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西城区2017年九年级模拟测试 语文试卷 2017.5 考1.本试卷共12页,共五道大题,24道小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生2.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准确填写学校名称、姓名和学号。 须3.试题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知4.在答题卡上,选择题用2B铅笔作答,其他试题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基础·运用(共22分) 1.学校开展“坐地铁,游故居”社会实践活动。活动开展前,活动组织者从网上找了 段介绍材料,发给大家阅读。 北京是六朝古都,历史上的许多风云人物在北京城留下了他们的足迹,留下了可供 后人瞻仰的故居。在故居中,你可以触摸历史,感受情怀。一代国母宋庆龄、思想巨匠 鲁迅、革命先驱李大钊、文学大师茅盾……他们的精神在一代又一代的国人心中传承。 北京的名人故居,主要集中在东城、西城两个城区。鲁迅故居位于阜成门地铁站附 近,是一座普普通通的小四合院。这座四合院虽然简朴,来参观的人却是络绎不绝。展 览以时间顺序记录了鲁迅的一生,有先生生前的衣物、文房四宝等文物3万余件。老舍 故居位于灯市口地铁站西侧,也是座普通的北京四合院。进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座砖砌 影bi(),中心贴个大红“福”字做装饰。后面是“丹柿小院”。每逢深秋时节,院 中柿树缀满红柿,令人。(身临其境赏心悦目)话剧《龙须沟》《茶馆》等脍炙人 口的文学作品就是在这里完成的。宋庆龄故居坐落在积水潭地铁站以东。门前碧波徼漾, 堤岸杨柳轻扬,院内绿树浓荫,廊前湖水环绕。这真是一处雍容典雅、幽静别致的庭园 (1)对文中画线字笔顺和加点字注音的判断,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波”字的第四笔是撇 堤(dI) B.“波”字的第四笔是横钩堤(t1) 家 C.“波”字的第四笔是撇 堤(t1) D.“波”字的第四笔是横钩堤(d) (2)对文中括号内所填汉字和横线处所选词语的判断,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壁身临其境 B.璧身临其境 C.壁赏心悦目 D.璧赏心悦目 2.右面是郭沫若故居里的一幅对联。请你用正楷字将上 联抄写完整。(2分) 上联 传家 下联 无奇但率真 率 3.下面这段文字出自老舍故居的前言部分。根据语境 九年级统一测试语文试卷第1页(
九年级统一测试 语文试卷 第 1页(共 12 页) 北京市西城区 2017 年九年级模拟测试 语文试卷 2017.5 考 生 须 知 1.本试卷共 12 页,共五道大题,24 道小题。满分 12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 2.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准确填写学校名称、姓名和学号。 3.试题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4.在答题卡上,选择题用 2B 铅笔作答,其他试题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一、基础·运用(共 22 分) 1.学校开展“坐地铁,游故居”社会实践活动。活动开展前,活动组织者从网上找了一 段介绍材料,发给大家阅读。 北京是六朝古都,历史上的许多风云人物在北京城留下了他们的足迹,留下了可供 后人瞻仰的故居。在故居中,你可以触摸历史,感受情怀。一代国母宋庆龄、思想巨匠 鲁迅、革命先驱李大钊、文学大师茅盾……他们的精神在一代又一代的国人心中传承。 北京的名人故居,主要集中在东城、西城两个城区。鲁迅故居位于阜成门地铁站附 近,是一座普普通通的小四合院。这座四合院虽然简朴,来参观的人却是络绎不绝 。展 览以时间顺序记录了鲁迅的一生,有先生生前的衣物、文房四宝等文物 3 万余件。老舍 故居位于灯市口地铁站西侧,也是座普通的北京四合院。进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座砖砌 影 bì( ),中心贴个大红“福”字做装饰。后面是“丹柿小院”。每逢深秋时节,院 中柿树缀满红柿,令人 (身临其境 赏心悦目)。话剧《龙须沟》《茶馆》等脍炙人 口的文学作品就是在这里完成的。宋庆龄故居坐落在积水潭地铁站以东。门前碧波微漾, 堤.岸杨柳轻扬,院内绿树浓荫,廊前湖水环绕。这真是一处雍容典雅、幽静别致的庭园。 (1)对文中画线字笔顺和加点字注音的判断,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 分) A. “波”字的第四笔是撇 堤.(dī) B. “波”字的第四笔是横钩 堤.(tí) C. “波”字的第四笔是撇 堤.(tí) D. “波”字的第四笔是横钩 堤(dī) (2)对文中括号内所填汉字和横线处所选词语的判断,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 分) A. 壁 身临其境 B. 璧 身临其境 C. 壁 赏心悦目 D. 璧 赏心悦目 2.右面是郭沫若故居里的一幅对联。请你用正楷字将上 联抄写完整。(2分) 上联: 下联: 3.下面这段文字出自老舍故居的前言部分。根据语境, 传 家 处 事 无 奇 但 率 真
在【甲】【乙】【丙】处分别填入标点符号,正确的一项是(2分) 说到北京,就会想起老舍,想起他笔下那些活灵活现的北京人【甲】祥子、虎妞 祁老爷子、大赤包、王掌柜、常四爷、程疯子等等【乙】老舍是北京的,也是中国的 更是世界的。他的作品和人格魅力,为我们打开了一扇通向至真、至善、至美的大门。 人,应该怎样活着,才不虛度年华【丙】走进老舍的世界吧! A.【甲】省略号 【乙】句号 【丙】破折号 B.【甲】冒号 【乙】省略号【丙】问号 C.【甲】冒号 【乙】句号 【丙】问号 D.【甲】省略号 【乙】省略号【丙】破折号 4.四位同学分别给老舍纪念馆打电话,预订参观门票。在电话中,工作人员告知纪念馆 正在闭馆修缮,2018年2月1日正式对外开放。下面四位同学的答复,语言表达得体的 项是(2分) A.那好吧,对外开馆后,我届时再来致电垂询,谢谢叔叔。 B.谢谢您,打扰了,等修缮工程结束后,我再来光临 C.给您添麻烦了,以后我会在百忙之中再抽时间联系您。 D.好的,开馆以后我再电话预约订票,谢谢叔叔 5.同学们上午参观了鲁迅故居(地铁阜成门站附近),下午打算去纪晓岚故居(地铁虎坊 桥站附近)。请你参照下面的北京地铁线路图(部分),设计出从鲁迅故居到纪晓岚故居 换乘次数最少的路线。(2分) O车站 地铁8 ⑨换乘站 安德里北 和平西 安定门 Q和平里北街 地铁6O 张自忠路 四十条 永安里 地铁1 建国门国贸 地铁4 地铁5 地铁路线 家 北京地铁线路图(部分 九年级统一测试语文试卷第2页(共12页
九年级统一测试 语文试卷 第 2页(共 12 页) 在【甲】【乙】【丙】处分别填入标点符号,正确的一项是(2 分) 一说到北京,就会想起老舍,想起他笔下那些活灵活现的北京人【甲】祥子、虎妞、 祁老爷子、大赤包、王掌柜、常四爷、程疯子等等【乙】老舍是北京的,也是中国的, 更是世界的。他的作品和人格魅力,为我们打开了一扇通向至真、至善、至美的大门。 人,应该怎样活着,才不虚度年华【丙】走进老舍的世界吧! A.【甲】省略号 【乙】句号 【丙】破折号 B.【甲】冒号 【乙】省略号 【丙】问号 C.【甲】冒号 【乙】句号 【丙】问号 D.【甲】省略号 【乙】省略号 【丙】破折号 4.四位同学分别给老舍纪念馆打电话,预订参观门票。在电话中,工作人员告知纪念馆 正在闭馆修缮,2018 年 2 月 1 日正式对外开放。下面四位同学的答复,语言表达得体的一 项是(2 分) A.那好吧,对外开馆后,我届时再来致电垂询,谢谢叔叔。 B.谢谢您,打扰了,等修缮工程结束后,我再来光临。 C.给您添麻烦了,以后我会在百忙之中再抽时间联系您。 D.好的,开馆以后我再电话预约订票,谢谢叔叔。 5.同学们上午参观了鲁迅故居(地铁阜成门站附近),下午打算去纪晓岚故居(地铁虎坊 桥站附近)。请你参照下面的北京地铁线路图(部分),设计出从鲁迅故居到纪晓岚故居 换乘次数最少的路线。(2 分) 北京地铁线路图(部分) 地铁路线:
6地铁是城市重要的交通工具,同时也为文化的传播和普及提供了新的途径。下图是西安 地铁某站内的文化墙,上面有大雁塔、兵马俑和丝路使者等。文化墙既彰显了长安的历 史文化,又体现了丝绸之路的风貌。为了更好地宣传北京的名人故居,有人提议在故居 Q附近的地铁站点布置相应的名人故居文化墙,请你以某一站点(如:阜成门、灯市口等) 为例,提出你的设计建议,并说明设计意图。(3分) 查图 7.默写(共7分) ,寒光照铁衣。(《木兰诗》)(1分) (2)入则无法家拂士, 国恒亡。(《生于忧患,死于安乐》)(1分) (3)《游山西村》中,描写丰收年景、农家热情好客的一句是: 。(2分) (4)毕业临近,同学们想写一幅古诗文书法作品送给语文老师,挂在办公室墙上。请你 从下面古诗文中选择一句,将其补充完整,并说明选择的理由。(3分) A.学而不思则罔 B.结庐在人境, 谈笑有鸿儒, 选句,补写 理由 二、文言文阅读(共10分)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 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 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 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 九年级统一测试语文试卷第3页(共12页
九年级统一测试 语文试卷 第 3页(共 12 页) 6.地铁是城市重要的交通工具,同时也为文化的传播和普及提供了新的途径。下图是西安 地铁某站内的文化墙,上面有大雁塔、兵马俑和丝路使者等。文化墙既彰显了长安的历 史文化,又体现了丝绸之路的风貌。为了更好地宣传北京的名人故居,有人提议在故居 附近的地铁站点布置相应的名人故居文化墙,请你以某一站点(如:阜成门、灯市口等) 为例,提出你的设计建议,并说明设计意图。(3分) 建议: 意图: 7.默写(共 7 分) (1) ,寒光照铁衣。(《木兰诗》)(1 分) (2)入则无法家拂士, ,国恒亡。(《生于忧患,死于安乐》)(1 分) (3)《游山西村》中,描写丰收年景、农家热情好客的一句是: , 。(2 分) (4)毕业临近,同学们想写一幅古诗文书法作品送给语文老师,挂在办公室墙上。请你 从下面古诗文中选择一句,将其补充完整,并说明选择的理由。(3分) A.学而不思则罔, 。 B.结庐在人境, 。 C.谈笑有鸿儒, 。 选 句,补写: 理由: 二、文言文阅读(共 10 分) 【甲】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 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 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 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
乃记之而去 (柳宗元《小石潭记》节选) 【乙】 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其妤游者不能穷也,谓之后洞 余与四人拥火以入,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 且尽。”遂与之俱出。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 少。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方是时,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既其出 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节选) 注:①【窈然】:幽深的样子。②【咎】责怪 8.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3分) (1)水尤清冽 尤 (2)以其境过清 (3)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穷: 子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4分) (1)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翻译 (2)不出,火且尽。 翻译 10.【甲】【乙】两文都讲述了作者游山的经历。柳宗元先被悦耳的水声吸引,然后① 用原文填写),最终发现了幽静美丽的小石潭,体会到游览之乐:;而王安石却没有尽情 享受到游山的乐趣,是因为②(用自己的话填写)。(3分) 三、名著阅读(共9分) 子贡 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 者也。”子贡 《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 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论语·学而》) 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 绘事后 素。”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 (《论语’八佾》) 11.对上面两则《论语》,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九年级统一测试语文试卷第4页(共12页
九年级统一测试 语文试卷 第 4页(共 12 页) 乃记之而去。 (柳宗元《小石潭记》节选 ) 【乙】 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 ○1 ,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谓之后洞。 余与四人拥火以入,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 火且尽。”遂与之俱出。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 少。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方是时,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既其出, 则或咎 ○2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节选) 注:○1 【窈然】:幽深的样子。○2 【咎】责怪 8.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3分) (1)水尤.清冽 尤: (2)以.其境过清 以: (3)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穷: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4分) (1)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翻译: (2)不出,火且尽。 翻译: 10.【甲】【乙】两文都讲述了作者游山的经历。柳宗元先被悦耳的水声吸引,然后 ① (用原文填写),最终发现了幽静美丽的小石潭,体会到游览之乐;而王安石却没有尽情 享受到游山的乐趣,是因为 ② (用自己的话填写)。(3分) 三、名著阅读(共 9 分)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 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 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论语·学而》) 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 素。”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 (《论语·八佾》) 11. 对上面两则《论语》,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从两则中可以看出孔子的两位弟子在学习过程中善于提问。 B.从两则中可以看出孔子的两位弟子都具有举一反三的能力 C.两则都表现出孔子认为学《诗》比学礼更重要。 D.两则都表现出了孔子对弟子的肯定与鼓励。 12.“三国戏”指取材于古典名著《三国演义》的各种戏剧,以京剧中的“三国戏”尤为 著名。 (1)以下三出京剧是“三国戏”的经典剧目,讲述了孙刘联合破曹、火烧赤壁的故事。 这三出京剧的情节顺序依次是(2分) A.《借东风》《华容道》《群英会》 B.《华容道》《借东风》《群英会》 C.《借东风》《群英会》《华容道》 D.《群英会》《借东风》《华容道》 (2)“学天书玄妙法犹如反掌,设坛台祭东风相助周郎。”这是京剧《借东风》中 (人名)的一句唱词。(1分) 13.在名著阅读交流会上,同学们分别对《朝花夕拾》与《鲁滨逊漂流记》进行硏讨交流 (1)阅读《朝花夕拾》之后,同学们在讨论过程中,提炼出以下几个关键词。请你任选 个,结合这部书的内容谈谈你的认识。(2分) 温情理性率真批判 选词: 认识 2)阅读《鲁滨逊漂流记》后,同学们根据小说情节对鲁滨逊加以评价,请你也参与 讨论。(2分) 甲同学:鲁滨逊是一个有冒险精神的人。他不甘于生活无忧的平凡生活,四处出海冒险, 追求自己的财富理想 乙同学:鲁滨逊是一个贪婪的人。他到了荒岛后,把一切视为自己的私有财产,甚至是 期五”。 我觉得鲁滨逊是 的人。他 四、现代文阅读(共29分) (一)阅读下列材料,完成14-16题。(共9分) 2016年9月27日-2017年3月26日,首都博物馆举办“走进养心殿”特展。此次 来自故宫养心殿的268件套珍贵文物,是几百年来笫一次走出紫禁城,“摆驾”首都博物 馆。展览复原了养心殿的主要建筑空间与陈设,并辅以相关方面的介绍和展示。在首博 的“养心殿”内不仅能近距离地观看帝王生活起居的细节,感受皇家氛围,亦能通过 次展览了解发生在养心殿的故事,引发对历史的思索 九年级统一测试语文试卷第5页(共12页
九年级统一测试 语文试卷 第 5页(共 12 页) A. 从两则中可以看出孔子的两位弟子在学习过程中善于提问。 B. 从两则中可以看出孔子的两位弟子都具有举一反三的能力。 C. 两则都表现出孔子认为学《诗》比学礼更重要。 D. 两则都表现出了孔子对弟子的肯定与鼓励。 12.“三国戏”指取材于古典名著《三国演义》的各种戏剧,以京剧中的“三国戏”尤为 著名。 (1)以下三出京剧是“三国戏”的经典剧目,讲述了孙刘联合破曹、火烧赤壁的故事。 这三出京剧的情节顺序依次是(2 分) A.《借东风》《华容道》《群英会》 B.《华容道》《借东风》《群英会》 C.《借东风》《群英会》《华容道》 D.《群英会》《借东风》《华容道》 (2)“学天书玄妙法犹如反掌,设坛台祭东风相助周郎。”这是京剧《借东风》中 (人名)的一句唱词。(1 分) 13. 在名著阅读交流会上,同学们分别对《朝花夕拾》与《鲁滨逊漂流记》进行研讨交流。 (1)阅读《朝花夕拾》之后,同学们在讨论过程中,提炼出以下几个关键词。请你任选 一个,结合这部书的内容谈谈你的认识。(2 分) 温情 理性 率真 批判 选词: 认识: (2)阅读《鲁滨逊漂流记》后,同学们根据小说情节对鲁滨逊加以评价,请你也参与 讨论。(2分) 甲同学:鲁滨逊是一个有冒险精神的人。他不甘于生活无忧的平凡生活,四处出海冒险, 追求自己的财富理想。 乙同学:鲁滨逊是一个贪婪的人。他到了荒岛后,把一切视为自己的私有财产,甚至是 “星期五”。 我觉得鲁滨逊是一个 的人。他 。 四、现代文阅读(共 29 分) (一)阅读下列材料,完成 14—16 题。(共 9 分) 2016 年 9 月 27 日-2017 年 3 月 26 日,首都博物馆举办“走进养心殿”特展。此次 来自故宫养心殿的 268 件套珍贵文物,是几百年来第一次走出紫禁城,“摆驾”首都博物 馆。展览复原了养心殿的主要建筑空间与陈设,并辅以相关方面的介绍和展示。在首博 的“养心殿”内不仅能近距离地观看帝王生活起居的细节,感受皇家氛围,亦能通过此 次展览了解发生在养心殿的故事,引发对历史的思索。 【材料一】