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淀区九年级第二学期期末练习 语文 017.6 学校 姓名 准考证号 考1.本试卷共1页,共五道大题,23道小题。满分1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生2.在答题纸上准确填写学校名称、班级、姓名 须3.试题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纸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4.考试结東,请将本试卷和答题纸一并交回 、基础·运用(共19分) 1.阅读“阳光·青春”主题活动的寄语,完成第(1)-(3)题。(共6分) 青春,青春 青春是生命中最美的诗行, 裹足不前?不, “如初春,如朝日,如百卉之萌动。”我们无惧担当 青春是绿色的,如草原蓬勃坦荡。 墨守成规?不 青春是金色的,如阳光普照四方 我们自有新的篇章。 青春是彩色的,如百花迎风绽放。 同学们,朋友们口 以勇敢战胜怯懦,用梦想指明方向 志存高远,百折不nao 向前,向前 多让青春无怨无悔, 因为我们选择了远方。 让岁月溢彩流光! (1)对寄语中加点字的注音、笔顺及横线处字形的判断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怯懦 “如”字的第一笔是: 百折不饶 B.怯懦qie“如”字的第一笔是:〈百折不挠 C.怯懦que“如”字的第一笔是: 百折不挠 D.怯懦que“如”字的第一笔是:〈百折不饶 (2)对寄语中所使用的修辞方法的作用理解有误的一项是(2分) A.寄语中将“青春”比喻成“初春”“朝日”“百卉之萌动”,表现了青春的蓬勃与美丽 B.寄语中反复使用“向前”,强调了青年人在梦想指引下所具有的勇敢与执着的特点。 C.寄语中用设问“墨守成规?不,我们自有新的篇章”,强调开拓创新是青年人的品格。 D.寄语中“让青春无怨无悔,让岁月溢彩流光!”运用对偶,抒发了对青春的留恋之情 (3)冒号用在称呼语后边,表示提示下文;叹号用于句尾,表示感叹、祈使的语气。你认 为寄语中方格处可以运用哪种标点?结合寄语内容说明理由。(2分) 标点: 理由:
1 海 淀 区 九 年 级 第 二 学 期 期 末 练 习 语 文 2017. 6 学校 班级 姓名 准考证号 考 生 须 知 1.本试卷共 11 页,共五道大题,23 道小题。满分 12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 2.在答题纸上准确填写学校名称、班级、姓名。 3.试题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纸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4.考试结束,请将本试卷和答题纸一并交回。 一、基础·运用(共 19 分) 1.阅读“阳光•青春”主题活动的寄语,完成第(1)-(3)题。(共 6 分) 青春,青春 青春是生命中最美的诗行, “如.初春,如朝日,如百卉之萌动。” 青春是绿色的,如草原蓬勃坦荡。 青春是金色的,如阳光普照四方。 青春是彩色的,如百花迎风绽放。 以勇敢战胜怯.懦,用梦想指明方向。 向前,向前—— 因为我们选择了远方。 裹足不前?不, 我们无惧担当; 墨守成规?不, 我们自有新的篇章。 同学们,朋友们 □ 志存高远,百折不 náo , 让青春无怨无悔, 让岁月溢彩流光! (1)对寄语中加点字的注音、笔顺及横线处字形的判断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 分) A.怯.懦 qiè “如”字的第一笔是:一 百折不饶 B.怯.懦 qiè “如”字的第一笔是:ㄑ 百折不挠 C.怯.懦 què “如”字的第一笔是:一 百折不挠 D.怯.懦 què “如”字的第一笔是:ㄑ 百折不饶 (2)对寄语中所使用的修辞方法的作用理解有误的一项是(2 分) A. 寄语中将“青春”比喻成“初春”“朝日”“百卉之萌动”,表现了青春的蓬勃与美丽。 B. 寄语中反复使用“向前”,强调了青年人在梦想指引下所具有的勇敢与执着的特点。 C. 寄语中用设问“墨守成规?不,我们自有新的篇章”,强调开拓创新是青年人的品格。 D. 寄语中“让青春无怨无悔,让岁月溢彩流光!”运用对偶,抒发了对青春的留恋之情。 (3)冒号用在称呼语后边,表示提示下文;叹号用于句尾,表示感叹、祈使的语气。你认 为寄语中方格处可以运用哪种标点?结合寄语内容说明理由。(2 分) 标点: 理由:
2.琴棋书画能够陶冶情操,使人变得高雅而富有情趣。为此,一位同学整理了一段介绍琴 棋书画的文字,并将它推荐给同学们。请你根据自己对这段文字的理解,完成第(1 (3)题。(共7分 琴棋书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之一,为中国历代文人必备之修养。对联“琴棋养雅趣, 书画展才情”,写出了琴棋书画的妙趣。 中国古琴琴音中正平和,雅致清丽,以_①_(清幽平淡雄浑激昂)为上。文人雅士 或以琴清修,或以琴会友,留下千古美谈。与琴相异的是棋,棋讲究的是筹谋。棋盘虽小, 却玄妙多变,双方运兵布阵,斗智比勇。而欣赏一幅中国书法作品,我们不仅可以通过其内 容了解书家的思想,更可以通过静默的点画与流动的气韵体味到书家独有的情致。与“书” 并称的“画”,更是讲究全面的文化修养。文人作画须诗、书、画、印②(取长补短相 得益彰),人品才情、学问思想缺一不可。 (1)在文段中①②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A.清幽平淡取长补短 B.清幽平淡相得益彰 C.雄浑激昂取长补短 D.雄浑激昂相得益彰 (2)下列词语与“琴棋书画”无关的一项是(2分) A.笔走龙蛇 B.高山流水 C.博览群书 D.落子无悔 (3)如果在书房中悬挂一幅书法作品,下列两幅作品你选择哪一幅?请结合所选书法作品 的书体特点和内容说说选择的理由。(3分) 好書不 露若 叠 读成要 辮哪 中百 陰读 研咪 作品一:好书不厌百回读 作品二:茗杯瞑起味 嘉树新成十亩阴(包世臣) 书卷静中缘(吴让之) 选择: 理由: 3.古诗文默写。(共6分) (1)海内存知己,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飞鸟相与还。(陶渊明《饮酒》) (3)从《陋室铭》中“ 一句可以看出陋室主人交往之雅 (4)在阅读《三国演义》的过程中,如果用一句直接刻画少年孙权英雄形象的诗,来表达 对他的赞赏之情,你会想到的诗句是 2
2 2.琴棋书画能够陶冶情操,使人变得高雅而富有情趣。为此,一位同学整理了一段介绍琴 棋书画的文字,并将它推荐给同学们。请你根据自己对这段文字的理解,完成第(1)- (3)题。(共 7 分) 琴棋书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之一,为中国历代文人必备之修养。对联“琴棋养雅趣, 书画展才情”,写出了琴棋书画的妙趣。 中国古琴琴音中正平和,雅致清丽,以 ① (清幽平淡 雄浑激昂)为上。文人雅士 或以琴清修,或以琴会友,留下千古美谈。与琴相异的是棋,棋讲究的是筹谋。棋盘虽小, 却玄妙多变,双方运兵布阵,斗智比勇。而欣赏一幅中国书法作品,我们不仅可以通过其内 容了解书家的思想,更可以通过静默的点画与流动的气韵体味到书家独有的情致。与“书” 并称的“画”,更是讲究全面的文化修养。文人作画须诗、书、画、印 ② (取长补短 相 得益彰),人品才情、学问思想缺一不可。 (1)在文段中①②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 分) A.清幽平淡 取长补短 B.清幽平淡 相得益彰 C.雄浑激昂 取长补短 D.雄浑激昂 相得益彰 (2)下列词语与“琴棋书画”无关的一项是( 2 分) A.笔走龙蛇 B.高山流水 C.博览群书 D.落子无悔 (3)如果在书房中悬挂一幅书法作品,下列两幅作品你选择哪一幅?请结合所选书法作品 的书体特点和内容说说选择的理由。(3 分) 作品一:好书不厌百回读 作品二:茗杯瞑起味 嘉树新成十亩阴(包世臣) 书卷静中缘(吴让之) 选择: 理由: 3.古诗文默写。(共 6 分) (1)海内存知己,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2) ,飞鸟相与还。(陶渊明《饮酒》) (3)从《陋室铭》中“ , ”一句可以看出陋室主人交往之雅。 (4)在阅读《三国演义》的过程中,如果用一句直接刻画少年孙权英雄形象的诗,来表达 对他的赞赏之情,你会想到的诗句是“ ,
、文言文阅读(共11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地4-6题。(8分)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 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 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 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 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 乐亦无穷也。 (选自《醉翁亭记》) 4.下面各项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 A.名之者谁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B.故自号曰醉翁也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C.野芳发而幽香 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 D.云归而岩穴暝 吾谁与归 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翻译: 6.“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作者为了表达欣赏山间美景的情趣,首先从空间角度写 了琅琊山之美、 接着从时间角度写了 和 (4分) (二)阅读《儋耳夜书》,完成第7-8题。(3分) 儋耳夜书° 卯上元,余在儋耳,有老书生数人来过,曰:“良月佳夜,先生能一出乎?”予 然怅然)从之。步城西,入僧舍,历小巷,民夷杂揉,屠酤°纷然,归舍已三鼓矣。舍中 掩关熟寝,已再鼾矣。放杖而笑,孰为得失?问先生何笑,盖自笑也;然亦笑韩退之°,钓鱼 无得,更欲远去,不知钓者未必得大鱼也。 (选自苏轼《东坡志林》) ①[儋耳夜书]儋耳,今海南省儋州,为1097年苏轼人生中最后一次被贬之所,时为荒蛮之地。本文 写于作者贬官的第三年。②[民夷]汉族和少数民族。③[屠酤]这里泛指各种店铺商贩。④[舍中]仆人。 ⑤[再鼾]一觉醒来又睡去,形容睡过一段时间。⑥[亦笑韩退之]韩愈曾写诗述其钓不着大鱼,埋怨水 太浅,要另觅垂钓佳处,暗指自己境遇不好,不得志。 7.根据你对文章的理解,文中横线处应该填写的词语是。(1分) 8.根据选文和下面的链接材料,简要谈谈你对苏轼的评价。(2分) 【链接材料】 苏东坡被贬儋州期间,开辟儋州学府,以诗书礼乐教化民众,使得儋州成为当 时海南文化的中心。此外,苏轼还倡导各民族平等,发展农业生产,积极传播医药知识, 受到海南人民的敬仰与怀念 答: 3
3 二、文言文阅读(共 11 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地 4-6 题。(8 分)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 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 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 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 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 乐亦无穷也。 (选自《醉翁亭记》) 4.下面各项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 分) A. 名.之者谁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B. 故.自号曰醉翁也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C. 野芳发.而幽香 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 D. 云归而.岩穴暝 吾谁与归. 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 分) 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翻译: 6.“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作者为了表达欣赏山间美景的情趣,首先从空间角度写 了琅琊山之美、 和 ;接着从时间角度写了 和 。(4 分) (二)阅读《儋耳夜书》,完成第 7-8 题。(3 分) 儋耳夜书① 己卯上元,余在儋耳,有老书生数人来过,曰:“良月佳夜,先生能一出乎?”予 (欣 然 怅然)从之。步城西,入僧舍,历小巷,民夷②杂揉,屠酤③纷然,归舍已三鼓矣。舍中④ 掩关熟寝,已再鼾⑤矣。放杖而笑,孰为得失?问先生何笑,盖自笑也;然亦笑韩退之⑥,钓鱼 无得,更欲远去,不知钓者未必得大鱼也。 (选自苏轼《东坡志林》) 注:①[儋耳夜书] 儋耳,今海南省儋州,为 1097 年苏轼人生中最后一次被贬之所,时为荒蛮之地。本文 写于作者贬官的第三年。②[民夷]汉族和少数民族。③[屠酤]这里泛指各种店铺商贩。④[舍中]仆人。 ⑤[再鼾]一觉醒来又睡去,形容睡过一段时间。⑥[亦笑韩退之]韩愈曾写诗述其钓不着大鱼,埋怨水 太浅,要另觅垂钓佳处,暗指自己境遇不好,不得志。 7. 根据你对文章的理解,文中横线处应该填写的词语是 。(1 分) 8. 根据选文和下面的链接材料,简要谈谈你对苏轼的评价。(2 分) 【链接材料】 苏东坡被贬儋州期间,开辟儋州学府,以诗书礼乐教化民众,使得儋州成为当 时海南文化的中心。此外,苏轼还倡导各民族平等,发展农业生产,积极传播医药知识, 受到海南人民的敬仰与怀念。 答:
三、名著阅读(共10分) 9.年级准备开展“品三国,话英雄”的戏剧表演活动。每班选择一个人物编写剧本。本 版选择的是关羽。请你补全下面的剧本提纲。(3分) 第一幕:温酒斩华雄之① 第二幕 ②之忠 第三幕:华容道释曹操之义 第四幕 之智 10.阅读下面的连环画,完成第(1)-(3)题。(5分) 1.沙僧助八戒救公主被擒,2.见面后,孙悟空问:“我临|3.八戒灵机一动,使用了激将 唐僧也被变成老虎。在白龙走时一再嘱咐你,倘师父被法,他说:“ 马劝说下,八戒到花果山向妖怪捉住,就说老孙是他大 孙悟空求助 徒弟,你为什么不说?” 4孙悟空闻言大怒,随八戒5孙悟空救出了被妖怪变成|6唐僧挽留悟空,请他一同去 赶去救人,大战黄袍怪。妖老虎的师父,并施法帮他恢西天取经,师徒二人尽释前 怪敌他不住,一溜烟逃走了。复了原身。 (1)结合连环画的相关内容,补全第3幅图中八戒所说的话。(1分) 答 (2)第6幅图中说“师徒二人尽释前嫌”,“前嫌”指的是什么事?(2分) 答 (3)《西游记》中,唐僧师徒四人组成了取经团队。请结合与“义激美猴王”相关的情节, 谈谈你对“团队精神”的理解。(2分) 11.童年是生命的底色,鲁迅先生的散文集《朝花夕拾》中,许多篇章都表现出儿童的天性。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_①、折腊梅花等情节,表现出儿童对大自然的
4 三、名著阅读(共 10 分) 9.年级准备开展“品三国,话英雄”的戏剧表演活动。每班选择一个人物编写剧本。本 版选择的是关羽。请你补全下面的剧本提纲。(3 分) 第一幕:温酒斩华雄之 ① 第二幕: ② 之忠 第三幕:华容道释曹操之义 第四幕: ③ 之智 10.阅读下面的连环画,完成第(1)-(3)题。(5 分) 1.沙僧助八戒救公主被擒, 唐僧也被变成老虎。在白龙 马劝说下,八戒到花果山向 孙悟空求助。 2.见面后,孙悟空问:“我临 走时一再嘱咐你,倘师父被 妖怪捉住,就说老孙是他大 徒弟,你为什么不说?” 3.八戒灵机一动,使用了激将 法,他说:“ 。” 4.孙悟空闻言大怒,随八戒 赶去救人,大战黄袍怪。妖 怪敌他不住,一溜烟逃走了。 5.孙悟空救出了被妖怪变成 老虎的师父,并施法帮他恢 复了原身。 6.唐僧挽留悟空,请他一同去 西天取经,师徒二人尽释前 嫌。 (1)结合连环画的相关内容,补全第 3 幅图中八戒所说的话。(1 分) 答: (2)第 6 幅图中说“师徒二人尽释前嫌”,“前嫌”指的是什么事?(2 分) 答: (3)《西游记》中,唐僧师徒四人组成了取经团队。请结合与“义激美猴王”相关的情节, 谈谈你对“团队精神”的理解。(2 分) 答: 11.童年是生命的底色,鲁迅先生的散文集《朝花夕拾》中,许多篇章都表现出儿童的天性。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 ① 、折腊梅花等情节,表现出儿童对大自然的
亲近;《阿长与<山海经>》中作者对《山海经》的渴望,表达了儿童_②:《狗喵恨》 中追忆童年时救养一只可爱③的经历,流露出儿童对弱小者的同情 《④》中记述儿时盼望观看迎神赛会,却被父亲强迫背诵《鉴略》的痛苦,抒 发了儿童对自由成长的渴望。(2分) 四、现代文阅读(共30分 (一)阅读《唯有垂杨管别离》,完成第12-15题。(共14分) 唯有垂杨管别离 许多年后,我常常想起病房里的岳老师与那个七岁的小病号 在住进同一间病房之前,这两人并不相识。岳老师曾经是一家矿山子弟小学的语文老师, 但那家小学已经关闭多年,所以这时的岳老师事实上已不再是老师了;小病号则是一个七岁 的小男孩,他三岁就生了骨病,自此便在父母带领下,到处求医问药。于他来说,医院就是 学校,而真正的学校,他一天都没踏足过。 住院的日子令人感觉灰败,如果不是飘进病房的柳絮通告了春天的来临,病人们全然没 有注意到病房外的绿意。 作为医院的老病号,在单调重复的日子中,岳老师与小病号自然而然地相识了。令人惊 异的是,他们后来竟然变作了老师和学生。因为常跑医院,我与岳老师有些交集,他们的故 事便进入了我的视线。四十多岁的岳老师,早已被疾病带来的诸多争吵、伤心、背弃折磨得 满头白发。可是,(A〕当她将病房当作课堂以后,当她給小病号讲课的时候,某种奇异的喜 悦降临了,她终年苍白的面容上竟然现出了一丝红晕 每一天,只要两个人输液一结東,岳老师马上就开始给小病号上课。虽说从前她只是语 文老师,但在这里她却什么都教:古诗词,加减乘除,英文单词。 中午,病人和陪护者挤满了病房之时,便是岳老师一天中最神采奕奕的时候,有意无意 地,她就要拎出许多问题,故意来考小病号。如罘小病号能在众人的赞叹中结柬考试,那简 直就像是有一道神赐之光破空而来,照得她通体发亮。 小病号毕竟年龄尚小,顽皮好动,病情稍好,就在病房里奔来跑去,所以,他便经常答 不上来岳老师的问题。比如那句诗,上句是“长安陌上无穷树”,下一句,小病号一连三天 都没背下来。这可伤了岳老师的心,她罚他背二十遍。也是奇怪,无论背多少遍,那句诗就 像是活生生地在小病号的身体里打了结,一到考查的时候,他死活就背不出来,岳老师愈发 伤心。 到了最后,连小病号自己都愤怒了。他愤怒地问岳老师:“医生都说了,我反正再活几 年就要死了,背这些干什么?” 说起来,前前后后,我目睹过岳老师的两次哭泣。这天中午,小病号愤怒地问完,【甲 岳老师借口去打开水,出了走廊,就痛苦地抽泣起来,她用嘴巴紧紧地咬住了袖子,一边 走,一边哭。 哭泣的结果,不是罢手,反倒是要教小病号更多。岳老师自己的病本就不轻,但自此之 后,我却经常能看见她跛着脚,跟在小病号的后面,见缝插针地给他讲课。病房里的教学最 常见,瘦骨伶仃的小病号躺在病床上认真听,憔悴的岳老师坐在一旁小声讲。这场景神圣却 也让人心酸。“既然没死,就得活出意义。”岳老师对我说。 但是,她和他还是终有一别。——小病号的病更重了,他的父母已经决定,要带他转院, 去北京。闻听这个消息之后的一个星期里,岳老师夜夜失眠。 深夜,她悄悄离开了病房,借着走廊上的微光,坐在长条椅上写写画画。她说要在小病 号离开之前,给他编一本教材。这个教材上什么内容都有,有古诗词,有加减乘除,也有英 5
5 亲近;《阿长与<山海经>》中作者对《山海经》的渴望,表达了儿童 ② ;《狗·猫·鼠》 中追忆童年时救养一只可爱 ③ 的经历,流露出儿童对弱小者的同情; 《 ④ 》中记述儿时盼望观看迎神赛会,却被父亲强迫背诵《鉴略》的痛苦,抒 发了儿童对自由成长的渴望。(2 分) 四、现代文阅读(共 30 分) (一)阅读《唯有垂杨管别离》,完成第 12-15 题。(共 14 分) 唯有垂杨管别离 许多年后,我常常想起病房里的岳老师与那个七岁的小病号。 在住进同一间病房之前,这两人并不相识。岳老师曾经是一家矿山子弟小学的语文老师, 但那家小学已经关闭多年,所以这时的岳老师事实上已不再是老师了;小病号则是一个七岁 的小男孩,他三岁就生了骨病,自此便在父母带领下,到处求医问药。于他来说,医院就是 学校,而真正的学校,他一天都没踏足过。 住院的日子令人感觉灰败,如果不是飘进病房的柳絮通告了春天的来临,病人们全然没 有注意到病房外的绿意。 作为医院的老病号,在单调重复的日子中,岳老师与小病号自然而然地相识了。令人惊 异的是,他们后来竟然变作了老师和学生。因为常跑医院,我与岳老师有些交集,他们的故 事便进入了我的视线。四十多岁的岳老师,早已被疾病带来的诸多争吵、伤心、背弃折磨得 满头白发。可是,(A)当她将病房当作课堂以后,当她给小病号讲课的时候,某种奇异的喜 悦降临了,她终年苍白的面容上竟然现出了一丝红晕。 每一天,只要两个人输液一结束,岳老师马上就开始给小病号上课。虽说从前她只是语 文老师,但在这里她却什么都教:古诗词,加减乘除,英文单词。 中午,病人和陪护者挤满了病房之时,便是岳老师一天中最神采奕奕的时候,有意无意 地,她就要拎出许多问题,故意来考小病号。如果小病号能在众人的赞叹中结束考试,那简 直就像是有一道神赐之光破空而来,照得她通体发亮。 小病号毕竟年龄尚小,顽皮好动,病情稍好,就在病房里奔来跑去,所以,他便经常答 不上来岳老师的问题。比如那句诗,上句是“长安陌上无穷树”,下一句,小病号一连三天 都没背下来。这可伤了岳老师的心,她罚他背二十遍。也是奇怪,无论背多少遍,那句诗就 像是活生生地在小病号的身体里打了结,一到考查的时候,他死活就背不出来,岳老师愈发 伤心。 到了最后,连小病号自己都愤怒了。他愤怒地问岳老师:“医生都说了,我反正再活几 年就要死了,背这些干什么?” 说起来,前前后后,我目睹过岳老师的两次哭泣。这天中午,小病号愤怒地问完,【甲】 岳老师借口去打开水,出了走廊,就痛苦地抽泣起来,她用嘴巴紧紧地咬住了袖子,一边 走,一边哭。 哭泣的结果,不是罢手,反倒是要教小病号更多。岳老师自己的病本就不轻,但自此之 后,我却经常能看见她跛着脚,跟在小病号的后面,见缝插针地给他讲课。病房里的教学最 常见,瘦骨伶仃的小病号躺在病床上认真听,憔悴的岳老师坐在一旁小声讲。这场景神圣却 也让人心酸。“既然没死,就得活出意义。”岳老师对我说。 但是,她和他还是终有一别。——小病号的病更重了,他的父母已经决定,要带他转院, 去北京。闻听这个消息之后的一个星期里,岳老师夜夜失眠。 深夜,她悄悄离开了病房,借着走廊上的微光,坐在长条椅上写写画画。她说要在小病 号离开之前,给他编一本教材。这个教材上什么内容都有,有古诗词,有加减乘除,也有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