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继承爱国传统弘扬中国精神 、教学目的:通过对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传统和新时 期的爱国主义的分析,培养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做忠诚 的爱国主义者 l、主要内容 1、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和时代价值 2、新时期爱国主义的具体要求 3、怎样做忠诚的爱国主义者 Ⅲl教学重点:大学生应怎样弘扬爱国主义传统、做忠 诚的爱国主义者 Ⅳ、关键词:爱国主义民族精神 V、教学时间:4学时
1 第二章 继承爱国传统 弘扬中国精神 Ⅰ、教学目的:通过对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传统和新时 期的爱国主义的分析,培养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做忠诚 的爱国主义者。 Ⅱ、主要内容: 1、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和时代价值 2、新时期爱国主义的具体要求 3、怎样做忠诚的爱国主义者 Ⅲ、教学重点:大学生应怎样弘扬爱国主义传统、做忠 诚的爱国主义者 Ⅳ、关 键 词:爱国主义 民族精神 Ⅴ、教学时间:4 学时
第一节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传统 中华民族富有爱国主义的光荣传统。爱国主义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 帜,是推动我国社会历史发展的巨大力量,是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 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 爱国主义体现了人民群众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感情,反映了个人对祖国的依存关系,是人 们对自己故土家园、种族和文化的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与荣誉感的统一。它是调节个人 与祖国之间关系的道德要求、政治原则和法律规范,也是民族精神的核心。具体而言,爱国 主义的基本要求主要包括: 爱祖国的大好河山 祖国的河山在人们的心中占据着至高无上的地位,它不只是自然风光,而且是主权、财 富、民族发展和进步的基本载体。因此,每一个爱国者都会把保卫国土、维护祖国领土的完 整和统一,作为自己神圣使命和义不容辞的责任 2、爱自己的骨肉同胞。 爱自己的骨肉同胞就是爱祖国的人民群众,它反映的是对整个民族利益共同体的自觉认 同。爱自己的骨肉同胞,最主要的是培养对祖国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紧紧地与祖国人民群 众血肉相连 、爱祖国的灿烂文化 文化传统作为一个民族群体意识的载体,常常被称为国家和民族的“胎记”,是一个民 族得以延续的“精神基因”,是培养民族心理、民族个性、民族精神的“摇篮”,是国家和民 族凝聚力的重要基础。爱祖国的灿烂文化,就应该首先认真学习和真正了解祖国的历史,深 入了解祖国优良的历史文化传统。 爱自己的国家 爱国主义是历史的、具体的,在不同的历史时代和文化背景下所产生的爱国主义,具有 不同的内涵。爱国主义的丰富性和生命力,正是通过它的历史性和具体性来体现 在现阶段,爱国主义主要体现在献身和保卫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献身于促进祖国统 大业 二、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 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优良传统源远流长。自古以来,爱国的思想和行为受到人们的褒奖
2 第一节 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传统 中华民族富有爱国主义的光荣传统。爱国主义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 帜,是推动我国社会历史发展的巨大力量,是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 一、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 爱国主义体现了人民群众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感情,反映了个人对祖国的依存关系,是人 们对自己故土家园、种族和文化的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与荣誉感的统一。它是调节个人 与祖国之间关系的道德要求、政治原则和法律规范,也是民族精神的核心。具体而言,爱国 主义的基本要求主要包括: 1、爱祖国的大好河山。 祖国的河山在人们的心中占据着至高无上的地位,它不只是自然风光,而且是主权、财 富、民族发展和进步的基本载体。因此,每一个爱国者都会把保卫国土、维护祖国领土的完 整和统一,作为自己神圣使命和义不容辞的责任。 2、爱自己的骨肉同胞。 爱自己的骨肉同胞就是爱祖国的人民群众,它反映的是对整个民族利益共同体的自觉认 同。爱自己的骨肉同胞,最主要的是培养对祖国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紧紧地与祖国人民群 众血肉相连。 3、爱祖国的灿烂文化。 文化传统作为一个民族群体意识的载体,常常被称为国家和民族的“胎记”,是一个民 族得以延续的“精神基因”,是培养民族心理、民族个性、民族精神的“摇篮”,是国家和民 族凝聚力的重要基础。爱祖国的灿烂文化,就应该首先认真学习和真正了解祖国的历史,深 入了解祖国优良的历史文化传统。 4、爱自己的国家。 爱国主义是历史的、具体的,在不同的历史时代和文化背景下所产生的爱国主义,具有 不同的内涵。爱国主义的丰富性和生命力,正是通过它的历史性和具体性来体现。 在现阶段,爱国主义主要体现在献身和保卫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献身于促进祖国统一 大业。 二、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 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优良传统源远流长。自古以来,爱国的思想和行为受到人们的褒奖
和景仰。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优良传统内涵极为丰富,要在新的形势下发扬光大 1、热爱祖国、矢志不渝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位卑未敢忘国忧”,“报国之心,死而后已”杶 名言,都寄托了对祖国矢志不渝的热爱和赤诚之心 2、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等思想深刻表达了中华 民族的爱国情怀。 3、维护统一、反对分裂。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民族团结和睦,始终是各族人民的共同心愿;维护民族团结和 祖国统一,始终是各族人民的最高利益和神圣职责。 4、同仇敌忾、抗御外侮。 中华民族爱好和平与自由,但决不容忍外来的侵略和压迫。面对外来侵略,各族人民团 结一致,同仇敌忾,奋起反抗,誓死保家卫国,是中华民族爱国主义优良传统的集中体现。 三、爱国主义的时代价值 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现时代,在祖国统一大业尚未彻底 完成、民族团结需要进一步加强的今天,弘扬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具有重要的 现实意义和时代价值。 1、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继往开来的精神支柱。 中华民族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中华文明之所以能够延续发展至今,重要的原因就是:千 百年来深深融入到民族意识之中的爱国主义优良传统,成为鼓舞中华民族艰苦奋斗、继往开 来的重要精神支柱 2、爱国主义是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纽带。 在中华民族的发展史上,爱国主义对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发挥了重要作用。在祖国 统一大业尚未彻底完成、民族团结需要进一步加强的今天,更需要弘扬爱国主义的精神,维 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实现祖国统一大业。 3、爱国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动力。 当代,各国之间综合国力的竞争日趋激烈。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中华民族立于不败之 地的一个重要保障,就是高扬爱国主义旗帜,最大限度地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和港澳台以及广 大海外同胞,激发起爱我中华、建我中华、强我中华的爱国热情,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3 和景仰。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优良传统内涵极为丰富,要在新的形势下发扬光大。 1、热爱祖国、矢志不渝。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位卑未敢忘国忧”,“报国之心,死而后已”扽 名言,都寄托了对祖国矢志不渝的热爱和赤诚之心。 2、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等思想深刻表达了中华 民族的爱国情怀。 3、维护统一、反对分裂。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民族团结和睦,始终是各族人民的共同心愿;维护民族团结和 祖国统一,始终是各族人民的最高利益和神圣职责。 4、同仇敌忾、抗御外侮。 中华民族爱好和平与自由,但决不容忍外来的侵略和压迫。面对外来侵略,各族人民团 结一致,同仇敌忾,奋起反抗,誓死保家卫国,是中华民族爱国主义优良传统的集中体现。 三、爱国主义的时代价值 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现时代,在祖国统一大业尚未彻底 完成、民族团结需要进一步加强的今天,弘扬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具有重要的 现实意义和时代价值。 1、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继往开来的精神支柱。 中华民族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中华文明之所以能够延续发展至今,重要的原因就是:千 百年来深深融入到民族意识之中的爱国主义优良传统,成为鼓舞中华民族艰苦奋斗、继往开 来的重要精神支柱。 2、爱国主义是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纽带。 在中华民族的发展史上,爱国主义对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发挥了重要作用。在祖国 统一大业尚未彻底完成、民族团结需要进一步加强的今天,更需要弘扬爱国主义的精神,维 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实现祖国统一大业。 3、爱国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动力。 当代,各国之间综合国力的竞争日趋激烈。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中华民族立于不败之 地的一个重要保障,就是高扬爱国主义旗帜,最大限度地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和港澳台以及广 大海外同胞,激发起爱我中华、建我中华、强我中华的爱国热情,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4、爱国主义是个人实现人生价值的力量源泉。 个人的发展和人生价值的实现,与祖国的建设和发展息息相关。祖国的发展为个人的发 展创造条件、提供机会,个人创造的业绩和成果需要得到祖国的评价和认可。 伟大的人生目标往往产生于深厚的爱国之情。革命家孙中山、数学家华罗庚,都以民族 的复兴和祖国的富强为人生目标,献身于祖国的革命和建设之中,做出巨大成就。 第二节新时期的爱国主义 新时期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既承接了历史上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又吸纳了鲜活的时 代精神,内涵更为丰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 、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和拥护祖国统一 在现阶段,爱国主义主要表现为献身于建设和保卫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献身于促进祖 国统一大业 1、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的一致性 (1)爱祖国与爱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使祖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国已不是一个任人宰割、民生 凋敝、满目疮痍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而是充满了生机和活力,为世界所瞩目的繁荣 昌盛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国的历史和现实都证明了,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 义才能发展中国。 (2)爱祖国与爱中国共产党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经过流血牺牲、艰苦奋斗,建立起繁荣富强的社会主义中国 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一部为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为国家繁荣昌盛和人民共同富裕而 奋斗的历史。中国的历史和现实都证明,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2、爱国主义与拥护祖国统一的一致性 (1)爱国主义与拥护祖国统一的一致性,是对全体中华儿女的基本要求 在这个问题上,爱国与否是最基本的政治原则。邓小平曾指出:“港澳、台湾、海外的 爱国同胞,不能要求他们都拥护社会主义,但是至少也不能反对社会主义的新中国,否则怎 么叫爱祖国呢?” (2)维护祖国统一、反对祖国分裂 只要站在拥护祖国统一的原则立场上,承认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
4 4、爱国主义是个人实现人生价值的力量源泉。 个人的发展和人生价值的实现,与祖国的建设和发展息息相关。祖国的发展为个人的发 展创造条件、提供机会,个人创造的业绩和成果需要得到祖国的评价和认可。 伟大的人生目标往往产生于深厚的爱国之情。革命家孙中山、数学家华罗庚,都以民族 的复兴和祖国的富强为人生目标,献身于祖国的革命和建设之中,做出巨大成就。 第二节 新时期的爱国主义 新时期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既承接了历史上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又吸纳了鲜活的时 代精神,内涵更为丰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 一、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和拥护祖国统一 在现阶段,爱国主义主要表现为献身于建设和保卫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献身于促进祖 国统一大业。 1、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的一致性 (1)爱祖国与爱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使祖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国已不是一个任人宰割、民生 凋敝、满目疮痍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而是充满了生机和活力,为世界所瞩目的繁荣 昌盛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国的历史和现实都证明了,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 义才能发展中国。 (2)爱祖国与爱中国共产党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经过流血牺牲、艰苦奋斗,建立起繁荣富强的社会主义中国。 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一部为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为国家繁荣昌盛和人民共同富裕而 奋斗的历史。中国的历史和现实都证明,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2、爱国主义与拥护祖国统一的一致性 (1)爱国主义与拥护祖国统一的一致性,是对全体中华儿女的基本要求。 在这个问题上,爱国与否是最基本的政治原则。邓小平曾指出:“港澳、台湾、海外的 爱国同胞,不能要求他们都拥护社会主义,但是至少也不能反对社会主义的新中国,否则怎 么叫爱祖国呢?” (2)维护祖国统一、反对祖国分裂 只要站在拥护祖国统一的原则立场上,承认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
分割的一部分,深明中华民族的大义,就能够在政治上求同存异,就能够团结起来,共同为 祖国的统一大业奋斗 爱国主义与经济全球化 经济全球化是当今时代发展的重要趋势。它的发展使世界各国在经济上联系日益紧密, 同时影响到世界各国的政治和文化,对爱国主义也提出了挑战。 1、经济全球化形势下要弘扬爱国主义 济全球化形势下,一个国家的公民可能工作和生活在另外一个国家,并对另外一个国 家产生感情。这种情况使有的人对自己的归属感产生了困惑,甚至认为爱国主义在今天已经 过时了。事实上,爱国主义并没有也不会过时。在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国家仍然是民族存 在的最高形式,是国际社会活动中的独立主体。 (1)一个国家的公民可能工作和生活在另外一个国家,但仍然具有祖国的国籍,强盛 的祖国是个人在国外发展的最大的后盾 (2)一个国家的公民可能工作和生活在另外一个国家,甚至加入了另外一个国家的国 籍,但仍然具有祖国的民族身份和肤色,仍然代表着自己的祖国,与自己的祖国休戚相关 (3)全球化形势下国家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的竞争更加激烈,更加需要爱国主义凝聚 切爱国力量,为祖国的富强做贡献。但在弘扬爱国主义的过程中要反对两种错误倾向:一 是狭隘的民族主义;二是大国沙文主义 2、经济全球化与当代大学生的爱国主义 (1)人有地域和信仰的差别,但报效祖国不受限制 生活在不同地域、信仰不同宗教的中华儿女,报效祖国的形式可以不同,但报国之心并 没有受到限制。 (2)科学没有国界,但科学家有祖国 科学没有国界,但科学家及其科学事业的发展都与自己祖国有着密切关系;科学知识是 没有国界的,但科学知识的运用却不可能离开具体的国家 (3)经济全球化不等于全球的政治、文化一体化 经济全球化是世界发展的必然趋势,但经济全球化并不等同于全球的政治、文化一体化。 试图用一种政治制度、价值观念和意识形态去统一世界,不仅是对别国的侵害,也是根本行 不通的,只会危害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在全球化过程中,既要充分利用经济全球化所提供的机遇发展自己,又坚决维护国家的
5 分割的一部分,深明中华民族的大义,就能够在政治上求同存异,就能够团结起来,共同为 祖国的统一大业奋斗。 二、爱国主义与经济全球化 经济全球化是当今时代发展的重要趋势。它的发展使世界各国在经济上联系日益紧密, 同时影响到世界各国的政治和文化,对爱国主义也提出了挑战。 1、经济全球化形势下要弘扬爱国主义 经济全球化形势下,一个国家的公民可能工作和生活在另外一个国家,并对另外一个国 家产生感情。这种情况使有的人对自己的归属感产生了困惑,甚至认为爱国主义在今天已经 过时了。事实上,爱国主义并没有也不会过时。在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国家仍然是民族存 在的最高形式,是国际社会活动中的独立主体。 (1)一个国家的公民可能工作和生活在另外一个国家,但仍然具有祖国的国籍,强盛 的祖国是个人在国外发展的最大的后盾。 (2)一个国家的公民可能工作和生活在另外一个国家,甚至加入了另外一个国家的国 籍,但仍然具有祖国的民族身份和肤色,仍然代表着自己的祖国,与自己的祖国休戚相关。 (3)全球化形势下国家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的竞争更加激烈,更加需要爱国主义凝聚 一切爱国力量,为祖国的富强做贡献。但在弘扬爱国主义的过程中要反对两种错误倾向:一 是狭隘的民族主义;二是大国沙文主义。 2、经济全球化与当代大学生的爱国主义 (1)人有地域和信仰的差别,但报效祖国不受限制 生活在不同地域、信仰不同宗教的中华儿女,报效祖国的形式可以不同,但报国之心并 没有受到限制。 (2)科学没有国界,但科学家有祖国 科学没有国界,但科学家及其科学事业的发展都与自己祖国有着密切关系;科学知识是 没有国界的,但科学知识的运用却不可能离开具体的国家。 (3)经济全球化不等于全球的政治、文化一体化 经济全球化是世界发展的必然趋势,但经济全球化并不等同于全球的政治、文化一体化。 试图用一种政治制度、价值观念和意识形态去统一世界,不仅是对别国的侵害,也是根本行 不通的,只会危害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在全球化过程中,既要充分利用经济全球化所提供的机遇发展自己,又坚决维护国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