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 (中国共产党第十四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一九九六年十月十日通过) 中国共产党第十四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根据全面实现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 计划和二○一○年远景目标的要求,分析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面临的形势,总结了经验和教训。鉴于 教育和科学的发展中央已有全面部署,本次全会主要讨论思想道德和文化建设方面的问题,并作出如下决 、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一项重大战略任务 (1)从一九九六年到二O一O年,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重要 时期。在这个时期,要巩固和发展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取得的伟大成就,促进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的 根本性转变,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要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 展,迎接综合国力剧烈竞争的挑战:要在前进道路上战胜各种困难,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这一切, 不仅要求物质文明有一个大的发展,而且要求精神文明有一个大的发展。必须指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 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特征,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和重要保证。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关系跨世纪宏 伟蓝图的全面实现,关系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兴旺发达。物质文明是基础,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必须牢牢把 握,毫不动摇,但是精神文明搞不好,物质文明也要受破坏,甚至社会也会变质。在把物质文明建设搞得 更好的同时,切实把精神文明建设提到更加突出的地位,认真解决当前一系列紧迫问题,进一步开创新形 势下精神文明建设的新局面,已经成为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极其关注的大事 (2)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十八年,我们国家经历了举世瞩目的历史大转折和事业大发展。这 是我们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扭转“文化大革命”十年内乱造成的严重局势,从困难中重新奋起,为中国社 会主义发展开辟新道路的伟大进程;又是我们经受住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国内国际风波的严峻考验, 把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推进到新阶段的伟大进程。这种历史性的成就,同解放思想、实事 求是、以实践为检验真理唯一标准的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同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重 新认识是分不开的;同为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而开拓进取的群众创造精神的振起,同不信邪、不怕压、维 护国家主权、冲破西方制裁的民族自立精神的发扬也是分不开的。归根到底,是同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理论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的形成和发展分不开的。没有党的指导思想这种历史性 飞跃,没有全民族精神状态这种深刻变化,没有敢闯敢试的劲头和及时总结经验的智慧,就走不出一条好
1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 (中国共产党第十四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一九九六年十月十日通过) 中国共产党第十四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根据全面实现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 计划和二○一○年远景目标的要求,分析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面临的形势,总结了经验和教训。鉴于 教育和科学的发展中央已有全面部署,本次全会主要讨论思想道德和文化建设方面的问题,并作出如下决 议。 一、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一项重大战略任务 (1)从一九九六年到二○一○年,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重要 时期。在这个时期,要巩固和发展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取得的伟大成就,促进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的 根本性转变,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要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 展,迎接综合国力剧烈竞争的挑战;要在前进道路上战胜各种困难,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这一切, 不仅要求物质文明有一个大的发展,而且要求精神文明有一个大的发展。必须指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 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特征,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和重要保证。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关系跨世纪宏 伟蓝图的全面实现,关系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兴旺发达。物质文明是基础,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必须牢牢把 握,毫不动摇,但是精神文明搞不好,物质文明也要受破坏,甚至社会也会变质。在把物质文明建设搞得 更好的同时,切实把精神文明建设提到更加突出的地位,认真解决当前一系列紧迫问题,进一步开创新形 势下精神文明建设的新局面,已经成为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极其关注的大事。 (2)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十八年,我们国家经历了举世瞩目的历史大转折和事业大发展。这 是我们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扭转“文化大革命”十年内乱造成的严重局势,从困难中重新奋起,为中国社 会主义发展开辟新道路的伟大进程;又是我们经受住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国内国际风波的严峻考验, 把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推进到新阶段的伟大进程。这种历史性的成就,同解放思想、实事 求是、以实践为检验真理唯一标准的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同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重 新认识是分不开的;同为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而开拓进取的群众创造精神的振起,同不信邪、不怕压、维 护国家主权、冲破西方制裁的民族自立精神的发扬也是分不开的。归根到底,是同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理论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的形成和发展分不开的。没有党的指导思想这种历史性 飞跃,没有全民族精神状态这种深刻变化,没有敢闯敢试的劲头和及时总结经验的智慧,就走不出一条好
路,就干不出新的事业。估量精神文明建设的形势,必须充分认识这个主流 改革开放一开始,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就强调两个文明一起抓的战略方针。在党的历次 重要会议上作出一系列重大决定,十二届六中全会还专门作出《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 议》,明确了精神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根本仼务和重大方针,引导全党全国人民逐步加深对精神文明建 设的认识,展开了各方而的工作,推动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但是,对两个文明一起抓的方针,在执行过 程中出现过不一贯的情况。八十年代末邓小平同志指出,十年最大的失误是教育,主要是思想政治教育削 弱了,一手比较硬、一手比较软。十三届四中全会后,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两手抓、两手都 要硬的方针,从多方面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作了积极有效的努力 九九二年邓小平同志南方谈话和党的十四大开辟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阶段 这篇谈话回答了经常困扰和束缚我们思想的许多重大认识问题,提出了抓住时机、发展自己的战略思想, 同时阐明了精神文明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要地位。十四大科学总结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 来党的基本实践和基本经验,确立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明确要求在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同时把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到新水平,十四大以来,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 党中央领导下,坚持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党,深入宣传贯彻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 方针;强调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促进科技和教育事 业发展;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繁荣社会主义文化,弘扬主旋律:广泛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 教育,突出宣传一批先进典型,普遍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民主法制教育, 加大反腐败、扫除社会丑恶现象和打击刑事犯罪活动的斗争力度。精神文明建设取得积极进展和明显效果, 对促进改革、发展,稳定起了重要作用 同时必须清醒看到,在一些地方和部门的领导工作中,忽视思想教育,忽视精神文明,“一手比 较硬、一手比较软”的问题还没有解决。在社会精神生活方面存在不少问题,有的还相当严重。一些领域 道德失范,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滋长;封建迷信活动和黄赌毒等丑恶现象沉渣泛起:假冒伪劣、 欺诈活动成为社会公害:文化事业受到消极因素的严重冲击,危害青少年身心健康的东西屡禁不止:腐败 现象在一些地方蔓延,党风、政风受到很大损害;一部分人国家观念淡薄,对社会主义前途发生困惑和动 摇。估量精神文明建设的形势,决不能忽视这些问题的存在。 看不到十八年来精神文明建设的主流,就会丧失信心,是错误的:看不到问题的严重性和紧迫性, 就会丧失警惕,是危险的。只有坚持全面的、历史的、发展的观点,把精神文明建设放到建设有中国特色
2 路,就干不出新的事业。估量精神文明建设的形势,必须充分认识这个主流。 改革开放一开始,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就强调两个文明一起抓的战略方针。在党的历次 重要会议上作出一系列重大决定,十二届六中全会还专门作出《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 议》,明确了精神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根本任务和重大方针,引导全党全国人民逐步加深对精神文明建 设的认识,展开了各方而的工作,推动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但是,对两个文明一起抓的方针,在执行过 程中出现过不一贯的情况。八十年代末邓小平同志指出,十年最大的失误是教育,主要是思想政治教育削 弱了,一手比较硬、一手比较软。十三届四中全会后,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两手抓、两手都 要硬的方针,从多方面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作了积极有效的努力。 一九九二年邓小平同志南方谈话和党的十四大开辟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阶段。 这篇谈话回答了经常困扰和束缚我们思想的许多重大认识问题,提出了抓住时机、发展自己的战略思想, 同时阐明了精神文明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要地位。十四大科学总结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 来党的基本实践和基本经验,确立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明确要求在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同时把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到新水平,十四大以来,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 党中央领导下,坚持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党,深入宣传贯彻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 方针;强调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促进科技和教育事 业发展;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繁荣社会主义文化,弘扬主旋律;广泛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 教育,突出宣传一批先进典型,普遍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民主法制教育, 加大反腐败、扫除社会丑恶现象和打击刑事犯罪活动的斗争力度。精神文明建设取得积极进展和明显效果, 对促进改革、发展,稳定起了重要作用。 同时必须清醒看到,在一些地方和部门的领导工作中,忽视思想教育,忽视精神文明,“一手比 较硬、一手比较软”的问题还没有解决。在社会精神生活方面存在不少问题,有的还相当严重。一些领域 道德失范,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滋长;封建迷信活动和黄赌毒等丑恶现象沉渣泛起;假冒伪劣、 欺诈活动成为社会公害;文化事业受到消极因素的严重冲击,危害青少年身心健康的东西屡禁不止;腐败 现象在一些地方蔓延,党风、政风受到很大损害;一部分人国家观念淡薄,对社会主义前途发生困惑和动 摇。估量精神文明建设的形势,决不能忽视这些问题的存在。 看不到十八年来精神文明建设的主流,就会丧失信心,是错误的;看不到问题的严重性和紧迫性, 就会丧失警惕,是危险的。只有坚持全面的、历史的、发展的观点,把精神文明建设放到建设有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整个事业的大局中来考察,放到整个世界的大局中来考察,才能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增强建设 精神文明的自信心和责任感 (3)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对外开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中国共产党人和中 国人民一项艰巨的历史使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我国经济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必由之路,是一项 前无古人的伟大创举。这种经济体制,不仅同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政治制度结合在一起,而且同社会主 义精神文明结合在一起。我国的实践已经证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 生产力,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也有利于增强人们的自立意识、竞争意识、 效率意识、民主法制意识和开拓创新精神,使社会主义的优越性进一步发挥出来。同时,市场自身的弱点 和消极方面也会反映到精神生活中来。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紧密结合改革和发展的实 践,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引导人们正确处理竞争和协作、自主和监督、效率和公平、 先富和共富、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等关系,反对见利忘义、唯利是图,形成把国家和人民利益放在首位而 又充分尊重公民个人合法利益的社会主义义利观,形成健康有序的经济和社会生活规范 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对外开放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项基本国策。在国际格局的变 动中抓住机遇、扩大开放,有利于我国在独立自主的基础上壮大社会主义经济,有利于吸收和借鉴世界各 国先进的科学技术、经营管理方法以及其他一切有益的知识和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对外开放也 会有风险,资本主义腐朽东西会乘机而入,只要坚持发展社会生产力,确保公有制经济占主体地位,政权 掌握在人民手里,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教育,精神文明建设就能在改革开放中健康发展。 应当指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长期的、复杂的。这是由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引 起经济和社会生活的许多重大变动,而体制、法律,政策、管理的完善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由于社会主 义在世界范围内出现严重曲折,而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科技占优势的压力和西方意识形态的渗透将长 期存在:还由于封建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遗留的腐朽思想和小生产习惯势力仍有相当影响。对于这 种长期性、复杂性要有足够的思想准备,精神文明建设必须常抓不懈。 在新形势下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是对全党同志的一个重要考验。如何在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前提下 使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相互促进,协调发展,防止和克服一手硬、一手软:如何在深化改革、建 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条件下,形成有利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共同理想、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 防止和遏制腐朽思想和丑恶现象的滋长蔓延;如何在扩大对外开放、迎接世界新科技革命的情况下,吸收 外国优秀文明成果,弘扬祖国传统文化精华,防止和消除文化垃圾的传播,抵御敌对势力对我“西化
3 社会主义整个事业的大局中来考察,放到整个世界的大局中来考察,才能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增强建设 精神文明的自信心和责任感。 (3)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对外开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中国共产党人和中 国人民一项艰巨的历史使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我国经济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必由之路,是一项 前无古人的伟大创举。这种经济体制,不仅同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政治制度结合在一起,而且同社会主 义精神文明结合在一起。我国的实践已经证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 生产力,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也有利于增强人们的自立意识、竞争意识、 效率意识、民主法制意识和开拓创新精神,使社会主义的优越性进一步发挥出来。同时,市场自身的弱点 和消极方面也会反映到精神生活中来。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紧密结合改革和发展的实 践,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引导人们正确处理竞争和协作、自主和监督、效率和公平、 先富和共富、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等关系,反对见利忘义、唯利是图,形成把国家和人民利益放在首位而 又充分尊重公民个人合法利益的社会主义义利观,形成健康有序的经济和社会生活规范。 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对外开放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项基本国策。在国际格局的变 动中抓住机遇、扩大开放,有利于我国在独立自主的基础上壮大社会主义经济,有利于吸收和借鉴世界各 国先进的科学技术、经营管理方法以及其他一切有益的知识和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对外开放也 会有风险,资本主义腐朽东西会乘机而入,只要坚持发展社会生产力,确保公有制经济占主体地位,政权 掌握在人民手里,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教育,精神文明建设就能在改革开放中健康发展。 应当指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长期的、复杂的。这是由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引 起经济和社会生活的许多重大变动,而体制、法律,政策、管理的完善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由于社会主 义在世界范围内出现严重曲折,而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科技占优势的压力和西方意识形态的渗透将长 期存在;还由于封建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遗留的腐朽思想和小生产习惯势力仍有相当影响。对于这 种长期性、复杂性要有足够的思想准备,精神文明建设必须常抓不懈。 在新形势下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是对全党同志的一个重要考验。如何在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前提下, 使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相互促进,协调发展,防止和克服一手硬、一手软;如何在深化改革、建 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条件下,形成有利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共同理想、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 防止和遏制腐朽思想和丑恶现象的滋长蔓延;如何在扩大对外开放、迎接世界新科技革命的情况下,吸收 外国优秀文明成果,弘扬祖国传统文化精华,防止和消除文化垃圾的传播,抵御敌对势力对我“西化
“分化”的图谋,这是在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必须认真解决的历史性课题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奋斗目标 (4)根据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任务,根据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历史经验 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必须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为指导,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方针,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发展教育科学文化,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 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 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团结和动员各族人民把我国建设成为富 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是精神文明建设总的指导思想,也是精神文明建设总的要求 (5)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与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 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党在新时期各项工作 的根本指针和中华民族振兴的强大精神支柱。全面、正确、积极地坚持和实践这一理论,是我们党和国家 经受住各种风险考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保证。 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包含着极其丰富的关于精神文明建设的思想。邓小平同志强 调我们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国家,不但要有高度的物质文明,而且要有高度的精神文明,两个文明都搞好, 才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搞现代化一定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要有两手,只有一手是不行的。强 调精神文明建设包括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要教育人民成为“四有”人民,教育干部成为“四 有”干部,特别要教育妤青年、教育好后代,强调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是我们的精 神动力,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解放思想、改革开放要贯彻社会主义现代化全过程,坚持四项基 本原则、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也要贯彻社会主义现代化全过程,搞自由化就是要把中国引导到资本主义道 路,就会破坏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强调改革开放是解决中国问题的希望,实行开放政策也会带来一些坏 的东西,影响我们的人民,我们用教育和法律手段解决这个问题。强调要继承和发扬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 和党的优良传统,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反对封建主义残余影响,抵制资本主义腐朽 思想的侵蚀。强调要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培养一大批优秀的科学家、教育家、文学艺术家和其他各种专 家,思想文化和教育战线上的同志都应当是人类灵魂工程师。强调思想政治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决不 能削弱,对思想上的不正确倾向要以说服教育为主,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不能简单粗暴,也不能不闻不 问,强调党要加强对精神文明建设的领导,必须狠狠地抓,一天不放松地抓,从具体事件抓起,关键是党
4 “分化”的图谋,这是在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必须认真解决的历史性课题。 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奋斗目标 (4)根据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任务,根据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历史经验, 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必须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为指导,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方针,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发展教育科学文化,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 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 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团结和动员各族人民把我国建设成为富 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是精神文明建设总的指导思想,也是精神文明建设总的要求。 (5)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与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 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党在新时期各项工作 的根本指针和中华民族振兴的强大精神支柱。全面、正确、积极地坚持和实践这一理论,是我们党和国家 经受住各种风险考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保证。 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包含着极其丰富的关于精神文明建设的思想。邓小平同志强 调我们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国家,不但要有高度的物质文明,而且要有高度的精神文明,两个文明都搞好, 才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搞现代化一定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要有两手,只有一手是不行的。强 调精神文明建设包括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要教育人民成为“四有”人民,教育干部成为“四 有”干部,特别要教育好青年、教育好后代,强调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是我们的精 神动力,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解放思想、改革开放要贯彻社会主义现代化全过程,坚持四项基 本原则、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也要贯彻社会主义现代化全过程,搞自由化就是要把中国引导到资本主义道 路,就会破坏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强调改革开放是解决中国问题的希望,实行开放政策也会带来一些坏 的东西,影响我们的人民,我们用教育和法律手段解决这个问题。强调要继承和发扬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 和党的优良传统,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反对封建主义残余影响,抵制资本主义腐朽 思想的侵蚀。强调要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培养一大批优秀的科学家、教育家、文学艺术家和其他各种专 家,思想文化和教育战线上的同志都应当是人类灵魂工程师。强调思想政治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决不 能削弱,对思想上的不正确倾向要以说服教育为主,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不能简单粗暴,也不能不闻不 问,强调党要加强对精神文明建设的领导,必须狠狠地抓,一天不放松地抓,从具体事件抓起,关键是党
风建设和领导干部以身作则。 改革开放以来前实践证明,深刻理解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认真实践邓小平同志 关于精神文明建设的思想,就一定能体现人民的意愿、时代的要求,把精神文明建设不断推向前进。 (6)我们进行的精神文明建设,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坚持改革开放的精 神文明建设,是继承发扬优良传统而又充分体现时代精神、立足本国而又面向世界的精神文明建设。今后 十五年,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目标是:在全民族牢固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 想,牢固树立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的坚定信念:实现以思想道德修养、科学教育水平、民主法制观念 为主要内容的公民素质的显著提高,实现以积极健康、丰富多采、服务人民为主要要求的文化生活质量的 显著提高,实现以社会风气、公共秩序、生活环境为主要标志的城乡文明程度的显著提高:在全国范围形 成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协调发展的良好局面 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建立起党委统一领导、党政主要领导亲自抓、各方面分工负责的领导体制和 工作机制,克服在实际工作中忽视精神文明建设的现象。要坚持重在建设的方针,把长远目标同阶段性任 务结合起来,切实抓好今后五年的工作。要从大局着眼,认真解决当前精神文明建设中干部和群众普遍关 心的重要问题。一是坚决制止党政机关和干部队伍中存在的消极腐败现象,进一步树立密切联系群众、勤 政务实、廉洁奉公的优良党风政风。二是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业不正之风,反对假冒伪劣、欺诈行 为,大力培育爱岗尽责、方便群众、优质服务的敬业帮神。三是坚决扫除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反对封 建迷信活动,形成文明、健康、崇尚科学的社会风尚。四是坚决禁止制造和传播文化垃圾的行为,初步呈 现优秀精神产品大量涌现、文化市场活跃有序的繁荣景象。五是坚决治理一些地方社会治安不好和环境脏、 乱、差的状况,创建更多的文明村镇和文眀城市。各地各部门都要根据总的要求制定具体规划,认真组织 落实。通过扎实有效的工作,使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以新的面貌进入二十一世纪。 、努力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 (7)社会主义思想道德集中体现着精神文明建设的性质和方向,对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具有巨 大的能动作用。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整个过程中,思想道德建设的基本任务是:坚持爱国主义、集 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建设,引导人们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的共同理想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我们现在建设和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最终目的 是实现共产主义,应当在全社会认真提倡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思想道德。同时要把先进性要求同广泛性要
5 风建设和领导干部以身作则。 改革开放以来前实践证明,深刻理解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认真实践邓小平同志 关于精神文明建设的思想,就一定能体现人民的意愿、时代的要求,把精神文明建设不断推向前进。 (6)我们进行的精神文明建设,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坚持改革开放的精 神文明建设,是继承发扬优良传统而又充分体现时代精神、立足本国而又面向世界的精神文明建设。今后 十五年,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目标是:在全民族牢固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 想,牢固树立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的坚定信念;实现以思想道德修养、科学教育水平、民主法制观念 为主要内容的公民素质的显著提高,实现以积极健康、丰富多采、服务人民为主要要求的文化生活质量的 显著提高,实现以社会风气、公共秩序、生活环境为主要标志的城乡文明程度的显著提高;在全国范围形 成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协调发展的良好局面。 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建立起党委统一领导、党政主要领导亲自抓、各方面分工负责的领导体制和 工作机制,克服在实际工作中忽视精神文明建设的现象。要坚持重在建设的方针,把长远目标同阶段性任 务结合起来,切实抓好今后五年的工作。要从大局着眼,认真解决当前精神文明建设中干部和群众普遍关 心的重要问题。一是坚决制止党政机关和干部队伍中存在的消极腐败现象,进一步树立密切联系群众、勤 政务实、廉洁奉公的优良党风政风。二是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业不正之风,反对假冒伪劣、欺诈行 为,大力培育爱岗尽责、方便群众、优质服务的敬业帮神。三是坚决扫除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反对封 建迷信活动,形成文明、健康、崇尚科学的社会风尚。四是坚决禁止制造和传播文化垃圾的行为,初步呈 现优秀精神产品大量涌现、文化市场活跃有序的繁荣景象。五是坚决治理一些地方社会治安不好和环境脏、 乱、差的状况,创建更多的文明村镇和文明城市。各地各部门都要根据总的要求制定具体规划,认真组织 落实。通过扎实有效的工作,使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以新的面貌进入二十一世纪。 三、努力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 (7)社会主义思想道德集中体现着精神文明建设的性质和方向,对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具有巨 大的能动作用。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整个过程中,思想道德建设的基本任务是:坚持爱国主义、集 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建设,引导人们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的共同理想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我们现在建设和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最终目的 是实现共产主义,应当在全社会认真提倡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思想道德。同时要把先进性要求同广泛性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