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2018-2019学年度下学期高二年级期中语文试卷 分值: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一卷(阅读题,共70分) 、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①在早期儒家思想中,诚、信确实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联系在于, 作为伦理道德范畴,两者内容基本相同,可以通用;区别在于,诚是一个形而上 的本体范畴,信仅仅是形而下的实践概念。自孟子始,把信与诚结合在一起,这 对信概念的发展完善起到了重要作用。诚是信的灵魂,信的行为因诚而立。诚与 信,是天道与人性的关系。诚反映客观世界的本真状态,是自然法则:信反映社 会交往的基本要求,是做人的准则。。 ②信是平等主体之间处理相互关系的道德原则。尽管人伦之中不平等关系居多 但在人们的社会生活实践中,无论是熟人社会还是陌生人社会,都是平等交往的 关系居多数,因而信对于人生更重要,具有广泛而现实的意义。儒家之信所蕴含 的平等价值,对于现代社会而言,仍然有着借鉴指导意义。现代社会是民主政治, 强调权利平等;现代社会是市场经济,强调交易平等;现代社会是法治社会,强 调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无怪乎,近代革命先驱谭嗣同虽然主张整体废除三纲五 伦,却强调要保留朋友一伦。在他看来,“五轮中于人生最无弊而有益,无纤毫 之苦,有淡水之乐,其为朋友乎!”保留朋友一伦的意义在于“一曰‘平等’, 二曰‘自由’,三曰‘节宣惟意’。总括其意,曰不失自主之权而已矣” ③每个人的人生都会经常遇到如何立身处世的问题,信是人生立身处世之基,人 而无信,则寸步难行,孔子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輓,小车无辄 其何以行之哉?”儒家运用信的概念于政治领域,主要是为统治者获得民心提供 警示。我国传统政治伦理一直强调“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诚信 是治国安邦的基本要求,诚信与礼义合治国家,不仅可以赢得本国百姓的民心, 而且可以使其他国家的老百姓慕名而归 ④先秦诸子百家都关心和认同信的观念,儒家关切尤甚。信是儒家重要的思想范 畴,构成传统伦理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中国人道德品质和人格塑造产生了 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传统社会能够基本做到和谐相处、交易有序、守望互助、团 结友爱,都受赐于儒家之之信的观照和浸润。信不仅是传统社会坚守的伦理准则 更是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行为規范,是全世界都能够接受和必须遵守的最低限度 的伦理道德原则 (摘编自夏海《儒家之信所蕴含的现代意义》)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诚是自然法则,信是做人的准则,所以诚与信,是天道与人性的关系。 B.儒家之信所蕴含的平等价值,实质上就是强调民主法治,权利人人平等。 C.儒家把信运用于政治领域,是为统治阶级的服务,并没有考虑百姓的利益。 D.信作为一种道德规范,受到了普遍的认同,对现代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章开篇把“诚”和“信“两个概念做了比较,阐明了两者辩证统一的关系 B.文章用谭嗣同的例子是为了论证五伦之中以不平等关系居多,但朋友一伦是 平等的
江西 2018—2019 学年度下学期高二年级期中语文试卷 分值:150 分 考试时间:150 分钟 第一卷(阅读题,共 70 分) 一、现代文阅读(35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①在早期儒家思想中,诚、信确实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联系在于, 作为伦理道德范畴,两者内容基本相同,可以通用;区别在于,诚是一个形而上 的本体范畴,信仅仅是形而下的实践概念。自孟子始,把信与诚结合在一起,这 对信概念的发展完善起到了重要作用。诚是信的灵魂,信的行为因诚而立。诚与 信,是天道与人性的关系。诚反映客观世界的本真状态,是自然法则;信反映社 会交往的基本要求,是做人的准则。。 ②信是平等主体之间处理相互关系的道德原则。尽管人伦之中不平等关系居多, 但在人们的社会生活实践中,无论是熟人社会还是陌生人社会,都是平等交往的 关系居多数,因而信对于人生更重要,具有广泛而现实的意义。儒家之信所蕴含 的平等价值,对于现代社会而言,仍然有着借鉴指导意义。现代社会是民主政治, 强调权利平等;现代社会是市场经济,强调交易平等;现代社会是法治社会,强 调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无怪乎,近代革命先驱谭嗣同虽然主张整体废除三纲五 伦,却强调要保留朋友一伦。在他看来,“五轮中于人生最无弊而有益,无纤毫 之苦,有淡水之乐,其为朋友乎!”保留朋友一伦的意义在于“一曰‘平等’, 二曰‘自由’,三曰‘节宣惟意’。总括其意,曰不失自主之权而已矣”。 ③每个人的人生都会经常遇到如何立身处世的问题,信是人生立身处世之基,人 而无信,则寸步难行,孔子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辄, 其何以行之哉?”儒家运用信的概念于政治领域,主要是为统治者获得民心提供 警示。我国传统政治伦理一直强调“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诚信 是治国安邦的基本要求,诚信与礼义合治国家,不仅可以赢得本国百姓的民心, 而且可以使其他国家的老百姓慕名而归。 ④先秦诸子百家都关心和认同信的观念,儒家关切尤甚。信是儒家重要的思想范 畴,构成传统伦理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中国人道德品质和人格塑造产生了 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传统社会能够基本做到和谐相处、交易有序、守望互助、团 结友爱,都受赐于儒家之之信的观照和浸润。信不仅是传统社会坚守的伦理准则, 更是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行为規范,是全世界都能够接受和必须遵守的最低限度 的伦理道德原则。 (摘编自夏海《儒家之信所蕴含的现代意义》)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诚是自然法则,信是做人的准则,所以诚与信,是天道与人性的关系。 B.儒家之信所蕴含的平等价值,实质上就是强调民主法治,权利人人平等。 C.儒家把信运用于政治领域,是为统治阶级的服务,并没有考虑百姓的利益。 D.信作为一种道德规范,受到了普遍的认同,对现代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文章开篇把“诚”和“信“两个概念做了比较,阐明了两者辩证统一的关系。 B.文章用谭嗣同的例子是为了论证五伦之中以不平等关系居多,但朋友一伦是 平等的
C.文章第三段分别从信是立身处世之基和信是治国安邦之道两个角度阐述了信 的意义。 D.文章使用了比较论证、引用论证、举例论证等多种方法,增强了论证的说服 力。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在早期儒家思想中,“诚”和“信”是两个意义高度重叠又有一定区别的概 念 B.信是任何一种社会都必需的道德原则,人如果没有信,则难以立足于世。 C.诚信治国,统治者首先要做到讲信用、守信诺,这样就可以赢得百姓的心 D.儒家之信是传统社会基本能够和谐相处、交易有序、守望互助、团结友爱的 前提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韩江 林渊液 每年春天,诗人冷雪总是发来邀约:来看韩江,来看木棉花吧。 小时候听说韩江,是在一出潮剧里。这出戏叫作《苏六娘》。苏六娘与表 哥青梅竹马私定终身,父亲却要她远嫁杨秀才。话说杨秀才见婚期迟迟未得苏家 应允,遂带乳娘前来讨亲。经过府城时,她像刚进大观园的刘姥姥,遇山便问什 么山,杨秀才答曰“韩山”,问山下那座大厝,答曰“韩祠”,再问山脚下那条 溪,杨秀才没好声气地答:“韩江,韩江……” 就这么把韩江懵懂记住了 长长的滨江路,巍巍的古城墙。沧海桑田,水的样貌谅必有了巨变。现如 今,江水或潺湲或汹涌,都在堤岸的规范之内 木棉树有些年岁了,树干挺拔高古,雄奇而有凛凛之气。春风一吹,一粒 粒肥厚酣畅的红,便缀上了枝头。花,给人的感觉总是妩媚阴柔,而木棉花,在 非生物学意义上,是一个雌雄同体的传奇。我与冷雪坐在木棉树下,眺望江水, 有一搭没一搭地聊。我们同饮一江水,口音非常接近。那时,她结束一段旧生活 已有年余,过去,已然淡了,在情绪上引不起悲,或者恼;未来,还远着,它也 召不来欢,或者歌。一切仿佛迷蒙的,混沌的,打断这节奏的,唯有木棉花坠落 的声响。噗的一声,重重地,似一个来自生命本身的叹息。转过身用眼光去看望 它,整朵的,不萎靡,如在枝头。 如果说当年从戏文里获得的是抽象的韩江,那么,得识具象的韩江却费了 一番周折。孩提时常去的是外砂溪。县城里的孩子只见过井水,那水是圈在井箍 里的。而外砂溪是野性的,带着向远方敞开的浩浩荡荡的神秘。我所居住的小城, 从南门继续往南走,远远地走过一段荒郊野地才见外砂溪。一见着了大溪,心便 与嗓子、手脚一起野了。多年之后才明白,外砂溪就是韩江的支流。 眼前这一段韩江下游,便是当年向往与眺望的地方了 冷雪写过一首诗《一枚醒着的钉子》:“深夜,地球上的一个国家/国家 的一个省份/省份的一座小城/一条江,江边的/一个人,站着,好像一枚钉子 /一枚醒着的钉子/冷冷地钉在地球的表面。” 我相信,诗人这一枚探索和打量世界的钉子,不只是向内的,还有一个面 向外部世界的无比漫长的半径。这条江,同时也是她建立的参照体系的重要原点。 可是,到了今天我们的眺望又在何方?
C.文章第三段分别从信是立身处世之基和信是治国安邦之道两个角度阐述了信 的意义。 D.文章使用了比较论证、引用论证、举例论证等多种方法,增强了论证的说服 力。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在早期儒家思想中,“诚”和“信”是两个意义高度重叠又有一定区别的概 念。 B.信是任何一种社会都必需的道德原则,人如果没有信,则难以立足于世。 C.诚信治国,统治者首先要做到讲信用、守信诺,这样就可以赢得百姓的心。 D.儒家之信是传统社会基本能够和谐相处、交易有序、守望互助、团结友爱的 前提。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4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 韩江 林渊液 每年春天,诗人冷雪总是发来邀约:来看韩江,来看木棉花吧。 小时候听说韩江,是在一出潮剧里。这出戏叫作《苏六娘》。苏六娘与表 哥青梅竹马私定终身,父亲却要她远嫁杨秀才。话说杨秀才见婚期迟迟未得苏家 应允,遂带乳娘前来讨亲。经过府城时,她像刚进大观园的刘姥姥,遇山便问什 么山,杨秀才答曰“韩山”,问山下那座大厝,答曰“韩祠”,再问山脚下那条 溪,杨秀才没好声气地答:“韩江,韩江……” 就这么把韩江懵懂记住了。 长长的滨江路,巍巍的古城墙。沧海桑田,水的样貌谅必有了巨变。现如 今,江水或潺湲或汹涌,都在堤岸的规范之内。 木棉树有些年岁了,树干挺拔高古,雄奇而有凛凛之气。春风一吹,一粒 粒肥厚酣畅的红,便缀上了枝头。花,给人的感觉总是妩媚阴柔,而木棉花,在 非生物学意义上,是一个雌雄同体的传奇。我与冷雪坐在木棉树下,眺望江水, 有一搭没一搭地聊。我们同饮一江水,口音非常接近。那时,她结束一段旧生活 已有年余,过去,已然淡了,在情绪上引不起悲,或者恼;未来,还远着,它也 召不来欢,或者歌。一切仿佛迷蒙的,混沌的,打断这节奏的,唯有木棉花坠落 的声响。噗的一声,重重地,似一个来自生命本身的叹息。转过身用眼光去看望 它,整朵的,不萎靡,如在枝头。 如果说当年从戏文里获得的是抽象的韩江,那么,得识具象的韩江却费了 一番周折。孩提时常去的是外砂溪。县城里的孩子只见过井水,那水是圈在井箍 里的。而外砂溪是野性的,带着向远方敞开的浩浩荡荡的神秘。我所居住的小城, 从南门继续往南走,远远地走过一段荒郊野地才见外砂溪。一见着了大溪,心便 与嗓子、手脚一起野了。多年之后才明白,外砂溪就是韩江的支流。 眼前这一段韩江下游,便是当年向往与眺望的地方了。 冷雪写过一首诗《一枚醒着的钉子》:“深夜,地球上的一个国家/国家 的一个省份/省份的一座小城/一条江,江边的/一个人,站着,好像一枚钉子 /一枚醒着的钉子/冷冷地钉在地球的表面。” 我相信,诗人这一枚探索和打量世界的钉子,不只是向内的,还有一个面 向外部世界的无比漫长的半径。这条江,同时也是她建立的参照体系的重要原点。 可是,到了今天我们的眺望又在何方?
之前,其实去过三河坝,那个韩江开始的地方,看它到底是由两条怎样的 河流交汇的。那两条河流,一条属红色岩系,又多盆地,故江水红而浊:另一条 属花岗岩结构,周边植被良好,故江水绿而清。站在桥上,看两条秉性各异的水 带,奔赴到了一起。那江水、那泥沙,那水中的鱼和微生物,它们相互进入对方 身体的深处时,谅必还是彼此陌生的。我相信,很多不同事物的相互遇见和交融 与人和人之间的感情有着惊人的相似。或许,这场交汇是可以给我们带来神迹的, 可是,也是在这一地方,我的眺望又在更远处。这一条红而浊的江水,它是由什 么汇合而成的?那一条绿而清的江水又是如何?它们前面复杂的河网,一如庞大 的家族背景,到底是羽状、扇状、辐散状,还是网状?它们经历了怎样的迂回、 冲撞与交织,才来到了我们的面前? 只道是见到了韩江的源头,其实,对于一条水来说,哪里才是源头呢? (摘自《散文》,有删改) 4.下列对这篇散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第二段写了“我”懵懂记住“韩江”这个名字的特定的情境,有人物, 有画面,有情节,鲜明形象,生动真切,形象动人。 B.“她像刚进大观园的刘姥姥”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乳娘比作刘姥姥, 一是使文章更富有文化内涵,二是使表达形象生动。 C.说木棉花“是一个雌雄同体的传奇”,重重地坠落的却是“整朵的,不萎 靡,如在枝头”,暗示了生命哪怕将要凋零也不悲凉。 D.文章以作者和冷雪的重游韩江为线索,写了作者眼中的韩江,表达了作者 对于韩江溯源、对于社会人生的深刻思考、独到见解 5.文章引用冷雪的诗《一枚醒着的钉子》,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分) 6.结合文本,联系现实,请你从韩江溯源及家族溯源两个方面,谈谈你对文章 最后一段的理解。(6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材料 截至“十二五”末,我国累计光伏装机量达到4318万千瓦,首次超过德国,跃 居世界第一。这是我国在新能源领域继风电装机跃居全球第一之后的又一次飞 跃 据悉,在“十二五”以前,中国的光伏电站发展缓慢,每年新增的光伏装机规模 连风电和火电新增装机的零头都不到,几乎小到可以忽略不计。中国光伏行业协 会提供的数据显示,到2011年,我国光伏装机量仅350万千瓦。 进入“十二五”以后,我国光伏电站建设驶入快车道,每年几乎以翻倍的速度增 长,其中头两年增速甚至达到150%左右。2015年,中国新增光伏装机量约1500 万千瓦,同比增长41.5%,占全球新增装机量的28.3%,连续第三年位居全球 新增光伏装机量第一位。 光伏电站对于我国治理环境污染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成效非常显著。2015年, 我国光伏发电量为392亿千瓦时,可替代原媒1700万吨(标煤1200万吨),减 少二氧化碳排放3100万吨。根据未来发展规划,到2020年和2030年,我国光 伏发电量将达到2000亿千瓦时和5000亿千瓦时,届时可替代原煤8500万吨和 2.1亿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6亿吨和3.9亿吨
之前,其实去过三河坝,那个韩江开始的地方,看它到底是由两条怎样的 河流交汇的。那两条河流,一条属红色岩系,又多盆地,故江水红而浊;另一条 属花岗岩结构,周边植被良好,故江水绿而清。站在桥上,看两条秉性各异的水 带,奔赴到了一起。那江水、那泥沙,那水中的鱼和微生物,它们相互进入对方 身体的深处时,谅必还是彼此陌生的。我相信,很多不同事物的相互遇见和交融, 与人和人之间的感情有着惊人的相似。或许,这场交汇是可以给我们带来神迹的, 可是,也是在这一地方,我的眺望又在更远处。这一条红而浊的江水,它是由什 么汇合而成的?那一条绿而清的江水又是如何?它们前面复杂的河网,一如庞大 的家族背景,到底是羽状、扇状、辐散状,还是网状?它们经历了怎样的迂回、 冲撞与交织,才来到了我们的面前? 只道是见到了韩江的源头,其实,对于一条水来说,哪里才是源头呢? (摘自《散文》,有删改) 4.下列对这篇散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文章第二段写了“我”懵懂记住“韩江”这个名字的特定的情境,有人物, 有画面,有情节,鲜明形象,生动真切,形象动人。 B.“她像刚进大观园的刘姥姥”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乳娘比作刘姥姥, 一是使文章更富有文化内涵,二是使表达形象生动。 C.说木棉花“是一个雌雄同体的传奇”,重重地坠落的却是“整朵的,不萎 靡,如在枝头”,暗示了生命哪怕将要凋零也不悲凉。 D.文章以作者和冷雪的重游韩江为线索,写了作者眼中的韩江,表达了作者 对于韩江溯源、对于社会人生的深刻思考、独到见解。 5.文章引用冷雪的诗《一枚醒着的钉子》,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5 分) 6.结合文本,联系现实,请你从韩江溯源及家族溯源两个方面,谈谈你对文章 最后一段的理解。(6 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 材料一: 截至“十二五”末,我国累计光伏装机量达到 4318 万千瓦,首次超过德国,跃 居世界第一。这是我国在新能源领域继风电装机跃居全球第一之后的又一次飞 跃。 据悉,在“十二五”以前,中国的光伏电站发展缓慢,每年新增的光伏装机规模 连风电和火电新增装机的零头都不到,几乎小到可以忽略不计。中国光伏行业协 会提供的数据显示,到 2011 年,我国光伏装机量仅 350 万千瓦。 进入“十二五”以后,我国光伏电站建设驶入快车道,每年几乎以翻倍的速度增 长,其中头两年增速甚至达到 150%左右。2015 年,中国新增光伏装机量约 1500 万千瓦,同比增长 41.5%,占全球新增装机量的 28.3%,连续第三年位居全球 新增光伏装机量第一位。 光伏电站对于我国治理环境污染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成效非常显著。2015 年, 我国光伏发电量为 392 亿千瓦时,可替代原媒 1700 万吨(标煤 1200 万吨),减 少二氧化碳排放 3100 万吨。根据未来发展规划,到 2020 年和 2030 年,我国光 伏发电量将达到 2000 亿千瓦时和 5000 亿千瓦时,届时可替代原煤 8500 万吨和 2.1 亿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 1.6 亿吨和 3.9 亿吨
在我国环境压力增大的今天,能减少如此规模的煤关消耗,光伏电站的环保效益 无疑是巨大的。 (摘编自《“十二五”末,中国光伏装机量跃居世界第一》) 材料二: 140000 116197 120000 100000 80o0o 60000 1500000 甲能状 200年2007年200年200年2010年2011年 出口额(万美元 同比增长【%) 图2:2011年光伏产品出口结构情况(单位:万美元,%) 56 6000 45595 5000 4000 1500000 3000 1000000 21B32000 1000 16905364412400 1000 yoFwseIt s 6 网 阳能光使 出口额(万美元)一同比增长(%) 从2011年至今,光伏产业开始进入产业整合阶段。业内人士称,如今中国光伏 产业开始从低材料 端制造转向技术创新,从依赖欧美市场转向出口多元化,在国家政策的引导下, 从非完全市场化向完全市场化过渡。机电商会提供的数据显示,出口日本、欧洲、 美国、印度及韩国的价值占比分别为28%、16%、12%、3%及2%。总体来看,出口 结构趋于合理状态。业内人士指出,虽然市场回暖,出口形势良好,但应当看到, 由于世界经济复苏缓慢,加上中国外贸进出口的成本优势不断被削弱,光伏企业 仍然面临挑战 (摘编自《光伏产品出口结构优化》) 材料四 走进山东平度市王家流河村,新建的一座小有规模的光伏发电站让人眼前一亮 468块光伏板在太阳的照射下闪闪发光,一条条电缆源源不断地将电流传输到电 网。作为平度市首个集中式“光伏+扶贫”项目,这座电站也是村里农户的“新 财路
在我国环境压力增大的今天,能减少如此规模的煤关消耗,光伏电站的环保效益 无疑是巨大的。 (摘编自《“十二五”末,中国光伏装机量跃居世界第一》) 材料二: 从 2011 年至今,光伏产业开始进入产业整合阶段。业内人士称,如今中国光伏 产业开始从低材料三: 端制造转向技术创新,从依赖欧美市场转向出口多元化,在国家政策的引导下, 从非完全市场化向完全市场化过渡。机电商会提供的数据显示,出口日本、欧洲、 美国、印度及韩国的价值占比分别为 28%、16%、12%、3%及 2%。总体来看,出口 结构趋于合理状态。业内人士指出,虽然市场回暖,出口形势良好,但应当看到, 由于世界经济复苏缓慢,加上中国外贸进出口的成本优势不断被削弱,光伏企业 仍然面临挑战。 (摘编自《光伏产品出口结构优化》) 材料四: 走进山东平度市王家流河村,新建的一座小有规模的光伏发电站让人眼前一亮: 468 块光伏板在太阳的照射下闪闪发光,一条条电缆源源不断地将电流传输到电 网。作为平度市首个集中式“光伏+扶贫”项目,这座电站也是村里农户的“新 财路
国网平度公司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村里家家户户都在房顶上装上了太阳能光伏 发电装置,不仅满足自家用电需求,多余的电量还可以并网发电,换得收益。电 站一天能够发电600多度,一年能为村里带来约16万元收益。 为大力推动光伏扶贫,国家能源局和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今年10月 对外发布第一批光伏扶贫项目,总规模为516万千瓦,其中村级光伏电站(含户 用)218万千瓦,集中式地面电站298万千瓦。这些项目分布在河北、安徽、山 东、江西等14个省份,帮扶贫困户55万余户 “光伏扶贫工程市场有保障,能为贫困户带来20年稳定收益,可作为典型的资 产收益扶贫方式。”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长梁志鹏介绍 (摘编自《光伏产业助力我国农村精准扶贫》) 7.下列对材料二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2006~2011年间,中国光伏产品出口最多的年份是2011年,这一年的出口产 值达到3582108万美元,比2010年增长了17.38%。 B.20062011年间,中国光伏产品出口同比增长率最高的年份是2007年,以后 几年产值虽逐年增加,但同比增长的比率逐年下降 C.2011年光伏产品出口中,太阳能电池的出口额最高,未列名发电机组最低, 前者高达2267459万美元,而后者只有12654万美元。 D.2011年,其他逆变器虽然出口额只有51564万美元,仅排在光伏产品出口额 的第四位,但是同比增长率却最高,达到了56.59%。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 )(5 分) A.我国光伏电站建设虽然在“十二五”以前发展缓慢,但进入“十二五“以后 发展迅速,2015年光伏装机量比2011年的约多1500万千瓦 B.我国在新能源领域成就喜人,继风电装机跃居全球第之后,我国累计光伏装 机量也跃居世界第一,并且光伏发电量还将进一步增加 C.2011年后,我国光优产业进入产业整合阶段,注重技术创新和市场化,由依 赖出口转向拉动内需,新增光伏装机量多年位居全球首位 D.当前,我国光伏产业出口的市场越来越多元化,出口结构越来越合理化,市 场问暖,出口形势良好,但因为进出口成本提升,出口并非坦途。 E.材料四写了山东平度市王家流河村的光代发电站的使用情况,通过具体事例 说明“十二五”后,我国光伏电站建设发展迅速,富有说服力 9.我国为什么要大力发展光伏产业?请根据材料简要概括。(4分) 、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題共4小題,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丁鸿字孝公,颍川定陵人也。父公林,字幼春,封定陵新安乡侯,食邑五 千户,后徙封陵阳侯。鸿年十三,从桓荣受《欧阳尚书》,三年而明章句,善论 难,为都讲,遂笃志精锐,布衣荷担,不远千里。初,林从世祖征伐,鸿独与弟 盛居,怜盛幼小而共寒苦。及林卒,鸿当袭封注,上书让国于盛,不报。既葬 乃挂繚絰于冢庐而逃去,留书与盛曰:“鸿贪经书,不顾恩义,弱而随师,生不 供养,死不饭唅,皇天先祖,并不祐助,身被大病,不任茅土。前上疾状,愿辞 爵仲公,章寝不报,迫且当袭封。谨自放弃,逐求良医。如遂不瘳,永归沟壑。 鸿初与九江人鲍骏同事桓荣,甚相友善,及鸿亡封,与骏遇于东海,阳狂不识骏。 骏乃止而让之曰:“昔伯夷、吴札乱世权行,故得申其志耳。《春秋》之义,不
国网平度公司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村里家家户户都在房顶上装上了太阳能光伏 发电装置,不仅满足自家用电需求,多余的电量还可以并网发电,换得收益。电 站一天能够发电 600 多度,一年能为村里带来约 16 万元收益。 为大力推动光伏扶贫,国家能源局和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今年 10 月 对外发布第一批光伏扶贫项目,总规模为 516 万千瓦,其中村级光伏电站(含户 用)218 万千瓦,集中式地面电站 298 万千瓦。这些项目分布在河北、安徽、山 东、江西等 14 个省份,帮扶贫困户 55 万余户。 “光伏扶贫工程市场有保障,能为贫困户带来 20 年稳定收益,可作为典型的资 产收益扶贫方式。”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长梁志鹏介绍。 (摘编自《光伏产业助力我国农村精准扶贫》) 7.下列对材料二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2006~2011 年间,中国光伏产品出口最多的年份是 2011 年,这一年的出口产 值达到 3582108 万美元,比 2010 年增长了 17.38%。 B.2006~2011 年间,中国光伏产品出口同比增长率最高的年份是 2007 年,以后 几年产值虽逐年增加,但同比增长的比率逐年下降。 C.2011 年光伏产品出口中,太阳能电池的出口额最高,未列名发电机组最低, 前者高达 2267459 万美元,而后者只有 12654 万美元。 D.2011 年,其他逆变器虽然出口额只有 51564 万美元,仅排在光伏产品出口额 的第四位,但是同比增长率却最高,达到了 56.59%。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 )( )(5 分) A.我国光伏电站建设虽然在“十二五”以前发展缓慢,但进入“十二五“以后 发展迅速,2015 年光伏装机量比 2011 年的约多 1500 万千瓦。 B.我国在新能源领域成就喜人,继风电装机跃居全球第之后,我国累计光伏装 机量也跃居世界第一,并且光伏发电量还将进一步增加。 C.2011 年后,我国光优产业进入产业整合阶段,注重技术创新和市场化,由依 赖出口转向拉动内需,新增光伏装机量多年位居全球首位。 D.当前,我国光伏产业出口的市场越来越多元化,出口结构越来越合理化,市 场问暖,出口形势良好,但因为进出口成本提升,出口并非坦途。 E.材料四写了山东平度市王家流河村的光代发电站的使用情况,通过具体事例 说明“十二五”后,我国光伏电站建设发展迅速,富有说服力。 9.我国为什么要大力发展光伏产业?请根据材料简要概括。(4 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 分) (―)文言文阅读(本題共 4 小題,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3 题。 丁鸿字孝公,颍川定陵人也。父公林,字幼春,封定陵新安乡侯,食邑五 千户,后徙封陵阳侯。鸿年十三,从桓荣受《欧阳尚书》,三年而明章句,善论 难,为都讲,遂笃志精锐,布衣荷担,不远千里。初,林从世祖征伐,鸿独与弟 盛居,怜盛幼小而共寒苦。及林卒,鸿当袭封注,上书让国于盛,不报。既葬, 乃挂縗绖于冢庐而逃去,留书与盛曰:“鸿贪经书,不顾恩义,弱而随师,生不 供养,死不饭唅,皇天先祖,并不祐助,身被大病,不任茅土。前上疾状,愿辞 爵仲公,章寝不报,迫且当袭封。谨自放弃,逐求良医。如遂不瘳,永归沟壑。” 鸿初与九江人鲍骏同事桓荣,甚相友善,及鸿亡封,与骏遇于东海,阳狂不识骏。 骏乃止而让之曰:“昔伯夷、吴札乱世权行,故得申其志耳。《春秋》之义,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