的内容,其实不是,因为 我们没有能力把它们“穿起来”,我们只是追求一个又一个 adventure,但是这个 adventure 和另一个 adventure之间毫无关系。卢卡奇说,这不叫做“你进入了历史”。关于内容的辩 证法更强调的是“在这个过程当中,有我们共同面对的这样一个总体的历史” 这是卢卡奇在黑格尔的哲学当中所看到的两个方面 (问题似乎己经解决,但是卢卡奇说问题根本没有解决:因为德国古典哲学在卢卡奇看 来根本意义之上是一种停留于直观水平的“物化意识”。这个也是同第一讲<物化意识的根 本规定性是它的直接性,这种直接性就意味着我依然停留于直观的水平,是一种直观的态 度。>遥相呼应的。) 从康德到黑格尔的辉煌的思想上的发展为什么归根结底上只是一种直观的态度呢?(卢 卡奇就讲一点,就可以将这种“直观态度”讲述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这一点就是: 德国古典哲学对问题的所有的这些解决它讲的是生活的难题但是它讲的解决是在“哲 学当中的解决”。(这一点清楚之后我们就能够明白卢卡奇必须马上进入马克思。)一一这是 德国古典哲学的真正的抽象的地方。它的抽象性不在于它讲述一套概念,这套概念同生活无 关,而在于它在哲学的领域内讲生活,而且只在哲学的领域内讲生活,并且声称在哲学的领 域内“解决”生活的问题 所以卢卡奇反复强调,黑格尔的哲学一方面是关于他的哲学是关于生活的,一方面他的 25/141 ■外马克恳虫义(中文娇穑)一
学号:09300160047 姓名:林国栋 25 / 141 —国外马克思主义(中文讲稿)— 主体”的道路,是一条关于历史的总体性的道路。)这是一条历史的道路,但是这个历史它 永远有着总体性的维度。这是卢卡奇在黑格尔哲学当中所解读出来的另外一个重要的维度。 而这个维度,和他接下来自己去讲述无产阶级立场的时候直接相关。(这条历史的道路很好 理解:这样一种人实实在在去对待生活提交给我们的一个又一个现实的难题,当然是在历史 过程中的一个又一个突破。只有在这个突破当中,才会有人对内容的不断的获得。)卢卡奇 要进一步强调的是,并不是一步又一步的进展就叫历史(这个是黑格尔历史哲学的最关键的 一个方面),历史之为历史不是一个又一个时间阶段的积累,这不叫历史。真正的我们要想 能够进入历史,重要的是在每一个现实的、新兴的难题面前,都可以把这个难题纳入到对生 活的总体性理解当中。所以在每一个当下都必须有总体性向度。去理解历史的生成的时候, 所遭遇到的每一个新的难题,要想真正能够被拿下,一定是最终能够把这样一个新的难题其 来龙去脉全部掌控然后让他成为你对生活的理解的一个新的步骤。在这个意义之上,你才能 够成为所谓的“历史的主人”、“生活的主人”,否则只能不断“追梦”(adventure),但是这 些所有的“梦”都是散落的碎片,这些散落的碎片看似是我们生活的内容,其实不是,因为 我们没有能力把它们“穿起来”,我们只是追求一个又一个 adventure,但是这个 adventure 和另一个 adventure 之间毫无关系。卢卡奇说,这不叫做“你进入了历史”。关于内容的辩 证法更强调的是“在这个过程当中,有我们共同面对的这样一个总体的历史”。 ——这是卢卡奇在黑格尔的哲学当中所看到的两个方面。 (问题似乎已经解决,但是卢卡奇说问题根本没有解决:因为德国古典哲学在卢卡奇看 来根本意义之上是一种停留于直观水平的“物化意识”。这个也是同第一讲<物化意识的根 本规定性是它的直接性,这种直接性就意味着我依然停留于直观的水平,是一种直观的态 度。>遥相呼应的。) 从康德到黑格尔的辉煌的思想上的发展为什么归根结底上只是一种直观的态度呢?(卢 卡奇就讲一点,就可以将这种“直观态度”讲述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这一点就是: 德国古典哲学对问题的所有的这些解决它讲的是生活的难题但是它讲的解决是在“哲 学当中的解决”。(这一点清楚之后我们就能够明白卢卡奇必须马上进入马克思。)——这是 德国古典哲学的真正的抽象的地方。它的抽象性不在于它讲述一套概念,这套概念同生活无 关,而在于它在哲学的领域内讲生活,而且只在哲学的领域内讲生活,并且声称在哲学的领 域内“解决”生活的问题。 所以卢卡奇反复强调,黑格尔的哲学一方面是关于他的哲学是关于生活的,一方面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