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师大附中2010届高三上期语文期中试题 第I卷(选择题共36分) 本卷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 合题目要求。 (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词语,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A.鱼鳔(biao) 圩(wei)田 胴(tong)体怏怏(yang)不 B.啮(nie)齿 沏(qi)茶 偈(jie) 大大落落(ldo) C.挑剔(ti) 镌(juan)刻 太监(jian)量( liang)体裁衣 叶(xie)韵 晃( huang)眼流水浅浅(ji 2.下列各组词语中,错别字最多的一组是() A.凑和 坐阵 综合征 手屈一指 搏弈 金钢钻 看风使舵 C.门弟 九洲 泊来品 幅对联 D.装帧 涵概 订书机 惊皇失措 3.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全国多家报纸电视台记者到上海采访了驾车载人“钓鱼”事件的当事人孙中界 ②一道银光灿烂的天河,横贯在深蓝的天空,好像今晚的光色鲜明,牛朗星织女星也 格外耀眼。 ③大家地伸直了腰肢,在无言中,似乎又都感到彼此的坚忍倔强的精神,还看见重新 萌芽起的将来的希望
江西师大附中 2010 届高三上期语文期中试题 第Ⅰ卷(选择题 共 36 分) 本卷共 12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36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 合题目要求。 一、(15 分,每小题 3 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词语,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A.鱼鳔(biāo) 圩(wéi)田 胴(tóng)体 怏怏(yàng)不 乐 B.啮(niè)齿 沏(qì)茶 偈(jié) 语 大大落落(lào) C.挑剔(tì) 镌(juàn)刻 太监(jiān) 量(liàng)体裁衣 D.浸渍(zì) 叶(xié)韵 晃(huǎng)眼 流水浅浅(ji ān) 2.下列各组词语中,错别字最多的一组是( ) A.凑和 坐阵 综合征 手屈一指 B.震憾 搏弈 金钢钻 看风使舵 C.门弟 九洲 泊来品 一幅对联 D.装帧 涵概 订书机 惊皇失措 3.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全国多家报纸电视台记者 到上海采访了驾车载人“钓鱼”事件的当事人孙中界。 ②一道银光灿烂的天河,横贯在深蓝的天空,好像今晚的光色 鲜明,牛朗星织女星也 格外耀眼。 ③大家 地伸直了腰肢,在无言中,似乎又都感到彼此的坚忍倔强的精神,还看见重新 萌芽起的将来的希望
A.专程 特别 不约而同 B.专诚 其 不谋而合 C.专程 尤其不谋而合 D.专诚 特 不约而同 4.下列各句中没有病句的一句是() A.要使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加速发展,我们要不要学习外国先进经验呢?根据我国的国情可 不可以全盘照搬西方的模式呢?不能,我们要有自己的创造和发展,走中国式的社会主义道 路 B.采茶戏演员李亚鹏解放前一直遭白眼,如今却受到人们热切的青睐,就在这白眼和青睐 之间,他体味着人间的温情 C.我们兄弟手足情深,我怎能丢下生病的哥哥和弟弟去看演出呢? D.日前我国“德新海”号货轮被劫事件引起了人们的关注,能否运用正确的方式方法解救 船员,关系到船上二十几名船员的前途命运。 5.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金属工具和技术推进了农业的发展,导致了脑、体劳动分工、城乡分离、贸易发展。 B.哪里是山?哪里是房屋?哪里是菜园?我终于分辨出来了 C.在全国第10届发明展览会上,长沙九中的展品:三角函数作图器、带镜子的安全帽、记 事发卡、锄头紧固器……引起人们强烈的兴趣。 D.“年年种树年年光,年年种树老地方”,“造林——毁林—一再造林—一再毁林”的故 事还是一再重演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不容忽视的微细尘埃 尘埃无处不有,虽然它们的个体很小,但汇聚起来的威力却不小。据记载,北美大陆在20 世纪30年代发生地一次尘暴中,狂风将美国平原的泥土大量向东吹去,有难以估计的牲畜 被尘埃窒息而死。尽管如此,尘埃的积极作用却是不可低估的。悬浮在大气中的尘埃粒子, 能够将太阳光中的较短光柱拦截,使其进行有规则的发散,这样,才会使天空呈现蔚蓝。太
A.专程 特别 不约而同 B.专诚 尤 其 不谋而合 C.专程 尤其 不谋而合 D.专诚 特 别 不约而同 4.下列各句中没有病句的一句是( ) A.要使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加速发展,我们要不要学习外国先进经验呢?根据我国的国情可 不可以全盘照搬西方的模式呢?不能,我们要有自己的创造和发展,走中国式的社会主义道 路。 B.采茶戏演员李亚鹏解放前一直遭白眼,如今却受到人们热切的青睐,就在这白眼和青睐 之间,他体味着人间的温情。 C.我们兄弟手足情深,我怎能丢下生病的哥哥和弟弟去看演出呢? D.日前我国“德新海”号货轮被劫事件引起了人们的关注,能否运用正确的方式方法解救 船员,关系到船上二十几名船员的前途命运。 5.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A.金属工具和技术推进了农业的发展,导致了脑、体劳动分工、城乡分离、贸易发展。 B.哪里是山?哪里是房屋?哪里是菜园?我终于分辨出来了。 C.在全国第 10 届发明展览会上,长沙九中的展品:三角函数作图器、带镜子的安全帽、记 事发卡、锄头紧固器……引起人们强烈的兴趣。 D.“年年种树年年光,年年种树老地方”,“造林——毁林——再造林——再毁林”的故 事还是一再重演。 二、(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6-8 题。 不容忽视的微细尘埃 尘埃无处不有,虽然它们的个体很小,但汇聚起来的威力却不小。据记载,北美大陆在 20 世纪 30 年代发生地一次尘暴中,狂风将美国平原的泥土大量向东吹去,有难以估计的牲畜 被尘埃窒息而死。尽管如此,尘埃的积极作用却是不可低估的。悬浮在大气中的尘埃粒子, 能够将太阳光中的较短光柱拦截,使其进行有规则的发散,这样,才会使天空呈现蔚蓝。太
阳升起和降落时,由于阳光穿过较低层空间,空气中尘埃密度大,并伴有水汽,可以吸收反 射阳光中的黄色和红色部分,因此,这时看到的太阳呈现橙色、红色和黄色。气象学家指出, 在降雨时,每一个雨滴都必须有一颗尘埃参与,以它作为核心,水汽在其周围凝结,形成云 雾,再由云层形成雨点。若是纯净的空气中没有尘埃的存在,水分子无所依附,就不能形成 雨滴降落。此外,阳光在射向地球的时候,因受到尘埃的吸收和反射,能使地球上的生物得 到适量的光照,以满足生长发育所需要 现代科学发现,有的尘埃在一定的条件下会发生爆炸,这种现象被称作“尘炸”。据分析, 能够产生尘炸的物质有粮食粉尘、砂糖、奶粉、咖啡、金属粉末等。物质发生爆炸,是一种 剧烈的化学反应。而化学反应的速度与反应物质的颗粒大小有关。物质分散的越细,颗粒越 小,它的表面积就越大。与具有固定面积的物质相比,接触空气、吸附氧分子多,氧化和放 热的过程都很快,反应性能就更活泼。当其中的某一质点被火点燃,就会发生连锁反应,产 生爆炸。此外,易爆尘埃的颗粒越细、浓度越大,它所产生的爆炸力就会越强。当粉尘含量 低于大气含氧量一半时,就不会引起爆炸。物质形成“尘炸”,还和诱因、速度等因素有关 产生“尘炸”的诱因很多,其中最主要的是摩擦冲击以及电器设备或静电产生的火花 随着现代城市的迅速发展,人们发现尘埃已经成为一种危及环境和人类健康的污染物。流行 病学家对尘埃进入人体后的机理进行研究后指出,人们在呼吸时,每次大约要吸入50万个 浮游微粒。这些微粒进入人的身体后,可以一直进入肺部深处,并作为经常性刺激物留在那 里,它会导致发生炎症,产生粘液,使人呼吸困难,甚至导致死亡的发生。除此之外,浮游 微粒还可以向肺部传送化学污染物,而且在传送过程中,可以加速一种叫做游离基的有害物 质的产生,从而进一步加剧有害物质对人体的危害程度。进入人体的浮游微粒尘埃,主要来 源于工业废弃物、汽车尾气及建筑、装饰材料中的化学成分。资料表明,在我们生活环境内 排放的浮游微粒70%来自人为因素。另据调査,哮喘病、肺炎、心脏病等疾病的发病率,都 与浮游微粒的增减有关。 6.下列对尘埃的积极作用的理解,表述准确的一项是( A.天空呈现蔚蓝是太阳光中的光柱受尘埃拦截的结果。 B.每一个水分子中有一颗尘埃,才能形成云、雾,最后形成雨滴。 C.空气中的尘埃密度变化使太阳颜色发生变化。 D.尘埃能够吸收和反射射向地球的阳光,使地球上的生物得到适量的光照而成长 7.下列对第三段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在我们生活环境内排放的浮游微粒70%来自工业废弃物、汽车尾气等人为因素,因而可 以采取措施,加强治理,减轻浮游微粒的危害
阳升起和降落时,由于阳光穿过较低层空间,空气中尘埃密度大,并伴有水汽,可以吸收反 射阳光中的黄色和红色部分,因此,这时看到的太阳呈现橙色、红色和黄色。气象学家指出, 在降雨时,每一个雨滴都必须有一颗尘埃参与,以它作为核心,水汽在其周围凝结,形成云、 雾,再由云层形成雨点。若是纯净的空气中没有尘埃的存在,水分子无所依附,就不能形成 雨滴降落。此外,阳光在射向地球的时候,因受到尘埃的吸收和反射,能使地球上的生物得 到适量的光照,以满足生长发育所需要。 现代科学发现,有的尘埃在一定的条件下会发生爆炸,这种现象被称作“尘炸”。据分析, 能够产生尘炸的物质有粮食粉尘、砂糖、奶粉、咖啡、金属粉末等。物质发生爆炸,是一种 剧烈的化学反应。而化学反应的速度与反应物质的颗粒大小有关。物质分散的越细,颗粒越 小,它的表面积就越大。与具有固定面积的物质相比,接触空气、吸附氧分子多,氧化和放 热的过程都很快,反应性能就更活泼。当其中的某一质点被火点燃,就会发生连锁反应,产 生爆炸。此外,易爆尘埃的颗粒越细、浓度越大,它所产生的爆炸力就会越强。当粉尘含量 低于大气含氧量一半时,就不会引起爆炸。物质形成“尘炸”,还和诱因、速度等因素有关。 产生“尘炸”的诱因很多,其中最主要的是摩擦冲击以及电器设备或静电产生的火花。 随着现代城市的迅速发展,人们发现尘埃已经成为一种危及环境和人类健康的污染物。流行 病学家对尘埃进入人体后的机理进行研究后指出,人们在呼吸时,每次大约要吸入 50 万个 浮游微粒。这些微粒进入人的身体后,可以一直进入肺部深处,并作为经常性刺激物留在那 里,它会导致发生炎症,产生粘液,使人呼吸困难,甚至导致死亡的发生。除此之外,浮游 微粒还可以向肺部传送化学污染物,而且在传送过程中,可以加速一种叫做游离基的有害物 质的产生,从而进一步加剧有害物质对人体的危害程度。进入人体的浮游微粒尘埃,主要来 源于工业废弃物、汽车尾气及建筑、装饰材料中的化学成分。资料表明,在我们生活环境内 排放的浮游微粒 70%来自人为因素。另据调查,哮喘病、肺炎、心脏病等疾病的发病率,都 与浮游微粒的增减有关。 6.下列对尘埃的积极作用的理解,表述准确的一项是( ) A.天空呈现蔚蓝是太阳光中的光柱受尘埃拦截的结果。 B.每一个水分子中有一颗尘埃,才能形成云、雾,最后形成雨滴。 C.空气中的尘埃密度变化使太阳颜色发生变化。 D.尘埃能够吸收和反射射向地球的阳光,使地球上的生物得到适量的光照而成长。 7.下列对第三段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在我们生活环境内排放的浮游微粒 70%来自工业废弃物、汽车尾气等人为因素,因而可 以采取措施,加强治理,减轻浮游微粒的危害
B.空气中的浮游微粒进入人体肺部后,就使人体发生炎症,甚至导致生命的终结。 C.浮游微粒在向人体肺部传送化学污染物的过程中会快速产生一种有害物质一一游离基 D.人们发现,在现代城市中危及环境和人类健康的污染物就是尘埃 8.根据原文所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加强电器的维护保养,防止摩擦起火是防止“尘炸”的一种有效方法 B.只要粉尘含量超出大气含氧量一半时,就会发生爆炸。所以,我们要随时测量粉尘含量 是否超出大气含氧量的一半 C.在容易产生“尘炸”的厂房车间内,配备足够的通风设备,可以降低尘埃的浓度,从而 防止“尘炸”的发生 D.如果我们通过治理,能够有效地减少空气中浮游微尘的含量,就能降低哮喘病、肺炎、 心脏病等疾病的发病率。 、(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墨妙亭记苏轼 煕宁四年十一月,高邮孙莘老自广德移守吴兴。其明年二月,作墨妙亭于府第之北,逍遥堂 之东,取凡境内自汉以来古文遗刻以实之 吴兴自东晋为善地,号为山水清远。其民足于鱼稻蒲莲之利,寡求而不争。宾客非特有事于 其地者不至焉。故凡守郡者,率以风流啸咏、投壶饮酒为事。 自莘老之至,而岁适大水,上田皆不登,湖人大饥,将相率亡去。莘老大振廪劝分,躬自抚 循劳来,出于至诚。富有余者,皆争出谷以佐官,所活至不可胜计。当是时,朝廷方更化立 法,使者旁午,以为莘老当日夜治文书,赴期会,不能复雍容自得如故事。而莘老益喜宾客, 赋诗饮酒为乐,又以其余暇,网罗遗逸,得前人赋咏数百篇,以为《吴兴新集》,其刻画尚 存而僵仆断缺于荒陂野草之间者,又皆集于此亭。是岁十二月,余以事至湖,周览叹息,而 莘老求文为记。 或以谓余,凡有物必归于尽,而恃形以为固者,尤不可长,虽金石之坚,俄而变坏,至于功 名文章,其传世垂后,乃为差久,今乃于此托于彼,是久存者反求助于速坏。此既昔人之惑, 而莘老又将深檐大屋以锢留之,推是意也,其无乃几于不知命也夫。余以为知命者,必尽人
B.空气中的浮游微粒进入人体肺部后,就使人体发生炎症,甚至导致生命的终结。 C.浮游微粒在向人体肺部传送化学污染物的过程中会快速产生一种有害物质——游离基。 D.人们发现,在现代城市中危及环境和人类健康的污染物就是尘埃。 8.根据原文所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加强电器的维护保养,防止摩擦起火是防止“尘炸”的一种有效方法。 B.只要粉尘含量超出大气含氧量一半时,就会发生爆炸。所以,我们要随时测量粉尘含量 是否超出大气含氧量的一半。 C.在容易产生“尘炸”的厂房车间内,配备足够的通风设备,可以降低尘埃的浓度,从而 防止“尘炸”的发生。 D.如果我们通过治理,能够有效地减少空气中浮游微尘的含量,就能降低哮喘病、肺炎、 心脏病等疾病的发病率。 三、(12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9-12 题。 墨妙亭记 苏轼 熙宁四年十一月,高邮孙莘老自广德移守吴兴。其明年二月,作墨妙亭于府第之北,逍遥堂 之东,取凡境内自汉以来古文遗刻以实之。 吴兴自东晋为善地,号为山水清远。其民足于鱼稻蒲莲之利,寡求而不争。宾客非特有事于 其地者不至焉。故凡守郡者,率以风流啸咏、投壶饮酒为事。 自莘老之至,而岁适大水,上田皆不登,湖人大饥,将相率亡去。莘老大振廪劝分,躬自抚 循劳来,出于至诚。富有余者,皆争出谷以佐官,所活至不可胜计。当是时,朝廷方更化立 法,使者旁午,以为莘老当日夜治文书,赴期会,不能复雍容自得如故事。而莘老益喜宾客, 赋诗饮酒为乐,又以其余暇,网罗遗逸,得前人赋咏数百篇,以为《吴兴新集》,其刻画尚 存而僵仆断缺于荒陂野草之间者,又皆集于此亭。是岁十二月,余以事至湖,周览叹息,而 莘老求文为记。 或以谓余,凡有物必归于尽,而恃形以为固者,尤不可长,虽金石之坚,俄而变坏,至于功 名文章,其传世垂后,乃为差久,今乃于此托于彼,是久存者反求助于速坏。此既昔人之惑, 而莘老又将深檐大屋以锢留之,推是意也,其无乃几于不知命也夫。余以为知命者,必尽人
事,然后理足而无憾。物之有成必有坏,譬如人之有生必有死,而国之有兴必有亡也。虽知 其然,而君子之养身也,凡可以久生而缓死者无不用,其治国也,凡可以存存而救亡者无不 为,至于无可奈何而后已。此之谓知命。是亭之作否,无足争者,而其理则不可以不辨。故 具载其说,而列其名物于左云。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上田皆不登 登:(谷物)成熟,引申为“收成” B.躬自抚循劳来 来:回来的灾民 C.朝廷方更化立法法:王安石的变法 D.今乃于此托于彼 今:现在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①虽金石之坚 ②不若长安君之甚 B.①皆争出谷以佐官 ②越国以鄙远 C.①而其理则不可以不辨 ②手裁举,则又超忽而跃 D.①是亭之作否,无足争者 ②予购三百盆,皆病者 11.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能够表现“知命”的一组是() ①作墨妙亭于府第之北……取凡境内自汉以来古文遗刻以实之 ②必尽人事,然后理足而无憾 ③自莘老之至,…出于至诚 ④而莘老益喜宾客,赋诗饮酒为乐, ⑤又以其余暇,…又皆集于此亭 ⑥物之有成必有坏,……凡可以久生而缓死者无不用 A.①③⑤⑥B.②③⑤⑥ C.②③④⑥ D.①②④⑤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由文中可知,墨妙亭系莘老知湖州时所建,收藏湖州境内古代石刻,以求长存。 B.苏轼在熙宁四年十二月因事来到湖州,莘老请苏轼为他写一篇记述文章
事,然后理足而无憾。物之有成必有坏,譬如人之有生必有死,而国之有兴必有亡也。虽知 其然,而君子之养身也,凡可以久生而缓死者无不用,其治国也,凡可以存存而救亡者无不 为,至于无可奈何而后已。此之谓知命。是亭之作否,无足争者,而其理则不可以不辨。故 具载其说,而列其名物于左云。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上田皆不登 登:(谷物)成熟,引申为“收成” B.躬自抚循劳来 来:回来的灾民 C.朝廷方更化立法 法:王安石的变法 D.今乃于此托于彼 今:现在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①虽金石之坚 ②不若长安君之甚 B.①皆争出谷以佐官 ②越国以鄙远 C.①而其理则不可以不辨 ②手裁举,则又超忽而跃 D.①是亭之作否,无足争者 ②予购三百盆,皆病者 11.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能够表现“知命”的一组是( ) ①作墨妙亭于府第之北……取凡境内自汉以来古文遗刻以实之。 ②必尽人事,然后理足而无憾 ③自莘老之至,……出于至诚 ④而莘老益喜宾客,赋诗饮酒为乐, ⑤又以其余暇,……又皆集于此亭 ⑥物之有成必有坏,……凡可以久生而缓死者无不用 A.①③⑤⑥ B.②③⑤⑥ C.②③④⑥ D.①②④⑤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由文中可知,墨妙亭系莘老知湖州时所建,收藏湖州境内古代石刻,以求长存。 B.苏轼在熙宁四年十二月因事来到湖州,莘老请苏轼为他写一篇记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