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朝阳区九年级综合练习(二) 语文试卷 2017.5 学校 班级 姓名 考号 1.本试卷共12页,共五道大题,26道小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考2.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准确填写学校名称、姓名和考号 |3.试题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知4.在答题卡上,选择题用2B铅笔作答,其他试题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5.考试结束,将本试卷、答题卡和草稿纸一并交回。 基础·运用(共19分) 阅读文段,完成第1-6题 北京建国门立交桥的西南角,有一处被车流包裹的静谧之地——一北京古观象台。在这 方天地中,我们可以感受古代天文科技的魅力 观象台下,曲径通幽处,日晷、月晷和星晷忠实地记录着这个星球的日升月落、星辰运 行。观象台上,陈列着赤道经纬仪、黄道经纬仪、地平经仪等8架清代铜制天文仪器。它们 不仅是实用的天文观测工具,还是举世无双的历史文物珍品 古代的国家天文台称呼为“钦天监”,这个部门承担着观察天象、颁布历法、提示节令 和时间的重任。农历十月初一这天,故宫午门上会举行隆重的大典,钦天监要将算好的下 年的历书献给皇帝,再由皇帝向全国颁布,下一年的生产生活就有制可依了。 如今,古观象台周边早已高楼林立,星空不再清澈,观测的任务也搬到了南京紫金山天 文台。但当你眯起眼睛,似乎还能想象夜(幕暮)降临时,天官提着灯笼走上高台 熟练转动仪器,计算着这个城市上空的星辰运转。 1.文中加点字的读音和横线处字形的判断,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曲径通幽(qu)夜幕 B.曲径通幽(qu)夜幕 C.曲径通幽(qu)夜暮 D.曲径通幽(q0)夜暮 2.下列加点的“举”与“举世无双”中的“举”意义相同的一项是(2分) B.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C.举国上下 是以众议举宠为督
1 北京市朝阳区九年级综合练习(二) 语 文 试 卷 2017.5 学校 班级 姓名 考号 考 生 须 知 1.本试卷共 12 页,共五道大题,26 道小题。满分 12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 2.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准确填写学校名称、姓名和考号。 3.试题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4.在答题卡上,选择题用 2B 铅笔作答,其他试题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5. 考试结束,将本试卷、答题卡和草稿纸一并交回。 一、基础·运用(共 19 分) 阅读文段,完成第 1-6 题。 北京建国门立交桥的西南角,有一处被车流包裹的静谧之地——北京古观象台。在这一 方天地中,我们可以感受古代天文科技的魅力。 观象台下,曲.径通幽处,日晷、月晷和星晷忠实地记录着这个星球的日升月落、星辰运 行。观象台上,陈列着赤道经纬仪、黄道经纬仪、地平经仪等 8 架清代铜制天文仪器。它们 不仅是实用的天文观测工具,还是举世无双的历史文物珍品。 古代的国家天文台称呼为“钦天监”,这个部门承担着观察天象、颁布历法、提示节令 和时间的重任。农历十月初一这天,故宫午门上会举行隆重的大典,钦天监要将算好的下一 年的历书献给皇帝,再由皇帝向全国颁布,下一年的生产生活就有制可依了。 如今,古观象台周边早已高楼林立,星空不再清澈,观测的任务也搬到了南京紫金山天 文台。但当你眯起眼睛,似乎还能想象夜 (幕 暮)降临时,天官提着灯笼走上高台, 熟练转动仪器,计算着这个城市上空的星辰运转。 1.文中加点字的读音和横线处字形的判断,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 分) A.曲.径通幽(qū) 夜幕 B.曲.径通幽(qū) 夜幕 C.曲.径通幽(qǔ) 夜暮 D.曲.径通幽(qǔ) 夜暮 2.下列加点的“举”与“举世无双”中的“举”意义相同的一项是(2 分) A.举.一反三 B.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C.举.国上下 D.是以众议举.宠为督
3.右图中的圭表是古代科学家发明的度量日影长度的一种天文仪器,由“圭”和“表”两个 部件组成。垂直立于平地上测日影的标杆和石柱,叫做 表:正南正北方向平放的测定表影长度的刻板,叫做去。表 当太阳照着表的时候,圭上出现了表的影子。根据影子 方向和长度,就能读出时间。下列能表示圭表工作原理 的成语是(2分) A.气象万千 B.斗转星移 C.立竿见影 D.夜以继日 4北京古观象台紫微殿中悬挂有乾隆手书“观象授时”的匾额,它表明古人通过观测日月星 辰,掌握它们的规律,为生产和生活服务。下列谚语中,与天象观测无关的一项是(2分) A.日晕三更雨,月晕午时风。 B.春耕多一遍,秋收多一石。 C.雷公先唱歌,有雨也不多。 D.久晴大雾必阴,久雨大雾必晴。 5.下列《三国演义》的故事情节中,借助天文知识巧施妙计的一项是(2分) A.使奇谋用草船借箭 B.运粮草造木牛流马 设空城诸葛退司马 D.苦肉计周瑜打黄盖 6.北京观象台气象科普馆专为中小学生开设了专场,并准备在入口处立一宣传牌。请你结合 下面链接材料的内容,为宣传牌写一段生动活泼的话,吸引同学们前来参观学习。(3分) 【链接材料】 气象科普馆内设有气象综合观测、看云识天气、人工影响天气、天气预报的制作、气 候变化与防灾减灾等五个主题展示区,其内容涵盖气象领域相关知识、与市民密切相关的 灾害性防御常识、互动游戏体验以及可容纳60人同时观影的4D电影厅。 7.默写(共6分) (1)天接云涛连晓雾, (李清照《渔家傲》)(1分) (2)蒹葭苍苍, 在水一方。(《诗经蒹葭》)(2分) (3)来自成都的小雷特别喜爱古诗词,报名参加中国诗词大会,并发誓一定要做一次擂主。 他闯过重重关卡,终于进入到百人团,却一直不能胜出登台。妈妈打电话问起他何时 回家,他引用了古诗句来描述自己此时思乡但又不甘放弃的心情。你觉得下面哪一项 是他引用的诗句?说说你的理由。(3分) A.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B.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C.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2 3.右图中的圭表是古代科学家发明的度量日影长度的一种天文仪器,由“圭”和“表”两个 部件组成。垂直立于平地上测日影的标杆和石柱,叫做 表;正南正北方向平放的测定表影长度的刻板,叫做圭。 当太阳照着表的时候,圭上出现了表的影子。根据影子 方向和长度,就能读出时间。下列能表示圭表工作原理 的成语是(2 分) A.气象万千 B.斗转星移 C.立竿见影 D.夜以继日 4.北京古观象台紫微殿中悬挂有乾隆手书“观象授时”的匾额,它表明古人通过观测日月星 辰,掌握它们的规律,为生产和生活服务。下列谚语中,与天象观测无关的一项是 (2 分) A.日晕三更雨,月晕午时风。 B.春耕多一遍,秋收多一石。 C.雷公先唱歌,有雨也不多。 D.久晴大雾必阴,久雨大雾必晴。 5.下列《三国演义》的故事情节中,借助天文知识巧施妙计的一项是(2 分) A.使奇谋用草船借箭 B.运粮草造木牛流马 C.设空城诸葛退司马 D.苦肉计周瑜打黄盖 6. 北京观象台气象科普馆专为中小学生开设了专场,并准备在入口处立一宣传牌。请你结合 下面链接材料的内容,为宣传牌写一段生动活泼的话,吸引同学们前来参观学习。(3 分) 【链接材料】 气象科普馆内设有气象综合观测、看云识天气、人工影响天气、天气预报的制作、气 候变化与防灾减灾等五个主题展示区,其内容涵盖气象领域相关知识、与市民密切相关的 灾害性防御常识、互动游戏体验以及可容纳 60 人同时观影的 4D 电影厅。 答: 7.默写(共 6 分) (1) 天接云涛连晓雾, 。(李清照《渔家傲》)(1 分) (2)蒹葭苍苍, 。 ,在水一方。(《诗经 蒹葭》)(2 分) (3)来自成都的小雷特别喜爱古诗词,报名参加中国诗词大会,并发誓一定要做一次擂主。 他闯过重重关卡,终于进入到百人团,却一直不能胜出登台。妈妈打电话问起他何时 回家,他引用了古诗句来描述自己此时思乡但又不甘放弃的心情。你觉得下面哪一项 是他引用的诗句?说说你的理由。(3 分) A.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B.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C.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选择: 理由 二、文言文阅读(共11分) 阅读《越王句践世家》(节选),完成第8-11题。 越王句践世家(节选 司马迁 至明年春,吴王北会诸侯于黄池,吴国精兵从王,惟独老弱与太子留守。句践复问范蠡 蠡曰“可矣”。乃伐吴。吴师败,遂杀吴太子。吴王已盟黄池,乃使人厚礼以请成越。越自 度亦未能灭吴,乃与吴平。 其后四年,越复伐吴。吴士民罢弊,轻锐尽死于齐、晋。吴师败,越遂复栖吴王于姑 苏之山。吴王使公孙雄肉袒膝行而前,请成越王。句践不忍,欲许之。范蠡曰:“今天以昊 赐越,其越可逆天乎?且谋之二十二年,一旦而弃之,可乎?”句践曰:“吾欲听子言,吾不 忍其使者。”范蠡乃鼓进兵,曰:“王已属政于执事*,使者去,不者且得罪。”吴使者泣 而去。句践怜之,乃使人谓吴王且:“吾置王甬东,君百家。“吴王谢日:“吾老矣,不能 事君王!遂自杀。 句践已平吴,乃以兵北渡淮,与齐、晋诸侯会于徐州,致贡于周。周元王使人赐句践胙 命为伯。勾践已去,渡淮南,以淮上地与楚,归吴所侵宋地于宋,与鲁泗东方百里。当 是时,越兵横行于江、淮东,诸侯毕贺,号称霸王。 【注】①〔平〕讲和。②〔罢〕通“疲”。③[执事〕范蠡自谓。④〔不〕通“否”。⑤〔君〕统治。⑥ 〔甬东〕地名。⑦〔君〕统治。⑧〔胙〕祭祀用的肉。 8.下列加点字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2分) A.吴国精兵从王 兵革非不坚利也 B.越自度亦未能灭吴 度已失期 C.吴师败 齐师伐我 D.吴使者泣而去 去国怀乡 9.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3 D.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选择: 理由: 二、文言文阅读(共 11 分) 阅读《越王句践世家》(节选),完成第 8-11 题。 越王句践世家(节选) 司马迁 至明年春,吴王北会诸侯于黄池,吴国精兵.从王,惟独老弱与太子留守。句践复问范蠡, 蠡曰“可矣”。乃伐吴。吴师.败,遂杀吴太子。吴王已盟黄池,乃使人厚礼以请成越。越自 度.亦未能灭吴,乃与吴平①。 其后四年,越复伐吴。吴士民罢②弊,轻锐尽死于齐、晋。吴师败,越遂复栖吴王于姑 苏之山。吴王使公孙雄肉袒膝行而前,请成越王。句践不忍,欲许.之。范蠡曰:“今天以吴 赐越,其越可逆天乎?且谋之二十二年,一旦而弃之,可乎?”句践曰:“吾欲听子言,吾不 忍其使者。”范蠡乃鼓.进兵,曰:“王已属政于执事③,使者去,不④者且得罪。”吴使者泣 而去.。句践怜之,乃使人谓吴王曰:“吾置王甬东,君⑤百家。”吴王谢曰:“吾老矣,不能 事君王!”遂自杀。 句践已平吴,乃以兵北渡淮,与齐、晋诸侯会于徐州,致贡于周。周元王使人赐句践胙 ⑥,命为伯。勾践已去,渡淮南,以淮上地与楚,归吴所侵宋地于宋,与鲁泗东方百里。当 是时,越兵横行于江、淮东,诸侯毕贺,号称霸王。 【注】①〔平〕讲和。②〔罢〕通“疲”。③〔执事〕范蠡自谓。④〔不〕通“否”。⑤〔君〕统治。⑥ 〔甬东〕地名。⑦ 〔君〕统治。⑧〔胙〕祭祀用的肉。 8.下列加点字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2 分) A.吴国精兵.从王 兵.革非不坚利也 B.越自度.亦未能灭吴 度.已失期 C.吴师.败 齐师.伐我 D.吴使者泣而去. 去.国怀乡 9.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 分)
(1)句践不忍,欲许之。 (2)范蠡乃鼓进兵 鼓: 10.请依据画线句的内容,用现代汉语写一组符合情境的勾践与吴王的对话。(4分) 勾践派人对吴王说:① 吴王回答说:② 11.请简述文段的主要内容(不超过40字)。(3分) 答 三、名著阅读(共11分) 12请你读下面某同学完成的《鲁滨逊漂流记》读书笔记,按要求回答问题。(只填序号)。(4 【读书笔记一】情节概括 A.征服“星期五”,收他为奴。 B.船搁浅,遇到土著人攻击。 C.无名岛上触礁,漂到荒岛上。 D.海底观美景,勇斗大鲨鱼 (1)上述情节中,出自《鲁滨逊漂流记》的有( )和( )。(2分) 【读书笔记二】人物点评 A.他,大胆开拓,不甘平庸,性格坚强。从小执着于航海,遢到困难时能以乐观的心态 改变处境,为求生存奋斗不息,是具有冒险精神的实干家。 B.他,知识渊博,沉着杌智,勇敢果断,带有浪漫神秘色彩。他不仅是科学家,更是在 反抗殖民主义斗争的烈火中成长起来的战士。 (2)上述评价中,点评鲁滨逊的一项是(1分) 【读书笔记三】自创歌词表现主题 A.当意外来临,学会接受和面对。 B.凭借智慧和勇敢,定能战胜困难 C.不畏艰险,享受冒险的乐趣。 D.保护自然,拒绝环境污染。 (3)上述语句中,不适合写入歌词的一项是(1分 13.《水浒传》中的108将,个个形象鲜明。下面是某同学找的人物的典型心理与语言,请 你分别找出与之对应的人物图片序号。(3分) ①“俺只指望痛打这厮一顿,不想三拳真个打死了他。洒家须吃官司,又没人送饭,不 如及早撒开。 ②“虽系禁军,遭配到此,今日为众豪杰至此相聚,争奈王伦心胸狭隘,嫉贤妒能,推
4 (1)句践不忍,欲许.之。 许: (2)范蠡乃鼓.进兵 鼓: 10.请依据画线句的内容,用现代汉语写一组符合情境的勾践与吴王的对话。(4 分) 勾践派人对吴王说: ① 吴王回答说: ② 11.请简述文段的主要内容(不超过 40 字)。(3 分) 答: 三、名著阅读(共 11 分) 12.请你阅读下面某同学完成的《鲁滨逊漂流记》读书笔记,按要求回答问题。(只填序号)。(4 分) (1)上述情节中,出自《鲁滨逊漂流记》的有( )和( )。(2 分) (2)上述评价中,点评鲁滨逊的一项是(1 分) (3)上述语句中,不适合写入歌词的一项是(1 分) 13.《水浒传》中的 108 将,个个形象鲜明。下面是某同学找的人物的典型心理与语言,请 你分别找出与之对应的人物图片序号。(3 分) ①“俺只指望痛打这厮一顿,不想三拳真个打死了他。洒家须吃官司,又没人送饭,不 如及早撒开。” ②“虽系禁军,遭配到此,今日为众豪杰至此相聚,争奈王伦心胸狭隘,嫉贤妒能,推
故不纳,因此火并了这厮 ③“我已安排定了圈套,只看他来的光景,力则力取,智则智取。” 图文对应:① 14.阅读下面的连环画,完成(1)-(2)题。(4分) 验 ①赵云万分焦急,心想夫人②一路厮杀打探,赵云在破③赵云解开勒甲绦,放下掩 和阿斗如今齐失散,自己|墙处找到了受伤的糜夫人。心镜,将阿斗抱在怀里。然 有何面目去见主公?不如决夫人怕拖累他突围,将阿斗后绰枪上马,力战众将。手 一死战,寻回主母与小主人。丢在地上,翻身投入枯井。起处,衣甲平过,血如涌泉。 ④操在景山顶上望见一将,⑤此令使赵云得脱此难。当⑥赵云到得长坂桥边时,见
5 故不纳,因此火并了这厮。” ③“我已安排定了圈套,只看他来的光景,力则力取,智则智取。” 图文对应: ①- ②- ③- 14.阅读下面的连环画,完成(1)—(2)题。(4 分) ①赵云万分焦急,心想夫人 和阿斗如今一齐失散,自己 有何面目去见主公?不如决 一死战,寻回主母与小主人。 ②一路厮杀打探,赵云在破 墙处找到了受伤的糜夫人。 夫人怕拖累他突围,将阿斗 丢在地上,翻身投入枯井。 ③赵云解开勒甲绦,放下掩 心镜,将阿斗抱在怀里。然 后绰枪上马,力战众将。手 起处,衣甲平过,血如涌泉。 ④操在景山顶上望见一将, ⑤此令使赵云得脱此难。当 ⑥赵云到得长坂桥边时,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