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师大附中 2011届高三年级10月月考 语文试题 第Ⅰ卷(选择题共36分 本卷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 目要求。 (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A.魁梧/侮蔑褶皱/覆辙阴霾/黧黑发轫/荏苒 B.木屐/及笄眩晕/漩涡绀青/宵旰僭越谮言 C.裹挟/颉颃扼要/花萼巨擘/薜荔摈弃/摒除 D.蜃气/桑葚踊跃/炫耀坍圮/枸杞饯别伐栈道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吹法螺顺口遛集腋成裘揆情度理 B.七弦琴新纪元叠床架屋扪心自问 C.烂滩子眼中钉回光反照民脂民膏 盥洗室檠天柱胶柱鼓瑟数典忘祖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每到过年,灯光照旧明,鱼肉照旧吃,爆竹照旧响,春联照旧贴,恭喜的话照旧说, 新衣新裳照旧穿,这样陈陈相因的生活延续了百千年 B.月圆之夜,一棵立在北印度的菩提树缓缓飘落下无数艳丽的花朵,柔和地覆盖在 个青年的双肩上,菩提树荫下的觉者释迦,正参透宇宙万有的奥义。 C.《资本论》是一个海,人类社会的全部知识,经过了在历史河床上的长途奔流,又 经过了在各种学科山林间的过滤吸收,最后都到马克思的脑海里加以汇集起来 D.长城占据了辽阔的空间,都江堰却实实在在地占据了邈远的时间:长城的社会功用 早已废弛,而都江堰还在为无数民众输送汩汩清流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舟曲县位于甘肃南部,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是典型的高山峡谷区,今年8月7日遭到 特大泥石流的袭击,给全县人民带来了巨大的损失 B.当参加江西师大“重走校址路”自行车骑行活动的70名师生历经艰辛终于到达瑶湖校区 的时候,受到了等候在此的近千名师生的热烈欢迎 C.漫长的人类历史,我们每个人都是来去匆匆的过客,但匆匆并不等于平凡,虽来去匆匆 应该像流星一样,也要放出光芒 D.全省优秀共产党员先进事迹报告团的报告,生动地再现了许多感人的场面,充分展
江西师大附中 2011 届高三年级 10 月月考 语 文 试 题 第Ⅰ卷(选择题 共 36 分) 本卷共 12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36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 目要求。 一、(15 分,每小题 3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 ) A.魁梧./侮.蔑 褶.皱/覆辙. 阴霾./黧.黑 发轫./荏.苒 B.木屐./及笄. 眩.晕/漩.涡 绀.青/宵旰. 僭.越/谮.言 C.裹挟./ 颉.颃 扼.要/花萼. 巨擘./薜.荔 摈.弃/摒.除 D.蜃.气/桑葚. 踊跃./炫耀. 坍圮./ 枸杞. 饯.别/栈.道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 A.吹法螺 顺口遛 集腋成裘 揆情度理 B.七弦琴 新纪元 叠床架屋 扪心自问 C.烂滩子 眼中钉 回光反照 民脂民膏 D.盥洗室 檠天柱 胶柱鼓瑟 数典忘祖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每到过年,灯光照旧明,鱼肉照旧吃,爆竹照旧响,春联照旧贴,恭喜的话照旧说, 新衣新裳照旧穿,这样陈陈相因 ....的生活延续了百千年。 B.月圆之夜,一棵立在北印度的菩提树缓缓飘落下无数艳丽的花朵,柔和地覆盖在一 个青年的双肩上,菩提树荫下的觉者释迦,正参透宇宙万有的奥义..。 C.《资本论》是一个海,人类社会的全部知识,经过了在历史河床上的长途奔流,又 经过了在各种学科山林间的过滤吸收,最后都到马克思的脑海里加以..汇集起来。 D.长城占据了辽阔的空间,都江堰却实实在在地占据了邈远..的时间;长城的社会功用 早已废弛,而都江堰还在为无数民众输送汩汩清流。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舟曲县位于甘肃南部,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是典型的高山峡谷区, 今年 8 月 7 日遭到 特大泥石流的袭击,给全县人民带来了巨大的损失。 B.当参加江西师大“重走校址路”自行车骑行活动的 70 名师生历经艰辛终于到达瑶湖校区 的时候,受到了等候在此的近千名师生的热烈欢迎。 C.漫长的人类历史,我们每个人都是来去匆匆的过客,但匆匆并不等于平凡,虽来去匆匆, 应该像流星一样,也要放出光芒。 D.全省优秀共产党员先进事迹报告团的报告,生动地再现了许多感人的场面,充分展
示了优秀共产党员,不管是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还是在抗洪抢险的危急关头,为 了党和人民的事业,舍小家为大家,不惜献出自己宝贵生命的优秀品质 5.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合的使用合乎规范的一项是 A.有人发出设立《中国手书日》的号召,呼吁人们在一年中的某一天,放弃手机、电 子邮件、即时通讯工具,用手书方式写一封家信,抄写几首古诗词等 B.著名语言文字学家陆宗达告诉我们:“氏族社会中,处置战败的敌人男女有所不同 男子被杀死,妇女则作为妻子被收养入族,其实也就是奴隶”(《训诂简论》 C.本书值得称道之处就在于,让人在阅读时,不自觉地感受在黑暗中渴求并寻找光明 的心境——生命与金钱的抗争,尊严与权势的较量,智慧与阴谋的相持。 D.初阳斑斓而温暖,采桑女起落的素手,正合着禅僧说的:“体露金风”,提篮篓的年 轻身影缓缓移动,在时代的风景里冥冥地消磨思绪和青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9分,每小题3分) 消费也有个道德问题 如今,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得到了极大的改善,消费对象 和消费方式也日新月异、形式多样。但是,一些不合理或有违道德要求的消费现象也比比皆 是,归结起来,主要有过度消费、身份消费、奢侈消费、高碳消费等。这些不合理的消费现 象是由许多原因综合而成的,道德缺失则是其中的重要因素。实际上,现实中的生活消费不 是经济学所理解的纯而又纯的物质消耗过程,而是一种内涵着道德理念、伦理关系、精神境 界的行为方式和生活方式。 人要求生存、谋发展、促完善,消费一定的生活资料是基本前提和必要条件。通过生理 代谢和精神代谢,人不但可以维持生命、积蓄精力、强健身体,还可以储备知识、活化思维、 吸纳价值。当然,消费何种质量的生活资料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决定了人的体质、心理、素质、 能力和品质。在消费对象的选择上和在消费方式的实现上,就存在一个合不合理、健不健康 的问题。什么是健康合理的消费,什么又是道德的消费,这不仅是个生活智慧上的问题,也 是一个道德认识上的问题。 首先,需要的满足和实现取决于人的价值追求和理想信念,取决于人对应当如何生活ˆ 和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ˆ的回答;其次,需要的满足和实现取决于人的能力。这种能力既包 括人的体力、精力和思维水平,也包括人的生活经验和支付能力;最后,需要的满足和实现 还取决于人的价值选择。值得注意的是,消费对象和消费方式只不过是人完善自我的种手
示了优秀共产党员,不管是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还是在抗洪抢险的危急关头,为 了党和人民的事业,舍小家为大家,不惜献出自己宝贵生命的优秀品质。 5.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合的使用合乎规范的一项是 ( ) A.有人发出设立《中国手书日》的号召,呼吁人们在一年中的某一天,放弃手机、电 子邮件、即时通讯工具,用手书方式写一封家信,抄写几首古诗词等。 B.著名语言文字学家陆宗达告诉我们:“氏族社会中,处置战败的敌人男女有所不同: 男子被杀死,妇女则作为妻子被收养入族,其实也就是奴隶”(《训诂简论》)。 C.本书值得称道之处就在于,让人在阅读时,不自觉地感受在黑暗中渴求并寻找光明 的心境——生命与金钱的抗争,尊严与权势的较量,智慧与阴谋的相持。 D.初阳斑斓而温暖,采桑女起落的素手,正合着禅僧说的:“体露金风”,提篮篓的年 轻身影缓缓移动,在时代的风景里冥冥地消磨思绪和青春。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6—8 题(9 分,每小题 3 分) 消费也有个道德问题 如今,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得到了极大的改善,消费对象 和消费方式也日新月异、形式多样。但是,一些不合理或有违道德要求的消费现象也比比皆 是,归结起来,主要有过度消费、身份消费、奢侈消费、高碳消费等。这些不合理的消费现 象是由许多原因综合而成的,道德缺失则是其中的重要因素。实际上,现实中的生活消费不 是经济学所理解的纯而又纯的物质消耗过程,而是一种内涵着道德理念、伦理关系、精神境 界的行为方式和生活方式。 人要求生存、谋发展、促完善,消费一定的生活资料是基本前提和必要条件。通过生理 代谢和精神代谢,人不但可以维持生命、积蓄精力、强健身体,还可以储备知识、活化思维、 吸纳价值。当然,消费何种质量的生活资料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决定了人的体质、心理、素质、 能力和品质。在消费对象的选择上和在消费方式的实现上,就存在一个合不合理、健不健康 的问题。什么是健康合理的消费,什么又是道德的消费,这不仅是个生活智慧上的问题,也 是一个道德认识上的问题。 首先,需要的满足和实现取决于人的价值追求和理想信念,取决于人对“应当如何生活” 和“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的回答;其次,需要的满足和实现取决于人的能力。这种能力既包 括人的体力、精力和思维水平,也包括人的生活经验和支付能力;最后,需要的满足和实现 还取决于人的价值选择。值得注意的是,消费对象和消费方式只不过是人完善自我的一种手
段,倘若倒过来把手段当做了目的,那么,结果就会蜕变成是商品在消费着人、奴役着人。 随着全球经济产能的大规模扩张和人类消费能力的急剧膨胀人们对未来的能源使用前 景和自然生存环境产生了危机感。为了维持自然生态和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生活消费必 须有所节制,必须朝着更加科学合理的方向发展,必须更加符合一定的道德价值要求。归结 成—个思路便是:要开源节流。要开发新能源和清洁能源,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 调整产业结构和经济増长方式,从而在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的基础上用好能源;同时,在满足 一定消费需求的条件下,转变不环保、不生态、高能耗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把生活消费 限制在合理可控的范围之内 道德性消费不仅是推动自然生态可持续发展的消费还是协调和促进合理人际关系的消 费,是和谐消费。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不难发现,在消费资料一定的条件下,有些人的多消 费就意味着另一些人的少消费。这说明,消费资料和消费需要之间会构成一对矛盾,不同的 消费选择和消费方式会牵动到一定的人际关系和利益关系。消费行为对人际关系和利益关系 的拨动还会影响到人们的消费观念和消费态度,甚至是人们的价值观和人生观。过度消费、 身份消费和奢侈消费往往会诱发有些人的消费攀比心理和等级观念,影响社会和谐。所以, 道德的消费就应该是促进社会人际和谐的消费,从而是有助于人们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价值 观和人生观的消费方式。应当知道,所有正当的消费品都是劳动者的劳动结晶,没有劳动者 在社会化大生产中的分工协作,就不会有丰裕的劳动产品可供选择;反之,若是消费者都不 顾及他人和社会的利益,大肆挥霍,骄奢淫逸,那么最终或许也就不会再有消费品可以选择 搞清楚消费的社会属性和功能作用,目的还是为了找到一种符合道德的消费模式和生活 方式,以实现人的美好生活。就目前来看,低碳消费方式无疑正是这种消费模式最新、最集 中的代表。低碳经济是时代的发展趋势,在低碳消费问题上,我们要将其厘定在合理的位置
段,倘若倒过来把手段当做了目的,那么,结果就会蜕变成是商品在消费着人、奴役着人。 随着全球经济产能的大规模扩张和人类消费能力的急剧膨胀,人们对未来的能源使用前 景和自然生存环境产生了危机感。为了维持自然生态和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生活消费必 须有所节制,必须朝着更加科学合理的方向发展,必须更加符合一定的道德价值要求。归结 成一个思路便是:要开源节流。要开发新能源和清洁能源,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 调整产业结构和经济增长方式,从而在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的基础上用好能源;同时,在满足 一定消费需求的条件下,转变不环保、不生态、高能耗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把生活消费 限制在合理可控的范围之内。 道德性消费不仅是推动自然生态可持续发展的消费,还是协调和促进合理人际关系的消 费,是和谐消费。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不难发现,在消费资料一定的条件下,有些人的多消 费就意味着另一些人的少消费。这说明,消费资料和消费需要之间会构成一对矛盾,不同的 消费选择和消费方式会牵动到一定的人际关系和利益关系。消费行为对人际关系和利益关系 的拨动还会影响到人们的消费观念和消费态度,甚至是人们的价值观和人生观。过度消费、 身份消费和奢侈消费往往会诱发有些人的消费攀比心理和等级观念,影响社会和谐。所以, 道德的消费就应该是促进社会人际和谐的消费,从而是有助于人们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价值 观和人生观的消费方式。应当知道,所有正当的消费品都是劳动者的劳动结晶,没有劳动者 在社会化大生产中的分工协作,就不会有丰裕的劳动产品可供选择;反之,若是消费者都不 顾及他人和社会的利益,大肆挥霍,骄奢淫逸,那么最终或许也就不会再有消费品可以选择 了。 搞清楚消费的社会属性和功能作用,目的还是为了找到一种符合道德的消费模式和生活 方式,以实现人的美好生活。就目前来看,低碳消费方式无疑正是这种消费模式最新、最集 中的代表。低碳经济是时代的发展趋势,在低碳消费问题上,我们要将其厘定在合理的位置
上,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其积极功效。从根本上讲,提倡低碳消费并不是要降低生活标准,而 是要倡导—种环保、人本、和谐的道德价值观 6.下列关于“道德性消费”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道德性消费是推动自然生态可持续发展的消费,是人与自然和谐的消费 B.道德性消费是协调和促进合理人际关系的消费,是人与人和谐的消费方式 C.道德性消费是降低自己消费需求以满足别人需求的人与社会和谐的消费方式 D.道德性消费是有助于人们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价值观和人生观的消费方式。 7.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由于部分人们道德缺失,社会上就产生了过度消费、身份消费、奢侈消费、高碳消 费等不合理的消费现象。 B.现实生活中的人要维持生命、保养身体、学习知识、完善自己,不仅需要生理代谢, 还需要精神代谢。 C.开发新能源和清洁能源,在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的基础上用好能源,转变不环保的生 活方式和生活习惯,符合道德性消费的理念。 D.所有正当的消费品都是劳动者的劳动结晶,合理适当的道德性消费其实就是尊重劳 动者的正当劳动。 8.根据原文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经济学所研究的消费是纯而又纯的物质消耗过程,并不符合现实中的生活消费现象, 因此倡导低碳的行为方式和生活方式与经济学无关。 B.为了维持自然生态和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生活消费必须有所节制,应该降低生 活标准由高碳消费转为低碳消费 C.奢侈消费只要不诱发人们的攀比心理和等级观念,不影响社会和谐,还是可以提倡 的,因为它能够促进奢侈品生产厂家的发展。 D.消费对象和消费方式是人完善自我的一种手段,如果把手段当做了目的,就会蜕变 成商品在消费着人,比如社会上出现的“房奴”“车奴”现象。 三、(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荥阳郑德懋,尝独乘马,逢一婢,姿色甚美,马前拜云:“崔夫人奉迎郑郎。″鄂然曰 素不识崔夫人,我又未婚,何故相迎?”婢日:“夫人小女颇有容质,且以清门令族,宜 相匹敌。”郑知非人,欲拒之。即有黄衣苍头十余人至,日:“夫人趣郎”进輒控马,其行甚 疾,耳中但闻风鸣,奄至一处,崇垣高门。郑立于门外,婢先白,须臾,命引郑郎入。进历 数门,馆宇甚盛。夫人著梅绿罗裙,年可四十许,姿容可爱,立于东阶下。侍婢八九。郑趋 谒再拜。夫人曰:“无怪相屈耶!以郑郎清族美才,愿托姻好。小女无堪,幸能垂意。”郑见 逼,不知所对,但唯而E
上,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其积极功效。从根本上讲,提倡低碳消费并不是要降低生活标准,而 是要倡导一种环保、人本、和谐的道德价值观。 6.下列关于“道德性消费”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道德性消费是推动自然生态可持续发展的消费,是人与自然和谐的消费。 B.道德性消费是协调和促进合理人际关系的消费,是人与人和谐的消费方式。 C.道德性消费是降低自己消费需求以满足别人需求的人与社会和谐的消费方式。 D.道德性消费是有助于人们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价值观和人生观的消费方式。 7.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由于部分人们道德缺失,社会上就产生了过度消费、身份消费、奢侈消费、高碳消 费等不合理的消费现象。 B.现实生活中的人要维持生命、保养身体、学习知识、完善自己,不仅需要生理代谢, 还需要精神代谢。 C.开发新能源和清洁能源,在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的基础上用好能源,转变不环保的生 活方式和生活习惯,符合道德性消费的理念。 D.所有正当的消费品都是劳动者的劳动结晶,合理适当的道德性消费其实就是尊重劳 动者的正当劳动。 8.根据原文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 A.经济学所研究的消费是纯而又纯的物质消耗过程,并不符合现实中的生活消费现象, 因此倡导低碳的行为方式和生活方式与经济学无关。 B.为了维持自然生态和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生活消费必须有所节制,应该降低生 活标准由高碳消费转为低碳消费。 C.奢侈消费只要不诱发人们的攀比心理和等级观念,不影响社会和谐,还是可以提倡 的,因为它能够促进奢侈品生产厂家的发展。 D.消费对象和消费方式是人完善自我的一种手段,如果把手段当做了目的,就会蜕变 成商品在消费着人,比如社会上出现的“房奴”“车奴”现象。 三、(12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9-12 题。 荥阳郑德懋,尝独乘马,逢一婢,姿色甚美,马前拜云:“崔夫人奉迎郑郎。”鄂然曰: “素不识崔夫人,我又未婚,何故相迎?”婢曰:“夫人小女颇有容质,且以清门令族,宜 相匹敌。”郑知非人,欲拒之。即有黄衣苍头十余人至,曰:“夫人趣郎”进辄控马,其行甚 疾,耳中但闻风鸣,奄至一处,崇垣高门。郑立于门外,婢先白,须臾,命引郑郎入。进历 数门,馆宇甚盛。夫人著梅绿罗裙,年可四十许,姿容可爱,立于东阶下。侍婢八九。郑趋 谒再拜。夫人曰:“无怪相屈耶!以郑郎清族美才,愿托姻好。小女无堪,幸能垂意。”郑见 逼,不知所对,但唯而已
向暮,一婢前白,女郎已严妆讫。引郑郎出就外间浴以百味香汤左右进衣冠履佩。美婢 十人扶入,女年十四五,姿色甚艳,目所未见。郑遂欣然,遂成礼。明日,夫人命女与就东 堂,女善弹箜篌,曲词新异。郑问所迎婚前乘来马,今在何许,日:“今已反矣。” 如此百余日,乃白夫人曰:“家中相失,颇有疑怪。乞赐还也。”夫人日:“适蒙见顾, 良深感慕。然幽冥殊涂,理当暂隔,分离之际,能不泫然。”郑亦泣下。乃大宴会,与别日 后三年,当相迎也。”郑因拜辞。 郑乘马出门,倏忽复至其家。其家人云:“郎君出行后,其马自归,不见有人送来。”郑 始寻其故处,唯见大坟,旁有小冢。其左右人传:“崔夫人及小郎墓也。”郑尤异之,自度三 年之期,必当死矣,后至期,果见前所使婢乘车来迎。郑日:“生死固有定命。苟得乐处 吾复何忧。”乃悉分判家事,预为终期。明日乃卒。 唐张读《宣室志》 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耳中但闻风鸣,奄至一处 B.然幽冥殊涂,理当暂隔 涂:通“途”,道路 C.向暮,一婢前白 向:对着 D.乃悉分判家事,预为终期 悉:详尽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年可四十许 其可怪也欤 B.郑见逼,不知所对 适蒙见顾,良深感慕 C.乃悉分判家事 乃大宴会,与别 D.何故相迎 无怪相屈耶 11.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与现代汉语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A.且以清门令族,宜相匹敌 B.姿容可爱,立于东阶下 C.倏忽复至其家 D.明日乃卒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荥阳人郑德懋,曾经有一次独自骑马出行,遇到一名姿色非常美丽的女子,强行把 他连人带马请进一座庄严华丽的大宅院 B.郑德懋听说崔夫人要把自己的女儿许配给他,非常害怕但不得已只有答应,后来见
向暮,一婢前白,女郎已严妆讫。引郑郎出就外间浴以百味香汤左右进衣冠履佩。美婢 十人扶入,女年十四五,姿色甚艳,目所未见。郑遂欣然,遂成礼。明日,夫人命女与就东 堂,女善弹箜篌,曲词新异。郑问所迎婚前乘来马,今在何许,曰:“今已反矣。” 如此百余日,乃白夫人曰:“家中相失,颇有疑怪。乞赐还也。”夫人曰:“适蒙见顾, 良深感慕。然幽冥殊涂,理当暂隔,分离之际,能不泫然。”郑亦泣下。乃大宴会,与别曰: “后三年,当相迎也。”郑因拜辞。 郑乘马出门,倏忽复至其家。其家人云:“郎君出行后,其马自归,不见有人送来。”郑 始寻其故处,唯见大坟,旁有小冢。其左右人传:“崔夫人及小郎墓也。”郑尤异之,自度三 年之期,必当死矣,后至期,果见前所使婢乘车来迎。郑曰:“生死固有定命。苟得乐处, 吾复何忧。”乃悉分判家事,预为终期。明日乃卒。 ——唐·张读《宣室志》 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耳中但闻风鸣,奄.至一处 奄.:突然 B.然幽冥殊涂.,理当暂隔 涂.:通“途”,道路 C.向.暮,一婢前白 向.:对着 D.乃悉.分判家事,预为终期 悉.:详尽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A.年可.四十许 其可.怪也欤 B.郑见.逼,不知所对 适蒙见.顾,良深感慕 C.乃.悉分判家事 乃.大宴会,与别 D.何故相.迎 无怪相.屈耶 11.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与现代汉语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 ) A.且以清门令族,宜相匹敌.. B.姿容可爱..,立于东阶下 C.倏忽..复至其家 D.明日..乃卒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荥阳人郑德懋,曾经有一次独自骑马出行,遇到一名姿色非常美丽的女子,强行把 他连人带马请进一座庄严华丽的大宅院。 B.郑德懋听说崔夫人要把自己的女儿许配给他,非常害怕但不得已只有答应,后来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