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第四部分,穆勒所举出的各点可以按同一顺序在以下各处找到:(a)对外 贸易不能增加价值的说法见本书第108-112页;(b)关于相对成本的理论, 见本书第112-115页;(c)贵金属在一个国家技术改变后的重新分配问题 见本书第115-119页。这些包括了《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一书中关于对 外贸易一章的一大半。另一方面,手稿第79-—105页上穆勒认为与利润及地 租的探讨相混的有关工资的探讨在印行的著作中没有严格的对应部分。毫无 疑问,其中所包含的材料在大大扩充之后,一部分已经包括在《论价值》 章中,其余则散见于《论自然价格与市场价格》、《论工资》与《论利润》 各章中。 寄岀第一批手稿并着手研究赋税问题以后,李嘉图在1816年11月17 日将“赋税问题的探讨”(穆勒这样称呼它)写完并寄给穆勒。°穆勒认为这 部分在可以出版以前必须比第一部分多加一些工,他说,“你是根据自己的 思想顺序写出的”。材料必须重新编排,“以便读者容易接受它”。 正如他写给马尔萨斯的信中所说的,直到那时为止,他所完成的是“陈 述自己的意见”而不是“要驳斥别人的意见”。③写完赋税这一部分之后,他 便“重读亚当·斯密的著作,以便将其中十分有利于我自己的特殊见解或与 之直接相反的一切段落都记下来”。他还重读萨伊的《政治经济学》和布 卡南对于《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所做的评注,并记下他自己的批 评意见。这些批评意见形成了论赋税各章以后进行争论的那些章节的基础。 最后,他在1月末重读了马尔萨斯论地租与谷物问题的小册子;3月初,当 印刷正在进行时,他把他最后一章的手稿寄给马尔萨斯,其中包含,他对这 些小册子的评论。 《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一书的印刷工作开始于1817年2月末。李 嘉图给马尔萨斯写信说,开始时进行得很快,速度每天一印张;到3月9日 全部三十八印张中已有十一印张校好了。在3月10日的《每月文献广告》 中,该书已经列入墨莱的“印刷中”的著作书单里。3月26日,当李嘉图把 手稿的最后一部分交到印刷者手中时,他埋怨后者没有“按照均一的速度有 规则地进行印刷工作”。但他仍然希望这部书能在4月7日星期一那天出版 这一天似乎是原订出版日期。但出版日期还是推迟了。最后的出版日期是在 4月16日星期三的《今日与新时代》上宣布的。墨莱在该报上用“将于星期 六出版”的标题对这书做了广告4月19日星期六的同一报纸上有一则用“今 日出版”几个字开头的广告证实了这一日期,标价是十四先令。由于特娄尔 阅本书第64页脚注① ①《李嘉图著作和通信集》,第7卷,第87-88,106页。 2同上书,同卷,第107页 ③同上书,同卷,第115页。 1816年11月17日致穆勒函,同上书,同卷,第88页 5同上书,同卷,第100-101和第115页 同上书,同卷:第120页及第139140页 ①《李嘉图著作和通信集》,第7卷,第140页 同上书:同卷,第145页。 3同上书,同卷,第147页
的第四部分,穆勒所举出的各点可以按同一顺序在以下各处找到:(a)对外 贸易不能增加价值的说法见本书第 108—112 页;(b)关于相对成本的理论, 见本书第 112—115 页;(c)贵金属在一个国家技术改变后的重新分配问题 见本书第 115—119 页。这些包括了《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一书中关于对 外贸易一章的一大半。另一方面,手稿第 79—105 页上穆勒认为与利润及地 租的探讨相混的有关工资的探讨在印行的著作中没有严格的对应部分。毫无 疑问,其中所包含的材料在大大扩充之后,一部分已经包括在《论价值》一 章中,其余则散见于《论自然价格与市场价格》、《论工资》与《论利润》 各章中。 寄出第一批手稿并着手研究赋税问题以后,李嘉图在 1816 年 11 月 17 日将“赋税问题的探讨”(穆勒这样称呼它)写完并寄给穆勒。①穆勒认为这一 部分在可以出版以前必须比第一部分多加一些工,他说,“你是根据自己的 思想顺序写出的”。材料必须重新编排,“以便读者容易接受它”。② 正如他写给马尔萨斯的信中所说的,直到那时为止,他所完成的是“陈 述自己的意见”而不是“要驳斥别人的意见”。③写完赋税这一部分之后,他 便“重读亚当·斯密的著作,以便将其中十分有利于我自己的特殊见解或与 之直接相反的一切段落都记下来”。④他还重读萨伊的《政治经济学》 和布 卡南对于《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所做的评注,并记下他自己的批 评意见。⑤这些批评意见形成了论赋税各章以后进行争论的那些章节的基础。 最后,他在 1 月末重读了马尔萨斯论地租与谷物问题的小册子;3 月初,当 印刷正在进行时,他把他最后一章的手稿寄给马尔萨斯,其中包含,他对这 些小册子的评论。⑥ 《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一书的印刷工作开始于 1817 年 2 月末。李 嘉图给马尔萨斯写信说,开始时进行得很快,速度每天一印张;到 3 月 9 日, 全部三十八印张中已有十一印张校好了。①在 3 月 10 日的《每月文献广告》 中,该书已经列入墨莱的“印刷中”的著作书单里。3 月 26 日,当李嘉图把 手稿的最后一部分交到印刷者手中时,他埋怨后者没有“按照均一的速度有 规则地进行印刷工作”。②但他仍然希望这部书能在 4 月 7 日星期一那天出版, 这一天似乎是原订出版日期。③但出版日期还是推迟了。最后的出版日期是在 4 月 16 日星期三的《今日与新时代》上宣布的。墨莱在该报上用“将于星期 六出版”的标题对这书做了广告。4 月 19 日星期六的同一报纸上有一则用“今 日出版”几个字开头的广告证实了这一日期,标价是十四先令。由于特娄尔 阅本书第 64 页脚注①。 ① 《李嘉图著作和通信集》,第 7 卷,第 87—88,106 页。 ② 同上书,同卷,第 107 页。 ③ 同上书,同卷,第 115 页。 ④ 1816 年 11 月 17 日致穆勒函,同上书,同卷,第 88 页。 ⑤ 同上书,同卷,第 100—101 和第 115 页。 ⑥ 同上书,同卷:第 120 页及第 139—140 页。 ① 《李嘉图著作和通信集》,第 7 卷,第 140 页。 ② 同上书:同卷,第 145 页。 ③ 同上书,同卷,第 147 页
在4月28日从戈达明写信给李嘉图谢谢他“几天以前寄到”的书,所以寄 出的日期不可能后于19日很久。因此,我们可以把1817年4月19日作为此 书的出版日期。 I詹姆士·穆勒的贡献 约翰·斯图亚特·穆勒在他的《自传》中说,李嘉图的《政治经济学及 赋税原理》一书“要不是我父亲敦促和大力鼓励,就不可能出版,也不可能 写出。因为李嘉图是最谦逊的人,他虽然坚信自己的学说是正确的,但认为 自己无力作出正确的表达和解说,因而不敢想象出版的事”。李嘉图的讣闻 也以类似的语调说他“先是非常不愿意写,后来是非常不愿意岀版这部著作, 只是由于某些最亲信的友人不断敦促,尤其是由于穆勒先生的影响,他才终 于被说服这样做了”。这讣文也许是李嘉图的兄弟写的。这些说法如果被认 为指的是詹姆士·穆勒推动和鼓励李嘉图的影响,便完全得到了李嘉图与穆 勒之间的通讯的证实。③然而这些说法也有引起误解之处。因为它们引起了登 巴教授首先提出的看法,认为“李嘉图的著作不是写给一般公众看的,而只 是为了叙述自己的意见,其出版是友人事后想起来的”。“这种看法由于被马 歇尔接受,因而得到了普遍流传。现在李嘉图与穆勒的通讯证实这种意见是 没有根据的。从一开始起,李嘉图就想到出版的问题,只是他对于自己完成 这一日的的能力心中时常怀疑不定而已(这在以上引证的几段文字中已有所 说明)。1816年11月他在进行著述时写给穆勒的一封信里所说的一句话是有 代表性的,他说,“我切盼能写出一些值得出版的东西,但我诚恳他说,这 点恐非我力所能及 同时,穆勒对于《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一书写作方面的贡献,显然 也不象他的诺言与鼓励使人料想的那样大。在理论方顶,他的影响毫无疑问 是无足轻重的。他已经有一个时期不接触政治经济学了。他写给李嘉图的信 中也没有什么理论问题的讨论。穆勒这一个时期的函件中充满着关于“以最 同上书,同卷,第148页。 ①约翰·斯图亚特·穆勒:《自传》,1873年版,第27页 2见《1824年传记与讣闻年报》,第374页。麦卡洛克在其《李嘉图先生的生平与著作》一书各版中也有 类似的说法,这可能是以上述年报为根据的(后来把所有提到穆勒的地方都删去了)。 ④李嘉图文1816年12月2日的一封信中,总述了穆勒在这方面给予他的帮助:他说,“如果我的事业能 够成功的话,我的成就主要是由于你而得来的。因为如果没有你的鼓励,我想我不会进行下去,而且在对 我说来是最重要的问题上—一—在编排各章节次第以及删除繁词冗语方面一一我都要仰仗你的帮助。”(《李 嘉图著作和通信集》,第7卷,第101页) 登巴:《季嘉图对于实际材料的运用》,见《经济学季刊》,1887年7月,第1卷,第475页 劝使他出版这一著作是经过一番困难的。他在写作时如果心中还有一些读者的话,那这些读者也主要是 和他有关系的政治家和企业界人物:所以许多为他的论证的逻辑完整性所必需、而又会被这些人认为是无 须解释的东西,都被他故意略去了。”一一马歇尔:《经济学原理》:《关于李嘉图价值理论》的附录, 第8版,第813页,并参阅第761页脚注。 ①《李嘉图著作和通信集》,第7卷,第88页 《李嘉图著作和通信集》,第6卷,第320321页
在 4 月 28 日从戈达明写信给李嘉图谢谢他“几天以前寄到”的书,④所以寄 出的日期不可能后于 19 日很久。因此,我们可以把 1817 年 4 月 19 日作为此 书的出版日期。 II 詹姆士·穆勒的贡献 约翰·斯图亚特·穆勒在他的《自传》中说,李嘉图的《政治经济学及 赋税原理》一书“要不是我父亲敦促和大力鼓励,就不可能出版,也不可能 写出。因为李嘉图是最谦逊的人,他虽然坚信自己的学说是正确的,但认为 自己无力作出正确的表达和解说,因而不敢想象出版的事”。①李嘉图的讣闻 也以类似的语调说他“先是非常不愿意写,后来是非常不愿意出版这部著作, 只是由于某些最亲信的友人不断敦促,尤其是由于穆勒先生的影响,他才终 于被说服这样做了”。②这讣文也许是李嘉图的兄弟写的。这些说法如果被认 为指的是詹姆士·穆勒推动和鼓励李嘉图的影响,便完全得到了李嘉图与穆 勒之间的通讯的证实。③然而这些说法也有引起误解之处。因为它们引起了登 巴教授首先提出的看法,认为“李嘉图的著作不是写给一般公众看的,而只 是为了叙述自己的意见,其出版是友人事后想起来的”。④这种看法由于被马 歇尔接受,⑤因而得到了普遍流传。现在李嘉图与穆勒的通讯证实这种意见是 没有根据的。从一开始起,李嘉图就想到出版的问题,只是他对于自己完成 这一日的的能力心中时常怀疑不定而已(这在以上引证的几段文字中已有所 说明)。1816 年 11 月他在进行著述时写给穆勒的一封信里所说的一句话是有 代表性的,他说,“我切盼能写出一些值得出版的东西,但我诚恳他说,这 一点恐非我力所能及。”① 同时,穆勒对于《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一书写作方面的贡献,显然 也不象他的诺言与鼓励使人料想的那样大。在理论方顶,他的影响毫无疑问 是无足轻重的。他已经有一个时期不接触政治经济学了。②他写给李嘉图的信 中也没有什么理论问题的讨论。穆勒这一个时期的函件中充满着关于“以最 ④ 同上书,同卷,第 148 页。 ① 约翰·斯图亚特·穆勒:《自传》,1873 年版,第 27 页。 ② 见《1824 年传记与讣闻年报》,第 374 页。麦卡洛克在其《李嘉图先生的生平与著作》一书各版中也有 类似的说法,这可能是以上述年报为根据的(后来把所有提到穆勒的地方都删去了)。 ③ 李嘉图文 1816 年 12 月 2 日的一封信中,总述了穆勒在这方面给予他的帮助;他说,“如果我的事业能 够成功的话,我的成就主要是由于你而得来的。因为如果没有你的鼓励,我想我不会进行下去,而且在对 我说来是最重要的问题上——在编排各章节次第以及删除繁词冗语方面——我都要仰仗你的帮助。”(《李 嘉图著作和通信集》,第 7 卷,第 101 页)。 ④ 登巴:《季嘉图对于实际材料的运用》,见《经济学季刊》,1887 年 7 月,第 1 卷,第 475 页。 ⑤ 劝使他出版这一著作是经过一番困难的。他在写作时如果心中还有一些读者的话,那这些读者也主要是 和他有关系的政治家和企业界人物;所以许多为他的论证的逻辑完整性所必需、而又会被这些人认为是无 须解释的东西,都被他故意略去 了。”——马歇尔:《经济学原理》:《关于李嘉图价值理论》的附录, 第 8 版,第 813 页,并参阅第 761 页脚注。 ① 《李嘉图著作和通信集》,第 7 卷,第 88 页。 ② 《李嘉图著作和通信集》,第 6 卷,第 320—321 页
易懂的方式写下你的思想的技巧”的意见。但是,他虽一再保证他将照料次 序和编排的问题(“如果你把这方面的检查工作付托给我的话”),但论题的 主要顺序看来可能还是和李嘉图原先写的一样。不过在细节上穆勒可能做了 许多工作。书中不时出现显然具有穆勒特殊风格的语句,可以证明是他的手 笔(例如“这一真理是无可置疑的”°,“灾害的性质指出了补救的方法”°, “除开怀有成见的人以外,……都能理解其正确原理”③。在前言和有关济 贫法的“有害趋势”那一长段中精炼的文句里也可以看岀他的笔调。 引自萨伊著作的各段准确然而又是意译的译文可能也是岀自穆勒手笔, 他曾建议不要直接引用法文。II1.内容编排与章节的划分 因此,穆勒的诺言—一当李嘉图把自己的思想写下来之后,他本人将照 料怎样作适当编排的问题——可能终于没有实现。无论如何,写成的结果并 不能表现出穆勒喜爱系统性的习惯;整个著作在内容编排方面的明显缺点常 常被批评李嘉图的人指出来 这种编排是李嘉图进行工作的方式所造成的直接结果。正如他的函件所 说,他是根据他自己的思想顺序来写的,除开隐含在《地租、利润与工资》 这种标题之中的计划以外并没有任何更精密的计划。穆勒的确曾经叫他“不 要浪费时间,往下写……不要管次序,不要管重复,不要管文体—一总而言 之,什么也不要管,只要用某种方式把所有的思想都写在纸上就行了”。 “有了全部东西之后,我们再来碰碰头,看看怎样用最好的方式把它加以整 理和安排。”李嘉图所写成并分别寄给穆勒的三部分和发表后的著作中各章 3同上书,同卷,第321页。 ④同上。 见本书第89页。正如贝恩所指出的,否定语的旧用法是穆勒的特点。(见《詹姆士·穆勒传》第42 页。)出现这种语法的另一段(本书第40页“如果工资没有照数……”)也显示另一些迹象,说明至少 曾由穆勒修改过 见本书第89页。 见本书第301页。 前言开头三段带有穆勒的“笔调与风格”,这一点已由西蒙·帕顿指出过。见《李嘉图的解释》一文 载《经济学季刊》,1893年4月号:第7卷,第338页 0见本书第8891页。 ①《李嘉图著作和通信集》,第7卷,第108页 ②从德·昆西起到马克思止,许多评论家都曾提出按逻辑顺序把各章加以重新编排的方法。(参阅《三个 圣殿骑士的对话》,见《德·昆西全集》,马森版,第9卷,第53页,以及马克思:《剩余价值学说史》 第2卷,第1篇,第5-6页。关于若干其他尝试,参阅霍兰德:《大卫·李嘉图的百年评价》,巴尔的摩 1910年版,第82页 2从德·昆西起到马克思止,许多评论家都曾提出按逻辑顺序把各章加以重新编排的方法。(参阅《三个 圣殿骑士的对话》,见《德·昆西全集》,马森版,第9卷,第53页,以及马克思:《剩余价值学说史》 第2卷,第1篇,第5—6页。关于若干其他尝试,参阅霍兰德:《大卫·李嘉图的百年评价》,巴尔的摩 1910年版,第82页。 1816年12月16日穆勒致李嘉图函,同上书,同卷,第108-109页。有趣的是,直到此书写作的后期 (1816年12月),穆勒才问李嘉图是不是“打算把对整个这门科学的看法都包括在此书之内”,“抑或 是满足于你自己对这门科学增加改进的部分”(同卷,第107页)。关于这一点,李嘉图的答复是,只发
易懂的方式写下你的思想的技巧”的意见。③但是,他虽一再保证他将照料次 序和编排的问题(“如果你把这方面的检查工作付托给我的话”④ ),但论题的 主要顺序看来可能还是和李嘉图原先写的一样。不过在细节上穆勒可能做了 许多工作。书中不时出现显然具有穆勒特殊风格的语句,可以证明是他的手 笔(例如“这一真理是无可置疑的”⑤,“灾害的性质指出了补救的方法”⑥, “除开怀有成见的人以外,……都能理解其正确原理”⑦ )。在前言⑧和有关济 贫法的“有害趋势”那一长段⑨中精炼的文句里也可以看出他的笔调。 引自萨伊著作的各段准确然而又是意译的译文可能也是出自穆勒手笔, 他曾建议不要直接引用法文。III.内容编排与章节的划分 因此,穆勒的诺言——当李嘉图把自己的思想写下来之后,他本人将照 料怎样作适当编排的问题——可能终于没有实现。无论如何,写成的结果并 不能表现出穆勒喜爱系统性的习惯;整个著作在内容编排方面的明显缺点常 常被批评李嘉图的人指出来。② 这种编排是李嘉图进行工作的方式所造成的直接结果。正如他的函件所 说,他是根据他自己的思想顺序来写的,除开隐含在《地租、利润与工资》 这种标题之中的计划以外并没有任何更精密的计划。穆勒的确曾经叫他“不 要浪费时间,往下写……不要管次序,不要管重复,不要管文体——总而言 之,什么也不要管,只要用某种方式把所有的思想都写在纸上就行了”。② “有了全部东西之后,我们再来碰碰头,看看怎样用最好的方式把它加以整 理和安排。”④李嘉图所写成并分别寄给穆勒的三部分和发表后的著作中各章 ③ 同上书,同卷,第 321 页。 ④ 同上。 ⑤ 见本书第 89 页。正如贝恩所指出的,否定语的旧用法是穆勒的特点。(见 《詹姆士·穆勒传》第 426 页。)出现这种语法的另一段(本书第 40 页“如果工资没有照 数……”)也显示另一些迹象,说明至少 曾由穆勒修改过。 ⑥ 见本书第 89 页。 ⑦ 见本书第 301 页。 ⑧ 前言开头三段带有穆勒的“笔调与风格”,这一点已由西蒙·帕顿指出过。见 《李嘉图的解释》一文, 载《经济学季刊》,1893 年 4 月号:第 7 卷,第 338 页。 ⑨ 见本书第 88—91 页。 ① 《李嘉图著作和通信集》,第 7 卷,第 108 页。 ② 从德·昆西起到马克思止,许多评论家都曾提出按逻辑顺序把各章加以重新编排的方法。(参阅《三个 圣殿骑士的对话》,见《德·昆西全集》,马森版,第 9 卷,第 53 页,以及马克思:《剩余价值学说史》, 第 2 卷,第 1 篇,第 5—6页。关于若干其他尝试,参阅霍兰德:《大卫·李嘉图的百年评价》,巴尔的摩 1910 年版,第 82 页。 ② 从德·昆西起到马克思止,许多评论家都曾提出按逻辑顺序把各章加以重新编排的方法。(参阅《三个 圣殿骑士的对话》,见《德·昆西全集》,马森版,第 9 卷,第 53 页,以及马克思:《剩余价值学说史》, 第 2 卷,第 1 篇,第 5—6页。关于若干其他尝试,参阅霍兰德:《大卫·李嘉图的百年评价》,巴尔的摩 1910 年版,第 82 页。 ④ 1816 年 12 月 16 日穆勒致李嘉图函,同上书,同卷,第 108—109 页。有趣的是,直到此书写作的后期 (1816 年 12 月),穆勒才问李嘉图是不是“打算把对整个这门科学的看法都包括在此书之内”,“抑或 是满足于你自己对这门科学增加改进的部分”(同卷,第 107 页)。关于这一点,李嘉图的答复是,只发
自然分成的三类相符合,即关于政治经济学的各章,关于赋税的各章和后面 进行争论的各章。如果这种分法原先分别以标题标示明白,那么这种编排法 也许不会遭到这么多批评。穆勒在早期就预计会作出这种划分,这一点在他 那部《英属印度史》(1817年)的一个脚注中可以看出,在那里他把李嘉图讨 论赋税的各章称为《赋税原理论》。李嘉图在同一时期(1816年12月)写给 穆勒的信中,把本书中将包括他对亚当·斯密的大部分批评的那一部分称为 “附录”。2 然而在前两部分中,各章的次序都和《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 书讨论这些问题的次序十分符合,各章标题的对比说明了这一点(参阅下 表)。 唯一重要的差别是地租问题所占的位置。用李嘉图的话来说,这是由于 要简化资本家与劳工之间的分配问题必须“撇开地租问题”。°结果是他和亚 当·斯密不一样,在讨论价值之后还没有谈到工资与利润以前他马上就讨论 地租。 这种对比也同样适用于赋税部分(参阅下表)。 在讨论赋税的备章之后,接着便是第17章——一《论工商业途径的突然变 化》(在第三版中为第19章)。这一章的位置决定于它是从《济贫税》一章章 未所讨论的资本从一种用途转移到另一种用途的问题直接产生出来的。第三 类,也就是最后一类,包含评论亚 政治经济学 亚当·斯密,第一篇 李嘉图,第一版 第五章论商品的实际价格与名义价格。第一章论价值 第六章论商品价格的构成部分 第二章论地租 第三章论矿山租金 第七章论商品的自然价格与市场阶格第四章论自然价格与市场价格 第八章论劳动工资 第五章论工资 第九章论资本利润 第五章论利润 第十章论劳动与资本的不同用途中的工 资与利润0 第十一章论地租 第六章论对外贸易 0这一问题李嘉图在《论价值》一章用五段话来讨论,后来这五段话构 成了这一章的第二节。 表这门科学中“特别引起”他注意的那些部分比较容易些。他还补充说,如果这样做受到欢迎的话,以后 他可能“对整个这门科学提出一些看法”(同卷,第112页)。 ①《英属印度史》,第1卷,第196页注:“参阅李嘉图先生《政治经济学及时税原理》一书中的《赋税 原理论》,这是尚未出版的一部最为精辟的著作。”这一脚注无疑无穆勒接到李嘉图这部分手稿后加入他 正在校改的校样中去的(参阅《李嘉图著作和通信集》,第7卷,第106,111页) ②《李嘉图著作和通信集》,第7卷,第100页 ③1820年6月13日致麦卡洛克函,《李嘉图著作和通信集》,第8卷,第194页
自然分成的三类相符合,即关于政治经济学的各章,关于赋税的各章和后面 进行争论的各章。如果这种分法原先分别以标题标示明白,那么这种编排法 也许不会遭到这么多批评。穆勒在早期就预计会作出这种划分,这一点在他 那部《英属印度史》(1817 年)的一个脚注中可以看出,在那里他把李嘉图讨 论赋税的各章称为《赋税原理论》。①李嘉图在同一时期(1816 年 12 月)写给 穆勒的信中,把本书中将包括他对亚当·斯密的大部分批评的那一部分称为 “附录”。② 然而在前两部分中,各章的次序都和《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 一书讨论这些问题的次序十分符合,各章标题的对比说明了这一点(参阅下 表)。 唯一重要的差别是地租问题所占的位置。用李嘉图的话来说,这是由于 要简化资本家与劳工之间的分配问题必须“撇开地租问题”。③结果是他和亚 当·斯密不一样,在讨论价值之后还没有谈到工资与利润以前他马上就讨论 地租。 这种对比也同样适用于赋税部分(参阅下表)。 在讨论赋税的备章之后,接着便是第 17 章——《论工商业途径的突然变 化》(在第三版中为第 19 章)。这一章的位置决定于它是从《济贫税》一章章 未所讨论的资本从一种用途转移到另一种用途的问题直接产生出来的。第三 类,也就是最后一类,包含评论亚 政治经济学 亚当·斯密,第一篇 李嘉图,第一版 第五章 论商品的实际价格与名义价格 第一章 论价值 第六章 论商品价格的构成部分 第二章 论地租 第三章 论矿山租金 第七章 论商品的自然价格与市场阶格 第四章 论自然价格与市场价格 第八章 论劳动工资 第五章 论工资 第九章 论资本利润 第五*章 论利润 第十章 论劳动与资本的不同用途中的工 资与利润¶ 第十一章 论地租 第六章 论对外贸易 ¶这一问题李嘉图在《论价值》一章用五段话来讨论,后来这五段话构 成了这一章的第二节。 表这门科学中“特别引起”他注意的那些部分比较容易些。他还补充说,如果这样做受到欢迎的话,以后 他可能“对整个这门科学提出一些看法”(同卷,第 112 页)。 ① 《英属印度史》,第 1 卷,第 196 页注:“参阅李嘉图先生《政治经济学及时税原理》一书中的《赋税 原理论》,这是尚未出版的一部最为精辟的著作。”这一脚注无疑无穆勒接到李嘉图这部分手稿后加入他 正在校改的校样中去的(参阅《李嘉图著作和通信集》,第 7 卷,第 106 ,111 页)。 ② 《李嘉图著作和通信集》,第 7 卷,第 100 页。 ③ 1820 年 6 月 13 日致麦卡洛克函,《李嘉图著作和通信集》,第 8 卷,第 194 页
当·斯密和其他作家各种理论的各章,形成了一个“附录”,或一系列 彼此不相关联的评论补篇。 直到全书都已写完以后才想到章节划分问题。迟到1816年12月16日, 穆勒接到政治经济学与赋税两部分手稿以后才问,“这书的章节你将怎样编 排呢?想想你的章节问题。你列好一表的时候请寄给我看看。”李嘉图复信 说,“关于章节划分问题,我深以为自己是不能胜任的。”因此,划分章节 的工作是在写作已经完毕以后开始的。的确,在排印过程中这一工作还在继 续着,最后的划分是在实际已经 赋税 亚当·斯密,第五篇,第二章,第二部分李嘉图,第一版 论赋税 第七章论赋税 第八章农产品税 第一段租金税 第八章地租税 地租秒 不按地租征课而按土地产品征课的赋税俤第九章什一税 第十章土他税 第十 黄金税 房租税 第十二章房屋税 第二段利润税或资本收入税 第十三章利润税 特殊行业的利润税 第三段劳动工资税 第十四章工资税 第四段各种收入税人头税 消费品税 第十五章农产品以外的其他商品税 第十六章济贫税 排好以后才做出的。我们可以看到,第一版之所以发生令人莫名其妙的不合常规 的现象即章号重复),就是因为章节划分工作作,得太晚,而不象人们自然会设 想的那样,是由于事后想插入补充材料。这种章号重复的情况一共有两处 第一处是《论工资》和《论利润》两章都标为“第五章”。但在目录中, 前一章是“第五章”,后一章则是“第五”章。这种重号现象是不大可能存 在于送交印刷者的手稿中的。想来李嘉图已按照穆勒叫他做的那样把他的各 章列了一个表,在这样的表里,章号重复现象是不能被放过去的。因此我们 可以猜想,现在论自然价格与市场价格的第四章和论工资的第五章中的材料 在手稿中只形成第四章一章(标题可能是《论工资》);后来在校改校样时作 了进一步的划分,修改了第四章的标题,并加入新划分的一章(第五章论工 资)。这两章在第一—次寄给穆勒的草稿中无疑是列在“混在一起”的论题之中 的,其间的紧密联系从论述的连续性上可以看出来;在论工资的那章中,论 述是用劳动的自然价格与市场价格开头的,一连好几页都是这样。第二处是 ①《李嘉图著作和通信集》,第7卷,第107页 2同上书,同卷,第112页 ①参阅坎南:《经济学理论评述》,第243页
当·斯密和其他作家各种理论的各章,形成了一个“附录”,或一系列 彼此不相关联的评论补篇。 直到全书都已写完以后才想到章节划分问题。迟到 1816 年 12 月 16 日, 穆勒接到政治经济学与赋税两部分手稿以后才问,“这书的章节你将怎样编 排呢?想想你的章节问题。你列好一表的时候请寄给我看看。”①李嘉图复信 说,“关于章节划分问题,我深以为自己是不能胜任的。”因此,划分章节 的工作是在写作已经完毕以后开始的。的确,在排印过程中这一工作还在继 续着,最后的划分是在实际已经 赋 税 亚当·斯密,第五篇,第二章,第二部分李嘉图,第一版 论赋税 第七章 论赋税 第八章 农产品税 第一段 租金税 地租税 第八*章 地租税 不按地租征课而按土地产品征课的赋税 第九章 什一税 第十章 土他税 第十一章 黄金税 房租税 第十二章 房屋税 第二段 利润税或资本收入税 特殊行业的利润税 第十三章 利润税 第三段 劳动工资税 第十四章 工资税 第四段 各种收入税人头税 消费品税 第十五章 农产品以外的其他商品税 第十六章济贫税 排好以后才做出的。我们可以看到,第一版之所以发生令人莫名其妙的不合常规 的现象(即章号重复),就是因为章节划分工作作,得太晚,而不象人们自然会设 想的那样,①是由于事后想插入补充材料。这种章号重复的情况一共有两处。 第一处是《论工资》和《论利润》两章都标为“第五章”。但在目录中, 前一章是“第五章”,后一章则是“第五”章。这种重号现象是不大可能存 在于送交印刷者的手稿中的。想来李嘉图已按照穆勒叫他做的那样把他的各 章列了一个表,在这样的表里,章号重复现象是不能被放过去的。因此我们 可以猜想,现在论自然价格与市场价格的第四章和论工资的第五章中的材料 在手稿中只形成第四章一章(标题可能是《论工资》);后来在校改校样时作 了进一步的划分,修改了第四章的标题,并加入新划分的一章(第五章论工 资)。这两章在第一次寄给穆勒的草稿中无疑是列在“混在一起”的论题之中 的,其间的紧密联系从论述的连续性上可以看出来;在论工资的那章中,论 述是用劳动的自然价格与市场价格开头的,一连好几页都是这样。第二处是 ① 《李嘉图著作和通信集》,第 7 卷,第 107 页。 ② 同上书,同卷,第 112 页。 ① 参阅坎南:《经济学理论评述》,第 243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