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8-5肾的神经支配 肾交感神经主要从胸12至腰2脊髓节段发出,其纤维经腹腔神经丛支配肾动脉、肾小管和释放肾素的 球旁细胞。肾交感神经末梢释放去甲肾上腺素,调节肾血流量、肾小球滤过率、肾小管的重吸收和肾素释 放。 四、肾脏血液循环的特征
图 8-5 肾的神经支配 肾交感神经主要从胸 12 至腰 2 脊髓节段发出,其纤维经腹腔神经丛支配肾动脉、肾小管和释放肾素的 球旁细胞。肾交感神经末梢释放去甲肾上腺素,调节肾血流量、肾小球滤过率、肾小管的重吸收和肾素释 放。 四、肾脏血液循环的特征
图8-6肾脏的血液供应 肾动脉由腹主动脉垂直分出 (一)肾脏的血液供应特点 1、血流量(1oodf1ow)大 的 分布不均匀 ①肾小球毛细血管网压力高,有利于肾小球的滤过。 ②管周围毛细血管网血压较低,胶体渗透压高,有利于重吸收 (二)肾血流量的调节 l、自身调节(autoregulation) 去神经离体肾灌注
图 8-6 肾脏的血液供应 肾动脉由腹主动脉垂直分出 (一)肾脏的血液供应特点 1、 血流量(blood flow)大 2、 分布不均匀 3、两次毛细血管网 ①肾小球毛细血管网 压力高,有利于肾小球的滤过。 ②管周围毛细血管网 血压较低,胶体渗透压高,有利于重吸收 (二)肾血流量的调节 1、自身调节(autoregulation) 去神经离体肾灌注
Hg) 图8-7肾血流量和肾小球滤过率的自身调节 不依赖肾外神经支配使肾血流量在一定血压变化范围内能保持不变的现象 自身调节的机制: 肌源学说入球小动脉舒缩与跨壁压变化直接相关 管-球反债(tubulogomerular feedback) ①Aowa时mac dena o Rarnc, Rg8aBum 图8-8管一球反馈示意图 生理意义:使肾血流量与泌尿机能相适应,使GF℉不会因血压波动而改变,有利于维持肾小球滤过率 的相对稳定。 2、神经和体液调节 肾交感神经兴奋时,肾血管收缩,肾血流量减少:肾交感神经活动减弱时,肾血管舒张,肾血流量增加。肾 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血管紧张素【、血管升压素也能引起血管收缩,前列腺素、乙酰胆碱、心房利尿
图 8-7 肾血流量和肾小球滤过率的自身调节 不依赖肾外神经支配使肾血流量在一定血压变化范围内能保持不变的现象 自身调节的机制: 肌源学说 入球小动脉舒缩与跨壁压变化直接相关 管-球反馈(tubulogomerular feedback) 图 8-8 管—球反馈示意图 生理意义:使肾血流量与泌尿机能相适应,使 GFR 不会因血压波动而改变,有利于维持肾小球滤过率 的相对稳定。 2、神经和体液调节 肾交感神经兴奋时,肾血管收缩,肾血流量减少;肾交感神经活动减弱时,肾血管舒张,肾血流量增加。肾 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血管紧张素 II、血管升压素也能引起血管收缩,前列腺素、乙酰胆碱、心房利尿
钠则可舒张肾血管。 一般情况下,肾主要依靠自身调节来维持血流量相对稳定,以保证泌尿功能的正常进行,在异常情况 下,如大失 中毒性休 02等机体处于应急状 通过交感神经和一些体液因素的调节使肾血清 量减少,这对维持脑、心等重要器官的血液供应有重要意义 尿生成过程 尿生成的过程是在肾单位和集合管中进行,包括三个环节,肾小球的滤过作用、肾小管集合管的重吸 收及其分泌。 图8-9尿生成过程示意图 第二节肾小球的滤过功能 滤过(filtation)的涵义:压差驱动的液体穿膜运动(cf:滤过-压差扩散-浓差) 原尿是血浆的超滤液(不仅滤除血细胞,血浆中大分子蛋白质亦被滤除) 临床病例:急性肾小球肾炎,蛋白尿、血尿、少(无)尿为什么? 一、衡量肾小球滤过能力的指标 1、肾小球滤过率(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GR) 单位时间内(每分钟)两肾生成的超滤液量。 GFR与体表面积有关。衡量肾功能指标。 S-1.732的正常成年人,GFR=125m1/min 昼夜滤 的原量25al/min×60min×24=180L 2、滤过分数(filtration fraction,FF) 肾小球滤过率与肾血浆流量的比值称为滤过分数。 FF=GFR/RPF=125/660×100%=19%(RPF:肾血浆流量为660ml/min) 流经肾的血浆约有1/5由肾小球滤出到囊腔中变为原尿。 二、决定和影响滤过的因素 、滤过膜(filtration menbrance) 滤过膜是指肾小球毛细血管内的血液与肾小囊中超滤液之间的隔膜。由三层结构组成:肾小球毛
钠肽则可舒张肾血管。 一般情况下,肾主要依靠自身调节来维持血流量相对稳定,以保证泌尿功能的正常进行,在异常情况 下,如大失血、中毒性休克、缺 O2 等机体处于应急状态时,通过交感神经和一些体液因素的调节使肾血流 量减少,这对维持脑、心等重要器官的血液供应有重要意义。 尿生成过程 尿生成的过程是在肾单位和集合管中进行,包括三个环节,肾小球的滤过作用、肾小管集合管的重吸 收及其分泌。 图 8-9 尿生成过程示意图 第二节 肾小球的滤过功能 滤过(filtation)的涵义:压差驱动的液体穿膜运动(cf:滤过-压差 扩散-浓差) 原尿是血浆的超滤液(不仅滤除血细胞,血浆中大分子蛋白质亦被滤除)。 临床病例:急性肾小球肾炎,蛋白尿、血尿、少(无)尿 为什么? 一、衡量肾小球滤过能力的指标 1、肾小球滤过率(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 ,GFR) 单位时间内(每分钟)两肾生成的超滤液量。 GFR 与体表面积有关。衡量肾功能指标。 S=1.73m2 的正常成年人, GFR=125ml/min 一昼夜滤出的原尿量=125ml/min ×60min×24=180L 2、滤过分数(filtration fraction ,FF) 肾小球滤过率与肾血浆流量的比值称为滤过分数。 FF=GFR/RPF=125/660×100%=19% (RPF:肾血浆流量为 660ml/min) 流经肾的血浆约有 1/5 由肾小球滤出到囊腔中变为原尿。 二、决定和影响滤过的因素 1、滤过膜(filtration menbrance) 滤过膜是指肾小球毛细血管内的血液与肾小囊中超滤液之间的隔膜。由三层结构组成:肾小球毛
细血管内皮细胞、基膜、肾小囊的脏层上皮细胞 Podocyte Pores Capillary Filtration endothelial cell membrane Basement membrane processes Capsular space Capsular epithelium 图8-10滤过膜示意图 (1)通透性 Due oncgatot barrie pass more readily than anions physiological pH 图8-11不同的有效半径和带不同电荷对右旋糖酐滤过能力的 作用。滤过能力的值为1.0表示自由滤过0则不能滤过
细血管内皮细胞、基膜、肾小囊的脏层上皮细胞 图 8-10 滤过膜示意图 ⑴通透性 图8-11 不同的有效半径和带不同电荷对右旋糖酐滤过能力的 作用。 滤过能力的值为 1.0 表示自由滤过 0 则不能滤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