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物理》课堂教学设计 一一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 所属科目: 大学物理 设计人:■ 刻文华 所在学校:江西种技学院 所在部门:瑶湖校区理种都 联系方式: 13694883843 二0一四年十月
1 《大学物理》课堂教学设计 --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 所属科目: 大学物理 设 计 人: 刘 文 华 所在学校: 江西科技学院 所在部门: 瑶湖校区理科部 联系方式: 13694883843 二 0 一四年十月
课题名称: 熊场对迹助电荷的作用 学科:大学物理(2) 2课时 新知识课 授课班级:13土木工程 设计者:刘文华(理科教学那)】 教李环境、教具: 多蝶体教室、课件、黑板,粉笔 戴学理念:坚村“教师为主学,学生为主体”,坚特“直观教学和模拟实验教学 激发学习兴趣”,整持“$TS教育渗逢于科学教有”,坚持“大平物理教学与大学物理 实脸教学相结合”等原则,实现课堂教学最优化。 一、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为江西高校出版杜出版,普通高等院校“十二五”规划教材《大学物 理学》下册(第二版),第14章第3节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该内容讲述磁场的重 要性质一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需掌握洛伦盘力公式,掌握电荷在磁场中的运动规 律,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在工程中的重要应用。 该内容是教学大钢中“电酷学”模块的重要组成部分。运动电荷在磁场中受力特 点及运动规律等相关基础理论为人类现代文明的出现,新技术、新能源的诞生莫定了 基础。 二、教学目标 1.知识日标: (1)掌握洛伦越力概念和洛伦蓝力公式。 (2)掌摆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规律。掌捏螺旋运动规律。 (3)了解磁场作用在工程技术中的重要应用
1 课题名称: 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 学科:大学物理(2) 2 课时 新知识课 授课班级:13 土木工程 设计者:刘文华(理科教学部) 教学环境、教具: 多媒体教室、课件、黑板、粉笔 教学理念:坚持“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坚持“直观教学和模拟实验教学 激发学习兴趣”,坚持“STS 教育渗透于科学教育”,坚持“大学物理教学与大学物理 实验教学相结合”等原则,实现课堂教学最优化。 一、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为江西高校出版社出版,普通高等院校“十二五”规划教材 《大学物 理学》下册(第二版),第 14 章第 3 节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该内容讲述磁场的重 要性质--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需掌握洛伦兹力公式,掌握电荷在磁场中的运动规 律,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在工程中的重要应用。 该内容是教学大纲中“电磁学”模块的重要组成部分。运动电荷在磁场中受力特 点及运动规律等相关基础理论为人类现代文明的出现,新技术、新能源的诞生奠定了 基础。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 掌握洛伦兹力概念和洛伦兹力公式。 (2) 掌握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规律。掌握螺旋运动规律。 (3) 了解磁场作用在工程技术中的重要应用
2.能力目标: (1)使学生会用洛伦兹公式处理相关间题。 (2)使学生能够右手螺旋关系判断产、P、B三者方向。 (3)培养学生对实际问圈的分析和推理能力, 3.情感目标: (1)感受物理理论与现代技术的酱切联系,体会科学的价值,激发求知欲望。 (2)学会更好地与他人合作,体会学习的快乐,增强自信。 三、知识点学习目标 知识点 学习 编号 目标 具体内容 1 理解 洛伦兹力概念和洛伦兹力公式 2 理解 匀强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下/B) 掌提 匀强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了上B】 掌提 匀强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下与B夹角为其它任意角 理解 螺旋运动《磁聚焦) 6 理解 非匀强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磁约束) 四、敦学重点和难点 教单重点 1)洛伦盘力公式: 2)电荷在磁场中作圆周运动(P⊥B)的动力学规律: 3)电荷在磁场中作螺旋运动(严与B夹角为其它任意角)动力学规律: 应对措施:展示实单图、列表对比、模拟动面、随觉练习 教单难点 磁约束现象 应对措施: 展示图片、逻翅分析、小组交流、逐个指导
2 2.能力目标: (1)使学生会用洛伦兹公式处理相关问题。 (2)使学生能够右手螺旋关系判断 F 、V 、 B 三者方向。 (3)培养学生对实际问题的分析和推理能力。 3.情感目标: (1)感受物理理论与现代技术的密切联系,体会科学的价值。激发求知欲望。 (2)学会更好地与他人合作,体会学习的快乐,增强自信 。 三、知识点学习目标 知识点 编 号 学习 目标 具体内容 1 理解 洛伦兹力概念和洛伦兹力公式 2 理解 匀强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V B / / ) 3 掌握 匀强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V B ) 4 掌握 匀强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V 与 B 夹角为其它任意角) 5 理解 螺旋运动(磁聚焦) 6 理解 非匀强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磁约束)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1)洛伦兹力公式; 2)电荷在磁场中作圆周运动(V B )的动力学规律; 3)电荷在磁场中作螺旋运动(V 与 B 夹角为其它任意角)动力学规律; 应对措施: 展示实验图、列表对比、 模拟动画、 随堂练习 教学难点 磁约束现象 应对措施: 展示图片、 逻辑分析、 小组交流、 逐个指导
五、敦法、学法 一、教学手授。传忧教学与多蝶休教学相结合。 用PT展示自然奇观,展示实验图,展示现代应用设备,展示表格、关系树。使 所讲授内容更立体、更直观、更生动。 二、教季方法。主要采取“启发式、讨论式、探完式、练习法、比较分新法”教 学法。 (1)启发式教学。设置情景,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2)组织讨论。在讨论中,培养发散思能力、培养总结归纳能力。 (3)练习法。讲完洛伦兹力公式后,让学生及时练习巩固,比如,布置课堂作业, 学生独立完成。讲完均强磁场对运动电荷作用后,布置课堂练习,部分学生讨论后甜 立完成,部分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完成。 (4)比较分析法。比较磁场对正电查和鱼电荀的作用:比较匀强磁场和非匀所型 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比较磁竖焦和磁约速的异同:比较电场和磁场对电荷的作用及 相应运动规律。通过对比,融会贯通,理解透彻。 三、乎法。预习法、自我激励法、边学边练、边练边学。 大、学情分析 一版特挺: 学生学习动机明确,观察能力较强,同时具备较强的抽象思维能力:具有良好的 与他人合作交流等学习习惯:学习态度端正。“学有所用”是学生带在的愿望。 加识储备: 学生具备一定的向量运算基础,学习了匀速直线运动、匀速圆周运动的动力学规 律,学习了力的独立性原理,学习了静电场,学习了毕一萨定律,具备足够的基础知 识。知道磁感应强度、速度、磁场力等概念。了解极光、地磁场、太阳风等客观事实。 学习能力: 学生能够通过自学了解所学知识,能主动收集信息将所学知识与将来工作领域相 互渗透。具有一定的观察能力,透过现象分析本质的能力。 3
3 五、教法、学法 一、教学手段。传统教学与多媒体教学相结合。 用 PPT 展示自然奇观,展示实验图,展示现代应用设备,展示表格、关系树。使 所讲授内容更立体、更直观、更生动。 二、教学方法。主要采取“启发式、讨论式、探究式、练习法、比较分析法”教 学法。 (1)启发式教学。设置情景,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2)组织讨论。在讨论中,培养发散思能力、培养总结归纳能力。 (3)练习法。讲完洛伦兹力公式后,让学生及时练习巩固,比如,布置课堂作业, 学生独立完成。讲完均强磁场对运动电荷作用后,布置课堂练习,部分学生讨论后独 立完成,部分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完成。 (4)比较分析法。比较磁场对正电荷和负电荷的作用;比较匀强磁场和非匀强磁 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比较磁聚焦和磁约束的异同;比较电场和磁场对电荷的作用及 相应运动规律。通过对比,融会贯通,理解透彻。 三、学法。预习法、自我激励法、边学边练、边练边学。 六、学情分析 一般特征: 学生学习动机明确,观察能力较强,同时具备较强的抽象思维能力;具有良好的 与他人合作交流等学习习惯;学习态度端正。“学有所用”是学生潜在的愿望。 知识储备: 学生具备一定的向量运算基础,学习了匀速直线运动、匀速圆周运动的动力学规 律,学习了力的独立性原理,学习了静电场,学习了毕-萨定律,具备足够的基础知 识。知道磁感应强度、速度、磁场力等概念。了解极光、地磁场、太阳风等客观事实。 学习能力: 学生能够通过自学了解所学知识,能主动收集信息将所学知识与将来工作领域相 互渗透。具有一定的观察能力,透过现象分析本质的能力
七、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 师焦话动及设计意图 环节 厘:1、认真钻研数材学习《教学大钢》把所握好教学目标 2、收集该内容与生活、工业技术相关的材料 课前 准备 3、针对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撰写教案、制作好课件 生:预习学习内容 意围: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3分钟 通:展示课件图片,激发学习兴趣。 设问:这种美景(极光)是怎样产生的? 引入 展示白怨奇观 生:1、观察“极光”发生的地理位置(南北极更易冕)。一 2、思考“极光”的产生原因。 意田:通过自然奇观。微发学生学习热情,使学生热爱生活、热爱科学。 模块一:运动电荷在磁畅中受力 15分钟 领:保示电荷在磁场中运幼实脸图片。分甲乙两种情形。 展示实验 识点1 比较 甲:不存在城场电子沿直线运动乙:有编场时电子发生偏特
4 七、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 环节 师生活动及设计意图 课前 准备 师:1、认真钻研教材学习《教学大纲》把所握好教学目标 2、收集该内容与生活、工业技术相关的材料 3、针对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撰写教案、制作好课件 生:预习学习内容 意图: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引入 师:展示课件图片,激发学习兴趣。 设问:这种美景(极光)是怎样产生的? 生:1、观察“极光”发生的地理位置(南北极更易见) 。 2、思考“极光”的产生原因。 意图:通过自然奇观,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使学生热爱生活、热爱科学。 模块一:运动电荷在磁场中受力 师:展示电荷在磁场中运动实验图片。分甲乙两种情形。 甲:不存在磁场电子沿直线运动 乙:有磁场时电子发生偏转 展示实验 比较 展示自然奇观 3 分钟 15 分钟 知 识 点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