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号:09300160047姓名:林国栋 哲学又是同生活之间隔着无穷遥远的距离。哲学本身使得他同生活相互隔绝。—一这是德国 古典哲学和马克思主义晢学最根本的不同之处。(马克思从博士论文开始起就追求“哲学的 实现”,哲学绝不能够被哲学所绑架,哲学它必须突破哲学自己,如果它只在哲学内部,它 定抽象,它一定无所作为一一在这一点上,卢卡奇基本上继承了他的思路:要冲出去,要 杀出去,要解决“哲学的实现”,要找到实现哲学的道路。<当然,这条道路阿多诺会反对 会批判,但是我们首先需要明白的是这条道路是被原封不动地传承了下来。>) 三、无产阶级意認与“愍体性”的辫证; 既然哲学要追求冲出哲学的领域,既然哲学本身就是寻求对生活当中问题的解决,那它 当然要成为“生活之中的哲学”,问题在于,怎么成为“生活之中的哲学”?卢卡奇认为 十月革命已经表明哲学已经成为“生活之中的哲学”(“十月革命”表明着这样一种辩证法成 为“生活当中活生生的展开着的辩证法”。)。 (为了将上述的问题讲清楚,卢卡奇需要将“物产阶级意识”这样一个重要的概念讲清 楚。) 1、“直接性”与“中介 无产阶级意识”为什么能够代表着对于“困在哲学当中的辨证法”的解放?让这个 辩证法真的成为历史当中的辨证法。让这个证法真的成为我们能够在历史当中进行创造 的这样一个重要的领域。为了把这样一个道理讲清楚,卢卡奇需要讲自己的这样一条无产阶 级的道路,他的出发点究竟在哪里?所以卢卡奇反反复复地强调,这个辨证法它作为“内在 于历史之中的辨证法”,它绝对不可能再从哲学出发了,而是从“生活本身”出发 所以,卢卡奇从一开始就讲清楚“直接性”与“中介”,然后来讲我这样一条辩证法的 道路是直接地插入生活的道路。不是像黑格尔那样,是在哲学领域之内从绝对精神岀发的道 路,或者在哲学领域之内,对生活当中的东西进行反观的道路。而是直接地从生活本身出发 的,换言之,从直接的生活现实出发。在这里他特别地强调,这个直接的生活现实无非就是 物化”,就是这个所谓的普遍的物化的命运(所谓的工人被物化、资本家被物化、精英被 物化、大众被物化……),这就是直接性。但是卢卡奇说,直接性从这里可以从这里出发, 并不一定就就停留在这里,关键在于有没有“中介”,换言之,关键在于把直接的现实性(生 26/141 ■外马克恳虫义(中文娇穑)一
学号:09300160047 姓名:林国栋 26 / 141 —国外马克思主义(中文讲稿)— 哲学又是同生活之间隔着无穷遥远的距离。哲学本身使得他同生活相互隔绝。——这是德国 古典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最根本的不同之处。(马克思从博士论文开始起就追求“哲学的 实现”,哲学绝不能够被哲学所绑架,哲学它必须突破哲学自己,如果它只在哲学内部,它 一定抽象,它一定无所作为——在这一点上,卢卡奇基本上继承了他的思路:要冲出去,要 杀出去,要解决“哲学的实现”,要找到实现哲学的道路。<当然,这条道路阿多诺会反对、 会批判,但是我们首先需要明白的是这条道路是被原封不动地传承了下来。>) 三、无产阶级意识与“总体性”的辩证法; 既然哲学要追求冲出哲学的领域,既然哲学本身就是寻求对生活当中问题的解决,那它 当然要成为“生活之中的哲学”,问题在于,怎么成为“生活之中的哲学”?卢卡奇认为, 十月革命已经表明哲学已经成为“生活之中的哲学”(“十月革命”表明着这样一种辩证法成 为“生活当中活生生的展开着的辩证法”。)。 (为了将上述的问题讲清楚,卢卡奇需要将“物产阶级意识”这样一个重要的概念讲清 楚。) 1、“直接性”与“中介”: “无产阶级意识”为什么能够代表着对于“困在哲学当中的辩证法”的解放?让这个 辩证法真的成为历史当中的辩证法。让这个辩证法真的成为我们能够在历史当中进行创造 的这样一个重要的领域。为了把这样一个道理讲清楚,卢卡奇需要讲自己的这样一条无产阶 级的道路,他的出发点究竟在哪里?所以卢卡奇反反复复地强调,这个辩证法它作为“内在 于历史之中的辩证法”,它绝对不可能再从哲学出发了,而是从“生活本身”出发。 所以,卢卡奇从一开始就讲清楚“直接性”与“中介”,然后来讲我这样一条辩证法的 道路是直接地插入生活的道路。不是像黑格尔那样,是在哲学领域之内从绝对精神出发的道 路,或者在哲学领域之内,对生活当中的东西进行反观的道路。而是直接地从生活本身出发 的,换言之,从直接的生活现实出发。在这里他特别地强调,这个直接的生活现实无非就是 “物化”,就是这个所谓的普遍的物化的命运(所谓的工人被物化、资本家被物化、精英被 物化、大众被物化……),这就是直接性。但是卢卡奇说,直接性从这里可以从这里出发, 并不一定就就停留在这里,关键在于有没有“中介”,换言之,关键在于把直接的现实性(生
学号:09300160047姓名:林国栋 活直接给予的东西< given to you immediately>,直接的,生动的,没有办法地必须接受的) 辩证法从这里开始,从这里开始意味着能够从这个出发点上找到“中介”,这个中介是蕴含 在它内在的结构,或者说蕴含在它的结构当中的一个又一个内在的环节,找到这个“中介” 之后,然后同样是生活,拉开生活地方内在结构和层次,使得这个生活变成真正的“客观现 实性”。(如果把它换算成第一讲所讲的内容,就是说这个“直接现实性”是人与人之间的关 系现在变成了“物”,然后要有本事把蕴含在这个“物”内部的结构打开,打开完毕之后 直接呈现给我们的是“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整个“无产阶级意识”完成的就是这样一 个经由“中介”,从“直接现实性”上升为“客观现实性”的过程。(所以卢卡奇先要从“直 接性”和“中介”的角度先告诉我们这条马克思的辩证法的道路它为什么既是承接着黑格尔 的,又是不同于黑格尔的。承接黑格尔是因为他依然要解决生活的难题,依然是需要把生活 当中的问题接下来的;它不同于黑格尔是因为它直接地插在生活当中,所以它不再是哲学领 域之内的抽象的辩证法。) (以上问题解决之后,接下来要面对的问题就更加困难了。) 2、劳动时间: 为什么这个“直接的现实性”可以被打开?为什么之前所有被物化的人都没有打开?康 德没有打开、黑格尔没有打开,为什么卢卡奇认为无产阶级可以打开? 所以我们要看,突破“直接的现实性”的一个最关键的步骤究竟在哪里?为了能够突 破“直接的现实性”卢卡奇再一次把目光投注到劳动时间的问题的本身。然后他在劳动时间 的领域去找打开这个直接的现实性的关键的突破口。这个突破口就在于蕴含在劳动时间领 域当中的从量到质的跳跃。 量:每一个人,时间对于我来说意味着我可以被换算成时间当中的规定着的一个又一个 的这样一个单人的单位。换言之,“量”意味着“我”在这样一个资本主义的条件之下我就 被完全地还原为( reduce to)可以用单元时间来规定的这样一个形式的规定性。如此这般的 形式的规定性就是“我”,“我”就是如此这般的形式的规定性。(eg老师的工作教学时,蕴 含在老师身上的“量”的规定性,而这个规定性曾经被当做是唯一的规定性,哪怕它没有被 当做是唯一的规定性,我们也不知道它同其他的规定性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卢卡奇说, 真正的突破之处就在于这样的一个劳动时间它是实际的人的生命展开的过程。所以,它既 有可能被换算成这样的“量”(工人、资本家……都接受这样的换算),但是,它也有不接受 7/141 ■外马克恳虫义(中文娇穑)一
学号:09300160047 姓名:林国栋 27 / 141 —国外马克思主义(中文讲稿)— 活直接给予的东西<given to you immediately>,直接的,生动的,没有办法地必须接受的), 辩证法从这里开始,从这里开始意味着能够从这个出发点上找到“中介”,这个中介是蕴含 在它内在的结构,或者说蕴含在它的结构当中的一个又一个内在的环节,找到这个“中介” 之后,然后同样是生活,拉开生活地方内在结构和层次,使得这个生活变成真正的“客观现 实性”。(如果把它换算成第一讲所讲的内容,就是说这个“直接现实性”是人与人之间的关 系现在变成了“物”,然后要有本事把蕴含在这个“物”内部的结构打开,打开完毕之后, 直接呈现给我们的是“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整个“无产阶级意识”完成的就是这样一 个经由“中介”,从“直接现实性”上升为“客观现实性”的过程。(所以卢卡奇先要从“直 接性”和“中介”的角度先告诉我们这条马克思的辩证法的道路它为什么既是承接着黑格尔 的,又是不同于黑格尔的。承接黑格尔是因为他依然要解决生活的难题,依然是需要把生活 当中的问题接下来的;它不同于黑格尔是因为它直接地插在生活当中,所以它不再是哲学领 域之内的抽象的辩证法。) (以上问题解决之后,接下来要面对的问题就更加困难了。) 2、劳动时间: 为什么这个“直接的现实性”可以被打开?为什么之前所有被物化的人都没有打开?康 德没有打开、黑格尔没有打开,为什么卢卡奇认为无产阶级可以打开? 所以我们要看,突破“直接的现实性”的一个最关键的步骤究竟在哪里?为了能够突 破“直接的现实性”卢卡奇再一次把目光投注到劳动时间的问题的本身。然后他在劳动时间 的领域去找打开这个直接的现实性的关键的突破口。这个突破口就在于蕴含在劳动时间领 域当中的从量到质的跳跃。 量:每一个人,时间对于我来说意味着我可以被换算成时间当中的规定着的一个又一个 的这样一个单人的单位。换言之,“量”意味着“我”在这样一个资本主义的条件之下我就 被完全地还原为(reduce to)可以用单元时间来规定的这样一个形式的规定性。如此这般的 形式的规定性就是“我”,“我”就是如此这般的形式的规定性。(e.g.老师的工作教学时,蕴 含在老师身上的“量”的规定性,而这个规定性曾经被当做是唯一的规定性,哪怕它没有被 当做是唯一的规定性,我们也不知道它同其他的规定性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卢卡奇说, 真正的突破之处就在于这样的一个劳动时间它是实际的人的生命展开的过程。所以,它既 有可能被换算成这样的“量”(工人、资本家……都接受这样的换算),但是,它也有不接受
学号:09300160047姓名:林国栋 这样的换算的时候。当这个“量”的这样一种换算挤压到人的生活无法得到维系的时候,然 后他反复强调:在工人身上,还有尚未枯萎的灵魂。在工人身上,它能明明确确地感到这 种挤压本身,是“我”深恶痛绝的。所以这个“从量到质的转变”就意味着:这个劳动时 间的另外一个向度也被呈现了出来—一这个是卢卡奇所有的关于“总体性的辩证法”的最重 要的前提。这个是辩证法能够被嵌进生活的一个最重要的方面。换言之,这样的一种形式的 规定性,它要想能够真正地掌控或者消化内容,最重要的一点是:它和内容之间的不一样性、 差异性必须在生活当中被呈现出来(现在的问题是,它虽然在,但是它不被承认,它虽然在 但是它不被计算,所以才有了整个资本主义社会的非理性的性质。)卢卡奇强调,劳动时间 领域的“质变”能够带来蕴含在劳动时间领域当中的量的规定性和质的规定性之间的差异。 这个不是量变到一定的地步(Eg水烧开到100°C就会发生质变),他要强调在这个之间, 没有那样一个固定的关节点的这样一个过渡的含义,重要的就是从A到B,然后再这个背景 之下,他接下来要讲:具体的辩证法的展开。 3、具体的辫证法的展开: (所以我们就能够明白他为什么在讲“物化现象”的时候总是抓住时间的问题不放,因 为解决问题还是在时间,换言之,解决问题还是在时间的作为人的规定性的那个维度的重新 呈现。然后在讲辩证法的时候,他要强调这个关系如何展开。要去讲这个关系它真正展开的 时候他强调了三个方面:) 三个方面层层递进,环环紧扣 (1)意识:第一个环节他强调的是:这样一种转变意味着工人开始从“意识”的立场 转表到“自我意识”的立场。一一这个是最关键的一个转变。(这个转变从某种意义上来说 是我们最难以理解的。因为在这一点上他直接用的是黑格尔的术语,但是他没有告诉我们黑 格尔的术语的背景。我们现在基本上要剖开黑格尔,讲他所讲的“从意识到自我意识”的转 变。)“从意识到自我意识的转变”简而言之意味着:原本我们对于自己的理解都是停留在意 识的水平上的,(Eg上面的例子,教授大概可以换算成多少个工时……这个依然停留在“意 识”的水平,而不是“自我意识”,因为我去看自己的时候,就像看所有的其他的东西一样, 只不过这个时候碰巧我的注意力投射到的是“我”自己的这个对象<换言之,在这个意义之 上,“我”对于“我”自己的理解同我对所有其他的对象的理解是在完全同一个水平上做出 的>,所以意识的对象碰巧是“自我”,但是是“意识”水平上对“自我”的理解。)卢卡奇 28/141 ■外马克恳虫义(中文娇穑)一
学号:09300160047 姓名:林国栋 28 / 141 —国外马克思主义(中文讲稿)— 这样的换算的时候。当这个“量”的这样一种换算挤压到人的生活无法得到维系的时候,然 后他反复强调:在工人身上,还有尚未枯萎的灵魂。在工人身上,它能明明确确地感到这 种挤压本身,是“我”深恶痛绝的。所以这个“从量到质的转变”就意味着:这个劳动时 间的另外一个向度也被呈现了出来——这个是卢卡奇所有的关于“总体性的辩证法”的最重 要的前提。这个是辩证法能够被嵌进生活的一个最重要的方面。换言之,这样的一种形式的 规定性,它要想能够真正地掌控或者消化内容,最重要的一点是:它和内容之间的不一样性、 差异性必须在生活当中被呈现出来(现在的问题是,它虽然在,但是它不被承认,它虽然在, 但是它不被计算,所以才有了整个资本主义社会的非理性的性质。)卢卡奇强调,劳动时间 领域的“质变”能够带来蕴含在劳动时间领域当中的量的规定性和质的规定性之间的差异。 这个不是量变到一定的地步(E.g.水烧开到 100°C 就会发生质变),他要强调在这个之间, 没有那样一个固定的关节点的这样一个过渡的含义,重要的就是从 A 到 B,然后再这个背景 之下,他接下来要讲:具体的辩证法的展开。 3、具体的辩证法的展开: (所以我们就能够明白他为什么在讲“物化现象”的时候总是抓住时间的问题不放,因 为解决问题还是在时间,换言之,解决问题还是在时间的作为人的规定性的那个维度的重新 呈现。然后在讲辩证法的时候,他要强调这个关系如何展开。要去讲这个关系它真正展开的 时候他强调了三个方面:) 三个方面层层递进,环环紧扣: (1)意识:第一个环节他强调的是:这样一种转变意味着工人开始从“意识”的立场 转表到“自我意识”的立场。——这个是最关键的一个转变。(这个转变从某种意义上来说 是我们最难以理解的。因为在这一点上他直接用的是黑格尔的术语,但是他没有告诉我们黑 格尔的术语的背景。我们现在基本上要剖开黑格尔,讲他所讲的“从意识到自我意识”的转 变。)“从意识到自我意识的转变”简而言之意味着:原本我们对于自己的理解都是停留在意 识的水平上的,(E.g.上面的例子,教授大概可以换算成多少个工时……这个依然停留在“意 识”的水平,而不是“自我意识”,因为我去看自己的时候,就像看所有的其他的东西一样, 只不过这个时候碰巧我的注意力投射到的是“我”自己的这个对象<换言之,在这个意义之 上,“我”对于“我”自己的理解同我对所有其他的对象的理解是在完全同一个水平上做出 的>,所以意识的对象碰巧是“自我”,但是是“意识”水平上对“自我”的理解。)卢卡奇
学号:09300160047姓名:林国栋 说,我们现在要实现的是从“意识”向“自我意识”的跨越,这意味着:“我”要能够明白 这样的一个意识的对象,哪怕这样一个意识的对象是“我”自己(自己现在被商品化,自己 现在承载着单一的抽象的劳动时间,为什么它只是我生活当中一个环节,“我”是通过和这 个环节发生关系而成为“我”的,也就是说“自我意识”的最根本的特点是:不光光是关于 对象的意识,而且是使得这个对象成为“我”的对象,如卢卡奇说,在劳动时间领域的量变 和质变也是这样:“我”不仅仅意识到这是我深恶痛绝的东西,而且我要能够把它理解掉 我要能够明白,我的生活怎能如此这般以这种方式呈现出来,所以不是简单地说意识到了在 这样一个物化的命运之下,我被规约为劳动时间,因而我不愿意接受它,否定它、抛弃它, 不是这样的一个水平而是要接纳它。要把它化为生活的一个环节,要能够明白这二者之间的 关系是怎样的。)所以“自我意识”之区别于“意识”的最关键的一个部分就是自我意识在 和对象发生关系的时候,既不是简单地停留于对象,也不是把对象抛掉,而是要把对象“扬 弃”下来,要把对象接纳下来,这叫做“自我意识”。 (2)阶级:卢卡奇说,一旦我们进入到这个水平,我们就会发现,我们不仅要从“意 识”向“自我意识”跨越,而且我们要从“个体意识”向“阶级意识”跨越。所以,“我” 的“自我意识”它只能是“阶级意识”一一这是卢卡奇的及其强烈的观点,没有“非阶级意 识”性质的“自我意识”。道理何在?(依然在这里:“我”要想能够真正地理解我在现实当 中何以被还原为纯粹的“量”,我为何被还原为纯粹的形式的规定性,我必须能够理解所有 的他人为什么都被还原为同样的“量”的规定性。)也就是说,资本主义社会的最重要的规 定性就是它解放了所有的个体,又把所有的个体都打为这样的纯粹的形式的规定性。(所以 “我”一旦把这样的一个环节接纳下来,我就必须把社会性的这样一个环节接纳下来,从来 不可能我自己作为一个孤立的个体,去理解我同我痛恨的这样一种社会的规定性之间的关 系。如果要想能够达到“自我意识”的高度,必然意味着要重新打开同他人之间的关系<如 果用嘴普通最普通的一点来讲,最典型的就是:“我”要想能够明白我和这个世界之间究竟 是什么关系,非得其他人都停止工作我才能够知道这个世界是靠我转的,假如仅仅是我自己 不转,那么“我”就只能被这个系统甩掉,这个系统将和“我”毫无关系。如果一定要明白 我”同这个系统之间究竟是什么关系,及必须要所有的和“我”一样的人都同时把他和系 统之间的如此这般的关系呈现出来,才能够向“我”呈现。>在所有的无产阶级工人运动史 上都是这样。Eg.上海纺织工人。他们发现到:所有的这些人的这样的一个同资本的关系必 须共同给呈现才能够向他们呈现。这个“意识”它一定是“阶级意识”<这个“阶级”是马 29/141 ■外马克恳虫义(中文娇穑)一
学号:09300160047 姓名:林国栋 29 / 141 —国外马克思主义(中文讲稿)— 说,我们现在要实现的是从“意识”向“自我意识”的跨越,这意味着:“我”要能够明白 这样的一个意识的对象,哪怕这样一个意识的对象是“我”自己(自己现在被商品化,自己 现在承载着单一的抽象的劳动时间,为什么它只是我生活当中一个环节,“我”是通过和这 个环节发生关系而成为“我”的,也就是说“自我意识”的最根本的特点是:不光光是关于 对象的意识,而且是使得这个对象成为“我”的对象,如卢卡奇说,在劳动时间领域的量变 和质变也是这样:“我”不仅仅意识到这是我深恶痛绝的东西,而且我要能够把它理解掉。 我要能够明白,我的生活怎能如此这般以这种方式呈现出来,所以不是简单地说意识到了在 这样一个物化的命运之下,我被规约为劳动时间,因而我不愿意接受它,否定它、抛弃它, 不是这样的一个水平而是要接纳它。要把它化为生活的一个环节,要能够明白这二者之间的 关系是怎样的。)所以“自我意识”之区别于“意识”的最关键的一个部分就是自我意识在 和对象发生关系的时候,既不是简单地停留于对象,也不是把对象抛掉,而是要把对象“扬 弃”下来,要把对象接纳下来,这叫做“自我意识”。 (2)阶级:卢卡奇说,一旦我们进入到这个水平,我们就会发现,我们不仅要从“意 识”向“自我意识”跨越,而且我们要从“个体意识”向“阶级意识”跨越。所以,“我” 的“自我意识”它只能是“阶级意识”——这是卢卡奇的及其强烈的观点,没有“非阶级意 识”性质的“自我意识”。道理何在?(依然在这里:“我”要想能够真正地理解我在现实当 中何以被还原为纯粹的“量”,我为何被还原为纯粹的形式的规定性,我必须能够理解所有 的他人为什么都被还原为同样的“量”的规定性。)也就是说,资本主义社会的最重要的规 定性就是它解放了所有的个体,又把所有的个体都打为这样的纯粹的形式的规定性。(所以 “我”一旦把这样的一个环节接纳下来,我就必须把社会性的这样一个环节接纳下来,从来 不可能我自己作为一个孤立的个体,去理解我同我痛恨的这样一种社会的规定性之间的关 系。如果要想能够达到“自我意识”的高度,必然意味着要重新打开同他人之间的关系<如 果用嘴普通最普通的一点来讲,最典型的就是:“我”要想能够明白我和这个世界之间究竟 是什么关系,非得其他人都停止工作我才能够知道这个世界是靠我转的,假如仅仅是我自己 不转,那么“我”就只能被这个系统甩掉,这个系统将和“我”毫无关系。如果一定要明白 “我”同这个系统之间究竟是什么关系,及必须要所有的和“我”一样的人都同时把他和系 统之间的如此这般的关系呈现出来,才能够向“我”呈现。>在所有的无产阶级工人运动史 上都是这样。E.g.上海纺织工人。他们发现到:所有的这些人的这样的一个同资本的关系必 须共同给呈现才能够向他们呈现。这个“意识”它一定是“阶级意识”<这个“阶级”是马
学号:09300160047姓名:林国栋 克思意义上的意识,而不是之后普遍的庸俗化的“阶级”。这个阶级是普遍的,而不是简单 的阶级斗争意义上的“阶级”,不是将人分为三六九等的意义上的“阶级”。卢卡奇所要强调 的是:这个“阶级”所蕴含着的普遍性,这个阶级意识是我们共同和这个自动的合规律的过 程之间的关系,在这个意义之上,“阶级意识”的实际的含义是“关于资本主义社会”整体 的“自我认识”。>)所以无产阶级肩负的是彻底颠覆整个资本主义社会的一个普遍性的使命。 “阶级意识”的具体内涵是对资本主义社会这个“总体的”自我认识 (3)实践:(到这里,卢卡奇还没有完成跨越,最终完成的跨越是他的最重要的概念, 他说,刚才我们从“意识”到“自我意识”,从“自我意识”到“阶级意识”,最后他说“无 产阶级意识”就是“实践”。<一旦我们踏上了“阶级意识”的道路,它意味着这个直接的现 实性在这个时候就变成一个被“中介”来的现实性。我就实实在在地知道,我们大家共同的 在这个资本主义社会当中被如此这般地用什么样的方式还原为这样一个纯粹的“量”,换言 之,真正的资本来源于我们共同的劳动。>在这个过程当中,卢卡奇强调,这样的一个过程 本身他就是对对象的结构本身的改变。也就是说,组织起来的工人和没有组织起来的工人就 已经代表着历史当中的两个环节了: 没有组织起来的工人是“物化的量”,组织起来的工人虽然看起来还在这样艰难的过程 当中,但是已经超出了这样一个“被物化的命运”。因为在他们身上已经有了对量的规定性 的限制和制约。从这个角度来说,他强调无产阶级意识就是实践,然后他认为这样一条道路, 它应该是总体性的道路。因为在这两个环节上我们最终从这个直接现实性出发所得到的客观 现实性它是一个历史的总体。也就是说资本已经来到人间,它已经把世界历史的难题提交给 我们,现在已经没有办法再走局部的民族的道路,要想解决问题,就走马克思所讲的普遍的 阶级的道路。而这样一条普遍的阶级的道路它是一条总体性的道路 (以上就是卢卡奇的“总体性的辩证法”的基本思想。在这个部分最重要的是要能够通 过对他的“无产阶级意识”的理论的理解,要能够明白这样的“无产阶级意识”为什么就是 “总体性的辫证法”的实际展开?) 30/141 ■外马克恳虫义(中文娇穑)一
学号:09300160047 姓名:林国栋 30 / 141 —国外马克思主义(中文讲稿)— 克思意义上的意识,而不是之后普遍的庸俗化的“阶级”。这个阶级是普遍的,而不是简单 的阶级斗争意义上的“阶级”,不是将人分为三六九等的意义上的“阶级”。卢卡奇所要强调 的是:这个“阶级”所蕴含着的普遍性,这个阶级意识是我们共同和这个自动的合规律的过 程之间的关系,在这个意义之上,“阶级意识”的实际的含义是“关于资本主义社会”整体 的“自我认识”。>)所以无产阶级肩负的是彻底颠覆整个资本主义社会的一个普遍性的使命。 “阶级意识”的具体内涵是对资本主义社会这个“总体的”自我认识。 (3)实践:(到这里,卢卡奇还没有完成跨越,最终完成的跨越是他的最重要的概念, 他说,刚才我们从“意识”到“自我意识”,从“自我意识”到“阶级意识”,最后他说“无 产阶级意识”就是“实践”。<一旦我们踏上了“阶级意识”的道路,它意味着这个直接的现 实性在这个时候就变成一个被“中介”来的现实性。我就实实在在地知道,我们大家共同的 在这个资本主义社会当中被如此这般地用什么样的方式还原为这样一个纯粹的“量”,换言 之,真正的资本来源于我们共同的劳动。>在这个过程当中,卢卡奇强调,这样的一个过程 本身他就是对对象的结构本身的改变。也就是说,组织起来的工人和没有组织起来的工人就 已经代表着历史当中的两个环节了: 没有组织起来的工人是“物化的量”,组织起来的工人虽然看起来还在这样艰难的过程 当中,但是已经超出了这样一个“被物化的命运”。因为在他们身上已经有了对量的规定性 的限制和制约。从这个角度来说,他强调无产阶级意识就是实践,然后他认为这样一条道路, 它应该是总体性的道路。因为在这两个环节上我们最终从这个直接现实性出发所得到的客观 现实性它是一个历史的总体。也就是说资本已经来到人间,它已经把世界历史的难题提交给 我们,现在已经没有办法再走局部的民族的道路,要想解决问题,就走马克思所讲的普遍的 阶级的道路。而这样一条普遍的阶级的道路它是一条总体性的道路。 (以上就是卢卡奇的“总体性的辩证法”的基本思想。在这个部分最重要的是要能够通 过对他的“无产阶级意识”的理论的理解,要能够明白这样的“无产阶级意识”为什么就是 “总体性的辩证法”的实际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