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市邗江区红桥高级中学2011届10月检测 高三语文 出卷人:夏正兵审定:周阿根 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 A.埋怨/埋头苦干省悟/不省人事曝光/一暴十寒 症结/对症下药 B.蔓延/顺蔓摸瓜 咀嚼/细嚼慢咽殉职/徇私枉法着想/着手成春 C.强迫/强颜欢笑艾草/自怨自艾模仿/模棱两可 复辟/开天辟地 D.纤绳/纤尘不染曲笔/曲高和寡落款/丢三落四 提防/提纲挈领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3分)() A上海世博会异彩纷呈,引起了参观者的极大兴趣,热情的人们趋之若鹜,纷纷涌入世 博园,入园人数屡创新高。 B俗话说“人无完人,瓜无滚圆”,这一次他在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是小问题,不足为训, 看一个人应该看主流。 C杂文家张志强认为,这些作品“近距离”地描写生活,短小精悍,以小见大,能让人 在轻松之余得到阅读的快感 D王小光同学不仅认真学习,而且好为人师,班上的同学不管谁在学习上遇到困难,只 要找到他,他都乐意帮助。 3.下面的文字是对沪宁城际铁路动车组列车的说明,请概括该动车先进性的四个特点。(不 超过20字)(4分) 7月1日,沪宁城际铁路正式开通营运,该线路运行的是目前国产最先进的动车。列车 外观较普通列车更具流线性,富于美感。车厢明亮、简洁;座椅可360度旋转,乘客始终 可面向列车运行方向;前后座可收缩,靠肯可自动调节。车速瞬间高达350公里每小时, 从南京到上海,单趟直达只耗时69分钟。车体外形流线型的设计降低了动车组的空气阻力 因而运行时车厢内没有较大的噪音。 答 4.自今年1月起到5月中旬,短短几个月之间,富士康已经有9名年轻员工跳楼自杀,而 在5月21日凌晨,又有一名年仅21岁的男性员工跳楼,于4时50分死亡。这一系列的频 繁跳楼自杀事件,引起业界乃至全社会的热切关注,大家都对富士康发生如此频繁跳楼事件 的原因有着很多的看法和猜测。 凤凰网“天下被网罗"互动专区就针对此系列事件,向广大网友进行网上投标调查。调查 结果如下
1 扬州市邗江区红桥高级中学 2011 届 10 月检测 高三语文 出卷人:夏正兵 审定:周阿根 一、语言文字运用(15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3 分) A.埋.怨/埋.头苦干 省.悟/不省.人事 曝.光/一暴.十寒 症.结/对症.下药 B.蔓.延/顺蔓.摸瓜 咀嚼./细嚼.慢咽 殉.职/徇.私枉法 着.想/着.手成春 C.强.迫/强.颜欢笑 艾.草/自怨自艾. 模.仿/模.棱两可 复辟./开天辟.地 D.纤.绳/纤.尘不染 曲.笔/曲.高和寡 落.款/丢三落.四 提.防/提.纲挈领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3 分)( ) A 上海世博会异彩纷呈,引起了参观者的极大兴趣,热情的人们趋之若鹜 ....,纷纷涌入世 博园,入园人数屡创新高。 B 俗话说“人无完人,瓜无滚圆”,这一次他在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是小问题,不足为训 ...., 看一个人应该看主流。 C 杂文家张志强认为,这些作品“近距离”地描写生活,短小精悍 ....,以小见大,能让人 在轻松之余得到阅读的快感。 D 王小光同学不仅认真学习,而且好为人师 ....,班上的同学不管谁在学习上遇到困难,只 要找到他,他都乐意帮助。 3.下面的文字是对沪宁城际铁路动车组列车的说明,请概括该动车先进性的四个特点。(不 超过 20 字)(4 分) 7 月 1 日,沪宁城际铁路正式开通营运,该线路运行的是目前国产最先进的动车。列车 外观较普通列车更具流线性,富于美感。车厢明亮、简洁;座椅可 360 度旋转,乘客始终 可面向列车运行方向;前后座可收缩,靠背可自动调节。车速瞬间高达 350 公里每小时, 从南京到上海,单趟直达只耗时 69 分钟。车体外形流线型的设计降低了动车组的空气阻力, 因而运行时车厢内没有较大的噪音。 答: 4.自今年 1 月起到 5 月中旬,短短几个月之间,富士康已经有 9 名年轻员工跳楼自杀,而 在 5 月 21 日凌晨,又有一名年仅 21 岁的男性员工跳楼,于 4 时 50 分死亡。这一系列的频 繁跳楼自杀事件,引起业界乃至全社会的热切关注,大家都对富士康发生如此频繁跳楼事件 的原因有着很多的看法和猜测。 凤凰网“天下被网罗”互动专区就针对此系列事件,向广大网友进行网上投标调查。调查 结果如下:
R友调查 总共有20150人投票 你认为富士康频发员工坠楼事件的原因何在? 人际关系冷漠 管理不善 坠楼行为传染 风水不好 5022 24.9% BoGA 6.2% 点由彩色柱状田图校幂 投顺后开始时院照可步,图见感正60秒 (1)用一句话概括调查结果。(2分) (2)结合材料,选择合适的角度,谈谈你对这件事的看法。(3分) 二、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5-8题。 辛弃疾字幼安,齐之历城人。少师蔡伯坚,与党怀英同学,号辛、党。始筮仕,决以蓍 怀英遇“坎”,因留事金,弃疾得“离”,遂决意南归。 金主亮死,中原豪杰并起。耿京聚兵山东,称天平节度使,节制山东、河北忠义军马, 弃疾为掌书记,即劝京决策南向。僧义端者,喜谈兵,弃疾间与之游。及在京军中,义端亦 聚众千余,说下之,使隶京。义端一夕窃印以逃,京大怒,欲杀弃疾。弃疾曰:“丐我三日 期,不获,就死未晚。”揣僧必以虚实奔告金帅,急追获之。义端曰:“我识君真相,乃青兕 也,力能杀人,幸勿杀我。”弃疾斩其首归报,京益壮之 绍兴三十二年,京令弃疾奉表归宋,高宗劳师建康,召见,嘉纳之。授承务郎、天平节 度掌书记,并以节使印告召京。会张安国、邵进已杀京降金,弃疾还至海州,与众谋曰:“我 缘主帅来归朝,不期事变,何以复命?”乃约统制王世隆及忠义人马金福等径趋金营,安国 方与金将酣饮,即众中缚之以归,金将追之不及,献俘行在,斩安国于市。仍授前官,改差 江阴佥判。弃疾时年二十三 乾道四年,通判建康府。六年,孝宗召对延和殿。时虞允文当国,帝锐意恢复,弃疾因 论南北形势及三国、晋、汉人才,持论劲直,不为迎合。作《九议》并《应问》三篇、《美 芹十论》献于朝,言逆顺之理,消长之势,技之长短,地之要害,甚备。以讲和方定,议不 行。迁司农寺主簿,出知滁州。州罹兵烬,井邑凋残,弃疾宽征薄赋,招流散,教民兵,议 屯田,乃创奠枕楼,繁雄馆。辟江东安抚司参议官,留守叶衡雅重之,衡入相,力荐弃疾慷 慨有大略。召见,迁仓部郎官、提点江西刑狱。平剧盗赖文政有功,加秘阁修撰。调京西转 运判官,差知江陵府,兼湖北安抚。 5.选出对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说下之下:使做……的下属 B.幸勿杀我幸:希望 C.州罹兵烬罹:遭受 D.留守叶衡雅重之雅:认为……高雅。 6.下列句子中,都能表现辛弃疾“慷慨有大略”的一组是(3分)
2 (1)用一句话概括调查结果。(2 分) 。 (2)结合材料,选择合适的角度,谈谈你对这件事的看法。(3 分) 。 二、文言文阅读(19 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 5—8 题。 辛弃疾字幼安,齐之历城人。少师蔡伯坚,与党怀英同学,号辛、党。始筮仕,决以蓍, 怀英遇“坎”,因留事金,弃疾得“离”,遂决意南归。 金主亮死,中原豪杰并起。耿京聚兵山东,称天平节度使,节制山东、河北忠义军马, 弃疾为掌书记,即劝京决策南向。僧义端者,喜谈兵,弃疾间与之游。及在京军中,义端亦 聚众千余,说下之,使隶京。义端一夕窃印以逃,京大怒,欲杀弃疾。弃疾曰:“丐我三日 期,不获,就死未晚。”揣僧必以虚实奔告金帅,急追获之。义端曰:“我识君真相,乃青兕 也,力能杀人,幸勿杀我。”弃疾斩其首归报,京益壮之。 绍兴三十二年,京令弃疾奉表归宋,高宗劳师建康,召见,嘉纳之。授承务郎、天平节 度掌书记,并以节使印告召京。会张安国、邵进已杀京降金,弃疾还至海州,与众谋曰:“我 缘主帅来归朝,不期事变,何以复命?”乃约统制王世隆及忠义人马金福等径趋金营,安国 方与金将酣饮,即众中缚之以归,金将追之不及,献俘行在,斩安国于市。仍授前官,改差 江阴佥判。弃疾时年二十三。 乾道四年,通判建康府。六年,孝宗召对延和殿。时虞允文当国,帝锐意恢复,弃疾因 论南北形势及三国、晋、汉人才,持论劲直,不为迎合。作《九议》并《应问》三篇、《美 芹十论》献于朝,言逆顺之理,消长之势,技之长短,地之要害,甚备。以讲和方定,议不 行。迁司农寺主簿,出知滁州。州罹兵烬,井邑凋残,弃疾宽征薄赋,招流散,教民兵,议 屯田,乃创奠枕楼,繁雄馆。辟江东安抚司参议官,留守叶衡雅重之,衡入相,力荐弃疾慷 慨有大略。召见,迁仓部郎官、提点江西刑狱。平剧盗赖文政有功,加秘阁修撰。调京西转 运判官,差知江陵府,兼湖北安抚。 5.选出对加点词解释不正确 ...的一项是(3 分) ( ) A.说下.之 下:使做……的下属 B.幸.勿杀我 幸:希望 C.州罹.兵烬 罹:遭受 D.留守叶衡雅.重之 雅:认为……高雅。 6.下列句子中,都能表现辛弃疾“慷慨有大略”的一组是(3 分) ( )
①弃疾为掌书记,即劝京决策南向 ②京大怒,欲杀弃疾 ③弃疾斩其首归报,京益壮之 ④京令弃疾奉表归宋 ⑤作《九议》并《应问》三篇、《美芹十论》献于朝 ⑥弃疾宽征薄赋,招流散,教民兵,议屯田 ②⑤⑥ B.②③④ C.①④⑤ ①⑤⑥ 7.选出对文段的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僧人义端在耿京的军队中纠集了千余人,劝说他们吏属于自己,并且在一个晚上窃 得耿京的大印叛投金国。辛弃疾奉命追逃,不顾义端的求饶,杀了义端,得到了耿 京的赞许。 B.辛弃疾在耿京的授意下奉表归宋,宋高宗正在建康劳军,召见了他,嘉奖了他,授 他承务郎天平节度使掌书记的官职,同时任命耿京为天平节度使,但这时耿京已被 张安国和邵进杀害了。 C.乾道六年,孝宗召见大臣们在延和殿对策。当时虞允文掌管国事,孝宗帝在恢复中 原问题上态度坚决,辛弃疾乘机谈了南北形势及三国、晋、汉的人才,所持的观点 强硬而直露,却未被采纳 D.辛弃疾写了《九议》和《应问》三篇及《美芹十论》献给朝廷,论述敌我不利和有 利的条件,形势的变化发展,战术的长处短处,地形的有利有害,极为详细。因为 朝廷和金主讲和刚成定局,所以他的建议不能实行。 8.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僧义端者,喜谈兵,弃疾间与之游。(3分) 译文 (2)我缘主帅来归朝,不期事变,何以复命?(4分) 译文 (3)以讲和方定,议不行。(3分) 译文 三、古诗词鉴货(10分) 9.阅读下面这首小令,然后回答问题。 关河令 周邦彦 秋阴时晴渐向暝,变一庭凄冷。伫听寒声,云深无雁影 更深人去寂静,但照壁,孤灯相映。酒已都醒,如何消夜永。 (1)试分析这首词上片写景的特色。(3分) 答: (2)说说上片写景在全词中的作用。(3分) 答:
3 ①弃疾为掌书记,即劝京决策南向 ②京大怒,欲杀弃疾 ③弃疾斩其首归报,京益壮之 ④京令弃疾奉表归宋 ⑤作《九议》并《应问》三篇、《美芹十论》献于朝 ⑥弃疾宽征薄赋,招流散,教民兵,议屯田 A.②⑤⑥ B.②③④ C.①④⑤ D.①⑤⑥ 7.选出对文段的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 A.僧人义端在耿京的军队中纠集了千余人,劝说他们吏属于自己,并且在一个晚上窃 得耿京的大印叛投金国。辛弃疾奉命追逃,不顾义端的求饶,杀了义端,得到了耿 京的赞许。 B.辛弃疾在耿京的授意下奉表归宋,宋高宗正在建康劳军,召见了他,嘉奖了他,授 他承务郎天平节度使掌书记的官职,同时任命耿京为天平节度使,但这时耿京已被 张安国和邵进杀害了。 C.乾道六年,孝宗召见大臣们在延和殿对策。当时虞允文掌管国事,孝宗帝在恢复中 原问题上态度坚决,辛弃疾乘机谈了南北形势及三国、晋、汉的人才,所持的观点 强硬而直露,却未被采纳。 D.辛弃疾写了《九议》和《应问》三篇及《美芹十论》献给朝廷,论述敌我不利和有 利的条件,形势的变化发展,战术的长处短处,地形的有利有害,极为详细。因为 朝廷和金主讲和刚成定局,所以他的建议不能实行。 8.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僧义端者,喜谈兵,弃疾间与之游。(3 分) 译文: (2)我缘主帅来归朝,不期事变,何以复命?(4 分) 译文: (3)以讲和方定,议不行。(3 分) 译文: 三、古诗词鉴赏(10 分) 9.阅读下面这首小令,然后回答问题。 关河令 周邦彦 秋阴时晴渐向暝,变一庭凄冷。伫听寒声,云深无雁影。 更深人去寂静,但照壁,孤灯相映。酒已都醒,如何消夜永。 (1)试分析这首词上片写景的特色。(3 分) 答: (2)说说上片写景在全词中的作用。(3 分) 答:
(3)请分析词中“孤灯”这一意象的作用。(4分) 答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10.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用心躁也。(《劝学》) (2)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是而己。(《师说》) (3)总角之宴, ,不思其反。(《氓》) (4)驾长车 ,笑谈渴饮匈奴血。(《满江红》) 五、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20分) 童年的苇草 胡修江 一年秋天,我来到黄河口,想借此捡拾一串童年的足迹,好再次复制到我缺氧的大脑 我还带着一群孩子,那是一群精致的孩子,一个写作培训班,一群因为找不到飘扬的风筝而 只能在作文中虚构童年的城市精灵,我想带他们到野外去感受真正的生活。 红红的荆条花、蒲草、杨柳,依次展现在眼前,乱花迷人,朦胧凄迷。雄阔的河口,翻 卷的乱云,当然还有飞扬的芦花,仿佛是遥远的迷醉,我想,这才是真正自由的阅读。“蒹 葭苍苍风剪剪,濯素手,看鲜妍,西风吹梦,越女曼舞莫邪剑”。这应该是阴柔与健壮相互 交织的原始美,也是人性与自然的极端和谐,在这里,人与土地互相解读,生动而辉煌。看 着远处的水,近处的鸟,渺渺茫茫的红白交织的片片滩涂,你不能拒绝千年的召唤,也不禁 生出“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的旷远与悠长。于是,我仰躺在苇草的 身体上,看着天上的流云,想象童年的故事。 故事也许很单调,因为童年生活就是简简单单的日出日落,月圆月缺。家乡没有大河, 但河道还比较多,河边长满了苍苍的苇草,乡人耕种着生产队的土地,没人想去开发那一处 处稍微带着盐碱的土地,只有我们这些小孩子,把这里当成自己的乐园,我们知道,夏天的 苇草,抽取最上面的嫩叶,剥开中间的叶片,然后卷上,放到嘴边,就会吹出悦耳悠扬的声 音。截一段芦苇,弯弯曲曲,折折叠叠,一把像模像样的手枪就在你的手下诞生了,蚂蚱飞 了,青蛙来了,野兔子也把家安在这个寂寥无人的苇草中间 “老师,我不想在这儿,妈妈说这样的地方脏”,突然,一个孩子向我喊道,接着更多 的孩子大声喊叫“老师,我浑身发痒”、“老师,这儿虫子太多,我害怕”……我童年的梦就 此结束。我回过头看着我带来的这些孩子,他们一脸的无奈,是啊,和铺着地板、包着墙面、 镶着玻璃的城市公寓相比,这儿的确很不干净,到处是青草的腥味,还有满地的虫子乱爬, 更不用说藏着多少的细菌了。我如梦方醒,也许我本不该带他们到这儿,他们应该是呆在麦 当劳或者肯德基的短台前,即使认识自然,也要走到那些人工栽植的草场边,或者在海底世 界隔着厚厚的玻璃指认形形色色的海底生物。 我至今都很感谢少年时代农村的生活经历,因为他使我在进入城中之前先把脚深深地扎 进了泥土中,而且今天还是土味十足。童年的苇草现在也早已经不存在了,勤劳的农人们没 白没黑地开荒种地,那里早就成了一片肥沃的土地或者壮观的厂房了。但毕竟我们还有记忆, 今天的儿童呢?连可怜的记忆也没有了,他们出生的时候,就认为生存的土地就是脚下的柏
4 (3)请分析词中“孤灯”这一意象的作用。(4 分) 答: 四、名句名篇默写(8 分) 10.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心躁也。(《劝学》) (2)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 是而已。(《师说》) (3)总角之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思其反。(《氓》) (4)驾长车, 。 ,笑谈渴饮匈奴血。(《满江红》) 五、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20 分) 童年的苇草 胡修江 一年秋天,我来到黄河口,想借此捡拾一串童年的足迹,好再次复制到我缺氧的大脑。 我还带着一群孩子,那是一群精致的孩子,一个写作培训班,一群因为找不到飘扬的风筝而 只能在作文中虚构童年的城市精灵,我想带他们到野外去感受真正的生活。 红红的荆条花、蒲草、杨柳,依次展现在眼前,乱花迷人,朦胧凄迷。雄阔的河口,翻 卷的乱云,当然还有飞扬的芦花,仿佛是遥远的迷醉,我想,这才是真正自由的阅读。“蒹 葭苍苍风剪剪,濯素手,看鲜妍,西风吹梦,越女曼舞莫邪剑”。这应该是阴柔与健壮相互 交织的原始美,也是人性与自然的极端和谐,在这里,人与土地互相解读,生动而辉煌。看 着远处的水,近处的鸟,渺渺茫茫的红白交织的片片滩涂,你不能拒绝千年的召唤,也不禁 生出“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的旷远与悠长。于是,我仰躺在苇草的 身体上,看着天上的流云,想象童年的故事。 故事也许很单调,因为童年生活就是简简单单的日出日落,月圆月缺。家乡没有大河, 但河道还比较多,河边长满了苍苍的苇草,乡人耕种着生产队的土地,没人想去开发那一处 处稍微带着盐碱的土地,只有我们这些小孩子,把这里当成自己的乐园,我们知道,夏天的 苇草,抽取最上面的嫩叶,剥开中间的叶片,然后卷上,放到嘴边,就会吹出悦耳悠扬的声 音。截一段芦苇,弯弯曲曲,折折叠叠,一把像模像样的手枪就在你的手下诞生了,蚂蚱飞 了,青蛙来了,野兔子也把家安在这个寂寥无人的苇草中间。 “老师,我不想在这儿,妈妈说这样的地方脏”,突然,一个孩子向我喊道,接着更多 的孩子大声喊叫“老师,我浑身发痒”、“老师,这儿虫子太多,我害怕”……我童年的梦就 此结束。我回过头看着我带来的这些孩子,他们一脸的无奈,是啊,和铺着地板、包着墙面、 镶着玻璃的城市公寓相比,这儿的确很不干净,到处是青草的腥味,还有满地的虫子乱爬, 更不用说藏着多少的细菌了。我如梦方醒,也许我本不该带他们到这儿,他们应该是呆在麦 当劳或者肯德基的短台前,即使认识自然,也要走到那些人工栽植的草场边,或者在海底世 界隔着厚厚的玻璃指认形形色色的海底生物。 我至今都很感谢少年时代农村的生活经历,因为他使我在进入城中之前先把脚深深地扎 进了泥土中,而且今天还是土味十足。童年的苇草现在也早已经不存在了,勤劳的农人们没 白没黑地开荒种地,那里早就成了一片肥沃的土地或者壮观的厂房了。但毕竟我们还有记忆, 今天的儿童呢?连可怜的记忆也没有了,他们出生的时候,就认为生存的土地就是脚下的柏
油路面,就是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大米长在商店里,黄瓜结在菜农的小摊上,动物是笼子 里面的娱乐,甚至驯兽员皮鞭下可笑的奴仆,诗情藏在书页里 很快我又离开了那片荒凉的土地,回到繁华依旧的都市,学生们也恢复了精致的生活 但再次写作文时,我却奇怪地发现了一种以前从未有过的苍凉感,一个同学说:老师,我有 时很怀念苇草的气息 (《散文百家》2007年第12期) 11.文中第一段说“那是一群精致的孩子”,这里的“精致”有什么含义,表现在哪些方面? (4分) 12.第四段中“我如梦方醒,也许我本不该带他们到这儿。”这句话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5分) 13.本文多处运用了对比,试举出两例并分析其作用。(6分) 14.“童年的苇草”有什么含义,结合本文内容,谈谈你的理解。(5分) 六、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17题。 不言而喻,唐诗作为一部精神文化史的结果,以及借助强盛的国力和至多的人才而崛起 的高峰,使得我们对它的研究,实际上是种“"高峰分析″。李白、杜甫作为髙峰中的高峰 对他们的硏究,因而也就成了“双高峰分析″,其间的极端重要性也就不能不辨。高峰时代 是某种精神文化发育得最充分、丰富、完整和精深的时代,作为时代标志的高峰之高峰,则 是该时代中最有才华内涵和形式创新能力的样本。双峰出现在盛唐是中国文化史一大奇观。 从漫长的时间维度着眼,往前,它意味着对以往一部诗史和文化史极其丰富深刻的接受;往 后,它意味着对以后一部诗史和文化史的极其丰富深刻的被接受。 李杜诗学是以生命体验为核心的。杜甫有两句广为人知的诗,一句是自称“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一句是称李白“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前一句中的“神”字,并非所谓 存在于彼岸世界的神,清人贺贻孙《诗笺》认为“神者,吾身之气也”,它是内在于人的心 灵的特殊生命体验,标志着这种诗学带有浓郁的对生命世界的体验沟通的意味。前一句诗讲 的是对诗史和文化史的广泛吸收,以及把这种吸收转化为诗的生命的情景。“破”字,既是 读破”,又是“破蔽"。破蔽还真,使诗人在充沛的元气中滋养岀旺盛的主体创造欲望,对 现实、人生有深刻透视,对历史、宇宙有透辟参悟,纵笔所之,自有“惊风雨”“泣鬼神” 的力度。 这种充盈着生命、充溢着力度的诗学,体现了盛唐气象。雄奇是李太白的绝招。太白写 黄河,黄河的大小缓急竟是那么随心所欲,可以是“咆哮万里出龙门″,可以是“黄河如丝 天际来”,在心理时空中任意擒纵伸缩,显示岀创造主体的非凡魄力和气象。清人宋征璧《抱 真堂诗话》引舒章的话说:“大′字是(杜)工部的家畜。”杜甫比李白更加脚踏实地,但 他也经常用天地、宇宙、乾坤、古今、万里、百年等词语,来包容自己的诗学魄力。“冮江汉 思归客,乾坤一腐儒”,这里的乾坤已经把外在的世界加以内化了,从另一个角度看,它显
5 油路面,就是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大米长在商店里,黄瓜结在菜农的小摊上,动物是笼子 里面的娱乐,甚至驯兽员皮鞭下可笑的奴仆,诗情藏在书页里。 很快我又离开了那片荒凉的土地,回到繁华依旧的都市,学生们也恢复了精致的生活, 但再次写作文时,我却奇怪地发现了一种以前从未有过的苍凉感,一个同学说:老师,我有 时很怀念苇草的气息。 (《散文百家》2007 年第 12 期) 11.文中第一段说“那是一群精致的孩子”,这里的“精致”有什么含义,表现在哪些方面? (4 分) 12.第四段中“我如梦方醒,也许我本不该带他们到这儿。”这句话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5 分) 13.本文多处运用了对比,试举出两例并分析其作用。(6 分) 14.“童年的苇草”有什么含义,结合本文内容,谈谈你的理解。(5 分) 六、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18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5~17 题。 不言而喻,唐诗作为一部精神文化史的结果,以及借助强盛的国力和至多的人才而崛起 的高峰,使得我们对它的研究,实际上是一种“高峰分析”。李白、杜甫作为高峰中的高峰, 对他们的研究,因而也就成了“双高峰分析”,其间的极端重要性也就不能不辨。高峰时代 是某种精神文化发育得最充分、丰富、完整和精深的时代,作为时代标志的高峰之高峰,则 是该时代中最有才华内涵和形式创新能力的样本。双峰出现在盛唐,是中国文化史一大奇观。 从漫长的时间维度着眼,往前,它意味着对以往一部诗史和文化史极其丰富深刻的接受;往 后,它意味着对以后一部诗史和文化史的极其丰富深刻的被接受。 李杜诗学是以生命体验为核心的。杜甫有两句广为人知的诗,一句是自称“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一句是称李白“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前一句中的“神”字,并非所谓 存在于彼岸世界的神,清人贺贻孙《诗笺》认为“神者,吾身之气也”,它是内在于人的心 灵的特殊生命体验,标志着这种诗学带有浓郁的对生命世界的体验沟通的意味。前一句诗讲 的是对诗史和文化史的广泛吸收,以及把这种吸收转化为诗的生命的情景。“破”字,既是 “读破”,又是“破蔽”。破蔽还真,使诗人在充沛的元气中滋养出旺盛的主体创造欲望,对 现实、人生有深刻透视,对历史、宇宙有透辟参悟,纵笔所之,自有“惊风雨”“泣鬼神” 的力度。 这种充盈着生命 .....、充溢着力度 .....的诗学,体现了盛唐气象。雄奇是李太白的绝招。太白写 黄河,黄河的大小缓急竟是那么随心所欲,可以是“咆哮万里出龙门”,可以是“黄河如丝 天际来”,在心理时空中任意擒纵伸缩,显示出创造主体的非凡魄力和气象。清人宋征璧《抱 真堂诗话》引舒章的话说:“‘大’字是(杜)工部的家畜。”杜甫比李白更加脚踏实地,但 他也经常用天地、宇宙、乾坤、古今、万里、百年等词语,来包容自己的诗学魄力。“江汉 思归客,乾坤一腐儒”,这里的乾坤已经把外在的世界加以内化了,从另一个角度看,它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