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抚顺市六校联合体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语文 命题单位:抚顺县高级中学命题人:曲延菊校对:王枝东 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第I卷阅读题 现代文阅读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论儒学的复兴 汤一介 中华民族正处在伟大民族复兴的进程之中,民族的复兴必然与民族文化的复兴相关联, 在我国历史上虽说是由儒、道、释三家构成中华文化,但儒学却曾一直居于主流地位,影响 着中国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儒学的复兴和中华民族的复兴是分不开的,这是由历史 原因形成的。儒学自孔子起就自觉地继承着夏、商、周三代的文化,从历史上看它曾是中华 民族发育、成长的根,我们没有可能把这个根斩断 因此,只能适时地在传承这个文化命脉的基础上,使之更新。就目前我国发展的实际情 况看,在21世纪,儒学作为一种精神文化在中国、甚至在世界(特别是在东亚地区)将会 有新的发展。为什么儒学会有一个新的发展?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有政治的原因,也有经 济的原因,但与“西学”(主要指作为精神文化的西方哲学等等)对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 儒学)所进行的全方位的冲击有着密切的关系。正是由于“西学”对中国文化的冲击,使得 我们得到对自身文化传统有个自我反省的机会。我们逐渐知道,在我们的传统文化中应该发 扬什么和应该抛弃什么以及应该吸收什么。因而在长达一百多年中,中国人在努力学习、吸 收和消化“西学”,这为儒学从传统走向现代奠定了基础。新的现代儒学必须是能为当前人 类社会“和平与发展”的前景提供有意义的精神力量的儒学,应该是有益于促进各国人民团 结、友好、互信、互助、和睦相处的大家庭的儒学。新的现代儒学必是“本开新”的儒学, “反本”才能“开新”,“反本”更重要的是为了开新。中国文化必须在传承中更新,这样中 国文化才得以真正的“复兴”,而“重新燃起新的火焰 本世纪初,中国提出建设“和谐社会”的要求,这将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前景十分重要 它会对人类社会健康合理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和谐”是儒学的中心观念,在我国传统儒学
2016-2017 学年抚顺市六校联合体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语 文 命题单位:抚顺县高级中学 命题人: 曲延菊 校对: 王枝东 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考试时间:150 分钟 满分:150 分 第Ⅰ卷 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论儒学的复兴 汤一介 中华民族正处在伟大民族复兴的进程之中,民族的复兴必然与民族文化的复兴相关联, 在我国历史上虽说是由儒、道、释三家构成中华文化,但儒学却曾一直居于主流地位,影响 着中国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儒学的复兴和中华民族的复兴是分不开的,这是由历史 原因形成的。儒学自孔子起就自觉地继承着夏、商、周三代的文化,从历史上看它曾是中华 民族发育、成长的根,我们没有可能把这个根斩断。 因此,只能适时地在传承这个文化命脉的基础上,使之更新。就目前我国发展的实际情 况看,在 21 世纪,儒学作为一种精神文化在中国、甚至在世界(特别是在东亚地区)将会 有新的发展。为什么儒学会有一个新的发展?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有政治的原因,也有经 济的原因,但与“西学”(主要指作为精神文化的西方哲学等等) 对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 儒学)所进行的全方位的冲击有着密切的关系。正是由于“西学”对中国文化的冲击,使得 我们得到对自身文化传统有个自我反省的机会。我们逐渐知道,在我们的传统文化中应该发 扬什么和应该抛弃什么以及应该吸收什么。因而在长达一百多年中,中国人在努力学习、吸 收和消化“西学”,这为儒学从传统走向现代奠定了基础。新的现代儒学必须是能为当前人 类社会“和平与发展”的前景提供有意义的精神力量的儒学,应该是有益于促进各国人民团 结、友好、互信、互助、和睦相处的大家庭的儒学。新的现代儒学必是“本开新”的儒学, “反本”才能“开新”,“反本”更重要的是为了开新。中国文化必须在传承中更新,这样中 国文化才得以真正的“复兴”,而“重新燃起新的火焰”。 本世纪初,中国提出建设“和谐社会”的要求,这将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前景十分重要, 它会对人类社会健康合理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和谐”是儒学的中心观念,在我国传统儒学
中包含着“和谐社会”的理想以及可以为建设“和谐社会”提供大量的有意义的思想资源 《礼记·礼运》的“大国”思想可以说为中华民族勾画出一幅“和谐社会”的蓝图。《论语》 中的“礼之用,和为贵”,这就是说“和谐”将会对调节人们社会生活起着最重要的作用 而“和而不同”又可以为不同民族和国家的“和平共处”提供了理据。特别是《周易》中的 “太和”观念经过历代儒学思想家的发挥,已具有“普遍和谐”的意义,这就是说,“和谐” 应该包含“人与自然”、“人与人”、“人的自我身心内外”等诸多方面的“和谐”,才可以称 为“普遍和谐”。所以王夫之说“太和”是“和之致”,“太和”是最完美的“和谐”,如此等 等,在儒家思想中比比皆是 近两百多年来,由于对自然界无量的开发,残酷的掠夺,造成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 由于人们片面物质利益的追求和权力欲望的无限膨胀,造成了人与人之间以及国家与国家之 间、民族与民族之间的矛盾与冲突,以至于残酷的战争。由于过分注重金钱的感官享受,致 使身心失调,人类分裂,造成自我身心的扭曲,已成为一种社会病。因此,当前人类迫切需 要解决,甚至今后还要长期不断解决“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自我身心”之间的 种种矛盾问题,这些无疑是人类面临的最重大课题,其中人们必须对当前存在的问题要有自 我觉醒。针对上面说到的三大矛盾,我们认为,儒学可以为当今人类社会提供某些有益的思 想资源。当然,必须注意,我并无意说,上述三大矛盾仅靠儒家思想可以完全解决,真正的 较完满的解决还是要靠全世界各民族各国家的人民共同努力不断地在实践中创造新的理论 来逐步解决。但有着几千年历史的儒家思想无疑为解决上述三大矛盾提供了可供参照的智 慧 (选自《新华文摘》有删改) 1.对“新的现代儒学”这一概念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3分) A.新的现代儒学必是“本开新”的,在传承中更新:“反本”才能“开新”,“燃起新的火焰”。 B.中国人在努力学习、吸收和消化“西学”,使儒学从传统走向现代,而成为新的现代儒学 C.新的现代儒学应是可能为当前人类社会“和平与发展”的前景提供有意义的精神力量的 儒学。 D.新的现代儒学应该有益于促进各国人民团结、友好、互信、互助、和睦相处。 2.下列是“儒学会有一个新的发展”的主要原因的一项是()(3分) A.由于历史的原因,中华民族要想在新时代实现民族的复兴,首先就要使儒学复兴。 B.由于儒学曾经一直处于中华文化的主流地位,影响着中国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C.以西方哲学为代表的“西学”对以“儒学”为根基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全面冲击
中包含着“和谐社会”的理想以及可以为建设“和谐社会”提供大量的有意义的思想资源。 《礼记·礼运》的“大国”思想可以说为中华民族勾画出一幅“和谐社会”的蓝图。《论语》 中的“礼之用,和为贵”,这就是说“和谐”将会对调节人们社会生活起着最重要的作用; 而“和而不同”又可以为不同民族和国家的“和平共处”提供了理据。特别是《周易》中的 “太和”观念经过历代儒学思想家的发挥,已具有“普遍和谐”的意义,这就是说,“和谐” 应该包含“人与自然”、“人与人”、“人的自我身心内外”等诸多方面的“和谐”,才可以称 为“普遍和谐”。所以王夫之说“太和”是“和之致”,“太和”是最完美的“和谐”,如此等 等,在儒家思想中比比皆是。 近两百多年来,由于对自然界无量的开发,残酷的掠夺,造成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 由于人们片面物质利益的追求和权力欲望的无限膨胀,造成了人与人之间以及国家与国家之 间、民族与民族之间的矛盾与冲突,以至于残酷的战争。由于过分注重金钱的感官享受,致 使身心失调,人类分裂,造成自我身心的扭曲,已成为一种社会病。因此,当前人类迫切需 要解决,甚至今后还要长期不断解决“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自我身心”之间的 种种矛盾问题,这些无疑是人类面临的最重大课题,其中人们必须对当前存在的问题要有自 我觉醒。针对上面说到的三大矛盾,我们认为,儒学可以为当今人类社会提供某些有益的思 想资源。当然,必须注意,我并无意说,上述三大矛盾仅靠儒家思想可以完全解决,真正的 较完满的解决还是要靠全世界各民族各国家的人民共同努力不断地在实践中创造新的理论 来逐步解决。但有着几千年历史的儒家思想无疑为解决上述三大矛盾提供了可供参照的智 慧。 (选自《新华文摘》有删改) 1.对“新的现代儒学”这一概念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3 分) A.新的现代儒学必是“本开新”的,在传承中更新;“反本”才能“开新”,“燃起新的火焰”。 B.中国人在努力学习、吸收和消化“西学”,使儒学从传统走向现代,而成为新的现代儒学。 C.新的现代儒学应是可能为当前人类社会“和平与发展”的前景提供有意义的精神力量的 儒学。 D.新的现代儒学应该有益于促进各国人民团结、友好、互信、互助、和睦相处。 2.下列是“儒学会有一个新的发展” 的主要原因的一项是( )(3 分) A.由于历史的原因,中华民族要想在新时代实现民族的复兴,首先就要使儒学复兴。 B.由于儒学曾经一直处于中华文化的主流地位,影响着中国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C.以西方哲学为代表的“西学”对以“儒学”为根基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全面冲击
D.从历史的角度看儒学曾是中华民族发育、成长的根,我们没有可能把这个根斩断 3.对文本分析、理解、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儒学“大国”“礼之用,和为贵”“和而不同”等思想为我们今天创建“和谐社会”提供 了大量有意义的思想资源 儒学作为一种精神文化,虽然受到“西学”的冲击,但在中国、甚至在世界(特别是在东 亚地区)将会有新的发展 C.儒学可以为当今人类社会提供某些有益的思想资源,但要真正的较完满的解决当今世界 面临的种种矛盾还需探索。 D.有着几千年历史的儒家思想无疑能解决“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自我身心” 之间的当前人类面临的三大矛盾。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此生致力传国学 1918年农历二月初六,南怀瑾出生于浙江乐清。他很小就被送到私塾学习。对先生摇 头晃脑的吟诵,南怀瑾半是有趣半是懵懂地学着。私塾学习奠定了他传统学问的基础。 南怀瑾的父亲特别注重家风,不仅自己身体力行,也要求儿子学行一致、知行合一。良 好的家风使他从小志存高远,正是在父亲的引导和影响下,他也养成了同样的品格 年少时,南怀瑾曾思索读书为何。与祖母的一段对话,意外地改变了他“读书为官”的 初衷。一天,他坐在祖母床边读《三国志》,祖母突然放下手中针线活,说:“孩子啊,读书 可以,千万不要做官哪!正看书看得心潮澎湃的南怀瑾惊诧万分,问:“那我读书干什么呀? 祖母回答说:“一代做官九代牛。”祖母的这句话,后来常被南怀瑾在课堂上引用,告诫学生 读书不是为了做官,要有更大的目标。也是这句话开启了他“不问禄位问功德”的修行之路。 南怀瑾一生涉猎颇广,研究儒、释、道经典,皆有建树。他全心致力于传播中国传统文 化,出版《论语别裁》《孟子旁通》等数百种著作,并被翻译成八种语言,流通世界。但他 最为著名、传播最广的著作当数《论语别裁》。 早在1975年4月,南怀瑾就开始了普及传统文化的探索。那时,社会上有人认为,传 统文化僵硬老旧,不能用以解决现实问题。但南怀瑾一直主张,传统是随时可以创新的,并 非简单的复古。南怀瑾讲《论语》,不复古。他说,朱熹注释的《论语》有些地方值得商榷 他一直试图还原孔子思想家的地位,让大家看到儒家思想是正向的。他说,那些强调纲常伦 理类的东西,是后代儒生为了适应国家统治的需要而逐渐附加上的:于是,孔子的思想在发
D.从历史的角度看儒学曾是中华民族发育、成长的根,我们没有可能把这个根斩断。 3.对文本分析、理解、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儒学“大国”“ 礼之用,和为贵”“和而不同”等思想为我们今天创建“和谐社会”提供 了大量有意义的思想资源。 B.儒学作为一种精神文化,虽然受到“西学”的冲击,但在中国、甚至在世界(特别是在东 亚地区)将会有新的发展。 C.儒学可以为当今人类社会提供某些有益的思想资源,但要真正的较完满的解决当今世界 面临的种种矛盾还需探索。 D.有着几千年历史的儒家思想无疑能解决“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自我身心” 之间的当前人类面临的三大矛盾。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 此生致力传国学 1918 年农历二月初六,南怀瑾出生于浙江乐清。他很小就被送到私塾学习。对先生摇 头晃脑的吟诵,南怀瑾半是有趣半是懵懂地学着。私塾学习奠定了他传统学问的基础。 南怀瑾的父亲特别注重家风,不仅自己身体力行,也要求儿子学行一致、知行合一。良 好的家风使他从小志存高远,正是在父亲的引导和影响下,他也养成了同样的品格。 年少时,南怀瑾曾思索读书为何。与祖母的一段对话,意外地改变了他“读书为官”的 初衷。一天,他坐在祖母床边读《三国志》,祖母突然放下手中针线活,说:“孩子啊,读书 可以,千万不要做官哪!正看书看得心潮澎湃的南怀瑾惊诧万分,问:“那我读书干什么呀? 祖母回答说:“一代做官九代牛。”祖母的这句话,后来常被南怀瑾在课堂上引用,告诫学生 读书不是为了做官,要有更大的目标。也是这句话开启了他“不问禄位问功德”的修行之路。 南怀瑾一生涉猎颇广,研究儒、释、道经典,皆有建树。他全心致力于传播中国传统文 化,出版《论语别裁》《孟子旁通》等数百种著作,并被翻译成八种语言,流通世界。但他 最为著名、传播最广的著作当数《论语别裁》。 早在 1975 年 4 月,南怀瑾就开始了普及传统文化的探索。那时,社会上有人认为,传 统文化僵硬老旧,不能用以解决现实问题。但南怀瑾一直主张,传统是随时可以创新的,并 非简单的复古。南怀瑾讲《论语》,不复古。他说,朱熹注释的《论语》有些地方值得商榷。 他一直试图还原孔子思想家的地位,让大家看到儒家思想是正向的。他说,那些强调纲常伦 理类的东西,是后代儒生为了适应国家统治的需要而逐渐附加上的;于是,孔子的思想在发
展中被曲解和误读得渐渐多了,孔子也成了一个被随意涂抹的偶像。 在此后的一年时间里,南怀瑾一直在讲《论语》。他充分考虑到从未深入接触过《论语》 的普通人的感受,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旁征博引,融合经史,将原文编成一个个历史故 事,寓意深远而妙趣横生。一时间在台湾掀起了《论语》热。 半个多世纪以来,南怀瑾漂泊四方,一直为重整中国文化断层而奔走呼号。回到香港后 他开始着力推广儿童读经运动。读诵的内容包括儒家、道家的基本经典。南怀瑾亲自为读经 运动选编一套《儿童中国文化导读》教材。这一活动不仅在中国大陆及港澳台地区推广,甚 至还影响到东南亚、北美、欧洲的华人社会。 2000年,南怀瑾又在太湖边亲手创办了太湖大学堂,秉承宋明书院之教育致力于对优 秀传统文化的传道授业解惑,践行“为往圣继绝学,为天下开太平”的主张。 此生致力传国学,在南怀瑾将传统文化解读给大众之际,非议渐生。有人称其是“伪国 学大师”,也有人说《论语别裁》根本就不是一部严谨的学术著作 对此,台湾学者薛仁明的话,也许能说明一二。“他将文史哲艺道打成一片,不受学术 规范所缚,也不受学术流派所限,更不管枝节末微的是非与对错;他行文论事,总信手拈来, 左右逢源:言说之方式,更是不拘一格。因此,他的书可风动西方,也可让没啥学问的人读 之欣喜。于是,明白者,知其汪洋闳肆、难以方物:不知者,便难免有‘随便说说’‘野狐 禅’之讥了。” “从学术视角看,有些人认为南怀瑾还称不上是一位国学大师,但是从坚持和传播传统 文化方面看,今天又有哪一位学者能超过南怀瑾先生的社会影响呢?”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 所长楼宇烈对南怀瑾的贡献感佩不已。他还说起了南怀瑾和北大国学研究院之间鲜为人知的 关系。20世纪80年代,楼宇烈曾经两次去香港拜访南怀瑾。南怀瑾非常关心北大在传承 传统文化方面的作用,多次建议北大能够成立一个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并表示自己可以 出资支持。1992年1月,北京大学传统文化研究中心成立,它就是北大国学研究院的前身 此后,南怀瑾如言,为研究中心提供经费予以支持。 南怀瑾之子南一鹏一语道出父亲的心思:“不同于学院派中规中矩的思路,这就是他讲 学的风格,大抵能引起人们关注传统的心思,父亲的目的就达到了。 (摘编自《光明日报》2015年10月I3日第11版) 相关链接 ①1966年,南怀瑾配合台湾当局,推动“中华文化复兴”运动,倡导“伦理道德”。后
展中被曲解和误读得渐渐多了,孔子也成了一个被随意涂抹的偶像。 在此后的一年时间里,南怀瑾一直在讲《论语》。他充分考虑到从未深入接触过《论语》 的普通人的感受,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旁征博引,融合经史,将原文编成一个个历史故 事,寓意深远而妙趣横生。一时间在台湾掀起了《论语》热。 半个多世纪以来,南怀瑾漂泊四方,一直为重整中国文化断层而奔走呼号。回到香港后, 他开始着力推广儿童读经运动。读诵的内容包括儒家、道家的基本经典。南怀瑾亲自为读经 运动选编一套《儿童中国文化导读》教材。这一活动不仅在中国大陆及港澳台地区推广,甚 至还影响到东南亚、北美、欧洲的华人社会。 2000 年,南怀瑾又在太湖边亲手创办了太湖大学堂,秉承宋明书院之教育致力于对优 秀传统文化的传道授业解惑,践行“为往圣继绝学,为天下开太平”的主张。 此生致力传国学,在南怀瑾将传统文化解读给大众之际,非议渐生。有人称其是“伪国 学大师”,也有人说《论语别裁》根本就不是一部严谨的学术著作。 对此,台湾学者薛仁明的话,也许能说明一二。“他将文史哲艺道打成一片,不受学术 规范所缚,也不受学术流派所限,更不管枝节末微的是非与对错;他行文论事,总信手拈来, 左右逢源;言说之方式,更是不拘一格。因此,他的书可风动西方,也可让没啥学问的人读 之欣喜。于是,明白者,知其汪洋闳肆、难以方物;不知者,便难免有‘随便说说’‘野狐 禅’之讥了。” “从学术视角看,有些人认为南怀瑾还称不上是一位国学大师,但是从坚持和传播传统 文化方面看,今天又有哪一位学者能超过南怀瑾先生的社会影响呢?”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 所长楼宇烈对南怀瑾的贡献感佩不已。他还说起了南怀瑾和北大国学研究院之间鲜为人知的 关系。 20 世纪 80 年代,楼宇烈曾经两次去香港拜访南怀瑾。南怀瑾非常关心北大在传承 传统文化方面的作用,多次建议北大能够成立一个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并表示自己可以 出资支持。 1992 年 1 月,北京大学传统文化研究中心成立,它就是北大国学研究院的前身。 此后,南怀瑾如言,为研究中心提供经费予以支持。 南怀瑾之子南一鹏一语道出父亲的心思:“不同于学院派中规中矩的思路,这就是他讲 学的风格,大抵能引起人们关注传统的心思,父亲的目的就达到了。” (摘编自《光明日报》2015 年 10 月 I3 日第 11 版) 相关链接 ①1966 年,南怀瑾配合台湾当局,推动“中华文化复兴”运动,倡导“伦理道德”。后
来,他又在台湾设“老古文化事业公司”“十方书院”等文教机构,传扬文史哲佛学说, 提升民众文化水平。 (《台湾周刊一—忧国忧民的儒道学 者南怀瑾》) ②不能仅把南怀瑾当作“国学大师”“禅学大师”看待,他在学术研究中也多有创新,在 有的读者看来,可能有常识性的错误,但总归成绩是主要的。他经历的事情很多,不 管是怎样的质疑,他看得都很淡,甚至很少去谈论,在他看来,做好自己的事情才是 最重要的 (朱晓剑《知行合一南怀瑾》) 4.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南怀瑾先生自幼家庭要求严格。在父亲和祖母的影响下,他很早就树立起了“不问禄位 问功 德”的远大理想 B.南怀瑾先生认为传统文化是可以与时俱进、解决现实问题的,对于传统文化我们要时时 创新,不能简单复古。 C.南怀瑾先生一生致力于传播传统文化,在这一方面人们对他毁誉参半,但对其国学大师 的地位是一致认可的。 D.本文介绍了南怀瑾先生传播传统文化的做法,展现了一位学识渊博、学贯中西、著作等 身的国学传播者形象 5.南怀瑾先生“此生致力传国学”,文中有哪些具体表现?请简要概括。(4分) 6.作为一位学者,南怀瑾先生身上有哪些优良的品质?请简要分析。(5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酒婆 冯骥才 酒馆也分三六九等。首善街那家小酒馆得算顶末尾的一等。不插幌子,不挂字号,屋里 连座位也没有:柜台上不卖菜,单摆一缸酒。来喝酒的,都是扛活拉车卖苦力的底层人。有 的手捏一块酱肠头,有的衣兜里装着一把五香花生,进门要上二三两,倚着墙角窗台独饮。 逢到人挤人,便端着酒碗到门外边,靠树一站,把酒一点点倒进嘴里,这才叫过瘾解馋其乐 无穷呢! 这酒馆只卖一种酒,是山芧干造的,价钱贱,酒味大。首善街养的猫从来不丢,跑迷了
来,他又在台湾设“老古文化事业公司”“十方书院”等文教机构,传扬文史哲佛学说, 提升民众文化水平。 (《台湾周刊——忧国忧民的儒道学 者南怀瑾》) ②不能仅把南怀瑾当作“国学大师”“禅学大师”看待,他在学术研究中也多有创新,在 有的读者看来,可能有常识性的错误,但总归成绩是主要的。他经历的事情很多,不 管是怎样的质疑,他看得都很淡,甚至很少去谈论,在他看来,做好自己的事情才是 最重要的。 [ ] (朱晓剑《知行合一南怀瑾》) 4.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南怀瑾先生自幼家庭要求严格。在父亲和祖母的影响下,他很早就树立起了“不问禄位 问功 德”的远大理想。 B.南怀瑾先生认为传统文化是可以与时俱进、解决现实问题的,对于传统文化我们要时时 创新,不能简单复古。 C.南怀瑾先生一生致力于传播传统文化,在这一方面人们对他毁誉参半,但对其国学大师 的地位是一致认可的。 D.本文介绍了南怀瑾先生传播传统文化的做法,展现了一位学识渊博、学贯中西、著作等 身的国学传播者形象。 5.南怀瑾先生“此生致力传国学”,文中有哪些具体表现?请简要概括。(4 分) 6.作为一位学者,南怀瑾先生身上有哪些优良的品质?请简要分析。(5 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4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 酒 婆[注] 冯骥才 酒馆也分三六九等。首善街那家小酒馆得算顶末尾的一等。不插幌子,不挂字号,屋里 连座位也没有;柜台上不卖菜,单摆一缸酒。来喝酒的,都是扛活拉车卖苦力的底层人。有 的手捏一块酱肠头,有的衣兜里装着一把五香花生,进门要上二三两,倚着墙角窗台独饮。 逢到人挤人,便端着酒碗到门外边,靠树一站,把酒一点点倒进嘴里,这才叫过瘾解馋其乐 无穷呢! 这酒馆只卖一种酒,是山芋干造的,价钱贱,酒味大。首善街养的猫从来不丢,跑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