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斜迟学院 Jiangx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理科教学部 《大学物理》课程教学大纲 (统招本科) 适用专业:机械工程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白动化 能源与动力工程 村料科学与工程 电子信鬼工程 通信工程 计算机料掌与技米 汽本展海工程 本辆工程 土木工程 二0一四年八月
理科教学部 《大学物理》课程教学大纲 (统招本科) 适用专业:机械工程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能源与动力工程 材料科学与工程 电子信息工程 通信工程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汽车服务工程 车辆工程 土木工程 二○一四年八月
《大学物理》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编号 0702000006 课程名称 大学物理 课程英文名称 College physics 总学时数 90 习题 授课 实践 实验 设计 60 0 0 课 学 30 3周 学分 6 学时 学时 学时 学时 时 开课单位 江西科技学院理科教学部 类型、层次 统招、本科 机械工程。机械设计制法及其自动化、能源与动力工程. 材料科学与工程.电子信息 适用专业 工程、计算机科学与工程、汽车服务工程、车柄工程、透信工程 先格课程 高等数学 课程类别 通识必修课 使用教材 大学物理学) 况明星杨因喜主编江西高校出板社第二版 主要教学 《普通物理学)程守洙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 参考书 《大学基础物理》张三慧编著,清华大学出板杜,2003年 物里学是研究物质及其运动基本规律性的学科物理学基础知识是构成人的科学 本课程 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的基础。 任务和 物理学是高等工科院校一门必修的基础课它的作用既是各类专业学生打好必要 目的 的物理基础又是通过加识传授,初步孩得科学思雌和研究方法,所有这些相对学生起
《大学物理》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编号 0702000006 课程名称 大学物理 课程英文名称 College physics 总学时数 90 授课 学时 60 实践 学时 0 实验 学时 0 习 题 课 学 时 30 设 计 学时 3/周 学 分 6 开课单位 江西科技学院理科教学部 类型、层次 统招、本科 适用专业 机械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能源与动力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电子信息 工程、计算机科学与工程、汽车服务工程、车辆工程、通信工程 先修课程 高等数学 课程类别 通识必修课 使用教材 《大学物理学》 况明星 杨国喜 主编 江西高校出版社 第二版 主要教学 参考书 《普通物理学》 程守洙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年 《大学基础物理》张三慧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年 本课程 任务和 目的 物理学是研究物质及其运动基本规律性的学科,物理学基础知识是构成人的科学 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的基础。 物理学是高等工科院校一门必修的基础课。它的作用既是各类专业学生打好必要 的物理基础,又是通过知识传授,初步获得科学思维和研究方法,所有这些都对学生起
着开阔思路,数发探索和创新精神,同时增强适应性,提高人才素质的重要作用。 通过本课程的设置,相关各专业的学生不仅可以学到物理学的理论基础,而但可 以学习物理学的思维和研究方法,了解物理学的基本发展过程和现代社会中的一些应 用,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分析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世界 观和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以及开拓创新的探索精神。 致学大铜制订 瑶湖理利部物理数研室 教学大蜗订时间 20148 单位 二、课程内容及基本要求 第一章:质点的运动 课程内容: 1.质点位置的描述 2.质点运动的描述 3.质点的匀变速运动 4,圆周运动, 5.相对运动 基本要求: 1、理解质点、参照系、时间的概念 2、掌握位置矢量、位移、速度、加速度概念 3、掌握任意时刻的位置、矢量、速度、加速度。 4、掌握由已知质点的加速度或速度及初始条件,求质点的运动学方程和已 知质点的运动学方程求质点的加速度、速度】 5、理解相对运动,相对速度。 本章重点:根据质点的运动方程,求质点任意时核刻的速度、加速度: 本章难点:掌握位置矢量和位移矢量、屏时速度和舞时加速度概念及其应用。 第二章:牛顿运动定律
二、课程内容及基本要求 第一章:质点的运动 课程内容: 1. 质点位置的描述 2. 质点运动的描述 3. 质点的匀变速运动 4. 圆周运动. ※5. 相对运动 基本要求: 1、理解质点、参照系、时间的概念。 2、掌握位置矢量、位移、速度、加速度概念。 3、掌握任意时刻的位置、矢量、速度、加速度。 4、掌握由已知质点的加速度或速度及初始条件,求质点的运动学方程和已 知质点的运动学方程求质点的加速度、速度。 5、理解相对运动,相对速度。 本章重点:根据质点的运动方程,求质点任意时刻的速度、加速度; 本章难点:掌握位置矢量和位移矢量、瞬时速度和瞬时加速度概念及其应用。 第二章:牛顿运动定律 着开阔思路,激发探索和创新精神,同时增强适应性,提高人才素质的重要作用。 通过本课程的设置,相关各专业的学生不仅可以学到物理学的理论基础,而且可 以学习物理学的思维和研究方法,了解物理学的基本发展过程和现代社会中的一些应 用,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分析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世界 观和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以及开拓创新的探索精神。 教学大纲制订 单位 瑶湖理科部物理教研室 教学大纲制订时间 2014.8
课程内容: 1.常见力和基本力 2.牛领运动定律 鯊3.非惯性系和惯性力, 基本要求: 1,掌握牛顿运动定律的内客和物理意义. 2、掌握隔离体法求解一般的力学问题。 3、了解惯性系和非惯性系概念 4、了解力学中单位制和基本量的意义, 本章重点:正确分析物体受力 本章难点:牛领运动定律的应用, 第三章:动量和能量 课程内容: 1.冲量和动量 2.功和动能 3.保守力做功与势能 4.功能原理 莱5.碰撞问题 基本要求: 1、掌挥动量、冲量和动量定理,并理解各量的矢量性、状态过程的特征】 2、掌握动量守恒定律及其适用条件, 3、掌握功的椒念,能熟练地计算作用在质点上变力作功理解与过程有关的 性质。 4、掌握质点的动能定理,并能用他分析解决质点在平面内运动时的简单力 学问题. 5、掌握保守力做功的特点及势能的概念 6、掌握机械能守恒定律及其适用条件,并能分析、解决简单力学系统在平 面内运动的力学问题。 本章重点:动量定理、动能定理、动量守恒和机械能守恒定律 本章难点:理解功的概念、质点系的动能定理和机械能守恒定律及其适用条 件
课程内容: 1. 常见力和基本力. 2. 牛顿运动定律. ※3. 非惯性系和惯性力. 基本要求: 1、掌握牛顿运动定律的内容和物理意义。 2、掌握隔离体法求解一般的力学问题。 3、了解惯性系和非惯性系概念。 4、了解力学中单位制和基本量的意义。 本章重点:正确分析物体受力。 本章难点: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 第三章:动量和能量 课程内容: 1. 冲量和动量 2. 功和动能 3. 保守力做功与势能 4. 功能原理 ※5. 碰撞问题 基本要求: 1、掌握动量、冲量和动量定理,并理解各量的矢量性、状态过程的特征。 2、掌握动量守恒定律及其适用条件。 3、掌握功的概念,能熟练地计算作用在质点上变力作功,理解与过程有关的 性质。 4、掌握质点的动能定理,并能用他分析解决质点在平面内运动时的简单力 学问题。 5、掌握保守力做功的特点及势能的概念。 6、掌握机械能守恒定律及其适用条件,并能分析、解决简单力学系统在平 面内运动的力学问题。 本章重点:动量定理、动能定理、动量守恒和机械能守恒定律。 本章难点:理解功的概念、质点系的动能定理和机械能守恒定律及其适用条 件
※第四章流体的运动 第五章:刚体的定轴转动 课程内容: 1.刚体定轴转动的描述 2.转动定律 3.转动动能定理 4,角动量 基本要求: 1、理解角速度和角加速度的概念及角量和线量的关系。 2、理解转动惯量、角动量(动量矩)的概念 3、掌握转动定律,并能分析、计算有关简单的力学问题, 4、理解刚体角动量守恒定律及其适用条件,并能分析、计算有关力学问题 本章重点:转动惯量、角动量、转动定律的内容和概念 本章难点:刚体角动量守恒定律及其适用条件, ※第六章狭义相对论 课程内容: 1.经典力学的时空观 2.狭义相对论的基本原理 3.狭义相对论的时空观 4,狭义相对论动力学 基本要求: 1、了解经典相对性原理与爱因斯坦狭义相对论的相对性原理。 2、理解爱因斯坦狭义相对论的两条基本假设 3、理解洛伦兹坐标变换,能用该变换分析、计算在不同关系中一维运动的 坐标、时间的变换。 4、理解同时性的相对概念,会计算长度收缩和时间膨账的简单问题 5、了解相对论中质量和速度的关系,质量和能量的关系。 本章重点:相对论的两条基本假设,洛伦兹坐标变换,同时性的相对根念, 本章难点:分析、计算在不同关系中一维运动的坐标,时间的变换,计算长 度收缩和时间些张的简单问题 ★第七章:机械振动
※第四章 流体的运动 第五章:刚体的定轴转动 课程内容: 1. 刚体定轴转动的描述 2. 转动定律 3. 转动动能定理 4. 角动量 基本要求: 1、理解角速度和角加速度的概念及角量和线量的关系。 2、理解转动惯量、角动量(动量矩)的概念。 3、掌握转动定律,并能分析、计算有关简单的力学问题。 4、理解刚体角动量守恒定律及其适用条件,并能分析、计算有关力学问题。 本章重点:转动惯量、角动量、转动定律的内容和概念。 本章难点:刚体角动量守恒定律及其适用条件。 ※第六章 狭义相对论 课程内容: 1. 经典力学的时空观 2. 狭义相对论的基本原理 3. 狭义相对论的时空观 4. 狭义相对论动力学 基本要求: 1、了解经典相对性原理与爱因斯坦狭义相对论的相对性原理。 2、理解爱因斯坦狭义相对论的两条基本假设。 3、理解洛伦兹坐标变换,能用该变换分析、计算在不同关系中一维运动的 坐标、时间的变换。 4、理解同时性的相对概念,会计算长度收缩和时间膨胀的简单问题。 5、了解相对论中质量和速度的关系,质量和能量的关系。 本章重点:相对论的两条基本假设,洛伦兹坐标变换,同时性的相对概念。 本章难点:分析、计算在不同关系中一维运动的坐标、时间的变换,计算长 度收缩和时间膨胀的简单问题。 ★第七章:机械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