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7年中考试卷文言文汇编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牛塘中学王强整理 答案:(一)古诗文默写(8分) 6.(1)阴阳割昏晓(2)出淤泥而不染(3)柳暗花明又一村(4)病树前头万木春 (5)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6)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 【评分标准:每空1分。错字、漏字、别字、添字、字序颠倒均不给分】 (二)古诗词阅读(5分) 7.(2分)风飘絮雨打萍【评分标准:每空1分】 8.(3分)示例:这首诗叙述了诗人抗元事业失败(抗元被俘)的经历,表达了 诗人宁死不屈、舍生取义的坚定决心 【评分标准:“经历”1分,“思想感情”2分,意思相近即可,有欠缺酌情扣 分】 (三)文言文阅读(12分) I.《岳阳楼记》(12分) 9.(2分)D 10.(4分)(1)放晴(出太阳)(2)日光(阳光)(3)圆形的玉(玉、碧玉、玉璧) (4)持、执(拿) 【评分标准:每小题1分。有错字、别字,该小题不给分】 11.(4分) 答案示例: (2)开国都,怀念家乡,担心谗言,惧怕讥讽。(给分点:去馋讥) (2)上下天色湖光相接,一片碧绿,广阔无际。(给分点:天光万顷) 【评分标准:每题2分。给分点翻译正确给1分,表意通顺准确给1分】 12.(2分)第①段写的是阴雨天气,描绘了萧条阴冷的景象,抒发了凄凉悲伤 的情感;第②段写的是晴朗天气,描绘了春光明媚的景象,抒发了开阔喜悦的 情感。 【评分标准:能答出“阴和晴,悲与喜”且表意正确即可给2分。意思相近即 可,有欠缺酌情扣分】 ∏.《桃花源记》(12分) 9.(2分)C 10.(4分)①1)又、再(2)整齐的样子(3)同“邀”,邀请(4)告诉(对……说」 【评分标准:每小题1分。有错字、别字,该小题不给分】 11.(4分) 答案示例: (1)田间小路,交错相通,(村落间)能相互听见鸡鸣狗叫的声音。(给分 点:阡陌交通)(2)率领妻子儿女和同乡人,来到这个与外界隔绝的地方。 (给分点:妻子邑人绝境)【评分标准:每题2分。给分点翻译正确给1分, 表意通顺准确给1分】 12.(2分)这两段文字向人们展现了一幅幽美宁静的田园风光图画,那里的人 民风淳朴、热情好客、和谐幸福,是一个与世隔绝的地方, 【评分标准:2分。围绕“幽美宁静”、“和乐富足”来描述且表意正确即可 给分,有欠缺酌情扣分】 (2017黑龙江大庆)9.(5分)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下列各题 语文试卷第21页(共8页)
2017 年中考试卷文言文汇编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牛塘中学 王强 整理 语文试卷 第21页(共 8 页) 答: 答案:(一)古诗文默写(8 分) 6.(1)阴阳割昏晓⑵出淤泥而不染⑶柳暗花明又一村⑷病树前头万木春 ⑸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⑹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 开。 【评分标准:每空 1 分。错字、漏字、别字、添字、字序颠倒均不给分】 (二)古诗词阅读(5 分) 7.(2 分)风飘絮雨打萍【评分标准:每空 1 分】 8.(3 分)示例:这首诗叙述了诗人抗元事业失败(抗元被俘)的经历,表达了 诗人宁死不屈、舍生取义的坚定决心。 【评分标准:“经历”1 分,“思想感情”2 分,意思相近即可,有欠缺酌情扣 分】 (三)文言文阅读(12 分) I .《岳阳楼记》(12 分) 9.(2 分)D 10. (4 分)⑴放晴(出太阳)⑵日光(阳光)⑶圆形的玉(玉、碧玉、玉璧) ⑷持、执(拿) 【评分标准:每小题 1 分。有错字、别字,该小题不给分】 11. (4 分) 答案示例: ⑵ 开国都,怀念家乡,担心谗言,惧怕讥讽。(给分点:去馋 讥) ⑵上下天色湖光相接,一片碧绿,广阔无际。(给分点:天光 万顷) 【评分标准:每题 2 分。给分点翻译正确给 1 分,表意通顺准确给 1 分】 12. (2 分)第①段写的是阴雨天气,描绘了萧条阴冷的景象,抒发了凄凉悲伤 的情感;第② 段写的是晴朗天气,描绘了春光明媚的景象,抒发了开阔喜悦的 情感。 【评分标准:能答出“阴和晴,悲与喜”且表意正确即可给 2 分。意思相近即 可,有欠缺酌 情扣分】 Ⅱ.《桃花源记》(12 分) 9. (2 分)C 10. (4 分)⑴又、再⑵整齐的样子(3)同“邀”,邀请⑷告诉(对……说) 【评分标准:每小题 1 分。有错字、别字,该小题不给分】 11. (4 分) 答案示例: (1)田间小路,交错相通,(村落间)能相互听见鸡鸣狗叫的声音。(给分 点:阡陌交通)(2)率领妻子儿女和同乡人,来到这个与外界隔绝的地方。 (给分点:妻子邑人绝境)【评分标准:每题 2 分。给分点翻译正确给 1 分, 表意通顺准确给 1 分】 12. (2 分)这两段文字向人们展现了一幅幽美宁静的田园风光图画,那里的人 民风淳朴、热情好客、和谐幸福,是一个与世隔绝的地方。 【评分标准:2 分。围绕“幽美宁静”、“和乐富足”来描述且表意正确即可 给分,有欠缺 酌情扣分】 (2017 黑龙江大庆)9.(5 分)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下列各题
017年中考试卷文言文汇编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牛塘中学王强整理 [古诗阅读]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下列对本诗的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诗人自问自答,其中“青未了”三字写出了泰山苍翠和连绵不断的特点 B.颔联“钟″字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将大自然写得似乎有了感情:“割昏晓″三字则用比喻的修 辞手法将泰山的高峻绵长写到了极致。 C.颈联写山中层出不穷的云气使诗人的心胸心胸荡漾,归鸟进入眼帘,时已薄暮 D.全诗八句没有一个“望″字,但作者紧紧围绕诗题“望岳”中的“望”字,由远望写到近望,再 写到凝望 (2)“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两句历来被人称道,请简要赏析 10.(14分)[古诗文阅读] (甲)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 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忑如积水定明,水史藥获交横,美竹槌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节选自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乙)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 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凇沆砀,天与云与与水,上下一息湖上影子,進长堤一痕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 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选自张岱《陶庵梦忆》) 语文试卷第22页(共8页)
2017 年中考试卷文言文汇编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牛塘中学 王强 整理 语文试卷 第22页(共 8 页) [古诗阅读]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下列对本诗的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诗人自问自答,其中“青未了”三字写出了泰山苍翠和连绵不断的特点。 B.颔联“钟”字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将大自然写得似乎有了感情;“割昏晓”三字则用比喻的修 辞手法将泰山的高峻绵长写到了极致。 C.颈联写山中层出不穷的云气使诗人的心胸心胸荡漾,归鸟进入眼帘,时已薄暮。 D.全诗八句没有一个“望”字,但作者紧紧围绕诗题“望岳”中的“望”字,由远望写到近望,再 写到凝望。 (2)“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两句历来被人称道,请简要赏析。 10.(14 分)[古诗文阅读] (甲)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 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节选自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乙)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 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 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 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选自张岱《陶庵梦忆》)
017年中考试卷文言文汇编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牛塘中学王强整理 注释:①拏:通“挠”,撑、划。②毳衣:细毛皮衣③雾凇沆砀:寒气弥漫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实词的含义。 ①欣然起行 欣然 ②月色入户 ③是日更定矣 是: ④上下一白 (2)选出下列加点虚词含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舟已行矣,而剑不行《刻舟求剑》 B.湖中焉得有此人 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捕蛇者说》 C.念无与乐者 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孟子》二章) D.相与步于中庭 战于长勺《曹列论战》 (3)选出朗读时停顿更恰当的一项 (只填序号) ①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②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4)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直线的句子。 ①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译文 ②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译文 (5)请比较两文中画波浪线句子在写景手法上的异同 相同点:为了突出景物特点(甲文月明,乙文雪大),两文都运用了的描写手法 不同点:甲文运用了 的描写手法,乙文运用了白描、点面结合的描写手法。 答案:9.B 10.Ω;②;只是缺少像我们两个这样清闲的人罢了;不要说相公您痴,还有像相公您一样 痴的人啊!;情景交融;虚实结合: (2017湖南娄底市)10.(16分) (一)邹忌讽齐王纳谏 《战国策》 ①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日:“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 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 语文试卷第23页(共8页)
2017 年中考试卷文言文汇编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牛塘中学 王强 整理 语文试卷 第23页(共 8 页) 注释:①拏:通“挠”,撑、划。②毳衣:细毛皮衣③雾凇沆砀:寒气弥漫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实词的含义。 ①欣然..起行 欣然 : ②月色入户. 户: ③是.日更定矣 是: ④上下一.白 一: (2)选出下列加点虚词含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舟已行矣,而.剑不行 《刻舟求剑》 B.湖中焉.得有此人 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捕蛇者说》 C.念无与乐者. 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孟子》二章) D.相与步于.中庭 战于.长勺《曹列论战》 (3)选出朗读时停顿更恰当的一项 (只填序号) ①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②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4)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直线的句子。 ①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译文: ②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译文: (5)请比较两文中画波浪线句子在写景手法上的异同。 相同点:为了突出景物特点(甲文月明,乙文雪大),两文都运用了 的描写手法。 不同点:甲文运用了 的描写手法,乙文运用了白描、点面结合的描写手法。 答案:9.B; 10.D;②;只是缺少像我们两个这样清闲的人罢了.;不要说相公您痴,还有像相公您一样 痴的人啊!;情景交融;虚实结合; (2017 湖南娄底市)10.(16 分) (一)邹忌讽齐王纳谏 《战国策》 ①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日:“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 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
017年中考试卷文言文汇编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牛塘中学王强整理 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曰,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吾与徐公孰美? 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 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 于我也。 ②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 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 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③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 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 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④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1)下列句子中,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今齐地方/千里B.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C.吾与徐公孰美D.盖/石性坚重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孰视之(仔细)B.臣之妻私臣(偏爱) C.皆以美于徐公(在)D.不以物喜(因为) 3)下列对选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选文第①段主要写邹忌与徐公比美以及邹忌的冷静思考,说明邹忌头脑清醒,不为奉承 所迷惑 B.选文第③段写齐王下令按上中下等次奖赏进谏的群臣吏民,从“令初下”数月之后”“期年 之后”的反响来看,齐王之“蔽”得到了根本整治。 C.选文第④段写燕、赵、韩、魏皆朝于齐,作者以夸张之语收束全文,意在从正面突出邹 忌的治国之才 D.选文在语言上运用了众多排比句,增加了语言的节奏感,使之朗朗上口,造成了一种步 步进逼的语势,给人无可辩驳之感。 (4)将下列文言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 ②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语文试卷第24页(共8页)
2017 年中考试卷文言文汇编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牛塘中学 王强 整理 语文试卷 第24页(共 8 页) 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曰,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吾与徐公孰美?” 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 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 于我也。” ②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 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 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③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 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 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④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1)下列句子中,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 ...的一项是 A.今齐地方/千里 B.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C.吾与徐公/孰美 D.盖/石性坚重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 ...的一项是 A.孰.视之(仔细)B.臣之妻私.臣(偏爱) C.皆以美于.徐公(在) D.不以.物喜(因为) (3)下列对选文的理解,不正确 ...的一项是 A.选文第①段主要写邹忌与徐公比美以及邹忌的冷静思考,说明邹忌头脑清醒,不为奉承 所迷惑。 B.选文第③段写齐王下令按上中下等次奖赏进谏的群臣吏民,从“令初下”“数月之后”“期年 之后”的反响来看,齐王之“蔽”得到了根本整治。 C.选文第④段写燕、赵、韩、魏皆朝于齐,作者以夸张之语收束全文,意在从正面突出邹 忌的治国之才。 D.选文在语言上运用了众多排比句,增加了语言的节奏感,使之朗朗上口,造成了一种步 步进逼的语势,给人无可辩驳之感。 (4)将下列文言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 译文: ②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017年中考试卷文言文汇编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牛塘中学王强整理 (5)齐王被邹忌说服,欣然纳谏。请简要分析邹忌讽谏的高明之处。 答 (2017湖南娄底市)11.(8分) (二)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1)“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蕴含什么哲理? (2)有人说,这首诗主要表达了诗人被贬的苦闷之情,你怎么认为?请简要分析。 答 答案:10.A:g:s:邹忌身高八尺多,形体容貌光艳美丽,:;所有大臣官吏百姓,能够当面 指责我的过错的,给予上等奖赏;邹忌以日常生活小事设喻,由己及君,由家事到国事,以 小见大,说服力强,让人易于 11.放眼望去,展现在眼前的是一幅这样的景象:大江之上,沉舟之侧仍有千帆竟发:大自 然中,虽有病树但万木依旧争春。新生的事物必然蓬勃发展起来,社会在前进,前景无限美 好。(或新事物必将替代旧事物);诗人以“沉舟″、“病树”自比,固然不无惆怅情绪,但又以 千帆过”、“万木春”比喻新生事物的层出不穷,显示出对世事的变迁和仕宦的升沉达观开朗, 哀而不伤,毫无命运不济的颓唐落寞之感 (2017陕西) 【古诗文阅读】(共6小题,计16分)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7~20题。(12分) 任城威王彰°,字子文。少善射御,膂力过人,手格猛兽,不避险阻。数 从征伐,志意慷慨。大祖尝抑之曰:“汝不念读书慕圣道,而好乘汗马击剑, 此一夫之用,何足贵也!”课彰读《诗》《书》,彰谓左右曰:“丈夫一为 卫、霍,将十万骑驰沙漠,驱戎狄,立功建号耳,何能作博士邪?”太祖尝问 诸子所好,使各言其志。彰曰:“好为将。”太祖曰:“为将奈何?”对曰: 语文试卷第25页(共8页)
2017 年中考试卷文言文汇编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牛塘中学 王强 整理 语文试卷 第25页(共 8 页) 译文: (5)齐王被邹忌说服,欣然纳谏。请简要分析邹忌讽谏的高明之处。 答: 。 (2017 湖南娄底市)11.(8 分) (二)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1)“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蕴含什么哲理? 答: (2)有人说,这首诗主要表达了诗人被贬的苦闷之情,你怎么认为?请简要分析。 答: 。 答案:10.A;C;C;邹忌身高八尺多,形体容貌光艳美丽.;所有大臣官吏百姓,能够当面 指责我的过错的,给予上等奖赏;邹忌以日常生活小事设喻,由己及君,由家事到国事,以 小见大,说服力强,让人易于接受.; 11.放眼望去,展现在眼前的是一幅这样的景象:大江之上,沉舟之侧仍有千帆竞发;大自 然中,虽有病树但万木依旧争春.新生的事物必然蓬勃发展起来,社会在前进,前景无限美 好.(或新事物必将替代旧事物);诗人以“沉舟”、“病树”自比,固然不无惆怅情绪,但又以 “千帆过”、“万木春”比喻新生事物的层出不穷,显示出对世事的变迁和仕宦的升沉达观开朗, 哀而不伤,毫无命运不济的颓唐落寞之感.; (2017 陕西) 【古诗文阅读】(共 6 小题,计 16 分) (三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7~20 题。(12 分) 任城威王彰①,字子文。少善射御,膂力②过人,手格猛兽,不避险阻。数 从征伐,志意慷慨。大祖尝抑之曰:“汝不念读书慕圣道,而好乘汗马击剑, 此一夫之用,何足贵也!”课 ③彰读《诗》《书》,彰谓左右曰:“丈夫一为 卫、霍④,将十万骑驰沙漠,驱戎狄,立功建号耳,何能作博士邪?”太祖尝问 诸子所好,使各言其志。彰曰:“好为将。”太祖曰:“为将奈何?”对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